王诜


苏轼 2019-09-29 13:56:11 苏轼
[摘要]王诜篇一:北宋王诜王诜(-shen)(1037-1093以后),北宋画家。字晋卿,太原(今属山西)人,居开封(今属河南)。王诜出身贵族﹐是宋初开国功臣王全斌之后﹐神宗熙宁二年(1069)娶英宗女蜀国公主﹐被授为左卫将军驸马都尉﹐任利州防御使。家有宝绘堂,多藏法书名画,时与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交往。王

【www.shanpow.com--苏轼】

王诜篇一:北宋王诜

 
王诜(-shen)(1037-1093以后),北宋画家。字晋卿,太原(今属山西)人,居开封(今属河南)。王诜出身贵族﹐是宋初开国功臣王全斌之后﹐神宗熙宁二年(1069)娶英宗女蜀国公主﹐被授为左卫将军驸马都尉﹐任利州防御使。家有宝绘堂,多藏法书名画,时与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交往。王诜与这些名人之间的许多雅闻逸事在书画界与收藏界至今仍被津津乐道。这些志趣相投的文人雅士常在王诜家中聚会,吟风弄月,挥毫泼墨,共同鉴赏王诜收藏的书画名作,时不时还谈禅论道,针贬时弊。
王诜交游极广,就连“官居京师十年不游权贵门”的著名画家李公麟也是他的座上常客,李公麟曾在著名的《西园雅集图》中描绘了苏东坡、苏辙、米芾、黄庭坚、秦观等十六人在王诜府中西园聚会的情景,另一位画家米芾也在他的作品中留下了类似的记叙。西园雅集,后来成为历代画家常见的一个创作题材。
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以诗讥讽新政遭贬,王诜亦受牵连﹐翌年﹐蜀国公主病故﹐王诜因此受到神宗责斥﹐被贬于均州。后放还,又官定州团练使。
王诜自幼善画山水,师李成,着色山水师李思训,参以已意自在一家。又善书,书法清劲,亦自成一体。王诜喜作《金碧图》,人物楼阁,笔皆尖健精密,画山水善写平林远岫、残霞远照之景,清润可爱。如《烟江叠嶂图》,画面萧疏清远,表现了烟雾迷蒙的水乡景色,用笔和他的《渔村小景》相似。《烟江叠嶂图》亦疑非王诜所作。
存世作品有《烟江叠嶂》、《渔村小雪》等图。
北宋 王诜 叠翠争流图卷(传) 【名称】宋 王诜 叠翠争流图卷(传)【类别】中国古画【年代】宋代 北宋 王诜 溪山秋霁图 【名称】宋 王诜 溪山秋霁图【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宋代 【文物原属】私人收藏 【文物现状】美国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藏 【简介】 绢本,淡设色,纵:45.2厘米,横:206厘米。
本图以长卷形式表现秋日雨过天晴后郊野的清丽风光。卷中忽而两山夹峙野水逶迤,忽而重岩叠嶂连绵而起,忽而江水横陈浩淼空阔,其中点缀高人逸士渔夫钓者,表现其悠闲生活情趣。宋人论画山水谓需写出可游可居之景,此图布置有序,意境优美,正体现了这一要求。画上无作者款识,元时曾经倪瓒、柯九思等人收藏,定为郭熙之作,但此画画风清润素雅,用笔尖利,与传世的郭熙雄健浑厚之画风颇不相同,谢稚柳更定为王诜之作。
王诜(北宋),字晋卿,太原人。尚英宗女,魏国大长公主,为利州防御使。湓荣安。工书画,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以蓄其所有,苏轼为之记。画山水学李成,郭熙,清润可爱,又作著色山水师唐李思训,自成一家。皴法以金缘为之,似古今观音宝陀山状。小景亦墨作平远,皆李成法也。故苏轼谓晋卿得破墨三味。诜以尚主之贵,日在绮罗弦管之间,而濡豪嬉戏及皆风尘表物,非其胸中自有丘壑何以及此。传世有《烟江叠嶂图》,《梦游瀛山图卷》。
此图画风清润秀雅,用笔尖利。整幅画面布置有序,意境优美,正如宋人论画山水所写:出于可游可居之景。 北宋 王诜 渔村小雪图 【名称】宋 王诜 渔村小雪图【简介】《渔村小雪图》卷,宋,王诜作,绢本,设色,纵44.5cm,横219.5cm。故宫博物院藏。
描写冬季小雪初霁的渔村山林景色。图中雪山奇松,溪岸渔艇,峰迴路转,步移景易,整个画面意境萧索,笼罩在一片空灵、静寂的氛围之中,虽有渔夫艰苦劳作,但反映的却是文人逸士向往山林隐逸生活的雅致情怀。此图是王诜师法李成而自成一家的作品。图中山石勾皴纯用侧锋短笔,边缘轮廓采用“破墨法”,在勾勒之后用清水向内化开,墨色轻淡。寒林长松则用中锋浓墨,从而突出表现了其凌寒不凋的高贵品格。为了表现积雪,除山峦留白外,作者还在峰顶、树杈、沙脚施以白粉。为了表现雪后阳光,作者又于树头、苇尖略染金粉,在通幅水墨之中吸收了唐以来金碧山水的画法,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这幅作品充分体现了北宋时文人画强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创作主旨,以娴熟的技法写“词人墨卿难状之景”,正是“诗画一律”的典范作品。 北宋 王诜 绣栊晓镜图 【名称】宋 王诜 绣栊晓镜图【简介】团扇,绢本,设色,纵:24.2厘米,横:25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一晨妆已毕的妇人正对镜沉思,抑或端祥自己,仪态端庄。一个侍女手捧茶盘,另一妇人正伸手去盘中取食盒。图中用笔细润圆滑,敷色妍丽而又清秀。周围的灌丛、桂树皆以双钩填色法绘出,十分细致,画面有一种略带哀怨的闲适之风。此图人物造型似取材于另一幅宋代作品《饮茶图》,作者已不可考。 北宋 王诜 瀛山图 【名称】宋 王诜 瀛山图【简介】手卷,绢本,设色,纵24.5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卷用勾勒青绿填染画山,古朴清雅。画家曾学李成皴法,以金绿为之,似古。似古就是似李将军。其画法是以墨勾、墨皴为基础,而后着青绿色,着色部分似李思训,实际上似李昭道,古是青绿,今是水墨,故叫“不古不今”。《图绘宝鉴》说王诜:“又作着色山水,师李将军,不古不今,自成一家”。
 

