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的春节


河南 2008-08-22 21:18:43 河南
[摘要]焦作的春节(共5篇)什么是焦作现象焦作现象含义编辑 “焦作现象”就是河南焦作市以发展自然山水旅游,代替将要枯竭的煤炭资源开发,实现社会经济全面转型,并取得成功的现象。“焦作现象”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社会经济转型具有深刻的借

【www.shanpow.com--河南】

【一】:什么是焦作现象

焦作现象

含义编辑 “焦作现象”就是河南焦作市以发展自然山水旅游,代替将要枯竭的煤炭资源开发,实现社会经济全面转型,并取得成功的现象。“焦作现象”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社会经济转型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通过强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焦作旅游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根本性变化,不但打造了世界地质公园、焦作山水(云台山、神农山、青天河等)、太极拳三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主题品牌,开通从北京、上海、郑州等地通往焦作的“云台山”号专列,“青天河”号旅游包机...“。

成功创建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实现了城市转型,树立了焦作崭新的对外形象。业内外人士把这种变化归结为“焦作现象”。解析“焦作现象”,挖掘其深厚的内涵,分析其成功的因素,将对中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起源发展编辑 “焦作现象”最早由新闻媒体提出,是对焦作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一种赞扬性表述。随后“焦作现象”为业内外人士普遍关注和肯定,并被引申为速度和效益的综合体现。“焦作现象”不仅是一种速度和效益的体现,而且还是一种精神的体现,是焦作旅游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代名词。

“焦作现象”是一种速度。这种速度主要表现在焦作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高效率和高质量。1999年,我市做出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决策;2000年,确立焦作山水旅游定位;2001年,完成焦作山水旅游新格局的构建;2002年,掀起全市创优高潮;2003年3月,“焦作山水”、“云台山”被评为中国旅游知名品牌;2003年底通过国家旅游局创优验收;2003年6月,正式申报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2004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命名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世界首批地质公园。五年来,焦作市旅游接待人数、门票收入、综合收入三项经济指标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游客人数和门票收入连续五个黄金周位居河南省第一,其中云台山园区连续六个黄金周位居河南省第一。

“焦作现象”是一种效益。这种效益主要体现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改善环境、促进社会就业、对外开放的推动等方方面面,特别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为突出。发展旅游业以来,

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85%,国民生产总值年人均增长10.7%,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1.5%。在促进地方税收方面,以2002年为例,全市地方税收累计完成7.85亿元,比上年增长11.95%,其中增长的大部分来自第三产业,全省地税系统为此专门在焦作召开现场会。在推动道路运输方面,以焦郑、焦晋高速公路为例,起初两高速公路的过路费每天加在一起只有几万元,而发展旅游业以后,随着大批游客的到来,两条高速公路的过路费每天达50万元。虽然说经济快速增长的因素很多,但旅游业起到了积极的拉动作用。

“焦作现象”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一种执著争先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它不仅体现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坚定不移做大做强做精焦作旅游业的态度上,并且也体现在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埋头创业的激情上。几年来,全市旅游系统广大干部群众长年没有节假日。旅行社的老总们为不断开辟新的客源市场,北上北京、太原,南下广州、武汉,东达上海、青岛,西抵西安等大中城市强力促销,最终使焦作站这个既不在京广线也不在陇海线,既无始发车也非终点站的小型车站,于2002年接待7趟旅游专列,2003年接待21趟旅游专列,2004年上半年接待20趟旅游专列。这种甘愿奉献和勇争一流的精神,正是焦作旅游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焦作现象”是一种辐射带动作用。这种辐射带动作用一是表现在对周边城市旅游市场的拉动上。从每年3月下旬开始,我市大小宾馆家家爆满,不少到焦作旅游的游客不得不到郑州、新乡、济源、山西晋城等周边城市住宿。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山西晋城市一位旅游企业老总感慨地说:“如今我们这里的宾馆饭店住的客人都是到焦作旅游的游客,焦作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不仅繁荣了本地经济,还带动了周边城市。”二是表现在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带动了交通运输、餐饮住宿、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的繁荣。到2003年底,我市第三产业占全市经济总量的30%,全社会消费品的零售总额突破100亿元大关,增长10.2%,宾馆饭店的日平均入住率由1999年的不足50%跃居到2001年以来的95%。三是表现在对招商引资的拉动上。旅游业的发展增强了焦作城市的活力,对外地企业吸引力显著增强,使蒙牛集团、上海骏利集团、加拿大爱德集团等相继来焦作投资建厂。 现象成因编辑

“焦作现象”是焦作旅游业五年来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它的形成得益于国家大环境的改善,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焦作旅游资源的丰富多彩,得益于全市各单位、各阶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凝聚了全市旅游系统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

