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建国后不受重用


父亲节 2019-06-07 12:02:55 父亲节
[摘要](1) [陈赓建国后不受重用]陈士榘晚年谈粟裕挨整缘由见到朱老总的老伴儿,双方只是简单亲切的几句问候父亲当了军委办公会议成员,从一个军种的领导进入全军的领导班子。父亲那几年常常外出,视察地方部队的情况,有的时候也趁机拜会一下老战友。那时候还有相当一批干部没有解放,而父亲不倒反升,父亲去看望他们也

【www.shanpow.com--父亲节】

(1) [陈赓建国后不受重用]陈士榘晚年谈粟裕挨整缘由


见到朱老总的老伴儿,双方只是简单亲切的几句问候
父亲当了军委办公会议成员,从一个军种的领导进入全军的领导班子。父亲那几年常常外出,视察地方部队的情况,有的时候也趁机拜会一下老战友。
那时候还有相当一批干部没有解放,而父亲不倒反升,父亲去看望他们也带有某种程度的安慰。
有一次到上海,这里是四人帮的老窝,有很多父亲的老战友,但几乎全部倒台。陪同父亲的上海市革委会成员除去张春桥、姚文元在北京,其他人都与父亲见了面。
父亲提出希望见见老战友曹荻秋、魏文伯,几个上海市新贵领导一怔。还是工人造反司令陈阿大口直心快,说:“看他们干什么,走资派!”
通过了解,父亲得知曹荻秋、魏文伯还挂着,并没有定性为敌我矛盾,于是还是与他们见了面,见面后彼此感慨良多,但是也没有敢把心里话掏出来。那个时候谁都怕言多语失,带来灾祸。
还有托父亲给孩子走后门参军的也很多,那个时候参军就相当于今天的出国留学,是年轻人最向往的事。父亲虽然介绍几个人参军不是难事,可他也怕落下走后门搞不正之风的嫌疑,所以推掉的要远远多于帮助办的,这也得罪了一些人,来托父亲办事的都不是“白丁”,有的职务比父亲还高。
有次父亲接到何香凝老人的来信,信中述说她的孙女也就是廖承志的女儿在内蒙插队,处境很不好,受了不少罪,希望父亲帮忙让孙女参军。父亲非常尊重这位国民党元老廖仲恺的夫人,他给有关部队写信,要求“抓紧办”。办成后何香凝老人还来信感谢。1995年父亲病情加重,当时已经担任国务院港台办主任的廖晖亲自到医院去看望了父亲,也许廖晖还记得父亲替廖家办过一件事情。
记得那个时候高级干部常去的地方就是北京饭店,去饭店除去开一些会议外,还可以去理发、休息。据说除了毛主席,所有的高级干部都去过北京饭店。我们几个子女也轮番被父亲带去过。有次我蹭了一碗面条,随口说了一句:“太淡,没味道。”
父亲对我的不屑有些意见,说:“总理来了都吃这个面,你还觉得没有味道?。”
有一天父亲走在大厅休息,突然一个老太太迎了上来。父亲高兴地说:“康大姐,您来了,朱老总好吗?”康克清也很高兴,毕竟在井冈山时代他们就认识了。但康克清情绪明显有些压抑,她警惕地看了看周围,说:“朱老总也很想念大家!”说这话的时候康克清有些伤感。是啊,红军时候朱老总正值中年,从几乎随时会被敌人剿灭的井冈山打出了天下,当年都称“朱毛”。可是现而今年近90的老人还没有那些“头上长角、身上长刺”的新贵吃香。
父亲也不敢多说什么,只是发自内心地说:“朱老总年纪大了,一定让他老人家休息好,他活着就是我们大家的福气。”我当时有些纳闷:人称“红军之父”的老伴儿,怎么会这样谨小慎微。从中也可看到当年政治空气之紧张了。
两年以后,我在收音机里听到朱德逝世的消息,父亲参加完追悼会回到家中,吃晚饭的时候他说:“朱老总面相特别忠厚。朱老总人缘特别好,在延安的时候他50多岁,和战士一起打篮球。分拨的时候,两边战士怕输球都不要他,把他晒在一边,他也不生气,多随和呀。”
父亲在晚年也和我谈起朱老总,他承认老人对不少运动是消极的:“批判彭德怀、搞文化大革命、重用江青,朱老总都是很不以为然的。可是朱老总的党性又不可能让他公开反对,正好老人家的年纪大了,选择沉默也就成了没有其他办法的选择。”
