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除数和余数的关系》评课稿范文(精选八篇)


评课稿 2023-11-01 00:08:06 评课稿
[摘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除数和余数的关系》评课稿范文(精选八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www.shanpow.com--评课稿】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除数和余数的关系》评课稿范文(精选八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篇: 数学《除数和余数的关系》评课稿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意义,进一步巩固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理解。

基本技能:使学生懂得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基本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自己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应用“余数<除数”。

难点:结合情境理解“余数为什么一定比除数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还记得乘法口诀吗?请同学们同桌合作检查一遍。(出示课件)

我们在第二单元就学习了除法,首先我们学的就是平均分,谁来说说什么是平均分。

生: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平均分。

那如果平均分完有剩余呢?请同学说说余数的含义。

生:平均分完剩下的那部分叫余数。

2师:明白了余数的含义,那老师就考考大家会不会运用呢(出示课件:七个草莓,每两个草莓放在一个盘子里,可以放几盘?)请同学们列式计算。(强调单位)

生:7÷2=3(盘)……1(个)

7是被除数,2是除数,3是商,1是余数

师:同学们,你知道这些数表示什么吗?

生:7表示一共有7个草莓,2表示每两个放一个盘子里,3表示可以摆三盘,1表示剩余一个。

【设计意图:是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知识,并进一步明确余数与除法的关系,为新课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就同桌合作接受老师的新挑战吧!

1)请同学们同桌拿出8根小棒(彩笔),摆正方形,请你试试看,能摆出几个?(用“一共有?个小棒,每?根小棒摆成一个正方形,可以摆成?个”句式表达)。能列出算式吗?(出示课件:老师直接出示两个正方形图)

生:试说并列算式。老师板书8÷4=2(个)

请同学们说说算式分别表示什么。

生:8表示一共有8根小棒,4表示每4根小棒摆成一个正方形,,2表示可以摆成2个正方形。

2)现在请同学们同桌拿出9根小棒(彩笔),摆正方形,请你试试看,能摆出几个?动手试试看(用“一共有?个小棒,每?根小棒摆成一个正方形,可以摆成?个,剩余?个”句式表达)一起画一画。(学生说,老师在黑板上画)能列出算式吗?

生:试说并列算式。老师板书9÷4=2(个)……1(根)(强调单位)

请同学们说说算式分别表示什么。

生:9表示一共有9根小棒,4表示每4根小棒摆成一个正方形,,2表示可以摆成2个正方形,1表示剩余1根小棒。

3)10、11、12根小棒呢?能摆出几个?动手试试看,请同学们在老师课前发的纸上画一画,并列出算式(三行分着,南行用10根小棒,中行用11根,北行用12根)

用多媒体课件分别展示同学们画出的,并请他们列式说题意,老师同时贴出课前准备画好的正方形。并板书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参与到探讨问题的过程中。】

(三)探究规律

师:请你仔细观察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同桌讨论。

生:余数小于除数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自己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四)知识运用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练习让学生更加明确余数小于除数。】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了一个简单的知识,同学们一起说说是什么?

生:余数小于除数。

(六)布置课下作业

板书设计

8÷4=2(个)

9÷4=2(个)……1(根)

10÷4=2(个)……2(根)

11÷4=2(个)……3(根)

12÷4=3(个)

余数<除数

第二篇: 数学《除数和余数的关系》评课稿

余数与除数的关系的教学反思

常常有这样一种感觉,课堂真是一门永远充满遗憾的艺术。不管怎样的课堂,哪怕你再做精心的准备,总会留有一些不足的,但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互融、碰撞又常常会让你不断地追求下去,让旧的遗憾不再变成遗憾。对于“余数与除数的关系”这一课,我有以下几方面的感悟。遗憾的地方——遗漏环节 一上好课,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自己没有很好地把课演绎好。设计的环节应该是环环相扣,层层提高,让学生在操作、观察、比较、归纳等数学学习活动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知识。但真正在上时却把一个重要的环节给漏掉了:即在初步感知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后,第二环节的一开始让学生思考

1、如果我们用小棒搭3角形,余数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2、如果我们用小棒搭的是6边形呢?