——领导重视是关键。市委、市政府每年都要多次召开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旅游工作;每年初我市都要召开由市委书记和市长及各县市区党政一把手参加的高规格旅游工作会议;每个黄金周过后,市委、市政府都要及时召开会议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明确下一阶段发展目标;每年市财政都拿出5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旅游宣传促销。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又明确提出,对旅游业的发展态度要坚决,不能动摇;力度要加大,不

能削弱;领导要加强,不能放松。市委、市政府反复强调要坚定不移地把旅游业放在第三产业的龙头地位,坚定不移地把旅游业做大做强做精,从而为我市旅游业向更高层次发展指明了方向。

——完善景区是基础。在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中,围绕“焦作山水”的旅游定位,我市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重点开发北部太行山一线以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青龙峡、峰林峡五大园区为主的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自然山水峡谷景观,中心城区以焦作影视城、龙源湖乐园、森林动物园三大主题公园为特色的城市休闲娱乐景观,南部黄河一线以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万里黄河第一观”嘉应观、韩愈故里等景点为代表的历史人文景观,逐步形成了以自然山水游为主,历史文化游、休闲娱乐游、体育健身游、科普知识游、民俗风情游、工业参观游等配套发展的旅游产品体系。在此基础上,我市以旅游道路建设为支撑,先后建成了连接各主要景区的14条旅游景观大道,并自筹资金25亿元在城市外围修建了焦郑、焦晋高速公路和焦作黄河公路大桥,大大增强了城市及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和通达性,并最终形成了以五大景区、十大景点为代表的旅游新格局。

——宣传促销是手段。一是开展形式促销,唱响焦作山水。形式促销主要指通过利用新闻媒体、举办节会活动、组织“大篷车”出游、接入互联网、参加旅游交易会等开展促销活动的一种宣传方式。这是近年来我们最常用的一种方式,效果也较为显著。二是实行政策营销,激活焦作山水。政策营销是近年来各地普遍采用的一种营销方式,具有导向性、激励性等特点。政策营销的实行,为激活焦作山水旅游市场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今年年初,我市在前两年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借鉴辽宁大连、江西井冈山等旅游城市市场开发的成功经验,进一步修订了《关于本省及外省市旅游专列、团队赴焦旅游的优惠政策》,对组织、招徕客源赴焦旅游的旅行社给予了更多的优惠和现金补贴奖励,大大调动了旅行社组团接团的积极性。三是实施情感营销,塑造焦作山水。每一趟旅游专列驶进焦作,我市都要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每年春节前夕,我市有关部门工作人员都要奔赴各主要客源市场进行答谢慰问。虽然带去的只是一些宣传画册、宣传资料和少量的旅游纪念品,但都是真情的表达。太原市黄河风情旅游联盟秘书长曾动情地说:“由地市旅游局长带队来太原促销的不少,但由地市旅游局长带队来慰问答谢的只有焦作一家。焦作山水美,人情更美好。”

——优质服务是保障。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我们从一开始就特别注重服务工作,努力兑现“不让一位游客在焦作受委屈”的服务承诺。一是实现旅游服务的规范化。通过制定完善行业规范性文件和标准,实行了严格的监督检查和旅游行业的准入、考核、淘汰机制,使旅游服务从简单粗放走向了规范有序。二是突出服务的人性化。充实规范了各类旅游标志,建立健全了游客服务中心,广泛收集了游客对我市旅游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努力提高服务水平。三是追求服务的个性化。划分科学合理的旅游线路,使每一位游客在焦作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和线路。关注游客饮食的差异性,使游客在焦作不仅能吃到焦作的风味小吃,也能够吃到可口的家乡菜。

【二】:2014年1月河南省焦作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情况

2014年1月河南省焦作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情况 2014年1月份,受元旦、春节因素影响,焦作商品市场购销两旺,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8%,同比上涨2.1%。其中,城市上涨

www.shanpow.com_焦作的春节。

2.3%;农村上涨2.0%;食品类价格上涨3.7%;非食品类价格上涨1.4%;消费品价格上涨2.4%;服务类价格上涨1.2%。

从同比来看,构成居民消费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呈“六涨二降”态势。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3.7%,烟酒类价格下降0.1%,衣着类上涨4.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1.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2.6%,交通和通信类下降0.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9%,居住类上涨0.4%。

从环比来看,八大类呈“三涨一降四持平”态势。其中:食品类上涨2.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0.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0.1%,衣着类下降0.1%,烟酒类、交通和通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居住类价格持平。

一、 食品类价格环比上涨2.3%,涨幅仍居首位

每年的春节前期是市场消费的旺季,市民们开始购买过节用的食品。1月份,焦作市食品类价格受需求影响,环比上涨2.3%。除肉禽及其制品下降0.4%外,16个小类中有10类上涨,5类持平。其中粮食、淀粉及制品、干豆类及豆制品、油脂、鸡蛋、水产品、鲜菜、糖、