粟裕以为我和三哥是父亲身边的战士,显得有些紧张
1974年的夏天,我和三哥陪同父亲到北京饭店。父亲要理发,正好碰见粟裕大将。他和父亲握手问候,只是把话题停留在各自身体上。我明显感到他们都有顾虑,我看到粟裕不时地看着我们,显得有些紧张。父亲赶紧说:“他们是我儿子。”
粟裕这才走过来和我们握手,但没多久就匆匆离开了。
1984年粟裕逝世,我和父亲又聊起这位被称为中国第一大将的杰出将领。粟裕也像我问过的多位“疑问人物”一样,我始终对战功赫赫的他几乎一直被“冷藏”大惑不解。出生在我们这样的家庭,我对中国的军事家很感兴趣,当然平民百姓的子弟,像我这样热衷于讨论中国军事家的也不少,很多年轻人谈起中国的名将都如数家珍。
父亲那天和我透露过一件事情,就是五十年代在一次小范围的军事家会议上,主席曾经流露出对粟裕的不满,而且还使用了激烈的语言。我追问父亲,主席为什么这样?父亲说:主席为什么这样我也搞不清楚,我只知道解放战争跨越长江的时候,主席让粟裕尽快渡江。但是粟裕“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认为需要等待时机,晚了几天。
父亲说,粟裕这样做成功地渡过去了,当然按主席的打法我想也会渡过去。
父亲说:“当年我们一些高级军官都知道主席和粟裕的一段对话。毛主席说:‘你们那样果敢、迅猛地消灭了74师,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有两个人没想到,一个是蒋介石,‘第二个没想到的人,就是我毛泽东呀!’可见主席当时是多么欣赏粟裕。”
我问父亲:“那粟裕解放后怎么会是那种情况?”
父亲说:“现在说话比十年前宽松多了,我前不久听说,解放后陈赓曾对粟裕说过:‘古往今来,两种人最危险,一是功劳太大的人,一是不去迎合上司的人。你老兄这两样一样都不少,能不被整吗?’粟裕打仗好,战场上的事必须尽快敢于做决断,容不得层层请示。可是解放后就不一样了,一个领导干部必须一级级地按规矩办事,按战争年代处理上下级关系的做法让一批干部吃了大亏。我刚刚进城也有不适应的感觉。1952年,粟裕当上了副总参谋长,1954年后,当上了总参谋长。他办事情有自己的观点,不唯上,不唯权,由此在工作中得罪了两个老帅,有的时候让他无所适从。后来粟裕也知道不能太较真,到了1955年评军衔问题时,粟裕很有可能当元帅,但是他有自己的考虑,几次诚恳要求不当元帅。主席决定让他当第一大将。但是粟裕1958年还是受了批判,还是有两位老帅对他有看法。同时也有几位老帅受到株连,比如刘伯承、叶剑英。谁工作中都会有缺点,一上纲上线就没有边了。那次批判幸亏总理、陈毅力保,否则粟裕有可能被打成‘反党集团’。粟裕的总参谋长被免了。由于主席那个时候听了倒粟的汇报,也对粟裕做出了不好的评价。文化大革命不是一夜之间产生的,整人也不是毛主席的专利。”
父亲故去后,我仍然关注粟裕之谜。我听北京一些差不多大的高干子弟讲,彭总1959年在庐山为民请命挨整,有人做粟裕工作,让他揭发彭总,因为粟裕被批是彭总主持的。但是粟裕拒绝了,他不愿意干落井下石的事情。一直到文革,粟裕一直处于似倒非倒的状态,他的谨慎、低调让他没有成为“敌人”。而他1958年受到错误批判的问题,直到他去世后8年才彻底解决。
粟裕和父亲是多年的老战友,想想粟裕,感到父亲受到一点冤枉也可以理解了。在这个特殊的“气场”中,个人的命运常常是难以违抗的。
本文选自一生紧随毛泽东:回忆我的父亲开国上将陈士榘

(2) [陈赓建国后不受重用]陈赓在中共建国后被冷落的真正原因


