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同


欧洲 2019-09-24 10:02:39 欧洲
[摘要]社会认同一: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摘 要社会认同理论是由Tajfel和Turner等人提出的,它对群体行为做出了新的解释,并成为群体关系研 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社会认同理论产生于对群体间行为解释,它认为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是群体行为的基 础。新近的研究也为社会认同理论提供了一定的证据。社会认同理论是欧洲

【www.shanpow.com--欧洲】

社会认同一: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


摘 要
社会认同理论是由Tajfel和Turner等人提出的,它对群体行为做出了新的解释,并成为群体关系研 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社会认同理论产生于对群体间行为解释,它认为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是群体行为的基 础。新近的研究也为社会认同理论提供了一定的证据。社会认同理论是欧洲心理学本土化的重要成果,对 社会心理学具有重要的贡献,同时它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种族中心主义,社会认同,自我分类,社会比较,积极区分。
群体行为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而社 会认同理论已成为这一领域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 社会认同理论是 Tajfel 等人在 20 世纪 70 年代提出, 并在群体行为的研究中不断发展起来。后来 Turner 又提出了自我归类理论,进一步完善了这一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强调了社会认同对群体行为的解释 作用,它的提出促进了社会心理学在相关领域的发 展,为群体心理学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1]。本文 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社会认同理论进行阐述。
1 社会认同理论的背景
1.1 种族中心主义
社会认同理论产生于解释群体间行为的种族 中心主义(ethnoentrism)。种族中心主义是指内群 体偏好(in-group favoritism)和外群体歧视 (out-group derogation)。群体内行为和群体间行 为显现了明显的种族中心主义特征[2]。对“群体行 为普遍的种族中心特征”的第一次论述要追溯到 1906 年萨默的记述。最初对种族中心主义的解释最 有影响的是现实冲突理论(realistic conflict theory)。
1.2 现实冲突理论
在 Tajfel 之前,对群体间行为较早的研究是 Sherif在1961年进行的儿童夏令营实地实验。研究 中 Sherif 将来自于各地互相独立不认识的儿童,在 到达夏令营之后就分为“响尾蛇”与“老鹰”两组, 刚开始只是从事小组内的活动,例如爬山;后来当两组从事竞争性质的活动,如球类比赛,两组成员 的冲突与对立与日俱增。接着提供有限资源的竞 争,如水资源,此时两组成员已变成相互敌对,成 员对自己的小组表现高度的认同与向心力,而对另 一组的成员表现出仇视的态度与行为。
Sherif 的实验揭示了群体间客观关系对群体间态度和行为的影响。由此,Sherif 提出了现实冲突理论(realistic conflict theory),他认为,群体间态度和行为反映了一个群体和其他群体之间的客观 利益。如果群体目标不一致,一个群体以其他群体 的利益为代价而获得自己的目标,就会出现竞争, 因此,群体间就倾向于有歧视的态度和相互的敌 意。另一方面,如果群体目标是一致的,所有群体 都朝同一目标努力,那么他们彼此之间更易于建立共同的、友好的、合作的关系。但是,仅有现实冲 突还不足以解释群体间行为,Tajfel 后来的研究对 现实冲突理论做了很好的补充。
1.3 群体间偏见的最小条件 Tajfel(1970,1971)采用了最简群体实验范式(Minimail-Group paradigm),创造了一个微型的 “群体世界”,使实验者可以深入地观察群体的运 作方式[3,4]。他先请被试对一张卡片进行点估计的作 业,并以此为理由随机地将被试分为两组,高估组 与低估组。接着要求被试进行资源分配的工作。结 果显示,这些被试虽然与同组成员互相不认识而且 从没有谋面和实际互动,但还是分配给自己所在组 别成员较多的资源。Tajfel的实验有以下特点,例如: (1)群体成员间不曾有真的面对面的互动(2)没 有群体内的结构(3)群体间没有任何过去与文化[5]。
研究结果显示,当被试单纯地知觉到分类时,就会 分给自己的群体更多的资源和正向的评价。这种认 知上的分类,会让我们主观上知觉到自己与他人共 属,而产生一种认同感,这样的认同所引起的给内 群体较多资源以及正向的评价的现象称为内群体 偏向;而对外群体成员则分配较少资源并给予负向 的评价这种现象称为外群体歧视[5]。
