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养老制度


技能考试 2008-06-15 06:18:43 技能考试
[摘要]各国养老制度(共8篇)世界各国养老制度大比拼本章要告诉读者的是获得面试高分突破的特殊技能,或曰“特技”。比起笔试,在面试中获得高分会更难一些,这是许多考生深有体会并深表遗憾的事情。困难是现实的,但并不是不可以克服的。在此,

【www.shanpow.com--技能考试】

各国养老制度篇一
《世界各国养老制度大比拼》

本章要告诉读者的是获得面试高分突破的特殊技能,或曰“特技”。比起笔试,在面试中获得高分会更难一些,这是许多考生深有体会并深表遗憾的事情。困难是现实的,但并不是不可以克服的。在此,我们志在为想在面试中脱颖而出的考生提供一种思路、训练某项技能。

第一节 常见面试问题的绝妙回答

即便是最普通、最常见的问题,也可以见考生的水平高低。而往往越是对于这些几乎每个人都可以轻松作答的问题,假如你高人一等的话,就越能显示你的能力不同凡响。尤其是在公务员面试中,一般是以简单的问题开始提问,如果你能处理好这一环,你已经一鸣惊人了。良好的开始意味着成功的一半。

一、如何巧谈有关自己的情况

这是一个几乎所有的面试都会问到的问题,而且通常是面试开始的第一个问题,回答好这个问题特别重要,因为这个问题出现在面试的开始,是主考官对你形成初步印象的关键时刻。如果你留给他的第一印象不佳,那么接下来他对你的看法就会受到影响。如果出场不成功,你很难通过后面的精彩回答对此作出弥补。

当你开始谈及自己的情况时,请把重点放在既能体现你的个人价值,同时又能证明你完全适合该职位的方面。

招聘单位之所以想了解你,原因在于他们想证实你是这样一个人:你不仅愿意做这份工作,而且还能做好这份工作,并且在工作的同时能够与他人愉快地相处。

他们想知道你对工作安排的服从程度如何,想知道你是否一心指望工作安逸舒适,他们还想知道,尽管他们对你没有长期的任命,但你是否会在另一家单位拿更丰厚的薪水诱惑你时,你会很轻意地改变主意。

如何巧妙回答这一最常见、最普通的问题呢?请注意:你一定不要忘记突出你最优秀的一面。

谈你最优秀的一面时要永远保持诚实。说话时你千万得留神,别一不小心说出不该说的话,以至于让主考官觉得你对这份工作只能勉强为之。当然,你也不应该对自己的优点夸大其辞,以免最终害惨了自己。

当然,考官想获知你个人背景信息所采取的提问形式有许多种,一般情况下,很少有人会如此直白地问:“请谈一下你自己。”他们通常会采用以下问题的形式:

1.谈谈你印象中最为深刻的成就?

【妙答技巧】选择最近的一次成就:

①用生动、精练的语言描述这次成就。

②解释这次成就对你很重要。

③讲述这次成就带来的结果。

④将这次成就与你所应聘的工作直接联系起来。

⑤回答时必须迅捷、自信。

2.你的长期目标是什么?

【妙答技巧】

①长期目标在现代社会也许仅意味着三年期限或更短期限的工作。因此可谈谈你为了在本行工作中终生学习的恒心,以及自强自立的情况。

②讲述可以实现的短期目标,说明这些短期目标帮你实现长期目标的原因。

③解释你想得到的职位将怎样有助于这些目标的实现。

④尽量显得踌躇满志,但也别表现得太离谱。

3.你是如何看待“成功”和“失败”的?

【妙答技巧】

①用具体的事例阐述你对成功的理解。

②说明你认为的成功应是事业有成和个人生活幸福双方面的。

③将成功与你应聘的职位联系起来。

④如果谈失败,记住,要从正面谈。拒绝失败就是阻碍你的成功。

⑤显示你是个乐天派,以表现你的心理健康。

4.在压力面前你怎样表现?

【妙答技巧】

①举例说明你是如何化解工作中产生的压力的。

②说明你是如何放松情绪、调整心态振奋精神的。

③用正面的事例说明压力是如何成为你工作的动力,或是如何使你提高工作效率的。 ④用事例说明你解决问题的技巧和决策。

5.你最大的优点是什么?最大的缺点呢?

【妙答技巧】

①事先准备多个优点。

②所谈的优点必须与这个职位相关。

③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你的优点。

④可提及你的组织能力、领导才能以及为人处世之道。

⑤指出一个看似缺点实质上却是优点的品质。比如,你总是希望别人工作起来与你一样卖力。

6.你自认为有什么需要改善的吗?

【妙答技巧】

①重点谈你想改善那些事实上已经表现得不错的方面。谈的时候从正面谈。

②说明你想要进行这些改变的原因。

7.你的业余爱好是什么?经常参加什么运动吗?读哪些书?

【妙答技巧】

①回答时要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

②讲明你为什么喜欢所提及的活动。

③侧重谈一谈那些讲求团队精神、充满活力的运动项目。

④谈谈你所阅读的书籍给你的工作带来的帮助。

8.你认为什么样的工作最适合你?

【妙答技巧】

①表明目前你所面试的工作就是认为最适合你的工作。

②具体说明这份工作适合你的原因。

9.你希望与他人合作还是希望独当一面?

【妙答技巧】

①强调不论是与他人合作还是独当一面,你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有主见,有能力把工作做好。

②举例说明你和同事同心协力办好的事情。

10.你是怎样决策的?各国养老制度

【妙答技巧】

①列举你在决策前对相关信息的收集、筛选以及组织的重视。

②说明你在决策的过程中对每一个步骤的认真。

③用事例说明你面对始料不及的问题或实施有关步骤时表现出来的灵活性。

④事先调查清楚该单位是欣赏大胆的决策还是深思熟虑的决策;所举的例子应与单位的价值取向一致。

11.你有哪些地方吸引我们录用你而不录用其他人?

【妙答技巧】

各国养老制度篇二
《各国养老模式汇总》

各国养老模式汇总

目录

1.德国:养老有四大支柱

2.美国:“家园共享”结伴养老

3.日本:“黄金”社区养老

4.英国:异地养老

5.新加坡:以房养老

6.丹麦:自助养老社区

德国:养老有四大支柱

2011-10-26 15:35:37 来源:环球时报 【大字 中字 小字】 【打印预览】 【复制链接】 日本

:号召老人下乡发挥余热

日本是老年人大国,日本的老龄化率到2025年预计将达到30%。日本从政府到个人都非常重视老龄化问题。

日本一家公司与地方政府联合,提供比较优惠的条件,让都市退休老人回到农村务农。在日本东京等大城市的老人大多是从地方农村出来的,所以,退休之后能够回到故乡,成为了一种很自然的愿望。退休老人下乡,既可以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又能让退休老人自食其力,减少国家的财政负担,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东京有一家特别的“看护器材公司”,职员年龄都在70岁以上。主要开发适合老人用的各种看护器械。由于大家都是老年人,最懂得老年人的需求,所以开发出的商品很受欢迎,公司发展十分稳定。

日本的住房建筑业也针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推出了适合老人居住的住房,通过各种设计减少老年人的生活负担。

德国:养老有四大支柱

到2050年,德国人口将降到7000多万,一半以上的人口将超过50岁,1/3的人口超过60岁。德国的退休保险体制实行的是“转摊法”,就是用目前正在工作的一代人缴纳的退休保险金来支付退休人员的退休金。按照一般规律,最合理、有效的比例应该是每三个在职员工养活一个退休人员。

目前德国老年人主要有5种养老方式:第一种是居家养老,老年人在家中居住,靠社会养老金度日。这种形式最普遍。

第二种是机构养老。

第三种是社区养老,正在成为主流。为了解决老年护理人员的短缺问题,德国政府实施了“储存时间”制度:公民年满18岁后,要利用公休日或节假日义务为老年公寓或老年病康复中心服务。参加老年看护的义务工作者可以累计服务时间,换取年老后自己享受他人为自己服务的时间。

第四种方式是异地养老,包括旅游养老、度假养老、回原居住地养老等。

还有一种是“以房防老”,即为了养老而购买房子,利用房租来维持自己的退休生活。 德国政府通过“四大支柱”保证了老年人养老的权益。

第一支柱是社会基本养老保障。所有的工人和职员都要参加养老保险。

第二支柱是私人养老金计划。员工在岗时,由雇员、企业主分别缴一部分钱。这些钱可以进行投资,获取的收益和本金都进入雇员的个人账户。个人更换工作时可以带走,但不允许提前支取。各国养老制度

