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姓辈分表


陕西 2019-09-16 10:44:15 陕西
[摘要]史姓辈分表篇(1):史氏字辈得姓缘由: 柱下史官 以官为姓得姓始祖: 黄帝史官 仓颉发 祥 地: 陕西白水(图为史氏族徽、图腾)图腾释义:史是以职司为图腾。是一个守护天干丫璋并记录观测结果的柱下史官,因此得姓。史图腾由“丫”璋,(璇玑盘

【www.shanpow.com--陕西】

史姓辈分表篇(1):史氏字辈


  得姓缘由: 柱下史官 以官为姓
得姓始祖: 黄帝史官 仓颉
发 祥 地: 陕西白水<!--[if !vml]--><!--[endif]-->(图为史氏族徽、图腾)图腾释义:史是以职司为图腾。是一个守护天干丫璋并记录观测结果的柱下史官,因此得姓。史图腾由“丫”璋,(璇玑盘)和“手”三部分组成。丫璋相当于现代的圆规,用来测量天圆地方的天文仪器。手表示用笔来记录的天文观测的。出自黄帝时创造文字的"史皇"仓颉。仓颉之后,衍生了仓氏、史氏、侯氏、侯冈氏、夷门氏、仓颉氏。仓颉为史官,人称史皇氏,其后有一支以官为氏,称史氏。史氏辈份排名是从浙江宁波溧阳侯34世史师仲公元1082年开始的。他比孔氏1232年早150年,比诸葛氏1312年早230年。江苏埭头分支41世开始:君仲原文存 世以忠良显瓒述是景企 嘉彦庆斯衍方正守宗法 诗书佩圣贤江苏下庄47世开始:继致顺积美 乔期仍愈贤来裔仪悠远 会运昭简编浙江宁波惟则系34世开始:师水弥之卿 孙公祖必仕 本立自元孝 起宗在节义积善致悠久 济美习庭训 英采名芳荣懋功应隆运(我为宁波“济”字辈,当为60世孙。可惜的是我已经没有按照这个字辈来取名了。)史天泽裔河北获鹿 山西阳泉三贤都山西阳泉三贤都35世开始:伦成德天木火 土进伯水金玉 人继单乘单纪 化永汝成和云注:绿字为辈字的偏旁 单字表示名字只用一个汉字河北获鹿 山西阳泉三贤都山西阳泉三贤都58世又起兴启亨通化 咸熙典则祥 仰钦尊体注 锦向布铭章山西阳泉三贤都山西阳泉三贤都荫营史氏47世起心彦的应言 邦国笔宏元 绍书培惠庚 忠信梅华禄山西阳泉三贤都山西阳泉三贤都荫营史氏53世起宗斗光化士 登万锦芝绍 苗文武举秀 泽智勇承厚史天泽裔河南平顶山市字辈61世始广文子继望 秉善同济昌 景楷方焕彰 有容大刚祥 嘉成希言良 悠远开新邦。天泽公河南偃师裔《四言族字连世谱》载入《字辈谱》:汉宣恭显,侯爵鸿业。崇光兴溧,建世立宗,拱发真定,尚书相连,惟贤居赵,普天同庆,仲良来偃,三阳巩孟,鲁临宝襄,敬先伯勤,可法中武,希都明诵,永言家祥。河南宁陵县黄岗乡魏营村史氏字辈容清恪文德,方正家里传,永昌广仁化,明绍念培元。湖北枣阳县与河南省唐河县交界处的史家山存兴宣祖德,修纪复能常,勤俭田园阔,诗书意味长。直隶任丘史氏字辈排行(第18至38世)济存明俊美, 立德树万长 世继忠良显, 大道贻天方江苏丰县迁丰后长房11世~30世 :一惟克敦宗九运复肇宏友恭延绪广蔚起焕家乘迁丰后二三房13世起:以宽厚作基,用忠孝为先,志经德蔚起,庶百世永绵31世起长二三房共用:乐遵砚祖训,教诲见天真,业隆声誉远,品端由学纯广东史氏辈份排序为庭盛经国典,诗礼振家传.