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粟如来


李白 2019-09-22 00:19:11 李白
[摘要]一:[金粟如来]金粟如来是后身来自:草根智库最新热点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  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  这首《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是李白所作。诗仙李白,自号青莲居士,天生仙风道骨,贺知章称之为“谪仙人”。湖州司马问李白,到底是佛家还是道家,李白说,“金粟如来是后身”。

【www.shanpow.com--李白】

一:[金粟如来]金粟如来是后身


来自:草根智库最新热点
  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  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  这首《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是李白所作。诗仙李白,自号青莲居士,天生仙风道骨,贺知章称之为“谪仙人”。湖州司马问李白,到底是佛家还是道家,李白说,“金粟如来是后身”。  金粟如来,过去佛之名,是维摩诘居士的前生。维摩诘,又称净名大士,是与释迦牟尼同时代的大乘佛教在家居士,以思想深邃、辨才出众著称。净名大士在唐朝的影响很广。  高力士脱靴,杨贵妃磨墨,这样的皇宫,是留不住李白的,清静佛国,才是李白的家,故乡风月有谁争?  娑婆世界,都是无常,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道尚不能圆满,何况人事?乐境乍现,苦境即临,硬把“杭州”当“汴州”,那是痴心妄想。  此世界苦,说不能尽。三苦、八苦,是佛家的概括。三苦,一苦是苦苦、二乐是坏苦、三不苦不乐是行苦。是非之地,不可久留。  《尚书》说,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这是世间的因果法则。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因果,佛教讲的最清楚,但佛教也逃不出因果,“三武一宗”法难,就是明证:  446年,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诏令诸州厉行废佛政策,尽诛长安沙门,破坏一切经典画像,北魏佛教遂遭毁灭。  574年,五月,北周武帝废止佛道二教,损毁经像,近迫僧道还俗。  842年-845年,唐武宗灭佛,寺皆废弃,逼令僧尼还俗,佛像、钟、磬,改铸钱币或农具,历史称“会昌法难”,为四大法难之最惨烈。  955年,后周世宗实行排佛政策,诏令废止佛寺,毁经像,收钟、磬之类铸钱。  “昔有三武祸吾宗,衲子离寺塔院空。应是昔年崇奉日,未能勤俭守家风”。这是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的咏史诗。  赵朴初居士指出,三武之祸,法难深重,而其因则由僧人放逸、退堕,不持戒修行所致。如是因,如是果,毫厘不爽。前车之鉴,启人深思。  《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此乃世出世间至理。改朝换代,不出此理,四大法难,也不出此理。  “王子犯法,于庶民同罪”,在中国,古今一直很难执行,但天道一直在“执行”,风雨不误。三武一宗,做的太过了,同样没逃出因果:  452年,废佛六年,北魏太武帝被弑而亡,十二月,北魏文成帝诏令复兴佛教。  578年,废佛四年,北周武帝崩,三十六岁。580年,北周复兴佛道二教。  846年,废佛一年,唐武宗崩,三十三岁。847年,唐宣宗大中元年三月,下敕恢复全国佛寺。  显德六年(959年),废佛四年,后周世宗在北征途中,胸部突发痈疽而身亡,三十八岁。960年,宋太祖统一天下,下诏复寺立像。  