在两个除数变化之后对余数的深入思考和理解的两个问题漏了。当一进入解决“装面包”问题时马上发现了前面环节的疏漏。也试想在这一内容里补救,但总觉效果不理想。这也让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当课上设计的环节遗漏且自己又意识到时,作为老师的我,该怎么更好地去处理。也更让我清楚地意识到,对于每一堂课除了有很好的设计还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应该是对自己每一环节设计意图的深层次理解和把握。——时间没有把握好王校长一下课就问我,数学课是不是还应该有些练习。

我的回答是:是的,可惜我没有时间让学生练了。课上往往重视了思维训练,稍感觉让学生多动,多思,多说了之后,就不能做到多练了,虽然练习渗透在了动手操作、思考、交流之中,但数学课是应该有静下来让学生独立练习的时间。如何把握好这几个度,真的.很难!较满意的地方:——教学无痕整堂课较好地让学生经历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这一“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且每一环节过度自然,水到渠成。

(抄录了张宇老师对我课的部分点评)——练习设计合理在朱老师的指导下,这堂课我对练习做了合理的设计与整合,自我感觉比以前的课堂有进步。今后课堂教学的努力方向:——重视预设和生成教学设计上要好好下工夫,如导入的设计、环节的设计,练习的设计,板书的设计等等问题。——讲究语言艺术数学语言是很讲究科学性的,而且要精炼。

要注意提炼自己的课堂教学用语,否则一不小心就要犯原则性的错误。如小张老师就提到,“()÷6=()……(?)这一题,吴老师说到“不能超过6”,可能口误说错了,等于6应该也不行。”这样的错误我自己根本就没意识到。那天听了王旭老师的课,感触就更深了,她的课堂语言特别精炼,尤其是评价语言自然且恰倒好处。我也要不断努力。 虽然是极其零碎和很不成熟的思考,但相信及时的反思和小结已留下我思维与思想的痕迹。

第三篇: 数学《除数和余数的关系》评课稿

今天上午听了赵在兴老师 “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本节课的教学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教学中虽然以表内除法知识作为基础来学,但教材却赋予它新的内涵。

听了本节课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1.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明确本课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结合教材、利用教材,承认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用“打造绿色校园”来提供生活场景,提出了开放性问题“由你摆,你想每组摆几盆花?”从而满足更多孩子内心的渴望和需求,孩子的学习热情和爱好很轻易被激发起来,为后面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标,呈献给大家与众不同的一课。

2. 在动手操作环节这一环节,老师不仅满足了学生进一步的心里需求,而且更为直观的让学生熟悉到本节课要学的新知点之一……余数,也就是分不完的数,剩下的数,不够再分的数……结合现实情景,学生直观熟悉“余数”后,通过有效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在经历、体验、获得的过程中,深刻体会了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从而验证了刚才的猜测,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3.重视学具的应用,在教学中赵在兴老师通过让学生摆学具的过程,由学生自行探索、尝试、发现得出有余数除法竖式写法,再观察横式、比较横式、竖式的异同之处。结合横式和操作活动,在重点“理解除法竖式意义的”基础上,观察并逐步熟悉有余数除法竖式各部分的含义,这样层层递进,不断强化了学生感观表象,更加深了学生的感性熟悉,最后在互相交流、比较、分析中思考和归纳,逐步抽象出数学知识,形成正确的认知,这一环节的教学主要突出了注重观察、强调操作的特点。

4、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处理恰当。本节课教师给予学生较大的自由空间,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对问题进行猜测验证等,学生大胆参与、积极思考,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发挥得恰到好处,真正起到了一个引导者、促进者的作用。我想,正因为如此,学生的操作活动才能有条不紊。

值得商榷之处:

1、在教学有余数除法的横式的写法时,教师应该多强调商、余数以及算式所表示的意义,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算式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还可以为以后试商做准备,因为试商时商和除数相乘的积要小于被除数并且最接近被除数。

2.在教学除法竖式过程中,教师应该多结合实践活动中的分小棒,使让学生真正理解竖式的意义,认识分小棒活动中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分别可以用哪部分小棒表示,指导学生不用小棒操作的情况下如何试商,逐渐过渡到脱离操作进行计算,抓住教学重点的同时,让学生懂得计算简单的有余数除法。

最后我要感赵在兴老师为了这一堂课所付出的努力,感谢她给我们学校的教研带来耳目一新的一课,带给我们收获!

第四篇: 数学《除数和余数的关系》评课稿

二年级数学《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上P.52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余数”的意义,并知道“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道理。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归纳等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设计

一、初步感知除数和余数的关系。

课前演示一些小棒搭出的图案,让学生玩一玩用小棒搭图形的游戏。活动一:用9根小棒搭正方形,

1、现在老师不是让你随意搭了,而是请你搭这样的正方形。

板书:

活动一、小棒图。

2、老师请问,如果请你用9根小棒搭这样的正方形,你能搭几个?