干鲜瓜果、糕点面包等价格上涨明显,而调味品、液体乳及制品、在外用膳、其它食品等价格持平。

(一)粮食类价格上涨0.3%。一是大米价格上涨0.5%,二是面条等粮食制品上涨0.1%,三是小米等其它粮食制品上涨1.9%,引起粮食价格上涨。

(二)鲜菜类价格涨多降少。鲜菜价格受季节影响,本月环比涨幅15.5%,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0.46个百分点。在调查的25种鲜菜价格中,上涨有20种,下降5种。其中:涨幅较大的有:四季豆由上月每千克7.2元的平均价格上涨至本月每千克13.78元,上涨91.4%;青椒由上月每千克5.33元上涨至本月每千克6.99元,上涨31.1%;黄瓜上月每千克5.04元上涨至6.81元,上涨35.1%,茄子上月每千克5.08元上涨至6.31元,上涨24.2%,西红柿上月每千克5.77元上涨至6.36元,上涨10.3%。下降幅度较大的有白萝卜,由上月每千克2.46元下降到2.04元,下降17.0%;平菇由上月每千克6.83元下降到6.06元,下降11.3%;油麦菜由上月每千克3.37元下降到3.04元,下降9.8%。蔬菜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因素:一是随着春节的临近,居民对蔬菜的需求量的增加,致使蔬菜价格的一路攀升;二是进入严冬季节蔬菜生产成本上升,导致价格上涨。三是冬季蔬菜生长期过慢,加之存储不便,本地大路菜价格基本稳定,反季节蔬菜价格升幅过猛。

(三)油脂类价格小幅上涨0.3%。受原材料上涨、市场需求量增加的影响,食用油价格小幅上涨。其中,小磨香油等植物油价格上涨0.3%;猪油等动物油价格上涨1.8%。

(四)鸡蛋、水产品价格上涨。本月鸡蛋价格上涨0.9%进入冬季以来,受蛋鸡存栏量、产蛋量下降影响,鸡蛋价格持续上涨,再加上春节将近,需求量增加,引起鸡蛋价格上涨;鱼类中淡水鱼、海水鱼价格分别上涨1.6%、2.7%,其他水产品中虾蟹类价格上涨0.1%,引起水产品价格上涨1.3%。

(五)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下降0.4%。春节临近,随着需求量的增加,肉禽也在春节前期集中上市,致使本月肉禽价格稳中有降。其中:牛、羊肉价格持续上涨,较上月分别上涨0.4%、0.5%,猪肉价格与上月比下降1.9%,引起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下降;禽类价格较上月上涨1.0%。其中:白条鸡价格上涨1.0%,白条鸭价格上涨2.9%。

(六)干鲜瓜果价格上涨8.6%。受节日消费需求的影响,市场上苹果、香蕉等多种水果都有不同程度价格上涨。其中,鲜瓜果价格上涨10.5%,引起干鲜瓜果价格上涨8.6%。

二、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0.2%、0.1%。

(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0.2%。主要是家具和室内装饰品价格上涨。其中,双人床、写字台等家具价格上涨0.9%,窗帘等室内装饰品价格上涨1.7%。

(二)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0.1%。其中,中药材、西药等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1%,手表等个人用品价格上涨0.1%。

三、衣着类价格下降0.1%。节日期间,商家降价促销引起衣着类价格下降。

四、居住类价格与上月比持平。

【三】:河南焦作的春节习俗有什么

  焦作位于河南的西北部,是华夏民族早期活动的中心区域之一,现存丰富的文化遗址,也是众多历史文化名人的故乡。那么,河南焦作的春节习俗有什么呢?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欢迎大家阅读。

  河南焦作的春节习俗1: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河南焦作的春节习俗2: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河南焦作的春节习俗3: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河南焦作的春节习俗4: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四】:中国春节相关民谣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非常深厚,这在春节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春节民谣,是当年生活的写照,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我国春节相关的民谣。仅供参考。

  中国春节民谣的历史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

  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

  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在有的地方有俗语“男不拜月,女不祭灶”这一说法。因为,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

  我国春节相关民谣一:

  其实在古代,从腊八开始就有了年的征兆,俗语便说“腊八大如年”,可见腊八当时的重要性。北方有句民谚:“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意思是说腊八前后的两天是一年中最冷的。

  老北京也有关于“腊八”的民谣:

www.shanpow.com_焦作的春节。  老婆老婆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炖羊肉;

  二十七,杀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当中列举的腊八粥、炸豆腐、炖羊肉等,都是春节老北京的美食,从腊八一直酝酿到除夕之夜包饺子,可谓年之悠长、食之丰美。

  我国春节相关民谣二

  老北京还有“正不娶,腊不订”、“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等民谣。前一句意思是说,正月不能婚嫁,腊月不能订婚,否则夫妻不能白头到老。而后一句则有误传之讹:原来,清朝时人们总是把头剃得裎亮,难免被认为是思及旧君的意思,“思旧”又与“死舅”谐音,所以后来百姓传为“死舅舅”。

