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正一品官员都有谁


礼仪 2019-05-31 01:58:59 礼仪
[摘要]第一篇清朝正一品官员都有谁:清朝的顶戴花翎及职务品级有那些?清代改冠制,替以礼帽。礼帽分二种,一为暖帽,圆形,有一圈檐边,多用皮、呢、缎、布制成,多黑色,中有红色帽纬、帽子最高处有顶珠,其材料多以宝石制成、有红、蓝、白、金。   按清礼仪,一品为红宝石,二品为珊瑚,三品为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

【www.shanpow.com--礼仪】

第一篇清朝正一品官员都有谁:清朝的顶戴花翎及职务品级有那些?


清代改冠制,替以礼帽。礼帽分二种,一为暖帽,圆形,有一圈檐边,多用皮、呢、缎、布制成,多黑色,中有红色帽纬、帽子最高处有顶珠,其材料多以宝石制成、有红、蓝、白、金。   按清礼仪,一品为红宝石,二品为珊瑚,三品为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砗磲,七品为素金,八品用阴纹缕花金,九品为阳纹镂花金。无顶珠者无官品;二为凉帽,无檐,喇叭式,初期扁而大,后期小而高,用藤、篾席,外裹绫罗,多为白色,也有湖色、黄色,上缀红缨顶珠。   清朝的礼帽,在顶珠下有翎管,质为白玉或翡翠,用以安插翎枝。清翎枝分蓝翎和花翎两种。蓝翎为鹖羽所做,花翎为孔雀羽所做。花翎在清朝是一种辨等威、昭品秩的标志,非一般官员所能戴用;其作用是昭明等级、赏赐军功,清代各帝都三令五申,既不能簪越本分妄戴,又不能随意不戴,如有违反则严行参处;一般降职或革职留任的官员,仍可按其本任品级穿朝服,而被罚拔去花翎则是非同一般的严重处罚。   花翎又分一眼,二眼,三眼,三眼最尊贵;所谓“眼”指的是孔雀翎上的眼状的圆,一个圆圈就算做一眼。蓝翎是与花翎性质相同的一种冠饰,,又称为“染蓝翎”,以染成蓝色的鹖鸟羽毛所作,无眼。赐予六品以下、在皇宫和王府当差的侍卫官员享戴,也可以赏赐建有军功的低级军官。鹖鸟生性好勇斗狠,至死不却,武士冠上插鹖翎,能够显示武士的英勇,到也贴切。在清朝初期,皇室成员中爵位低于亲王、郡王、贝勒的贝子和固伦额附(即皇后所生公主的丈夫),有资格享戴三眼花翎;清朝宗室和藩部中被封为镇国公或辅国公的亲贵、和硕额附(即妃嫔所生公主的丈夫),有资格享戴二眼花翎;五品以上的内大臣、前锋营和护军营的各统领、参领(担任这些职务的人必须是满洲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这上三旗出身),有资格享戴单眼花翎,而外任文臣无赐花翎者。由此可知花翎是清朝居高位的王公贵族特有的冠饰,而即使在宗藩内部,花翎也不得逾分滥用;有资格享戴花翎的亲贵们要在十岁时,经过必要的骑、射两项考试,合格后才能戴用。但后来花翎赏赐渐多,就不一定经过考试了。   花翎如此高贵,故此在清朝特别被人重视、向往。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在降清后被赐籍汉军镶黄旗,平台后力辞靖海侯而恳求照前此在内大臣之列赐戴花翎,康熙特旨许之;后乾隆帝下明诏,不但上述亲贵大臣可以戴用,如有显赫军功者也可以戴用。皇帝赐给臣下花翎是非常审慎的,乾隆至清末被赐三眼花翎的大臣只有傅恒、福康安、和琳、长龄、禧恩、李鸿章、徐桐七人,被赐双眼花翎的约二十余人,这在当时是千古犹荣的恩宠。   清朝爵位中最为显贵的亲王、郡王、贝勒,按清初的规定是不戴花翎的;但乾隆年间,许多人以兼任内大臣等职务为由乞翎,因此之后亲王、郡王、贝勒开始佩戴三眼花翎。得到花翎的也有特例,如道光帝得知擒获在新疆叛乱的张格尔后,即赏报捷音者戴花翎、军机处行走;道光后期,花翎的赏赐范围渐大,各方面对国家有功之人均可赏戴花翎;而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因国库空虚,竟有了捐翎的例制,花翎为7000两实银,蓝翎为5000两实银!   ---------------   雍正三年(1725)三月七日,当天津卫正式设立321年以后,清王朝为了适应天津不断地发展,将天津三卫合并,改为天津州,归河间府管辖,从此天津迈出了成为中国最重要城市之一的第一步。由此,天津由一个军事重镇逐渐向一个行政区划转变。   也许这对当时的老百姓并不会有什么影响,但对当时天津的官员,可以说是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管理天津的官员“升职”了.天津最高五品官 补子全用金线做封建王朝的衣冠之治集中体现在官服上,这在清代又称补服,就是在褂子的前胸后背各缀一块布称为补子,绣上不同的飞禽走兽,以表示官职的差别和道德含义,“补子”的图案根据官员级别的不同也都是不一样的。根据当时记载,天津设州后,最高的行政官员是一名“知州”。根据清朝的官制,这员官员的“行政级别”就是五品,或者是从五品。五品官员的“补子”上面绣着一种名叫白鹇的禽类,在前胸的是由两片拼在一起,后胸是一块整片的。这是因为清朝穿的是对襟衣服,就是咱们现在的衣服一样,在前面有纽扣,所以前胸的“补子”是由两片组成。文官武官绣禽兽衣冠禽兽由此来天津由卫改州,其实就是从军事区划改成行政区划,对老百姓没有什么影响,只是对在天津任职的官员从级别上有一些更改。由卫进州,变化最大的就是官员的级别了。你们都知道“衣冠禽兽”这个词吧。有人说,这个词就是根据官服来的,因为当时的官服文官“补子”的图案是禽类,而武官的图案是兽类,老百姓管穿着官服不给百姓办实事的官员叫“衣冠禽兽”。当然了,这种说法虽不足为据,但却生动地说明了官服上的特点。“补子”的图案不同,官员的级别也就分出来了。所谓补服,其实就是缀有补子形式的服饰,最早出现在明初朱元璋时期。到了清朝,补服的称谓仅局限于一些特定身份的人,也就是亲王以下宗室皇亲和有品级的官员。何志华还说,补子上除了有飞禽走兽外,还绣有海水和岩石的图案,寓意“海水江崖,江山永固”的意思,是封建皇帝想永远把人们置于自己统治之下的表示。   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   文职京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文职外官: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武职外官:副将   正三品:   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副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骁骑参领、王府长史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正四品:   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 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京职外官: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从四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   文职外官: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运同   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四品典仪、二等护卫   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医院院使   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礮官、分管佐领   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从五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   文职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   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三等护卫   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副千户   正六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   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 骁骑校、委署步军校   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长官使、长官、百户   从六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   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   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正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鸿胪寺满洲鸣赞   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按察司经历、教授   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   从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   京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土州判   武职京官:七品典仪   武职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   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外委千总   从八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   文职外官: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   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   武职外官:无   正九品:   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   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   武职京官:各营兰翎长   武职外官:外委把总   从九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   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   武职京官: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   武职外官:额外外委   未入流:   文职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库使、礼部铸印局大使、兵马司吏目、崇文门副使   文职外官:典史、土典史、关大使、府检校、长官司吏目、茶引批验所大使、盐茶大使、驿丞、土驿丞、河泊所所官、牐官、道县仓大使   武职京官:无  

