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三违反专项治理


行业对联 2019-05-14 14:45:07 行业对联
[摘要]银监会三违反专项治理篇(1):银行业监管年,近期的7个文件全梳理(附全文)来源:民生证券银行研究团队 林加力  一、概述自从2014年的银发[2014]127号文以来,金融监管部门还没有发布过较为严厉的监管文件,而银行业的监管套利与业务创新,在2014年受到短暂的抑制之后,后面又蔓延开来,新的手

【www.shanpow.com--行业对联】

银监会三违反专项治理篇(1):银行业监管年,近期的7个文件全梳理(附全文)


来源:民生证券银行研究团队 林加力  
一、概述
自从2014年的银发[2014]127号文以来,金融监管部门还没有发布过较为严厉的监管文件,而银行业的监管套利与业务创新,在2014年受到短暂的抑制之后,后面又蔓延开来,新的手法绕过了旧的制度,各种新瓶装旧酒的工具也被不断创造出来。时间过去了三年,当2月底新的银监会主席郭树清上任时,市场虽然对郭树清的改革派形象有所认识,但对于银行业即将面临的整顿与改革是预期不足的,因而也没有太关注郭树清主席的一些讲话。现在从事后来看,这些讲话很快都得到了落实,也就是我们最近看到的这些监管文件。鉴于这个讲话命中率这么高,现在我们有必要回过头来温习一下这些讲话。对于这一系列的监管文件,目前非银机构从业人员比银行更为悲观。对非银机构来说,他们较为担心因为监管升级而导致银行集中赎回资金,以满足同业业务和委外投资方面的监管规范。至于银行会不会赎回,什么时候赎回,非银机构的从业人员处于一个较为被动的地位,因而产生一些担心也是在所难免的,最近市场也开始有一些银行开始赎回委外投资的传言,加重了市场的担忧。而实际上从银行角度来说,最近这些监管文件的冲击还不算特别大。这些文件主要是“通知”和“指导意见”。其中“通知”主要是要求银行自查,只是要求银行检查是否有文件所指的情况,并不意味着监管标准的正式改变。而“指导意见”的落实也没有明确时间表。更具强制意义的“管理办法”/“条例”其实还没有出台。通过与银行相关从业人员的访谈,我们发现目前银行主动暴露问题的意愿不强,更多的是用已经暴露的存量问题来应对监管要求的自查工作。至于随后监管对于自查的结果是否满意,是否会要求加码,是随后需要关注的问题。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行政地位比非银机构要高很多,机构和监管的博弈不会那么快就完成,现在才是刚刚开场。文件最终的执行力度,取决于双方的博弈结果。银行业内的人普遍预期是,自查并不会暴露很多问题,银行也不会很刚性的集中清理历史上的存量问题,最后博弈的结果很可能是新老划断。但无论怎么说,这一系列监管文件都改变了银行的风险偏好,未来银行在进行所谓的创新业务时,都会更为谨慎。而文件的发布,也意味着银行业监管的全面从严,这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监管风向的大转折。这种监管环境的变化,长期来看对于非银机构的通道业务、中小银行的同业业务、银行和非银之间为“出表”而做的各种“创新”,都是不利的。而委外投资业务虽然不在明令禁止之列,但银行同业杠杆受到的影响会传导到委外投资上。对于银行股来说,这种影响是结构性的。短期来看,从事所谓创新业务、监管套利较多的股份制银行与其他中小银行,所受的负面影响较大;而大型银行所受的冲击相对较小。从中长期来看,这对于银行的长期健康发展是有利的,
最后,目前出台的这些文件是“通知”和“指导意见”两类,尚未有“管理办法”和“条例”出台。由于7号文明确提出了法规制度建设的蓝图,要求制定和修订26个管理办法/条例,后续还会有一些列强制性更强的行政法规出台,需要密切关注。二、文件具体内容就文件的性质来说,这些文件主要是“通知”和“指导意见”:
银监会办公厅发的三个通知(45、46、53号),主要是让银行进行业务、行为、制度的自查,辅以监管部门的抽查。其中:
    (1)45号文(即“三违反”)要求银行自查对现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遵守情况。
    (2)46号文(即“三套利”)要求银行全面自查是否存在各种套利手段,对银行假出表、调节监管指标、信贷与票据业务中的绕道监管、理财与同业的空转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覆盖。
    (3)53号文(即“四不当”)中最重要的是对“不当创新”、“不当交易”的自查,与前面“三套利”有所重叠,但侧重点有所差异。其中“不当创新”强调银行的创业业务方面是否有完备的制度建设;而“不当交易”方面的内容比“三套利”更为细化。
银监会发的两个通知(5、7号)中:
    (1)《关于集中开展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工作的通知》(银监发〔2017〕5号)除要求金融机构自查,还要求银监系统各分支机构(如地方银监局、银监分局)也应全面自查。
    (2)《关于切实弥补监管短板提升监管效能的通知》(银监发﹝2017﹞7号)主要提出了法规制度建设的蓝图,要求制定和修订26个管理办法/条例,涉及《交叉金融产品风险管理办法》、《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委托贷款管理办法》、《信托公司条例》、《资产证券化资本计量规则》等市场较为关注的方面。另外,该文件也对加强现场与非现场检查、股东管理、信息披露、监管处罚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要求。
最后,与风险监管相关的还有《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7〕6号,对银行提出全面的风险防控要求,对债券投资、同业业务、理财业务、地方债务、房地产等问题均有涉及。需要注意的是,文中明确提出了要控制同业存单等同业融资规模。
总体来说,这六个文件涵盖了目前银行经营中,所出现的大部分问题。从理财和同业的空转问题,到银行调整各种监管指标的手法(例如不良假出表),银行藏匿不良贷款的常用手段,再到日常经营活动中各种规章制度的遵守,所能想到的问题无所不包,无所不含。因而时间比较宝贵的读者不需阅读以下部分。(一)银监办发【2017】45号:“三违反”整治3月28日,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银行业“违法、违规、违章”行为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银监办发〔2017〕45号),要求银行针对“违反金融法律违反监管规则、违反内部规章”开展自查工作,报送截止日期为6月12日。此举目的为强化银行的合规文化,强调对现在法律、法规、规章的遵守。
45号文要求自查违反明文规定的不合规现象,后面两个文更多的是针对灰色地带(如监管套利行为)。(二)银监办发【2017】46号:“三套利”整治3月28日,发布《关于开展银行业“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银监办发〔2017〕46号)。要求金融机构全面自查,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进行抽查,市场上大部分的监管套利玩法都成为了自查对象,并点出了同业空转、理财空转等市场较为关注的问题。
文件附件规定了交叉性金融产品的风险责任原则:资金来源于谁,谁就要承担管理责任,出了风险就要追究谁的责任。对于通道类业务发展速度和规模过高且风险管理能力明显跟不上要求的机构,要求制定整改计划。
文件同时详细列出的套利手法95种,涵盖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等方面,涵盖了目前银行做的绝大多数制度套利行为(可以说,如果业务员早几年看到这个文件,就都发财了)。要求银行逐项自查是否有这样的情况。