  提起过年,东北人也有这样一句顺口溜

  姑娘要花、男孩要炮、

  老头要个新烟袋、

  老太婆要副裹脚套。www.shanpow.com_焦作的春节。

  初一初二磕头儿、

  初三初四耍球儿、

  初五初六跳猴儿。

  东北人也很在意在过年的时候讨个吉利,这个“讨”主要就体现在有关“吃”的谐音上。吃罢团圆饭后,桌上摆的食品也都深有其意:主要有东北的特产柿子饼,意为“事事(柿)如意”;有年糕,意为“一年更比一年高(糕)”;有杏仁,意为“幸(杏)福人(仁)生”;有枣;意为“春来早(枣)”。

  在安徽, “腊八”一过,春节临近,家家户户要从腊八这天起准备过年。腊八过后,家家开始宰年猪,互相请吃杀猪酒,裹糯米粽,做米馃,煎油豆腐,炒花生、蚕豆,做芝麻糖、冻米糖等。还有很多人家把婚嫁活动安排在这一天举行,故有“腊八腊八日子好,多少大姑改大嫂”的民谣。

  从大年初一到初十,安徽百姓给人、畜和农作物分别定下了“生日”。如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初八为“谷日”,初九为“菜日”,初十为“麦日”。这其中以初七的“人日”最为隆重,在这一天里,人们绝对不能哭闹,不能骂人,也不能互相争利。也就有了“七不出,八不归”的说法。说的就是大年初七不要出去拜年,而大年初八的时候如果你不在家中,最好不要选择这天回家。

  我国春节相关民谣三:

  山西太原的《过年谣》则略有不同:

  二十三,灶王老爷上了天;

www.shanpow.com_焦作的春节。

  二十四,刷下对子写大字;

  二十五,家家户户糊窗户;

  二十六,上街去割过年肉;

  二十七,全家老小都洗脚;

  二十八,糕儿馍馍两笸箩;

  二十九,提上壶壶灌烧酒;

  年三十,供上祖宗摆上肉。

  太原还有一首《避债谣》也很有意思:

  二十三,保证还;二十四,我发誓;

  二十五,找老姑;二十六,找老舅;

  二十七,不要急;二十八,再想法;

  二十九,明天有;三十不见面,

  初一碰见拱拱手。

  在清代至民国的几百年间,我国民间债务多以旧历年为结算期限。从每年的腊八以后,各商家、单位、家庭都开始盘点各自的财务账目。一过腊月二十三,便开始派人或亲自登门向欠债人催逼债务,一次不行、两次,第三天再催,直到除夕之夜是最后期限,所以除夕这一天索债也最为急迫。因为按照民间习俗,除夕的索欠活动最长只能到年夜饭时分,这时候,索债人必须停止讨债,这就意味着欠债人又能拖欠到二月二以后了。因此债务人总是用各种办法推托搪塞,如能拖到大年初一,对方就不能再来逼债了。这样也就有了上面这首生动描述欠债者设法推托的歌谣。其实过年躲债,在电影《白毛女》中表现的更为形象、也更为人所知。

  中国过去就曾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过年、过年,孩子高兴大人愁。”因为贫穷,过去春节被普通人称为“年关”,意思就是说过年像过关。富人过年图个乐,穷人过年图的是平安。

  我国春节相关民谣四:

  在河南焦作,以前流传着这样的节前民谣:

  二十三,祭灶关;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www.shanpow.com_焦作的春节。

  二十六,打酒割肉;

  二十七,杀只鸡;

  二十八,杀只鸭;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儿贴门旗儿(春联);

  大年初一,撅屁股作揖。

  我国春节相关民谣五:

  有的还在水缸上贴“清水长流”,在粮仓上贴“粮食满仓”,在门口贴“出门见喜”等等。而从初一到十五,焦和民俗又是:不兴动刀, 要蒸足馒头(包括枣花、豆包、菜包)、炸够丸子和蜜食(一种用白面、玉米面做成的炸食)以及麻叶(油炸食品)。

  在豫东则有民谣:

  二十六,蒸馒头;

  二十七,洗一洗;

  二十八,贴年画,

  二十九,门上瞅;

  年三十,吃饺子。

  年来到,年来到,

  闺女要花儿要炮,www.shanpow.com_焦作的春节。

  老婆要个煊(xuan)棉袄,

  老头要个新毡帽。

  看来,过年大家都要图个吉利,要年新礼物。这礼物不论贵贱,一年到尾总该有个“新”来图来年吉利。

  我国春节相关民谣六:

  而《正月十六请闺女》则更有童谣的情趣与年节的欢乐气氛:

  木锨板,挖胶泥,

  正月十六请闺女,

  杀公鸡,宰母鸡。

  公鸡说:我的脖子长,杀我不如杀那只羊;