王诜篇二:王诜,中国北宋画家


王诜
编辑词条
王诜(1036-1093后,一作1048-1104后)字晋卿,太原(今属山西)人,后徙开封(今属河南)。熙宁二年(1069)娶英宗女魏国大长公主,拜左卫将军、驸马都尉。元丰二年,因受苏轼牵联贬官,落附马都尉。责授昭化军节度行军司马,均州安置,移颍州安置。元佑元年(1086)复登州刺史、驸马都尉。卒,赠昭化军节度使,谥荣安。能书画属文,工于棋。其词音调谐美,语言清丽,情致缠绵。赵万里辑有《王晋卿词》。
目录
人物简介
评价
书画成就
诗词鉴赏
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王诜,中国北宋画家。字晋卿,祖籍太原,后定居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王诜出身贵族,是宋初开国功臣王全斌之后,神宗熙宁二年(1069)娶英宗女蜀国公主,被授为左卫将军驸马都尉,任利州防御使。王诜喜爱诗文书画,与苏轼、黄庭坚等人相往还。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以诗讥讽新政遭贬,王诜亦受牵连,翌年,蜀国公主病故,王诜因此受到神宗责斥,被贬于均州。元丰七年转置颍州,哲宗即位后旧党被重新任用,王诜及苏轼等相继被召回。王诜常于府第西园,与文人、画家切磋诗画,李公麟曾画<西园雅集图>以纪实。赵佶即位前为端王时亦与王诜过从甚密。王诜以贵族身份热衷于诗文书画,成为当时艺术活动中的中心人物之一。王诜富收藏,筑有宝绘堂藏古今法书名画,又延纳韩拙等画家相与鉴赏,常悬李成、范宽画加以评鉴,谓李成“墨润而笔精,烟岚轻动,如对面千里秀气可掬”,范宽画则“如面前真列峰峦浑厚,气壮雄逸,笔力老健”,喻二者为“一文一武”。王诜颇具眼力,是北宋重要收藏鉴赏家。
编辑本段评价
  黄庭坚云:“晋卿(王诜字)乐府,清丽幽远,工江南诸贤季孟之间,”(<词林纪事>卷五引)
  