最简群体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对群体成员身份 的意识是产生群体行为的最低条件。即使是把人分 配到一个简单、无意义的类别中去,也足以产生群 体取向的知觉和行为。
2 社会认同理论
Tajfel 等人在最简群体范式的研究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社会认同理论。该理论认 为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是群体行为的基础。
2.1 社会认同
2.1.1 基本观点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通过社会分类,对自己 的群体产生认同,并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 见。个体通过实现或维持积极的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ty)来提高自尊,积极的自尊来源于在内群体 与相关的外群体的有利比较。当社会认同受到威胁 时个体会采用各种策略来提高自尊。个体过分热衷 于自己的群体,认为自己的群体比其他群体好,并 在寻求积极的社会认同和自尊中体会团体间差异, 就容易引起群体间偏见和群体间冲突。
2.1.2 社会认同的定义
Turner 和 Tajfel(1986)区分了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认为个体认同是指对个人的认同作用,或 通常说明个体具体特点的自我描述,是个人特有的 自我参照;而社会认同是指社会的认同作用,或是 由一个社会类别全体成员得出的自我描述[6]。
Tajfel(1978)将社会认同定义为:“个体认识 到他(或她)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 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 [7]
社会认同最初源于群体成员身份。人们总是争 取积极的社会认同。而这种积极的社会认同是通过 在内群体和相关的外群体的比较中获得的。如果没 有获得满意的社会认同,个体就会离开他们的群体 或想办法实现积极区分。人们会使用各种策略进行 区分,Turner 和 Tajfel 认为有三组变量会影响群体 间区分:
(1)人们必须主观上认同他们的内群体;
(2)情景允许评价性群体间比较;
(3)外群体必 须是可以充分比较的。
Tajfel 认为对社会认同的追求是群体间冲突和 歧视的根源所在,即对属于某群体的意识会强烈的 影响着我们的知觉、态度和行为。
2.2 社会认同的基本过程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社会认同是由社会分类 ( social-categorization )、 社 会 比 较 ( social comparison )和积极区分原则( positive distinctiveness)建立的[8]。
2.2.1 社会分类
Tajfel 在 1963 年的一个实验表明,当要求被试 从不断变化的标为 A 的四根短线和标为 B 的四根长 线中判断长度时,他们倾向于夸大 A 和 B 之间的差 异。这种现象称为“加重效应”(accentuation effect)。 加重效应同样表现在对社会刺激的知觉上。Secord 1959 年在一系列研究中,给被试呈现一系列人的 面部照片,其中包括纯种的高加索人一直到纯种的 黑人,要求他们评价相貌上的黑和心理上的黑。结 果被试将图片分为黑白两组,并趋向于夸大一组内 的相似性和两组间的差异。这种基本的加重效应在 许多其他的研究中也得到充分的证实[2]。
Turner(1985)进一步提出了自我归类理论 (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对Tajfel的社会认同 理论进行了补充,他认为人们会自动地将事物分门 别类;因此在将他人分类时会自动地区分内群体和 外群体。当人们进行分类时会将自我也纳入这一类 别中,将符合内群体的特征将会赋予自我,这就是 一个自我定型的过程。个体通过分类,往往将有利 的资源分配给我方群体成员。
2.2.2 社会比较 社会比较使社会分类过程的意义更明显,这样使积极区分的原则起作用,而积极区分满足了个体 获得积极自尊的需要。群体间比较通过积极区分原 则使个体寻求积极的自我评价的需要得到满足。在 进行群体间比较时,我们倾向于在特定的维度上夸 大群体间的差异,而对群体内成员给予更积极的评 价。这样就产生了不对称的群体评价和行为,偏向 于自己所属的群体,即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上认同 所属的群体。
2.2.3 积极区分 社会认同理论的一个重要假设就是,所有行为不论是人际的还是群际的,都是由自我激励这一基本需要所激发的。在社会认同水平上的自我尊重是 以群体成员关系为中介的,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 体为了满足自尊的需要而突出某方面的特长。因 此,在群体中个体自我激励的动机会使个体在群体 比较的相关维度上表现得比其他成员更出色,这就 是积极区分原则。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过分热 衷自己的群体,认为它比其他群体好,并且从寻求 积极的社会认同和自尊中体会群体间的差异,这样 就容易引起群体间偏见、群体间冲突和敌意。