第二篇清朝正一品官员都有谁:清朝中堂、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总督巡抚,谁的权力大


清朝(1644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八年,1912年,袁世凯逼溥仪逊位,隆裕太后接受优待条件,颁布了退位诏书,清朝统治从此结束,清朝建立了完备的官僚制度,当时官员分为九品,每品里又有正,从之分,这就是无谓的九品十八级,沿用自汉魏六朝,我们常在清代古装电视剧中看到各类身着冠服顶戴、蟒袍以及补服等华丽而又彰显地位的官服,拿和珅来说,他担任过领侍卫内大臣,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理藩院尚书、御前大臣、军机大臣、户部尚书、内务府总管、协办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正白旗镶蓝旗都统、步军统领、九门提督等职务,又常常被人称为和中堂,那么清朝中堂、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总督巡抚,谁的权力大?
清朝官员不仅有九品十八级的品轶之分,还分为文职京官、文职外官、武职京官、武职外官,,总结一下就是按地域分为京官、地方官,按职能分为文官和武官,按地域此外还有超品官员,宗室不入八分辅国公、八旗蒙古王公和非宗室封爵伯以上的,都视为超品。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几类官职,一类是大学士,大学士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又称内阁大学士(明及以后)、殿阁大学士等,也有协办大学士。明清时流行的中堂一称,一般是指大学士或首辅大学士。一类是太傅、太保、太师等官衔,如太子太师,太子太傅,有衔无职,一般作为一种荣誉性的官衔加封。还有一类是加某部尚书衔,作为一种奖励赏赐给重臣。清朝的各省总督是正二品,一般加大学士衔的总督就是正一品官员,通过兼兵部尚书衔高配至从一品,加太傅、太保、太师等官衔也可以升至正一品。
清朝正一品中文职京官有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协办大学士等,外官有大学士衔总督等,武职京官有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武职外官有伊犁将军、绥远将军、杭州将军、盛京将军等。从一品文职京官有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外官有各省总督(兵部尚书衔)、驻藏办事大臣(兵部尚书衔)等,武职京官有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九门提督)、内大臣等。武职外官有都统、提督、巡抚(加提督衔)等。
正二品文职京官有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内务府总管,文职外官有各省总督、河道总督、漕运总督、山东巡抚(例外)、驻藏办事大臣等,武职京官有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武职外官有副都统、总兵、盛京总管(副都统衔)等,从二品文职京官有各部院左右侍郎、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文职外官有巡抚、驻藏帮办大臣(侍郎衔)、布政使等,武职京官有散秩大臣等,武职外官有副将等。
清朝中堂是对内阁大学士的称呼,官居正一品,清代大学士管理六部,一满一汉官员分坐,如有管部大学士在场,坐在中间,称中堂。清代包括协办大学士均用此称,后来成为一尊称。清朝设四殿二阁(乾隆十三年去掉中和殿,增入体仁阁,成为三殿三阁),即保和殿、中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和东阁,称为殿阁大学士。
总督分管一省或多省事务,清朝有东三省总督(东三省总督因位于大清龙兴之地,故为疆臣之首)、直隶总督、两江总督、两广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云贵总督,另外还有专门的漕运总督、河道总督等。
六部中吏部相当于中组部、人社部,户部相当于财政部、民政部;礼部相当于外交部、教育部、文化部;兵部相当于国防部,刑部相当于司法部、公安部;工部相当于住建部、水利部、工信部,御史台(都察院)相当于最高检、监察部;大理寺相当于最高法。

第三篇清朝正一品官员都有谁:清朝官职一览表


清朝官职一览表
          
      文官官职:    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文职外官:无    从一品: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职外官:无    正二品: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    从二品:    文职京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文职外官: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    正三品:    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从三品: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正四品:    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京职外官: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    从四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    文职外官: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运同    正五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医院院使    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从五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    文职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    正六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    从六品: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正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鸿胪寺满洲鸣赞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按察司经历、教授    从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    文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土州判    正八品:    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    从八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    文职外官: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    正九品:    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    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    从九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    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    未入流:    文职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库使、礼部铸印局大使、兵马司吏目、崇文门副使    文职外官:典史、土典史、关大使、府检校、长官司吏目、茶引批验所大使、盐茶大使、驿丞、土驿丞、河泊所所官、牐官、道县仓大使
   武官官职:    正一品——领侍卫内大臣。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首都卫戍司令。清代只有满族将领才能担任这个职务。    从一品——将军、都统、提督。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军委委员、陆军各军区司令、海空军司令的级别。    正二品——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副将。大致相当现在的各集团军首长。    正三品——参将。    从三品——游击。大致相当现在的师级领导。    正四品——都司。    从四品——城门领。也许相当于团级吧以下就不一一对比了。这只是大致的比较不能与现在的级别一一对应。    正五品——守备。    从五品——守御所千总。    正六品——门千总、营千总。    从六品——部千总。    正七品——把总。    从七品——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外委千总。    从八品——委署骁骑尉。    正九品——外委把总。    从九品——额外外委。    这些武官都有自己设在军营内的住所但三品以上才能称为“府”。他们也有另外的私宅有些就设在府邸后面但按规定在当值值班时只能住在军营里不能随便外出。不过晚清军备废弛也就没人管了。
    这些武官都随下属的部队驻扎在各地一般是比较固定的。如果发生战事他们当然要按皇帝的命令率领所属军队参战但一般不迁私宅。因为打完仗大多数还是要回原驻地的。如果要长期换防也就不得不搬家了。    这些武官的出身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世袭的军职如贵族子弟或父亲因公殉职都可以被直接授予官职品级。第二种是科举夺魁而得官。科举分文武两种参加武科举考上进士以上级别者可以授予武职。第三种是从士兵中选拔有才能的立功者授予武官品级也就是“行伍出身”。    清代早期的官场是很清廉的武官都凭才能和战功来获得升职。即使贵族子弟也绝没有无功受禄的事。但后期官场腐败贿赂成风武官升职的“渠道”也就很复杂了。
 