这份文件里所列的监管套利、同业空转的手法太齐全,以至于没有必要去详细阅读每一项内容,基本上我们能想到的每一种手法在文件里都有对应项目。而且涵盖的业务也不仅仅是理财和同业,也包括信贷、票据等传统的银行业务,大、全、细。其中以空转套利中的“理财空转”、“同业空转”最为债券市场从业人员所关注,其细项内容如下:(三)银监办发【2017】53号:“四不当”整治4月11日,银监会已经向银行下发了《关于开展银行业“不当创新、不当交易、不当激励、不当收费”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银监办发【2017】53号文),对银行“四不当”进行专项整治。其中最重要的是“不当创新”和“不当交易”,内容与前面“三套利”有所重叠,但侧重点有所差异。
其中“不当创新”强调银行的创业业务方面是否有完备的制度建设。文件要求银行对创新业务有完整的制度控制,并且公司高层和董事会需要知晓并评估创新业务的影响,这与银行之前通过简单的分支机构发文或通知后,就进行创新业务的实践并不相同。所以如果拿着一条来查银行的话,也是一查一个准。  而“不当交易”方面的内容比“三套利”更为细化。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需要注意的是,文中有一条自查项目“若将商业银行发行的同业存单计入同业融入资金余额,是否超过负债总额的三分之一”。(四)银监发【2017】5号: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4月7日,银监会印发了《关于集中开展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工作的通知》(5号文),要求组织全国银行业集中整治市场乱象。据了解,该工作由银监会现场检查局牵头,梳理了十大方面的乱象:这包括股权和对外投资,机构和高管,规章制度,业务,产品,人员行为,行业廉政风险,监管履职,内外勾结违法行为,非法金融活动。这与前面的三个自查通知有些类似,但进一步扩大了自查的覆盖面,要求银监系统各分支机构(如地方银监局、银监分局)也应全面自查,看是否切实履行监管职责,是否有内外勾结降低监管标准的情况。该文对地方监管局有一定心理震慑。(五)银监发【2017】6号:风险防控指导意见《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7〕6号,对银行提出全面的风险防控要求,对债券投资、同业业务、理财业务、地方债务、房地产等问题均有涉及。
需要注意的是,文中明确提出了要控制同业存单等同业融资规模。“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对同业存单等同业融资的依赖度”、“锁定定资金来源与运用明显错配、批发性融资占比高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一对一”贴身盯防。督促同业存单增速较快、同业存单占同业负债比例较高的银行,合理控制同业存单等同业融资规模。”(六)银监发【2017】7号:弥补监管短板 提升监管效能《关于切实弥补监管短板提升监管效能的通知》(银监发﹝2017﹞7号)主要提出了法规制度建设的蓝图,要求制定和修订26个管理办法/条例。另外,该文件也对加强现场与非现场检查、股东管理、信息披露、监管处罚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要求。
文件中所列法规的陆续出台后,会有机会在相关领域产生较大影响,需要密切关注和跟踪。待制定、完善的法规清单如下:
一、制定类
1、《商业银行押品管理指引》2、《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修订)3、《银行业金融机构股东管理办法》4、《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5、《交叉金融产品风险管理办法》6、《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本管理办法(试行)》7、《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修订)8、《商业银行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办法》9、《国家开发银行监督管理暂行办法》10、《政策性银行监督管理暂行办法》1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指引》12、《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信息披露指引》13、《商业银行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指引》(修订)14、《网络小额贷款管理指导意见》15、《银行业监管统计管理暂行办法》(修订)16、《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
二、推进类
17、《商业银行破产风险处置条例》18、《融资担保公司管理条例》19、《信托公司条例》20、《处置非法集资条例》21、《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指引》22、《商业银行系统重要性评估和资本要求指引》
三、研究类
23、《关于规范银行业务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24、《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资本计量规则》(修订)25、《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修订)26、《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监管办法》文件全文链接地址:http://pan.baidu.com/s/1kV6xrSV
《信贷学院第一届招生简章(免费)》,点击立刻查看

银监会三违反专项治理篇(2):7个银行业监管文件全梳理(附全文)


“ 近期密集出台的银行业监管文件包括:——《关于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7〕4号);——《关于集中开展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工作的通知》(银监发〔2017〕5号);——《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7〕6号);——《关于切实弥补监管短板提升监管效能的通知》(银监发﹝2017﹞7号);——《关于开展银行业“违法、违规、违章”行为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银监办发〔2017〕45号);——《关于开展银行业“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银监办发〔2017〕46号);——《关于开展银行业“不当创新、不当交易、不当激励、不当收费”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银监办发〔2017〕53号)。文件全文链接地址:http://pan.baidu.com/s/1kV6xrSV 。(微信中点击后会提示 "页面不存在", 右上角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就可以看到了)或者添加小编个人微信号bankziguan02。