2.3 自尊假设 人们通过积极区分来获得评价性的积极的社会认同,而积极区分是为了满足个体获得积极自尊 的需要。这就暗示自尊的需要激发了个体的社会认 同和群体行为;也就是说社会认同是满足自尊的需 要。Abrams和Hogg(1988)进一步说明了自尊假设 的两个推论[9];推论1:成功地进行群体间区分可以 提高社会认同,从而提高自尊。作为群体成员,个 体将内群体越积极地与外群体区分就会获得越高 的自尊。推论2:由于获取积极自尊的需要,低自 尊或自尊受到威胁都会激发群体间歧视行为。然而 推论2的证据并不充分,更多的证据支持了推论1, 对于推论2更多地发现了相反的结果,例如:Houston 等人(2003)的研究发现高自尊的或群体中高地位 的人表现出更多的群体间歧视行为[10]。
2.4 社会结构 社会认同理论的第二个部分明确地对群体间地位关系进行了研究,特别是群体中低地位群体成 员的自我激励策略。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会通过群体 关系来维持和提高社会认同,采用的策略有三种: 社会流动(social mobility)、社会竞争(social competition)、和社会创造(social creativity)。对 策略的选择依赖于他们对自己群体与其他群体的 关系的知觉。群体关系的三个变量包括:群体边界 的可渗透性(permeability)、群体地位合理(legitimacy)和这些差异的稳定性(stability)。而 在群体关系的不同情况下个体会存在两种信仰体 系:社会流动信仰体系(social mobility belief structure)与社会变革信仰体系(social change belief structure)。
2.4.1 社会流动信仰体系 当人们相信群体的边界具有通透性,一个人可以在各群体之间流动时,就会产生社会流动的信仰体系。地位低的群体的成员如果具有这种信仰体 系,他就会努力争取加入另一个地位较高的群体, 从而获得更满意的社会认同,例如考取功名。这种 策略被称为个体流动。一般而言,地位高的群体会 极力提倡这一信仰体系,因为它并不试图改变群体 之间地位的现状,而且可以降低弱势群体的凝聚 力,避免其成员集体性的对抗行为。但是,地位高 的群体也会对个体流动的数量进行一定的限制以 免他们对自己构成威胁,例如美国对移民数量的控制。
2.4.2 社会变革信仰体系 而当人们认为群体之间的边界是固定的和不可通透的,社会流动低,一个人不能从一个地位低 的群体进入地位高的群体时就会产生社会变革的 信仰体系。这时弱势群体成员就会加强对自己群体 的认同,要求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消极方面的评价进 行重新评定,甚至以集体行动来推翻社会对弱势群 体不合理的政治和社会制度。这方面的策略分别为 两种:社会创造和社会竞争。
社会创造,是当群体间关系的现状被看作是合 理的、稳定的,弱势群体的成员所采用策略。这种 策略包括选择其他的比较维度、重新评估现在的比 较维度的价值,以及改变与之比较的群体即与地位 相同或地位更低的其他群体进行再比较。对于前两 种方法,优势群体只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忍受,在 许多时候它会极力维护原有维度的价值。如果群体 关系的现状被看作是不合理或不稳定的,那么弱势 群体的成员就会采用社会竞争的策略。这时,群体 成员可以在导致其消极区分性的维度上与优势群 体进行直接的对抗,如游行示威、政治游说、甚至 革命和战争。而优势群体也会采用政治或军事的手 段对弱势群体进行压制,以维护其优越地位。因此, 这一策略最可能引发激烈的群体间冲突。
3 社会认同理论新进展
3.1 集体行为
社会认同理论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是集体行 为。特别是在群体间冲突的研究上。传统的理论, 例如相对剥夺理论或者挫折-攻击理论把抗议、骚 乱和变革等集体行为看作是个体挫折或不满的产 物。以往的研究表明弱势群体间的比较产生的集体 不平等感和不满足感与集体行为密切相关。而社会认同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在于揭示了由相对剥夺产生的不满受社会认同过程的影响,社会认同是一 个重要的中介变量。Smith 等人(1994)的研究发 现群体成员的集体剥夺感在他们对群体表现明显 的认同时更为敏锐[11]。Kelly 和 Breinlinger 从女权 主义者的研究发现,“对于有强烈认同感的女性活 动家来说,参加集体活动,做一些有利的事情,是 她们社会认同感的核心”[12]。Liss 等人(2004)也 发现对女权主义的认同对女权激进主义行为具有 预测作用[13]。Kelly 等人(1996)以及 Simon(1998) 的研究发现参加商业联盟、同性恋群体、老人群体 体等的人对这些群体都有积极的认同[14]。Hirose 等 (2005)的研究发现次级地位群体的集体行为与内 群体偏好成正相关[15]。新近的研究也都证明当个体 强烈的认同他们的群体时,会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 群体偏见甚至参加集体行为[2,16]。