  羊说:我四条金腿往前走,杀我不如杀那只狗;

  狗说:我白天看家晚上歇,杀我不如杀那只鳖;

  鳖说:我往河里缩一缩(音chu),杀我不如杀那只猪;

  猪说:喝了我的血,吃了我的肉,杀我不如杀恁舅”

  我国春节相关民谣七:

  在南方,有关年的民谣则大都与饮食有关。例如:

  苏州就“白荸荠,掘元宝;青橄榄,喝元宝。”讲的就是苏州人吃年夜饭时喜欢在饭内放进几个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初一、初二亲友来往时,泡茶时要置入两三枚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图个好彩头。

  我国春节相关民谣八:

  在广东,客家年夜饭桌上也有好几样东西是必备的,同样是图个吉利与好彩头:“鱼——年年有余”,“莲藕——节节高”,“鸡——凤呈祥”,“芋头——年年如意”,“青菜——年年轻轻。”

  我国春节相关民谣九:

  有关灶神,广东祭灶也是分了阶层的,这在“官三、民四、旦家(水上居民)五”中可以看出:官宦人家在腊月二十三谢灶,一般平民百姓二十四日谢灶,而水上居民要到二十五才能谢灶。因为有了水,广东过年也就有了与春节龙舟风俗规定有关的民谣:

  初一龙船起,初二龙船忍,

  初三初四游各地,初五龙船比,

  初七初八黄竹歧,初九初十龙船打崩鼻。

  有关财神,则因为初五一般为城镇店铺的复市之日,也就是过了“破五”(正月初五日),年禧就基本上过去了,一些店铺就举“送神”礼,放鞭炮,在热烈的祝愿气氛中打开窗门,露出事先贴好的“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的红对联,开始正式营业。所以有了“冬唔饱,年唔饱,大年初五得餐饱”的民谣。这天老板一般会给伙计分发红包,请伙计吃饭,以图新年大旺。

  我国春节相关民谣十:

  还有一句“听老人话,当过卜张新年卦”是说老人言比新年卜卦更实用。以劝戒年轻人孝敬父母、尊重老人。

  我国春节相关民谣十一:

  广东梅州地区客家人一般从阴历十二月廿四日或廿五日祭灶开始入年界。“送灶君”一举,也表示“入年界”的开始。入年界后一般不干重活,不食酸菜、霉豆腐,不食粥。主要是象征回避晦气,不再“穷酸”、“倒霉”,期望来年有个好光景。而“年三十”,则被客家人称为“年三十前”,民谣道:

  初一就话初一头,

  初二又话新年头,

  初三又讲穷鬼日,

  初四就话嬲一日,

  初五又话神下天,

  初六又话结团圆,

  七不去,八不归。

  九九十十看打狮,

  十一十二龙灯出,

  索性半月正来归。

  而在开始过年的活动也有客家人俗语:

  年到初一二,家家打斗叙。

  年到初三四,人客来来去。

  年到初五六,有酒又无肉。

  年到初七八,家家捧粥钵。

  年到初十边,依旧同先般。

  年到十五六,食了余剩肉,

  耕个耕,读个读。

  我国春节相关民谣十二:

  在福建漳州城里关于春节风俗的民谣《正月歌》有很多种版本,比较完整的有:

  初一早,初二早,

  初三困够饱,初四豆干炒,

  初五假开,初六拍囡仔尻穿(又作“舀肥”、“舀饭”或“行得无脚目”),

  初七平宵,初八摸(又作“初七摸,初八浪荡空”;“初八哮枵”),

  初九“敬天公”,初十地公生,

  十一“有食福”,十二“转去拜”,

  十三人点灯,十四“结灯棚”,

  十五元宵暝,十六倒灯棚,

  十七人相找,十八打瞌睡,

  十九买物配,二十做功课。

  从这首歌谣可以看出,旧时正月十六拆掉花灯棚后漳州人还互相串门、休息、购物,到正月二十才开始工作(做功课)。现在节日活动一般延续到元宵节,客家的习俗是休息到正月二十。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非常深厚,这在春节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春节对小孩子是欢愉的,对于成年人亦是如此。昔日流传的《北平俗曲》,则表现了成年人在春节中的“节目”。俗曲云:“正月里家家贺新年,元宵佳节把灯观,月正圆,庵观寺院,抖了抖衣裳,花盒子处处瞅,爆竹阵阵喧,惹的人大街小巷都游串,夜半归回转家园,弹唱又歌舞,掷骰子又摇摊,天呀儿哟!金神仙逛一趟白云观。”

  这首俗曲来自《百本张钞本牌子曲》牌子曲是由单弦伴唱的,是曲艺人的一种。当然,这种牌子曲是艺人演唱,因此合辙压韵,需要一些演唱技巧。

【五】:河南地区春节的习俗是什么

  在河南地区,春节的习俗也有所不同,但是都是热闹万分。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河南地区春节的习俗,欢迎大家阅读。