                                                 解放军开国大将陈赓戎装照      1955年授衔时,陈赓被授予大将军衔,在十大将军中排第四位。那么,陈赓为什么没能授元帅呢?他有授元帅的可能吗?下面就来分析一下。首先论资历,陈赓是没问题的。先说党内资历,陈赓早在1922年就入党了,当时全国也只有区区200多名党员。到1955年时,这200多人死的死,叛的叛,退的退,留在党内的连十分之一都没有了,除了毛刘周朱四大领袖外,也就剩下董必武、林伯渠、李维汉、李富春、李立三、肖劲光寥寥数人了,而陈赓就是这寥寥数人中的一位。再论军队资历,人们都知道陈赓是黄埔一期的,而且是一期的佼佼者,三杰之一。徐向前是陈赓同期同学,但徐在学校时籍籍无名;至于林彪,则是低陈赓三期的小师弟。此外,徐林是入校才入伍的,而陈赓入校前就有多年行伍生涯了。他1916年和彭帅一起参加湘军,同属鲁涤平部下,同团不同营。如果这么算军龄的话,十大元帅十大将中只有朱德、刘伯承和张云逸早于他,彭德怀、贺龙和他同年,(贺是这一年开始两把菜刀闹革命的,)其他人则都晚得很。到1927年,陈赓已经先后在唐生智、贺龙部队当了营长,营级职务虽不算高(如果陈赓追随蒋介石的话,至少能混到团长一级),但在十大元帅中也就排在朱、刘、贺、叶、聂、陈之后,和彭、徐平级,高于林、罗。      如果论战功,陈赓也不遑多让。红军时期就不说了。抗战时期,他指挥的386旅被美国武官称为中国最好的旅,打过很多漂亮仗,比如他独立指挥的神头岭、长乐村、香城固伏击战,还有在刘伯承徐向前指挥下打的七亘村、响堂铺等战斗,都战绩辉煌,把日寇打得很痛,气的日寇叫嚣要“专打386旅”。到了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陈赓所部直接受中共中央军委指挥,独立行动,在这期间又打了很多漂亮仗,最著名的就是歼灭胡宗南的天下第一旅,这可是蒋介石的起家部队。内战头三个月,陈赓一个纵队歼灭国军的数量就占全军的五分之一!成绩之大让中央都坦陈出乎意料。后来,陈谢与刘邓、陈粟三路大军挺进中原,掀开了战略大反攻的序幕。陈赓部屡打胜仗,建立了豫西根据地,而刘邓在大别山打得不好,只能率中原军区迁到陈赓地盘。淮海战役时,刘邓主力由于在大别山被打残,打黄维兵团时除了华野配合外主要是靠陈赓所部完成的。此外,陈赓还参加了渡江战役,南线大包抄,解放大西南,其间,就战略方针问题与林彪发生过几次异议,因为正确,最后都得到毛泽东的支持。中共同建国后,又参加了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和朝鲜战争,可以说是战功显赫。现在一般军史爱好者都认为解放军有五大名帅:彭德怀、林彪、刘伯承、徐向前、粟裕,其实陈赓的军事水平并不亚于五大名帅甚至有过之,所立军功也不逊于他们。       论个人素质,陈赓亦出类拔萃,他既有胆略又有谋略,有战略视野也懂军政策略。陈赓给人印象是喜开玩笑,其实他的内心十分缜密,心细如发。既然如此,陈赓为什么没当上元帅呢?      当年评定军衔主要看四个因素:资历、职务、军功、山头。陈赓没能当上元帅主要是职务太低,仅仅是副总参谋长。那么,他为什么职务这么低呢?第一个原因也是主要原因,陈赓太聪明太能干了,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这个聪明误不是说陈赓自作聪明,而是说,由于他的聪明能干导致了他命运的改变。在那个年代,陈赓作为一名党员,只能服从组织安排。这样,命运就不能由自己做主了。第二个原因是他跟错了人。先说第一个:陈赓13岁当兵,21岁上黄埔,本来应该一直从事军事工作,就像徐向前、林彪那样,但1926年他却被派到苏联学习特工,因为他聪明机警,适合这一行。这次学习使他的人生之路发生改变,可以认为是影响陈赓获得元帅军衔的最重要原因。      从苏联学习回来后,由于形势变化,陈赓没有马上从事特务工作,而是先到唐生智部当特务营长,南昌起义时跟李立三搞了几天肃反,然后到贺龙20军周逸群师当营长。