一、概述自从2014年的银发[2014]127号文以来,金融监管部门还没有发布过较为严厉的监管文件,而银行业的监管套利与业务创新,在2014年受到短暂的抑制之后,后面又蔓延开来,新的手法绕过了旧的制度,各种新瓶装旧酒的工具也被不断创造出来。    时间过去了三年,当2月底新的银监会主席郭树清上任时,市场虽然对郭树清的改革派形象有所认识,但对于银行业即将面临的整顿与改革是预期不足的,因而也没有太关注郭树清主席的一些讲话。现在从事后来看,这些讲话很快都得到了落实,也就是我们最近看到的这些监管文件。鉴于这个讲话命中率这么高,现在我们有必要回过头来温习一下这些讲话。对于这一系列的监管文件,目前非银机构从业人员比银行更为悲观。对非银机构来说,他们较为担心因为监管升级而导致银行集中赎回资金,以满足同业业务和委外投资方面的监管规范。至于银行会不会赎回,什么时候赎回,非银机构的从业人员处于一个较为被动的地位,因而产生一些担心也是在所难免的,最近市场也开始有一些银行开始赎回委外投资的传言,加重了市场的担忧。    而实际上从银行角度来说,最近这些监管文件的冲击还不算特别大。这些文件主要是“通知”和“指导意见”。其中“通知”主要是要求银行自查,只是要求银行检查是否有文件所指的情况,并不意味着监管标准的正式改变。而“指导意见”的落实也没有明确时间表。更具强制意义的“管理办法”/“条例”其实还没有出台。    通过与银行相关从业人员的访谈,我们发现目前银行主动暴露问题的意愿不强,更多的是用已经暴露的存量问题来应对监管要求的自查工作。至于随后监管对于自查的结果是否满意,是否会要求加码,是随后需要关注的问题。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行政地位比非银机构要高很多,机构和监管的博弈不会那么快就完成,现在才是刚刚开场。文件最终的执行力度,取决于双方的博弈结果。银行业内的人普遍预期是,自查并不会暴露很多问题,银行也不会很刚性的集中清理历史上的存量问题,最后博弈的结果很可能是新老划断。    但无论怎么说,这一系列监管文件都改变了银行的风险偏好,未来银行在进行所谓的创新业务时,都会更为谨慎。而文件的发布,也意味着银行业监管的全面从严,这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监管风向的大转折。    这种监管环境的变化,长期来看对于非银机构的通道业务、中小银行的同业业务、银行和非银之间为“出表”而做的各种“创新”,都是不利的。而委外投资业务虽然不在明令禁止之列,但银行同业杠杆受到的影响会传导到委外投资上。    对于银行股来说,这种影响是结构性的。短期来看,从事所谓创新业务、监管套利较多的股份制银行与其他中小银行,所受的负面影响较大;而大型银行所受的冲击相对较小。从中长期来看,这对于银行的长期健康发展是有利的,    最后,目前出台的这些文件是“通知”和“指导意见”两类,尚未有“管理办法”和“条例”出台。由于7号文明确提出了法规制度建设的蓝图,要求制定和修订26个管理办法/条例,后续还会有一些列强制性更强的行政法规出台,需要密切关注。    二、文件具体内容就文件的性质来说,这些文件主要是“通知”和“指导意见”:    银监会办公厅发的三个通知(45、46、53号),主要是让银行进行业务、行为、制度的自查,辅以监管部门的抽查。其中:    (1)45号文(即“三违反”)要求银行自查对现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遵守情况。    (2)46号文(即“三套利”)要求银行全面自查是否存在各种套利手段,对银行假出表、调节监管指标、信贷与票据业务中的绕道监管、理财与同业的空转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覆盖。    (3)53号文(即“四不当”)中最重要的是对“不当创新”、“不当交易”的自查,与前面“三套利”有所重叠,但侧重点有所差异。其中“不当创新”强调银行的创业业务方面是否有完备的制度建设;而“不当交易”方面的内容比“三套利”更为细化。    银监会发的两个通知(5、7号)中:    (1)《关于集中开展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工作的通知》(银监发〔2017〕5号)除要求金融机构自查,还要求银监系统各分支机构(如地方银监局、银监分局)也应全面自查。    (2)《关于切实弥补监管短板提升监管效能的通知》(银监发﹝2017﹞7号)主要提出了法规制度建设的蓝图,要求制定和修订26个管理办法/条例,涉及《交叉金融产品风险管理办法》、《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委托贷款管理办法》、《信托公司条例》、《资产证券化资本计量规则》等市场较为关注的方面。另外,该文件也对加强现场与非现场检查、股东管理、信息披露、监管处罚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要求。    最后,与风险监管相关的还有《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7〕6号,对银行提出全面的风险防控要求,对债券投资、同业业务、理财业务、地方债务、房地产等问题均有涉及。需要注意的是,文中明确提出了要控制同业存单等同业融资规模。    总体来说,这六个文件涵盖了目前银行经营中,所出现的大部分问题。从理财和同业的空转问题,到银行调整各种监管指标的手法(例如不良假出表),银行藏匿不良贷款的常用手段,再到日常经营活动中各种规章制度的遵守,所能想到的问题无所不包,无所不含。因而时间比较宝贵的读者不需阅读以下部分。(一)银监办发【2017】45号:“三违反”整治    3月28日,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银行业“违法、违规、违章”行为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银监办发〔2017〕45号),要求银行针对“违反金融法律违反监管规则、违反内部规章”开展自查工作,报送截止日期为6月12日。此举目的为强化银行的合规文化,强调对现在法律、法规、规章的遵守。    45号文要求自查违反明文规定的不合规现象,后面两个文更多的是针对灰色地带(如监管套利行为)。(二)银监办发【2017】46号:“三套利”整治    3月28日,发布《关于开展银行业“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银监办发〔2017〕46号)。要求金融机构全面自查,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进行抽查,市场上大部分的监管套利玩法都成为了自查对象,并点出了同业空转、理财空转等市场较为关注的问题。    文件附件规定了交叉性金融产品的风险责任原则:资金来源于谁,谁就要承担管理责任,出了风险就要追究谁的责任。对于通道类业务发展速度和规模过高且风险管理能力明显跟不上要求的机构,要求制定整改计划。    文件同时详细列出的套利手法95种,涵盖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等方面,涵盖了目前银行做的绝大多数制度套利行为(可以说,如果业务员早几年看到这个文件,就都发财了)。要求银行逐项自查是否有这样的情况。    这份文件里所列的监管套利、同业空转的手法太齐全,以至于没有必要去详细阅读每一项内容,基本上我们能想到的每一种手法在文件里都有对应项目。而且涵盖的业务也不仅仅是理财和同业,也包括信贷、票据等传统的银行业务,大、全、细。其中以空转套利中的“理财空转”、“同业空转”最为债券市场从业人员所关注,其细项内容如下:(三)银监办发【2017】53号:“四不当”整治    4月11日,银监会已经向银行下发了《关于开展银行业“不当创新、不当交易、不当激励、不当收费”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银监办发【2017】53号文),对银行“四不当”进行专项整治。其中最重要的是“不当创新”和“不当交易”,内容与前面“三套利”有所重叠,但侧重点有所差异。    其中“不当创新”强调银行的创业业务方面是否有完备的制度建设。文件要求银行对创新业务有完整的制度控制,并且公司高层和董事会需要知晓并评估创新业务的影响,这与银行之前通过简单的分支机构发文或通知后,就进行创新业务的实践并不相同。所以如果拿着一条来查银行的话,也是一查一个准。    而“不当交易”方面的内容比“三套利”更为细化。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需要注意的是,文中有一条自查项目“若将商业银行发行的同业存单计入同业融入资金余额,是否超过负债总额的三分之一”。