  河南地区春节的习俗一、送神慌年忙祭灶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春节前的一个重要民间节日,人们称它为“祭灶节”。每到这个时候,人们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悦心情,停下手中各种活计,忙忙碌碌地例行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动。

  河南腊月二十三祭灶的习俗,伴有一则凄凉的民间传说。古代的时候,一对老夫妇仅有一子,两人视儿子如掌上明珠,十分疼爱。但因家中贫困,无以糊口,只得忍痛让儿子到煤矿去挖煤。

  儿子久去不归,老人格外想念。这天,老太婆嘱老汉到煤矿看看。路上,老汉遇到一个光脚片的同路人,两人越走越熟,相处十分融洽。闲谈之中,老汉得知光脚片是受阎王指使,来矿上收回一百名矿工。老汉心急如焚,乞求光脚片留下自己的儿子。光脚片慷慨应允,嘱他不要告诉别人。

  见了儿子,老汉佯装害病,儿子侍奉左右,一直无法下井。不久,煤矿出了事故,老汉赶忙把儿子领回家里。

  转眼三年过去了,这年腊月二十二夜里,老汉想起当年的风险,忍不住对老伴说了。谁知此话被灶君听走了,二十三晚上,灶君上天后,对玉帝讲了这件事。玉帝恼羞成怒,立即惩罚了光脚片,并收走了老汉的儿子。

  为此,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人们敬灶君吃灶糖,希望他到天宫后,不要再搬弄人间是非。久而久之,人们都在腊月二十三祭灶。

  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中原城乡噼噼叭叭燃放起新年的第一轮鞭炮。城镇居民忙于购买麻糖、火烧等祭灶食品。而在广大农村,祭灶的准备活动和隆重的祭灶仪式便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渐渐拉开了帷幕。

  祭灶仪式多在晚上进行。祭灶时,祭灶人跪在灶爷像前,怀抱公鸡。也有人让孩子抱鸡跪于大人之后。据说鸡是灶爷升天所骑之马,故鸡不称为鸡,而称为马。若是红公鸡,俗称“红马”,白公鸡,俗称“马”。

  焚烧香表后,屋内香烟缭绕,充满神秘的色彩。男主人斟酒叩头,嘴里念念有词。念完后,祭灶人高喊一声“领”!然后天执酒浇鸡头。若鸡头扑楞有声,说明灶爷已经领情。若鸡头纹丝不动,还需再浇。

  祭灶仪式结束后,人们开始食用灶糖和火烧等祭灶食品,有的地方还要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在河南,典型的祭灶食品要首推灶糖。灶糖,是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祭灶供灶糖的原因,是为了粘住灶爷的嘴巴。传说灶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之神,它有上通下达,联络天上人间感情,传递仙境与凡间信息的职责。在它上天之时,人们供它灶糖,希望它吃过甜食,在玉帝面前多进好言。也有人说,祭灶用灶糖,并非粘灶爷的嘴,而是粘嘴馋好事、爱说闲话的灶君奶奶的嘴。

  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人们挤拥不动,争买祭灶火烧。农村大多是自己动手,发面、炕制,一家人热热闹闹,很有过小年的味道。

  在河南,人们把祭灶节看作仅次于中秋的团圆节。凡在外地工作、经商、上学的人,都争取在腊月二十三之前赶回家里。能吃到家里做的祭灶火烧,便会得到灶神的保护,来年家人就能平安无事。

  河南地区春节的习俗二、林州民间的春节

  林州民间将春节称为过年,但过年并非专指正月初一,而是包括年头和年尾。一进入腊月便有"年味儿"了。

  腊月初八这天的早餐,民间要吃"腊八粥"。粥用小米、柿块熬制而成,味道甜香,俗称"柿疙瘩白汤"。农妇均要在太阳未出前将粥做好,扳上南墙一谷堆儿,口曰:"腊八粥早些做,扳上南墙一谷堆儿,小鸹不蹬俺家谷"。吃"腊八粥"据文献记载,林州是从宋朝开始的。原来的意思是人们用一年的收获祭祀祖先、祭祀众神并庆祝丰收。后来,由于林州灾害频繁,逐渐演变为吃"腊八粥",预祝来年粱谷丰登。目前林州民间尚有"吃了腊八粥,来年好收田"的俗语。

  二十三,打发老灶爷上天。人们为了让灶王向玉帝为民请命,好话多说,就在灶王牌位两边的对子上写道:"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为了防止灶王汇报假情况,就用芝麻糖当供果,粘住灶王的嘴。