3、好,我们来搭一搭,试一试,好不好。请你拿出9根小棒,来搭一搭。

4、你们用9根小棒搭了这样的正方形几个?还怎么样?

5、你能用算式表示你摆的结果吗?

板书:9÷4=2……1

6、分别说说每个数表示什么意思

活动二:用11根小棒搭正方形。

1、现在老师要你用11跟小棒来搭这样的正方形,会是怎么一种情况?在脑子里想一想,你能把想到的情况用算式表示吗?

2、反馈搭的结果,并用算式表示。板书11÷4=2……3

3、同桌互相说说每个数表示的意思。

4、刚才只搭了两个,为什么不能搭3个呢?怎样才能搭3个?

问题1:用10根小棒搭正方形,能搭几个?个别回答。你是怎么想的?

问题2:请你用13根小棒搭,你能搭几个?你是怎么想的?口答板书算式。

活动三:请你用17根或18根小棒,搭正方形,你能搭几个。选一种在0号本上用算式表示,看看将会是怎样的呢?

1、学生独立写在本子上,反馈。

2、写得对吗?谁能证明他们写得对的?

3、推测19根小棒搭正方形结果会是怎样的呢?直接板书

4、20根呢,直接板书后发现余数是不能随便大起来的。

5、你发现了什么?(得出余数要比除数小。)

6、我们再来一组看看,老师引,学生一起说算式。21根、22根、23根、24根呢?

7、看看这里的余数最大是几?你发现什么?

8、再一次得出:余数要比除数小,反过来除数要比余数大。同桌说一说。

9、你还有什么疑问?老师有个疑问,余数为什么比除数小?他两个一样大行不行?余数比除数大行不行?同桌讨论交流说说理由。

10、如果有99根小棒来搭正方形,余数的结果又将会是怎样的.呢?

二、进一步理解除数和余数的关系。

1、如果我们用小棒搭3角形,余数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2、如果我们用小棒搭的是6边形呢?

表扬:你们真棒,为你们的进步鼓掌!

3、昨天吴老师路过面包店,看到师傅在装面包,我发现这里正好有我们学的数学知识呢。今天带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书53页第2题,不同的装法,可能出现的余数的情况。

第一种装法:每袋4个如果每袋装4个,剩余的面包会有哪些可能?

第二种装法:每袋5个每袋装5个呢?

第三种装法:每袋6个

每袋装6个呢?我们可以把这种装法用除法算式表示吗?

÷6=()……(?)

安静地思考:如果余下的面包是4,那一袋可能装几个?

()÷(?)=()……4

4、到现在为止,你对有余数的除法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三、拓展应用

1、改错(竖式):21÷4=4……516÷4=3……4

猜测游戏。

媒体呈现一些用小棒搭成的图形,先组织学生看清这些图形是由几根小棒摆成的。

(1)三角形(2)正方形(3)五边形(4)六边形

提出问题:现在有三位小朋友(媒体呈现),拿了一些小棒选其中的一种图形来摆。你能猜出他摆得是什么图形吗?

呈现第一个信息:□÷□=□……5,请学生回答,说明理由。

呈现第二个信息:我的余数是3。先请学生交流,再指名口答。

(机动)呈现第三个信息:如果再给我4根,我正好又可以搭一个了。

四、课堂总结

根据余数和除数的规律,我们可以解决这么复杂的问题。小朋友们真能干!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到了有余数的除法中什么新的知识?

第五篇: 数学《除数和余数的关系》评课稿

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的地位。今天听了常老师的《有余数除法》,常老师就灵活的运用了动手操作,让学生掌握了余数的意义,有余数除法算式的读法,教学效果良好。

一、利用抢答方式,做好课前的铺垫。

新课开始,教师设计了包含除法的的练习,一方面,采用抢答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这样的包含除法,列出算式,说出结果,为新课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在本节课中,常老师安排了两次操作活动。第一次是让学生尝试分草莓,7个草莓,每2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事先老师给学生准备了不同学具,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分。这个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再通过让学生介绍她摆的过程,促使学生认识到活动本身蕴涵的数学内容,明确余下的不能再分的道理,从而引出余数的意义。第二次操作是学生通过用小棒摆正方形,并用算式表示出摆成的结果,用不同根数的小棒摆出正方形,从而得到余数不同的算式。数形结合,使学生在摆和讲的过程中,真正明白了算式的含义。最后让学生汇报所有算式,让学生找找有什么发现。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探究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在本次操作中,学生学生在经历、体验、获得的过程中,深刻体会了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三、教师教学态度和蔼。