另外,对于社会认同与组织行为的研究发现社 会认同与组织行为也有高度的相关。积极的实现组 织目标、为组织贡献的意愿以及低的旷工和离职动 机都表现出与对组织的高度认同相关。Greene (2004)对党派偏见的研究发现,对党派的认同水 平可以预测党派偏见[17]。
3.2 种族问题 社会认同理论一直重视种族中心主义的研究,
并在种族问题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种 族间态度,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对自己的种族群 体越认同就会对不同种族群体表现出越少的友好 态度。相反,多文化理论却认为,对自己种族的认 同与对其他不同种族群体的高度接受是相一致的。 许多研究的证据更多的支持社会认同理论的观点。 Negy 等人(2003)对 486 名包括大学生的研究[18] 显示了种族认同感与种族中心主义的具有显著相 关。Sidanius 等人(2004)对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 洛杉矶分校(UCLA)种族倾向的学生群体的追踪 研究发现,种族群体成员身份提高了种族认同感, 从而增加了种族间偏见以及对种族群体间矛盾的 知觉[19]。Johnson 等(2005)对 255 名白种澳大利 亚人对亚洲人的刻板印象和偏见的研究也发现,对 社会结构(不稳定性、可渗透性、合法性以及较高 的内群体地位)的知觉可以预测高的外群体偏见和 刻板印象[20]。
4 评价与展望
4.1 评价
Tajfel 和 Turner 的社会认同理论揭示了群际行 为的内在心理机制。该理论提出之后,受到了心理 学家们的广泛关注,“社会认同”概念已经被社会 心理学所广泛接受,并激发了大量的相关研究。社 会认同理论首次把人际和群际行为进行了区分,并 把认同在个体和群体层次上区分为个人认同和社 会认同两种自我知觉水平。另外,社会认同理论还 对人际比较与群际比较,个体自尊和集体自尊进行 了区分,这些概念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都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社会认同理论把“社会的”理解为在群 体关系背景之下的,认同是在群体关系中产生的, 把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放在核心的位置,从而更深刻 地揭示了社会心理的实质。这与美国的认知社会心 理学从个体层面理解的“社会的”有着重要的区别, 成为欧洲心理学本土化的重要成果之一。在美国, 社会认知范式是社会心理学最主流的研究范式,随 着欧洲社会认同研究成果的发展,90 年代以后,社 会认同研究在美国的研究开始兴起,社会认同理论 也成为美国社会心理学主流理论之一[21]。可见,社 会认同理论对美国社会心理学的重要影响。社会认 同理论已成为战后欧洲心理学对世界社会心理学 最有贡献的理论[22]。
Tajfel 等人采用的最简群体研究范式在涉及群 体心理的实验中得到了广泛应用。Tajfel 等人由此 开辟了对群体进行实验室实验的先河。当然,我们 应该看到,Tajfel 等人所说的群体是一种“纯粹” 的社会类型,内部成员缺乏互动。另外,对认同概 念本身还需在新的研究中不断发展,在自尊假设、 低地位团体成员的自尊策略选择等方面在研究中 的证据不足,需进一步完善。
4.2 展望
近10年来,整个欧洲社会心理学与美国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逐渐走向融合,社会认知研究与社会 认同研究也出现合流的趋势,当前社会认知范式也 成为当代欧洲社会心理学主导的研究范式之一[22]。 随着社会认同理论的发展,研究也转向认同的社会 信息加工过程方面。最近,对群体成员社会认同的 动机研究正从自我激励转移到检验人们减少不确 定性的动机或寻找他们群体成员资格的意义上来。 另外,新近的研究发现,认同的表现方式也是不同 的,个体差异会影响人们的行为,这些差异例如: 个体对特定群体的认同强度差异,他们的社会优势 倾向的不同,表现偏见的意愿的不同。在未来的研究中,社会认同理论有几个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 究,包括:对社会认同概念本身的进一步发展;对 比较策略的选择;在多文化背景下的社会认同的研 究以及对社会认同的内隐过程的分析[1]。社会认同 理论的早期研究领域主要是群体偏见和冲突,它的 解释主要是在消极的方面,而应用社会认同的原理 研究如何消除群体偏见和冲突将对社会发展起到 积极的作用,新近的社会认同的研究中发现通过群 体接触和重新分类等策略可以消除群体偏见或冲 突[23],在这方面的深入研究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有重 要意义。
