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入门先要学什么


唐代 2019-10-16 03:39:39 唐代
[摘要]第一篇书法入门先要学什么:学习书法入门知识学习书法入门知识书法简史 (一) 为中国书法奠定基础的先秦书法  ,(二)开创先河的秦代书法,(三) 隶书大盛的汉代书法,  (四)完成书体演变的魏晋书法,(五)民间书家大显身手的南北朝书法 ,(六)书学鼎盛的唐代 ,(七)存唐遗风的五代书法, (八)帖学大

【www.shanpow.com--唐代】

第一篇书法入门先要学什么:学习书法入门知识


学习书法入门知识书法简史 
  (一) 为中国书法奠定基础的先秦书法  ,(二)开创先河的秦代书法,(三) 隶书大盛的汉代书法,  (四)完成书体演变的魏晋书法,(五)民间书家大显身手的南北朝书法 ,(六)书学鼎盛的唐代 ,(七)存唐遗风的五代书法, (八)帖学大行的宋代书法, (九)宗唐宗晋的元代书法 ,(十)由宋元上追晋唐的明代书法,(十一) 承明尚质的清代书法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  
1 甲骨文
甲骨文是现存中国最古的文字。刻在甲骨上,先用于卜辞,是对未来事情结果的占卜,盛于殷商,其笔法已有粗细、轻重、疾徐的变化,下笔轻而疾,行笔粗而重,收笔快而捷,具有一定的节奏感。笔画转折处方圆皆有,方者动峭,圆者柔润,结体随体异形,任其自然。其章法大小不一,方圆多异,长扁随形,错落多姿而又和谐统一。
 
2 金文
   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铜器上铭文字体的总称。兴盛于周代。线条较之于甲骨文更为粗壮有力,文字的象形意味也更为浓重。     
3 篆书·大篆(石刻文)
    石刻文产生于周代,兴盛于秦代。东周时期秦国刻石文字。                 4 篆书·小篆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差异很大,是发展经济文化的一大障碍。秦始皇统一国家后,臣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功绩。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             
5 隶书
由李斯秦之小篆,篆法苛刻,书写不便,于是隶书出现了。"隶书,篆之捷也"。其目的就是为了书写方便。到了西汉,隶书完成了由篆书到隶书的蜕变,结体由纵势变成横势,线条波磔更加明显。
           
6 草书
汉代创兴草书,草书的诞生,在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上有着重大意义。它标志着书法开始成为一种能够高度自由的抒发情感,表现书法家个性的艺术。草书的最初阶段是草隶,到了东汉时期,草隶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章草,后由张芝创立了今草,即草书。           
7 楷书 
    三国时期,隶书开始由汉代的高峰地位降落衍变出楷书,楷书成为书法艺术的又一主体。楷书又名正书、真书,由钟繇所创。
  
8 行书
    两晋书法最盛时,主要表现在行书上,行书是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
   