佛由心生,心随佛现,心外无境,全佛是心,境外无心,全他即自。三武一宗,他们认为是在灭佛杀僧,实际是在灭自性,心佛众是生三无差别。三武一宗祸端起于人我分别,起于邪知邪见,人我分别,冤亲分别,都是“有漏”的。  道在人心,如水在地。虽高原平地,了不见水,若穴土而求之,无不得之。水喻吾心固有之明德,土喻吾心幻现之物欲。果能格物致知,无有不能明其明德者。人多不肯施功。致物欲锢蔽真知,不知希圣希贤,甘心自暴自弃。由兹丧法身以失慧,生作走肉行尸。  俗话说,返老还童。有些老人,头发可以由白变黑,有些老人可以张出第二口牙来。牙神经被杀死后,等于放弃了第二口牙的机会。您了解自己吗?  冬天菠菜死了,不等于灭,春天还会长出来;牙死了,不等于灭,条件成熟了还会长出来;人死如灯灭,典型的邪知邪见。  汉三国,并州鲜卑人(女),寿命350岁;唐朝,药王孙思邈,寿命140岁;公元572—727年,高僧菩提流志,寿命155岁;公元526—816年,高僧慧昭寿命290岁。从秦始皇到清代,中国历史上300个皇帝,平均寿命只有39.2岁,活到70岁以上的12人。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皇帝也不会例外。“营养学”,给了你是福,还是给了你祸?  水至柔可以穿石,云至弱可以蔽日,邪知邪见遮住了人的慧心,轮回六道,不得解脱。  《老子》的“三宝”,慈和俭,有很深的意义。“慈,故能勇。俭,故能广”,小的成就靠技巧,中等成就靠机遇,大的成就就要靠“三宝“:  “只为今天,我要用三件事来锻炼我的灵魂:我要为别人做一件好事,但不要让人家知道;我还要做两件我并不想做的事,而这就象威廉。詹姆斯所建议的,只是为了锻炼。”  “只为今天,我要做个讨人喜欢的人,外表要尽量修饰,衣着要尽量得体,说话低声,行动优雅,丝毫不在乎别人的毁誉,对任何事都不挑毛病,也不干涉或教训别人。”  “只为今天,我要为自己留下安静的半个钟点,轻松一番。在这半个钟点里,我要想到神,使我的生命中充满希望。”  《只为今天》,作者是美国人,是喝资本主义奶水长大的。“糟粕”,东方的“糟粕”,西方并不那么认为。“慈,故能勇。俭,故能广”,慈不碍勇,俭不碍广。因为: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伦常)。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宫室可以得居也。故顺四时,裁万物,兼利天下,无它故焉,得之分义也。  故人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故宫室可以得居也,不可少顷少礼义之谓也。能以事亲谓之孝,能以事兄谓之悌,能以事上谓之顺,能以使下谓之君。君者,善群也。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其长,群生皆得其命。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想自由,必须要从不自由开始。  关于“君”,今人多不解其本来面目。黄宗羲在《原君》中说:“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夫义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  所以,有人为了不当君,偷偷逃跑了,许由、务光就是这样;有人当了君后“禅让”,尧舜就是这样;有人想推推不掉,禹就是这样。  后来“君”慢慢变味了,天下之利尽归于己,天下之害尽归于人。  社会发展的历史,是“贪、嗔、痴、慢、疑”逐步增长的历史,是自性越来越锢蔽的历史,是越来越迷茫的历史。经过冬天菠菜可以重生,因缘和合人还会再生,所以也是自绝后路的历史。  无病之身不知其乐也,病生始知无病之乐;无事之家不知其福也,事至始知无事之福。  道在人心,如水在地。虽高原平地,了不见水,若穴土而求之,无不得之。灵泉山顶观音殿内有一泉,名“七泉”,据遂宁县志记载,此泉“绀碧甘美,不溢不涸”。苏东坡曾做过一首诗:  泉泉泉泉泉泉泉,古往今来不计年。  玉斧劈开天地髓,金钩钓出老龙涎。  相传在远古时代,四川遂宁涪江流域一带有一北厥国,国王名妙庄。