耋耄之年


成语歇后语 2019-07-27 22:50:43 成语歇后语
[摘要]耋耄之年一:整数岁的成语 比如 80岁 耋耄之年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www.shanpow.com--成语歇后语】

耋耄之年一:整数岁的成语 比如 80岁 耋耄之年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耋耄之年二:高亦凡:走过艰难岁月,笑看人生


走过艰难岁月,笑看人生
              --从难忘的探亲经历中看时代发展
作者:高亦凡
A文:难忘的探亲经历    我的爷爷是名军医,曾在青岛海军疗养院工作多年,奶奶是他志同道合的战友。如今,两位携手已步入耋耄之年,但依然精神矍铄,侃侃而谈。爷爷浓眉大眼,俊朗硬气,刚直不阿,浑身透着股军人的飒爽。“你爷爷是单位标准的美男子,好多护士都很欣赏他,呵呵……”见我缠着爷爷讲讲年轻时候的故事,奶奶忍不住插了一句。是啊,爷爷14岁当兵,戎马一生,经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文革时期被错划为右派,下过农场;他工作出色,雷厉风行,是单位难得的多面手。海疗以前的礼堂还是爷爷带领修建的呢。经历过种种艰难,但爷爷始终乐观豁达,一笑了之。他拍拍我的肩膀,微笑着说:“咱今天不谈别的,我就给你讲讲,我和你奶奶回河南老家探亲的经历,像你现在的小幸福孩儿,无论如何都难以想象的。”
拥挤嘈杂中踏上探亲路   1958年,爷爷带着奶奶第一次回河南老家探亲。那时,他们已经双双在青岛海军疗养院工作。火车站拥挤而嘈杂,男女老少拖着大堆行李,露出紧张的情绪。那时能买上硬座车票绝非易事,幸亏有军人优待窗口使他俩得以从拥挤的人群中脱出身来。爷爷说:“那时候,我回趟家要倒几次车,还要坐马车,再扛着行李步行十多里地才能到家,前后得花上三天多时间呐。”   路途颠簸,辗转到家   “58年,火车基本全是慢车,我们要先坐一天一夜的火车硬座到郑州,再倒上开往驻马店的火车。没成想,要途径的铁路大桥正在维修,我们不得不在郑州留宿一夜。赶到驻马店后就没有火车和汽车可坐了,而是要坐马车到汝南,再住宿一晚,次日继续马车赶到万塚,还没算完呐,还要走十多里地才能到家啊,多费劲啊。现在你们开车走高速用不了10个小时就到了,公路修到了家门口,想想简直是天壤之别啊。”爷爷喝着绿茶娓娓道来,奶奶接着说:“那时跟你爷爷回趟老家真是件浩大工程,可不容易啊。铁路就修到驻马店,离家还老远着呐。我们坐着三匹骡子的大马车,慢慢悠悠,晃晃荡荡地赶到离家十里多地的万塚,剩下就是拿脚丈量啦!那时候村里的路哪叫个路啊,就是人多给踩出来的泥土路,坑坑洼洼的,我们一人前后背着大包,双手还拎着包,就这么一步步走到家。”   村里来了演戏的?   爷爷奶奶是海军,穿着蓝色海军装,这可在地处中原的河南老家是件稀罕事,老乡没见过海军战士,更没看到过女战士。“我俩一边走,路边人一边看我们,指指点点的,好奇嘛,有人还近前来问我,是不是演戏的?”奶奶说到这忍不住笑起来。那时候,老家落后又闭塞,中原地带,哪见过海军战士啊。爷爷奶奶那时候穿着军装是别样的气质。他俩后来很多合影,但现在家里始终挂着穿这套军装的黑白合影照,至今看着还是让人忍俊不禁。   接济乡亲,挥泪离别   爷爷奶奶在青岛海疗,待遇伙食相对还算好的。可老家是个穷地方,住土墙草房,整天就是吃高粱面饼子,家里都没有多余的被子盖。“我们临回老家前,就使劲攒钱攒粮票。那时候是计划经济,统购统销,老百姓物资严重匮乏,尤其河南老家那个地方,更是穷得厉害。你爷爷得知本家有个大爷,穷得叮当响,又有病,就给了他5斤全国粮票和20块钱,他感激得老泪纵横啊!我和你爷爷免费给老乡们诊病,乡亲们提起我们这对军官夫妻,掩饰不住的感谢和仰慕,每次都舍不得我们走。离别是最难过的时候。”奶奶说到这,爷爷已是热泪盈眶,激动的心情难以抑制。   后记:   爷爷曾在他80寿宴上说过:“我这一生没有啥遗憾的,虽经历很多,但我很感谢,很知足。枪林弹雨中我闯过来了,政治运动中我没有消沉,如今身边的同仁一个个病故,我今天还这么硬朗,我很感恩,人应该知足,笑看人生。我始终抱着这样的信念,就是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爷爷的人生观至今也为人受用。我从爷爷的诸多讲述中,节选出这次探亲的经历,想从家乡交通、环境、人文等方面,探究时代的变革和社会的发展,感慨良多。   B文:时代变迁,社会的发展    爷爷说,我赶上了好时候,可以尽情享受现代社会的新生事物。如今社会科技发达,国家日益强盛,要是他再年轻一把,定要好好大干一番。80多岁的爷爷,说到这还是那么劲头十足。但他说,他所经历的也是宝贵的财富,他庆幸自己可以看到今天日新月异的发展,今生无憾事,只待看今朝,这也是爷爷笑看人生的乐观之道。   我是99年生人,正享受着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年所取得的累累硕果。虽然无法经历爷爷年轻时的艰辛环境,但从今天爷爷讲述的探亲经历中,我能真切感受到:我们国家真是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百姓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也意味着改革开放之路是一条完全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   1978年,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共和国做出了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开始,古老的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到2008年,改革开放成功持续,回顾这30个年头,中国经济社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突破、大跨越和大发展;思想不断解放,观念不断更新。   今天,我就单说说“行”。60年代,人们只有海陆两种出行方式,船只和汽车火车,距离近一点代步工具就是自行车,那时还得凭票购买。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现在出行便捷方便,工作节奏和效率也大大提高,家庭从买自行车到摩托车,迅速发展到有了私家车,30年前中国刚从“十年文革”中挣扎起来,社会各方面都是千疱百孔,相当落后,--中国当时没有一公里的高速公路,出国学习的中国访问团,归国后印象最深的就是外国时速百里,宽阔的高速公路,中国当时是名副其实的“自行车王国”。自行车是人们主要的代步工具,买私家汽车简直就是奢望。改革开放以后,现在的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尽世界前列,自行车慢慢减少,摩托车汽车开始慢慢取代自行车“王者”的地位,私家车不再是奢望。不限于此,从前连想都不敢想的外太空之旅,如今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的高科技探索遨游都已司空见惯。我不禁感叹国家的强大,科技的进步。   去年,爸爸妈妈带着我,自驾回了趟河南老家,去给爷爷的父母立碑。虽然路程有近千公里,但一路导航高速路,只用了不到10个小时就到家了,公路修到了家门口。我们不断感叹着公路交通的便捷,科技的发达,更感叹家乡的巨变,家家都有车,户户都是宽敞的住房,村民的生活也跟手机、网络密不可分了。我在家乡父老的眼里看到了由衷的幸福感……   回首昨天,我们感慨万千,正视今天,我们幸福激昂,走向明天,我们共同守望!我相信,中国人民会更加幸福,中国会更加强大!
   50年代,这种马车经常用于运输,载人载物。
     