第五节学习书法的方法
学书法主要靠引导。靠字帖引导和老师引导。学书一般经过选帖、读帖、摹帖 、临帖、出帖、集字创作、创作步骤。                        
1、选帖
临摹时选帖很重要。选帖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选古代书法家的代表作,二是所选字帖要与自已的情趣相契,书坛对选什么帖入门众说纷纭。一般主张先临正书(篆、隶、楷)书体。因为它们讲究笔法,而且点画清晰,易于掌握。行、草书结体变化较大,运笔复杂,初学者难于掌握。在篆、隶、楷三种这种书体中,一般又以楷书、隶书入手为多,楷书可选欧阳询《九成宫》,褚遂良《雁塔圣教序》,颜真卿《勤礼碑》、《麻姑仙坛记》,柳公权《玄秘塔》、《神策军碑》等。这些唐代楷书法度森严,结体端庄,从笔法,结字法来看十分完美,且碑石清晰,字形完整,利于初学;隶书右选用《张迁碑》、《石门颂》、《曹全碑》、《礼器碑》、《乙英碑》等,这些汉碑古朴端庄,容易入门。
2、读帖
选好字帖后,不应急于动笔临,而要先仔细看帖,分析字的特点,这叫“读帖”。读帖可先察用笔,即它的起笔、收笔,藏锋、露锋以及中侧粗细,转折提按等特点,再看笔画的笔势,结字的正侧,向背、疏密、大小的特点,然后再分析一下字与之间、行与行之间的空白关系,从用笔、结字、章法三个方面层层深入,反复揣摩,然后再临写。在写的过程中要力争能将其特点反映出来。读帖中分析得越仔细,理解得越深刻,动笔时就会反映得越全面。
3、摹帖
摹帖是将半透明的纸,如拷贝纸或油光纸等蒙在字帖上,将字的轮廓线用细笔钩描下来,称双钩本;如在轮廓线内再填内墨,称为双钩填廓本。这原是古人用来复制法帖的一种手段,后来初学者了有直接在蒙纸上按帖摹写的,称之为“描红”。摹帖易得字形,是临帖的辅助手段。对学龄儿童来说此法是入门的种方法,但对感觉较好的学书者来说,一般不用此法。不过,在临帖时遇到个别难写的字,写了多遍以后仍然感到有差距,则不妨用摹帖的办法先写一遍,然后再徒手临写,将会有助于进展。
4、临帖
临帖分为对临、背临和意临三种。“对临”是指临帖时边看字帖边完写,看一笔写一笔或看一个偏旁写一个偏旁。临帖时要求点画的用笔及结字的态势尽可能形似,使所写的字与原帖接近。临一定要遵守“一看二写三对照”的原则,即先认真看字帖,对所要写的字的笔画、笔法、结构特点加以分析、记忆,然后再写。写完后要将年写的字与字帖中的字进行对照,比出不足,然后再写。每个字临写三遍即可,绝对不能只临一启遍而不对照,也不宜一个字临数十次,这样会感到厌倦。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可逐渐减少写一个字的看帖次数,直到看一次写一个字,最后甚至不看帖背着写,这叫“背临”。通过较长时间的对临、背临,做到形准神完,形神兼备,则可进入“意临”,即用遗貌取神的办法临帖,使临作与原帖相比在“似与不似之间”。这种临习实际上已加入了自己的观点。
5、出帖
经过对字帖反复临摹后,对此帖的形神均已基本掌握以后,可换同一类型的字帖继续临习,以巩固学到的技法和造型能力。待这一系统的技法熟悉以后,再转益多师,学别的类型的字帖。这是由初级的“入帖”向高级的“出帖”阶段的过渡。入帖得技法,出帖得已貌,诚如清刘熙载在《艺概》中所说的:“书贵入神,而神有我神他神之别。入他神者,我化为古也;入我神者,古化为我也”先要入,后再出。古人云:“入帖难,出帖更难。”出帖需要有对古人多种风格流派佳作的“入帖”为基础,再加上对多种书体的摹习,以获得变通的能力,从而融会贯通,
第六节 书法的形式
书法样式是多种多样的。历代书法家遵循的书法样式约定俗成,有一定的规律,但又无严格的定式。传统的样式有:
1、中堂
中堂指较大幅的作品(整幅三尺宣以上),以古来多悬挂厅堂正中而得名。中堂一般长大于宽,竖幅布局,偶有正方形中堂或横式布局者。其内容不限,从一字到若干行字均可。中堂两侧赏配有对联。
2、对联
对偶工整,平仄协调的两个句子称为对联,也称楹联。对联右边的叫上联,左边的叫下联。一般上款题于上联的右侧,下款落于下联的左侧。对联一般少则三四字,多则七八字,若字数多至十数字以上的长联可以用“龙门对”的形式来书写,其排列次序均由外向里互为对称地书写,即上联行序为自右向左排列,下联行序为自左向右排列,落款也同例。
3、条幅和屏条
条幅是窄长形式的书作。成偶数排列起来则称为屏条。屏条有四屏条、六屏条等,由屏风的形式演化而来,独幅条幅的形式亦由此演化而成。
4、横幅、长卷
尺幅横长竖短的书法作品称为横幅(或横披)。横幅可由右至左写横式一行字(二字以上),亦可用竖行由右至左若干行字,行式也有多样。
将若干张条幅横着连接成接长尺幅的作品叫长卷。由于长卷太长,无法悬挂,只能手捧摊开欣赏,因此又叫手卷。手卷多写长篇诗文。
1、  斗方和册页
长宽在一尺左右,,基本上呈方形或长方形的书作称为斗方。将斗方这样小而呈长方形或方形的作品以单片式的方法装成一盒,或将若干张单片连在一起,装裱成折叠式的一册谓之册页。在现成装裱好的单片式或折叠式册页上书写的作品也称册页。
2、  扇面
扇面有团扇和折扇。团扇为圆形或椭圆形,书写时每行字数要就着圆形来排列;折扇的扇面因上大下小,书写时也往往采用字数多寡相间的手法,或适合扇形弧线式规律的章法,以求得能篇的匀称和协调。   
7、团扇:团扇又叫纨扇,多为平坦的圆形或椭圆形,古时常用绢素制成。团扇中的书法就环形取势,书写内容及字数皆因扇形及执扇人喜好而定,一般团扇左右两边的字数相等排列对称。
第七节 书法章法
章法就是对一幅书法作品进行全盘的安排,又称作是大布白,或者叫篇章结构,是书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幅作品的艺术要求,不仅需要把每个单字写好,而且应当把众多的字成完整的章。无论字与字间、行与行间,以至天头地脚、题款用印, 都须作一番总体设计,合理布局。作品内容怎样排列、怎样题款、怎样盖章,这些都是章法的内容。通篇结构,引领管带,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各尽意态,气运流动,起伏随势,笔毫捻转,巧布虚阵,寓情寄意,都是章法组成部分。
正文、款式、印章是书法作品的三个组成要素,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
三者确一不可。
1、章法总则
疏密,大小,长短,粗细,浓淡,干湿,萦带,连绵,远近,向背,
虚实,顾盼,错落,肥瘦,首尾,气运,偃仰,起伏,款识,印章。
2|书法作品正文的布局形式
书法作品正文的布局形式有四种。即有行有列、有行无列、有列无行、无列无行。
2、题款
落款位置没有固定格式,也无绝对的位置,它是与正文互为关联的。落款的内容视情形可长可短,但字体不能大小悬殊,要有相应比例。
题款所用字体按照传统惯例,原则上遵守“今 不越古”、“动不越静”的规矩。一般来说,如以大小篆为正文者,落款就用隶书、章草书写;以隶书、魏碑为正文者,落款就用行楷、草书书写;以楷书为正文者,落款就用行书、楷书书写。这叫做“文古款今”、“文正款活”。
双款:款式不仅有单双之分,也有上下之别。双款,就是在右上位置书写赠送对象,在左下位置书写自己的名字等内容。如对联,则须将上款写在右联的右上方,下款落大左联的左下方,以示礼貌谦逊。书法作品的题款一般不用俗称而用别称(也叫雅称),如:“书于二OO二年”是俗称,应该为“书于壬午年”。
1)上款
上款是指某人或某单位请你写字。作品完成后,应题上索书者的名字,并将此名题在上款较高的位置,以示尊敬之意。
上款所包括的内容:姓名+称呼+谦词
(1)写给长辈:
写给长辈的书法作品,是款的题法一般称××同志,××先生,××方家,××女士,××老师。如果长辈是七十岁以上的老者可称××老;八十岁以上的长者可称××翁。
书写者是少辈,对长者一般不称呼姓,还要加上谦词,如:指正、法正、教正、正字、正腕、正之、清赏、雅属、斧正、正笔、正书。
如:世耐先生清赏、宝星方家正
(2)写给同辈:
   为同辈所书的作品,一般称××同志,××书友,××仁兄,××同窗,××大兄××贤弟,××小妹,××学友等。这里应当注意,一般俗称不宜题款,如:××大姐,××二哥等。在称呼的后边还可以加上谦词,如:存念,惠存,留念,留存,清赏,嘱书,命书雅属等。如:
长生书友惠存  剑明贤弟雅属
(3)写给晚辈:
写给晚辈的书法,上款可题××学生,××贤契,××贤侄,××爱孙,××爱女等。如:丽珍侄女铭记   
(4)正文出处:作品的正文有诗词、文句、格言、警句等,这些正文的作者或文句题目,在题款时应这样写:王勃滕王阁序句   杜甫诗客至对一些脍炙人口的名诗和名句,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以略正文出处题款。
2、下款
下款的内容包括:时间+地点+姓名(号字)+谦词
1)时间
(1)   年份的别称
   年份的别称是用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和十二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先后顺序搭配组成的,即“甲子年、乙丑年、丙寅年……”,60年才轮到一个“甲子年”,如2002年是壬午年,2003年就是癸未年,2004年就是甲申年,以此类推。
(2)季节的别称
春:初春、早春、阳春、芳春、暮
夏:初夏、中夏、夏暮、九夏、盛夏
秋:初秋、金秋、三秋、暮秋、中秋
冬:初冬、暮冬、九冬、暮冬、中冬
3)、农历月份的别称
一月:孟春、正月、初春、开岁、芳岁
二月:仲春、杏月、丽月、花朝、中春
三月:季春、暮春、桃月、蚕月、桃浪 
四月:孟夏、槐月、麦月、麦秋、清月
五月:仲夏、榴月、蒲月、中夏、清和月
六月:季夏、暮夏、荷月、暑月 、溽暑
七月:孟秋、瓜月、凉月、兰月、兰秋
八月:仲秋、桂月、正秋、爽月、桂秋
九月:季秋、暮秋、菊月、咏月、菊秋
十月:孟冬、初冬、良月、开冬、吉月  
十一月:仲冬、畅月、中冬、雪月、寒月  
十二月:季冬、残冬、腊月、冰月、暮月 
每月初一至初十称上浣,每月十一至二十称中浣,每月二十至三十称下浣。
如:甲子年桂月上浣。
题时间款时容易出现农历与公历混用的现象,如:一九八五年六月,
不能写成乙丑年荷月,因为公历的六月是农历的五月。
2)地点:
题款时如落书写地点,用雅称而不用俗称,如:书于北京西城肉食店,这类属于俗称地点。但是,如题于早春堂,书于鸿宾楼等到是可以的。
3)署名:
   署名时可以写姓名全称,也可以只写名不写姓,或题字与号。如:袁闽书,文笔轩主人书
4)谦词:
      写给长者、专家的作品在姓名之后可以加上书奉,奉书,敬书,恭录等谦词。所书作品内容是伟大,领袖的名句或名作,在姓名之后可加敬录、敬书等谦词。
下款的完整题法应是:“壬午年孟夏下浣文笔轩袁闽书”。正文是甲骨、钟鼎、汉隶的古文字,题款最好用行楷或楷书。不宜用正文的字体或狂草,如果正文是楷书、行草或狂草,那么题款时的字体最好是用行书。题款字体应小于正文,以便协调一致。
4|印章
  印章在一幅书法作品中的位置是相当重要的,别看这一小块红,真有画龙点睛之妙。
1)印章的分类
(1)引首章(随形章、闲章):这是印在作品右上方的章,又称随形章,是随石料的选型顺势成章,所以引首章不宜是在大方形章。说它是闲章,真是闲而不闲,这方小章的内容都应与正文浑然一体,人家结婚你赠横“美意延年”,盖引首章“苦中乐”就文不对章了。引首章还包括如下几个内容:(1)年号章甲子、乙丑、丙寅、一九八五年等。
(2)月号章:荷月、谷雨、盛夏等
(3)斋号章:墨人居、馨印斋、文笔轩。
(4)雅趣章:这类引首章的内容非常广泛,应当多准备几方,如:乐而康、苦中乐、天地心、墨趣、神功、写我心、墨乐、勤奋、苦功、治学、酒中仙、清趣、师古不泥、勤笔补拙、心画、精勤、百寿、福寿、百能而后、墨香、梦笔生花、观远、江山如画、悟法。
  (5)腰章:长的条幅右上只盖一方引首章显得中间空太多,可以加腰章。内容多半为书写者的籍贯或属性的肖印。腰章比引首章还要小些,一般是小园。小长,小方形。
(6)名章:名章一般分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一幅书法作品的名章最好不盖两个朱文或白文章,要盖两方印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之间隔一个章的空位,两章大小不宜悬殊。印章使用:印章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与题款字体的大小匹配,印不宜与示字相等,更不能小于款字,要略大于款字。同时,印章不能盖得过多,应求“惜红如金”。由于红印在黑白当中异常触目,如用得恰当,促使作品锦上添花;倘若滥竽充数,也会变成画蛇添足。
2)书法使用印章应注意几点:
(1)、一幅作品用印之后,即表示全盘结束,不能像签发文件那样,再补写上时间地点等字句;
(2)、落款名章及其它闲章,不能像更正图章那样,盖在书写的字上;
(3)、要用篆书印章,不能以隶书或者楷书的印章来代替;
(4)、要用书画印泥,不能用会计的红印油,以免作品渗透浮油。
书法作品的幅式和款式样是多样的,只要留心多看古今书法家的作品,并一些新的章法与款式记下来,反复临写,到创作时便得心应手了。
第八节 书法创作
书法创作方法
书法创作是借助一定的书写技法和形式,来表现书写者的生活情趣及审美观念的一种艺术实践活动。
书法创作大致包括以下程序:
(一)   确定书写内容
首先明确写什么。书写内容有的是指定的,如受托而书的作品;有的是自定的,即自己确定要写的内容;有是的代选项的;有的则是自撰。不管是什么情况,内容一旦确定,一定要查清字数以便考虑分行布局,如需标出处的,要查找正确出处。不管是写繁体字还是写简体字,均需分析每字写法,以防写错别字。如写篆书,还要查找工具书,找到根据,切忌杜撰。
(二)   确定书写格式
根据环境、场合等实际需要,确定表现形式,如用中堂还是条幅、横批、对联等。
(三)   确定字体或书体
书写格式确定后,再根据字数多少,确定与内容、欣赏者及环境场合相配的字体或书体。
(四)   构思章法
根据所定内容、格式及所选字体或书体,考虑分行布局,分几行,每行几字,每字多大(变化比较大的字体,如行草、草书等,可只定行距,不定字距)。正文末行写到哪里?落款写什么?怎样写?与正文怎样配合?印章盖在哪里?盖几方等。章法构思,可在脑子中考虑,也可设计小样作参考,以便实施做到意在笔先、胸有成竹。
(五)   首字管领
具体创作时,一定要推敲一幅字中的第一字,因第一字是全篇字中字形大小、笔画粗细、书体、运笔态势的标准,如标准失控,直接影响一幅字的质量。所以一定要发挥“首字管领”的作用。
(六)   加盖印章
正文、落款写完后,要根据章法布局的构思或根据实际需要加盖印章,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七)   挂审
一幅书法作品创作完毕,要挂起审视。俗话说“字怕挂”,因作品挂起,离远一点来审视,最容易发现问题或毛病。如挂起审视、分析十分满意,那将可能是一幅成功之作,这样一幅作品的创作意图就算圆满成功了。如挂审分析,毛病太多,书写者自己很不满意,则要冷静分析思考问题症结,考虑重新创作。
书法创作是一项艰苦和艰巨的艺术劳动,只有长期刻苦的磨练,才能提高其作品的成功率。古今有名的书法作用不可急躁,要多借鉴古人、多学习今人,多吸收民间的营养,多读书,开阔眼界,丰富生活经验,加强道德修养。只要书写功夫精到娴熟,学识渊博深厚,就一定会得心应手,心手双畅创作出高质量的书法作品。
当基本掌握了书法技法,结束了书法的初级临摹阶段以后,就可进行书法创作的训练。书法创作的开始并不意味着临摹的结束,而是要地一步地广采博临,向更深的层次进军。因此,许多著名书家到了晚年仍临帖不辍,不断地从传统中吸取养料,而他们意临,本身就是一种创作。从这一点来说,创作的范围是极其广阔的。这里只谈谈完成一幅书法作品的具体过程。
1、创作内容的选择
书法艺术创作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古今中外的诗、词、文、赋、警句名言、成语等皆可入书,若自作书,则更佳。少则一、二字,多则长篇均可写成书法作品,就书体言,篆、隶、草、行、楷,皆可成书,只要用法入神,表现了一定的情趣意境,便可创作书法作品。书法家要看书法作品的用途来定书法内容,有求字者,有赠送他人的,有用来参赛的作品等,这些书法作品有的有指定内容,有的没有指定内容,书写要按要书写。
2、构思作品
当书写内容确定以后,就要确定作品的形式和构思作品的章法了。这个过程包括根据内容选择书法作品的形式。一般来讲,少字宜选择小中堂、斗方、横幅、条幅等。对偶句用对联的形式。多字数可选择大中堂、条屏等形式;选择创作的书体;对所写内容先练习,不明的写法要先考证;对作品的章法要精心构思,做到意在笔先。
3、首字领篇
作品开笔的第一字,是由谋篇布局所决定的,它起着排头兵的带作用,它的笔调轻重,结构大小及体势意态,将引导着后面的一行字,进而牵涉到数行字,意义重要。也誻说,第行字的大小,一般不超过首字范围,无论欹侧不正斜,都要以首字的中心线为准,第二、第三行都以首行为标尺。
4、粗细变化
在每个字中总是有粗细变化的以风格而论,有的变化较大,有的变化较小,粗的点画多以顿笔书写,产生茂密雄强的视觉效果;细的笔画以提笔行之,可给人以轻盈流畅的感觉。所以粗细穿插使字活泼灵动,起伏多变。但是粗笔不能臃肿,细笔不能纤弱。
5、向背顾盼、点画响应
书写作品时凡左右相迎的字,称为相向,则应注意既要舒展,又要回避,互不侵犯为佳。点画讲究呼应,这是书法审美对结字的基本要求,如上笔的收笔与下一笔的起笔之间,或上一部分与下一部分之间,都须笔意连、气势贯通。
6、书法创作注意事项
一忌雷同,缺乏变化以,如线条都一样粗细,走势都 向一个方向,缺乏生机;二忌剑拔絮张,作滞板,缺乏自然情趣;三忌肥胖臃肿,形似墨猪;四忌筋骨外露,枯燥乏味;五忌狂野放荡,不守法度;六忌非字非画,不伦不类,无法辨认。
7、要有创新
书法创作应当有创新的意识和胆量,但最好的创新之路首先在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把握传统。对学习书法不久的人来说,继承传统是第一位的,其最终目的恰恰是为了日后更好地创新。书法创作中每一笔都要写得称心如意是不容易的,往往写着写着会出现“走神”之笔。有时也可收到妙趣天成、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九节  学习书法的几个基本问题 
1、 法与兴趣
古人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这是千真万确的。做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事,就会去钻研。但兴趣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很多人的兴趣是靠后天培养起来的。比如我们考进中专院校,所学的专业和自己原来的想法不一样,没有一点兴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影响和耐心帮助下,经过长期的接触,便由入门到产生兴趣,并开始喜欢和热爱这个专业。学习书法也一样,有兴趣那自然很好。有的人一开始兴趣不大,但有学好书法的愿望,这就好,兴趣可以慢慢培养。开始可以看别人写字,接触一些名家碑帖和书法。也许通过老师的指导和习字环境的影响,你就会对书法感兴趣了。只要一头钻进去,就会到里边的世界是那样大,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其乐无穷。学习书法关键是要坚持,兴趣浓厚如果不坚持,半途而废也终难成功。
书法艺术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它不仅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而且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能供人们观赏,给人们的生活增添的色彩。它可以使人精神愉快,有了不顺心的事,遇到挫折和烦恼,写写字调节一下,所有烦恼失意便会烟消云散。工作累了,学习累了,写写字会使大脑得到很好的休息。经常坚持书法练习,又是一种较好的体质锻炼,它可以锻炼和培养人们坚强的意志和永久的耐力,正所谓:“书画延年,金石长寿。”
1、书法与学养
要成为名副其实的书法家,不但要刻苦临池,精于临摹,练好“字内功”;更要研究书理,博通书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加强思想修养和文化艺术修养,修好“字外功”。所谓“字外功”,即学养,指书艺以外的其他的修养,诸如书者的思想品德修养、常识和艺术修养以及生活经历和积累等等,主要指书法家的文化艺术修养。一幅成功的书艺作品,应该是书法家思想境界、生活阅历、结构和艺术修养的总和。因为各种科学文化和艺术之间,是彼此相通的,是互为渗透、相互作用的。书法理论可以启发灵性,诗词可以启发情致,绘画可以舒其章法,文章可以养气韵,书法家必须使自己具有高尚的品格、广泛的艺术修养、丰富的知识积累、宽广的眼界和胸怀。
文化艺术修养是书法创作的前题,古今书法家的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文化艺术修养是学习书法及至进行书艺创作的首要条件。“天分”、“多写”、“品高”“多见”、“学富”五要中,有三要是讲书法家修养的。“品高”指思想品德修养,“多见”和“学富”便指的是文化艺术修养。书法创作成就的高低取决于文化艺术修养深浅 一个人书法创作成就的高低以及艺术生命旺盛与否,取决于什么呢?是用笔、用墨、结字、章法等“字内功”吗?不是!而是取决于他的知识结构和文化修养等“字外功”。书法之妙,在自出机杼。掌握书法技巧之后,书艺水平的高低,则要看学识的深浅。
3、书法与社交
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交际互相交流思想,沟通信息,联络感情,增进友谊。书法学习和创作,也需要交际,离不开社交。那闭门不出,苦思冥想的学书法是不可取的。只有走出书斋,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上去,到书友中去拜师交友,互相切磋,取长补短。学书有两种必要的交际活动,一是拜师,二是交友。拜师因人而异,有人开始学书就拜师,就有了正确的学书方法,少走了许多弯路。有的人是碰了壁才回过头来拜师,亡羊补牢,还算不晚。有人干脆不拜师,业余自学,虽然难度大,但只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仍可有所成就。拜师不但师之教要有方,徒之学还应不怠,不坚持,不下苦功也不行。拜师学书,老师所起的作用关键是引导你正确的学书方法,求师点化,聆听教诲,亲眼睹师之用笔,用墨,结字及章法,体会师之苦心追求。另一方面应用“心”去学,多思量,不可忘记自我和存在。应做到先拜师后远师,最终要创出自己的路子。不是照老师所写的字来学。唐代书法家李北海说过:“学我者死,似我者俗。”此言虽重,是有道理的。
    4、书法与天才
有人认为字写得好的人是天生的,是天才,至少有特殊能力,比一般人要聪明。这种说法是没道理的。认为作书需有天才的人,必然把书法艺术神秘化,使人们觉得它高不可攀。其实学习书法和做别的事情一样,要靠信心、勤奋、耐力,坚持数年必有成效。只要你肯学、肯钻,善于用脑子,虚心向别人学习,花费一定的时间和气力,就一定能够敲开书法艺术之门。学习书法没有什么“诀窍”,也无“捷径”可走,来不得半点骄傲和自满,要害是一个“恒”字,那就是坚持练习,持之以恒。古今书法家苦学的故事很多。汉代的草书大家张芝,因练字需要,做衣服时买白布,在上面完字后染成黑色,然后再做成衣服穿。由于他长期在门前水池里洗笔,时间长了,池水全成了黑色,后人称之为“墨池”,可见其苦学精神。当代书法家林散之深有体会地说:“(书法)如蚕之吐丝,蜂之酿蜜,岂有一朝一夕能变成丝与蜜的呢?”他自幼学书,几十年如一日,从因故而废书,即使有病住院,躺在病床上,仍念念不忘书法。 
【书法】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是以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来表达作者精神美的艺术。它的基本要求有:一是使用柔软的毛笔,二是书写形象丰富的汉字。因此,其有两义:一指毛笔字书写的法则,主要包括执笔、用笔、点划、结构、分布等方法;一指以书写汉字来表达作者精神美的艺术。就是借助于精湛的技法、生动的造型来表达出作者的性格、趣味、学养、气质等精神因素,其为侧重于“心画”。二者相融合,便构成了中国的书法艺术。所以从书法构成的要素来说,包括了三个方面:一是笔法,要求熟练地执使毛笔,还握正确的指法、腕法、身法、用笔法、用墨法等技巧;二是笔势。要求妥当地组织好点画与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承接呼应关系;三是笔意。要求在书写过程中表现出书者的气质、情趣、学素和人品。从书体、风格上说,更是多姿多态,美不胜收。我国的书法艺术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之所以成为一门艺术,主要取决于中国人善于把实用的东西上升为美的艺术,同时与中国独特的文字和毛笔关系密切有关。其文字以象构思、立象尽意的特点酝酿着书法艺术的灵魂,而方块构形,灿然于目的姿质又构成书法艺术的形式基础。其工具,“惟笔软则奇怪生焉”,可生出方圆藏露、逆顺向背的韵味,轻重肥瘦、浓淡湿涩的情趣,抑扬顿挫、聚散疏密的笔调。断连承接、刚柔雄秀的气势;再辅以专门制作的纸墨,使书法艺术更趋变幻莫测。韵味无穷。书法不仅成为表达最高意境与情操的民族艺术,而且居于所有艺术之首。书法在中国不仅举世同好,千古一风,而且早已走出国门,成为传播友谊的媒介,在东方世界颇有影响,也倍受西方世界的瞩目。