王后生有三公主,妙清、妙音和妙善。相传妙善出生时天乐齐鸣,霞光万丈,异香满堂,妙善从小聪明过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佛道哲学著作过目成诵,但厌恶风花雪月,一心修行成佛,常到灵泉寺礼拜神灵。  为招婿继位,妙善19岁那年,父王亲自为她择偶,但妙善不从。妙庄王令其入遂宁灵泉寺为尼,并命众比丘尼给妙善以苦行,以期妙善回头。但妙善一心向佛,吃苦精神感动玉帝,苦难中总有众神施助。妙庄王气极,放火焚寺。幸有妙善咬破手指喷血成红雨灭火救寺。但妙善最终被红绫赐死。  因妙善慈悲之心感动阎王,故得以还阳,重回灵泉寺,并亲自掘井一眼,命名为灵泉井,还亲自栽种柏树五千。佛祖释迦牟尼知道了妙善公主的苦修苦炼之后,深为感动,亲自来到遂宁灵泉寺,指示妙善公主至南海普陀山修行。  妙善公主于农历6月19日到了浙江普陀山,经9年苦修,于农历9月19得道成佛后,重回故乡遂宁。父女重归于好,妙善劝全家修行,庄王从之。妙庄王和皇后在灵泉修行,妙清公主至山西五台山修行,妙音至峨眉山修行。  后来,因妙善度人无数,被玉帝封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南无灵感观世音菩萨;妙庄王被封为善胜仙官;皇后被封为劝善菩萨;妙清公主被封为文殊菩萨镇守五台山;妙音公主被封为普贤菩萨,镇守峨眉山。

二:[金粟如来]南怀瑾:金粟如来的总结


维摩居士是一位在家佛,他是金粟如来的化身,也就是妙喜佛,成佛很久了。这一篇佛经,就是他当时对善德菩萨的训话,现在他作个总结:
「如是,善男子!是为法施之会。若菩萨住是法施会者,为大施主,亦为一切世间福田。」他在这里告诉善德菩萨,像我刚才讲的这些,才是真正的法布施、法供养。学大乘菩萨道的人,能够随时做这样的法布施法会,才够得上是大施主。注意!不是你出两个钱,甚至于捐个一百亿美金也不算,那只是财布施,是世间法的施主。真正的大施主是佛,布施智慧。真做到了法布施,才是一切世间的福田。
「世尊!维摩诘说是法时,婆罗门众中二百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善德菩萨说,维摩居士教训我这一顿之后,在当场的婆罗门众,就是印度的最高阶级的种姓,有两百人受他感化,发了无上大彻大悟求佛道的心。
「我时心得清净,叹未曾有。」善德菩萨自己听了维摩居士所说的法,就心得清净。一个人学佛第一步,就是要心念清净,这很难。大家学佛不管多久了,此心能够常清净吗?
「稽首礼维摩诘足,即解璎珞,价值百千,以上之,不肯取。」善德菩萨当时得了利益,心得清净,就跪下礼拜维摩居士,把身上挂的很贵重的璎珞珠宝,解下来供养维摩居士。当时印度规矩,身上挂了许多宝贝,你看菩萨的塑像,身上都挂满了,中国就不挂,风俗不同。可是维摩居士不肯接受。
「我言:居士!愿必纳受,随意所与。」再说一次,古代居士同法师地位是并行的,年高有德,悟了道学问好,相貌庄严,样样条件具备,才够得上称居士。现在有些年轻人给我写信,都自己称起居士来了,我看了就往边上一摆,一点道理都不懂,不管他信里写得再客气也都没有写通。善德菩萨就求维摩居士接受珠宝供养,而且随便他怎么处置。
「维摩诘乃受璎珞,分作二分。持一分,施此会中一最下乞人。持一分,奉彼难胜如来。一切众会,皆见光明国土难胜如来,又见珠樱在彼佛上,变成四柱宝台,四面严饰,不相障蔽。」善德菩萨说,维摩居士见我那么样恳求,才接受我的供养,拿到手就分成二份。首先拿一半供养给法会上最穷的穷人。另外这一半,维摩居士把它供养给他方世界的难胜如来,这是八十八佛中的一佛,最殊胜的佛。当时在场的大众,马上看到上方出现光明国土的难胜如来,维摩居士供养在佛身上的璎珞,这时变成了四根柱子搭起的宝台,这宇宙没有阻碍,大众都看到了佛国土。
这里不是述说神话,尤其你们出家的同学,更要注意这一段。《佛遗教经》《四十二章经》《八大人觉经》是佛法传入中国最早的三部经,你们要去看。《四十二章经》有讲,供养十亿个罗汉,还不如供养一个缘觉,供养百亿个缘觉,还不如供养一个佛,供养千亿个佛,还不如供养一个无修无证的道人,根据本经我说供养一个无心道人,还不如供养一个世界上最穷苦的人。你看佛法是出世的还是入世的?佛法注重社会的救济。在本经中,维摩居士在法会中供养一个最穷苦的人。你能供养世界上最穷苦的人,就比得上供养一个佛。所以不要搞迷信,为什么要烧什么、化什么东西?这钱为什么不能拿去社会上多做一点好事?这就是佛法的真精神!因为你能供养下方世界这样穷苦的人,就等于供养了上方世界的难胜如来,上下是一样的。往往很多宗教徒只会向上供养佛,对于社会贫苦的人理都不理,这根本不是佛法。这里维摩居士作个榜样给你看。