(四)银监发【2017】5号: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    4月7日,银监会印发了《关于集中开展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工作的通知》(5号文),要求组织全国银行业集中整治市场乱象。据了解,该工作由银监会现场检查局牵头,梳理了十大方面的乱象:这包括股权和对外投资,机构和高管,规章制度,业务,产品,人员行为,行业廉政风险,监管履职,内外勾结违法行为,非法金融活动。    这与前面的三个自查通知有些类似,但进一步扩大了自查的覆盖面,要求银监系统各分支机构(如地方银监局、银监分局)也应全面自查,看是否切实履行监管职责,是否有内外勾结降低监管标准的情况。该文对地方监管局有一定心理震慑。     (五)银监发【2017】6号:风险防控指导意见    《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7〕6号,对银行提出全面的风险防控要求,对债券投资、同业业务、理财业务、地方债务、房地产等问题均有涉及。    需要注意的是,文中明确提出了要控制同业存单等同业融资规模。“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对同业存单等同业融资的依赖度”、“锁定定资金来源与运用明显错配、批发性融资占比高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一对一”贴身盯防。督促同业存单增速较快、同业存单占同业负债比例较高的银行,合理控制同业存单等同业融资规模。”     (六)银监发【2017】7号:弥补监管短板 提升监管效能    《关于切实弥补监管短板提升监管效能的通知》(银监发﹝2017﹞7号)主要提出了法规制度建设的蓝图,要求制定和修订26个管理办法/条例。另外,该文件也对加强现场与非现场检查、股东管理、信息披露、监管处罚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要求。    文件中所列法规的陆续出台后,会有机会在相关领域产生较大影响,需要密切关注和跟踪。待制定、完善的法规清单如下:一、制定类1、《商业银行押品管理指引》2、《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修订)3、《银行业金融机构股东管理办法》4、《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5、《交叉金融产品风险管理办法》6、《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本管理办法(试行)》7、《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修订)8、《商业银行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办法》9、《国家开发银行监督管理暂行办法》10、《政策性银行监督管理暂行办法》1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指引》12、《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信息披露指引》13、《商业银行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指引》(修订)14、《网络小额贷款管理指导意见》15、《银行业监管统计管理暂行办法》(修订)16、《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二、推进类17、《商业银行破产风险处置条例》18、《融资担保公司管理条例》19、《信托公司条例》20、《处置非法集资条例》21、《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指引》22、《商业银行系统重要性评估和资本要求指引》三、研究类23、《关于规范银行业务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24、《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资本计量规则》(修订)25、《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修订)26、《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监管办法》
相关素材——
郭树清连烧“七把火” 银监会正发起一场监管风暴
来源:棱镜(ID:lengjing_qqfinance)作者:腾讯财经  记者 周纯4月7日,在银监会在新闻发布会上称,当前的重点工作在于15个字:重服务、防风险、强协调、补短板、治乱象。同时,银监会将下发一系列监管文件,来确保15字方针的落实。据腾讯财经梳理,近期银监会下发的监管文件至少有7个,内容涵盖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银行业风险防控、弥补监管短板、开展“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专项治理等方方面面。整治行业乱象 加大处罚力度4月7日,银监会下发《关于集中开展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工作的通知》(银监发﹝2017﹞5号),2017年上半年组织全国银行业集中进行市场乱象整治工作,以回归本源、服务实体、防范风险为目标。当前金融市场上各种新产品新业务花样百出,存在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因此,银监会将组织银行对号入座,对照问题菜单自查自纠,做到机构全覆盖、员工全覆盖、产品全覆盖、业务全覆盖。5号文将重点对股权和对外投资、机构及高管、规章制度、业务、产品、人员、廉政风险、监管行为、内外勾结违法、非法金融活动等十大方面进行整治。此外,银监会还首次公布了处罚情况。2017年一季度,银监会系统作出行政处罚485件,罚没金额合计1.9亿元,处罚责任人员197名。仅2017年3月29日,银监会机关针对票据违规操作、掩盖不良、规避监管、乱收费用、滥用通道、违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市场乱象,作出了25件行政处罚决定,罚款金额合计4290万元,共惩处了17家银行业机构。银监会方面还表示,目前又一批违法违规行为已经立案,正处于行政处罚调查审理程序中。针对屡查屡犯、案件频发、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各类乱象,银监会将继续加大监管处罚力度,进一步严厉打击、严肃处理。“6号文”剑指同业、理财、互金同一天,银监会还下发《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7〕6号),提出对资产信用、流动性管理、债券投资、同业业务、理财业务、房地产融资、地方债务风险、互联网金融、跨境业务和民间金融十大类风险的具体防控要求。6号文提到,要强化同业业务整治,从控制业务增量、做实穿透管理、消化存量风险、严查违规行为等方面明确监管要求。新开展的同业投资业务不得进行多层嵌套,要根据基础资产性质,准确计量风险,足额计提资本和拨备。此外,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全面排查存量同业业务,对多层架构、复杂程度高的业务要制定整改计划。