起义失败后,他回到上海,经周恩来点将进入中共中央特科,从此开始了数年的特务生涯。周和陈自从黄埔相识之后,关系就非常密切,可谓如师如徒,如父如兄,周对陈的聪明能干非常欣赏,陈对周也忠心耿耿。      陈赓在中央特科干的是风生水起,搞情报、除叛徒,结交各种关系,一度成为上海滩的名人,三教九流之中没有不知道“王先生”的(陈赓化名王庸)。在当时看来,在上海这个大都市里,在中央机关工作,干着精彩刺激的特务工作,跟在穷山沟里打游击的林彪、徐向前那些人相比,要风光得多。但福兮祸所依,陈赓就是在这一阶段耽误前程的。特务工作在任何政治集团都是一个很重要的部门,是领导人非常倚重的,但是,特工从事的是秘密工作,很多内容见不得人,属于偏门。所以,尽管重要但地位却不可能太高。李克农是中共特工之王,1955年也只能授上将军衔。戴笠是国民党特工之王,抗战胜利后也竭力钻营想离开军统去海军,因为他知道军统发展空间有限,一辈子也出不了大头。所以,陈赓在特科搞得再好,地位也不可能有多高。有人可能不认同这个观点,认为康生陈云都在中央特科干过,聂荣臻也在特科干过,他们后来都身居高位。确实,这三个人都在中央特科干过,但是,他们和陈赓情况并不相同。陈云康生干特科属于临时应变性质。顾顺章叛变后,中央特科遭到严重破坏,原来的人不能再用了,只能调外部人重建特科,当时陈云是中央委员、江苏省委书记,康生是中组部长,陈云调特科后担任特科书记主持工作,而康生的特科三科科长属于兼职行为。所以,一旦善后问题处理完毕,他们就重回中央机关了。至于聂荣臻,他在特科只干过很短时间,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军委。最重要的是,他资历地位比陈赓高得多,黄埔时他是教官,南昌起义时他是第一主力军11军党代表。到苏区后能进入高层更是因为他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条件。首先他去的是中央苏区,直接受党中央指挥,这是地利;其次周恩来是苏区最高领导人,这是人和,聂与周关系非同一般,两人是留法同学,回国后又都在军委工作,从广州到武汉到南昌再到上海,聂一直是周的得力下属,所以一到苏区就当上了总政治部副主任;第三是天时,聂去苏区不久一军团重新成立,政委空缺,他又调任一军团政委,从此成为方面大员。陈赓则不同,由于当时过分强调提拔工人进领导层,顾顺章这个工人出身的流氓无产者,一跃就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并主持特科工作,陈赓只能屈居他之下,专职搞情报,地位自然也就不高了。       后来,顾顺章叛变,中共中央迁往苏区,陈赓也不得不离开上海,到鄂豫皖苏区当红四军团长,不久升为师长。而此时,他的老同学徐向前已经是高他两级的红四军军长,不久升为红四方面军总指挥。他的小师弟林彪则是中央苏区的红四军军长,不久升为一军团军团长,而老战友彭德怀早就是三军团军团长了。曾经风云一时的陈赓就这样落伍了。      陈赓之所以是这么个结局,只因他学过特工,科班出身,又能干,用着顺手,所以周恩来不放他去苏区,但周没想到这一来反而把陈赓的前程耽误了。如果他早两年把陈赓派到鄂豫皖,就像之前派徐向前、许继慎、曾中生、旷继勋、余笃三那样,陈赓地位就绝对不同了。那几位到鄂豫皖时,鄂豫皖红军力量还很弱小,所以他们一去就担任了最高军政领导人,陈赓不会逊色于他们的。因为,论综合素质固然是曾中生最强,但军事素质陈赓绝对高于许、曾、旷、余诸人。至于徐向前,由于和陈赓没有同级竞争过,不好评价。徐虽是中共屈指可数的优秀军事家,战功显赫,但他也打过几次大败仗,比如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失败,百丈关战斗失败,西路军失败等,而陈赓,终其一生没打过一次大败仗。      