  苏轼曾为王诜做<题王铣烟江叠嶂图>:
  江上愁心千叠山,
  浮空积翠如云烟。
  山耶云耶远莫知,
  烟空云散山依然。
  但见两崖苍苍暗绝谷,
  中有百道飞来泉,
  萦林络石隐复见,
  下赴谷口为奔川。
  川平山开林麓断,
  小桥野店依山前,
  行人稍度乔木外,
  渔舟一叶江吞天。
  使君何从得此本,
  点缀毫末分清妍。
  不知人间何处有此境?
  径欲往买二顷田。
  君不见武昌樊口幽绝处,
  东坡先生留五年。
  春风摇江天漠漠,
  暮云卷雨山娟娟,
  丹枫翻鸦伴水宿,
  长松落雪惊昼眠。
  桃花流水在人世,
  武陵岂必皆神仙?
  江山清空我尘土,
  虽有去路寻无缘。
  还君此画三叹息,
  山中故人应有招我归来篇。
编辑本段书画成就
  王诜绘画以山水见长,水墨山水受李成影响,具有幽雅清润的格调。青绿着色山水则源自李思训父子而又创新意,不古不今自成一家。所画山水多为烟江远壑、柳溪渔浦、晴岚绝涧、寒林幽谷、桃溪苇村等“诗人难状之景”。尤擅长画小景山水,并能画墨竹,师法文同。王诜传世作品有<渔村小雪图>、<烟江叠嶂图>及<瀛山图>。《渔村小雪图》(故宫博物院)为水墨山水,生动地描绘了初冬雪后山峦溪岸的景色,渔夫冒雪垂钓捕鱼,文人雅士兴冲冲地出游,远处山峦重叠,两岸虬松盘屈,江面开阔。技法上以水墨渲染并施金粉以加强雪后的效果,用笔尖俏爽利,体现了李成画派的特色。《烟江叠嶂图》亦为王诜名作,开卷烟波浩渺,后段则奇嶂叠起,笔墨细润,青绿设色典雅。
  【《渔村小雪图》】
  
  《渔村小雪图》
  《渔村小雪图》手卷,绢本设色,纵44.4厘米,横219.7厘米。图绘冬日小雪初霁的山光水色。渔村被置于画的右端,开卷便见白雪覆盖的远山和近岸,疏苇寒塘,有众渔夫在忙碌,或张网、或钓鱼、或拉罾、或抬网,柳枝掩映之间渔村隐现。左边的长卷则描绘白雪皑皑的峰峦岩岫以及苍苍茫茫的水色。山中有瀑布飞溅,近处则勾画了数株巨松,或挺直,或偃仰,或舒展,松针依然是李成的“攒针”法,线条遒劲刚强,极见功力。而山中有二行人,一隐士策杖而一小童携琴;江边篷舟中有士人对酌,可知王诜无论画什么,总也忘不了抒其志。山石兼用卷云皴、刮铁皴,显然取法于郭熙。而用“破墨法”烘染:先沿勾线向内用稍淡于勾的墨色加染,然后用清水向内化开过渡,墨色淡雅而鲜亮,层次感强。苏轼称赞他“得破墨三昧”。尤其是他独创的在峰顶、岚尖、树头、沙脚敷以白粉,又在树顶、苇尖略勾金线,一改唐以来金碧山水之恒以金线勾山廓、石纹、坡脚以及宫室、楼阁等物的方法,似乎更适合表达雪后的阳光感。后人赞美此图:“刻画严谨,笔墨精练,气象浑成,韵致深远。”
  【《烟江叠嶂图》】
  