款识
【款识】古代钟鼎彝器上铸刻的文字。《汉书·郊祀志下》:“今此鼎细小,又有款识,不宜荐见于宗庙。”颜师古注云:“款,刻也;识,记也。”此外,还有三说:一款是阴文凹入者,识是阳文凸出者;二,款在外,识在内;三,花纹为款,篆刻为识。(均见方以智《通雅》卷三十三所引。)后世在书、画上标题姓名,也称“款识”、“题款”或“款题”。画上款识唐人只小字藏树根石罅,书不工者多落纸背。至宋代,始记年月,也仅细楷,书不两行。唯苏拭有大行楷,或跋语三、五行。元人从款识姓名年月发展到诗文题跋,有百余字者。至明清题跋之风大盛,至今不衰。可见,款识,有二义:一、指书画作上的署名后款,二是古代神鼎彝器上铸刻之文字。
结体
【结体】亦称“结字”、“间架”“结构”。指每个字点划间的安排与形势的布置。汉字尚形,书法又是“形学”(清康有为)故结体尤显重要。元赵盂頫《兰亭跋》:“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汉字各种字体,皆由点划联结,搭配而成。笔划的长、短、粗、细、俯、仰、缩、伸,偏旁的宽、窄、高、低、欹、正,构成了每个字的不同形态,要使字的笔划搭配适宜、得体、匀美,研究其结体必不可少。正如清冯班在《纯吟书要》中所云:“先学间架,古人所谓结字也;间架既明,则学用笔。间架可看石碑,用笔非真迹不可。结字,晋人用理,唐人用法,宋人用意。”又云:“书法无他秘,只有用笔与结字耳。”可见,结字在书法中占有重要地位。
笔锋
【笔锋】笔毫的尖铁。姜夔《续书谱·用墨》云:“笔欲锋长劲而圆,长则含墨,可以运动,劲则有力,圆则妍美。”字的锋芒,也叫“笔锋”。能将笔之锋尖保持在字的点划之中者,叫“中锋”;能藏在点划中间的不出角者,叫“藏锋”;将笔之锋尖偏在字的点划一面者,叫“偏锋”。一般以“偏锋”为书法之病。清周星莲《临池管见》云:“能将此笔正用、侧用、顺用、逆用、重用、轻用、虚用、实用,擒得定,纵得出,遒得紧,拓得开,浑身都是解数,全仗笔尖毫末锋芒指使,乃为合拍。”
飞白
【飞白】亦称“草篆”。一种书写方法特殊的字体。笔画是枯丝平行,转折处笔路毕显。相传东汉灵帝时修饰鸿都门,工匠用刷白粉的帚子刷字,蔡各得到启发而作飞白书。唐代张怀瓘《书断》载:“飞白者,后汉左中郎将蔡邕所作也。王隐、王愔共云:"飞白变楷制也’。本是宫殿题署,势既寻丈,字宜轻微不满,名曰飞白。”北宋黄伯思称“取其若丝发处谓之白,其势飞举谓之飞。”明代赵宦光称“白而不飞者似篆,飞而不白者似隶。”今人将书画的干枯笔触部分泛称为“飞白”。传世的唐宋御制碑多以飞白题额,如《晋祠铭》、《昇仙太子碑》等。清张燕昌、陆纪曾有《飞白录》二卷。
章法
【章法】指安排布置整幅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呼应、照顾等关系的方法。亦即整幅作品的“布白”。亦称“大章法”。习惯上又称一字之中的点画布置,和一字与数字之间布置的关系为“小章法”。明张绅《书法通释》云:“古人写字正如作文有字法。章法、篇法,终篇结构首尾相应。故云:"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主’”。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评书法》云:“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盖所谓行间茂密是也。余见米痴小楷,作《西园雅集图记》,是纨扇,其直如弦,此必非有他道,乃平日留意章法耳。右军《兰亭叙》,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可见,章书在一件书法作品中显得十分重要,书写时必须处理好字中之布白、逐字之布白、行间之布白,使点画与点画之间顾盼呼应,字与字之间随势而安,行与行之间递相映带,如是自能神完气畅,精妙和谐,产生“字里金生,行间玉润”的效果。布白的形式大体有三:一是纵有行横有列,二是:纵有行横无列(或横有行纵无列),三是纵无行,横无列,它们或有“镂金错采”的人工美,或具“芙蓉出水”的自然美。
墨法
【墨法】亦称“血法”。一曰:用墨之法。前人谓水墨者,字之血也。故临地作书时极为讲究。墨过淡则伤神彩,太浓则滞笔锋。必须做到“浓欲其活,谈欲其华。”宋姜夔《续书谱·用墨》云:“凡作楷,墨欲乾,然不可太燥。行、草则燥润相杂,以润取妍,以燥取险。墨浓则笔滞,燥则笔枯,亦不可知也。”清包世臣《艺舟双辑·述书下》云:“画法、字法,本于笔,成于墨,则墨法尤书艺一大关键已。笔实则墨沉,笔飘则墨浮。…… ”用墨作风,一方面往往因时因人而异。如北宋浓墨实用,南宋浓墨活用;刘墉喜用浓墨,梦楼专尚淡墨。另一方面,又常因书体风格、纸张性能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二曰:磨墨之法。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墨谱》云:“研墨如病,盖重其调匀而不泥也。”研墨要凉,凉则生光。墨不宜热,热则生沫。盖忌其研急而墨热。又李阳冰曰:“用者旋研,无今停久,久时尘埃相污,胶力隳亡。如此泥钝不任下笔矣。”元陈绎曾《翰林要诀·肉法》云:“磨墨之法,重按轻推,运行近折。”“凡磨墨不得用砚池水,令墨滞笔沍,须以水滴汲新水临时斟酌之”,“凡书不得自磨墨,令手颤、筋骨大强,是大忌也。”
笔法
【笔法】写字作画用笔的方法。中国书画主要都以线条表现,所用工具都是尖锋毛笔,要使书画的线条点画富有变化,必先讲究执笔,在运笔时掌握轻重、快慢、偏正。曲直等方法,称为“笔法”。唐张怀瓘道《玉堂禁经·用笔祛》云:大凡笔法,点画八体,备于“永”字。故元赵孟頫于《兰亭跋》中云:“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中国书法基础知识——理论编
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繁荣相适应,我国古代的书法理论也逐步发展、兴盛起来。相对而言,古代书法理论的出现比书法艺术的形成要晚一些。据目前所能见到的资料,古代书论著作最早出现于汉代。西汉大学者、文学家扬雄在他的《法言·问神》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书,心画也。”这里的“书”虽不是专指书法,但它最早论述了有关中国书法理论的根本命题——书法同书法家思想感情之间的关系和书法艺术表情达性的特质等问题,对后世的书法创作和书法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书论史的源头。
中国书法是一种独特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殿堂中的一朵奇葩。中国的书法艺术不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且影响深远。打从汉字一产生,便出现了书法艺术的萌芽。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和发展,直至秦代,统一了文字,创制了秦篆(小篆)、秦隶。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光辉业绩,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写下了灿烂的一页,为书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而存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世汉隶、楷书、草书、行书的变革、发展和繁荣,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中国古代书法理论的发展、兴盛与繁荣,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汉代是我国古代书法理论的初创期。随着书法艺术的成熟和兴盛,专门研究书法的理论著作便应运而生。最早论述书法的一篇文章是东汉书法家崔瑗的《草书势》。崔氏在文中认为,草书的出现正是由繁到简的社会需要的反映,并描述、赞扬了书法的形态美和动态美。对书法的艺术审美功能和价值作了充分肯定。继此之后又出现了几篇重要的书论著作,如赵壹的〈〈非草书》、蔡邕的《篆势》、《笔赋》、《笔论》、《九势》等。尤其是大书家蔡邕的《笔论》和《九势》,在中国书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书法理论的成熟期。这一时期,书法艺术非常兴盛,出现了一大批书法名家。书法艺术的发展也带动了书法理论的研究。西晋时,出现了一批以自然界中千姿百态的物象、动态来描绘、比喻各种书体形态美的理论著作,如成公绥的《隶书体》、卫恒的《四体书势》、索靖的《草书状》、刘劭的《飞白势》、杨泉的《草书赋》等,表现出一种“尚象”的审美趋向。东晋时,书家已不满足于对书法外在形态的描述,而开始探求用笔、结体和章法技巧的规律,并注意研究人的主观意志与书法的关系。如世传卫夫人的《笔阵图》、王羲之的《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书论》、《笔势论》、《用笔赋》、《记白云先生书诀》等,都是这方面的重要书论。至南北朝时,受时风的影响,开始重视对各个书家的评论。这方面有影响的著作有羊欣的《采古来能书人名》、虞和的《论书表》、瘐肩吾的《书品》等。尤其是王僧虏的《书赋》、《论书》、《笔意赞》等书论,着意探求书法创作的过程和特征,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影响深远。
隋唐是我国古代书法理论的兴盛期。隋代虽立朝时间很短,但其书法上承南北朝碑刻,下启唐楷诸家,为唐代楷书法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其书论也重在探讨楷书的笔法与结体,智永的《永字八法》和智果的《心成颂》是这方面的代表。随着唐代书法艺术的达到鼎盛,书法大家、名家辈出,流派纷呈,书法理论也兴盛起来,大批成系统、有分量的书论著述陆续问世,对细部技法的探讨和对书法创作规律的剖析逐渐代替了对书法艺术总体印象的阐述,涉及了书法艺术的各方面,体现了唐代“尚法”的风气。欧阳询的《三十六法》、孙过庭的《书谱》、张怀域还的《书议》、《书信》、《书断》、《文宇论》、《六体书论》,《论用笔十法》,窦泉的《述书赋》,徐浩的《论书队颜真卿的《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张彦远编的《法书要录》等都是这一时期书论的代表作。尤其是欧阳询的《三十六法》、孙过庭的《书谱》、颜真卿的《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在中国书法理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宋代是古代书法理论的变革期。由于各种原因,宋代的书法无法与唐代相比肩,却能另辟蹊径,一时帖学盛行。而且在书法理论上也有所革新和发展。宋人论书主张书法创作不应受法度的束缚,不必斤斤计较于点画、布置等具体方法,而应重视作品中的风神意韵及书家的内在精神与气质,自由地抒发其胸臆,力求创新。它是宋代“尚意”书风的反映。朱长文的《续书断》、苏轼的《论书》、《东坡题跋》、黄庭坚的《论书》、米莆的《书史》、《海岳名言》、姜夔的《续书谱》等,都是这一时期书论的代表著作。《续书谱》尤为系统精到,为历代书家所推祟,影响巨大。
元明两代的书法艺术也没有多大发展,帖学仍然盛行,尚未走出书法创作的低谷。在书论方面,由承继晋唐之法,对宋人“尚意”书风进行否定,进而重视书法艺术的形态美,标举魏晋风格。元代书论主要是讲究法度,代表论著有郑构撰、刘有定注的《衍极》和陈绎曾的《翰林要诀》。明代书论则强调崇尚古雅,倡导骨力与研美兼善。陶宗仪的《书史会要》、丰坊的《书诀》、项穆的《书法雅言》等则是其代表论著。
清代是古代书法理论继往开来的一个时期。从清中期开始便逐渐形成了帖学与碑学明显分流的格局,而且帖学逐渐由盛转衰,碑学则日渐兴盛。故书法理论前期重视对笔墨技巧的阐发,代表著作有笪重光的《书筏》和朱履贞的《书学捷要》。后期则主要是对碑学理论的探讨,阮元的《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包世臣的《艺舟双揖》和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揖》是这方面的代表著作,并形成了一股抑帖尊碑、重北轻南的风气。刘熙载的《艺概·书概》对南北书风的特色分别作了概括,强调他们各有所长,则显得比较公允、客观。不仅如此,《书概》还对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历史、书体演变的历史和书法艺术的技巧、风格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而精要的理论总结。这些论著在中国古代书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们对清代碑学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促进了清代书法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并对近现代书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书法理论发展的大致轮廓如前所述,我们不难从中发现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首先,重视对审美风尚的总结与引导。一般说来,一个社会必然有一个社会的风尚,这种社会风尚也必然要影响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而社会文化各方面对这一风尚的欢迎或抵制,又必然会直接影响到这一社会风尚的兴盛与消亡。同样,各个时代对书法艺术的审美风尚也不一样。如何引导这种审美风尚,使之成为这一时代审美的主导风尚,就成为各个时代书论家们所关注和探讨的问题。如汉魏时书论中的“尚象”、晋时书论中的“尚韵”、唐时书论中的“尚法”、宋时书论中的“尚意”等等,无一不是对各个时代书法艺术实践中审美风尚的总结,而通过总结反过来又指导书法创作的实践,促进书法艺术的发展与繁荣。
其次,对书法艺术的研究全面而系统。只要我们粗略翻阅一下中国古代书法理论著作,你就会看到:我国古代对书法艺术的研究和总结是全方位的,涉及到书法艺术的各个方面,而且自成体系。如果将它与中国古代画论相比较,就更能显示出这一特点。比如对书法发展史的研究,自从南朝宋羊欣的《采古来能书人名》开其端,以后各个朝代几乎都有这样的一批著作。它们论列了从上古至清末书法发展的历史,保存了中国书法发展历史的完整面貌。又如对书体演变历史的研究,论及了大篆、小篆、八分、楷书、行书、章草、今草等书体的产生、发展、变化以及概念、特点等各个方面,系统而全面。再如对书法技法的研究也是极为深人、全面,大凡用笔、用锋、执笔、结宇、用墨、布白等等,皆有详细而精到的研究。
再次,重视书品与人品的关系。早在西汉时扬雄就提出了“书为心画”的著名观点,认为书法艺术作品是书家思想意识、德行、品藻的直接反映。这一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北宋书论家朱长文在其《续书断》中就认为,一个人书法艺术的高下与他的品格修养有很大关系,并举例说:“鲁公可谓忠烈之臣也,……其发于笔翰,则刚毅雄特,体严法备,如忠臣义士,正色立朝,临大节而不可夺也。扬子云以书为心画,于鲁公信矣。”这实际上就是说颜氏端庄雄健的风格来自于他的高风亮节。近代书论大家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更明确地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他认为通过书法不仅可以看出书家的“学”、“才”、“志”,而且可以想见书家其人。人品好书品必定好。
另外,善于借助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表达评赏者的感受,以充分显示欣赏过程中多种心理活动交织的情状。早在东汉蔡邕的《笔论》中,就运用丰富、美好的比喻,来强调书法创作的体势应融人大自然各种生动的形态。自此,历代书论家留继承了这一传统。如孙过庭《书谱》中写道:“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崖,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在这里,作者就运用了一系列生动形象的比喻——实际上是博喻,来比拟钟繇、张芝和二王书法的神妙景象,从而使人获得一种感性的认识,便于领会。此类例子真是举不胜举。
总之,中国古代书法理论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继承。
书法基础知识64问
1.关于汉字构造《说文解字》作者是谁?许慎。
2.古人有四种造字法:
①象形法:是根据自然物象的形体特征进行摹画而创造文字的方法;
②指事法:是象形法的一种补充。从字的表现形态上审视出它的抽象含义;
③会意法:是象形法的一种拓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组合在一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思;
④形声法:是对象形法的进一步拓展,将本质相同的一类事物并列在一起,赋予它们一个共同的义符(表义的符号)作为“形旁”,然后再根据各个事物称呼的不同,标以不同的“声旁”,从而组成许许多多的字。
3.公元1899年,我国清代小说家王懿荣、刘鹗在购买中药材“龙骨”时,无意中发现上面刻有一些“符号”和“图形”,后经研究考证,确认为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即“甲骨卜辞”,现在称为甲骨文。甲骨文线条瘦劲,时有锋芒,并具有多种形态,字与字之间的排列错落有致。
金文:大都发现于考古出土的商代钟、鼎等青铜器上,故又称为“钟鼎文”,金文线条丰满、柔韧、凝重,字体比较端庄、稳重。到西周晚期,金文已趋成熟,流传下来的这一时期的铭文主要有《毛公鼎》、《散氏盘》。
小篆:秦朝统一以后为了统一文字,由李斯等创造了一种比较规范、结构整齐、线条较细的篆书叫小篆。如《泰山刻石》等。
大篆:金文,以及按照金文的书写方法的其它刻石且具有金文等艺术特点的文字叫大篆。
4.汉字起源于画图,它自身的“以形示义”的本质行征,为书法艺术提供了最初的表现对象,所以历来有“书画同源”之说。
5.汉字在使用过程中为满足统一化、便捷化的实用性需要,其书体、字形也在不断地演变。书体自大篆之后出现了小篆、隶、楷、行、草(章草)等多种书体,字形(包括笔画形态)也循着从繁到简,从象形到逐步概括、抽象的大轨迹不断变化。这不仅丰富了汉字的视觉形象,而且也增加了汉字的抽象意味,使得书法艺术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直观的视觉形象与非直观的抽象性、象征性意蕴巧妙结合的艺术。
6.随着毛笔、墨、纸等书写工具,书写材料的发明,也使得书法艺术获得了更为适宜的表现媒介。
7.为什么汉字作为一种书面语言,其本身就具备表情达意的功能?
通常口语的表达常以声调、语言、节奏、表情的变化,反映表达者的思想、情感、性格、素养等;书法作为一种书面语言的表达,也同样可以凭借笔形、字势、行气、布白、意蕴等的变化去反映书写者的思想、情感、个性、素养、心境等,所以人们才有“书为心画”之说。几千年来许多杰出的书法家通过书法作品来抒发自己的襟怀、志向,表现自己的个性和审美情趣;同时也通过书法作品来美化环境、装点河山、激励后人。
8.学习书法有什么意义?
主要有:弘扬民族传统,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增强民族自信,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培养毅力,提高审美能力,增长知识才干,有利学习、工作和书面交往。
9.一支好的毛笔应具有四个基本条件(又称四德),即尖、齐、圆、健。
10.按写字的大小分,毛笔通常可分为大、中、小楷。按笔锋的长短不同,通常分为长锋、中锋和短锋笔。按毛笔软硬不同分为羊毫、鸡毫、狼毫及兼毫。
11.毛笔的使用与保管:
一支新笔在使用时应先用温水将笔毫浸泡开,旧笔在使用前,也应在清水里浸泡一下。
毛笔在每次用过之后,一定要洗干净,然后将其悬挂起来,自然晾干。
12.墨的种类:
①固体墨(含油烟墨、松烟墨、油松墨、药墨);
②液体墨,又称墨汁,是清朝光绪年间,由谢松岱、谢松梁兄弟创造的。目前有“曹素功”、“一得阁”、“中华”墨汁为代表。
13.纸的种类:
宣纸,分生宣和熟宣、半熟宣。
生宣吸水性强,润墨性好,适宜于书法和写意画。生宣经矾水处理后便是熟宣,宜画工笔或写小楷。半熟宣是生宣纸经淡矾水处理过,既有生宣特点,又减少了吸水性,宜于书画。
元元纸、毛边纸,色黄质粗,宜作初学者使用或练习用,也有用来创作的。
14.砚
按材质不同可分为石砚、陶砚、泥砚、玉砚等;按产地分有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山东潍坊的鲁砚和甘肃卓尼县的洮砚。俗称“四大名砚”。
15.毡垫
书画时在纸下垫上的羊毛毡,具有一定吸水性,这样可以保护书写的作品不致被玷污。
16.镇纸、笔筒与笔架
镇纸即用于压纸的石、铜、木等材料。
笔筒是平时用于插笔的,一般用竹、木、陶瓷等制成。
笔架是用来搁笔的,一般有木制、石料或陶瓷等材质。
17.坐书姿势
①头正;②身直;③臂开;④足安。
18.立书姿势
两脚稍分开,或者分前后,上身向前倾,腰可略微躬,左手按住纸,右手悬腕书。
19.执笔方法
①指实,掌虚,笔正,腕平。
②常用“五字法”为:
扌厌:以大拇指肚紧帖在笔杆内侧,指尖稍向上斜。
押:以食指第一关节处向下俯扣住笔杆外部,形成与拇指相对扣紧笔杆之势。
钩:用中指靠在食指下方,第一关节弯曲为钩,钩住笔管外部。
格:用无名指指甲紧帖笔杆,把中指钩向内的笔杆挡住,防止笔杆歪斜。
抵:用小指垫托在无名指的下面,以增加无名指的力量。
20.笔法
①中锋:笔锋在笔画的中心线上运行,称为中锋运笔。
②偏锋:笔锋在运行过程中,处在笔画的边沿上,写出来的线一侧光润平齐,而另一侧常参差不齐,俗称“病笔”。
③侧锋:在运笔过程中,笔锋在一定程度上偏离笔画中心线,整个笔毫方向与运笔方向呈45°夹角,叫侧锋用笔。侧锋用笔比中锋用笔较自由,笔画常显得峻峭多姿,精神外拓。
21.藏锋与露峰
藏锋:运笔过程中,起笔与收笔时将笔锋的锋颖藏进笔画之中,不让其外露的一种笔法。
露锋:在起、收笔时笔锋的锋颖外露,不加掩饰。
22.提、按、顿、挫
在毛笔运行过程中,根据字的笔画变化和书写者的情感需要,进行提笔、按笔、顿笔与挫笔,使写出来的笔画发生轻重、粗细、起伏、跌宕的变化,显示出笔画的力度、节奏和气韵。
提笔:是将笔锋上提,使笔锋敛合。
按笔:将笔锋下按,笔毫铺开。运笔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起笔、行笔、收笔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一般交错使用提笔与按笔。
顿笔:是提与按在笔画特定处的具体运用。顿笔是将笔锋下按并稍作停笔,这样笔锋接触纸重、注墨多,顿处的笔画则显得粗壮。
挫笔:是指顿笔后,将笔锋稍稍提起,并转动笔锋,以改变行笔方向的笔法。
23.方笔与圆笔
主要是指笔画的外部形态而言的。方笔,是指笔画的棱角突出、明显。而圆笔,则是指笔画的外部轮廓多呈圆弧状。
24.书体一般指楷书、行书、隶书、草书、篆书,楷书、隶书、篆书又称真书或正书。你能区别吗?
25.唐朝是楷书的全盛时代,以欧阳询、禇遂良、颜真卿、柳公权为代表的书风给楷书体带来了崭新的面貌,形成了主导整个楷书领域里的主要体系。
26.颜真卿的主要代表作是:
楷书有《多宝塔字帖》、《勤礼碑》、《麻姑仙坛记》、《告身帖》等。
27.天下第二行书是指颜真卿书写的《祭侄文稿》。颜真卿的其它帖如《争座位帖》艺术价值也非常高。
28.自古字仰钟王,指的是谁?
是指汉魏时的钟繇和东晋的王羲之。
29.“二王”指的是谁与谁?书圣是对谁的尊称?
“二王”指的是东晋的王羲之与王献之父子。书圣是后人对王羲之的尊称。
30.王羲之的代表作是指哪件作品?
“兰亭序”是王羲之的代表作,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31.王羲之的老师指的是谁?
卫夫人。
32.现在存世的兰亭序并非王羲之真迹而是临摹本,即唐?冯承素摹本、虞世南摹本、禇遂良摹本、欧阳询摹本,另有定武兰亭石刻本。
33.行书有什么特点?
行书点画呼应多变,结构生动灵巧,如一个行走中的人,四肢摆动,富于神采。①起笔与收笔多为露锋;②笔画勾连,折处多为圆笔;③行笔速度快,起伏大,节奏感强。
34.唐朝草书亦出现两个非常著名人物,即张旭与怀素,被称为狂旭颠素。张旭的代表作为《古诗四帖》,怀素的代表作为《怀素自叙帖》。
 