「时维摩诘,现神变已,又作是言: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犹如如来福田之相,无所分别,等于大悲,不求果报,是则名曰具足法施。」维摩居士现神通,给众人看了他方世界佛土,又告诉与会大众说,假使布施的人,以平等心布施供养最下等的乞丐,所作的功德等于是供养了佛,是真正种了福田。我常讲,学佛的人决不能起攀缘心,例如看到人时心想,也许这人用得着的,也许这人可以帮自己忙的,这都是攀缘心,要无条件的布施出去。好像到过年时,有些同学想来供养我,名字也不写,红包往我桌上一放,我看了火就大,不可以这么做!当然我很感谢你的诚心,但是我不需要,我要的是你能真的去学佛,真的行菩萨道,乃至把这点钱去社会上做些有意义的事都好。我不是不要钱,我是最要钱的人,我要做很多的事,没有钱怎么做?我宁可上课收费,出卖知识而不弘法。但是如果家境不好又有心学的人,不但不收一毛钱,还要帮他。但是对有悭吝心的人,我非要他拿钱出来不可,即使勉强他,他不高兴我也要做,这是为了使他养成布施的习惯。
维摩居士接着说,能这样布施,等于大慈悲,不是为了求果报才去法布施。你一求果报,像是做生意的心理,就完了,是错误的。
「城中一最下乞人,见是神力,闻其所说,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当时毗耶离城中有一个最可怜的人,看到维摩居士神通智慧的力量,听了他的说法,也发起了无上的道心。要注意,现实的社会中,最富贵的人不会发心学佛学道的,因为他的环境没有痛苦,没有这个刺激嘛。再者,富贵中人没有时间跟你学佛的,尤其是现代社会的有钱人太忙,可以说他们一分钟都不得空。不要说富贵的人,像我的忙碌你们就想象不到,有时眼睛在看东西,嘴里吩咐人做事,耳朵还听电话。所以我最受不了讲电话长篇大论的不停,尤其许多女性都如此,两三句话就解决的事,非要拖着讲,这都是一种习气。同样地,最下等人也不会发心跟你学佛,因为被生活痛苦所逼迫,心里没有一秒钟清净。所以一个病到极点的人,你还要他念佛是外行空话,他念的只是痛,你先把他病痛解脱了,他才有时间和精神念佛。你们这些佛婆婆佛妈妈去探病,不要乱讲外行话,病人痛得要死还能念佛的话,这个人也不用你劝了,他能把病痛丢得开,已经成功解脱一半了,他还要听你劝?他不劝你念佛已经是客气了。
记住,布施下等人、困难中的人,同供养佛一样,这是《维摩诘经》上卷最末一段的精神所在。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三:[金粟如来]东方金粟如来化身——维摩诘居士


东方金粟如来化身——维摩诘居士    文章来源:天海山人 - 新浪BLOG      维摩诘是梵文 Vimaiakirti的音译,又译为维摩罗诘、毗摩罗诘,略称维摩或维摩诘。意译为净名,无垢称诘,意思是以洁净、没有染污而称的人。他原是东方无垢世界的金粟如来,于释迦佛在世时,化身为居士,住在中印度毗耶离城。  《维摩诘经》深刻阐发了般若性空的理趣和“不往生死”,“不住涅槃”的菩萨行。本经初示“心净则佛土净”,指出“佛土”即是众生之类,表达了佛法不离世间,诸佛菩萨不舍众生的大乘思想。经中又说:“一切法皆是佛道”,“一切烦恼皆为佛种”,“一切施为无非佛事”,揭示了大乘要旨。
 
《维摩诘经》是大乘佛教的早期经典之一,因为此经的主人公为维摩诘居士,故而得命。唐玄奘,宋法戒和尚都曾译过此经。宣传世俗生活也能修炼成佛。唐诗人王维很受此经影响,故取字摩诘。
  《维摩诘经》运用不可思议的不二法门,消解一切矛盾,影响了禅宗思想、禅悟思维、公案机锋。禅宗将《维摩诘经》作为宗经之一,将不二法门作为处世接机的态度与方法,泯灭一切对立,从而获得了生命自由的无限超越。在《维摩经》众多的不二法门中,语默不二、小大不二是对禅宗影响最大的两种。维摩不二禅机,对禅宗影响最大的除了斩断葛藤的方法论,便是存在而超越的境界论。这主要表现在心净佛土净、在欲而行禅、处染而不染、无住而生心等方面。