目前,国内对社会认同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主 要的研究集中在香港,如:林瑞芳、赵志裕等人 (1998,2003,2004)关于香港青少年社会身份认同、 地区国家认同的研究[21]。而方文(2005)对北京基 督新教的分析研究[24]成为内地应用社会认同观点 研究的开端。在中国,通过研究本土的社会认同现 象来验证和增补社会认同理论,将推动中国社会心 理学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群体偏见和群体刻板印 象的研究中社会认同的作用不容忽视。我国目前正 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流动,弱势群体地位等问题, 都是可以通过社会认同的观点进行研究的。另外,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民族认同、民族刻板印 象和民族偏见的关系等研究中社会认同理论将提 供一定的理论支持。而在我国文化背景下考察群体 认同对群体态度和行为如性别、职业、民族刻板印 象等的中介作用,也将会是心理学本土化的一个重 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Brown R. Social Identity Theory:past achievements,current problems and future challenges. Eurpean Journal Social Psychology, 2000, 30: 745~778
[2] M.埃森克. 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 上海:华东师范 大学出版社,2000. 611~621
[3] Tajfel H. Experiments in Ingroup Discrimination. Scientific American, 1970, 223 (5)
[4] Tajfel H, Billig M G,Bundy R P. Social categorization and intergroup behaviour. Eur. J. soc. Psychol, 1971, 1: 149~178
[5] Otten S, Mummendey A. To our benefit or at your expense? justice considerations in intergroup allocation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resources. Social Justice Research, 1999, 12(1): 19~38
[6]
[7]
Tafel H, Turner J C. 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 In: Worchel S, Austin W(eds).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Chicago: Nelson Hall, 1986. 7~24 Tajfel H.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ocial Groups: Studies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chapters1~3. London: Academic Press, 1978
[8] Tajfel H.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1982.33:1~39
[9] Abrams D, Hogg M A Comments on the motibational statue of self-esteem in social identity and intergroup discrimin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988, 18: 317~334
[10] Houston D M, Andreopoulou A. Tests of both corollaries of social identity theory’s self-esteem hypothesis in real group setting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03, 42: 357~370
[11] Smith H J, Spears R, Oyen M. ’People like us’: the influence of personal deprition and.group membership salience on justice evaluation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994, 30: 277~299
[12] Kelly C, Breinlinger S.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ollective Action: Identity, Injustice and Gender. London: Taylor & Francis, 1996
[13] Liss M, Crawford M, Popp D. Predictors and Correlates of Collective Action. Sex Roles, 2004, 50(11~12): 771~779