常老师教学态度和蔼,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轻松、快乐的学习。

改进措施:

1、课堂内容要适当减少一些,这样会让学生掌握更牢固。

2、在引导学生探究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时,教师的问题指向性可以更明确些,不至于使学生一直把眼光停留在其他的角度上去找规律,也可以节省一部分时间,用于其他的环节渗透。

第六篇: 数学《除数和余数的关系》评课稿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能够自己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为什么比除数小。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常规练习。

)里最大能填几。

题略

2、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来探索有余数除法中的一个规律。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景。

1、小黑板出示:用15盆花布置会场,如果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如果用16盆花布置会场,还是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如果有17盆、18盆、19盆呢?

学生分工合作,每小队完成一道。

4、如果把花再加点,变成20盆、21盆、22盆……25盆,你会不会计算呢?

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计算,然后把结果填在书上。

小组完成后教师选一个小组进行交流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2)探索发现规律

1、提出问题

看看小精灵给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

学生看课本上的问题。

2、学生发现规律

3、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4、教师总结发现规律的方法。

(观察法和比较法)

教师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评价。

5、揭示课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板书课题

6、学习研究;余数为什么总比除数小,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

三、题组训练

(一)、基本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一个数除以7,余数可能是(

)。

(2)、一个数除以9,余数最大是(

)。

(3)、在一道除法算式中,余数是2,除数最小是(

)。

2、啄木鸟捉害虫。(判断题)

见课本52页“做一做”。

(二)、综合练习

解决问题:面包包装

见课本53页第二题。

(三)、拓展延伸:报数游戏。

游戏方法:请3名同学上台轮流报数,从1依次报到9。

猜一猜:如果照这样报下去,请同学们猜一猜15是谁报的?你是怎么猜到的?那么28呢?请说出你的理由。

四、课堂总结评价

这节课我们学了些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第七篇: 数学《除数和余数的关系》评课稿

教学方法把握得当,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⒈尊重学生的知识体验,找准学生新知的“最近发展区”。

除法同学们都知道,有余数的除法对于学生来说是新知识,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一种自主建构过程。教学时,郭老师都注重从学生的这一数学现实出发,从学生熟悉的摆小棒入手,明确摆小棒时有余下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余数”。创设具体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知识体验,促进他们有效地开展建构活动。 ⒉挖掘生活素材,巧妙整合课程资源。

新课程实施的一个突出变化,就是教材不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不再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而是提倡教师依据自己所追求的,想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组合、再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体现的是用教材,而不是拘泥于教材。郭老师整节课都是通过学生动手来理解余数意义,学生通过摆小棒等方式在动手中理解余数的意义。这样的设计更贴近生活,而且将知识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在“生活”与“数学”的一拍即合之下,才生成了如此经典的课堂。 ⒊注重开展自主学习,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郭老师摒弃了“师生问答”的传统教学模式,组织、引导、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摆一摆,画一画,说一说,并让学生上台展示。尊重了学生的意见,发扬了学生的个性,

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实现了由单一被动式接受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转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群体的积极性。

黄店镇中心小学数学组

第八篇: 数学《除数和余数的关系》评课稿

常常有这样一种感觉,课堂真是一门永远充满遗憾的艺术。不管怎样的课堂,哪怕你再做精心的准备,总会留有一些不足的,但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互融、碰撞又常常会让你不断地追求下去,让旧的遗憾不再变成遗憾。对于“余数与除数的关系”这一课,我有以下几方面的感悟。遗憾的地方――遗漏环节一上好课,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自己没有很好地把课演绎好。设计的环节应该是环环相扣,层层提高,让学生在操作、观察、比较、归纳等数学学习活动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知识。但真正在上时却把一个重要的环节给漏掉了:即在初步感知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后,第二环节的一开始让学生思考

1、如果我们用小棒搭3角形,余数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2、如果我们用小棒搭的是6边形呢?