  维摩诘演教图
《维摩诘经》是一部以人名立名的佛经。
【附】
 维摩诘居士
  佛住世时,毗耶离城(1)中,有长者名维摩诘(2),辩才无碍,游戏神通(3),虽为白衣(4),而奉持沙门清净律行,虽有妻子,而常修梵行。因方便度人故,示有疾病,常藉疾病的机会,对看病人,说种种法,使知身体无常,为众苦根本,因而导使修学佛法,俾将来能得如来清净法身。
  维摩诘或维摩,此系译音,净名或无垢称,此系译义;净即是无垢,名即是称。传系金粟如来后身,在释尊住世时,现居士身,说方等法(5),弹偏斥小,叹大褒圆(6)。所以释尊诸弟子的思想和行动,皆受其纠正,勉其进趣大乘。
  维摩诘是等觉菩萨,他的示现,实为大乘佛法,作狮子吼,使小乘行人,不致故步自封,陷于愚法(7)。若论其神通,他能过东方三十六恒沙国,向须弥灯王佛,借三万二千个,高八万四千由旬(8)的师子座(9),排在他的丈室(10)里,还觉得宽绰。能化菩萨,过上方四十二恒沙佛土,向众香国香积佛,乞一钵饭回来,使一切人,食之不尽。能以右手,取妙喜佛国,置于此土,而不增减,使大众观已,然后还复本处。若论其辩才,纵横自在,妙契佛理,能使闻者,深生信解,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11)。
  假如认为:释迦牟尼佛,是在这一期佛法中,为出家人,揭示最高的准则;那么,维摩诘长者,便是为在家行人,揭示最高的准则。他的风范,是与出家三乘,遥遥相对,寓相成于砥砺之中,替白衣居士,或在家菩萨,树立良好的楷模,尊之为居士之祖,实不为过。
  【注释】
  (1)译曰广严,在中印度,为佛灭一百年,七百贤圣,第二次结集之处。
  (2)略称维摩,旧译曰净名,新译曰无垢称,为法身大士,自妙喜佛国,化生于此,现居士身,辅释迦之教法,其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不可思议解脱经。
  (3)佛菩萨以神通摄化众生,能出入无碍,名游戏神通。
  (4)在家人称为白衣。
  (5)见第三课注十一。
  (6)弹呵二乘的偏空,排斥小乘的自利,赞叹大乘,褒扬圆顿,作由小入大的梯阶,是方等经教的特质,故曰弹偏斥小,叹大褒圆。
  (7)声缘二小乘,迷执自法,而愚于大乘法空之妙理者,为愚法小乘。一旦解大乘理,回心向大,则名为大愚法小乘。
  (8)新译为逾缮那,为印度计里程之数目,每由旬有三十里、四十里、五十里、六十里,各种之不同。
  (9)师子即狮子,佛为人中师子,故佛之所坐,总名师子座。智度论曰:“是号名师子,非实师子也。佛为人中师子,佛所坐处,或床或地,皆名师子座。”
  (10)维摩诘所居之石室,四方各长一丈,故称为丈室,亦曰方丈。
  (11)佛智名,旧译曰无上正遍知。又阿为无,耨多罗为上,三为正,藐为等,菩提为觉,合之为无上正等正觉。得此觉即成佛,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是发成佛愿心。(来源:http://www.19floor.net/forum-43-thread-8703446-1-2.html)

本文来源:https://www.shanpow.com/wx/462122/

《金粟如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阅读
  • 李白诗歌适合朗诵范文(通用2篇) 李白诗歌适合朗诵范文(通用2篇)
  • 鉴赏李白静夜思精选五篇 鉴赏李白静夜思精选五篇
  • 朗诵李白的诗歌 朗诵李白的诗歌
  • 描写李白的诗歌范文(精选二篇) 描写李白的诗歌范文(精选二篇)
  • 歌颂李白诗歌著名诗 歌颂李白诗歌著名诗
  • 李白诗歌(合集3篇) 李白诗歌(合集3篇)
  • 李白抒情的诗歌三篇 李白抒情的诗歌三篇
  • 月亮的诗歌李白 月亮的诗歌李白
为您推荐