当然话又说回来了,陈赓如果真的很早派到鄂豫皖,能不能活下来也难说。后来张国焘在鄂豫皖川陕血腥大屠杀,主要对象就是上海中央派去的人。因为这些人大都是知识分子出身,又在中央干过,既有头脑,视野开阔,又了解张国焘底细,并不服气他。张国焘为了立威,就罗织罪名把他们杀害。到最后,中央所派干部活下来的只剩下徐向前、陈昌浩、傅钟、倪志亮、张琴秋、廖承志、徐以新等寥寥数人,其中有些还是王明中央派去的,比如陈昌浩,是张国焘杀人的帮凶。老资格被杀光之后,张国焘又大量提拔当地年轻干部,其中除少数如王树声等为小知识分子出身外,大部分都是文化水平低、头脑简单、见世面不多的工农分子,比如像许世友、陈再道、王宏坤、陈海松、余天云等等。重用这些人一方面便于张国焘实行愚民政策,另一方面他们也确实作战勇敢不怕死,战斗力强,因此能够打胜仗,这也是四方面军一度很强大的原因。陈赓如果真和许继慎、曾中生等人同期去鄂豫皖的话,就凭他的嫉恶如仇和急性子以及对张国焘的了解,肯定凶多吉少。幸运的是,他在四方面军呆的时间不长,还没到川陕就因负伤离队到上海治病,才算躲过一劫。     后来,陈赓从上海越狱潜逃,于1933年来到中央苏区,但此时时过境迁,不可能就任高职了,只能当个彭杨军校校长,长征时当干部团团长,到陕北后当1军团1师师长,这些都只能算上将级职务,陈赓在一师的前任是李聚奎上将,搭档政委是杨成武上将,与此同时,他曾经的老部下徐海东已经是军团长了,而曾经被他领着进黄埔军校的小弟弟左权更是他的直接上级了。照这样发展下去,陈赓1955年可能就只是个上将了。就在这时,陈赓终于时来运转。      抗战爆发前,陈赓调到红四方面军31军工作,准备接萧克的班。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萧克回120师,陈赓就顺理成章的担任31军改编的386旅旅长,这才算回到大将级职务上来。要不是因为萧克在二、四方面军会师时表现不好,中央对他掌握四方面军部队不放心,陈赓还没这个机会呢。31军前身是红25军73师,是由王树声带到川陕苏区的,陈赓原来所在的红4军12师到川陕后改编为9军,西路军时被马家军消灭了。虽然不是老部队,但陈赓毕竟是四方面军的老首长,还是有威信的。     下面说说陈赓职务低的第二个原因,那就是没跟对人。跟对人就可以快速提升,后来居上。这方面有很多例子。比如刘少奇提拔彭真、薄一波,比如张国焘提拔徐向前,比如周恩来提拔聂荣臻,比如刚上井冈山时朱德提拔林彪,这其中最明显的是毛泽东提拔邓小平。红军到陕北时,邓小平还只是红1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但在不到两年时间里,他连升7级,从1军团政治部副主任、主任,跨过方面军一级,直接晋升八路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然后调任129师政委。从一个副师级职务一年多升为方面军总政委级。后来批四人帮时,管这叫直升飞机干部,其实邓也当过直升飞机干部。而陈赓就没这好运了,两人都是从1军团到129师的,在1军团时陈比邓级别高,到了129师陈成为邓的下属。究其原因,就是跟毛和跟周的不同。      周恩来是陈赓接触的第一个中共高级领导人,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陈赓是共产党员,又是黄埔三杰之一,自然关系就密切起来,周的温文儒雅,风度翩翩,聪明睿智,令陈赓为之著迷。从黄埔军校到南昌起义再到上海中央,一直追随周恩来,长征途中还救过周的命。陈赓在红四方面军12师的前任刘英曾受周恩来指派到山东诛杀叛徒,因此被称为伍豪之剑,其实,陈赓才是真正的伍豪之剑。