[14] Simon B, Loewy M, Sturmer S, Weber U, Freytag P, Habig C, Kampmeier C. Collective identification and social movement participa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ology, 1998, 74: 646~658
[15] Hirose Y, Taresawa Y, Okuda T. Collective action and subordinate group identity in a simulated society game. Japanese Psychological Research, 2005, 47(1): 12~22
[16] Amiot Catherine E, Bourhis, Richard Y. Reconceptualizing Team Identification: New Dimension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Intergroup Bias. Group Dynamics: Theory, Research, & Practice, 2005, 9(2): 75~86
[17] Greene S. Social Identity Theory and Party Identification.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2004, 85(1): 137~150
[18] Negy C, Shreve T L, Jensen B, Uddin N. Ethnic Identity, Self-Esteem, and Ethnocentrism: A Study of Social Identity Versus Multicultural Theory of Development. Cultural Diversity and Ethnic Minority Psychology, 2003, 9(4): 333~344
[19] Sidanius J, Laar C V, Levin S, Sinclair S. Ethnic Enclaves
-480- 心理科学进展 2006 年
and the Dynamics of Social Identity on the College Campus: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Social Psychology, 2004, 87(1): 96~110
[20]Johnson D, Terry D, Louis W. Perceptions of the Intergroup Structure and Anti-Asian Prejudice Among White Australians. Group Processes & Intergroup Relation, 2005, 8(1): 53~62
[21] 赵志裕, 温静, 谭俭邦. 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香港回归中国的研究范例. 社会学研究,2005,5:202~223 [22] 方文. 欧洲社会心理学的成长历程. 心理学报,2002,34(6): 651~655
[23] Taylor S, Peplau D, Sears D. 谢晓非 谢东梅等译. 社会心理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02~204
[24] 方文. 群体符号边界如何形成?——以北京基督教新群体为例. 社会学究,2005,1:25~59
Social Identity Theory and It’s Development
Zhang Yingrui, Zuo Bin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Abstract: Social identity theory, developed by Tajfel and Turner et al.,which made new explanations to the group behavior, has become the most influential theory in the field of intergroup relation. 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developed from the explanations for intergroup behavior, it proposed that group identity is the fundamental cause of intergroup behavior. Recent research provides much evidence for the theory, 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is important achievement of European psychology localization and has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social psychology.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waits for further consummates.