在两个除数变化之后对余数的深入思考和理解的`两个问题漏了。当一进入解决“装面包”问题时马上发现了前面环节的疏漏。也试想在这一内容里补救,但总觉效果不理想。这也让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当课上设计的环节遗漏且自己又意识到时,作为老师的我,该怎么更好地去处理。也更让我清楚地意识到,对于每一堂课除了有很好的设计还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应该是对自己每一环节设计意图的深层次理解和把握。――时间没有把握好王校长一下课就问我,数学课是不是还应该有些练习。

我的回答是:是的,可惜我没有时间让学生练了。课上往往重视了思维训练,稍感觉让学生多动,多思,多说了之后,就不能做到多练了,虽然练习渗透在了动手操作、思考、交流之中,但数学课是应该有静下来让学生独立练习的时间。如何把握好这几个度,真的很难!较满意的地方:――教学无痕整堂课较好地让学生经历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这一“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且每一环节过度自然,水到渠成。

(抄录了张宇老师对我课的部分点评)――练习设计合理在朱老师的指导下,这堂课我对练习做了合理的设计与整合,自我感觉比以前的课堂有进步。今后课堂教学的努力方向:――重视预设和生成教学设计上要好好下工夫,如导入的设计、环节的设计,练习的设计,板书的设计等等问题。――讲究语言艺术数学语言是很讲究科学性的,而且要精炼。

要注意提炼自己的课堂教学用语,否则一不小心就要犯原则性的错误。如小张老师就提到,“÷6=()……(?)这一题,吴老师说到“不能超过6”,可能口误说错了,等于6应该也不行。”这样的错误我自己根本就没意识到。那天听了王旭老师的课,感触就更深了,她的课堂语言特别精炼,尤其是评价语言自然且恰倒好处。我也要不断努力。虽然是极其零碎和很不成熟的思考,但相信及时的反思和小结已留下我思维与思想的痕迹。

本文来源:https://www.shanpow.com/jx/632434/

《数学《除数和余数的关系》评课稿范文(精选八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阅读
  • 白杨礼赞评课稿范文五篇 白杨礼赞评课稿范文五篇
  • 四季之美评课稿(合集5篇) 四季之美评课稿(合集5篇)
  • 关于道德与法治评课稿【四篇】 关于道德与法治评课稿【四篇】
  • 小学道德与法治评课稿范文(精选5篇) 小学道德与法治评课稿范文(精选5篇)
  • 优秀评课万能评课稿(通用4篇) 优秀评课万能评课稿(通用4篇)
  • 优质课评课稿三篇 优质课评课稿三篇
  • 小学道德与法治评课稿(锦集4篇) 小学道德与法治评课稿(锦集4篇)
  • 教研活动夏天里成长听课评课稿三篇 教研活动夏天里成长听课评课稿三篇
为您推荐
  • 小学英语优秀评课万能评课稿【4篇】
    小学英语优秀评课万能评课稿【4篇】
    所谓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英语优秀评课万能评课稿【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月光启蒙》评课稿锦集四篇
    《月光启蒙》评课稿锦集四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月光启蒙》评课稿锦集四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关于《月光启蒙》评课稿【五篇】
    关于《月光启蒙》评课稿【五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月光启蒙》评课稿【五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道德与法治评课稿范文汇总三篇
    道德与法治评课稿范文汇总三篇
    小学(Primaryschool),是人们接受初等正规教育的学校,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属于九年义务教育之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道德与法治评课稿范文汇总三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 《打电话》小学语文评课稿范文(通用8篇)
    《打电话》小学语文评课稿范文(通用8篇)
    听课记录,是学校领导、教师为了交流、检查、总结、研究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所作的课堂听课记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打电话》小学语文评课稿范文(通用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数学教师技能大赛评课稿精选四篇
    数学教师技能大赛评课稿精选四篇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数学教师技能大赛评课稿精选四篇,欢迎品鉴!
  • 小学语文评课稿(锦集3篇)
    小学语文评课稿(锦集3篇)
    听课记录,是学校领导、教师为了交流、检查、总结、研究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所作的课堂听课记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评课稿(锦集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评课稿六篇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评课稿六篇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评课稿六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高中英语评课稿范文四篇
    高中英语评课稿范文四篇
    所谓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中英语评课稿范文四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 白杨礼赞评课稿范文汇总五篇
    白杨礼赞评课稿范文汇总五篇
    《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于1941年所写的一篇散文。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对于那些“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也投出了辛辣的嘲讽。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白杨礼赞评课稿范文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