35.与东晋秀丽书风相比,北方当时盛行雄强朴茂的书风,即北魏书风,后称北碑,代表作有《龙门十二品》、《张黑女墓志》、《张猛龙碑》、《石门铭》等。刘宋时期《爨龙颜碑》、《爨宝子碑》也极富雄强稚拙之趣。
36.汉朝是隶书发展的高峰,主要代表作有《曹全碑》、《礼器碑》、《张迁碑》、《乙瑛碑》、《石门颂》、《郙阁颂》、《西狭颂》等。汉魏时期的章草亦有很高成就,张芝、陆机成就最高。陆机的《平复帖》对后世影响深远。
37.秦汉时帛书及汉朝的《武威汉简》、《居延汉简》是写在帛或竹简上的书体,这些帛简的出土发现,对后世书法有很大的意义。
38.柳公权的代表作:《神策军碑》、《玄秘塔碑》。
39.禇遂良的代表作:《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
40.欧阳询的代表作:《九成宫碑》等。
41.五代时期的杨凝式称为杨疯子,他的作品《韭花帖》,承前启后,对后世影响很大。
42.“宋四家”是指哪四家?代表作各有哪些?
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
苏东坡的前后《赤壁赋》,行书《黄州寒食帖》;
黄庭坚的行书《松风阁》,草书《李白忆旧游诗》、《廉颇蔺相如列传》、《诸上座帖》等;
米芾的行书《多景楼帖》、《蜀素帖》、《苕溪诗帖》、《研山铭》等。
蔡襄的《再拜远蒙》、《启近曾明仲》等。
43.天下第三行书是指谁的什么作品?
相对天下第一行书的王羲之《兰亭序》和第二行书的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东坡的《黄州寒食帖》被后世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44.元朝的赵孟頫、明朝的董其昌都是学习“二王”的典范。董其昌自谓赵得其形,自己则得其神。
45.明朝的几个敢于创新的大书家有王铎,黄道周、倪元璐、张瑞图、祝允明、文征明等。
46.明清时期曾盛行一种“黑、光、方、亮”的没有个性的书体,叫“馆阁体”。
47.明清的草书大家主要指王铎、傅山。
48.清朝的书家有:傅山、何绍基、刘墉、郑板桥、金农、邓石如、赵之谦、翁同和、钱南园、翁方纲、康有为等。
49.清末民初的尊碑抑帖的著名人物是康有为。
50.唐朝的孙过庭的《书谱》,既是草书的典范,也是书法理论专著。《广艺舟双楫》是康有为的书法理论专著。
51.当代书法的主要人物有毛泽东、于右任、林散之、沈尹默、沙孟海等,其中林散之有“当代草圣”之称。
52.如何欣赏书法:
一是欣赏书法作品视觉形象美,包括①笔画线条的美,主要看笔法娴熟,有力度的笔画,讲究配合,富于变化的笔画;②字的结体美,主要应具有和谐之美,并具有变化之美;③书法作品的整体形象美,笔的墨迹在白纸上的“黑白之趣”气韵之美。
二是注意书法作品的力度美。①笔画的力度主要在于书法家的笔法是否精熟,书写时意念是否集中,心气充沛,以集中的意念和充沛的心气贯力于笔端。②就结体而言,楷书结体中的力,主要表现为一种静态的建筑式的结构应力。行书的结体主要体现为一种平衡之力,表现书法家巧妙地运用重心平衡的法则,而创造出千姿百态的字。而草书主要表现为一种运动之力,流动的笔画线条赋予草书结体以强烈的运动之势。③就整体形象而言,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以至全局的“形”与“势”上,具有引力或张力。
三是注意书法作品的神采美,神采之美除了传统意蕴之外,还表现书法家在作品中流露的情感和个性、时代气息等。
53.书法作品大致有多少种款式?
主要有:中堂、条幅、通屏、对联(龙门联)、横披、匾额、手卷、折页、扇面。
54.构成书法作品的结构一般有正文、上款、下款、钤印等。
55.书法中有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今人尚法、意韵情趣的说法。
56.苏东坡说:“笔成冢,墨成池,不成羲之即献之”中的“冢”,传说是唐怀素苦练书法,用秃的笔很多,把笔埋起来成了笔的坟墓。
57.【章法】指安排布置整幅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呼应、照顾等关系的方法。亦即整幅作品的“布白”。亦称“大章法”。习惯上又称一字之中的点画布置,和一字与数字之间布置的关系为“小章法”。明张绅《书法通释》云:“古人写字正如作文有字法。章法、篇法,终篇结构首尾相应。故云:"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主\’”。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评书法》云:“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盖所谓行间茂密是也。余见米痴小楷,作《西园雅集图记》,是纨扇,其直如弦,此必非有他道,乃平日留意章法耳。右军《兰亭叙》,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可见,章书在一件书法作品中显得十分重要,书写时必须处理好字中之布白、逐字之布白、行间之布白,使点画与点画之间顾盼呼应,字与字之间随势而安,行与行之间递相映带,如是自能神完气畅,精妙和谐,产生“字里金生,行间玉润”的效果。布白的形式大体有三:一是纵有行横有列,二是:纵有行横无列(或横有行纵无列),三是纵无行,横无列,它们或有“镂金错采”的人工美,或具“芙蓉出水”的自然美。
58.【笔法】写字作画用笔的方法。中国书画主要都以线条表现,所用工具都是尖锋毛笔,要使书画的线条点画富有变化,必先讲究执笔,在运笔时掌握轻重、快慢、偏正。曲直等方法,称为“笔法”。唐张怀瓘道《玉堂禁经?用笔祛》云:大凡笔法,点画八体,备于“永”字。故元赵孟頫于《兰亭跋》中云:“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59.【墨法】亦称“血法”。一曰:用墨之法。前人谓水墨者,字之血也。故临地作书时极为讲究。墨过淡则伤神彩,太浓则滞笔锋。必须做到“浓欲其活,谈欲其华。”宋姜夔《续书谱?用墨》云:“凡作楷,墨欲乾,然不可太燥。行、草则燥润相杂,以润取妍,以燥取险。墨浓则笔滞,燥则笔枯,亦不可知也。”清包世臣《艺舟双辑?述书下》云:“画法、字法,本于笔,成于墨,则墨法尤书艺一大关键已。笔实则墨沉,笔飘则墨浮。…… ”用墨作风,一方面往往因时因人而异。如北宋浓墨实用,南宋浓墨活用;刘墉喜用浓墨,梦楼专尚淡墨。另一方面,又常因书体风格、纸张性能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二曰:磨墨之法。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墨谱》云:“研墨如病,盖重其调匀而不泥也。”研墨要凉,凉则生光。墨不宜热,热则生沫。盖忌其研急而墨热。又李阳冰曰:“用者旋研,无今停久,久时尘埃相污,胶力隳亡。如此泥钝不任下笔矣。”元陈绎曾《翰林要诀?肉法》云:“磨墨之法,重按轻推,运行近折。”“凡磨墨不得用砚池水,令墨滞笔沍,须以水滴汲新水临时斟酌之”,“凡书不得自磨墨,令手颤、筋骨大强,是大忌也。”
 60.【结体】亦称“结字”、“间架”“结构”。指每个字点划间的安排与形势的布置。汉字尚形,书法又是“形学”(清康有为)故结体尤显重要。元赵盂頫《兰亭跋》:“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汉字各种字体,皆由点划联结,搭配而成。笔划的长、短、粗、细、俯、仰、缩、伸,偏旁的宽、窄、高、低、欹、正,构成了每个字的不同形态,要使字的笔划搭配适宜、得体、匀美,研究其结体必不可少。正如清冯班在《纯吟书要》中所云:“先学间架,古人所谓结字也;间架既明,则学用笔。间架可看石碑,用笔非真迹不可。结字,晋人用理,唐人用法,宋人用意。”又云:“书法无他秘,只有用笔与结字耳。”可见,结字在书法中占有重要地位。
 61.【款识】古代钟鼎彝器上铸刻的文字。《汉书?郊祀志下》:“今此鼎细小,又有款识,不宜荐见于宗庙。”颜师古注云:“款,刻也;识,记也。”此外,还有三说:一款是阴文凹入者,识是阳文凸出者;二,款在外,识在内;三,花纹为款,篆刻为识。(均见方以智《通雅》卷三十三所引。)后世在书、画上标题姓名,也称“款识”、“题款”或“款题”。画上款识唐人只小字藏树根石罅,书不工者多落纸背。至宋代,始记年月,也仅细楷,书不两行。唯苏拭有大行楷,或跋语三、五行。元人从款识姓名年月发展到诗文题跋,有百余字者。至明清题跋之风大盛,至今不衰。可见,款识,有二义:一、指书画作上的署名后款,二是古代神鼎彝器上铸刻之文字。
 62.【笔锋】笔毫的尖铁。姜夔《续书谱?用墨》云:“笔欲锋长劲而圆,长则含墨,可以运动,劲则有力,圆则妍美。”字的锋芒,也叫“笔锋”。能将笔之锋尖保持在字的点划之中者,叫“中锋”;能藏在点划中间的不出角者,叫“藏锋”;将笔之锋尖偏在字的点划一面者,叫“偏锋”。一般以“偏锋”为书法之病。清周星莲《临池管见》云:“能将此笔正用、侧用、顺用、逆用、重用、轻用、虚用、实用,擒得定,纵得出,遒得紧,拓得开,浑身都是解数,全仗笔尖毫末锋芒指使,乃为合拍。”
 63.【飞白】亦称“草篆”。一种书写方法特殊的字体。笔画是枯丝平行,转折处笔路毕显。相传东汉灵帝时修饰鸿都门,工匠用刷白粉的帚子刷字,蔡各得到启发而作飞白书。唐代张怀瓘《书断》载:“飞白者,后汉左中郎将蔡邕所作也。王隐、王愔共云:"飞白变楷制也\’。本是宫殿题署,势既寻丈,字宜轻微不满,名曰飞白。”北宋黄伯思称“取其若丝发处谓之白,其势飞举谓之飞。”明代赵宦光称“白而不飞者似篆,飞而不白者似隶。”今人将书画的干枯笔触部分泛称为“飞白”。传世的唐宋御制碑多以飞白题额,如《晋祠铭》、《昇仙太子碑》等。清张燕昌、陆纪曾有《飞白录》二卷。
64.【法帖】亦称“帖”。指古代名人的墨迹,摹刻在石版或木板上的法书及其拓本;称为“法帖”,即可供效法者。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命侍书学士王著摹刻祕阁所藏法书,编为十卷,每卷首刻“法帖第x”,汤《淳化阁法帖》,其“法帖”之名相传由此始行。《法帖谱系》称:“熙陵(宋太宗)留意翰墨,出御府历代所藏真迹,命王著摹刻禁中,厘为十卷,此历代法帖之祖。”
 65.【院体】书法术语。宋太祖时曾置御书院,书院成员都是学习王義之的字,以用于书写当时朝廷的各种文告敕令。这种字,体轻势弱,多呆板无神,了无高韵,人称“院体”。后来,人们不管其书者为谁,书为何体,凡无骨力、无神韵的书法皆被人称为“院体”。故这一书法术语。用以对书法气格的品评,一般含有贬意。
 66.【钩填】书法术语。复制法书的一种方法。以较透明的纸蒙在法书上,先以细笔双勾,后用墨廓填故称。亦称“双勾廊填”。南宋姜夔《续书谱》谓:“双勾之法,须得墨晕不出字外,或廓填其内、或朱其背,正得肥瘦之本体
五、《书 法 结 体 美》
书法艺术的结体美是书家终生钻研的内容,它在随时校正我们的书写行为,从而逐步形成自己的个性特色和他人无法代替的艺术语言,不断完善个体独立的书法艺术,同时也要完善整体篇幅的视角美感,以期达到书法之至美的境界是特别值得强调地。如果我们不首先弄清什么是美和审美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观意向,那么,我们对书法艺术的理解也就无从谈起了。世上无论哪一种美的现象都是某一部分人对某种美的发现和认识,并为之进行深入创造。
通观历代有成就的书法家,无不以毕生的精力在研究书法的结体,反复实践着笔法点画的运作。一招一势,一点一画都是从反复的实践中来,从而构成单字结体的艺术语言,以表达单字结构的整体形象,这种表现形式是以线条点画的巧妙组合来实现的。以最佳的线条和点画来构建汉字的整体美是书法艺术中最重的研究课题。
汉字成形的基本特征在书法家那里构成了自己的表现形式;上宽下窄,如雨字头,宝盖头之类。下宽上窄如杰字、孟字之类,左宽右窄如杜字、数字之类,右宽左窄如刘字、胡字之类。中宫紧缩如繁体的门字之类的字,如闻字、斑字之类,书家会根据汉字造型笔画的多少,巧妙的组成一个结构紧束,搭配合理的方正图形。
中宫收紧的另一层意思是结合到人体自身的形体特征来体现汉字的鲜活比例。人的正确比例是上紧下松,会阴部位是上下对等的分割线,人的所有器官和指挥系统都紧收在上部,而占二分之一的两条腿支撑着整个工作枢纽。如繁体的变字,升字,带门组合的字最为明显。
张和有度;如大字、木字之类。下松上紧如异字、变字之类。宛如舳舻如通字、建字之类,视若悬针如中字、华字之类等等。每一字的结体,书家都在寻找其中最有表现特征的那一部分或某一笔,用以夸张的形式来实现字体结构的美感。“永”字八法是最有典型意义的说明;点如高山坠石,横折方正出角,竖如擎天一柱,勾如金角锐器,提转内角尖窄,撇似芦叶小刃,捺像帚地一挥。《兰亭序》开篇处的永字可是让我用了不少功夫。曾吟得七律一首;
永字千临不谓过,兰亭百写勿嫌多。
若追古法当深究,欲得新型细揣摩。
老帖遍临心手应,砚穿纸积性情磨。
线条流畅施灵动,大小穿插泛碧波。
如果我们用均衡对等和黄金分割的理论来解释汉字造型中的小篆和宋体尚且在理的话,那么,用这个理论来解释书法就未免牵强附会了。张怀瓘在《玉堂禁经》中说的“抑左升右”,“举左低右”,“促左展右”,“实左虚右”和王羲之的“顾左盼右”等等,都强调书法中之左右关系。书法中的粗与细、轻与重、迟与疾、藏与露、方与圆、刚与柔、润与燥、曲与直、竖与横、点与线、宽与窄、高与低、长与短、疏与密等等,都在着重强调一个辨证与变化的定义。书法中的审美法则不是某些自然科学的定率和精确量化的概念可以解释的。所以,笔者归纳为“匀称和谐”,唯有“匀称”与“和谐”才能体现书法审美之核心。“匀称和谐”是书法结体中多样统一而又相对平衡的基本概念。世间能够给人以美感的一切事物都是多元而又统一,完美而又协调,曲折而又委婉,张扬而又含蓄,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调节人们的思维,通过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来达到赏心悦目,清脆悦耳,异香扑鼻,光洁如玉的多种感受来实现美的体会滋润。
以音乐为例:如果我们听到的音乐始终在一个音阶层面上颤动,那就不成其为音乐和美感了。只有抑扬顿挫,委婉起伏,峰回路转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与活力。笔者作画时常有播放音乐的习惯,而手中的笔有时会在有意无意中跟随音乐的起伏一起跳动。这说明人类文明的很多东西和那些总结出来的高雅活动无时无刻不在融入我们的整个社会活动与个人感受之中。画美女不成改钟魁,画仲魁不成改枯树,画枯树不成干脆来个全黑一片的笑话,不仅说明了画工的拙劣,而且说明了一个从美到丑的递进过程。一张纯洁的白纸,一斗漆黑的墨汁,要在上面表现出人们公认美感视觉的具像,当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这种公认的美感图形也是人类几千年审视修改,校正提纯而形成的,如果离开了这些审美的基本原则就无所谓美了。
王羲之说:“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正,前后齐平,此不是书,仅得其点画耳。”古人对整齐如刀切,规正似线弹的作法是很反感的。书法艺术是无形的法则与有形的字体相统一,似与不似相结合的产物,从而构成了变化多端,千姿百态的审美效果。“似与不似之间”是白石老绘画的解释,但用于书法艺术又怎么说不通呢。行草书中的很多结体没有一个字写成宋体形状。过度夸张的笔法,无尽挥洒的墨韵,你能说它不是汉字书法,你能说它不美。而与此相反的是,如果你在宣纸上毕恭毕敬的描模出最似汉字特征的宋体原型,又有谁承认它是书法之艺术?
启功先生一生对书法结体的研究可谓至深,很多字的结体不仅有新意,而且让人感到合理可人。人们见到最多的是“中国农业银行”几个字,其结体不仅与众不同且别有新意,又显得合理匀称。其书论也是独有建树,不防看看下面这段启功先生答记者问:“用笔与结字,哪个重要?我认为结字重于用笔。理由很简单,"用笔’管的是笔画的形状问题,"结字’管的是整体的效果问题。一个字笔画不够标准优美,但摆好了,这个形象还能凑合过得去;如果笔画局部都很优美,但摆得东倒西歪,那能不能成字都将成为问题,还谈得上什么美?王羲之的书法是历史公认好的,但如果我们把帖里的字剪一个出来,把笔画分别铰开,随便一摆,那还能是王羲之吗?所以"用笔’和"结字’问题,虽说两者不可偏废,对书法学习来说,我认为还是应该以"结字’为先。尤其是初学者。以我个人的体会,"结字’是有规律可循的,掌握好了可得事半功倍之效。一是字的比例,漂亮的字几乎都存在一个五比八的规律,这正好和西方艺术理论中的所谓"黄金分割率’相合。这是通过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可指导每个字的书写。二是注意字的重心,一般说来,造型优美的字,重心不在字的正中间,而在中间偏左上方一点的位置,这是因为人们的视觉误差和审美习惯造成的。这一规律也非常重要,决定汉字形象最终能否写得优美。”
启功先生的书作之所以受到世人的喜欢,我想不外乎有结体之美,清素之美,匀称之美,柔和之美和可识之美。其结体和用笔不追求刀劈斧凿之状,造型不刻意求险弄绝,章法无大起大落,是最能体现中国文人的一路书风。
有人说:“临好《兰亭序》先从《圣教序》入手,临好《圣教序》先临献之书,临好献之书得从智永的《千字文》入手。”这未免故意弄玄?笔者以为;“喜欢当直取”是较好选择。一个人的精力十分有限,现今出版的碑帖实在太多,自己喜欢就选其临习,然后博采才是有学之道。“入帖难,出帖亦更难。”的说法也未必科学实用。古今习王字、欧字、颜字、柳字、赵字者甚多,可至今无二王、二颜、二欧、二柳、二赵之说。即便是有二王之说那也是指羲之、献之父子而已。入帖临习是每个学书人的必经之路,而出帖也必然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出也得出,不出也得出。每个人有着千差万别的人生感悟,生活习惯,时代局限,力度、气度之生理差别,工具、材料也非一家之工,何以入不得出不得乎?
当然,行家理手一看你的字就知道是学哪一路,这道是真话。多临、多看、多比、熟能生巧、习以为常也是至理名言。凝思结想,反复推敲,意在笔先,把自己平日积累起来的知识运用笔端,追求自己认可而又得到公众认可的审美理念才是创作的原发动力。
具有书韵味的结体美的另一种表现,是物象的似与不似和笔画的灵活多变。比如古人所称的烈火“四点”和“鲁”字的腰间“四锤”,倘若四个点画完全一个模样而毫无变化的摆在书法中,就失去了书法之韵味,就会让人感到死气而沉闷,且毫无生机。写竖笔,如果不将笔意送到位,似古木,若悬针,如春笋才会让人感到有擎天之力和坚挺凝重之感。如果轻飘浮浅就会形成古人所说的“死蛇吊树”模样。蔡邕在《九势》中说:“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合势背。”孙过庭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古人所言,还有我们都熟悉的“肩夫让道”,“高峰坠石”,“行云布阵”,“凌云健笔”,“万岁古藤”等等。用现代的话解释,就是让我们用形象思维的方法来看待书法之美。
平、正之说不知是人体自身视觉的伟大错误,还是量化设计的实际偏差。由于我们的书写习惯总是向外而出,这样写出来的字才公正合理。如果向内拉挪则歪邪倒塌,这是人类自身先天决定的审美定向。所有横画只有向右上方斜出才是正的,而真正的正或水平反而歪了。这种人体自身的特殊现象是无法解释地。
一个繁写的“书”字和“画”字,仅横画就有八笔九笔,简直就像一堆书或一叠画。但我们如果将这些横画写成等长的笔法,真像一堆书或一叠画,那就难得入目了。这些独特的审美意识实际上是人体自身的特殊要求。
笔者以为:写点画就是干净利落,写会字、举字之类的字,全在注重左右之开合,顾左而盼右。写中字、华字之类的字就要特别留意中间一竖,既要沉稳厚重,又要重心稳妥。写方字、家字一类的字就要考虑勾画的顶角必须倾斜至字的中间,让勾状的尖角支称上面的所有重力。写走支一类的字,斜捺必须波折舒展,大有渔舟唱晚,百舸争流之感。写兴、典之类的字,下面两笔特别重要,开则松散,拢则失重,把握与上方的协调才有四平八稳的美感。写盈字、烹字之类的字就要注意下面的笔势一定要大胆放开,如盘中侍肴,丰盈可餐。写舞字尊字之类的字既有舞蹈风姿又有杂技绝色。类似之意象不甚枚举,总体上看,书法之结体是我们学书人毕生思考而又反复实践的大话题。
字形结体的美丑,实际上是书家长年临习书写的总结。如果一味按照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进人后关门的笔画顺序演进,则没有书法艺术可言。正是因为我们从学字之初就懂得了楷书笔画的书写顺序,才获得了书法创作的技巧能力。在很多情况下是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而故意反其道而行之,尤其在“一笔落草”的创作活动中更是如此。同一个汉字,为什么在不同人的笔下就千姿百态,奇妙生焉。这就是结体给我们带来美感的造型艺术手段或可以自由发挥而又不失本形的原因。造型中的结体与夸张是书家熟能生巧的具体表现,并为他人无可代替。
他人可以代劳则为技术,他人无法代替才称其为艺术。这就是两种劳动性质的本质区别,也是对“艺术”一语的精确解释。
很好的文章,值得初学书法者一读
 一、写字的字体已经成形,能不能改,怎样改法?  答:能改,而且用不多久。很多同志认为:写字已经成形,年龄已经渐大了,不能改了……,这种看法不对。要知道,写好字并不是什么难事,也不是高不可攀,而是极其好学,只要你方法对头,改正旧的写字习惯。具体地说,在你练写的时候,必须端正写字的姿势和执笔方法,这是首要条件。 (学啥都是年纪越小学得越好,年纪大者则需比低龄者花费更多的时间,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过,书画艺术的生命周期是很长的,对爱好者来说可以从事数十年乃至生命的结束。)  现在列举先人练字二例,现结合本身体会,谈谈这个问题。  大家知道,中国书圣王羲之,他先从卫铄学书,之后又多见先代名家钟繇等名著,遂改变初学。正是他,继往开来,把古朴的书体变成娇美流畅的今体,对楷、行、草书均有创造性的贡献,这就是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历史功绩。  再说颜真卿,他初学褚遂良,后从张旭得法。他参用了篆书笔意,写出了端庄雄伟的楷书。是他开创了二王以外的新风格。  有的同志提出:写钢笔字摹仿毛笔字帖行吗?实践证明,可以,其效果一样。临帖很重要,不容忽视。初学者应先描摹,而毛笔字帖不方便钢笔描摹,待描摹到一定水准时再临摹,这时毛笔字帖就可以用了。  写好钢笔字和毛笔字,不论年龄大小,不论你写字是否成形,只要勤字当头,下定决心,认识到对工作对前途有着相关的重要性,经过一番努力,是能写好的。  起步虽晚犹可追,古往今来,有许多三十而立后学成才的名师。宋朝的梁颢,八十二岁才考上进士,他咏道:“也知少年登科好,争夺龙头属老成。”明朝李贽,弃官就学,立志著书的时候已是五十四岁了,他的名著《焚书》,《藏书》先后在六十四岁和七十三岁时完成的。  成就的取得,不在于年龄大小,关键在于志向和恒心。二、写字应当从何学起?    答:先要选好你所理想的字帖,又要考虑是否近似你所写的字形,选好了,先看上几遍,分析其中字形要点和结构的规律。这叫“意在字先”,然后用透明白纸先描摹,后临摹,熟记每个字中的关键部位。具体步骤分述如下:  写字的姿势和执笔  (1)坐要正,肩要平,背要直,身子和头部不能歪,更不要低;两眼距桌面约一尺,前胸距桌沿约三寸。  (2)执笔要正,笔尖应直向前,切忌内斜,(只要掌心放平些,笔尖就自然向前);食指指尖距笔尖约一寸。拿笔不正或笔尖向内斜,就写不好捺,写不好横,写不好钩,很难顺手,甚至每写一笔,就得挪动一下右手。同时,写出的线条一无骨气,二无韵律,字形也就谈不到舒展大方。  (3)笔杆的斜度,写大字拿笔往上些,笔杆斜度要稍大,写小字往下些,笔杆斜度稍小。一般的斜度应倾斜在食指关节处,超过这个部位,写出的笔画,不是拘泥,就是呆板。笔杆斜度不适当,笔速要受到局限的,并且不可能写出飘然、神韵的字形来,因此不应倾斜“虎口”处。  (4)握笔要轻松,运笔才自如;握笔太紧,写出的字,不能开阔大方。据在中学讲课所见,一个有五十人的班级里,就有四十五人拿笔不正或笔尖向内斜,大学里也是这样,正是这个缘故,这些同学写出的字,钩不象钩,捺不象捺,笔画全是平拖堆砌。  前已说过,写字好坏,在姿势和执笔上有绝对关系。如同木工锯木一样,如果姿势和拿锯不正,即便“线条”画得再直,你也要锯歪的。这和写好字的道理是一样的。三、学书法的步骤应当怎样安排?    答:先从楷书基本笔画学起,即点、横、竖、撇、捺、提、钩、折八种。  一个字好比一台机器,基本笔画练好,等于把“零件”加工好;练好偏旁部首,就好比开始“组装”;练整个字形,就等于进入“总装”。就是说,先学“分解”,后学“连贯”。所以说,楷书是基础,而基本笔画则是基础的基础。  在练写基本笔画时,要分类去练。如练写“丶”时,要把丶、丿、丶、丨等分别练好,然后后再写“连贯”,进行组合。  一般的规律:练楷书先练基本笔画;再练笔画顺序;三练偏旁部首;四练字形结构;五练分行布局。  汉字的“点”画写时要加重,如石坠地。什么样的部位需要什么样的点,要做到“意在笔先”。如“宀”上头的点按钟绍京、欧阳询的写法,用短小竖势书写是比较有力的。《九成宫醴泉铭碑》用笔方整,且能于方整中见险绝,字画的安排紧凑,匀称,间架开阔稳健。《灵飞经》笔势圆劲,字体精妙。后人初习小楷多以此为范本。(见下图)                  图: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图:钟绍京——灵飞经四、为什么说学字必先练楷书?      答:大家知道,幼儿开始走路时,必先学站立,站稳了才能学迈步,步子熟了,才能快步走,然后跑起来。  这和练字的三部曲一样,先练楷;再练行;三练草。历代书家一致主张,只有练好楷书,基础牢了,再写行、草就容易了。只有练好楷书,写出的字,才能笔不浮滑,体不支离。五、先学楷书需要多久呢?      答:只要你选好字帖,每天坚持写两页,持之以恒,两个月就可以收效。至于练写的方法,仍是先描摹,后临摹,然后对照找差距。对难写的字,要分别记下来,专门突破。  当你练有成效的时候,你就自然产生了兴趣:越写越爱写,越看越高兴!这就是你成功的开始。习字要有毅力,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习字一段时间后,可找附近的高手指点指点,会少走弯路。六、写行书已经习惯,再练楷书能成吗?      答:没问题,而且还快呢。因为你对字形的结构已有一定的印象,在书写上也有一定的基础,手指和腕部更有一定的素养,只要方法改变一下,纠正你原来拿笔和运笔姿势,按着楷书的基本体系,坚持练下去,那么,在半年的时间就可收效。七、要想写好每个字,其重点应当掌握哪些?      答:第一要掌握笔力,这里指的是该用力的笔画就要用力;不该用力的就要轻笔过渡。  一般来说,写“丶、一、丨、丶(捺)”等笔画着笔应用力,其它稍轻些。但一个字中的个个笔画不能都用力。比如,写“人、大、天”等字的撇画应当轻,捺画应当重。相反,撇画写成重,捺画写成轻也可以,总之不能平均用力。写字时笔不要撩,这是初学者易犯的毛病。写字,是写而不是画,写时要一笔一笔的写,要稳稳地握住笔杆,一个笔划的起笔点和结束点书写时相对要慢些,当一个笔划完全写完再抬笔写下一个笔划。八、有人说,基本笔画好练,间架结构难写,是这样吗?      答:说起来好象很难,实际上只要你方法找准,路子对头,是很容易的。  比如,你首先练好了基本笔画之后,就有基础功底了。所说方法找准,路子对头,指的是在结构上分清是独体字,还是合体字。  如果是独体字,就要掌握字的中心和重心。例如“上、下、千、十”等字全是独体字,这就要掌握它的重心:横画稍长,竖画稍短,而竖画必须居中而下(楷书)。  如果是合体字,则要分清是左右结构;还是上下结构;是左中右结构,还是上中下结构,是半包结构,还是全包结构。学过五笔录入的朋友就容易理解结构  弄清这六个区别,再按字的定义和组织规律去掌握。这样,就可写出一个完美而秀丽的字形来。  例如:“好”“妈”属于左右结构;“幸”“素”属于上下结构;“常”“掌”属于上中下结构;“匠”“医”属于半包结构;区别这些不同的结构定义,就好办了。  比如:幸、素二字的上下两竖,注意居中对齐;常掌二字是个长形体势,不要写太长,稍加紧缩;好妈二字是个左右结构,左边稍小,右边稍大些,只要掌握好疏密得当,参差有序,不就好看了吗?相反,不分字形,疏密不当,一宽一窄,线条轻重不分,那就难看了。九、有人说,要想写好钢笔字,必先练好毛笔字才行,是这样吗?      答:不是。实践证明,那样要多走弯路。为什么?道理很清楚:因为汉字的结构规律完全一样,只是字形大小书写工具及手法不同,两先学哪一种都行。  继承和临摹古人作品,应力求形似,神似,但不能丢开个人的风格。  有些人对怎样写好字过于神秘化,也有的人把写好字说成是天生的……。事实上,不论写毛笔字还是写钢笔字,都不需要十年或二十年。不客气地说,毛笔字我只练了两年。当我把两年后写的字联拿给一位书法编辑看时,所得到第一句评语是:“你的字起码有十年的功夫”。这位编辑问我:“你都跟谁学过?”我说:“没跟谁学过”。事过三个月之后,我写的字联在一本杂志上选登了。  此事使我联想到,多少人和书法资料都一再声称:要想写好字,没有十年以上和更多的年头是练不成的……。又说,写好字是天才等等。这些论断是不符合实际的。事实上,只要字帖选好,方法对头,下定恒心,用不上一年的时间就可取得成效,请同学们试试看。  有的人提倡写好钢笔字必先练好毛笔字,实际不必要,因为你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同时掌握两种笔法。钢笔字写得好的人不一定好毛笔字就好,反之毛笔字写得好的人钢笔字相对来说还不错。有时间写毛笔字的人,对提高钢笔字的质量会有不小的帮助。十、怎样安排好字形有大小?      答:中国汉字有大有小,形状各异,不论用毛笔或钢笔,写出的大小不能完全一样,我们管它叫“参差有序”。  具体要求:笔画多的写细稍收缩,笔画少的写粗稍扩散。要写得大小匀称,不要象棋子不分大小一律排列。例如:“腾”字同“小”字;“口”字同“国”字;“工”字同“骞”字。十一、写字讲究呼应,这指什么说的?      答:要想把字写得生动活泼,就得注意线条的往来和笔势的呼应。笔画相间有呼应,句间的开头和末尾也讲究呼应,这样的写法是为了避免机械式和堆砌现象。我们经常提到的“笔断而意连”,使点画互相间的声势具有连贯性,这种声势好比幼儿伸手喊妈妈,妈妈伸手接幼儿的那种动作。  《书筏》中说:起笔为呼,收笔为承。反之,如果写完一笔再考虑下一笔,中断笔间势能,那就是《续书谱》所批评的:“图写其形,末能涵容,皆支离而不贯,其结果多成珠子,字形当然活不起来”。  所以要使字写得生动活泼,情趣诱人,呼应二字是不能忽视的。十二、据说横竖有原则写法,是这样吗?      答:是的,这是当代书法家邓散木说的,邓老讲得有道理。写“横”要稍斜,左边低,右边高,其斜度约在5-7度上下。不要低于5度。不要高于7度。这是因为人的两眼视觉并不平衡,如果把“横”画写成平直,那么,由于两眼的错觉,看上去右端的末尾似乎倒下去了,很不自然。  汉字的“竖”画比较重要,在一字当中起着栋梁作用。虞世南在《笔随论释行》(引王羲之语)说:“为竖必弩,贵战而雄。”故写竖画要刚劲有力。    “横”要稍斜,这是习字要点,是书法家经验之谈,切记!大家可参看下图“横”的书写效果十三、练字用什么样纸好?应注意些什么?      答:用方格本较好,因为它有一定的方格,对你练写的字形在规范上有一定的约束。在练写时要按行按序进行,每写完一页,就要分析一下,看看差距在哪?每写完一本,也要留存起来,以鉴别对照,衡量进步的程度。在练写时,切不能无规律地东写一个,西写两个,这样的练字会影响你掌握章法和布局。  按着次序练写,一能练好章法,二能安排好整篇布局,更会帮你养成写好行序的好习惯。如果任意乱写一通,那你在正式写作时,虽然字形本身写得尚好,但全篇布局肯定不规整,这是个大事。十四、写字在快慢上有关系吗?      答:关系很大。写字在行笔快慢上有极大关系,字形的优美,线条的神韵,大部在快速行笔中体现出来。呼应的连贯笔势也是在快速运笔中体现。慢笔写出的字是没有神韵的。  大家知道,一些快速行笔的人写出的字形和篇章,不拘泥,不呆板,具有高昂的气势!这就是他们运用了“一气呵成”的良好效果。  要想快速行笔,达到满意的效果,除了要对字形本身结构具有素养之外,更重要的是执笔要正,并尽量往上些。  书写每个字要按照字的基本定义去构思,信指而书,信腕而行,不要做作,不要修饰。“笔劲洞达美而韵,书贵瘦硬方有神”。这就是写字在快慢上应当体现的一面。十五、书写基本笔画时,应注意哪些?  答:(1)写“点”重如石,形断而意连;  (2)写“横”要稍斜。一字有两“横”上“横”要仰势,下“横”写俯势;  (3)“竖”画粗而壮,写直不要歪;  (4)“撇”之发笔利,“捺”之发笔扬;  (5)“折”的发笔缓,“钩”之发笔冲。  初练稍慢,循序渐进。要知道,书体成就的取得,都必需先把楷书的基本笔画练好,它是写好一切书体的立足点。十六、学字非得模仿古人的字体吗?      答:是的,这是一个继承传统的问题。但是时代在前进,事物在发展,各种艺术总是要不断创新,因此也不能一味照搬古人的,应当取其精华。  明代的陈洪绶说:“谓学者,竟言钟王,顾古人何师?撷诸家法意,自创一体”。苏轼在“画论”中也提到:“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王羲之变隶法为行楷后称“书圣”;张旭变二王草法为今草称“草圣”。如果照古人一翻再翻,千人一体,千字一面,那就说谈不上书法艺术的发展。脱其窠臼,创出新貌,没有个性创新,就等于失去其生命力了。这是两种书法在发展上的必然趋势。十七、怎样选择字帖?      答:这要看你对哪种字体感兴趣,也要看你的字近似哪种,然后就可定下来。如果选不到理想的钢笔字帖,也可选毛笔的字帖。如“灵飞经小楷字帖”,欧阳询的“三十六法”,黄自元的“九十二法”,这些秀丽端庄,遒媚劲健的楷书虽属毛笔字帖,但它的字形和大小,都可做学习钢笔字的范本。现在市面上的钢笔字帖搀杂不齐,选购时谨慎从事,以免贻误学习。十八、衡量一个字、一篇文章应从哪些方面来评价?  答:第一要看字的“笔力”;第二要看字形和间架结构规律的掌握;第三要看全篇手法和布局。  “笔力”分布怎样,结构相间的疏密程度是否适当,字间、行间、开头、结尾等,条理是否分明。  要知道,真正的书法功底还要注重在挺拔雄劲的楷书上面。十九、 怎样才能掌握好章法和布局?  答:书写文章时,不能看一个字写一个字,应当看准一句,接连不停地写下去。这样的写法,能使字序整齐,气韵丰满。如果看一个写一个会产生字间、行间以致整个篇幅的不规则现象,这虽然是个小事,但对衡量作品的整个格调是很主要的。  钢笔字横写居多,要边写边向左方看齐,竖写时边写边向上部看齐。  字的大小,一般在5×8mm的宽高度,字间的距离应占一个字的一半,行间距离应占一个字的宽度。  字形写得虽好,但章法和布局安排不当,是要降价三分的。因此必须重视对章法布局的安排,要在平常写作时养成好的习惯。二十、怎样体现书法艺术美感?这种美感从何而来?      答:书法艺术是运用联想来唤起人们内心情感的萌发,其中包括“形、神”两方面。  书法“形”的美主要运用点线、结构、疏密、轻重、行笔的缓急组成形象的“字形”,以这形式的美、力度的美、结构的美唤起人们的情趣和美感!  书法“神”的美,指的是线条组合后总体的外貌。它不是象几何学里那样机械式的配合,而是书家以唯物的、运动着的气势和本能,发自热爱生活的审美理想。“壮则雄健以嵑嶫,丽则绮靡以清遒”。这就是书法“神”美的应有体现。  古人说,情之喜、怒、哀、乐各有分数,它体现在书者的广阔胸怀中。喜则气和而字舒;怒则气愤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书者内心蕴含着生命激发的意念,洋溢于字里行间震撼着欣赏者的心灵,从而引起共鸣。  我国书法艺术“形神”兼备,气势生动!正是这种美,中国的书法艺术价值已被世界所重视。一九七七年四月美国耶鲁大学举办的首届国际书学史讨论会上,就有《中国书法对现代画家的影响》的论文。  具有典型东方美并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中国书法艺术,其影响之大,可窥一斑了。二十一、今后在写字上应注意哪些?    答:要注意“识、简、连、美”四个方面,这是原副省长,辽宁书法家协会名誉会长朱川同志提倡的,这四个字,对今后硬笔书法规范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识”指的是写出的字要准确,清晰易辨。既然文字是代表无声语言的符号,表达一个人的心意和行动,那么,这个符号写出来就得叫人认识。如果写得七扭八歪,谁也不认识,日子久了,连自己也不认识了,这种字还有什么用处呢?    “简”指的是按国家规定的简化字去写。要知道,汉字由繁向简发展、不断辗转演变已不是现在的事。从秦始皇统一文字并做了规范以后,小篆变隶书,草书变楷书,汉末的草书又变成楷书的草体。字体的不断简化是汉字发展的规律。    今天,我们正在建设物资文明和精神文明,人们对汉字书写效率要求更高。因此简写汉字的提法就十分必要了。但提倡写简化汉字,不是乱来的。    “连”指的是用连写的笔势写出的字,简单地说,就是快写的连笔字。连笔是行笔--抬笔--再行笔过程中自然而然的连线(笔尖没完全脱离纸张,连笔线通常较细,有些线呈虚实状,有些断开呈形断意不断),而不是牵强生硬的连笔。    不论行书或草书,都必须有规范性的约束,不是无规律地乱来。重复地说,写出的字,必须叫人看得懂,领会其意,不给别人为难才行。    “美”是指一个字写出后的最高要求。书法美的表现形式是以线条造型美,而不是以象形美。    比如写个“鱼”字,欣赏者如果根据这个“鱼”字象不象自然界里的“鱼”而判断它美不美,这就混淆了美的含义。    评价字形美不美,应摒弃汉字古老的原型,而是以其线条造型所体现的“形、神”为依据。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汉字象形性的古老写法已不被人们所重视。如果有人认为象形性强的甲骨文是美的,那么,没有象形性的楷书就不美了,这显然不符合中国书法史的实际情况。    线条本身的美,来源于造型。毛笔字表现在“筋、骨、血、肉、神、气、韵、味”(朱川语)上,钢笔亦如此。    这种美不是牵丝拖沓或牵强做作,而是线条整体自然美,它通过“形、神”的具体化所表现出来的。
书法基础知识
 