建国初期,爷爷的英姿
60年代,爷爷在汽车旁 
                 
59年,爷爷和奶奶的结婚照
如今,已过耋耄之年的爷爷精神矍铄,与奶奶相濡以沫,携手走过了54个春秋。
版权归新历史社所有,转载请与杂志编辑部联系
       

耋耄之年三:【原】“常回家看看”面面观 zjkzxd


“常回家看看”面面观 zjkzxd
   2013年7月1日,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了。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对老年人的精神关怀,子女们应该常回家看望老年人。   首先,是对老年人的一种保障,除了子女在经济上帮助、生活上料理外,就是还要给老年人以精神慰藉。那些“不孝子女”,除了受道德的谴责,还要受法律的约束和制裁。对老年人的精神慰藉,不再仅仅是家务事,而且成为“社会事”,有人可以依法进行管理了。   其次,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那就是老年人要能够理解年轻人的难处。在竞争激烈的年代,用人单位往往不会那么“仁慈”。假如“常回家看看”成为年轻人的不易实现、而老人又要年轻人做到,那么,用人单位就不是让你“常回家看看”而可能成为“常回家”吧。老年人需要精神慰藉,年轻人要懂得;年轻人有难处,老年人也要理解。   第三,年轻人中,孝顺的子女还是为多。怎么样解决孝顺子女能够“常回家看看”,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假如子女距离老人近,怎么都好说;假如子女离得很远,就有许多事情不好办。   据报道,“7月1日上午9点半,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人民法院对一起赡养案件进行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成为《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施行后对‘常回家看看’诉请的全国首例判决。判决子女至少两个月看望一次老人,重大传统节日至少看望两次”。   按照这个判决,子女距离老人远的,就成了大难题。孩子的路途时间、孩子的往返路费等一系列问题,怎么解决?   第四,用人单位,怎么给这些“常回家看看”的人假期?《劳动法》规定的节假日加班的工资问题一直是职工关注的问题,未能很好地落实。现在,又增加了“常回家看看”的难题。假如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保障“常回家看看”的条款,那就是子女们成了“风箱里的老鼠”了。老人举着法律要你回家,老板举着炒鱿鱼的牌子要你好好干,年轻人的压力如何承担?   第五,老年人的养老,不能只是子女的事情。“养儿防老积谷防饥”。这句老话,已经被批评了。现在人老了,又要找儿子了?特别是独生子女这代人,已经面临“常回家看看”的问题了。男女平等,双方的老人都得看看。如果一起去看望,按照“至少两个月看望一次老人”的判决,那么,他们就得每个月都得去看看了(每隔一个月轮换一家)。不知道这些独生子女还怎么工作?   笔者也已退休,虽然还未进入耋耄之年,但也是逾耆之人了。 一方面,当然希冀孩子“常回家看看”,另一方面,又不愿影响孩子的工作、增加孩子的负担。在这两难境地,也得想到孩子的两难境地。所以,就得面对现实,只要孩子在可能的时候,回家看看,就应当满足,而不要对孩子太苛刻。假如孩子在能够回来不回来,那就得教育孩子了。   作为老年人,对精神慰藉的需求,也不要寄希望于“回家看看”。社会发展到今天,通讯方便,打个电话、发个短信、网上视频一下,都应该算是精神慰藉的。   再者,精神慰藉,也不要单单看做是子女方面的。从社会层面看,也该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   毕竟年老,反应迟钝,说的不对,望请老人、年轻人海涵。