第三支柱是个人储蓄。由个人平时存些养老钱,政府给予政策上的优惠。

第四支柱是援助计划。对老年人实施各种优惠政策。此外还有住房基金、民间援助、针对老年人的监护法等。

美国:老年公寓什么都管

美国有比较好的退休养老制度,大体可分为:一是老人住在老年公寓里自己独立生活,二是住在有各种辅助设备的生活区,三是住在有人照料的退休社区,岁数再大一些的住在护理院,四是住在自己的家里。

以前在80岁以上的美国老人中,60%以上希望住养老院;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美国老人喜欢住在老年公寓里,一般的老年公寓具有多个单元房,只租给55岁以上的老年人。这样的公寓环境比较安静,没有孩子和年轻人的吵闹,还能结交新的老年朋友。

大一些的老年公寓有人管理,也称“退休社区”或“退休之家”。与老年公寓不同的地方是它除了租赁房屋外,还提供就餐、清扫房间、交通、社会活动等便利服务。典型的设施和服务还有:医务室、图书室、计算机室、健身房、洗衣房、紧急呼叫系统、外出购物、组各国养老制度

织参加社会活动等。公寓内每周放一次电影,还提供两小时免费卫生服务,定时有人上门帮忙,其服务标准不低于四星级宾馆。

如果老人需要24小时护理照料,最好的选择就是到护理院居住。

近年美国还出现了一种新的养老趋势:几个经济条件比较优渥的志同道合的朋友、生意人或亲属联合起来选一块地,自己或请人设计一个小小的养老社区,社区内有邮局、游泳池、网球场等服务设施。这种养老社区既能满足个人的要求,也能对社会和社区发展做出贡献。

美国:“家园共享”结伴养老

2011-10-26 15:10:19 来源:浙江日报 【大字 中字 小字】 【打印预览】 【复制链接】

对于那些在意老迈亲人独居的迁居者来说,一项叫“家庭共享”的社区倡议可能帮助他们得到慰藉。芝加哥老龄化办公室在早些年就推出了“家园共享”计划:将60岁及以上,年龄段相仿,又有兴趣共享一个家的个人以合得来为前提进行甄选和配对。由四个社会服务机构合作此项目,计划在第一年里配对成功30对。发言人米切尔认为:尤其是针对人群当中的老年阶层,这不失为一个既能建立友谊又能减少家庭开支的好办法。

埃文斯顿居民丹·布什,74岁,半退休状态的投资经纪人,对“家园共享”计划深信不疑。三年来,他一直与另一个离婚的男人共同住在他那12个房间的房子里。他俩通过共同的朋友介绍认识。虽然布什很健康、积极,但他仍为生活里有个伴而感到高兴。还有,他一年节省了大约3,000元的公用经费。“当时,对方刚刚离婚,正找新地方住,而我有一座空间很大的房子,我俩一起共享这房子,并共同负担维护房子的开销,”布什说,“我的三个孩子也特别喜欢这个主意,家里多个伴,不仅让他们对我放心,我自己也觉得温馨许多。”

日本:“黄金”社区养老

2011-10-26 15:18:17 来源:浙江日报 【大字 中字 小字】 【打印预览】 【复制链接】

1989年,日本政府制定《高龄者保健福利推进十年战略》,即著名的“黄金计划”。该计划要求各地方政府积极建设与完善与老人相关的各种设施。以此为契机,各种老年公寓、老人活动室、老人医院更多的开始出现。

1994年黄金计划被重新修订,更名为“新黄金计划”,完善了以居家养老为中心的社区老年服务体系,扩大了家庭服务员队伍,新设为老年人提供休息及特别看护的短时服务设施、日间服务中心等,提供各种日间服务(包括饮食和体育锻炼)。

英国:异地养老

2011-10-26 15:25:02 来源:浙江日报 【大字 中字 小字】 【打印预览】 【复制链接】

英国有不少老年人把自己的养老地点选择到西班牙、南非等国家。这些国家物价水平较低,英国老人把本国的住宅出售后可在西班牙或南非买到面积更大或质量更好的住宅,享受到比本国更好的生活和服务。

新加坡:以房养老

2011-10-26 15:26:36 来源:浙江日报 【大字 中字 小字】 【打印预览】 【复制链接】

新加坡是实施住房养老模式比较成功的一个国家。退休者将自己的住房抵押金给金融机构,按月从该金融机构获得现金收入,退休者仍居住在自己的住房内。

丹麦:自助养老社区

2011-10-26 15:29:09 来源:浙江日报 【大字 中字 小字】 【打印预览】 【复制链接】

在丹麦,目前最流行是自助养老社区(DIY)。在那里,老人们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约上老友,或是志趣相同的伙伴住在一起,一块儿钓钓鱼、养养花,共同建设属于他们自己的家园,独享的公寓,共享的餐饮、花园,个性化的小手工艺车间、小农场等,老人们只要想到的,在这儿都能得到充分的满足,他们还可共同租用特别的照料服务,这种社区在哥本哈根郊区每月要1000欧元。

各国养老制度篇三
《养老保险有几种类型》

  养老保险,全称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那么,养老保险有几种类型呢?下面小编告诉你。

  养老保险的类型

  养老保险的产生与发展,是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目前,世界上实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可分为三种类型,即投保资助型(也叫传统型)养老保险、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险(也称公积金模式)和国家统筹型养老保险。另外,我国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创造性地实施了"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改革模式,经过5年的探索与完善,已逐步走向成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模式必将成为在世界养老保险发展史上越来越具影响力的基本类型。

  养老保险的主要特点

  一是由国家立法,强制实行,企业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参加,符合养老条件的人,可向社会保险部门领取养老金。二是养老保险费用来源,一般由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或单位和个人双方共同负担,并实现广泛的社会互济。三是养老保险具有社会性,影响很大,享受人多且时间较长,费用支出庞大。因此,必须设置专门机构,实行现代化、专业化、社会化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通过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有利于新老更替,实现就业结构的合理化;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养,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项重要措施,有利于社会稳定;能够激励年轻人奋进,提升工资标准,为退休后的生活提供保障,有利于从侧面上促进经济发展。

  养老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而且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或社会的经济、文明发展,需要我们予以足够的重视。由于养老保险的实施范围很广,被保险人享受待遇的时间较长,费用收支规模庞大,因此,必须由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在全社会统一立法、统一规则、统一管理和统一组织实施。

  养老保险的基本作用

  有利保证劳动力再生产

  通过建立养老保险的制度,有利于劳动力群体的正常代际更替,老年人年老退休,新成长劳动力顺利就业,保证就业结构的合理化。

  有利于社会的安全稳定

  养老保险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养。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口的比例越来越大,人数也越来越多,养老保险保障了老年劳动者的基本生活,等于保障了社会相当部分人口的基本生活。对于在职劳动者而言,参加养老保险,意味着对将来年老后的生活有了预期,免除了后顾之忧,从社会心态来说,人们多了些稳定、少了些浮躁,这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各国设计养老保险制度多将公平与效率挂钩,尤其是部分积累和完全积累的养老金筹集模式。劳动者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的数额,与其在职劳动期间的工资收入、缴费多少有直接的联系,这无疑能够产生一种激励劳动者的职期间积极劳动,提高效率。

  此外,由于养老保险涉及面广,参与人数众多,其运作中能够筹集到大量的养老保险金,能为资本市场提供巨大的资金来源,尤其是实行基金制的养老保险模式,个人账户中的资金积累以数十年计算,使得养老保险基金规模更大,为市场提供更多的资金,通过对规模资金的运营和利用,有利于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在中国,90年代之前,企业职工实行的是单一的养老保险制度。1991年,《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从此,中国逐步建立起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

各国养老制度篇四
《浅析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隐性债务问题》

  摘 要:养老保险隐性债务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文章首先阐述了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基本概念、各种定义、测算方法以及转轨时期的养老保险隐性债务问题,然后分析了隐性债务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影响,最后对解决我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养老保险制度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隐性债务。

  一、引言。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正由完全的现收现付制向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以下简称“统账结合”)的部分积累制转轨。与改革初期人们对“统账结合”模式所寄予的厚望——体现公平与效率的结合相比,制度转轨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增添了人们对改革前景的担忧,其中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个人账户“空账”,而个人账户“空账”产生的原因是我国未解决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所带来的转轨成本。最近几年,国内学者关于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研究非常多,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是隐性债务规模的测算,主要有周渭兵(2000)、王晓军(2002)、高建伟(2004)等;另一方面是如何偿还养老保险隐性债务,主要有贾康等(2000)、郭树清(2000)、吴敬琏和林毅夫(2003)、李绍光(2004)、詹明月(2001)、叶响裙(2000)、夏鹰和潘广云(2002)、李明镇(2001)、韦玮等(2006)。从已有文献来看,国内还有不少学者对隐性债务的理解不够深入或者片面,所提出的政策建议往往有失偏颇。针对此种现状,本文将深入系统地阐述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相关理论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转轨过程中的隐性债务问题,最后,就建立我国养老保险的长效机制提出政策建议。