但陈却始终没有沾过周的光,周本来有多次提拔陈的机会,却没有提拔,这实在令人费解。顾顺章事件后,周调陈赓到鄂豫皖工作,而且去只当个团长,这是最令人困惑的。为什么不派他到中央苏区呢?如果到中央苏区,陈赓肯定会得到重用,最低也是个师长,当个军长最正常,1931年的军长还是有分量的。这样的话,1932年1军团成立,陈赓作为黄埔一期的老大哥当军团长也是有可能的,因为1军团军团长并非林彪的专利,黄公略如果不死,就比林彪更有机会。聂荣臻不是也把罗荣桓挤下去了嘛,朱瑞不是也来得晚升得快。如果是这样的话,陈赓自然就是元帅了。      要说起来,陈赓跟毛泽东也是有渊源的。陈赓老家湖南湘乡是毛泽东外婆家,离韶山冲不远,两人算小同乡,毛泽东也听说过陈赓祖父湘军名将陈翼怀的名头,陈赓也在毛泽东就读过的东山学堂读过书,算是毛的学弟,参加革命后又在毛泽东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学习。可惜那时他与毛并没有过直接接触。直到1933年陈到中央苏区后,毛陈才算认识,(也可能两人在广州时见过面,)但也只是普通上下级关系。不知是否因周恩来的关系,毛对陈似乎不怎么中意。陈赓在太岳军区时,与搭档薄一波关系不融洽,起因是薄一波有山头倾向本位主义,在决死一纵队和386旅之间处事不够公正,陈赓对此有意见。后来两人参加中共七大,七大选举前夕,陈赓看到中央候补委员名单上有薄一波名字,就找周恩来和刘少奇告状,认为薄一波是填过自首书出狱的,虽然是按中央指示行事,但毕竟是个污点,不应该进中央委员会。刘少奇将此事反映给毛泽东,毛泽东一听,大笔一挥,反而把薄一波划入正式中央委员名单里。直到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毛泽东才开始赏识陈赓,因为这段时间陈赓打得太漂亮了,毛很欣赏陈的军事才华和能力。在陈和别人发生争执时,即便对方是林彪,毛也坚决支持陈赓。可惜此时大局已定,陈赓已经不可能提升到大军区级了。      1951年4月,陈赓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6月,兼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赴朝作战。1952年3月,由朝鲜回国,随后旋即奉令重返志愿军司令部。6月返回中国,并获朝鲜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同年7月,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院长,负责培养研究、设计、制造方面的军事工程师,该职位一直保持到其逝世。1954年10月,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并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并担任第一届国防委员会委员。      1956年,出席中共八大,当选为中央委员。1958年,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免去其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职务。1961年,由北京上海疗养,住在华山路华东局招待所。同年3月,因心脏病不治,陈赓于上海病逝。      陈赓未被重用还有一个资历问题:中共建国后的总参谋长依次是徐向前(1949.10-1954.10)、聂荣臻(代:1950.初-1954.10)、粟裕(1954.10-1958.10)、黄克诚(1958.10-1959.09 )、罗瑞卿(1959.09-1965.12)。