对风险高的同业投资业务,要制定应对策略和退出时间表。不过,有市场解读认为,上述规定仍属于定性的描述,并没有规定具体的同业存单占负债的比例上限,后期还需静待同业存单监管政策的出台。6号文还要求加强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管控。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开展滚动发售、混合运作、期限错配、分离定价的资金池理财业务;确保自营业务与代客业务相分离;严控嵌套投资,强化穿透管理,不得简单将理财业务作为各类资管产品的资金募集通道;严格控制杠杆,防范资金在金融体系内自我循环,不得使用自有资金购买本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对于互联网金融风险治理,6号文的要求是做到“稳妥推进”,要求持续推进网络借贷平台(P2P)风险专项整治,做好校园网贷、“现金贷”业务的清理整顿工作。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分析称,6号文涉及的债券、同业、理财、地产和地方债务等,均与近年银行资产配置和套利行为挂钩。根据文件要求的时间点,意味着银行业机构上半年有3个月的整改时间。“当然,对金融机构、经济和债市的整体影响要看实际政策执行力度。”一家城商行资产管理部负责人对腾讯财经表示,预期未来无论是银行的同业业务,还是资产管理业务,日子都不会好过了。拟推26项规章弥补监管短板银监会成立十几年来,各监管制度、办法多达几百项,但部分规章时效渐弱。因此,哪些是监管缺失的?哪些规则是滞后的?哪些是针对性不强的,哪些是与相关金融监管部门不协调的?需要把这些制度短板“补起来”。为此,银监会近期专门下发《关于切实弥补监管短板 提升监管效能的通知》(银监发﹝2017﹞7号)。主要针对监管部门以及银行业金融机构面临的关键问题、薄弱环节和突出风险,提出一系列具体监管要求,旨在提高监管质效,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规范经营。据了解,7号文共分为强化监管制度建设、强化风险源头遏制、强化非现场和现场监管、强化信息披露监管、强化监管处罚和强化责任追究6个部分,共16条。其中强调,要加强银行股东准入监管和行为监管,明确银行业金融机构股东资格、参控股机构数量等监管要求;加强资金来源审查,确保入股资金为投资人自有资金,来源合法合规。此外,要加强股权管理。对超过规定比例的股权转让应及时报监管部门审查或备案,及时披露主要股东的股权质押融资信息;严格关联交易管理,强化对股东授信的风险审查,防止套取银行资金。银监会还公布了“弥补银行业监管制度工作项目”,按照制定类、推进类和研究类分类,共有26项拟推规章。其中涉及商业银行的有18项,包括《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等。东方证券研报分析称,26项规章涵盖了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等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风险,以及表外业务、理财业务、资产证券化等重要表外项目,十分全面。2017年或成银行业监管年当前跨市场、跨行业、跨地区的金融产品交叉、交易带来了一些问题,主要原因是协调不够。银监会指出,机构是综合经营,但监管是分业监管,因此有必要强化监管协调 ,形成“九龙共治”。银监会将主动参与、自觉服从于监管协调,使得银行监管政策和其他金融监管政策(如保险,证券,支付)、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之间打造最优的协同,提升监管的有效性。同时,为了有效遏制监管套利等行为,银监会专门开展了“三套利”、“三违反”、“四套利”的专项工作整治。其中,三套利指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三违反指违反金融法律、违反监管规则、违反内部规章;四不当指不当展业、不当交易、不当激励、不当收费。姜超指出,“三套利”中值得关注的是监管套利和空转套利。前者指银行违规操作或绕道来满足信用风险、资本充足率、流动性和其他指标考核,以及违反宏观调控、风险管理、利用不正当竞争和增加企业融资成本的各种套利行为,后者指信贷空转、票据空转、理财空转和同业空转等套利行为。在他看来,相较于6号文对十大风险的管控,整治“三套利”的46号文直接指向2015年以来盛行的同业套利和同业扩张,涉及银行、理财、存单和委外,如果严格实行,将对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理财和非银机构造成较大影响。事实上,这场监管风暴在更早之前就已现苗头。在3月2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郭树清迎来到任银监会后的“首秀”,在开头介绍环节,他用了较长篇幅来强调纪律和银行业队伍建设。他强调,“打铁还要自身硬”,银行业是经营风险的行业,银监会是监管经营风险的部门,必须增强同风险赛跑的意识,并且要跑在风险的前面。他还提出要弘扬银行业“三铁”传统:即“铁账本、铁算盘、铁规章”,坚决惩处内外勾结、监守自盗、利益输送、“吃拿卡要”等违规违法违纪行为。做到“守土有责、履职负责、失职问责”。可以预见的是,2017年将是银监会“强监管、强问责”的一年。
版权说明: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Bank资管》均在文章开头备注了原标题和来源。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发送消息至公号后台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非常感谢!

银监会三违反专项治理篇(3):全面自查!详细解读银监会“三违反”同业业务和理财业务哪些违规行为?


导读
根据财新报道,银监会于3月28日下发《银行业金融机构“违法、违规、违章”行为专项治理工作要点》,整个银行业进行自查,各级监管进行抽查,自查报告6月12日上报,整改和问责报告11月30日上报。笔者就其中同业业务和理财业务的自查内容进行详细分析解读,仅供参考!
同业业务和理财业务1是否违规与名单外金融机构、非持牌金融机构开展业务;是否未经总行审批违规代理代销产品募集资金进行投资
金融监管研究院 孙海波 解读:关于交易对手的名单制管理的要求最初出现在140文中,即银行开展的同业投融资业务应纳入同业专营部门管理,且交易对手应实行名单制管理。买入返售业务是127号文和140号文明确规定的同业融资业务的一种,应采用名单制管理。
【140号文】要求商业银行建立同业业务交易对手准入机制,由法人总部对交易对手进行集中统一的名单制管理,定期评估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动态调整交易对手名单。
【203号文】第二点监管要求第(一)项:各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切实落实同业专营和治理要求,严格按照业务权限、交易对手准入清单和同业授信额度开展同业票据业务。在第一点风险提示中第(一)项也提及未对同业票据交易对手实行名单制管理的问题。
【银监发[2016]24号】禁止银行代销非持牌金融机构发售的产品,商业银行总行应当对合作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建立并有效实施对合作机构的尽职调查、评估和审批制度,及时对存在严重违规行为、重大风险或其他不符合合作标准的机构实施退出。商业银行开展代销业务,原则上应当由其总行与合作机构总部签订代销协议。确需由一级分支机构(含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分行等)签订代销协议的,一级分支机构应当事先获得总行授权,并在报总行备案后与合作机构总部签订代销协议