  二、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理论问题。

  (一)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基本概念。

  养老保险隐性债务源自于现收现付制。现收现付制体现的是一种代际转移的关系,当期退休人员领取的养老金来自于同期在职职工的缴费。这些在职职工在缴费的同时,也为自己积累着未来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的权利。一般情况下,随着在职职工缴费记录的增加,他们所积累的养老金权益也在逐渐增加。这部分养老金权益就是养老保险制度对他们的负债。由于不存在任何可见的借贷行为,而仅由国家的规定和强制力来保证实行,故称之为隐性债务。

  理论上,解决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办法有四种:第一,通过降低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水平以缩小债务规模;第二,利用下一代职工的缴费来解决;第三,若当前在职职工在缴费过程中出现基金结余,这部分结余也可以用来偿还隐性债务;第四,国家从养老保险制度外筹集资金解决。如果仅仅通过前三种途径就可以完全“消化”隐性债务,那么,从财务可持续性角度,我们就不需要担心养老保险隐性债务问题,现收现付制可以一直运行下去。但事实上,人口老龄化会对现收现付制形成很大冲击,而降低退休人员待遇及提高在职人员缴费通常会遇到很大阻力,当在职人员的缴费不能满足当期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的时候,国家为了维持养老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行和国家稳定,就必须从养老保险制度外筹集资金来解决,这样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就转变成了显性的国家债务。养老保险隐性债务与国家的显性公共债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主要表现在: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规模是可以控制和调整的,当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可以通过制度调整进行消化时,其与国家的显性公共债务有本质区别。只有当现收现付制维持不下去时,养老保险隐性债务才会显性化,成为国家显性公共债务的一部分,从而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

  由此可以看出,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中所包含的隐性债务不仅直接关系着养老保险制度本身能否顺利运行,也会间接地对国家财政收支和经济运行状况产生影响。因此,许多国家在考察政府债务的时候,也会把养老保险隐性债务作为一个参考指标考虑在内。

  (二)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不同定义与测算方法。

  虽然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基本概念不难理解,但是学术界对隐性债务的定义并未形成一致看法,这给各国学者研究隐性债务带来了困惑。根据世界银行养老保险专家Robert Holzmann(1998)的归纳,目前存在三种隐性债务的定义,分别是:

  1.计划终止时债务(Accrued-to-date liabilities)。它等于如果现收现付养老金计划在某一时刻终止,所有必须支付给当前退休人员的未来养老金精算现值加上在职职工已经积累、未来必须予以偿付的养老金精算现值。如果有基金余额,还需减去基金余额。

  2.当前参保人口债务(Current workers andpensioners' liabilities)。不考虑新加入者,假设现收现付养老金计划继续运行,直到最后一个参保人口死亡,其等于计划终止时债务加上当前参保在职职工未来所积累的养老金权益的精算现值与未来缴费的精算现值之差。当前参保人口债务也被称为封闭人群债务(Closed-group liabilities)。

  3.开放系统债务(Open-system liabilities)。考虑新加入者未来的缴费和养老金收益情况,其等于当年参保人口的债务加上新加入者未来所积累的养老金权益的精算现值与未来缴费的精算现值之差。

  那么,在研究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时候,尤其在测算隐性债务规模的时候,究竟应该采用何种定义呢?Hagemann和Nicoletti(1989)研究了老龄化对德国、日本、瑞典和美国养老保险债务的影响。该文作者测算了四个国家的封闭人群养老保险债务,结果发现美国、日本、德国、瑞典的养老保险债务分别是各自国家1985年GDP的158%、217%、355%和183%。Kane和Palacios(1996)通过测算多个国家的封闭人群养老保险债务,发现养老保险债务在经历快速人口转变的国家和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运行时间较长的国家中显得相对较重。Holzmann、Palacios 和Zviniene(2004)比较分析了35个国家的封闭人群养老保险债务,也得到类似于Kane和Palacios(1996)的结论。不难看出,国外学者主要集中于研究养老保险封闭人群债务;而在我国,周渭兵(2000)、王晓军(2002)、高建伟(2004)主要测算的是计划终止时债务。

  实际上,三种隐性债务的定义和测算口径各有用处,究竟测算哪种隐性债务规模取决于各国养老保险改革的实际情况和研究的目的。如果政府有意完全终止现收现付养老保险制度或者向完全基金积累制转轨,比如智利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那么测算计划终止时债务是合适的,因为它告诉政府在计划终止那一时刻所需要清偿的债务规模是多少,有利于提前制定解决办法。如果研究人口老龄化、扩大覆盖面等外在因素对现收现付养老保险制度财务可持续性的影响,那么测算开放系统债务是最合适的。如果政府在改革养老保险制度时考虑新老划断,那么,测算当前参保人口债务是合适的。因为它可以明确,不考虑新加入者,当前参保人员按照现行制度缴费和领取养老金,直到所有参保人员死亡,政府所需要承担的债务。

  从测算方法来看,由于养老保险制度涉及个人整个生命周期的行为,从年轻时缴费,到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直至死亡,同时又与人口结构、生命表、工资增长率等因素有关,所以测算隐性债务规模最好利用精算方法,并考虑参保者整个生命周期的情况。当然,由于测算隐性债务规模会面临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必然涉及对一些人口经济变量的预测,比如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个人工资记录、社会平均工资、折现率等等,所以,测算结果不可能百分百准确,更重要的是反映一种变化趋势。考虑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多少,测算开放系统债务规模的准确程度最低,计划终止时债务规模最高,当前参保人口债务规模居中。一般来讲,研究者会综合考虑多种情形来说明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规模及变化趋势。

  (三)转轨时期的养老保险隐性债务问题。

  前文已经提到过,如果养老保险隐性债务能够在制度内进行“消化”,则不必要担心隐性债务问题。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西方国家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开始了由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积累制的转轨。从养老保险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只要养老保险从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积累制转轨,都无法回避隐性债务问题。这是因为改革前参加现收现付制的职工的缴费用于当期养老金的发放,并形成未来领取一定养老金的权益,即隐性债务。如果不进行改革,这一债务理应由未来代的缴费来偿还。但是,一旦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积累制转轨,未来新加入者的缴费进入了个人账户,即不再用来偿还这笔债务,那么,现收现付制下的隐性债务在转轨过程中就变得显性化。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稳定,通常会从其他渠道筹集资金来偿还这笔债务。

  养老保险制度转轨过程中出现的隐性债务显性化问题,已经引起了各国政府和学者的关注。这部分显性化的隐性债务就是制度的转轨成本。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笼统地说,隐性债务就是转轨成本,这要取决于每个国家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具体模式。若由现收现付制向完全的基金积累制转轨,则隐性债务就等同于转轨成本;若由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转轨,即改革后依然保留了部分的现收现付制,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转轨成本就不完全等同于隐性债务,而仅仅是显性化的那部分隐性债务。通常为了保证制度转轨成功,许多国家都会在改革前测算转轨成本的规模,并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有些国家因为发现转轨成本太大,国家经济难以承受,便另寻其它解决途径,比如实行名义账户制;也有些国家事先没有意识到转轨成本的问题,比如中国,结果造成制度在转轨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接下来,本文将分析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影响。

  三、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隐性债务问题。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目前正由完全的现收现付制向“统账结合”的部分积累制转轨,其中个人账户实行基金积累制,社会统筹依然保持现收现付制。因此,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转轨成本并不等于隐性债务,其仅仅是转轨时刻显性化的隐性债务。

  当前参保人员和新加入者在向社会统筹账户缴费的同时,也积累着未来的养老金权益,这又形成新的隐性债务。所以,对我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进行研究,不应局限于转轨成本,而要着眼于其对整个社会统筹基金运行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测算我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规模仅仅局限于计划终止时债务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现收现付制依然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中占很大比重。测算当前参保人口债务和开放系统债务规模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更有参考价值。前者可以告诉我们,如果不依靠改革后的新加入者偿还债务,政府需要从制度外筹集多少资金来填补缺口。后者则可以让我们了解社会统筹基金长期的运行情况。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转轨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于未充分认识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特点所造成,所采取的解决办法也注重短期效应,并未从长远认真考虑,不利于我国建立养老保险的长效机制。具体体现在:

  首先,代际不公平阻碍养老保险覆盖面的扩大。从我国养老保险改革的具体实践看,国家承认参保人员在改革前所积累的养老金权益,但是,无论是国务院1997年26号文,还是国务院2005年38号文都规定这部分养老金权益由社会统筹基金来支付。也就是说,政府是想利用新加入者的缴费来偿还这部分显性化的隐性债务,即转轨成本。实践证明,依靠企业长期负担高费率来消化转轨成本已难以为继,既不利于搞活企业,又不利于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近年来,各地为了保证当期养老金的顺利发放,借助社会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的“混账”管理,挪用个人账户基金,使个人账户有名无实,形成“空账”。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截至2005年底,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规模累计已达8000亿元。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国务院2005年38号文规定将养老保险社会统筹部分的缴费率提高到20%,改革养老金计发办法,并且强调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账户要分开管理,要求逐步做实个人账户。这一系列举措都可视为国家为解决个人账户“空账”,建立养老保险的长效机制,实现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而做出的积极努力。但是,这种做法的效果却不容太乐观,直接原因就是:让新参保者来承担转轨成本严重违背了代际公平原则,许多非公有制企业及职工个人不愿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给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带来了很大阻力。即使他们被强迫参加,他们也会通过各种手段来逃避缴费,比如少报缴费基数等等,到一定程度后,提高缴费率并不一定会导致缴费额的增加。

  其次,从短期来看,新参保者的缴费可以缓解社会统筹基金的支出压力。但从个人整个生命周期来看,新参保者能否真正为偿还债务作贡献,还要取决于缴费和养老金收益的现值之差,若大于零,新参保者会为减少开放系统债务作贡献;否则,新参保者会使整个开放系统债务规模越变越大,出现“滚雪球”效应。现阶段,我国各级政府一直致力于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视其为解决转轨成本的“救命稻草”,但是却忽视了可能存在的问题——如果不完善制度设计,扩大覆盖面可能会带来整个开放系统债务的膨胀,短期的社会统筹基金收支状况好转可能隐藏着未来更大的支付危机。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让更多的人享有养老保障,是体现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公平性的题中之义,但在扩面的同时,必须重视完善养老保险计发办法,才能实现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四、相关政策建议。

  国务院2005年38号文提出要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我国政府必须立足长远,重视养老保险隐性债务问题。因为养老保险隐性债务不仅与转轨成本有关,也与养老保险基金长期平衡有关。

  要解决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中的隐性债务问题、建立养老保险长效机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制度外筹集资金消化转轨成本,以顺利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

  解决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办法之一是从制度外筹集资金,尤其是在制度转轨时期,加强政府投入更显必要。政府应该在以下两方面有所作为:一是承担制度转轨成本。政府至少应该主动承担一部分转轨成本,这不仅是实现个人账户由“空账”变为实账的前提,也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走上良性轨道的开端。政府承担转轨成本后,扩面“新人”

  的缴费率无疑可以大大降低,职工参加养老保险的积极性会大大增强,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二是建立养老保险储备基金。由于养老保险所涉及的时间周期长,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因此国家建立养老保险储备基金以应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冲击是很有必要的。我国政府在这方面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成立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但在承担转轨成本的责任方面还需进一步明确和加强。

  目前,很多地方政府仅仅将扩面工作当成解决养老保险制度转轨成本的一种手段。这种看法是非常片面的。首先,享受养老保障是所有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其次,扩面人群的缴费不能完全替代政府偿债。虽然在短期内,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的迅速增加会大大缓解社会统筹基金的支付压力和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但是,在职人员在缴费的同时也积累了未来领取养老金的权利,能否为解决隐性债务作贡献还取决于其缴费与养老金的相对大小。因此,如果片面地把扩面工作当成“救命稻草”,而不重视养老金制度设计,虽然在短时期内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状况会大为改观,但从长期来看,只不过是延迟了养老金危机爆发的时间。等到我国养老保险扩面潜力耗尽以后,养老金危机才会真正显现。所以各级政府应该明白——新参保人群的缴费不能完全代替政府偿债。否则,将会导致缴费率畸高,阻碍养老保险扩面工作的推进。事实上,从近些年我国财政收入增长情况来看,政府完全有能力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对养老保险的补助支出来解决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转轨成本,顺利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

  (二)在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的同时,立足长远,科学地进行养老金制度设计。

  解决好转轨成本问题只是现阶段的主要任务。

  真正要实现我国养老保险“统账结合”模式的可持续发展,还必须重视加强养老金制度设计的精算基础,要建立新参保人群的财务自平衡机制——即新参保人群的缴费和其未来领取的养老金在精算意义上保持大致相等。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养老保险隐性债务规模不会随着参保人数的增加而膨胀,避免“滚雪球”现象的出现。所以,从长期来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能满足于解决转轨成本问题,更重要的是根据未来养老保险参保人群的变化情况以及合适的养老金替代率水平,运用精算技术设计科学合理的养老金计发办法,以实现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各级政府应该在了解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特点以及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影响的基础上,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减少财政“越位”支出和不合理支出,增加养老保险补助支出,以顺利完成养老保险扩面工作,并同时注重养老保险制度的精算设计,才可能解决养老保险隐性债务问题,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长效机制,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高建伟。2004.中国隐性养老金债务精算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经济数学(2)。

  郭树清。2000.养老基金的筹集与隐性债务的补偿[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5)。

  贾康,王瑞,杨良初。2000.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是减少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重要途径[J]. 财政研究(6)。

  李明镇。2001.历史欠债怎么来还?——关于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隐性债务问题及对策研究[J].人口研究(5)。

  李绍光。2004.划拨国有资产和偿还养老金隐性债务[J].经济学动态(10)。

  王晓军。2002.对我国养老金制度债务水平的估计与预测[J].预测(1)韦玮,刘永涛,潘瑞。2006.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偿还及其政策探讨[J].经济体制改革(2)。

  吴敬琏,林毅夫。2003. 关于划拨国有资产归还国家对老职工社会保障基金欠账的建议[J].比较(6)。

  夏鹰,潘广云。 2002: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隐性债务问题及对策[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5)。

  叶响裙。2000.转型期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困境与出路[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

  詹明月。 2001.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隐性养老负债的清偿[J].北京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3)。

  周渭兵。 2000.对我国隐性公共养老金债务的测算[J].统计与决策(11)。

  Hagemann, R.P. and G. Nicoletti. 1989. Population Ageing: EconomicEffects and Some Policy Implication for Financing PublicPensions[J]. OECD Economic Studies, 12.

  Kane, C. and Palacios, R 1996. The Implicit Pension Debt[J]. Finance& Development.

  Robert Holzmann. 1998. Financing the Transition to Multipillar[C].

  Social Protection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No. 9809, World Bank.

  Robert Holzmann, Robert Palacios and Asta Zviniene. 2004. ImplicitPension Debt: Issues, Measurement and Scope in InternationalPerspective[C]. Social Protection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No. 0403,World Bank.

各国养老制度篇五
《探索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加剧转型,人口老龄化和家庭结构小型化趋势愈加明显,城乡居民的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养老保障问题备受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实现让全体人民“老有所养”

  的目标,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体系。2009 年 9 月1 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时期。部分地区在“新农保”制度的基础上,适时调整制度安排,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建立起全覆盖的统一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这项制度的建立打破了城乡二元化界限,使得社会养老保险向着城乡一体化转变,朝着社会公平迈出了重要一步。在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快速发展转变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安排,正确认知其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着力从制度层面推进和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制度在大规模推广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期待着为其他地方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统筹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

  一、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一)缓解不断加剧的养老压力

  人口老龄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 60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 13.26%,其中 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 8.87%。与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 2.93 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 1.91 个百分点。①可见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程度在不断加深。人口学家预测,2010- 2049 年,我国 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2049 年将达到 22%,2055 年将达到 25%。人口老龄化直接导致代际养老压力增大。另一方面,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社会婚育观念的变化,导致我国独生子女增多,人均寿命增长,家庭结构出现“4- 2- 1”甚至“8- 4- 2- 1”现象,不可避免地削弱了传统家庭的养老功能,城乡居民越来越需要通过制度化安排,解决其老年生活保障问题。

  (二)完善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促进制度公平

  基本社会养老制度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多年试点和探索的基础上,1997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提出了城镇企业职工养老制度改革的总体架构和主要思路,并在后期的发展中得到进一步完善,从制度上覆盖到所有的正式职工。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面,在总结自 1991 年开始在全国推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及 2003 年以后部分地区“新农保”经验的基础上,2009 年国务院通过了《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新农保”试点的基本原则、制度架构、筹资方式、资金管理等重要内容,真正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步入正轨,目标是2009 年试点覆盖面为全国 10%的县(市、区、旗),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在全国普遍实施,2020 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至此,从制度覆盖面上讲,仅有不符合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城镇居民还未被纳入到制度保障范围内。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提前实现了我国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养老保险制度目标,促进了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实现了社会养老保险权利的平等。