 

第二篇书法入门先要学什么:书法学习入门知识

书法学习入门知识
·书法欣赏的方法
明确书法欣赏的审美标准,是正确进行书法欣赏的基础;掌握书法欣赏的方法,是进行书法欣赏的关键。
一、书法的审美标准
南朝书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这里,强调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一般地说,“形”包括点画线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书法空间结构;“神”主要指书法的神采意味。
(一)书法的点画线条
书法的点画线条具有无限的表现力,它本身抽象,所构成的书法形象也无所确指,却要把全部美的特质包容其中。这样,对书法的点画线条就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要求具有力量感、节奏感和立体感。
1、力量感
点画线条的力量感是线条美的要素之一。它是一种比喻,指点画线条在人心中唤起的力的感觉。早在汉代,蔡邕《九势》就对点画线条作出了专门的研究,指出“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点画势尽,力收之”。要求点画要深藏圭角,有往必收,有始有终,便于展示力度。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强调藏头护尾,不露圭角,并不是说可以忽略中间行笔。中间行笔必须取涩势中锋,以使点画线条浑圆淳和,温而不柔,力含其中。但是,点画线条的起止并非都是深藏圭角不露锋芒的(大篆、小篆均须藏锋)。书法中往往根据需要藏露结合,尤其在行草书中,千变万化。欣赏时,既要注意起止的承接和呼应,又要注意中段是否浮滑轻薄。
2、节奏感
节奏本指音乐中音符有规律的高低、强弱、长短的变化。书法由于在创作过程中运笔用力大小以及速度快慢不同,产生了轻重、粗细、长短、大小等不同形态的有规律的交替变化,使书法的点画线条产生了节奏。汉字的笔画长短、大小不等,更加强了书法中点画线条的节奏感。一般而言,静态的书体(如篆书、隶书、楷书)节奏感较弱,动态的书体(行书、草书)节奏感较强,变化也较为丰富。
3、立体感
立体感是中锋用笔的结果。中锋写出的笔画,“映日视之,画之中心,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至于折处,亦当中无有偏侧。”这样,点画线条才能饱满圆实,浑厚圆润。因而,中锋用笔历来很受重视。但是,我们不能发现,在书法创作中侧锋用笔也随处可见。除小篆以外,其他书体都离不开侧锋。尤其是在行草书中,侧锋作为中锋的补充和陪衬,更是随处可见。
(二)书法的空间结构
书法的点画线条在遵循汉字的形体和笔顺原则的前提下交叉组合,分割空间,形成书法的空间结构。空间结构包括单字的结体、整行的行气和整体的布局三部分。
1、单字的结体
单字的结体要求整齐平正,长短合度,疏密均衡。这样,才能在乎正的基础上注意正欹朽生,错综变化,形象自然,于平正中见险绝,险绝中求趣味。
2、整行的行气
书法作品中字与字上下(或前后)相连,形成“连缀”,要求上下承接,呼应连贯。楷书、隶书、篆书等静态书体虽然字字独立,但笔断而意连。行书、草书等动态书体可字字连贯,游丝牵引。此外,整行的行气还应注意大小变化、欹正呼应、虚实对比,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节奏感。这样,才能使行气自然连贯,血脉畅通。
3、整体的布局
书法作品中集点成字、连字成行、集行成章,构成了点画线条对空间的切割,并由此构咸了书法作品的整体布局。要求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疏密得宜,计白当黑;平整均衡,欹正相生;参差错落,变化多姿。其中楷书、隶书、篆书等静态书体以平正均衡为主;行书、草书等动态书体变化错综,起伏跌宕。
(三)书法的神采意味
神采本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采。书法中的神采是指点画线条及其结构组合中透出的精神、格调、气质、情趣和意味的统称。“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说明神采高于“形质”(点画线条及其结构布局的形态和外观),形质是神采赖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书法艺术神采的实质是点画线条及其空间组合的总体和谐。追求神采,抒写性灵始终是书法家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
书法中神采的获得,一方面依赖于创作技巧的精熟,这是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只有创作心态恬淡自如,创作中心手双畅,物我两忘,才能写出真情至性,融进自己的知识修养和审美趣味。
二、书法欣赏的方法
书法欣赏同其他艺术欣赏一致,需要遵循人类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由于书法艺术的特殊性,又使书法欣赏在方法上表现出独特性。一般地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从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
书法欣赏时,应首先统观全局,对其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进而注意用笔、结字、章法、墨韵等局部是否法意兼备,生动活泼。局部欣赏完毕后,再退立远处统观全局,校正首次观赏获得的“大概印象”,重新从理性的高度予以把握。注意艺术表现手法与艺术风格是否协调一致,作品何处精采、何处尚有不足,从宏观和微观充分地进行赏析。
2、把静止的形象还原为运动的过程,展开联想。
书法作品作为创作结果是相对静止不动的。欣赏时应随作者的创作过程,采用“移动视线”的方法,依作品的前后(语言、时间)顺序,想象作者创作过程中用笔的节奏、力度以及作者感情的不同变化,将静止的形象还原为运动的过程。也就是摹拟作者的创作过程,正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情感变化等。
3、从书法形象到具体形象,展开联想,正确领会作品意境。
在书法欣赏过程中,应充分展开联想,将书法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事物进行比较,使书法形象具体化。再由与书法形象相类似事物的审美特征,进一步联想到作品的审美价值,从而领会作品意境。如欣赏颜真卿楷书,可将其书法形象与“荆卿按剑,樊哙拥盾,金刚眩目,力士挥拳”等具体形象类比联想,从而可以得出:体格强健——有阳刚之气——富于英雄本色——端严不可侵犯的特征,由此联想到颜真卿楷书端庄雄伟的艺术风格。
4、了解作品创作背景,正确把握作品的情调。
任何一件书法作品都是某种文化、历史的积淀,,都是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因而,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包括创作环境),弄清作品中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气息和作者的人格修养、审美情趣、创作心境、创作目的等等,对于正确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正确把握作品的情调大有裨益。清王澍《虚舟题跋·唐颜真卿告豪州伯父稿》云:“《祭季明稿》心肝抽裂,不自堪忍,故其书顿挫郁屈,不可控勒。此《告伯文》心气和平,故客夷婉畅,无复《祭侄》奇崛之气。所谓涉乐方笑,言哀已叹。情事不同,书法亦随而异,应感之理也。”可见,不论是作者的人格修养、创作心境,抑或是创作环境,都对作品情调有相当的影。向。加之书法作品受特定时代的书风和审美风尚的影响,更使书法作品折射出多元的文化气息。这无疑增加了书法欣赏的难度,同时更使书法欣赏妙趣横生。
总之,书法欣赏过程中受个性心理的影响,使欣赏的方法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以上所述仅是书法欣赏的一种方法,欣赏过程中可以将几种方法交替使用。另外,欣赏过程中还必须综合运用各种书法技能、技巧和书法理论知识,极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审美评价能力,尽力按作者的创作意图体味作品的意境。努力做到赏中有评、评中有赏,并将作品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对作品作出正确的欣赏和公正、客观的评价。当然,掌握了正确的欣赏方法以后,多进行欣赏,是提高欣赏能力的重要途径,扬雄谓,“能观千剑,而后能剑;能读千赋,而后能赋”,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欧阳询书论
八 诀
如高峰之坠石。
似长空之初月。
若干里之阵云。
如万岁之枯藤。
劲松倒折,落挂石崖。
如万钧之弩发。
利剑截断犀、象之角牙。
一波常三过笔。
澄神静虑,端己正容,秉笔思生,临池志逸。虚拳直腕,指齐掌空,意在笔前,文向思后。分间布白,勿令偏侧。墨淡则伤神彩,绝浓必滞锋毫。肥则为钝,瘦则露骨,勿使伤于软弱,不须怒降为奇。四面停匀,八边具备,短长合度,粗细折中。心眼准程,疏密欹正。筋骨精神,随其大小。不可头轻尾重,无令左短右长,斜正如人,上称下载,东映西带,气宇融和,精神洒落,省此微言,孰为不可也。
用笔论
有翰林善书大夫言于寮故无名公子曰:“自书契之兴,篆隶滋起,百家千体,纷杂不同。至于尽妙穷神,作范垂代,腾芳飞誉,冠绝古今,惟右军王逸少一人而已。然去之数百年之内,无人拟者,盖与天挺之性,功力尚少,用笔运神,未通其趣,可不然欤?”公子从容敛衽而言曰:“仆庸疏愚昧,禀命轻微,无禄代耕,留心笔砚。至如天挺、功力,诚加大夫之说。用笔之趣,请闻其说。”大夫欣然而笑曰:“此难能也,子欲闻乎?”公子曰:“予自少及长,凝情翰墨,每览异体奇迹,未尝不循环吟玩。抽其妙思,终日临仿,至于皓首而无退倦也。”
“夫用笔之法,急捉短搦,迅牵疾掣,悬针垂露,蠖屈蛇伸,洒落萧条,点缀闲雅,行行眩目,字字惊心,若上苑之春花,无处不发,抑亦可观,是予用笔之妙也。”
公子曰:“幸甚:幸甚:仰承馀论,善无所加。然仆见闻异于是,辄以闻见便耽玩之。奉对大贤座,未敢抄说。”大夫曰:“与子同寮,索居日久,既有异同,焉得不叙?”公子曰:“向之造次,滥有斯言,今切再思,恐不足取。”大夫曰:“妙善异述,达者共传,请不秘之,粗陈梗概。”公子安退位逡巡,缓颊而言曰:“夫用笔之体会,须钩粘才把,缓绁徐收,梯不虚发,斫必有由。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钩。壮则口吻而口口,丽则绮靡而消遒。若枯松之卧高岭。类巨石之偃鸿沟。同鸾凤之鼓舞,等鸳鸯之沉浮。仿佛兮若神仙来往,宛转兮似兽伏龙游。其墨或洒或淡,或浸或燥,遂其形势,随其变巧,藏锋靡露,压尾难讨,忽正忽斜,半真半草因。唯截纸棱,撇娘密绍,务在经实,无令怯少。隐隐轸轸,譬河汉之出众星,昆冈之出珍宝,既错落而灿烂,复逯连而掃撩。方圆上下而相副,绎络盘桓而围绕。观寥廓兮似察,始登岸而逾好。用笔之趣,信然可珍,窃谓合乎古道。”
大夫应声而起,行吟而叹曰:夫游畎浍者,讵测溟海之深;升培塿者,宁知泰山之峻。今属公子吐论,通幽洞微,过钟、张之门,入羲、献之室,重光前哲,垂裕后昆。中心藏之,盖棺乃止。”公子谢曰:“鄙说疏浅,未足可珍,忽枉话言,不胜惭惧。”
·陈忠康临帖如是说。
1、临摹是怎么回事?这是个大问题,不搞点临摹的心理学是难解决的。必需对临摹的流程有所考察。我认为过程是这样的:
第一,(起点)对象--看(观察)--体验--心理传递--手部反映--落实纸面
第二,对照--纠错--再次心理体验--加强记忆(终点)
第三,再一次轮回, (无数次下去。。。。。。)
这是一个无数次的“试错--修正”的过程,任何的临摹都不能百分之百接近原帖。可以说任何临摹都是意临。真正的形似存在于理想中。
临摹的最大意义是通过准确重复古人的书写而达到与古人接近的书写状态及心理状态,入古深浅就看这了。
因此这么看的话形的逼真很重要,是一个必要的环节。没有逼真的笔触模仿是根本无法体验古人的书写情境和心理状态。就是不能入古。(出古的不象应该是另一回事)。因此,所谓的造假的模仿我也认为很有必要,起码是检验书写者的能力的一个考察手段。
“神”本来是不存在的。任何的神都依附于物质基础--形。不存在神似而形不象的临摹,但存在形即使不似而神不错的临摹(历史上成功的意临都这么干)。分析来看,不同效果的神都对应不同的形。通常认为的“神似而形不似”只是读者的一种误度,一种心理认同。
2、形不是指表面的,那是僵尸,形有肉、筋、血等。摸的好的话都应该出来,神也随之而生。把位置与神采对等是古人的一种描述方式,有其意义,但未必准确。
3、在临摹中一般使用“形-神”之二元概念只能针对一种模糊的大方向,是中国人思维方式决定的对书法一种描述。有时管用,有时却会被这种概念所误导,是语言的无能,没办法。这对概念在具体的运用时还要很多内容要补充进去,才能丰满。
4、古人或传统的最好东西都凝聚在经典书法里面,不论是以前,现在或将来,人类精神生活的好东西就在那里。现代人善于夸大某些感觉,以为那就是现代精神,并崇拜它,搞一些艺术的造反,也确实是反映现代精神的,但这种现代精神的意义和价值能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大有问题。人类是渺小的,它真正值的尊敬的价值也许不多,而这种价值很可能不存在现在或将来,也许就存在于以前。所以,某种意义说,我们尊古是对人类真正意义的回归,和一种宗教式的崇拜。至于其他如创造性之类的追问就变得没有意义。
5、造就一个书法大家的程序或学习史的起点肯定是日常书写,而中间是日常书写的技术积累,最终是日常书写达到艺术性的高境界,就是历代书法大家所达到的水准。
6、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才能达到那种水准?临摹大概是现在书法活动中解决此问题的不二法门。(不知古人是否也这样想,但古人的临摹的问题情境与我们面临的肯定不一样,每个时代的问题情境也不一样。对古人临摹问题化些工夫研究会很有意义。)那怎样的临摹方式才能最有效呢?我觉得这是我们的焦点问题。
国美经过二十年的教学积累,逐渐已现成一套有效的方法,凡是一到国美学习,必会融入这种技术语境。可能是因为出了太多的人才,人们就推崇它。实际也证明在国美读几年书抵的上社会上学上几十年的。但任何事物一旦发展为一种模式,也会渐渐暴露出不好的倾向。国美现在似乎给人一种感觉正在日益繁荣地利用那一套流水线培养越来越多的写字工具。个性在日益让位于共性(主要指学习方式的独特性在销蚀),这可能是任何体制内的东西都会有这结果。历史上的学院派最后都是从革命走向保守僵化。
7、一个外国人的眼里是否是形还是神我不知道。但书法的形来自与人心里一种共通的美感和心理同构,而历代经典是这种东西的积淀结果。也是衡量你的造型的源泉、潜在标准。
8、好,谈技术,节奏。就是速度问题,是形能否准确的极为重要的环节,一般人都不注意。临摹的话就看你临什么、绝不一样,个别对待,结合性情选择。笼统的说,少年时比速度,越快越好,只有快才反映活(即脑袋好用,手听话),标准是在最短的时间完成最难的动作,要有意思训练这个,当然也应该会慢。年纪大了,就比谁能慢下去了。我怀疑少年时不会快写而老了能慢写好的人,也怀疑老了还在拼命快写的人会写的好。不知你们同意否?
9、关于临摹的逼真问题。一般的形似要求是没人怀疑的。由于人们习惯于用“继承=创新”、“古-今“、古人--自我”等二元论思考问题,对逼真的程度可能会时刻反思。到底如何算临摹得像,怎样的度才算标准呢?答案每人会不同。比如翁志飞的临摹,其他人已认为很入古,怀疑他的创作,担心他太入古,再下去就是奴隶,找不到自己。而他本人却认为尚是基础阶段,还差得远。这种分歧很有意思。
10、我之所以高度重视翁志飞,是因为他独特的思考和感觉方式。况且他在入古这条路上比别人走得更彻底,这不仅仅指他的书法,而是他的整个人----心境和状态,这从他有意识得排斥某些现代化的东西的行为中可以看出。他比别人更彻底的原因是敢毅然决绝地把自我的火种掐灭,置之死地而后生。入古在他那里已成为自律的事情。别人担心失去自我,而他怕有自我。他决不理会一般人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他也许觉得没意义,也许他比任何人想得更通。他的焦点问题很简单:学赵子昂,多写小楷,拿好笔,找些适合的工具。这些常人眼里最简单,最基础、最一般的问题在他看来是严重的问题、根本的问题。而他能把这些问题一直深化下去。
11、临摹的效果决定于认识,决定于对范本的心理体验程度。
心理体验中有个心理筛选问题。人们面对范本,总是注意到某些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总是看到或选择其乐于接受的东西,视觉的发现要经过心理的过滤,这就是筛选。
任何人都会存在心理筛选问题,因此任何人在临摹时都会有局限。好的临摹应该克服因心理筛选而忽略的信息。临摹中“视而不见”的情况太多了。
针对被忽略的信息要经过感觉系统的反复检验修正,即培养“修正的眼睛”。很多人临的不象,不会看(观察),甚至临得一塌糊涂还自鸣得意,这不奇怪,只因为他没训练
“修正的眼睛”。 关于临摹问题的心理暗箱是如何操作的我们所知甚少。
·关于“临摹”的笔记。--高惠敏。
△临摹是学习书法最基本最初步的方法,是攀登顶峰的必由之路。
△“临”和“摹”,本来是两个意思:“临”是“对着写”,“摹”是“蒙着描”。这两种方法,对初学都是行之有效的。对后者,大家往往不重视,其实,你如果真的试试,就会发现效果也许比前者更加明显。
△临的对象(字帖),可以由老师指定,但最好还是自己选择。你喜欢它,并且着手研究它,那可说是一种享受;强迫自己学习那种毫无兴趣的东西,不管它本身是多么重要正确,那也无异于一种劳役。如果你是因为不满意自己的字而希望有所改进,但多方面努力又实在找不到一种能引起热情和兴趣的字帖,那么,你最好,还是干脆去干那些使你兴趣盎然的事情。
△临摹不是整篇誊抄,不能全线出击;它是描样绣花,须各个击破。一个字就是一个战役。无论对整体还是局部,都需要仔细推敲慎重对待。
△临摹是通过手的描画,加深脑的印象;通过手、眼、脑的运动,把优美的形象刻在自己的心里。
△关键不在数量,而在于每临一遍都要确有所得。哪一遍心无所动,那一遍就是浪费时间。
△临就要力图象,这是临摹的主要目标之一。历代著名书法家曾留下不少临摹作品,有的看上去不完全逼肖,常有书家自己的影子。初学者不宜用此法。现在的任务,是通过临摹来理解、消化别人创造的书法形象。临习作品与原作的相象程度,反映了你理解和掌握的程度。
△艺术到了高级阶段,本来是只能感受、意会,不能用任何框框程式来解释的。但在此之前,通过临摹,归纳一些基本原则和机械规律,还是十分必要的。
△从形式上看,临摹是用自己的手写别人的字;从本质上看,这实在是训练形象感受能力的极好手段。临写得越象,必定是琢磨得越透;观察得越细,说明感受力越敏锐。两个字放在一起稍有不同,便能一眼明辨,这样敏感的眼力,应是每一个书法家必具的基本素质。
△临摹是一种思索。老学不象,究竟问题在哪里?是哪一笔、哪一部分、哪些地方在作怪?自己常犯的毛病是什么?要找症结、抓关键,多找几个角度分析。
△临摹是一种比较。字帖上的字和自己写的字是比较的双方。笔画的方向、长短、曲直、位置,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整体的感觉、局部的造型,应该一点一点地解剖、对照。
△临摹是一种记忆。临得象了,还要总结。以前不象,是因为什么;后来如意了,是抓住了什么主要矛盾。这样,就能抓住一个字的基本骨架,然后反复巩固,记在心里。
△对钢笔字来说,临摹的重点是字的结构,不必在用笔上花太多的力气。既注意结构又照顾用笔,能一下学得象固然很好;但实践的结果常常是互相干扰,顾此失彼。
△每天临几个字并能吃透记住,这样的进度应该令人满意。坚持半年,从理解方面说,应能基本解决问题。当然,为求熟练、流利、再创作,还须巩固、发展、努力。
本文选自1985年第三期《中国钢笔书法》(总第四期)
注:文末所举的几个临摹例子略。
·临帖心态调整四法 。---佚名。
临帖是学习书法的唯一途径。书家以它为日课。以期融会贯通,自成风格;初学者更是以它为基石,以期厚积薄发,技进乎道。可在临帖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即拿到一本字帖,通过一段时间的临写之后,有时会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甚至感到越写越差了。这时我们往往会感到临帖的乏味,会有几分心灰意冷,甚至对习书失去信心。
其实.这种现象每一位习书者都经历过,我们称之为“临帖高原期”。它是我们习书道路上的一道道屏障.我们只有越过它才能海阔天空。我们要正确对待习书高原期,不回避.不畏惧.并要善于在高原期调整自己的心态,顺利度过高原期,使自己的作品有一次次质的飞跃。
一、改变思维,追求新意。
改变以往临帖的思维定势,刻意寻求帖内的新意是自我调整临帖心态的方法之一。我们惯用的临帖方法多是对照字帖一页页临写,但久而久之便会厌倦这种临法,怎么办?可以寻求新的临法。
A、选临:即有选择性地临习,如选相同偏旁的字,选相同结构的字,选自己喜欢的字,选难写的字,选自己喜爱的几页。选自己喜爱的几句等反复临习。这样临写有时带有一定的目的性,有时有很大的随意性,临写起来时而轻松,时而专注,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心态,不再把临帖当作一种负担。
B、创作式临写:即把临帖当成一次次创作,如可以把帖的每一页当成一幅作品.把帖的每两行当作一副对联来完成。这种创作式临习方法不但可以使我们以严谨的态度对待临帖,提高临帖兴趣,而且便于我们将临作与原帖进行比较,发现临作在笔法、字法、章法上的欠缺,提高临帖的精微程度,促进创作。
此外,还可以由后至前临习.从新的角度去认识,把握字帖;还有集字、集联或集体式临写。这是由临帖向创作过渡的一种好方法。
二、研究揣摩,中得 心源。
日常生活中有句话“距离产生美”,当我们临习某帖产生厌倦心理时,我们不妨进行冷处理,暂时将该帖束之高阁。
这时我们可以间或地以其他帖(当然最好是一脉相承的)来调剂一下心情,但最好是利用此时的闲情静下心来对该帖悉心研究一番。可以广泛地收集该帖的有关资料,如刊物上对该帖的赏评.该帖书写的时代背景.该帖讲述的主要内容,该帖临写的指导文章,该帖相关的收藏轶事等,这些相关内容可以使我们更全面、深入地理解所临之帖,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该帖的风神、气韵.提高临写质量。
另外,我们可以对收集的相关资料加以综合分析,在参照他人艺术观点的基础上,冉从自己的审美观点和临写体会谈谈自己对该帖的诸多看法。还可以整理成文章投给报刊,如果能够刊发无疑对自己又是一个促进。
我们常说“没有计划的工作是盲目的工作,没有总结的工作是工作的盲目。”其实,我们在对所临写帖进行研究揣摩的过程是一个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它可以很好地校正我们平时临帖所犯的错误,更好地走近古人。
三、营造氛围.激发情趣。
孙过庭《书谱》中阐述书法的功能“故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这虽然指的是书法创作,但临帖时我们也应尽力契合于原帖的“情性”、“哀乐”,因为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表现原帖的形、神。
蔡邕也在《笔论》中言:“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由此可见,古人作书是十分讲究一个好心境的。这一点对临帖当然也具有借鉴价值。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了解字帖内容及时代背景的原因。
笔者以为.要真正深入地临帖起码要做到两点:一是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二是需笔端融入感情。然而这样的氛围如何营造呢?可以品茗读帖,与古人对话;可以听上一段旋律通融于古帖的音乐,激荡心扉;也可以如蔡邕所言“默坐静思,随意所适”……总之,临帖前调节好心境才能做到心手合一,达到事半功倍的临写效果。否则,我们应付式、任务式临写往往手是心非。越写越丧气,所以笔者以为养成良好的临帖习惯也很重要。
四、寻师访友,开启思路。
孔子日:“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当我们临习某帖产生写不下去心理的时候,可以带上自己的几纸临作寻师访友。去他们中寻求一剂良方。
书法前辈苏东坡有一千古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我们将自己的迷惘、困惑向师友倾诉时,他们会从不同角度去分析、点拨,这其间也许便有金玉良言令你茅塞顿开。更何况师友间的聚会可以开阔心境,可以取长补短,可以相互激励,可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临帖的方法很多,讲究也非常大,每个习书者都会有一番心得体会.但愿小文能抛砖引玉,有更多的道友将自己临帖的成功经验介绍给大家,这对广大习书者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浅说临帖六法。---佚名。
临摹碑帖是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和有效手段。摹帖是初习阶段练习基本功的有效方法,它容易得古人书法的体势结构,但最大的缺点是难以领悟书法的精髓——神韵。学习任何一门艺术,其归根结蒂是要把握艺术的奥妙所在。表现于书法的则是对法则、技巧与气韵的理解与运用。在对优秀法书摹仿的进程中,为有效地弥补“摹帖”的不足而对法则、技巧及气韵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我们更多地选用“临帖”的方法。
笔者现就临帖浅析几种方法,有兴趣的书友不妨选择试用。
一、实临法。这是最常用的临帖法。此法就是将范本放于眼前,用毛笔(硬笔)对照着写,通过观察与理解法帖来摹拟范字。开始时可看一笔写一笔,看一字写一字;待临熟了,便可看几字或几行而写之,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对临。待对范本中每一个字、每一行都有了精熟的记忆与理解。便可凭印象将全帖写出来,这就是背临。临帖要临到背临的程度。实临法因能充分结合眼手脑且很有效果,所以广泛地被每一位学书者应用。
二、指临法。这种方法可用于不具备纸、笔的情况。如在工作的中间休息时.火车的路途中,便可运用手指在空中或桌凳等物体上,凭对范字的记忆进行“临习”或“创作”。就在这种独特的书法学习中,往往能加深对执笔手感与运笔疾缓的理解与把握。这种方法不仅在当代被人采纳;就是在清朝时,便有郑板桥睡觉时用妻体习字的趣史为例,广为传颂。
三、心临法。在脑海里设一张纸、一支笔来临习范字,也是一种有趣而有效的方法。其实这种方法被每一位学书者于无形中运用。当临习法帖时,先观范字,加深理解,而临习落笔之时便在脑海里有对范字“演习”或“放影”的过程,即便是瞬息即逝。这与“意在笔先”的书论不谋而合。其实,在众多的休息、闲暇之余,我们若能有效利用“心临”之法-进步往往会在下一次实临中显露出来。
四、意临法。这是临习法帖气韵、意境的方法.被众多书家广为运用。临习法书时不求一字一画肖合形毕,但求整体气韵生动自然。这是一种带有创造性的临习方法,不适于初习者运用。
五、创作临习法。有的书本称之为“集古字”。选取法帖中的字进行“移植创作”,或对联,或条幅,或扇面.能“箭”临帖与创作之“双雕”。王羲之行书名帖《圣教序》便是由僧怀仁集王字而成。这种临习法能有效消除临帖乏味的,心理弊病,提高对碑帖的兴趣与感知能力.是一种于习书者深为喜爱的方法。
六、临摹互补法。传统的“临摹互补法”为用毛笔(硬笔)先摹后临的方法。笔者在此介绍当今社会悄然兴起的一种新的“临摹互补法”——先用硬笔勾摹出范字的“骨架”。然后再用毛笔在“骨架”上“加肉”。
先摹写的“骨架”正是结体美观的硬笔字,再。加肉”而表现出的点画形态又是对范字的“再生”过程。这种方法既习了硬笔字,又练了毛笔字.确是一种既简单易行又一举双得的好方法。
“临摹用功,是学书大要”。学书者视临帖为日课,潜心修研、方法适宜,细心用脑.临帖遂能事半功倍。
·书法临帖五点要求 。--佚名。
临帖是书法学习的主要途径,是书法创作和运用的基础工程,临帖过程如何是取得学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我们要重视临帖。笔者根据自己的学书及教学经验,归纳为临帖五“要”,供书法爱好者参考。
一、临帖要会选帖,这一步很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学书的走向及深度,甚至成败,不可随便处之,首先要“取法乎上。”古人云:“取法乎上,得法乎中;取法乎中,得法乎下。”这是我们择帖的前提。同时要根据自身特点,选择符合自己审美需求的法帖,你喜欢它说明这种范帖和你有默契相通之处,容易人帖,人帖相融,较快地掌握范帖。另外,选帖要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的规律,选择笔画,结构皆法度严谨、规律性强的范帖。以后再逐渐选其他字体和风格的字帖。书体上一般先楷、隶等正书再行草,先立后奔。
二,临帖要“三结合”,既临帖和读帖结合,临帖和摹帖结合、临帖和背临结合。读帖是对范字的观察、分析和研究,包括读笔画,结构及章法等。临帖前要统读,对范字的特点有个初步、大体的印象。临帖过程中要边读边临,看准每个笔画的位置安排,形态特点和相应的笔法。其长短、粗细、曲直、斜正、起.行、收的位置,用笔的藏、露、转、折,提,按.顿、挫、回锋,出锋等等都应做到心中有数,笔为心使,下笔方能准确到位。读帖是临好帖的前提,只临不读的“抄帖”式临写是写不好字的。摹帖较容易,习惯上认为是初学阶段采用的一种方式,如临帖中适时进行摹帖,会发现手下之宇和范字的差距,加快、加深对范字的理解和学习。姜夔《续书谱》云:“临帖易得古人笔意,而多失古人位置;摹帖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可见摹临结合,能互取其长,互补其短,促进学书进步。背临是学书较高阶段的一种临帖,是出帖前的准备。临帖中结合运用,能检验临帖效果,发现对范字掌握的不足,加强对范字的记忆和把握,促进临帖。
三、临帖要临一帖,即学书中,把选好的范帖临好,掌握住为自己所用,以后再临习其他范帖,博采众长,不可朝三暮四,见异思迁,一帖没学好即改弦易辙,去学其他字帖,这样只能学一帖,扔一帖,最后哪一帖也没有学好。另外,临帖时要态度老实,尊重范字。以临像,临准为原则,不可把自己的书写习惯强加于范宇之上,对范字进行篡改,这样只能陷入误区,导致学书失败。
四、临帖要持之以恒,任何学习都是从一点一滴学起,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临帖更是如此,只有每天坚持临帖,持之以恒,时间久了,才能学有所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学不成书法的,最终只能半途而废,碌碌无为。同时要克服急于求成,骄傲自满的情绪,以及急功近利的心理,这些都是我们学书的拦路虎。
五、临帖要和应用结合起来。临帖是为了掌握书写技巧,提高书写能力,以服务于运用为目的的,如果临帖中注意运用,能促进临帖。通过运用使我们了解书写的不足和问题,促使我们临帖时对范字进行再认识,增加学书的动力和目的性。应用又是多方面的,如写信、写文章、写日记、写作品
等,平时我们有意识地运用所学,学既用、用既学,学用结合,形成习惯,日久天长,定会学用合一,既提高了临帖质量,又达到了应用的目的。
·再谈临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胡汉春。
“笔秃千管,墨磨万锭”是古代书家理想而有效的临帖方法。现代的书法学习虽也离不开扎实的临帖功夫,但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量的剧增,即使专业学习也不可能下到古人的功夫。所以,书法学习中亟需省时、高效的临帖方法。