需要注意的是从全国性文件来看,银监会正式下发的法规并没有禁止银行和非持牌金融机构合作,所以这里的自查表述的意思应该是和名单外的非持牌金融机构合作属于违规业务,但只要有明确的名单准入和管理制度,并不违规。
2同业投资和理财投资非标资产是否严格比照自营贷款管理,对底层基础资产的投前调查是否尽职,投后管理是否到位,资金是否违规投向房地产以及国家法律、政策规定的限制性行业和领域。同业投资和非标银行理财投资比照自营贷款管理,需要和集中统一授信区别开来;
(1)同业投资需要严格按照自营进行集中统一授信;
金融监管研究院 孙海波 解读:《关于进一步加强信用风险管理的通知》(银监发【2016】42号)要求穿透特定目的载体,对应至最终债务人。127号文关于同业投资项下的特定目的载体定义,包括: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信托投资计划、证券投资基金、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计划、基金管理公司及子公司资产管理计划、保险业资产管理机构资产管理产品等;所以按照42号文此类投资只要承担了相应的信用风险就需要穿透至最终债务人并纳入集中统一授信。尽管特定目的载体不包括私募基金,但笔者认为如果银行自营资金投资了私募基金,更需要穿透看底层资产的信用风险。
但笔者认为至少ABS和保本银行理财不需要穿透至最终债务人进行统一授信。还有对于委托给特定目的载体底层进行债券投资,银行对最终债券的授信最多也只能做表面的批量授信模式(事前体现在委外的合同条款里),因为单独授信的思路实际操作无法进行。
从1104报表填报来看,银行购买保本理财产品计入存放同业,无需穿透理财最后的底层资产。
从报表层面,尽管银监会即设计了《G31投资业务情况表》,希望通过统计来监测银行的投资项目,并按照穿透原则了解各类投资产品最终投向的业务类型和行业归属。但该表的数据治理一直令人堪忧,一是在于填报人员对琳琅满目的银行投资品种不够熟悉,对各类金融产品不知如何归类;二是在于对SPV和底层金融产品混淆不清,SPV项下的投资与《G14_II最大十家金融机构同业融出情况表》不能满足软校验关系;三是在于难以准确识别多层嵌套后资管产品的底层资产比例,也导致G4B-1权重难以确定。
相关详细填报规则解读参见本公众号今天另一篇文章《自营投资与同业投资》。
(2)目前银监会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要求将表外理财纳入和表内集中统一授信。
金融监管研究院 孙海波 解读:资产管理业务,授信流程统一(并不是授信额度统一)并不奇怪,银行理财产品进行投资运作时候如果需要走授信流程(主要是非标债权投资),由发行人银行提供授信和风控支持并不奇怪。
银监会《关于2014年银行理财业务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银监办发[2014]39号)要求“对于非保本浮动收益、但提供预期收益率的理财产品,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所承担风险的实质情况,在表外业务、授信集中度、流动性风险等报表中如实反映。”只是要求承担风险的表外非标理财需要统一算授信集中度,但现实中不会有银行主动承认自己的表外非标理财管理人实质承担了风险。
银监会2013年8号文《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13]8号)要求“商业银行应比照自营贷款管理流程,对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投资进行投前尽职调查、风险审查和投后风险管理。”
银监会2016年10月发布的42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信用风险管理的通知》也没有明确要求将表外理财纳入集中统一授信范围。
所以综合监管规则来看,对于表外理财,银监会只要求比照表内信贷流程进行风险管理,但并不合并计算15%授信集中度。
(3)银行理财比照自营贷款管理
金融监管研究院 孙海波 解读:2016年11月份银监会在其资产文件里首次提及银行比照自营贷款强化资金流向管理的自查要求。在此之前银行理财投资房地产的约束几乎一片空白,只有:理财资金不得流向于政府融资平台、“两高一剩”企业、“铁公基”和商业房地产开发项目等限制性行业和领域。后来铁公基投向已经放开,但对两高一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商业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限制并没有放松。住宅开发项目一直没有任何限制。
但目前银监会执行口径一旦比照自营贷款管理,意味着:
参考银行信贷资金,银行理财资金不得用于缴付土地竞买保证金、定金及后续土地出让价款;
房地产开发项目资本金比例: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项目20%,其他项目25%。显然笔者理解银行理财或自营信贷资金如果用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项目资本金融资属于违规;
银行理财资金用于向土地储备中心融资;今年2月份财政部 国土资源部 中国人民银行 银监会 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土地储备和资金管理等相关问题的通知》(财综[2016]4号)明确规定:各地不得再向银行业金融机构举借土地储备贷款;从上图可以看出土地储备贷款属于房地产开发贷款一种。因此银行理财资金不能用于土地储备中心融资;
银行理财资金直接或间接参与首付贷,典型的违规行为;
银行理财或其他资管资金参与房地产尾款应收款融资相对比较模糊,因为此类融资模式表明上绑定了个人住房贷款申请者的信用,但实际资金流向多数被房地产企业用于下一轮项目开发的资本金甚至土地保证金等,笔者当前环境下也属于禁止类型;
不得对房地产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
如果真正严格实施上述规则,仍然需要考虑穿透问题,因为银行理财或其他资管可以通过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摘牌或委托贷款等间接形式实现流向房地产领域;只是实际穿透难度较高,因为此类交易场所不属于一行三会直接监管范畴。此前银监会前主席的讲话中曾禁止银行资金和非持牌金融机构合作,但并没有明确文件支持。
对于房地产领域相关的债券或ABS能否投资?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只要交易所或者银行间允许这样的产品发售,那么银行自营或理财就可以投资,不受上述相关政策约束。但在当前政策收紧的情况下,交易所ABS(尤其是房贷尾款ABS)和房地产企业公司债发行都会大幅度收紧;
3同业投资和理财投资业务是否接受和提供第三方担保及“兜底”承诺,违规签订“抽屉协议”“阴阳合同”等。金融监管研究院 孙海波 解读:这是127号文最基本的内容要素,禁止同业投资的三方买入返售以及两方买返。两方买返只局限于票据和标准化资产的回购业务(注意不一定是债权,只是对银行而言局限于债权,因为无法直接在交易所场内做股票回购)。三方买返不能提供信用担保。因此市场上比较多出现一些存单质押担保,非信用担保,笔者认为也存在一些问题,这里不再详述。
 “阴阳合同”或抽屉协议等为非保本理财提供保本承诺;这里典型的做法是银行自营资金购买他行理财,从理财发行人角度看属于非保本理财,中债登也是如此登记,从而不需要纳入发行人表内核算。但是从理财购买方银行看,因为拿到了理财发行人的抽屉担保协议从而也无需对底层资产进行表内核算(资本充足率,单一集中度,拨备计提等)。这里典型的一个代持协议,此前笔者一般认为理财发行人的违规责任更大一些。从本次核查看,双方违规都比较明确,如何发现此类抽屉协议并不容易,此前银监会的排查中曾经要求保函接受行核实交易对手是否得到上级机构授权和批准,是否存在交易对手方个人违规借用机构名义进行担保的行为;可谓是切中要害。因为对于提供担保方而言,一般都是暗函,排查相对困难。但对于接受担保的金融机构,则需要在任何外审或内审情况下将但保函拿出来确保业务的“合规性”;