  同时,对于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意义重大。

  (三)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努力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也是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从近期看,拉动经济增长,必须积极地提升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把扩大消费作为经济工作的着力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发挥社会保障的再分配调节功能。符合参保条件的城乡居民被纳入到制度化的保障体系中,减少了由于对未来经济保障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压力,有利于稳定其消费预期,促进储蓄向投资和消费转变,从而改善低收入群众的生活质量,对整体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形成强大而持久的拉动作用。

  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特征

  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的基础上,北京市、天津市、重庆市、浙江省、河南省等地出台了全省(市)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纵观各省(市)出台的制度可以发现,其在制度设计上与“新农保”有很多共同之处,都是由政府主导建立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行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综合部分省(市)的制度发展历程及政策内容,现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一)制度发展超前,整合度高

  从制度发展进程上看,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地区均是在国务院出台“新农保”试点指导意见之前就已经在探索实施“新农保”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务院“新农保”试点指导意见对正在实施的政策进行调整,最终出台了与国家指导方针相一致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比 2011 年 7 月颁布实施的《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在时间节点上提前 2 年以上,较早实现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的目标。由此可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发展超前,制度基础牢靠,已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从制度体系上看,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地区制度整合程度较高,体现出城乡统筹的特色,既避免了部分群体在城乡间的转移问题,又有部分省(市)在政策中提出了解决不同群体转移接续问题的方案。以郑州市为例,郑州市城乡居民基本社会养老保险从一开始就实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一体化,这避免了分别建立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农民工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等“碎片式”养老保险制度,人人平等地享有社会保险权利。

  (二)应保尽保,坚持广覆盖原则

  公平是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核心理念,要求所有国民的养老保障权益都能得以实现,以维护起点公平。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关于参保对象的规定体现了公平性理念,最大限度地扩大了制度的覆盖面。各地制度仅以参保对象的户籍、年龄和未参加其他形式的基本养老保险为限制条件,适应了人口“城—乡”、“乡—城”大规模流动和部分群体就业状态难以明确界定的局面,从而真正覆盖到农村居民、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城镇退休但没有基本养老保险等许多被忽视的群体。

  (三)普惠性和保险性相结合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社会统筹部分主要由基础养老金支付,基础养老金体现了政府对公民养老保障权益的承担,完全由国家财政全部保证支付,参保对象在年龄达到 60 周岁以后,即使不缴费,也可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个人账户部分主要强调个人的缴费义务,同时政府也进行缴费补贴,在符合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享受条件后,与基础养老金一同发放给参保对象,体现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险性质。由此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普惠性与保险性结合的制度设计内涵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比有很大的不同。

  (四)结合实际,制度设计弹性化

  弹性化的制度设计能够确保制度的有效性。通过比较各地的实施办法可以发现,各地均是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状况,以及城乡居民的收入等多种因素,对缴费、财政补贴、待遇调整机制等实行差别化设计,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在居民自愿参保前提下制度的广覆盖,保证制度的可持续发展。譬如,在缴费标准方面,北京市、天津市等少数几个地区根据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平均值或其一定比例作为缴费基数,而现在更为普遍的做法是直接确定不同档次的缴费金额,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增设或调整。如郑州市将其缴费基数由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算术平均值调整为固定金额的缴费档次。浙江省规定缴费标准设为每年 100 元、200 元、300 元、400 元、500 元五个档次,按不低于地方上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的标准,增加和调整若干绝对额缴费档次。各地实施办法鼓励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并根据财力状况给予不同程度的补助。

  三、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我国部分地区刚刚建立起来,制度本身及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一)政策宣传不到位

  通过调查发现,部分城乡居民对该制度的了解程度极其有限。一些有保障需求且符合参保条件的城乡居民不知道如何在当地办理该类保险。还有一些已经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居民对自己参加了何种保险、今后享受的待遇状况及相关管理制度的理解程度与实际规定存在较大程度的偏差。这些一方面由于基层政府对制度开展的重视程度不够,仅当做是一项行政任务或政绩指标强势推行;另一方面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处于不断的调整和完善时期,在国务院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各省、市、区(县)也会多次根据自身状况对原有制度加以调整或出台新的办法,群众接收信息的渠道单一,导致对制度缺乏足够的了解甚至误读。

  (二)制度的转移衔接问题

  为满足不同群体的养老需求,我国建立起形式多样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解决部分群体的养老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碎片化的制度安排严重阻碍着制度间的相互衔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作为一项新的制度安排,不可避免的面临着与其他制度之间的衔接问题。例如“新农保”制度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等。

  特别是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地区往往呈现出经济比较发达,劳动力较为密集,劳动力的流动性较强等特征。因此,明确的制度衔接安排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纵观各省(市)的政策规定,我们发现仅有天津、郑州等少数几个地区出台了具体的办法,其他地区均未作较为详细的说明。同时尽管在制度设计上,可以规定流动就业劳动者无论在何地参保,符合条件时均可在全国任意地方的社保机构或银行领取养老金。但对异地单位缴费的资金划转能否到位,流动人员能否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在操作上和具体经办上仍面临诸多困难和障碍,这也是覆盖城乡各类群体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长期运行中面临的难题应当予以高度重视。

  (三)基金保值增值问题

  随着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广泛展开,其积累的基金总量会急剧增加,如何利用现有基金滚存结余的运营来达到保值与增值的目的,以便实现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成为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不允许地方社保基金“入市”和直接投资,使得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只能通过购买国债、银行存款的方式实现保值、增值,投资渠道比较单一,从长远来看将影响到基金的支付能力。

  (四)保障水平偏低,逆向选择现象明显

  从各地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情况看,保障水平偏低,不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是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以郑州市为例,根据郑州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测算办法,一位参保人即使按照最高档次 1 500 元的年缴费标准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年限为 15 年,那么该参保人月领取个人账户养老金为 161.87 元,加上基础养老金,他能够领取的养老金合计为 226.87 元。

  ②多数调查对象反映缴费档次太少,待遇水平过低,参保对于养老问题的解决意义较小。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与其他群体的养老金待遇相差悬殊。2011 年,调整后的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为 1 531 元,③而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又不及退休公务员的退休金三分之一。这意味着每月 226.87 元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金,仅仅是企业退休金的 14.8%,更不到公务员退休金的 4.5%。另一方面,年轻人参保积极性不高,他们更加看重眼前利益,即使参保也倾向于选择较低的缴费档次、较低的费率、较短的投保年限进行投保,还有些年轻人持观望态度,想等到 40 岁以后再参加。相反年龄在 60周岁以上的老人参保热情很高,造成逆向选择。

各国养老制度篇六
《对完善养老保险基金财务会计制度的几点建议论文

  养老保险基金亦称为退休基金,是各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实现手段,即雇员在工作一定年限后退休自雇主所获得之给付,可以是一次或定期终身给付。该类基金属于专用基金,具有自身的特性。以下是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对完善养老保险基金财务会计制度的几点建议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阅读!

  对完善养老保险基金财务会计制度的几点建议全文如下:
 

  【摘要】本文试图对我国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中的几个会计问题作一探讨,以期为我国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会计制度的制定提供一些思路。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社会养老保险为核心的、适应发展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正向纵深推进。2005年12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完善新的社会保障制度尚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尤其是其中的财务会计问题。
 

  一、当前养老保险基金会计制度的现状

  我国目前养老保险基金会计所遵循的是《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和《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基金财务会计制度对加强基金管理、规范会计核算、维护参险对象的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两项制度与当时的现收现付养老保险基金模式是相适应的,而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强调的是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基金积累方式由现收现付向部分积累转变。财务会计制度已不能适应改革的需要,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二、存在的问题

  (一)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核算混乱

  对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核算,现行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仅仅规定:在“有条件的地区”,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可以进行明细核算。而现实的运行情况是,相当数量的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混合核算,大量的统筹基金缺口都用个人账户资金来弥补。在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中规定,当基金当年入不敷出时解决的第一顺序是:动用历年滚存结余的存款。如果某地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出现入不敷出,且“无条件”核算个人账户地区,则动用“个人账户基金结余”弥补统筹基金缺口便顺理成章了,且动用多少很难搞清,这就为个人账户的单独核算留下了重大隐患。

  1999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印发完善城镇社会保险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0]42号),规定“社会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实行分别管理,社会统筹基金不能占用个人账户基金。”按此规定,在进行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会计核算时,应严格地分账管理,特别是个人账户基金落实后,更需有专门配套的核算制度。个人账户的核算应明晰而准确,但目前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尚无相关规定,因而现行制度中关于个人账户的核算内容亟待完善。