Key words:ethnoentrism, social identity, self-categorization, social comparison, positive distinctiveness.

社会认同二:社会认同原理


目录 [隐藏]
1 什么是社会认同原理
2 社会认同原理的事例
3 相关条目
[编辑]
什么是社会认同原理
  社会认同原理指人们经常依靠其他人的行为来决定自己应该怎么做,人们乐于参照相似人的行为。
  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报道:某某时间某某街道,某某受害者正遭受某某强盗的迫害,周围有数百人观看,但是都无动于衷,连一个电话都不肯帮忙拨打…这样的新闻一出来,我们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会是“现在的人真冷漠”,所有的媒体也会用同一个标题:城市人都变冷漠了吗?没错,我们都认为人们是变冷漠了。
  然而,有研究却表明:类似此种情况,若是只有一个旁观者在场,那么受害者获救的几率会增加好几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西奥迪尼先生在《影响力》书中写道:第一个原因是周围有其他人可以帮忙时,个人要承担的责任就减少了。因为人人都想着会有别人帮忙,结果人人都没有帮忙。第二个原因是建立在社会认同原理上,每一个人都镇定自若地观看其他人的行动,并想参照他人的做法行动,因为人的潜意识里认为大多数人做的就是正确的(这里便出现了大多数人观看就是正确的观念)。但是人们却忘记了其他旁观者恐怕也正在寻找“社会认同”,虽然每个人看起来都那么镇定自若,但都是假的,人是很善于伪装的。
[编辑]
社会认同原理的事例
  2011年11月广州发生的小悦悦被车辗压后,路过19人竟无一人主动上前关注一下直到拾荒阿姨陈贤妹伸出救援之手。新闻报导以后,无人不责备路人的冷漠与事不关已;事实上,这样的事件并不鲜见,书中记载,发生在纽约皇后街晚间一女子被凶手追杀,其呼救声被该区38位住户忽略,其间无一人出手相助或拿起电话报警。
  这些例子有个相同的情境,即使后面的人发现现场有异样,比如小女孩倒地,晚间女子的大声疾呼,如果看见前面的人或周围的人没有任何其他的反应,自己也会选择同样的反应即不作为,所以整体性上表现出众人的冷漠,对他人生命及安全的漠视。
  社会认同原理认为,即使人觉查到周围的异样,多数人也会在观察,侧耳倾听了周围人的反应后在作出自己相应的反应,以避免在公众场合作出令人尴尬的举动。
  社会认同原理当然不仅仅指这一方面,本文特别提及这一点是想提醒大家,当我们在公众场合遇到危险时,为避免社会认同原理造成的被冷漠视之,唯一的办法是,采取措施消除社会认同原理带来的不确认性,在我们还有意识和行为能力之前,确定地准确地告诉某个具体的人你需要他做什么,比如看着某个在场的人说“穿蓝色格子的,打120”。当个人被明确指定赋予某种责任,往往能被有效执行,从而使需要帮助的人得到求助。
[编辑]
相关条目 权威原理
互惠原理
承诺和一致原理
短缺原理
喜好原理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4

分享到:

社会认同三:社会心理学 | 社会认同理论


为什么群体和偏见能如此容易地形成:社会认同理论 这项经典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证明了人们只需要一点点借口就可以形成群体,并开始歧视不属于这个群体的其他人。 人们在群体中的行为总是引人入胜而又时常令人烦恼。一旦人们组成了群体,我们就开始做出奇怪的事情:模仿群体中其他成员的行为,偏袒自己群体中的成员,寻找一位可以顶礼膜拜,并抗击其他群体的领袖。只要去看看Sherif做的Robbers Cave实验就能够发现,要挑起不同群体间的冲突是多么容易的一件事。 但是看看你属于的不同类型的群体,你就会看到它们之间有巨大的差异。有一些群体更像是属于同一作战部队的士兵,他们从小就互相熟识。这种关系持续时间长久、紧密,成员之间相互保护对方。或许属于这种群体中的人们彻底地改变自己的行为,并在很多方面袒护同胞就显得并不足为奇。 不过,其他的一些群体则远没有这么紧密。比如说,一家体育俱乐部的支持者,或者只在几个月内一起研究同一课题的同事,甚至是在一间画廊鉴赏同一幅画作的一群人。 在任何能引起人注意的范围内,我们似乎都不可能认为共同站在同一幅画前仅仅30秒钟的人形成了一个群体。这种关系难道不显得太过于稍纵即逝了吗?这正好就是社会心理学家Henry Tajfel和他的同事们要来回答的问题。 他们相信,一个群体和随之形成的偏见有可能形成于很短的时间内。实际上,他们认为即使在成员之间没有面对面的交流,相互之间互不认识,而且他们的“群体”行为没有实际影响力的情况下,还是有可能形成群体。换句话说,他们从这个徒有形式的群体那里完全无法获得任何得失。 形成一个“群体概念最为淡薄的群体” Tajfel和同事们想出了一个证明他们想法的简单有效的方案。