   清朝的爵位分宗室、功臣两种    宗室爵    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一至三等镇国将军、一至三等辅国将军、一至三等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共十二级,辅国公之前八等称入八分公,与之后的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等爵位不同。册封嫡子共二级,分别为世子(亲王嫡子)、与长子(郡王嫡子)。    功臣世爵    乾隆十六年定制,功臣世爵为以下二十七等:    公,分一至三等,超品    侯,分一等侯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二等侯.超品;    伯,分一等伯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三等伯,超品;    子,分一等子兼一云骑尉,及—至三等子,正一品;    男,分一等男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三等男,正二品;    轻车都尉,分—等轻车都尉兼一云骑尉,及—至三等轻车都尉,正三品;    骑都尉,分骑都尉兼一云骑尉及骑都尉二等,正四品;    云骑尉,正五品;    恩骑尉,正七品。功臣世爵俸禄
 
   太监的品阶
    清代官位品级的标志是以在蟒袍外罩的天青色褂子上所绣的文禽、武兽的补子来显示的。太监没有官位,不能穿补服,只能穿箭袖蟒袍。    但是康熙末年规定太监最高官位为5品,最低为8品,乾隆七年规定太监官位最高为4品而且永为定制!慈禧太后因为宠爱李连英,打破了祖宗的定制,封李连英为2品。这也是清朝历史上太监最高的品位!清朝统治者开国后,汲取了前朝宦官乱国的教训,制定“祖制”,对宦官限制很严。例如规定太监最高是四品官衔(在清朝只有一个太监是四品官衔,述有五品、六品至九品,然而被授到这一品级的太监也不出100人。在清朝宫禁之内,太监总额为3000人,比明朝少得多),不准干预政事,不准和外官交往,不准离开京城,违者斩无赦。所以,在清代的前期和中期,太监的势力不大,后期那个恃宠而骄的太监安德海被斩,其理由也是“违反祖制”。    总管太监:四品,也有以七品执守侍充者,官衔为宫殿监督领侍,宫殿监正侍,计14人。    副统管太监:六品,官衔为宫殿监副侍,也有执守侍衔者,计8人。    首领太监:八品使监,也有无品级者,计43人。    笔贴式太监:八品侍监,此品级太监只有敬事房才有。    太监:从事扫除、守护之役者,无品级,人数不定。不同品级的太监,穿着也不相同,一般来说,赏有太监顶戴的称为老爷,无顶戴的称为师父。在清末,督领侍张德安,长春宫的大总管张谦和,二总管阮进寿就是二品顶戴--“红顶子”。大总管、二总管依次往下排分为带班太监首领,御前太监,殿上太监,另外,是众多的小太监和从事劳作的下层扫殿太监,登记森严,一级压一级。    此外,在各宫殿太监中,还设有总管、首领、掌案的、回事的,以及小太监。其他宫内各个处所,又分为首领、大师父、二师父、带班、陈人,最末一等就是徒弟了。太监头目都收徒弟,下班后,捧洗漱用具、拿扇、持麝尾,都有徒弟侍侯。    到了晚清,随着各种需要,分管什么职责,就有什么名目的太监,如驮妃太监、侍膳太监等,连外国进贡来的自鸣钟,也有专门太监负责,称其为“自鸣钟太监”,可谓是名目繁多,令人瞠目。
 