此外部分接受担保函的机构属于非银行业金融机构,比如陆金所,这种情况下排查的难度就比较大,无法从接受担保方入手。
4是否严格执行风险隔离制度,是否通过发放自营贷款承接存在偿还风险的同业投资和理财投资业务;
同业投资项下的资产出现风险事件,一般的解决方案不外乎通过自营贷款承接进行平移,将原先的同业投资转化为表内贷款;或者一开始做通道业务的时候就约定原状返还条款。但如果特定目的载体投资底层资产为权益类资产或有回购义务,原状返还存在一定障碍。权益类资产因为银行无法直接登记为股东无法操作,如果有回购或其他增信措施,原状返还容易导致其增信措施失效。银行为及时采取资产保全措施,通过发放自营贷款对接有偿还风险的同业投资业务或者设立新的特定目的载体续借,其实在特定情况下属于合理的风险防范步骤。
5本行信贷资金是否违规为理财产品提供融资和担保;金融监管研究院 孙海波 解读:这是银监会《关于完善银行理财业务组织管理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发[2014]35号)的核心内容。现实中关于如何理解“信贷资金”仍然有一些争议,笔者认为银行内部自营资金没有必要区分信贷资金还是非信贷资金,这是银监会立法技术的问题。笔者的理解就是禁止银行自营资金为理财产品提供融资和担保。尤其提供融资这一条现实中仍然相当普遍。
在银监会2016点最新发布的G06报表中,列举了银行理财同业拆入的负债形式:[2.1.1 同业拆入]是指理财产品从境内外金融机构拆入及借入的款项。但现实中如果银行理财通过下面两种方式借入资金很容易违反35号文要求:
(1)银行理财自身直接加融资杠杆其实并不多见,其中“同业拆入”其实大多数都是通过理财发行人的自营从同业拆入,再背对背交易借给理财资金。此类交易其实隐含了自营资金为理财资金提供了信用支持。
(2)另一种思路是银行自营资金投资本行理财产品,尤其是开放式理财资产池,在筹建初期项目资产和客户资金募集多数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如果是项目资产已经入池,但客户资金尚未到位,那么则需要发行人自营资金短期对接(过桥),形成自营资金投资本行理财产品的情形。
如果银行自营资金借助通道给本行理财提供短期资金融资,关键看是否穿透执行,笔者个人认为如果是单一类通道仍然需要穿透看是否违反上述条款。如果是借助集合类则防穿透效果更加明显一些。
6是否违规通过本行理财资金直接或间接对接本行信贷资产收益权;金融监管研究院 孙海波 解读:
(1)、《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合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发[2009]111号)规定: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不得投资于理财产品发行银行自身的信贷资产或票据资产。
很显然这里是禁止银行理财沦为银行自营融资的工具,如果银行理财资金可以投资本行的信贷类资产,则意味着银行可以简单将自身存款转化为理财募集资金,将自身资产转化为表外资产,但此举的风险隔离较差,一旦资产质量出现问题,理财投资人很难接受。
但遗憾的是银监会并没有将上述禁止银信合作理财产品投资发行银行自身信贷资产的规定做进一步扩展,所以后续很多人认为可以通过其他通道比如券商资管、基金专户间接投资本行信贷资产。笔者认为这样做也实质违反了银监会的精神,也希望地方监管局可以强化这个领域的执行口径。笔者认为全面禁止任何方式银行理财直接或间接投资本行信贷资产(ABS优先级值得探讨),是风险隔离的最基本要求,否则很容易模糊信用中介(银行自营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的界限。后来2016年82号文基本也是这个思路。
(2)、《关于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业务的通知》(银监办发[2016]82号)规定:出让方银行不得通过本行理财资金直接或间接投资本行信贷资产收益权,不得以任何方式承担显性或者隐性回购义务。
上述规定首次对银行理财资金不得直接和间接投资本行信贷资产收益权,其实是第1点113号文的补充,可是遗憾,由于82号文全文都在讲信贷资产收益权,反而把“信贷资产”遗漏。所以从明文规定看,仍然没有禁止银行理财通过信托之外的其他通道间接投资本行信贷资产。
(3)、2016年7月份的理财新规征求意见稿明确禁止了理财资金直接或间接投资本行信贷资产。
(4)、2017年2月份流传出来的一行三会资管业务指导意见(内审稿),进一步禁止了资产管理计划投资非标信贷资产及其收益权。
7理财资金是否违规用于本行自营业务这里主要包括理财资金和自营发生拆借、通过发行理财产品归还贷款、理财资金和自营资金池混用等问题。
理财资金用于归还表内贷款是典型的表内转表外的一种方式,通过增量表外业务比如理财来消除表内信贷资产规模,或者为不良贷款展期时间换空间的做法。从现行法规体系看,并没有太多关于这一点的表述,但用理财资金偿还表内贷款实质上违反了《关于完善银行理财业务组织管理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发[2014]35号关于理财资金不能用于自营业务,理财和信贷业务相分离的原则。
此外具体的法规在2013年发布的《关于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检查情况的通报》(银监办发[2013]241号),也提及过表内贷款与理财投资互偿的违规问题:“为确保非标资产到期按时偿付,个别银行采取发放表内贷款予以偿付的方式,扩大银行风险敞口;反之,也存在将理财资金用于偿还融资人他行到期贷款的问题”;
8同业业务治理体系是否完善,是否有效落实专营部门制,授权管理体系是否健全,信息系统能否提供有效支撑。金融监管研究院 孙海波 点评:
同业业务专营是银监办发[2014]140号文确立的内容,此前2014年底做过一次全面的自查和抽查。核心是同业业务集中统一授信,同业业务交易对手准入机制,法人总部统一名单管理。除结算性同业存款外全部同业业务专营部门经营,代客和自营业务在系统、人员、制度方面保持独立性。对不能通过金融交易市场进行电子化交易的同业业务,专营部门要对交易对手、金额、期限、定价、合同进行逐笔审批,不得授权分支机构对外签署合同,专营部门未负责集中进行会计处理并全权承担风险责任。同业业务损益归属总行专营部门,不能留存分支机构账面。
其实笔者对其中部分内容并不能理解,有些细节也一直存在争议。但显然此次核查,同业专营只是简单提及,或许不需要如此细致去看。
9理财业务组织管理体系是否完善,是否设立专门的理财业务部门,归口管理是否到位。金融监管研究院 孙海波 点评:
理财事业部制的改革正式法规依据是《关于完善银行理财业务组织管理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发[2014]35号);主要是想通过一个独立核算,独立考核的事业部来做到理财业务和自营业务风险隔离。且规定理财事业部制度应该具备特征:
(一)在授权范围内拥有独立的经营决策权,在经营管理上有较强的自主性;
(二)有单独明晰的风险识别、计量、分类、评估、缓释和条线管理制度体系;
(三)拥有一定的人、财、物资源支配权,可根据业务发展需要自主配置资源;
(四)拥有一定的人员聘用权,建立相对独立的人员考核机制及激励机制。
但笔者并不看好理财事业部制实施的效果,起到的隔离作用有限,多数是形式合规而已。现实中因为理财业务整个流程高度依赖银行发行人,销售过程中依赖发行人信用,开放式产品运作更是可能依赖发行人潜在流动性支持。所以独立第三方托管或许是比理财事业部制更好的一个风险隔离手段。当然最好的方式仍然是子公司,只是银行如果设立资产管理子公司,且从事超过200人的募集行为,就会导致和证监会产生一些冲突,所以到目前为止银行设立资管子公司的申请都没有获得批准.