首先,选帖要准确。选帖的准确与否,与学书者有很大关系。如果对一种帖有较浓厚的兴趣,你临帖的热情就会高。中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有篆、隶、行、草、楷诸体,又因各体风格迥异,使古今书帖如群星灿烂。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字帖就得下一番功夫,不仅要感兴趣,还应因人而异,考虑是否适合自己,有没有发展。考虑所选的字帖与自己平时的书写习惯、特别是与自己的钢笔书写习惯有没有冲突,要尽量减少这种冲突。
其次,临帖要到位,即“拟之贵似”。只有模仿的程度维妙维肖,逐渐消蚀掉自己先前的书写习气,书写技巧才能逐步接近或达到原帖书家水平。在学书伊始,暂时不理解的“生吞活剥”,也比偷懒式的“变通”更有意义。弘一法师的临帖就是力求准确到位。他曾说:“朽人于写字时,皆依西洋画图案之原则,竭力配置调和全纸面之形状……。故朽人所写之字应作一张图案画视之,斯可矣。”弘一法师若没有早年酷似原帖的临写功夫,便不会有他晚年独特的书法风格的形成。为此,学书者应力求对原帖临准、临像、临到位,养成良好的临帖习惯。每临一帖,可按“读-背-临-校-改-记”六字绳之,其中校帖与改帖是写到位的关键。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日毕万字”已不可能。学书者还应树立这样一个信念:每临习一遍要有一遍的收获。临写前明确任务,临写后检查效果。每次临写前要明确:这一遍临习重点突破哪些难点,临写一遍后检查哪些已得,哪些未得。已得的逐渐强化成书法技巧,变为书写潜意识;未得的再次临写寻求解决。
再次,练笔要持久。要耐得住寂寞,始终保持临习的兴趣,临帖的功夫是准确性的积累。因为,一些技巧一时写准确了,但不一定能掌握住,这就需要反复临写来巩固成果。大致说来,临帖中常遇到如下分心处;或帖中一些高难度的笔画一时难以写像;或有某处数十日不合辙,学书如触墙壁,仿佛全无进展;或受别人说法或随流行书风影响,对所临字帖的合理性产生怀疑;或好高骛远,浅尝辄止;或为世事所累、兴趣转移……。凡此种种主客观原因,皆可使临帖的信念降低,甚至半途而废。因此,应做到:立志高远、意志坚强,坚持到底,形成强化训练的习惯,自我规定每天必写的最少字数,无论何种原因决不间断。长此以往,临帖便会由“被迫”变成“自觉”。
最后,学书要变通。学书者在临帖一段时间或临过几本帖后,要不满足于极似原帖,临写中要求与原帖有“不同”之处。临习一帖相当一段时间后,可从以下途径找变化:一是先挑出帖中所有感兴趣的“字”,反复临写寻找感觉,再把这种感觉放入原帖,以此改造所不喜欢“字”的写法。二是把原帖字放大写或变小写,通过改变笔法寻找改变。三是改变原帖章法临习如:把“空灵”的写“茂密”,反之亦可。在学过两本以上字帖后,可通过“复合法”求变通,或看着甲帖临乙帖;或把甲帖笔意与乙帖结构相结合;或以甲帖章法改造乙帖;或把甲帖中自认为不喜欢的笔画,换成另一帖中运用熟练的笔画,然后注意检验效果。以上方法,在学帖的较高阶段运用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对临帖的深化,也是初级创作向高一级的过渡。
·行书之“行气”。
行书是“五体书”中最具实用性的一种书体,它最能活泼地表现出书法艺术的本质特征。书法艺术的发展,使行书更具有雅俗共赏的艺术价值,为广大书家所青睐。然而,写好行书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画、一字、一行、一篇都离不开正确的书法理念和技法手段。在行书的临摹和创作活动中,笔者感到有很多问题需要研习,尤其对行气的要领作了反复的理性思考,以为“行气”的优劣直接影响乃至决定着作品的成功与否。因此,我认为在处理“行气”时有必要把握好以下一些问题:
一是字间的笔画要连贯流畅。行书中单字的间架结构是靠笔画组成的,行笔的流畅直接影响着“行气”和字的神韵。怎样才能流畅呢?在实际练习中,尤感提按起伏和翻绞使转之难度,如果能畅快地在使转中起伏,在起伏中变化,那么行笔流畅的问题就解决了。再者,笔画之间要相互映带,处理好上笔与下笔的照应,做到笔笔有交待,处处有呼应;或几笔萦连成一笔,或笔断意连;或符号代入,使笔锋、副毫和水墨融为一体,充满筋骨血肉之感,把单字写活,为“行气”的形成作好铺垫,奠定基础。
二是字外的相互呼应。所谓字外相互呼应,我的体会是邻字之间要有顾盼关系,不能把每一个字都孤立起来,谁也不管谁。笔势要有从上至下连贯行走的态势,前后左右合理避让,有时是字与字之间的呼应,同样的字要有几种写法;有时是字意的呼应,即不同的字表达相近的意思;有时是笔画的呼应,就是上一字的收笔映带下一字的起笔,可以实连,也可以虚连;实连时可以两三个字成为一体,虚连时则笔画断开,而意向呼应。一般主笔要用实笔,要实连;而映带要用游丝、飞白、细笔,这是虚连。这种上下左右的字外呼应,能使“行气”连贯,从而血脉流畅,浑然一体,生动活泼。
三是字形收放得法。字形的收与放是行书的重要特征,它反映着“行气”的动势。我觉得作为单字而言,收要收的住,放要放得开
。有的是内收外放,有的则是内放外收;有的是上放下收,有的则是上收下放;有的是左收右放,有的则是左放右收。如此种种,只有收放得法,才能使“行气”形成逆能紧、拓能开、擒能定、纵能安的艺术效果。
四是字径大小相济。在一篇作品中,第一个字的大小决定其它字的大小,此乃首字领篇之要义。但在研究“行气”时,不能简单套用,切忌把首字领篇误用为首字领行,否则,就会导致谋篇布局上重下轻、天大地小的弊病。在一行字中,每个字都要有大小之别,有的是呈
“大小大小”之形,有的是呈“大大小小”之形,有的可以一大几小,有的也可以一小几大。这种大与小的安排没有固定的模式,同样的一行字,可以有多种处理。但一般来说,笔画多的要大,笔画少的要小,要特别强调的可大,可弱化处理的则小,这样“行气”就有一种轻松明快起伏跳跃之感,充分展示律动的生命活力。
五是字距疏密有度。从章法上讲,行书要求竖有行而横无列。这就说明行书每行的字距是不相等的,各行字与字之间的距离错位形成壁折之势。这就是“行气”疏密的基本要求。行书的字距就不能像正书那样整齐的纵行横列,又不能像草书那样过分夸张。一般来说,字距小于行距,在同一行里,各字之间的距离基本相等,有时也可以适度拉开,但以不断气为宜。当然字距的疏密程度不能孤立地处理,更不能随心所欲,要与字形的状态和字径的大小乃至书法环境变化结合起来把握,以形成一种“行气”流的冲击感。
六是字势要欹正得当。大凡“五体书”都有一个欹正的问题,而行书的“行气”对字势的欹正关系更有着特殊的要求。我体悟到“行气”是由单字与单字之间构成的,所以“行气”的欹正之势取决于字势之态。有的字左欹右正,有的左正右欹;有的上正下欹,有的上欹下正。有的字把欹正要求用方圆的形式加以处理,如内圆外方,内方外圆;上圆下方,上方下圆;左圆右方,左方右圆等取势都是适用行书的“行气”要求的。关键是要取势得当,该欹则欹,该正则正,该圆则圆,该方则方,有时可能是某一笔画的欹正,有时可能是某一部分的欹正,有时也可能是某个字的欹正,这就需要书家的匠心独具,别出心裁。
七是字轴贯通到底。由于欹正和错落的要求,弄不好,往往会使字轴偏离字行的中心线,这样就会破坏行气,使行列不分,章法混乱。我认为,不管字如何欹正错落,大小变化,其字的轴心都要始终保持在一条中心线上,力求上下贯通,体现一气呵成之感,这样的“行气”才会生动有力。
八是字的墨色要层次分明。字的深浅是靠墨色的浓淡润燥来实现的:浓者燥之,淡者润之。我觉得调墨是形成墨色浓淡的基本条件。而用墨则是创造燥润艺术层次的重要手段,所以调好墨色只是满足了书法作品基本层面的要求,如何在这个层面上以燥取险或以润取妍,创造艺术层次的立体视觉,这是对书家用墨技法的实际检验。要产生这种效果,必须在控墨上动脑筋。我的体会是蘸一次墨写完六七个字左右,笔上的墨就会由浓变淡,再由淡变涩,乃至枯笔,这时再蘸墨继续书写,而且各行的蘸墨时机自然错开,于是就出现墨色浓淡燥润的层次变化,形成由平面简单到立体动感的艺术升华。
· 病笔十六种。---王本兴 。
青少年学习书法,一般都从正楷入手,毫无疑问这个选择是正确的。但当手拿毛笔,在临习碑帖时,某些点画总是不尽人意。这些不尽人意、有毛病的点画称之为“病笔”。为了能识别这些病笔,这就需要我们找出原因,改变用墨、用笔或书写技巧上的不良习惯,从而克服病笔。这里归纳有十六种病笔,并一
一加以分析,以便在临习或创作时,进行对照,避免这些不正确的点画出现。
1.牛头。像牛头状。主要是笔头墨水过多,造成涨墨过甚。或是笔锋转驻过重,下按之力太大,而出锋太快,提锋大疾所致。故在书写时,笔头濡墨不宜过多,下按之力根据字的大小适可而止,笔锋逆入回返时速度略快于提锋出笔。
2.鼠尾。常出现在撇画上,似老鼠的尾巴,样子不好看。主要原因是用笔无力,轻浮在纸上,飘滑而去。毛笔在运行时有提无按,不得撇画用笔要领所致。书写撇画应用笔沉着,向下的按力均匀,笔锋送到顶端,由粗向细的过渡要缓慢自然,中锋用笔。
3.扫帚。指点画收笔时,散锋过多,无回锋之状,而散乱的出锋像扫帚一样,故而得名。如果经过藏锋回出,笔锋送到末端,提锋收笔。仍不能改变“扫帚”之状时,建议改换毛笔。
4.竹节。点画似竹节状。这是因为对点画形质认识模糊,用笔不当所致。经观察可知,下笔逆入方位不够正确,笔锋转驻时大生硬,而中间运行过于上提,收笔应提锋时却下按,使点画失态,盲生圭角。“竹节”在大多数楷书中系病笔,但在某些魏碑法帖中,有所应用。
5.蜂腰。这种病笔出现在弯钩、竖画及横画等笔画中。两头浑圆粗大,而中间细柔,像蜂腰式。这种病笔的发生,常常是起笔和收笔下按过重,不注意中锋运行,造成中间和两头比例失调。故书写时,要提按平稳,用力匀称,出锋自然。
6.鹤膝。丹顶鹤的脚又长又细,而它的膝盖则圆而粗大,很有特性。人们把点画线条细柔,而转折、驻笔处浑圆突出的病笔,称为“鹤膝”。为了避免这种状况,要求在起笔或收笔,转折或横钩时,惯性不能过大,不能有太多的圆转与下按之力,驻笔、顿笔时笔锋动作不能过大。保持原帖上的姿态,见好即收。
7.钉头。钉头与牛头不同,它宛如一颗钉子,头大身子细长。
8.折木。指笔画收笔处犹似折断的木头,参差不齐,圭角盲生,完全违背了点画收笔的法度与要求,用笔时没有作回锋处理,只是轻提飘扫而书。故书写时,要耐得住气,心思泰然,笔笔送到,该回锋时必定回锋,切不可偷工减料。
9.柴担。样子与蜂腰差不多,但又不是“蜂腰病”,确切地说是“柴担”,或叫“扁担”。两头粗中间细,所不同的是-整个笔画有较大的弯势,这种病笔大都表现在横画。因此,应逆入折锋,往右运行,以平横为主,按力不要大下压,根据结体需要略作弯势时,适可而为,不能过甚,收笔顿笔回锋,注意法度。
10.锯齿。锯齿病笔一般是使用偏锋不当而致,以撇画者居多。稍不注意,其它点画亦有可能出现“锯齿病”。它的主要特征是一边光滑,一边带齿状,也有两边带锯齿状的病笔。要克服这种现象,必须强调中锋用笔。
11.尖棱。落笔过于露锋,致使点画呈尖角锐棱,张牙舞爪,失去了点画圆润含蓄的遒丽特点。要记住“逆入回出”的道理,可方圆兼备,但不能有“尖棱病”。
12.发丝。在点画繁多的结体中,容易出现此病。其点画过于纤细,柔如发丝,运笔只提不按,缺乏力度与变化。
13.垂尾。笔画的捺脚最后应顺势向上提,显得饱满有精神,充满形象与姿态。如果笔力向下,倒垂滑出,则会造成“垂尾”病。捺脚在楷书中是很重要的主笔,当毛笔在驻笔趁势踢出时,转捻下按的动作不能过大,在顿按提锋过程中,上边保持平直,下边裹锋上提,笔力要到位,保持捺脚的造型美。
14.耸肩:与鹤膝不同的是,耸肩以方折为主,虽然有楷书的“折味”,但过于高扬,故作姿态,与下方的竖画过于悬殊,不能自然过渡。与左方的横画亦失去比例,不能达到协调与一致。故在书写时应予以重视,防患未然。
15.脱肩。转折处脱开,笔断意断,互不关联,既“脱肩”又“塌肩”,与“耸肩病”恰好相反。脱肩病笔字形字貌上严重失真,系缺乏读帖与缺乏临帖所致。对结体的形质缺乏认识,故在书写时必须认真读帖,懂得布白,掌握间架组合技巧,避免这样的病笔。
16.柳叶。笔画似柳叶形状,俗称“柳叶病”。一般来说这在楷书中是不允许的,在颜真卿的《勤礼碑》帖中,有些长撇呈两头尖中间粗状,但它过渡自然,反差不大,具有长撇的特点与优美形象,两者之间有根本性的区别。点画成了柳叶状,也就成了病态。所以在临习时,要入帖,在出帖创作时,点画要更刚劲遒丽,形质优美。
·话说“书外功”。---周梦旭。
中国历代的书法理论家有不少论述都涉及到“书外功”。如“论人才能,先文而后墨”(唐·张怀瓘《书议》),“要复腹中有百十卷书,俾落笔免尘俗耳”(明·王绂《书画传习录》),“一要品高,品高则下笔妍雅,不落尘俗,一要学富,胸罗万有,书卷之气自然溢于行间。古之大家,莫不备此”(清·杨守敬《学书迩言》),“盖字本为文人之末技,而书字之本,在能书外求之,乃称上乘”(民国·简经纶《书法漫谈》)。
综观历代书法名家,晋代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唐代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宋代的苏轼、黄庭坚、米芾,元代的赵孟頫、鲜于枢,明代的文徵明、董其昌,清代的傅山、康有为,近代的于右任、沈尹默、郭沫若等,哪一个不是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文人、学者?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哪一篇不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事实证明,书法家的文化素养决定着他的书法品位,决定着他的书法艺术能否获得较高的成就。
我们常用“笔歌墨舞”来形容书法艺术,对此,蒙园人有一段精辟的阐释:“笔歌者,以文字内容而取舍风骚也;墨舞者,以书法点线而龙飞凤舞也。有笔歌而无墨舞,那是铅椠诗文;有墨舞而无笔歌,则是书伍生计。惟笔歌墨舞方称书家本色。”当然,对于书法家而言,掌握书写技巧和强化书法功力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苏轼说:“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笔秃千管,墨磨万锭,不作张芝作索靖。”然而同是这位苏轼却又说:“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这些看似相互矛盾的话,实则恰好道出了书法艺术“书内功”与“书外功”两个方面相辅成、辩证统一的关系。现在很多书法家只注重“书内功”,而忽视“书外功”;只追求书法形式,而忽视书法内容,未能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导致作品内容浅薄,品位低下,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长此下去,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长此下去,路就会越走越窄。这样的书法家应该坐下来好好学习学习历代书法理论家有关“书外功”的论述,下大力气练好“书外功”,只有这样他的书法才会有前途。
——摘自《中国书画报》
· 学书须“四到”。---李忠。
古人读书 讲究:“三列”, 目口:眼列、口 至、心到。窃以 为若是学书则 还应再加“一 到”,就是”手 到”,而且是首 要的“一到”。
所渭“手 到”就是要勤 学苦练,天天 写,日日临,就 应如古人所 言:“十日一 笔,月数丸墨, 领袖如皂,唇 齿常黑。虽处 众坐,不逞戏
谈,展指画地, 以草刿壁,臂 穿皮刮,指爪 摧沂,见出 血, 扰不休 辍。”“钻坚仰 高,忘其疲劳, 夕惕不息,仄 不暇食。”若如
此持之以恒,专心致志,定能通玄达微,妙至神境,取得可喜成效。苏东坡亦言:“笔成冢,墨成仙,不及羲之即献之;笔秃千管,墨磨万锭,不作张芝作素靖。”也讲得是要多学多练才能登堂入室,出神人化。
所谓”眼列”就是要仔细观察,发现其妙意。黄庭坚《论书》说:”学书时时临摹,可得形似,大要多取占帖细看,令入神,乃到妙处。惟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其中这“细看”二字大可玩味。古大家书迹用笔精到,点画寓以深意。其通篇章法,布局疏密,行气结构,点画变化,墨迹韵律等诸方面,芒能谛视索玩,朝夕摩挲,久而久之自有会心之处,并觅得“入神”要路。
所谓“口到”就是要读:既要认真弄懂碑帖中的字音字义和它的内容,山应读一些作者所写作品的背景以及作者个人的品行、文化素养、生活的年代、政冶。经济等方面的材料,这佯才能充分理解和体会出古人和一些大家书作的风格.神韵、气势与堂奥之妙,不如此,你就难以理解《神策军》、《玄秘塔》之严谨与雍容华贵,免兰亭叙》之细腻与丰富多变,《祭侄稿》之恣情与凝滞沉重。
所谓“心列”就是要处处留心、“处处留心皆学问”,学书也如此。一是要留心各种碑帖墨迹,学会比较鉴别,融会贯通;二是要每到一处,尤其是那些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有很多古今大家留下的珍贵墨宝,诸如牌区、楹联、刻石,题词等,皆应反复观摩,细心体会;三是要留心人物世事,犹如郑板桥所言:“或观蛇斗,或观夏云,或观公主与挑夫争道,或观公孙大娘舞西河钊器。”专心致志,坚持下去“神将桁之,鬼将告之,入将启之,物将发之”、“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凡有志十书道者,须以此“四到”,不随时俗,不惑非议,志趣高尚,知堆不退,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形尚质,遗貌取神,定可大有裨益,独树一帜。
——摘自《书法导报》
·启功先生谈书法学习。
记者:启先生,您好:首先感谢您百忙中抽出时间接受采访,您是我们书法界的老前辈,学问、书法享誉海内外。能不能先清您谈谈您是怎样走上学书、治学这样一条道路的?
启功:感谢《书法》杂志和各位朋友对我的关心。老前辈,学问、书法如何如何,我不敢当。我一直认为,我够不上一个书法家,我的职业是教书,写字、画画都是业余爱好。怎么走上这条道路的?我祖父能画些写意花卉?我小时候喜欢画画,受了祖父的熏陶。因为常看到他老人家拿着笔,花鸟虫鱼,草草几笔而成,那时我想当个画家挺有意思的;后来就贾拜贾义民先生力师。贾先生博通画史,对于书画鉴赏也极有素养。常带我到故宫博物院看陈列的古书画;后来又介绍我认识吴镜汀先生,跟吴先生学。学了一段,挺有长进。慢慢就有人求画来了。有一次,一位长亲命我画一幅画,说要装裱后挂起来,我感到很光荣。但长亲又说:“画完后你不要落款,清你的老师题写。”那意思是说,我的字太差,这对我刺激很大。从那时起,我就下决心写好字,给自己争口气。这样一辈子就跟书法结下的不解之缘。后来承恩师陈垣先生的提携,在辅仁大学教国文,研究诗词、韵律、文法。抗战胜利后当过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负责鉴定古文书和文物,也在北京大学博物馆系兼过教授。解放后又参加过《红楼梦》程乙本注释,《清史稿》标点,这些都是对我一生很有意义的经历。因为学海无涯,每一个工作都促使我去学习、研究,这样我也就在文史、文物、书画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不敢说有多少成就,一辈子都在学倒是真的、学问方面是这样,书法方面也是这样。
记者:您学习书法是从哪里入手的?能不能请您在这方面具体谈一谈?
启功:关于这个问题,我写过一首诗,收在了前几年出的《论书绝句》里,第四首、诗是这样写的:“先摹赵董后欧阳,晚爱诚悬竞体芳。偶作擘窠钉壁看,旁人多说似成王。”诗后边我作了说明:我六岁入家塾,最早学的是先祖自临的欧阳询《九成官醴泉铭》,蒙着帖照着写。后来十一岁见到颜真卿的《多宝塔碑》,略识其笔趣,但那时对笔法理解还很肤浅,谈不上学书。二十多岁时得到赵孟俯书《胆巴碑》,特别喜欢,学了一段时间,人说我的字像英煦斋。当时我学画,画画得还可以,题款字难看。于是学董其昌,得写字行气,但骨力不行。后来得到罗振玉藏《宋拓九成宫碑》精印本,不知是宋人重刻的,见它清润肥厚,认为不啻墨迹,于是逐字以蜡纸勾拓而影摹之,这是我学书的打筑基功夫。以后杂临碑帖以及历代名家墨迹,其中又以临习智永《千字文》墨迹时间最久,下功夫最深,学得也最苦。要说学习的经验,我觉得要做到写字要做到“骨肉不偏”,很难。为了增强字的骨力,又临《玄秘塔碑》若干通。这样经过几年努力,偶尔给人用楷字写对联,人见了就说我的书法是学乾隆时的成亲王的,实际上成亲王的帖我一次也没有临过。
记者:清代书法家梁山舟与张芑堂沦书,曰“学书有三要”,“天分第一,多看次之,多写又次之”。晚清杨守敬在《学书迩言》中又加以“二要”:“一要品高,二要学富。”您觉得一个人要在书法方面有所成就,应该怎样设计自己的道路?这“三要”、“二要”,应该以哪个为先?
启功:这五种啊,后两种我都不配。
“品高”我不配,我不配谈品高,我也不配谈学术有什么收获。那前三种我是这么想:多看、多写是真的。张芑堂说第一要天分。这个天分就很难说了?有人很笨,写久了也能成他一个规格、体势。多看是重要的,多写也是重要的。无论如何,眼睛老看,手老写,看得丰富极了,他也就可以随便批评淮对淮不对了。当然那个对不对的内容,他说的就未必对了。你想想,各人一个手法,各人一个习惯,他说不合他那个习惯,就不对,那恐怕也不合适。所以我觉得还是得多看多写。多写多看这才重要;但是只多看多写还是不行,我觉得还得多临。拿那个古代某一家的方法,他那个结构、位置很重要、我是这么想的。这是我个人一个不成熟的感觉。所以我曾想,写字有三个次序。把一个字拿来,鉴赏一个字,比如是“天”或者是“三”,简单的笔画。眼睛看着,手底下笔写着,写完了并不好看。第二就摹着写。薄纸铺在帖上头,现在更方便了,有塑料薄膜,蒙在帖上,不致泅到帖上,按着笔画写。第三,就对着字帖再写。经过这三个,就截然不同了。我是笨办法。我觉得临也很重要,光看恐怕不解决问题。另外,我觉得梁山舟、张芑堂、杨惺吾三家论学书入门,有一个不足的地方,都是偏向“神”,这是不全面的。如果一个学书的人对字的“形”尚不熟练,怎么能看其“神”?所以我以为,学书入门似宜先熟记其“形”。记“形”的方法,应该先记其形状、长短。如某字某笔长、某笔短,什么角度,什么方向,等等,实际上书法问题,在基础阶段,都是很细碎具体的东西,你会了就有模样,不会就没模样。所以初学的儿童,应该先写“照格”,蒙着写;后写“背格”。熟悉了,再看帖写字。如果初学的识字不多,即要求其看其“神”,问其神要行要坐,还是要飞,恐怕未必能说得出来。拙见以为,入门者(只论初学,不论年龄),先看帖上一个字,即仿写一个字;二用透明纸罩在帖上描写一次;三,再对帖临写一次。如此写上一段时间,而逐渐记住某字某笔长、某笔弯弯曲,字的形状逐渐熟悉记住,这样入门,从“形”到“神”(全貌)就逐渐可以了然。
记者:古代书家谈学书、临帖,很多人说先要“入帖”,然后再“出帖”,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启功:“入帖”、“出帖”前人确实谈得很多,但有些说法过于绝对化。我觉得“临帖”如同写静物、画石膏像、画模特儿,没有什么秘密。眼手相应,日久熟练,并无神秘可言。一个文盲,签字时他只能画“十”字。三个文盲同时各画一个“十”字,一定是既有相同,也都互相不一样:他们三人都能写出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十”,是因为有一个标准的“十”在大家心中,大家都照着心中的这个标准写,这就是“入帖”,但每个人总有一些自己的特点,互相不一样,有个性风格,所以“出帖”也是自然的。我过去曾讲过,“临帖”要完全达到和古人一样是很难的,不“出”也得“出”。学一点古人的,在达不到的地方,自己想办法变通解决,用自己的方法来处理,慢慢地个人的特点也就有了。很多书家的风格实际上就是这样形成的。
记者:您的《论书绝句》里面还有两句诗,说“透过刀锋看笔锋”、“半生师笔不师刀”。这里的“师笔”、“师刀”怎么理解,您能否作一些解释?
启功:“师笔”、“师刀”不是什么“神话”。从前没有摄影、影印,碑上、帖上的字都是刻出来、拓出来的。一个笔画,至少要上下左右四下而刻成,让人看了觉得是方块,实际上在写者只是一抹而成。近人便说古人用“方笔”,不用“圆笔”。又说古人用笔按“八卦”方向,有“始艮终乾”之说。(见图)这是用锥形毛笔画出方形笔画,这样写字,每笔描成方形,不应是运笔写字的常道:
一块碑上几千个字,如果每笔都这样画。那多么久远才能写完呢?我们看古碑“笔道”刻成方块形状的字,要看笔道之间的关系、方向、斜正、距离,把它们背后的笔法看出来,它们多属一挥而成的一笔,而不是一个方块。这就是我的“师笔”不“师刀”的意思。我以为书法是毛笔书写的艺术,刀刻是不得已的变通手法。所以说“学书别有观碑法,透过刀锋看笔锋”,正确的笔法,应该在笔写的书迹中找;看刀刻的碑刻,要透过刀法看笔法。而不要见了矫揉造作、毫不自然的刀刻效果,以力这就是古人笔法。
记者:赵孟頫有一个著名观点,即“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功”。您怎么看这两者的关系?
启功:这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用笔与结字,哪个重要?我认为结字重于用笔。理由很简单,“用笔”管的是笔画的形状问题,“结字”管的是整体的效果问题。一个字笔画不够标准优美,但摆好了,这个形象还能凑合过得去;如果笔画局部都很优美,但摆得东倒西歪,那能不能成字都将成为问题,还谈得上什么美?王羲之的书法是历史公认好的,但如果我们把帖里的字剪一个出来,把笔画分别铰开,随便一摆,那还能是王义之吗?所以“用笔”和“结字”问题,虽说两者不可偏废,对书法学习来说,我认为还是应该以“结字”为先。尤其是初学者、以我个人的体会,“结字”是有规律可循的、掌握好了可得事半功倍之效。一是宇的比例,漂亮的字几乎都存在一个五比八的规律,这正好和西方艺术理沦中的所谓“黄金分割率”相合。这是通过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可指导每个字的书写,二是注意字的重心,一般说来,造型优美的字,重心不在字的正中间,而在中间偏左上方一点的位置,这是因为人们的视觉误差和审美习惯造成的。这一规律也非常重要,决定汉字形象最终能否写得优美。
记者:启先生,以前我在报章上曾看到,说您谈到书法学习,曾提出学书要有“三问”,对初学者很重要。这是您个人学习心得的总结吧!
启功:其实也是前辈的教训。“三问”是“问人”、“问己”还有“问墙”。所渭“问人”就是在初学的时候,要经常找机会向身边的前辈或书家请教,问一问他们的心得,吸收他们的经验。尤其是那些有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的老前辈,他们的活语重心长,要认真地领会、严格地执行,不要马虎、随意,自作主张。随着时间的推移,问的人多了,见的广了。过个三五年,自己的认识也提高了。这时就要多动脑筋,问一下自己该怎么写,自己感觉怎样好就怎样写,即所渭的“问己”。再随着时间的推移,应当把字放在墙上看看,看看能不能撑得住墙,有句老活,叫「字怕悬」,在下面写的时候看着挺好,放在墙上看就不大好啦,这时候你就要想法纠正这种差别、此后,你还要经常请别人看看墙上的字如何,是否符合大众的审美要求,大家说好的地方可考虑保留,大家说不好的地方就应该考虑修改。这样反复地修改练习,就会和书法应有的规律相吻合,从而自觉不自觉地按照字的规律写,慢慢走向成熟,成为有造诣的书家。这就是“问墙”。
记者:书法史上很多书家把“德”、“学”作为书法艺术的内在要求,但历史上确实不少大学者、儒学大师书法一般。怎么理解这一矛盾现象?在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的社会条件下,书法家应该怎样立身处世?
启功:“德”和“学”每个人都要讲求,但这是社会问题、道德问题,与艺术方法不是一回事。末代的蔡京、秦桧是坏人,他们的字写得很好、后来的朱元璋、袁世凯,写得也不坏、在他们活着的时候,大家也向他们歌功颂德。假如拿出他们写的残纸片,大家不知是淮写的,那又怎么评论写这字的人是好是坏呢?写字的人,多半是知识分子。既是知识分子,就要知道仁义道德。所以书家讲道德,理所应当,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但做人的基本原则总述是不能丢、总不能把礼义廉耻都扔一边。这不仅仅是对书法家的要求,对整个社会都应如此。写字与德、学是两个问题。这好比我们世俗的人见一个僧人,先问他是否吃肉喝酒。如吃肉喝酒就认为他不算好和尚。其实佛释迦牟尼出家后,每天挨家乞食,也没听说佛乞素食。佛不专乞素食,难道就是假佛吗?
记者:最后一个问题。启先生,能否请您谈淡对近二十年书法发展的看法?
启功:近二十年书法的发展,我不知道。通行篆书时代的人,无法预知汉隶的通行,汉代的人无法预见真书、草书的流行。五十年前的人无法知道今天的规花字、我们不是神仙,不能知道未来的字体!
· 书法常用礼语。
称 谓:
长辈: 吾师,道长,学长,先生,女士(小姐)
平辈(或小一辈): 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学兄(弟),道兄,道友,学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对书画或某一方面有专长之称)
关系较亲密: 学(仁)弟,吾兄(弟)
老师对学生: 学(仁)弟,学(仁)棣,贤契,贤弟 同学: 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
上款客套语或敬词
雅属,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雅存,珍存,惠存,清鉴,清览,清品,清属,清赏,清正,清及,清教,清玩,鉴可,鉴正,敲正,惠正,赐正,斧正,法正,法鉴,博鉴,尊鉴,肠鉴,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补壁,糊壁,是正,教正,讲正,察正,请正,两正,就正,即正,指正,指疪,鉴之,正之,哂正,笑正,教之,正腕,正举,存念,属粲,一粲,粲正,一笑,笑笑,笑存,笑鉴,属,鉴,玩
下款客套语或敬词
书法题款用: 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嘱书,醉书,醉笔,漫笔,戏书,节临,书,录,题,笔,写,临,篆
绘画题款用:
敬衵,敬赠,特赠,画祝,写祝,写奉,顿首,题,,并题,戏题,题识,题句,敬识,记,题记,谨记,并题,跋,题跋,拜观,录,并录,赞,自赞,题赞,自嘲,手笔,随笔,戏墨,漫涂,率题,画,写,谨写,敬写
篆刻边款用: 刻作,记,制,治石,篆刻
·书法辞典 。
碑 : 刻有文字的方形石。
碣 : 刻有文字的圆形石。
碑志: 镌刻在碑上的文字。
墓志: 为了纪念死者而埋藏在墓中的传记文字。
魏碑: 北魏、东魏、西魏时得刻石文字。
摩崖: 刻凿在天然崖壁上的文字刻石。
碑基: 碑下面的底座,也叫“碑座”。
碑身: 刻有正文的碑的主体。
碑额: 碑顶上的小石。
碑阳: 碑的正面,即前碑。
碑阴: 碑的反面,即后碑。
碑侧: 碑的两个侧面。
刻石: 秦朝以前对碑的名称。
帖 : 翻刻在石板或木板上的书法手迹及其拓本,以供后人效法,又名法帖。
单行帖:以一人的书信、便条、诗词等刻成一帖。
丛帖: 刻集古今名家多人的真迹汇于一帖,又名《汇帖》或《套帖》。
拓片: 整块碑刻的全文拓在一张纸上。
拓本: 把拓片装载成册。
不律: 春秋时吴国对毛笔的名称。
聿 : 春秋战国时,楚国对毛笔的名称。
弗 : 春秋战国时,燕国对毛笔的名称。
笔 : 秦时始称。
毛锥子:毛笔的别名,见《五代史·史宏传》:“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若毛锥子安能用哉?”
毛颖: 唐朝作《毛颖传》,后人就称毛笔为毛颖。
管城子:毛笔的别名,韩愈在《毛颖传》中写道:“聚其族而加束缚焉,秦始皇使(蒙)恬赐之汤沐、而封诸管城,号 管城子(侯)。”毛笔传说为蒙恬所创,便沿以
管城子为毛笔的别称。
中书君:毛笔的别名,据《安徽文房四宝史》载:秦始皇封蒙恬于管城,并赐他一 个中书的官衔。中书君别名,由此而来。
·岁时表。
农历一月
月正、新正、孟春、首春、上春、寅孟春、始春、早春、元春、新春、初春、端春、肇春、献春、春王、华岁、岁岁、肇岁、开岁、献岁、芳岁、初岁、初月、初阳、孟阳、新阳、春阳、春王、太簇、岁始、王正月、初空月、霞初月、初春月、陬月、王月、端月、孟陬、泰月、谨月、建寅、寅月、杨月、孟春月、三微月、三正、三之日、睦月、上月
农历二月:
如月、梅见月、梅月、丽月、卯月、杏月、酣月、令月、跳月、小草生月、衣更着夹钟、仲钟、仲春、仲阳、中和月、四阳月、四之月、春中、婚月、媒月、大壮、竹秋、花