本文来源:https://www.shanpow.com/xhy/390891/

《耋耄之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阅读
  • 淝水之战的成语 淝水之战的成语
  • 东北成语 东北成语
  • 没良心 没良心
  • 望远镜观花园歇后语 望远镜观花园歇后语
  • 100幅考眼力图 100幅考眼力图
  • 猫鼠的关系的成语 猫鼠的关系的成语
  • 法不阿贵成语的典故 法不阿贵成语的典故
  • 歇后语秀才遇到兵 歇后语秀才遇到兵
为您推荐
  • 百世之利
    百世之利
    百世之利(共4篇)数字成语大全一开头的成语:一座皆惊 一字之师 一字一泪 一字一板 一字千金一字不苟 一字褒贬 一柱擎天 一掷千金 一纸空文一知半解 一针一线 一针见血 一朝一夕一着不慎,满盘 皆输 一张一弛 一语中人
  • 洞房花烛夜打一中药名为什么叫桔梗
    洞房花烛夜打一中药名为什么叫桔梗
    洞房花烛夜打一中药名为什么叫桔梗(共2篇)
  • 眉飞色舞成语典故
    眉飞色舞成语典故
    眉飞色舞成语典故(共5篇)成语典故成语典故;有关智慧方面的成语 智勇双全 足智多谋 神机妙算 未卜先知 偷梁换柱 指桑骂槐 瞒天过海 围魏救赵 借刀杀人 以逸待劳 趁火打劫 声东击西 无中生有 暗渡陈仓 隔岸观火 笑里
  • 洛阳纸贵的典故
    洛阳纸贵的典故
    洛阳纸贵的典故(共5篇)洛阳纸贵的典故洛阳纸贵的典故【解释】比喻作品有价值,广为流传。洛阳纸贵,我国古代成语,原指洛阳之纸,一时求多于供,货缺而贵。后喻作品为世所重,风行一时,流传甚广,常用此语。【出处】《晋书·文苑·左思传
  • 美中不足的来历成语由来
    美中不足的来历成语由来
    美中不足的来历成语由来(共4篇)形容缺点的成语形容缺点的成语成语大全常用成语大全【和蔼可亲】hé ǎi kě qīn指一个人的修养很好,态度温和,容易接近[同义成语]平易近人、和颜悦色。[反义成语]气势汹汹、冷若冰霜、横眉怒目[出处
  • 用鱼做比喻
    用鱼做比喻
    用鱼做比喻(共5篇)关于鱼的四字成语关于鱼的四字成语关于鱼的四字成语1、混水捞鱼 比喻乘混乱的时候从中捞取利益。同“混水摸鱼”。2、白鱼登舟 为殷亡周兴之兆。同“白鱼入舟”。3、沉鱼落雁 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
  • 祝考试顺利的成语
    祝考试顺利的成语
    祝考试顺利的成语(共7篇)考试常用成语1 巧夺天工: 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目濡耳染: 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灯红酒绿: 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凤毛麟角: 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2
  • 龙凤典故
    龙凤典故
    龙凤典故(共5篇)龙的成语典故托凤攀龙〖解释〗犹言攀龙附凤。比喻依附帝王、权贵。人中龙虎〖解释〗比喻人中豪杰。攀龙附骥〖解释〗攀:攀附;骥:好马。比喻攀附圣贤,归附俊杰。烹龙炮凤〖解释〗②比喻高超的艺术技艺。亦作“烹龙
  •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打一字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打一字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打一字(共3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成语故事关于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成语故事【成语】: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拼音】: shī zhī dōng yú,shōu zhī sāng yú【解释
  • 登高指挥用什么成语
    登高指挥用什么成语
    登高指挥用什么成语(共4篇)最有用的中文成语最有用的中文成语一、 带“数字”成语二、 带“动物”成语三、 带“植物”成语四、 带“人体”成语五、 带“方位”成语六、 带“色彩”成语七、 叠字成语八、 带“不”字成语九、 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