  《烟江叠嶂图》
  
  苏轼烟江叠嶂图诗跋
  手卷,绢本,设色。纵:45.2厘米,横:166厘米。
  此图绘崇峦叠嶂陡起于烟雾迷漫浩渺空旷的大江之上,空灵的江面和雄伟的山峦形成巧妙的虚实对比。奇峰耸秀,溪瀑争流,云气吞吐,草木丰茂,显得蓬勃富有生气。画家以墨笔皴山画树,用青绿重彩渲染,既有李成之清雅,又兼李思训之富丽,邓椿<画继>谓王诜“所画山水学李成皴法,以金绿为之,似古”,于此可见。
  《烟江叠嶂图》收藏雨上海博物馆,背面是苏轼行书诗并跋和王诜唱和诗二章并跋,诗、书、画三绝,是中国画难得的境界,这幅濡满历史烟云的《烟江叠嶂图》恰恰是“三绝”的最好诠释。
  【<湖庄清夏图>】
  
  【<叠翠争流>】
  
编辑本段诗词鉴赏
  【<strong><忆故人></strong>】
  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
  尊前谁为唱《阳关》,离恨天涯远。
  无奈云沉雨散。
  凭阑干、东风泪眼。
  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
  这首《忆故人》词意与调名相仿佛,为代言体形式,写的是一个痴情女子对故人的忆念。全词深情谴绻,感人至深。
  