  (二)欠缴的养老保险费未进入会计核算体系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养老保险基金的会计制度的总体设计理念与预算会计制度类似。《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规定,“社会保险基金的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会计记账采用借贷记账法。”这种核算方法的优点是比较简单,可以真实地反映一定时期的现金流量;其不足是难以真实反映基金运行的结果,对债权、债务的控制不力。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单位经济效益差、资金周转不畅、单位法人保险意识不强等原因,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应缴未缴现象,有些地方还相当严重。而根据现行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办法,在养老基金的收缴上,社保机构在实际收到单位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时,才做基金收入账,但应收未收形成的欠缴数,只在辅助账上记录,并未真正进入会计核算体系。

  既然一方面用人单位和个人必须以货币形式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养老保险费不得减免;另一方面欠缴养老保险费的现象不可避免地存在,那么,如果仍用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原则,应收未收的欠缴款不在账面上反映,就会造成账面记录与实际债权债务不相符,不能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基金收入的全过程,也往往容易出纰漏。基金债权得不到有效的会计监控,极易导致基金债权核算的监控职能失效。

各国养老制度

  (三)某些会计科目的设置与做实个人账户的要求不相适应

  党的十六届三中会全提出“完善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决定》强调“要继续抓好东北三省做实个人账户试点工作,抓紧制定其他地区扩大做实个人账户试点的具体方案。”但是目前在养老保险业务部门,每个参保职工都有个人账户储存额情况,包括各年度和累计个人缴费本金、利息,单位划转本金、利息等,而财务上没有一个单独的个人账户会计核算科目;在基金收支上,只设置了基本养老保险收入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科目,没有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之分;在基金结余中,也只是一个笼统的基金结余数,没有统筹基金结余与个人账户结余具体情况,更不能反映个人账户的空账情况。目前的空账情况只有从业务资料中查询计算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再结合财务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结余情况来分析确定,这显然与做实个人账户的要求不相符。

  (四)养老保险基金历年结余不够准确

  根据养老保险条例规定,参保单位必须以货币形式按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社会保险机构必须按时足额地发放养老金,做到应收尽收、应支尽支。应该说从法规上来讲,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均以货币形式出现,没有实物收支,但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初期,为保证事业发展,部分地区动用养老保险基金购置的固定资本,以及在产权制度改革中经人民法院判决破产欠费企业以实物资产抵冲养老保险欠费、且仍没有变现的资产,已经构成实物结余,但这在养老保险基金中都没有得到反映。
 

  三、完善财务会计制度的建议

  (一)加快法制建设,提高相关立法的层次

  为适应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保障的法制建设应当“提速”。在社会保障立法中,应合理吸纳相关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的内容,进而取代财务制度,使养老保险基金的会计制度建设向“准则”方向迈进,以顺应国际化的潮流,并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应尽快完善现行会计制度,根据《决定》等相关规定,设计规范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会计制度、个人账户基金会计制度等,使养老保险基金会计制度的建设与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相一致,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基金会计控制制度。

  养老保险基金的运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各类缴费单位、各类缴费人员、金融部门、投资机构、税务部门、劳动部门等等,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会给基金带来风险。养老保险基金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的实施,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监督和控制的作用,但仍存在局限性。为了确保基金安全,按照管理规范,在加强基金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建立养老保险基金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以维护正常的基金运行秩序。

  (二)运用会计核算方法记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发挥会计的职能,运用会计核算方法记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要尽快建立运用会计核算方法记实个人账户的会计制度,全面规范个人账户核算程序。会计科目可分别设立个人账户基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转移收入,个人账户转移支出,个人账户记账利息等。会计账册可建立个人账户总账,明细账,用以全面系统地归类、汇集个人账户会计核算资料。建立个人账户会计报表,并通过会计报表及时反映个人账户当月的各项收、支情况,以及当年个人账户的各项收、支情况和个人账户的各项累计结余数。运用会计核算建立个人账户平衡关系,即上期结余加本期各项收入减去本期各项支出等于个人账户累计结余。

  (三)调整会计科目设置,逐步做实个人账户

  要做实个人账户,必须将个人账户列入会计核算,调整会计科目设置。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两个一级科目,分别核算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收入和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收入扣除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支出和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支出后的滚存结余;“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调整为“统筹基金收入”和“个人账户收入”两个一级科目,分别核算按规定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的各项收入;“利息收入”调整为“统筹基金利息收入”和“个人账户基金利息收入”,分别核算按规定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的利息收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调整为“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支出”和“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支出”两个一级科目,分别核算按规定由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开支的各项支出。通过会计核算,使个人账户中各项数据都能在会计账面和报表上得到准确及时地反映,从会计核算上做实个人账户。

  (四)改革会计核算办法,部分采用权责发生制

  在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基础上,还应采用权责发生制的部分方法,即在养老保险费的收缴上,采用权责发生制。社保机构业务部门在每月各单位的人员增减结算后,产生应收养老保险费数据,传送给地税部门征收养老保险费,社保财务据此做应收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账。月底,地税部门征收后向社保机构反馈的各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实收数,冲减应收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应收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的借方余额即为应收未收的欠缴基金,欠缴基金根据单位设立明细账,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加以披露。

  对因历史因素及现实产权置换过程中涉及到养老保险实物资产的,其核算应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科目下增设“实物资产结余”二级科目,待实物资产变现后转入资金结余中,以保证养老保险基金的完整性。

各国养老制度篇七
《我国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模式的问题分析》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老龄化造成的养老金危机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凸显,公共养老金逐渐入不敷出,养老金改革成为全世界的普遍趋势。200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了10%,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了7%,标志着我国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未来的养老负担将更加严重,基本养老保险缺口将逐年增大。因此,建立企业年金制度也就越来越重要,而采取适合我国国情的税收优惠模式决定了企业年金的发展步伐。目前,我国正处于发展企业年金的初始阶段,制度和政策的选择至关重要,否则会因为“路径依赖”而造成未来非常大的转制成本,因此,我们需要对税收优惠模式进行分析,以寻求适合我国经济环境的模式。

  一、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现状

  (一)企业年金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自1991年我国建立企业年金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企业年金规模不断扩大。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2000年,我国企业年金仅192亿元,到2006年达到了910亿元,增长了374%;2007年基金积累大约1519亿元,比上年度增长了600多亿元;到2012年年底,我国参加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已增加到5.47万家,年金积累基金总额约达4821亿元,较上年度增加了1251亿元,这表明了我国企业年金发展速度已越来越快。根据世界银行的科学预测,预计至2030年我国企业年金规模将扩大到1.8万亿美元(约15万亿元人民币),将成为全球第三大的企业年金市场,由此可见,我国企业年金未来的发展的潜力是巨大的。(表1略)

  (二)企业年金覆盖范围较低

  从企业年金的覆盖范围来看,我国企业年金覆盖率相较于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而言远远偏低。由表1可以看出,截止2004年底,我国约有2.2万个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参加企业年金的职工人数约为702万人;到2008年,我国约有3.3万个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参加职工增长至1038万人;截止2012年底,全国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达5.47万个,参加职工1847万人。然而,2004年、2008年和2012年全国参加企业年金的职工总数只占同期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的4.79%、5.20%和6.53%。可以看出,虽然企业年金覆盖面在逐步扩大,但是和基本养老保险相比,其覆盖面仍然很低。在全球实行养老保险制度的167个国家中,有三成以上的国家企业年金覆盖率约为30%左右,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企业年金覆盖率更是高达50%以上,丹麦、法国、瑞士等国的覆盖率几乎达到100%。由此可见,我国企业年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其覆盖范围却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与其第二支柱的地位及不相称。今后,我们应汲取发达国家的经验,不断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使其成为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有力补充。

  二、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模式分析

  在一个企业年金计划中,税收可以发生在不同的环节,并以不同的税率进行。选择合适的征税模式对企业年金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企业年金的征税有可能发生在以下三个环节:缴费环节、投资收益环节、给付环节。而通过对缴费环节、投资收益环节和给付环节的不同征税(T)或免税(E)选择,又会形成8种不同的征税模式,分别是EET、TEE、TTE、ETT、EEE、TTT、TET、ETE八种模式。