10最后,对于同业投资项下资产是否穿透严格进行资本计提在此次整治自查文件中并没有提及这也是笔者此前讨论非常多的话题。也是地方监管局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非常难把握的地方。银行自营资金投资各类特定目的载体,如果是平层是否要穿透看底层资产,如果是结构化产品优先级是否需要穿透底层资产,如果自营资金嵌套资管计划后再以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形式/假股真债形式投资底层资产,在穿透层面都有一些争议;包括穿透后上述形式的资本计提及其风险缓释问题。
对于投资结构化产品优先级,在证监会新八条底线之后,笔者认为穿透的概念大幅增加,因为证监会严禁结构换产品设计中对优先级的任何兜底或收益率表述、罚息、业绩提前计提等。优先级份额的固定收益特征逐渐丧失。
此前银监会曾内部讨论过《关于加强非信贷资产和表外业务资本监管的通知》,明确:
商业银行投资于特定目的载体按照穿透原则适用基础资产的风险权重。其中基础资产为工商企业股权、不良资产或劣后级资产的,风险权重为1250%;其他类别基础资产的风险权重应遵守《资本办法》附件2的规定。商业银行投资特定目的载体,其中基础资产组合无法清晰划分的,应使用其中风险权重最高的资产的风险权重计算风险加权资产。 外加表外非标银行理财按照20%比例转换为表内进行资本计提。
但是因为上述新的措施影响太大,银监会一直非常谨慎没有正式发布。目前在特定目的载体投资底层资产资本计提层面各地执行口径差异较大,穿透力度也差异非常明显
本文涉及的相关法规列表1.《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中国银监会令2012年第1号);
2.《贷款风险分类指引》(银监发 [2007] 54号);
3.《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 [2013] 8号);
4.《关于完善银行理财业务组织管理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发 [2014] 35号);
5.《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银发 [2014] 127号);
6.《关于规范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治理的通知》(银监办发[2014] 140号);
7.《关于规范信贷资产转让及信贷资产类理财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发 [2009] 113号);
8.《关于进一步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的通知》(银监发 [2010] 102号);
9.《关于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业务的通知》(银监办发 [2016] 82号);
10.《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行业务和员工行为管理的通知》(银监办发 [2014] 57号);
11.《关于票据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银监办发 [2015] 203号);
12.《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银监发 [2016] 44号);
13.《关于规范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的通知》(银监发[2016]24号)

本文来源:https://www.shanpow.com/dl/296439/

《银监会三违反专项治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阅读
  • 主持稿 商会晚会主持稿 主持稿 商会晚会主持稿
  • 银行业跨国合资模式透析 银行业跨国合资模式透析
  • 正式党员不足三人的单位应当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规模适当便于管理的原则成立 正式党员不足三人的单位应当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规模适当便于管理的原则成立
  • 疫情期间的感悟心得100字 疫情期间的感悟心得100字
  • 2020主持人大赛第四期观后感5篇精选 2020主持人大赛第四期观后感5篇精选
  • 伟大的逆行者简笔画要怎么画 疫情前线的逆行者 伟大的逆行者简笔画要怎么画 疫情前线的逆行者
  • 2020建筑工地复工后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 2020建筑工地复工后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
  • 2020年企业复工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2020年企业复工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为您推荐
  • 比较适合男孩子的专业
    比较适合男孩子的专业
    1 男孩子适合学的专业-土木工程土木工程专业,男性从业者比例高达95%。在整个行业里面,建筑行业算是失业率比较低的行业,建筑业的发展和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在这个行
  • 不起眼的4个创业项目,四个小本创业项目
    不起眼的4个创业项目,四个小本创业项目
    创业项目指创业者为了达到商业目的具体实施和操作的工作。创业项目分类很广,按照行业来分可以分为餐饮、服务、零售等门类,按照性质来分可以分为互联创业项目和实体创业项目。从更大的范围来说,加盟一个品牌,开一
  • 2020年最有前景的行业最赚钱
    2020年最有前景的行业最赚钱
    社会不断地在变化着,行业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变化。每个人都在找着最有前景的行业,但是在2016年,最有前景的行业究竟是什么?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2016年最有前景的行业,希望大家喜欢。2016年最有前景
  • 开什么店最赚钱投资小吃,开什么店最赚钱投资小
    开什么店最赚钱投资小吃,开什么店最赚钱投资小
    有很多人在大城市里寻求商机,但是却不知道其实小城镇也是有利润高成本小的行业的。下面是大家创业网为大家整理的开什么店最赚钱投资小,供大家参考。开什么店最赚钱投资小超市要说农村开什么实体店好,这就要提到超
  • 开淘宝店的利润是多少合适|开淘宝店的利润是多少
    开淘宝店的利润是多少合适|开淘宝店的利润是多少
    淘宝这个“神秘”的行业究竟拥有怎样的魅力,让几百万个卖家为它起早贪黑?淘宝又能为这些辛苦奋斗的年轻人带来什么?大家创业网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开淘宝店的利润是多少,希望对你有帮助。开
  • 小本创业 独立小生意
    小本创业 独立小生意
    一大批的年轻人都还在做着朝九晚五的打工一族,往往到了年底一盘算也剩不了多少钱,面对社会环境压力,更多的年轻人倾向于通过自主创业来实现财富积累,但是我们在选择时,不是什么行业赚钱就该去做什么行业,而是我
  • 最暴利的行业未来10年|5个未来10年的暴利行业
    最暴利的行业未来10年|5个未来10年的暴利行业
    5个新兴未来10年暴利行业,看上去不起眼,却是高利润,月入5-8万 大家创业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5个未来10年的暴利行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5个未来10年的暴利行业性感女装店女性最大的特征就是爱美
  • 2019赚钱好项目排行榜:赚钱项目排行榜,2019年赚钱好项目
    2019赚钱好项目排行榜:赚钱项目排行榜,2019年赚钱好项目
    2019年投资什么项目比较赚钱?我们可以选择哪些行业来投资呢?大家创业网精心为大家整理了赚钱项目排行榜,2019年赚钱好项目,希望对你有帮助。赚钱项目排行榜,2019年赚钱好项目特色餐饮“
  • 农村电商怎么做起来-怎么做好农村电商
    农村电商怎么做起来-怎么做好农村电商
    做过电商的都知道,无论做什么行业电商,都是不容易的,但也是有方法的。以下是大家创业网分享的怎么做好农村电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怎么做好农村电商01选择好产品无论做什么电商,一定要保证有一个好的稳定货源
  • [19年最赚钱的行业是什么]19年赚钱的行业
    [19年最赚钱的行业是什么]19年赚钱的行业
    现在随着创业大潮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加入创业大军,考虑做生意。大家创业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19年赚钱的行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9年赚钱的行业1、投资什么事业最赚钱—&md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