一些14、15岁的男孩作为被试被带进实验室,并且看了Klee和Kandinsky两人画作的幻灯片。他们被告知,实验者会根据他们对于这些画的偏好将他们分为两组。 当然,这是一个为了在他们心中产生“我们”和“他们”的概念的谎言。实验者希望这两组孩子对于谁和自己同组,组别意味着什么,或者他们有什么得失这些问题几乎没有任何概念。 在安排完之后,孩子们一个一个被单独带入一间小隔间。然后每人被要求将虚拟货币分发给两个组中的其他成员。他们知道的信息只有那些男孩是属于哪个组的,以及属于那个人的一个代码。 为了弄清楚在自己这组和对方的那组之间这些孩子更偏向于哪一方,实验者设计了一系列的规则。在其他的一些试验中规则被稍作改动,以便于验证一些其他理论。这些孩子在分发虚拟货币时是否: 公平? 为了获得最大的共有利益? 为了获得最大的本组利益? 为了获得两组间最大的差距? 有所偏袒?这包含了最大本组利益和最大两组间差距的结合。令人吃惊的发现 根据孩子们分发虚拟货币的情况来看,被试确实证明了群体成员间典型的行为界限:相对于其他组的成员,他们更偏向于自己组的同伴。在其他很多试验中,这种格局持续地得到发展,而且在其他的实验中得到了复制。如果你能相信的话,在这些实验中,群体概念甚至更加淡薄。 在我第一次看到这项实验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它太令人吃惊了。要知道,那些孩子完全不知道谁“和自己”在同一组中,以及谁在另一组中。但是,关于这项实验最为令人费解的一点在于这些孩子从偏袒自己这组中完全无法得到任何好处——看起来并没有任何东西左右他们的决定。 在现实世界中有一个很好的偏袒自己的群体的理由——一般来说这对你自己也是有利的。你通过保护像你一样的其他人来保护自己。 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 不过,Tajfel认为,有一些东西左右了男孩们的决定。那是一种非常微妙而又无比深刻的东西。 Tajfel相信人们的身份是建立在自己的群体成员身份之上的。举例说,想想你自己属于什么群体:比如在工作上,或是在家庭中。你自己的身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由这些群体来定义的。换言之:你所属群体的性质决定了你的身份。 鉴于这种说法,我们希望成为地位高、形象良好的群体中的一员就再正常不过了。不过非常关键的一点在于,地位的高低是在比较中才能看得出来的。也就是说:知道自己所属的群体高人一等就需要有另外一组可以让我们俯视的群体的存在。 那么,根据社会认同理论,实验中的那些男孩确实有理由在分配虚拟货币的时候变得自私。这完全是通过让自己的这组看上去更优秀,从而抬高自己的身份。 批评 没有任何实验可以,或者应该停留在其表面价值上。我们必须问,它是否真的证实了作者声称它所证实的理论。这项实验和对其的解释时常遭致两种批评。 1. 被试的行为可以通过经济上的利己主义来解释。但是:在另一个试验中,“虚拟”货币被换成了符号,结果仍然相同。 2. 被试只是用他们认为实验者希望他们给出的回应方式来做出回应(心理学家将其称为“需要特征”)。但是:Tajfel认为被试并不知道实验者想要的结果是什么。回想一下,分发虚拟货币的规则时常变化。而且,实验者鼓励被试认为选择自己喜欢哪位画家的作品(“第一部分”实验)和分配虚拟货币(“第二部分”实验)之间没有联系。 尽管有这些批评,Tajfel和同事们的发现经历了时间的考验。这个实验以及类似的实验在改变了实验变量之后被重复了很多遍,实验结果几乎不变。 群体成员的向心性 社会认同理论说明,我们的身份是由我们所属的群体塑造的。其结果就是我们有目的地改善自己的群体和其他群体相对的形象和地位。 Tajfel和同事们的实验表明我们所从属的群体对于自己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我们在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激励的情况下还是会加入持续时间最为短暂的群体。然后我们会自发地让自己所属的群体看上去比其他群体更优秀。 我们所属的群体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以及我们经常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如此轻易地加入不同的群体,这些都是关于人性微妙而又深刻的观察。

本文来源:https://www.shanpow.com/rc/465178/

《社会认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阅读
  • 关于欧洲签证在职证明【四篇】 关于欧洲签证在职证明【四篇】
  • 欧洲之行作文精选十六篇 欧洲之行作文精选十六篇
  • 欧洲一日游作文300字精选二十三篇 欧洲一日游作文300字精选二十三篇
  • 2023年欧洲杯预选赛赛程三篇 2023年欧洲杯预选赛赛程三篇
  • 欧洲杯2024预选赛的时间范文三篇 欧洲杯2024预选赛的时间范文三篇
  • 2024欧洲杯预选赛赛程图表精选二篇 2024欧洲杯预选赛赛程图表精选二篇
  • 欧洲杯2024年是什么时候开始【汇编二篇】 欧洲杯2024年是什么时候开始【汇编二篇】
  • 欧洲西部教案锦集范文(通用4篇) 欧洲西部教案锦集范文(通用4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