                     明清官服(补服)图案

第三篇清朝正一品官员都有谁:清朝官职一览表

本文来源:https://www.shanpow.com/bg/317363/

《清朝正一品官员都有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阅读
  • 礼仪家长推荐理由集合4篇 礼仪家长推荐理由集合4篇
  • 幼师与家长沟通礼仪【汇编五篇】 幼师与家长沟通礼仪【汇编五篇】
  • 结婚典礼仪式主持词精选五篇 结婚典礼仪式主持词精选五篇
  • 主持婚礼仪式简单台词(通用4篇) 主持婚礼仪式简单台词(通用4篇)
  • 职场礼仪心得精选五篇 职场礼仪心得精选五篇
  • 文明礼仪小故事(合集五篇) 文明礼仪小故事(合集五篇)
  • 商务礼仪试题全套及答案(合集8篇) 商务礼仪试题全套及答案(合集8篇)
  • 中班礼仪教案【汇编六篇】 中班礼仪教案【汇编六篇】
为您推荐
  • 服务礼仪规范总结(通用3篇)
    服务礼仪规范总结(通用3篇)
    会议,是汉语词汇,拼音是huìyì,意思是指有组织、有领导、有目的的议事活动,它是在限定的时间和地点,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的。会议一般包括议论、决定、行动3个要素。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服务礼仪规范总结(通用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接电话的基本礼仪集合5篇
    接电话的基本礼仪集合5篇
    职场礼仪,是指人们在职业场所中应当遵循的一系列礼仪规范。学会这些礼仪规范,将使一个人的职业形象大为提高。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接电话的基本礼仪集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服务员的礼貌礼仪培训内容集合5篇
    服务员的礼貌礼仪培训内容集合5篇
    服务员原指固定场所里提供一定范围内服务的人员,有男服务员,也有女服务员;现通常指旅馆、饭店、KTV、D厅等场所里,为客人提供必要服务的人员。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服务员的礼貌礼仪培训内容集合5篇,欢迎品鉴!
  • 关于服务礼仪规范【三篇】
    关于服务礼仪规范【三篇】
    会议,是汉语词汇,拼音是huìyì,意思是指有组织、有领导、有目的的议事活动,它是在限定的时间和地点,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的。会议一般包括议论、决定、行动3个要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服务礼仪规范【三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餐饮服务员礼貌礼仪培训内容【汇编六篇】
    餐饮服务员礼貌礼仪培训内容【汇编六篇】
    餐饮业(catering)是通过即时加工制作、商业销售和服务性劳动于一体,向消费者专门提供各种酒水、食品,消费场所和设施的食品生产经营行业。欧美《标准行业分类法》的定义,餐饮业是餐饮服务机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餐饮服务员礼貌礼仪培训内容【汇编六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大学生学习现代礼仪心得1000字范文(通用7篇)
    大学生学习现代礼仪心得1000字范文(通用7篇)
    现代即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历史学上通常指无产阶级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时代,称“现代”,也就是说赤色革命,用鲜血换回的年代,应该是鲜血和汗水凝结的时代,为“现代”。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学习现代礼仪心得1000字范文(通用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少先队礼仪主题班会【7篇】
    少先队礼仪主题班会【7篇】
    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领导的少年儿童组织。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少先队礼仪主题班会【7篇】,欢迎品鉴!
  • 【职场礼仪心得体会1500】员工职场礼仪培训心得体会集合3篇
    【职场礼仪心得体会1500】员工职场礼仪培训心得体会集合3篇
    礼仪(lǐyí):礼节和仪式。如礼仪周到、外交礼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职场礼仪心得体会1500】员工职场礼仪培训心得体会集合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大学生礼仪课心得2000字 礼仪课心得体会2000字锦集三篇
    大学生礼仪课心得2000字 礼仪课心得体会2000字锦集三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礼仪课心得2000字 礼仪课心得体会2000字锦集三篇,欢迎品鉴!
  • 文明礼仪手拉手活动总结(通用4篇)
    文明礼仪手拉手活动总结(通用4篇)
    文明,是人类历史积累下来的有利于认识和适应客观世界、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的总和。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文明礼仪手拉手活动总结(通用4篇),欢迎品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