  在这8种模式中,EEE模式和TTT模式是两种比较极端的税收优惠模式,很少有国家会采用。EEE模式在三个环节都实行免税,因此对国家财政的损失程度最大,职工企业年金的待遇水平最高,但对没有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和个人来说是极不公平的。TTT模式在各个环节都征税,存在着重复征税的不合理性,虽然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但对企业年金却是一种惩戒,抑制了企业年金的发展。TET模式在缴费环节和给付环节都进行征税,存在着重复征税的弊端,也是极不合理的。ETE模式仅对投资收益征税,会使财政收入损失较大,不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因此这四种模式很少有国家会采用。   TEE、EET、TTE、ETT这四种模式均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其中,TTE和ETT模式对企业年金的本金和投资收益都征税,可以称之为综合税。而TEE和EET模式仅仅对本金征税,可以称之为本金税。显然,本金税的优惠程度要高于综合税。TEE模式在缴费环节就征税,能提高政府当期的税收收入,但对企业和个人的激励作用不明显,容易产生心理上的抵触情绪。而EET模式虽然会使政府丧失一部分眼前的税收收入,但通货膨胀及职工退休时因收入减少而导致的边际利率下降会调动职工参加企业年金的积极性,促进企业年金的发展,并最终缓解基本养老保险入不敷出的财政压力。

  三、国外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模式分析

  由于具体国情、经济发展水平、外部环境、社会保障体系和征税制度的不同,各国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模式也有很大的不同。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还是选择了EET模式。因为这种模式可以充分调动企业和个人参加企业年金的积极性,将国家财政对员工个人所得的显性征税在前期隐性化,促进企业年金的发展。

  通过对部分发达国家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模式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美国等绝大多数的发达国家都实行EET模式,澳大利亚、意大利、瑞典等国家实行ETT模式,新西兰实行TTE模式,还有些国家如匈牙利、韩国、波兰实行的是EEE模式,由此可见,绝大多数的发达国家还是采用EET的税收优惠模式。尽管有些发达国家实行的并不是纯粹的EET模式,其对雇主缴费和雇员缴费实行不同的税收优惠,但其对企业年金的发展仍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我们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税收优惠模式的成功经验,探索和选择合理有效的企业年金税收模式和优惠政策,促进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年金制度的快速发展。

  四、我国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模式选择

  我国自1991年建立企业年金以来,关于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模式的政策就一直不明朗,这逐渐成为阻碍企业年金发展的重要原因。到2009年6月2日,国家税务总局颁布了《关于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将对企业年金在职工总工资内4%的优惠额度提高为5%,但对企业年金企业缴费和个人缴费进入个人账户时的个人所得税如何处理却没有做出规定。直到2009年12月10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才对此做出明确规定,国家关于企业年金税收管理才有了可执行性文件。该通知规定:企业缴费部分作为职工个人所得与其当月工资、薪金分开计算当期应缴个人所得税的税额,并由企业在缴费时从其工资中代为缴扣,对个人缴费部分必须缴纳个人所得税,对未归属部分做了退税规定。

  该《通知》的出台,首次规定将企业缴费计入个人账户部分与工资、薪金分开,单独征税,使企业年金与商业养老保险区别开来。首次明确了对个人缴费课征个人所得税,使得我国企业年金缴费阶段税收征管有章可循。同时其又对退税、补缴税等环节做出了规定。总之,该文件对企业年金的发展给予了适当的鼓励和扶持,是对过去政策的一次重大突破。

  然而,该《通知》明确规定了我国现阶段的税收模式仍然是TEE模式,多年来广大专家学者长期呼吁,被国外成功实践的EET模式并没有被采纳。仔细研究该文件,探究我国没有实行EET模式的原因,可以发现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和社会保障体系下,EET模式并不适合我国国情,TEE税收模式似乎更适合我国的现状,这是由我国目前的个人所得税税制和税务机关的征管能力决定的。反观那些实行EET模式的国家,基本上都是实行综合税制或实行综合税制或分类税制相结合的国家,其对个人的退休金是征税的。这要求税务机关不仅要有完善的个人收入信息和健全的征管机制,而且要有全国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我国目前实行分税制,同时我国对退休金的个人信息记录并不完备,监控制度欠缺,现在还无法保存十年以上的个人信息。因此,对我国而言,我国现在并没有在给付养老金阶段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各方面条件,实行EET模式现在是不合理的。

  此外,该文件只是对缴费环节的税收优惠做出了规定,但并未对投资收益和给付环节做出明确的规定,因此,我国的TEE模式也可以说是一种并不明确的TEE模式。

  因此,对于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模式的选择,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是逐渐实现从TEE模式向EET模式的转变。要想实现这种转变,最终在我国建立起EET模式任重而道远。我们应循序渐进,一步步地向其迈进。首先,我国应逐渐改变个税征管模式,实现由分类所得课税模式向综合所得课税模式转变,与国际接轨,为企业年金EET模式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要逐步完善个人征税系统数据库,建立全国性的企业年金财务信息和职工个人信息,为建立EET模式奠定技术基础。最后,逐步展开试点,从试点开始向全国扩展。我国企业年金起步晚,发展缓慢,同时各地区差异较大,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我们应借鉴基本养老保险的经验,先在一些发达省份试点,然后逐步向全国推广。

  总之,目前在我国实行 EET模式是很困难的,但我国可以将其作为实行税收优惠模式改革的目标,循序渐进以最终达到与发达国家接轨。

各国养老制度篇八
《浅析中国养老保障体系的四维供给主体与职责定位论》

  自2012年以来,伴随中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与英国《健康与社会照料改革法案》的提出与落实,国内外养老服务不约而同地形成了以居家、社区、机构作为基础的服务格局,用以满足复杂多样的老龄服务需求。当前我国养老服务的供给正在加快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服务框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析中国养老保障体系的四维供给主体与职责定位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浅析中国养老保障体系的四维供给主体与职责定位全文如下:

  【摘要】:随着老龄社会的迅速来临,改革养老制度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话题。因此,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势在必行。能否探索或创新一种多元化模式,依靠社会、社区、家庭的力量,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或是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形式,为老人提供更适合、更愿意接受的养老方式,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近代西方福利国家制度及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教训,尤其是福利多元主义理论的分析范式对于构建多元化的养老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将福利多元主义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构建一个国家、市场、社会和社区为主体的四维养老保障福利供给体系,既可以满足我国老年群体多元化的养老需求,又可以推动养老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关键词】: 养老保障 福利多元主义 福利三角

  一、中国养老服务的资源供给主体及角色定位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并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从而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养老保障制度作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养老风险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所以需要多元主体承担各自的福利责任,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重塑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关键在于正确界定各主体之间的责任。养老保险责任的起点在于每一个个体的责任,当个体无法得到保障的时候,便会产生社会排斥,即不愿意帮助其他人获得相应的福利。

  因此,首先国家需要为老年人群提供基础性的养老保障,市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政府的不足,通过等价交换的原贝,为老年人提供多元性的养老服务。其次,社区主要为老年人群提供互助性的、更为直接的老年服务。最后,社会作为养老服务的重要补充部分,随着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各个主体之间分工合作,共同构建出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网,使得任何一类覆盖人群都能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养老服务。只有各主体之间进行有效地衔接,才能消除养老服务缺失所带来的社会排斥,才能构建更加和谐的养老保障体系。所以,基于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可以以国家、市场、社会和社区为主体,构建我国养老保障的四维福利供给框架。

  (一)国家—养老的制度保障

  国家是养老保障体系制度保障的坚强基石。现阶段,中国“强政府、弱社会”的现实国情使得政府在养老保障的供给上处于主导地位。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以往由国家主导养老保障的局面。因此,国家贝}J主要站在宏观的角度,为养老保障制定法律法规和发展规划,提供科学规范化的管理和监督,进行一定的资金投入等,从而为社会成员提供公平性和基础保障性的养老保障制度。所以,在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中,国家的福利供给职责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一是完善社会保险法,为养老保障体系提供法律依据。立法先行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国家的立法职能是任何一个福利供给主体都不具备的。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有利于为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二是提供资金支持。政府的财政支持是养老保障最稳定的资金来源,同时也是政府履行养老责任的具体体现。政府的资金支持主要包括直接的财政列支、对于养老产业的税收优惠以及政府通过其他渠道用于养老保障领域建设等。

  三是进行监督管理。合理的监督管理是养老保障能够持续发展的保证。所以,应该健全相应的监督管理机构,完善相应的管理体制,强化监督职责,对养老保险的资金筹集、日常事务管理、资金的日常使用以及市场的准入机制等方面进行监督考察,以保证养老保障体系的健康发展。

  (二)市场—养老的发展方向

  在遭遇财政危机以后,西方福利国家采取了市场化应对的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思路。目前,我国政府提供的养老保险只能满足基本的养老需求,这就为市场发挥作用留下了一定的空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养老方式也开始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市场主体在社会化的养老方式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市场主体进入养老领域,不仅成为养老方式的重要补充,也能够满足多元化的养老需求,体现的是社会成员的自主选择的过程。我国市场主体提供的养老保障主要包括商业性的养老保险、机构养老和其他盈利性的养老产业。商业性的养老保险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补充,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群体的需求。