农历三月
暮春、末春、季春、晚春、杪春、褉春、蚕月、花月、桐月、桃月、夬月、嘉月、辰月、稻月、樱笋月、姑洗、桃浪、雩风、五阳月、桃季月、花飞月、小清明、竹秋
农历四月
乏月、荒月、阳月、农月、干月、巳月、畏月、云月、槐月、麦月、朱月、余月、首夏、夏首、孟夏、初夏、维夏、始夏、槐夏、得鸟羽月、花残月、仲侣、纯阳、纯干、正阳月、和月、麦秋月、麦候、麦序、六阳、榎月、梅溽
农历五月
仲夏、超夏、中夏、始月、星月、皇月、一阳月、蒲月、兰月、忙月、午月、榴月、毒月、恶月、橘月、月不见月、吹喜月、皋月、蕤宾、榴月、端阳月、暑月、鹑月、鸣蜩、夏五、贱男染月、小刑、天中、芒种、启明、郁蒸
农历六月
且月、荷月、暑月、焦月、伏月、季月、未月、暮夏、杪夏、晚夏、季夏、长夏、极暑、组暑、溽暑、林钟、精阳
农历七月
孟秋、首秋、上秋、瓜秋、早秋、新秋、肇秋、兰秋、兰月、申月、巧月、瓜月、凉月、相月、文月、七夕月、女郎花月、文披月、大庆月、三阴月、夷则、初商、孟商、瓜时
农历八月
仲秋、秋半、秋高、橘春、清秋、正秋、桂秋、获月、壮月、桂月、叶月、秋风月、酉月、月见月、红染月、南吕、仲商、柘月、雁来月、中律、四阴月、爽月、大清月、竹小春
农历九月
菊月、授衣月、青女月、小田月、剥月、贯月、霜月、长月、戌月、朽月、咏月、玄月、祢觉月、菊开月、红叶月、季秋、暮秋、晚秋、菊秋、秋末、残秋、凉秋、素秋、五阴月、穷秋、杪秋、秋商、暮商、季白、无射、霜序
农历十月
阳月、亥月、吉月、良月、阳月、坤月、正阳月、小阳春、神无月、拾月、时雨月、初霜月、应钟、初冬、孟冬、上冬、开冬、玄冬、玄英、小春、大章、始冰、极阳、阳止
农历十一月
仲冬、中冬、正冬、畅月、霜月、霜见月、子月、辜月、葭月、纸月、复月、天正月、一阳月、广寒月、龙潜月、雪月、寒月、黄钟、阳复、阳祭、冰壮、三至、亚岁、中寒
农历十二月
腊月、除月、丑月、严月、冰月、余月、极月、涂月、地正月、二阳月、嘉平月、三冬月、梅初月、春待月、季冬、暮冬、晚冬、杪冬、穷冬、黄冬、腊冬、残冬、末冬、严冬、师走、大吕、星回节、殷正、清祀、冬素
·读帖三式:欣赏·分析·记忆。---汪国金。
“学书尤贵多读书,读书多则下笔自雅”。(清·李瑞清《玉梅花盦·书断》)。当然碑帖也属于书的范畴。像传世的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赤壁赋》等法帖,这些不但是书法艺术的不朽之作,而且也是千古流传的好文章。
学书临帖固然重要,但读帖则能提高我们的艺术分析、鉴赏能力和修养。清蒋骥《续书法论·临古》中亦曰:“即此可以涵养性情,感发志气。若绝不念此,而徒求形式,则不足与论书。”当然,学书者“读帖”不光是领略其文采,更重要的还是要从书法的角度去观察其章法、笔法和情趣意境。
既然读帖如此之重要,那么如何读帖呢?就笔者学书浅见其法有三:
一 欣赏式
“帖教人看,不教人摹。”(清·梁同书《频罗庵论书·书张芑堂论书》广义而言,这里的看,很显然是教学书者对优秀碑帖势必要进行欣赏、揣摩、感受,从而达到能心领神会。书法欣赏与绘画欣赏不一样,它没有绘画的具象,是借文字符号的挥写,创造具有生命的艺术作品。我们欣赏时,有种模糊性。“就欣赏者来说,则是以象观意,从象味意。不是具象,却有生命,看是抽象,却有意味。形象若具象化,意味就丧失。意味只在抽象中。”(当代·陈方既《书法创作意象》)如果我们养成经常读帖的习惯,久而久之便会领悟原范本的气息、格调、韵味、章法、情趣、意境等。
二 分析式
对于学书者来说,分析式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它要求学书者要对原帖中的一点一画进行理性的分析研究,要对其外在形式和内在意境作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原帖的风貌神采。正如宋黄庭坚在《论书》中所说:“细看令人神,乃到妙处。”另外,我们还要分析和了解作者书其帖时的背景,心情等,并进一步扩大研究分析其与同一字体的其它范本的异同之处,广取博览,吸取适合自己口味的优点部分,化古为我。
三 记忆式
读帖的目的是为了使学书者能更好地临帖和脱帖,它需要反复多次地揣摩范本的点画、结字、章法、意韵,并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进而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古人学书,不尽临模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时随人意。”(宋·黄庭坚《论书》)我认为之所以能下笔时随人意,便说明了他对张挂于壁间的书作朝夕谛观,通过细看已对其章法、结字、意韵等特征达到心手相应的程度。只要我们能这样长期不懈,坚持记忆式的读帖,在不断积累的基础上,一定会得之于心,用之于手。
上述三种方法,在读帖过程中,应相互联系,并与临帖实践结合起来才会奏效。
——本文摘自《书法导报》
·什么是书法艺术,它与毛笔字的区别在哪里,技巧上的区别在哪里?
答:随着文化生活的提高,热爱和从事书法学习的人越来越多了。由于书法与毛笔字所使用的工具相同,所以常常会把毛笔字和书法混为一谈,特别是在日常已不用毛笔写字的今天。实际上二者的目的和要求是不相同的,效果和价值也就迥异了。手笔字的主要目的是实用,所以只要笔画清楚、字体端正就可以了而书法不只具有实用性,更主要的是必须具有可供欣赏的审美价值。所以,有没有艺术性是区别书法和毛笔字的根本标准。今天,我们写毛笔字,在一般情况下已不是为了实用了,但在尚未具备一定的艺术性之前,也还是不能算作书法的。书法是一种艺术创作,它的艺术性表现在笔墨、结体、章法、神韵、情趣等很多方面。比如笔画不能只是一味的平直,要具有力度和立体感、所以起笔、行笔、收笔、提按、使转都有严格的要求,写出来的笔画或者如锥画沙,或者如折钗股,或者如屋漏痕…墨色则有浓淡枯润之分,不能一味的黑、光、亮、结字不仅要均匀平正,还要能够放侧疏密变化,做到“密不透风,疏能走马”、点画要相互呼应,形态要多姿,切忌四点排列起来一个模样,如果象棋子那样一般大小放在那里,谓之“布棋”;笔画也不得象木柴根那样僵直,如果那样,谓之“束薪”这些都是书法中的大忌。
从全幅章法布局来说,不能只是大小一样,纵横成行就算完事。每行要行气贯通,字体要大小变化,有正有欹,或缓或急。跌宕起伏如同音乐一般,具有和谐诱人的节奏和韵律感。整个作局表现出一种鲜明的风格,或流丽、或典雅、或古拙、或雍容、或老辣、或稚拙、或飞动、或野逸。或茂密、或疏淡……,从而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一种艺术享受。
一般写毛笔字,只是一笔一画地写下去,如同走路一样不加思考,或者象例行公事那样习以为常,成为一种不动声色感情的惯性重复,这样写出来的字当然也就平平淡淡。而书法艺术要求有感受、有酝酿、有构思,有一种不可遏止的表现欲望。所以,、书法作品具有强烈的内在情感,并且可以感染读者。既然是艺术创作,就会有成功,也有失败。成功的作品具有艺术的不可重复性。写毛笔字,除了错别字之外,几乎不存在失败问题,可以象印刷机一样重复地写下去。
书法与毛笔字正是有以上种种区别,所以自古几千年来,大大小小的知识分子虽然无不用毛笔写字,然而被公认而卓有成就的书法家却为数并不多。现在,日常实用性的书写已为钢笔、一圆珠笔、铅笔等硬笔所代替,用毛笔写字大多是以欣赏和寄情作为最终追求目标。因此,不能认为:只要是毛笔字就是书法,它是需要具有一定技巧工夫和艺术修养的。
· 初学书法从哪里入手好,为什么?
答:汉字的书体有古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等,一般认为,初学书法,从楷书入手为好。这是因为:第一、楷书是现在通行的字体,易识易学,应用普遍;第二楷书是学好行书和草书等书体的基础。学习书法,必须掌握两方面的基本技巧:一是点、画的写法,也就是“笔法”;二是如何将笔画组织成字,也就是“结体”。一言以蔽之,就是如何把点画结体写得美观。
楷、行、草等各种书体虽然都离不开用笔和结体,但以楷书体现的最全面最根本。譬如篆书便没有点、撇、。捺和钩,隶书虽有撇和钩,却不是尖撇和硬钩。楷书的一点一撇一画,其起笔、将笔、一收笔都交待得清清楚楚,结体也最平稳。这些都是行书和章书所不及的。
楷书之称为“楷书”、“真书”和“正书”,也含有正宗楷模的意思。所以,苏东坡说:“书法备于正书”。楷书有了基础,稍加速度便成行书,流动起来便成草书。苏东坡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真生行,行生草。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立而能行,未能行而能走(跑)者也”。
一些初学书法的青少年朋友中往往一开始便急于龙飞凤舞般地挥起草书来,以求痛快。结果连绵的草书象一条绳子一样盘来金会,“歪歪扭扭,一故作姿态,毫无顿挫,毫无力度,油滑飘浮。殊不知草书的用笔也和楷书一样,只不过提按更加含蓄微妙罢了二没有在楷书和行书上下过一定功夫的人,是很难理解其中奥妙的。不少已在草书上真有相当造诣的书家,往往间习楷书不断,以加强基本功的训练,防止草书的轻浮油滑.可见楷书的重要性。
·什么叫“摹帖”一和“临贴”.怎样临帖?
答:既已决定从楷书入手,就可以从“摹帖”和“临帖”开始了。“摹帖”和“临帖”,也合称“临摹”。“临摹”就是俗话说的“照着写”。它是初学书法继承传统的必经之路一般地说“临帖”,也包括“摹帖”。细致点说,二者是不同的。
“摹帖”是用透明的薄纸覆盖在字帖上,然后按底样描下来。有下面几种方法:
一、双钩。即用细线将字的轮廓钩画出来。通过钩画了解原字的用笔和结体,然后再根据用笔特点填墨,所以又叫做“双钩廓填”。好的双钩廓填最接近原作。现今流传的所谓王羲之墨迹,就是唐代采用这种方法流传下来的。
二、单钩。即沿笔画的中间画一条单线,然后再沿单线运笔写出字体。用这种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掌握字体结构。
三、满摹。即在覆盖于帖上的透明纸上直接运笔一次描成。以锻炼用笔和掌握字体的结构。有一种印作红色的字帖,用笔醒墨描成黑色,称为“描红模”,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还可以避免看不清底样的缺点。如买不到红模,可以用复印的方法代替。摹写的一个好办法是做一个“速写台”,将一块玻璃嵌在桌面上,下面装一个电灯。摹写时将复印的字帖放在玻璃上,帖上再覆盖以写字之纸,然后开灯照亮,字形便清楚映出,即可进行摹写,不但方便,且无污损字帖之虑。
“临帖”是将字帖放在一旁,看着字帖上的字,直接在纸上写出来。所以临帖已是较摹帖前进了一步。临帖的方法有下面几种;
—、对记把字帖放在一旁,照着上面的用笔和结构写。对临的基本要求,如孙过庭《书谱》所说:“拟之者责似”’,越像越好。临帖时不要看一笔写一笔,那样容易支离不贯气。要看一个字写一个字。写后加以对照,有不像的地方就再写一次,如果还不像,就再写,直到写像为止。这样,比一个字只写一次印象深刻。收效大。一个字一个字写正确之后,就可以看两三个字、以至一行字之后再写了。
二、背临。也就是默写。待一行一行临写的比较熟悉之后便可以不看字帖,全凭记忆来背写了。写后对照,也如对临一样,反复修正。
三、意临。对临和背临的目的,在于继承,所以贵似,也就是常说的“先与古人合”。而意临是将所临之帖参入己意,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挥一定的创造性,使古人书迹为我所用,也就是常说的“后与古人离”。我们若将苏东坡临王羲之的《讲堂帖》、米芾临王羲之的《元日帖》、王铎临王羲之的《远嘉兴帖》和原作之间加以对照的话,可以清楚地看出池们是如何通过意临
而加以发挥的。同时它也告诉我们,意临决不是随心所欲地信笔挥写,没有一定的功力和成熟的构思是办不到的。
所以不妨在背临和意临之间加一个运用的过程。即用所临的字体写一幅字,其间必有没有临过的字,看看能不能配得谐调一致。米芾初期的书法,人称“集古字”,后来才形成独具一格的
“米体”。这正是一个从临摹到创新的必经之路。
总的来说,正如末代姜夔《续书谱》所指出的那样:“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每人可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不同要求,对摹与临作具体安排,而以由形似到神似为追求目标。
 