  二十四扫房子。民间传说灶王为天帝督使,负责察看家人功过,凡是有过者,要在墙上划道记号,到年终腊月二十三上天汇报,禄一五更接天旨后带天兵回民间按墙上记号进行惩罚。人们为了消除隐患,待打发灶王爷上天后的第二天,立即动手打扫房子,这就形成了"二十四扫房子"的习俗。

  二十五磨豆腐。是日,人们将浸泡的黄豆磨碎,揉沫过箩去渣,煮沸点浆成块,捞入筛子积压而成。事后均将豆腐切小块放入加盐的清水里保存,供春节期间食用。

  二十六去割肉。是日,集市上肉架林立,村上支大锅宰杀猪羊,割肉者,量家财而行,富者备至正月十五;贫者备至正月初五左右。

  二十七蒸着吃。是贫家富家都要办的一件事,也是过年的特征之一。每家都要根据人口大小,客人多少,要蒸够吃到正月十五,至少也要吃到"破五"的数量。

  二十八大贴刮。1949年以前,林州民间大都请人写对联,有个别农家利用家花来表示自己的心愿,除此之外,六上还要贴门神。

  门神像多为秦琼、敬德、大刀关公、五子登科等,大都是刻板印的。贴对子讲究"穷签(横联),富对子",即横楣纸要小,对子纸要肥。1980年以后,农村又兴起了贴双对联,即除在门框上贴一幅外,另在门垛墙上再贴一幅巨联。还有用菱形纸写上一斗方子,上写"福"字,下竖写一条"出门见喜",或"迎喜接福",或"欢度春节"之类,贴在门口或迎壁墙上。庭树上贴有"满院春色",石磨上贴有"白虎大吉",石碾上贴"青龙大吉",车上贴"日行千里",牲口槽目贴"六畜兴旺",粮食屯上贴"米麦满仓",桌子上贴"日进斗金",衣柜上贴"衣服满箱",床头上贴"身体平安"。与此同时,各种神牌写刷一新,除厨房用绿色纸(意在免火灾)写外,其余均用红纸写成。里里外外一派红光吉祥。

  二十九撒蜡走。是日晚上,以相邻近的大村庄为首,组成数十人提灯笼、敲大鼓、拍大铙、捧香卷,到各村寺庙神位前,点燃蜡烛,焚烧香箔,意在祭神驱邪送福音。村上的人们集中在圣地,等候着送福音的队伍到来。一村送,另村接,四野灯火辉煌。1950年后,此俗消失,改为二十九去打酒。

  三十捏仁、出锅。

  捏仁即捏扁食,出锅即用油炸食品。这两项是腊月三十这天最紧张而繁重的活儿。是日,从早开始,家中所有的女子一起动手,盘馅的盘馅,和面的和面,待盘好馅和好面后,就围在炕边捏扁食。婆媳小姑边捏边逗,十分快乐。所包的扁食要足够三十晚上和初一早起食用。

  一直忙到下午5点左右。扁食包好后,要先煮一锅,捞到小盘内,每个盘子两个,由主妇在家烧香点纸祷告列祖列宗:"有话您先知,有饭您先吃,保佑一家平安,人旺财发。"另由家中男人用条盘端着到坟上祭祖,每个坟头放一小盘,燃炮叩头。

  这些事办完后,开始油炸,凡是该过油的食物都要炸完,酥肉、丸子、刀头(上供用的猪肋条),菜类食品统统下锅炸,但头一锅都要先拿一点,填入灶膛里,让灶王初一五更回来吃。当然,如果农历腊月小,这一天的活动就放在二十九了。

  硬币扁食。

  这是林县民间盛行的习俗。在三十包扁食时,将数枚硬币分别包入扁食里,初一早饭,谁吃到硬币扁食谁在这一年就有福,给全家老少带来极大的乐趣。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早起,尤其小孩为了吃住钱,破例地多吃扁食,乐得全家哈哈大笑。

  送灯。

  三十傍晚,县南乡村各家各户要将用纸扎成的灯笼,接上立柱,送于坟上,长夜照明,以让先祖随人过年。此灯于初一早上收回。

  拦门棍。

  三十晚上,人们习惯在大门里门槛跟放一根桃木棍,没有桃木的用其它棍,以防"野鬼"进家。

  熬年。又叫"守岁"。民间传说三十夜晚,只要有恒心,一定会等到老天爷的闺女打开南天门向人间赐福的时候,如果早睡就没有福了。人们怀着美好的愿望,每年腊月三十夜,全家一起聊天不休,趁此享受天伦这乐。主妇也要摆好香案供上祭品,通夜秉烛,上香5遍。是夜禁大声喧哗,以免惊动神灵;