陈赓是1954年担任副总长的,这个时候总长是粟裕,他肯定比不了粟裕。到1958年陈被升任为国防部副部长,这是个实权职位肯定比副总长好。       据说50年代毛泽东曾询问彭德怀,谁可以接他的班当国防部长,彭推荐陈赓,毛听后未置可否。毛应该是不可能让陈赓主持军委工作的,因为陈跟周关系太近,军权是不能旁落的。聂荣臻在中共八大没进政治局,令人感到蹊跷,分析原因,也应该与此有关。1958年粟裕被撤销总长,固然有诸多原因,但刘少奇欣赏粟裕也是原因之一。后来贺龙和罗瑞卿被打倒,也是因为跟刘少奇走得太近。

(3) [陈赓建国后不受重用]粟裕战功无敌,建国后却郁郁不得志,大将陈赓一语道破天机


关于粟裕的军事天才和卓越战功,客栈以前写过不少文章,已经不需要多说,但就是这样一位不世出的顶级名将,在建国后的命运却非常坎坷,郁郁不得志,几次被降职、批判,甚至连去世都是戴罪之身,直到去世十年后才得以平反。
这确实很不正常,其中必定有着外人不得而知的秘密。
开国上将陈士榘曾经对儿子说过,当年毛主席下令解放军渡江作战,但粟裕坚决不同意,最后硬是拖了好几天才渡江,最终渡江成功,也成就了粟裕坚持己见、敢于抗命的美名。但陈士榘同时也说,其实即使是照毛主席的命令去做,渡江战役也同样会成功,只是过程会有不同罢了。
陈士榘同样也是一位百战名将,他的这几句话,其实道出了一个官场和职场上的道理:当领导的意见跟自己的意见不一致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当然,这里说的领导的意见,并不是指他瞎指挥,而是按照他的意见去做同样能成功,不过过程可能会不同。这个时候,一个善于处理问题的下属是不会去跟领导对着干的。
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来,粟裕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人,而不是一个职场达人。
年轻人往往都会认为,坚持自己的观点就是对的,甚至对领导提出不同的意见就是光荣的。年轻人有这种想法无可厚非,但真正会做事的人是不会这么做的。这里的“会做事”不是贬义,而是能够让事情更顺利地完成,并且不会让别人感到不舒服。
建国后的一件事更能说明粟裕的职场幼稚病。
1954年,粟裕被任命为总参谋长后不久,就提出抽调几个精锐军,作为统帅部的战略部队,平时由各大军区领导,但不隶属于各军区,一旦遇到战争,由统帅部直接调遣。
粟裕的这个建议,如果单纯从军事上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体现了他一贯的灵活的军事思想。但要知道,和平时期不等于战争时期,当时各大军区已尘埃落定,各负其责,粟裕突然安插进来一支额外的部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国防部长彭老总就说,没有这个必要,如果战争爆发,统帅部完全可以直接从各大军区调兵,不用单独组建战略部队。
如果是林彪或刘伯承,这个时候多半不会再跟彭老总顶撞,最多会私下里再沟通一下,但粟裕却牛脾气上来了,坚持认为战略部队必须组建,结果惹恼了彭老总,两人的关系出现了裂痕。
后来,彭老总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后,提名黄克诚担任副总参谋长兼军委秘书长,实际上架空了粟裕。
(图:1956年11月,彭德怀、贺龙、叶剑英、粟裕检阅空军部队)
从此,粟裕就陷入了不得志的怪圈,经常受到各种事的牵连,最后还是周恩来亲自出面,才把他保了下来。
有一次,大将陈赓跟粟裕说:“古往今来,两种人最危险,一是功劳太大的人,一是不去迎合上司的人。你老兄这两样一样都不少,能不被整吗?”