  •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原文,翻译,赏析【4篇】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原文,翻译,赏析【4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原文,翻译,赏析【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将进酒李白全诗汇编6篇
    将进酒李白全诗汇编6篇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将进酒李白全诗汇编6篇,欢迎品鉴!
  • 唐诗李白(通用5篇)
    唐诗李白(通用5篇)
    古典诗词赏析是我国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分量。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唐诗李白(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 李白诗歌鉴赏
    李白诗歌鉴赏
    只有让学生懂得了诗歌鉴赏的门道,才能使学生建立一种赏析的思路,进而在不断的赏析中培养起一种属于自己的赏析风格。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白诗歌鉴赏,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关于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原文,翻译,赏析【四篇】
    关于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原文,翻译,赏析【四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原文,翻译,赏析【四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 鉴赏李白静夜思【5篇】
    鉴赏李白静夜思【5篇】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鉴赏李白静夜思【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李白诗歌朗诵汇编2篇
    李白诗歌朗诵汇编2篇
    祖国,从黄河源头走来的智者,继承了黄河水流的桀骜和狂放,用激情点燃一簇洞穿时空的火焰,光芒神圣!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白诗歌朗诵汇编2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李白写的诗歌二篇
    李白写的诗歌二篇
    冰心建议定在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叶圣陶建议定在每年秋季学生入学的日子,让学生在新学年的开始就记住教师的辛勤和光荣。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白写的诗歌二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李白诗歌适合朗诵范文(精选二篇)
    李白诗歌适合朗诵范文(精选二篇)
    敬老院(geracomium),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的非营利性组织,又称养老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李白诗歌适合朗诵范文(精选二篇),欢迎品鉴!
  • 《李白诗歌与盛唐气象》阅读答案范文(精选3篇)
    《李白诗歌与盛唐气象》阅读答案范文(精选3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白诗歌与盛唐气象》阅读答案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