  首四句写女主人公深夜酒醒时的情景。“烛影摇红”,写的是夜间洞房深处的静态:当时夜阑人静,万籁俱寂,女主人公刚刚酒醒,睁开惺忪的醉眼看看室内,只觉得空荡荡的、静悄悄的,唯有一枝孤零零的蜡烛摇着红色的光焰。“长”字状静定空气中之麝烟,似目前:“摇”字形容微风中之烛光,亦分明可睹。后来汤显祖《牡丹亭》烛影摇红,意趣盎然引人遐想。“向夜阑”,是说临近天晓。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三说:“向,犹临也。”“夜阑,是说夜将残尽。更深夜阑之际,女主人公宿酒初醒,神思慵怠。着一”懒“字,写出了她心情之失意落拓。虽未言”忆“,而回忆之意已隐然逗出。”尊前“二句,才开始落到忆字上。这里的倒叙不是平铺直叙地回忆,而是人物抒情时将往事自然而然地带出来,这样就比客观地描述要生动得多,感人得多。”尊前谁为唱<阳关>“,说的是饯别故人之时,她无可奈何地唱了一曲送别之歌。至此,可知她的”酒醒“乃是饯别时喝醉了的,前呼后应,针脚绵密。”谁为“二字,饱含着幽怨。她虽然唱了《阳关》,但又是懊悔,又是怨恨,充满了自怨自艾的情绪,至于为何,又不点透,这样此句便更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离恨天涯远“,蝉联上句,意境又进一步拓开。大凡词中写离情的,常常说”魂梦绕天涯“,此处女主人公本睡中,却直接用了”离恨“,这就避免了落套。此词不主故常,刬尽华藻,直抒胸臆,纯以情语见长。离恨远至天涯,表明她的思绪也跟踪故人而去,其情之深挚,露于言表。 下片起句用了一个典故,暗示幽会之后,故人音讯杳然。宋玉<高唐赋序>云:“妾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暗示楚怀王遇巫山神女,成为后世文人骚客寄迹青楼的代称。“云沉雨散”,暗示词中女主人公乃是一名青楼女子。而冠以“无奈”二字,则加强了感情色彩,似乎可以听到这名不幸的青楼女子的叹息声。
  以下几句时间跨度较大,即从夜阑酒醒,到这时的倚阑远眺,再到黄昏时的庭院。这长长的过程中,她几乎无时无刻不思量。此词意境空灵幽丽。黄庭坚云:“晋卿(王诜字)乐府,清丽幽远,工江南诸贤季孟之间,”(<词林纪事>卷五引)以这段评语来衡量此词,也颇为恰切。从这几句,可以想见女主人公斜倚阑干,凝神远望的神态。她那双盈盈泪眼饱含着离情别绪,饱含着怨恨和忧思。“东风”二字,勾勒出她特定的氛围中苦盼的神情,丰神独具,颇有韵味。
  词最后以景语作结。“海棠开后”,是说花落春残,象征女子的芳华易逝,境已惨矣:“燕子来时”,是以归燕反衬故人之未归,激发和增添女子之离思,情更凄然。此处化用晏殊<破阵子>之“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把“梨花”易为“海棠”,并压缩为一联四言偶句,以更为凝炼的词笔表现人物的伤春之感和念远之情。这两个并列的句子一写花,一写鸟,原为两景,接着“黄昏庭院”一句,便把两景融合一个统一的意境中,自然浑成,思致渺远,真可谓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
  【<蝶恋花>】
  小雨初睛回晚照。
  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
  杨柳垂垂风袅袅。
  嫩荷无数青钿小。
  似此园林无限好。
  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
  坐到黄昏人悄悄。
  更应添得朱颜老。
  此词借景抒怀,表达了词人流落异地之悲、老大无成之慨,以及无幸遭贬的苦闷、压抑,曲折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惆怅和凄苦之情。原词之墨迹保留至今,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中。
  
  起笔“小雨初晴回晚照。”富于象征意味:雨后初晴,夕阳返照的景象,暗寓作者久遭迁谪始得召还的人生。终见天晴固然可喜,可是夕阳黄昏,亦复可悲。这亦喜亦悲之情,全融于这初晴晚照之中。接下来“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二句更需玩味。楼台本已巍峨壮观,叠下“金翠”二字状之,气象更加富丽堂皇。如此金碧辉煌的楼台,沐浴于晚照霞辉之中,其倒影又映现于荷池之水面,楼台本身与其倒影,遂构为一亦实亦幻的庄严景观。难怪<宣和画谱>称王诜“风流蕴藉,真有王谢家风气”。“杨柳垂垂风袅袅。”词人更以如画之笔,渲染出池塘上一片春色。杨柳垂垂,原是静态;风袅袅,则化静态为动态,姿态具动静相生之妙。“袅袅”二字极美。从其手迹可见,此二字真是姿媚无限,笔意之美,与词情相得益彰。“嫩荷无数青钿小。”歇拍承上文芙蓉沼而来。时值春天,初出水面之嫩荷,宛如无数青钿。至此,盎然春意触目萦怀。
  过片“似此园林无限好。”将上片作一绾结。园林如此富丽,春色复如此迷人,确乎可说无限之好。应知此园林非指别处,就这位驸马之府邸。王诜词中曾一再对之加以描绘。句首“似此”二字,已暗将此美好之园林与自己之间推开一段距离。“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流落”二字,写尽七年的迁谪生涯,所包蕴的无穷辛酸,又岂是“归来”二字所可去之以尽。重到了旧时园林,已物是人非,经此重谴,词人临老,妻子下世,园林纵好,也只能是“心情少”了。韵脚之“少”字,极含婉厚重,有千钩之力。词情至此,由极写富丽之景一变而为极写悲哀之情,真有一落千丈之势。“坐到黄昏人悄悄。”黄昏遥承起句晚照而来,使全幅词有绾合圆满之妙。更重要的,还于以时间之绵延,增加意境之深度。坐到黄昏,极言其凄寂况味。更应添得朱颜老。结句纯为返观自己一身之省察,词情更为内向,悲感尤为深沉。园林依旧,朱颜已改,人生到此,复何可言。
  初晴晚照,金翠楼台,杨柳袅袅,嫩荷无数,皆可喜之景,亦皆可慰人心。然而词人却只是“心情少”,无法摆脱悲哀。而写景设色愈富丽,则愈反衬出其伤心怀抱之黯淡。中间具一大跌宕、大顿挫,笔势变化有力,是此词又一特色。抒情结构的巨大转折,与情景之间的强烈反衬,都是表现主题的重要艺术手段,足可玩味。苏轼<与子由论书>诗云:“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此词以流丽之景伤心怀抱,以婉约之笔寓硬转之势,正是具有东坡所论之一种特美。