陈赓的话,一语道破了天机,也道出了古往今来顶级名将的宿命。

本文来源:https://www.shanpow.com/rc/326790/

《陈赓建国后不受重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阅读
  • 优美的父亲节祝福语短信51句【汇编六篇】 优美的父亲节祝福语短信51句【汇编六篇】
  • 父亲节朋友圈【3篇】 父亲节朋友圈【3篇】
  • 父亲节朋友圈怎么发(通用5篇) 父亲节朋友圈怎么发(通用5篇)
  • 适合父亲节发的朋友圈【八篇】 适合父亲节发的朋友圈【八篇】
  • 父亲节怎么发朋友圈【六篇】 父亲节怎么发朋友圈【六篇】
  • 父亲节发朋友圈范文汇总八篇 父亲节发朋友圈范文汇总八篇
  • 2022年父亲节放假安排范文四篇 2022年父亲节放假安排范文四篇
  • 父亲节文案幼儿园【四篇】 父亲节文案幼儿园【四篇】
为您推荐
  • 父亲节祝福短信语锦集四篇
    父亲节祝福短信语锦集四篇
    《祝福》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写于1924年2月7日,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号上,后收入小说集《彷徨》。作品叙写一个离开故乡的知识分子“我”在旧历年底回到故乡后寄寓在本家四叔(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父亲节祝福短信语锦集四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 2022年父亲节祝福语范文汇总六篇
    2022年父亲节祝福语范文汇总六篇
    父亲节,顾名思义是感恩父亲的节日。最广泛的日期在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世界上有52个国家和地区是在这一天过父亲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22年父亲节祝福语范文汇总六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 幼儿园父亲节祝福词范文(通用4篇)
    幼儿园父亲节祝福词范文(通用4篇)
    父亲节(Father sDay),顾名思义是感恩父亲的节日。约始于二十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现已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地,节日日期因地域而存在差异。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父亲节祝福词范文(通用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父亲节的短信祝福语范文六篇
    父亲节的短信祝福语范文六篇
    父亲节(Father sDay),顾名思义是感恩父亲的节日。约始于二十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现已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地,节日日期因地域而存在差异。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父亲节的短信祝福语范文六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父亲节的祝福语言简短【6篇】
    父亲节的祝福语言简短【6篇】
    祝福,汉语词语,本意指祈神赐福,现泛指祝人顺遂幸福。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父亲节的祝福语言简短【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关于父亲节的古诗四句【3篇】
    关于父亲节的古诗四句【3篇】
     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斗指丁,太阳到达黄经345°,于公历3月5-6日交节。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父亲节的古诗四句【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 祝父亲节快乐的短信集合7篇
    祝父亲节快乐的短信集合7篇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祝父亲节快乐的短信集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2022年祝父亲节快乐的祝福语短信26句锦集四篇
    2022年祝父亲节快乐的祝福语短信26句锦集四篇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2年祝父亲节快乐的祝福语短信26句锦集四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 父亲节感恩主题活动方案范文(通用3篇)
    父亲节感恩主题活动方案范文(通用3篇)
    父亲节(Father sDay),顾名思义是感恩父亲的节日。约始于二十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现已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地,节日日期因地域而存在差异。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父亲节感恩主题活动方案范文(通用3篇),欢迎品鉴!
  • 父亲节店铺促销方案精选四篇
    父亲节店铺促销方案精选四篇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方案”,即在案前得出的方法,将方法呈于案前,即为“方案”。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父亲节店铺促销方案精选四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