  禁开箱柜,以免跑财;禁照镜子,拿木梳,以免见"鬼";禁见刀剪,以免破家;禁扫地,以免金银外流;禁倒尿盆,以免污秽神灵。三十晚上要丢剩饭,叫隔年饭。

  初一早起也要丢剩饭,以兆吉庆有余。

  1980年熬年增加了新的内容,很多有条件的人家聚集在电视机旁,观看精彩的电视节目,将近子时,各家的青年右手掂着炮,左手拿着火,右脚跨门外,左脚踩门里,眼观电视屏,摆开抢点头响炮的架式。电视屏上子时一到,随着悠扬的钟声,千家万户的鞭炮声齐鸣,起火、烟花、两响等各种彩炮将天空点缀得五光十色,眼花缭乱。

  初一磕头。

  人们天不明吃罢扁食后,晚辈先给家中长辈磕头,然后结伙去别家(一般是本族)磕头拜年。家里除留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受头外,其余都到左邻右舍,甚至三里五村向亲族新友拜年。若晚辈是小孩,或新婚媳妇,长辈要给几个压岁钱。

  走亲戚。

  走亲戚的次序是:外甥走姥姥家,闺女携婿走娘家,然后是去姑、姨、姐家。除特殊情况外,都要回拜。民间有"初一初二娥媚月,初三初四好拜节"之说。

  破五节。

  农历正月初五为破五日,具有迷信色彩。人们认为,初五、十四、二十三为不吉之日。正月初五是年后的第一个不吉日,非常忌讳"走亲串友",积压自在家改善生活过节。

  河南地区春节的习俗三、开封过年

  开封民间称春节为“过年”。但是,过年并非单指阴历正月初一,还包括年头、年尾,从旧岁的十二月初八至新年正月初五均是年日。旧时,开封流传有句俗语说:“腊八、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所以,一到“腊八”,开封城乡便有“年味儿”了。

  二十三、祭灶官。十二月二十三日为我国民间祭灶节,人们为了让灶王向天上玉皇大帝多说好话,家家都要摆上灶王爷的牌位,有的在牌位两边对子上写着“上天言好事,下界送吉祥”。意为灶王爷饯行。

  祭灶过后,家家都忙于置买年货,打扫房子迎接新年,尤其是烟、酒、鱼、肉和走亲戚用的礼品更不能少。置办年货一直忙到腊月三十。于今开封仍流传有一首过春节的民谣:“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杀只鸭;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儿,贴门旗儿。”

  大年三十儿惯称除夕,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以往这一天,开封还有诸多旧俗。如“文官封印”、“武官封操”、“商业封门”、“说书封板”、“讨饭的封棍”等,诸如此类。而民间最重要的活动除夕之夜的祭祖和守岁。现在除夕,开封人仍沿袭以往许多好的习俗。除夕之夜虽然不再“祭祖”了。但有的互拜亲友,看电视,猜迷语,直至深夜,有的全家人团聚一堂,互相勉励,总结一年来收获,制定新的一年工作和学习计划。"守岁"在新时代赋予了新的内容。当午夜的钟声响过,人们争放第一挂鞭炮,这又意味着开封人开启未来的决心和干劲。

  正月初一,家家即早起床,更换新衣,洗涮完毕,首先燃放鞭炮,拜祝先祖遗像。接着,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全家人吃过年饺子,随后开始到亲友家拜年。旧时拜年一般多由家长带领,先拜长辈近族、邻友,以后再去远处各家。各家为接等贺年客人,家里常备烟、茶、瓜子、花生、糖果等。按开封"早拜年,晚拜寿"的习惯,初一午后,拜年活动即告结束。

  正月初二是闺女回娘家的日子。旧时初二,开封城关四乡,鞭炮声、鸣笛声、哨子声响成一片,骡马大车往来穿梭,络绎不绝。

  正月初三为祭坟、祭宗祖的日期,因旧皇历中说这一天“诸事不宜”,初三开封忌走亲戚。初五为破五节,民间认为初五是年后第一个不吉日,亲友之间亦忌相互串访。除此两日之外,节日期间,开封民间走亲串友,几无闲日。

本文来源:https://www.shanpow.com/rc/4131/

《焦作的春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阅读
  • 2023年下半年河南心理咨询师成绩多久出来?【精选】 2023年下半年河南心理咨询师成绩多久出来?【精选】
  • 2023年河南成人高考成绩查询入口已开通【精选】 2023年河南成人高考成绩查询入口已开通【精选】
  • 河南一本大学排名一览表精选二篇 河南一本大学排名一览表精选二篇
  • 2024河南初级经济师报名时间预计7月-8月【精选】 2024河南初级经济师报名时间预计7月-8月【精选】
  • 2023年河南注册会计师成绩查询入口已开通【精选】 2023年河南注册会计师成绩查询入口已开通【精选】
  • 关于河南省高考录取分数线消息【二篇】 关于河南省高考录取分数线消息【二篇】
  • 河南理工类大学排行榜 河南理工类大学排行榜
  • 2024年上半年河南心理咨询师报名时间表预计3月起【精选】 2024年上半年河南心理咨询师报名时间表预计3月起【精选】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