王诜篇三:【宋】王诜书法欣赏


【宋】王诜书法欣赏
王诜[蝶恋花·小雨初晴回晚照]
小雨初晴回晚照,
金翠楼台,
倒影芙蓉治。
杨柳垂垂风袅袅,
嫩荷无数青钿小。
 似此园林无限好,
流落归来,
到了心情少。
坐到黄昏人悄悄,
更应添得朱颜老。 
 
    王诜(1036-1093后,一作1048-1104后)〔北宋〕,字晋卿,太原(今属山西)人,居开封(今属河南)。出身贵族,娶英宗赵曙之女蜀国公主为妻,官驸马都尉及定州观察使、利州防御使。元丰二年(1079年)坐罪落驸马都尉,责授昭化军节度行军司马,均州安置,移颍州。元祐元年(1086),复登州刺史、驸马都尉。卒諡荣安。能诗善画,亦工词,词风清丽,然欠丰容宛转。今有赵万里辑《王晋卿词》。    王诜家筑“宝绘堂”,藏历代法书名画日夕观摩,精于鉴赏,苏轼为之记。广交苏轼、黄庭坚、米芾、秦观、李公麟等众多文人雅士,“析奇赏异”,酬诗唱和,李公麟曾画《西园雅集图》以纪胜,其风流蕴藉有王谢家风气。能诗,亦工山水,学李成皴法,以李思训金碧统之,溶两家法规而出新意,在水墨勾皴基础上,“不古不今,自成一家”,独具风貌。喜画“烟江远壑,柳溪渔浦,晴岚绝涧,寒林幽谷,桃溪苇村”等他人难状之景,将锦绣河山展现画幅中,深得好评。苏轼谓其“得破墨三昧”,有“郑虔三绝居有二,笔执挽回三百年”句。兼写墨竹,学文同。亦工书,真、行、草、隶皆精。《宣和画谱》著录御府藏其作品有《幽谷春归图》《晴岚晓景图》《烟岚晴晓图》《烟江叠嶂图》等35件。传世作品有《渔村小雪图》卷,现藏故宫博物院;《烟江叠嶂图》卷,藏上海博物馆。   

本文来源:https://www.shanpow.com/wx/471737/

《王诜.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阅读
  • 苏轼的诗有哪些呢范文汇总三篇 苏轼的诗有哪些呢范文汇总三篇
  • 苏轼的诗有哪些呢【三篇】 苏轼的诗有哪些呢【三篇】
  • 朗诵苏轼的诗歌 朗诵苏轼的诗歌
  • 苏轼的诗有哪些呢范文三篇 苏轼的诗有哪些呢范文三篇
  • 苏轼水龙吟【3篇】 苏轼水龙吟【3篇】
  • 苏轼的诗词《阳关曲·中秋月》精选2篇 苏轼的诗词《阳关曲·中秋月》精选2篇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 唐诗三百首苏轼经典集合3篇 唐诗三百首苏轼经典集合3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