  机构养老为“三无老人’、“失独老人”提供一定的养老场所,也可以满足一些高层次的养老需求。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和传统观念的影响,目前我国养老机构发挥作用的范围也十分有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成员对于养老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多样化,从以往的以生活照料为主向包括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和医疗保健等在内的一系列养老需求发展。其他盈利性的养老方式主要指一些多样化的养老产业,这些产业能够满足多元化的养老需求。市场主体多样性的供给必定成为未来养老的发展方向。

  (三)社会—养老的重要补充

  社会主体提供的养老福利是养老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看到,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社会主体提供的养老支持十分有限。随着政府大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体在养老事业发挥的作用必将会越来越突出。社会主体提供的养老支持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非营利组织参与养老保障体系。由于政府职能的局限性,常常委托非营利组织开展一些管理和服务工作。例如,政府委托非营利组织负责居家养老的日常事宜已成为一种新型居家养老模式。

  第二,社会组织的慈善捐赠和义务服务。随着我国社会发育程度的提高,非政府组织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在一些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我国社会组织所提供的资金支持也会越来越大,据《2013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慈善捐赠总额近千亿,比去年同比增长21. 06%。社会主体提供的慈善捐赠虽然不是社会成员养老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作为重要的补充来源,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轻国家的养老负担。

  第三,志愿者助老服务。一个国家的志愿者发展状况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这个国家的文明发展程度。因此,应该积极招募志愿者队伍参与到社区养老服务,加强志愿者的管理水平,合理制定志愿者补偿机制,从而促进我国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的壮大。

  (四)社区—养老的基础保证

  社区作为老年人生活的载体,在养老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的社区建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各社会主体通过社区展开交流与合作,多元主体供给已成为社区公共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依托于家庭基础的社区服务有了较大水平的提高,社区照料、社区医疗护理为老年人提供较为方便的养老福利。总体来说,社区承担的养老职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家庭养老。在我国目前养老保障体系中,家庭养老仍然是养老的主要方式,家庭及朋友提供的非正式的养老支持是老人最直接的帮助。布罗诺夫斯基认为“我们通过家庭联系在一起,家庭通过亲属组织联系在一起。”

  家庭为老年群体提供的精神慰藉是任何养老组织和养老方式都无法替代的。二是社区举行的敬老活动和老年人福利事业。2001年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在全国正式启动,主要目标是让老年人在自己的社区内,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并且享有医疗、娱乐、健身为一体的老年福利,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近年来,社区养老在我国发展较快,社区通过对社区内和周边资源的整合,不仅能提供直接的养老援助,而且能为老年人提供基础服务平台,提供包括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文化娱乐在内的“一站式”服务。所以,应完善社区的基础设施,加大对社区的投入,从而保证社区养老服务的和谐发展。

  二、结语

  毋庸置疑,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将越来越完善。然而,要重新审视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就必须把西方国家的历史经验与我国的现实国情相结合,为实现养老政策的完善和转变构建一个多元供给主体的分析框架。在建立形式多样、城乡统筹的养老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应该有序增加老年服务资源的供给,使中国社会尽快缓解老龄化问题,进而形成一个建立在家庭与政府、市场、社区等不同社会系统的合作关系之上的多层次养老政策体系。
 

相关文章

1.2015年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

2.关于养老的调研报告3篇

3.2016老年退休养老方案

4.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现状及对策研究

5.试论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公平性”问题

6.完善我国社会保险体系的几点建议论文

本文来源:https://www.shanpow.com/xx/2484/

《各国养老制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阅读
  •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合集3篇)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合集3篇)
  • 医师技能考试常见解答 医师技能考试常见解答
  • pdf文件怎么转word pdf文件怎么转word
  • 职业培训学校管理制度 职业培训学校管理制度
  • 体育技能心得体会50字 体育技能心得体会50字
  • 幼儿园防洪演练方案 幼儿园防洪演练方案
  • pdf怎么转换成word转换器 pdf怎么转换成word转换器
  • 优势学科或兴趣学科的心得 优势学科或兴趣学科的心得
为您推荐
  • 职场沟通技巧学习心得体会1500字3篇
    职场沟通技巧学习心得体会1500字3篇
    真实而复杂的职场,我们需要学习职场沟通技巧保身,学习更多的沟通技巧,下面小编整理了职场沟通技巧学习心得体会,供你阅读参考。职场沟通技巧学习心得体会1通过这次公司组织《职场沟通技能》的学习,我最大的心得
  • 英雄联盟克制诺手的英雄有哪些
    英雄联盟克制诺手的英雄有哪些
    诺克萨斯之手有着超高的技能伤害和单挑能力,确保他上单的霸主地位。那么诺克萨斯之手有什么英雄能够克制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英雄联盟克制诺手的英雄盘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英雄联盟克制诺手的英雄盘点01鳄
  • 幼儿自由绘画图片作品欣赏
    幼儿自由绘画图片作品欣赏
    提高幼儿的图画技能,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不同方法来进行。小编精心准备了幼儿自由绘画图片,希望我们的图片你能喜欢。幼儿自由绘画图片欣赏幼儿自由绘画图片1幼儿自由绘画图片2幼儿自由绘画图片3幼儿自由绘画图片
  • 标点符号,当代年轻人聊天的摩斯密码
    标点符号,当代年轻人聊天的摩斯密码
    院办小天在这个每天都不大一样的互联网新社交圈,你的社交必备技能应该再多一个:读懂标点符号的含义。如今,表情包越来越难精确地表达我们的情绪,但半括号成功拯救了我们
  • 酒店管理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_酒店管理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
    酒店管理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_酒店管理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
    就业前景专业是什么?哪些专业就业率?现在比较热门的专业有哪些?以下是本站整理的酒店管理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仅供参考!   1、酒店管理专业简介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酒店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酒店经营管理岗位的基本技能训练和国际化酒店服务与管理职业素养培训,具备现代高酒店业
  • 哄女友睡前温馨小故事_哄女友睡前温馨童话小故事【四篇】
    哄女友睡前温馨小故事_哄女友睡前温馨童话小故事【四篇】
    哄女友睡觉是男生必备生活技能,讲一则温馨小故事给女友也是不错的选择哦。晚上女朋友睡不着觉,尤其是相隔两地的情侣,这时候给女友讲一个温馨的睡前故事哄女友睡觉吧!下面是本站整理分享的哄女友睡前温馨童话小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小猴捞皮球】  有一天,四只小猴相约在河边的草坪上踢球。
  • 哄女友讲的睡前小故事暖心|哄女友讲的睡前小故事【三篇】
    哄女友讲的睡前小故事暖心|哄女友讲的睡前小故事【三篇】
    哄女友睡觉是男生必备生活技能,讲一则温馨小故事给女友也是不错的选择哦。晚上女朋友睡不着觉,尤其是相隔两地的情侣,这时候给女友讲一个温馨的睡前故事哄女友睡觉吧!下面是本站整理分享的哄女友讲的睡前小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白忙的狐狸】  有一只狐狸,在路上闲逛时,眼前忽然出现一个很
  • 哄女友睡觉用的甜甜的小故事|哄女友催眠童话故事大全
    哄女友睡觉用的甜甜的小故事|哄女友催眠童话故事大全
    哄女友睡觉是男生必备生活技能,讲一则温馨小故事给女友也是不错的选择哦。晚上女朋友睡不着觉,尤其是相隔两地的情侣,这时候给女友讲一个温馨的睡前故事哄女友睡觉吧!下面是本站整理分享的哄女友催眠童话故事大全,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毛毛虫与蚂蚁】  生活在热带森林里的毛毛虫和蚂蚁是很要好的
  • 哄女友睡觉的长篇爱情故事|哄女友睡觉的长篇童话故事【三篇】
    哄女友睡觉的长篇爱情故事|哄女友睡觉的长篇童话故事【三篇】
    哄女友睡觉是男生必备生活技能,讲一则温馨小故事给女友也是不错的选择哦。晚上女朋友睡不着觉,尤其是相隔两地的情侣,这时候给女友讲一个温馨的睡前故事哄女友睡觉吧!下面是本站整理分享的哄女友睡觉的长篇童话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骄傲的小老虎】  小老虎壮壮为人仗义,爱帮助别人,森林里
  • 女友睡前短小故事50字_女友睡前短篇童话故事大全【三篇】
    女友睡前短小故事50字_女友睡前短篇童话故事大全【三篇】
    哄女友睡觉是男生必备生活技能,试着讲一则温馨小故事给女友请也是不错的选择哦。晚上女朋友睡不着觉,尤其是相隔两地的情侣,这时候给女友讲一个温馨的睡前故事哄女友睡觉吧!下面是本站整理分享的女友睡前短篇童话故事大全,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送个冬天给青蛙】  原野上的绿草变黄了,变枯了,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