第三篇书法入门先要学什么:学书法从什么书体入门最好?


汉字源流传说自黄帝时期始,经四千余年时代与用途之演变,逐步形成多种成熟书体,大致沿流为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其中篆书理论家多认为在秦时发展成熟,隶书成熟时期为两汉时期;
草书形成于汉代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章草起于西汉,盛于东汉,今草历代书家多以二王滥觞,狂草在以张旭、怀素的出现为高峰。
行书自后汉而始,发展至娴熟妍美的阶段,当推魏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楷书萌生于秦汉,晋代至钟繇、二王始成熟,至唐代而盛极。

《易经》有言,“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学习书法也需循此法,学习任何一种书法以学习其最成熟时期状态为宜,参看其他朝代为辅。篆书入门,可依秦篆入门,兼学晚清。隶书入门可依两汉,同理楷、行、草。

至于学习书法的顺序,许多人提出先学楷书,或者先学隶书,甚至于先学行草书、篆书,甲骨文。而呼声最多的是先学楷书为主流意识。此种说法从何而来的呢?
宋代大学问家大书法家苏东坡有言:“今世称善草书者,或不行真行,此大妄也。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行立而能走者也”意思是说,楷书如站立,行书指行走,草书指奔跑,尚不会站立就去奔跑岂不是很荒谬? 苏轼此言道出了其对书法的深刻见解和领悟。

当我们掌握书法这一技术的基本规律后就不难得出结论,楷书作为书法成熟后通行的标准字体,学好楷书可以更方便地向行、草书过渡。楷书作为一种母体,由此继承,方能最好生发。
当然只学楷书,不学行草,学书者楷书定会僵滞,此类书家所在多有,不消赘述。只学行草不学楷书,入门很容易,实则这种取巧者的行草书很容易变的漂浮而不扎实,在当代这种现象很是普遍。在学习楷行草这个体系过程中,只有将楷书行书草书结合起来,反复练习,互为观照,在不同阶段有不同侧重,步骤不易,方可臻一个高境界。
固陋浅见,姑妄言之!

本文来源:https://www.shanpow.com/wx/492793/

《书法入门先要学什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阅读
  • 唐代诗人徐凝的诗词_徐凝代表作 唐代诗人徐凝的诗词_徐凝代表作
  • 唐代的皮日休作的诗 唐代的皮日休作的诗
  • 唐代卢照邻的诗 唐代卢照邻的诗
  • 唐代女诗人薛涛的诗 唐代女诗人薛涛的诗
  • 唐代的贾岛的诗【荐】 唐代的贾岛的诗【荐】
  • 唐代诗人元稹的诗(锦集4篇) 唐代诗人元稹的诗(锦集4篇)
  • 唐代描写月亮的诗歌 唐代描写月亮的诗歌
  • 唐代贾岛的诗 唐代贾岛的诗
为您推荐
  • 唐代的贾岛的诗【热】
    唐代的贾岛的诗【热】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歌之国。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诞生了许多杰出的诗人。为了加强我们的文化修养,我们可以欣赏和学习贾岛的古诗。它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跨越千年的思想交流。诗人贾岛的优秀古诗有哪些是你不能忘记的?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唐代的贾岛的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唐代韩愈的诗
    唐代韩愈的诗
    中国文化是多姿多彩的。在中国漫长的人类历史中,诞生了许多杰出的诗人。为了增强我们的知识储备,我们可以欣赏和解读韩愈的古诗,这些古诗承载着民族情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你知道韩愈著名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唐代韩愈的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唐代诗人元稹的诗范文(精选4篇)
    唐代诗人元稹的诗范文(精选4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唐代诗人元稹的诗范文(精选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精选】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精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唐代柳宗元的诗
    唐代柳宗元的诗
    中国文化具有包容性。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诞生了许多杰出的诗人。为了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可以欣赏和解读柳宗元的古诗。它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那么,哪些古诗值得一读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唐代柳宗元的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唐代诗人元稹的诗汇编4篇
    唐代诗人元稹的诗汇编4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唐代诗人元稹的诗汇编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唐代杜牧的诗
    唐代杜牧的诗
    中国文化正在成长和发展。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诗歌曾多次盛行。为了增强我们的思想基础,我们可以欣赏和学习杜牧的古诗。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反映民族文化精神的艺术形式。你知道杜牧有什么著名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唐代杜牧的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唐代王昌龄从军行其四赏析范文(精选3篇)
    唐代王昌龄从军行其四赏析范文(精选3篇)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唐代王昌龄从军行其四赏析范文(精选3篇),欢迎品鉴!
  • 唐代诗人韩愈的诗【3篇】
    唐代诗人韩愈的诗【3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唐代诗人韩愈的诗【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唐代诗人王翰的诗
    唐代诗人王翰的诗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唐代诗人王翰的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