忠才孝友全. 湖北史氏兴彬文宣政 庭嘉良邦承 正维宏载纪 名肇泰履绍 毓德敦本业 尚志先忠孝 家声振诗书方克成永著山西沁源籍史氏字辈文德商朝 贞英显贵 奇呈全宗 褒直崇本 谨守秉良 烈光继熹永兴平乐34世开始:师水弥之称 孙公可均齐 如添文史永 尚学德义世 维昌绍承久 济美习庭训纯采名高扬 慎终仍复初 大中其允从 昭文锡光又 昌言顺汝求 时敏同秀茂泗阳史氏(东支)辈分从59世开始传家以厚 为善其昌 贤良恒永 慧敏业隆 宽容安泰 洪延茂盛江苏泗阳桃源史氏53世始:鸿维岚慎守 广居硕修聿河北沧州史家楼支祧字56世开始:锡汝林焜淑 铭清树炳坮 祖恩贻泽远 万世永承昌 忠信振国运孝友传家本 和善秉先久 端品在淳良 贤达惟圣学 文方保济祥江苏如皋朝际诸闻氏,曾封侍郎常,孝有传家法,诗书训子方,功名惟得喜,仁义启中堂扬州名次:宗元以继 克效迪思 积美致庆 英才云仍新田清水洞名次: 光明正大 弥显道德 永世昌荣山东栖霞分支50世开始:大本汝先树 峻德志克明 统绪务可继 延世善永存湖南永兴48世开始:昭久济美习 庭顺财明高河南南阳新野县史营村字辈为:清俭则德正 代传永玉芳 学业遵家训 文章大显扬 功名冠金榜 俊杰朝玉堂安庆怀宁史家的辈分是:友玉 万金良载记,应汝永承芳,世进谋贻远,家传善至昌,才名昭简策,经络定朝堂,作述咸茨大,其祥发自长。史浩裔赣南名字派:君子廷文粤东清,发达湖海福禄兴,宽宏远大贻谋允,碧玉陵云现龙光.山东文登迁徙东北辽宁阜新的族谱字辈:丰永万洪廷 振庆喜田耕 品茂学习正史氏郓系惟良公世孙通用排行字:惟良公系溧阳侯四十世孙 郓系排行字十九世系溧阳侯五十八世 史氏郓系惟良公世孙由十九世至七十八世通用排行辈字:仁积高增久 裔仍衍祚长 勤思祖懿训 骏业可重光 华茂昌道远 荣厚嘉保祥兆兴庆恒殿 万玉承繁连 立声传杰圣 贵满继先修 启建同寿朝 昭穆遵贤令湖北当阳字辈:家世昌子袭,云汉兆金章,文明承先祖,定国永安邦(音)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青云谱乡城南史村字辈如下:师水弥之卿 孙公祖必仕 本立自元考 起宗在节义 纪汝应国中 祖述宪章裔 世贵端良彦 贤美承家桂山东烟台莱邑传说迁自“小云南” 字辈:长兴严得 继其承学 化希文廷 庆德芝树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古城乡元山坪史氏字辈俸万正玉宏,秉学章仲廷,绍怀清敬礼,儒连必可兴。河南南阳市的卧龙区、南召县、镇平县。1999年12月也修撰了《南阳史氏族谱》。现摘录部分辈字:安凤国文 廷昌金章 天锡鸿德。重庆奉节(四川奉节)崇德堂 祖上好像是从河南邓州史家营过来的,到现在有十五代了,谱为:  敬作正大光明 克紹宗功祖荣 书礼传家多孝 环宇同乐太平 志学吉运祥成 秉尧邦显国盛 崇化万代建树 永维本立常青山东莒南 从山东日照迁入,祖上辈分: 继运振明立江西省上犹县赣南名字派:君子廷文粤东清,发达湖海福禄兴,宽宏远大贻谋允,碧玉陵云现龙光.四川资中县金李井富贵从新启英俊显高明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乡万溪史家坊本孎溧阳,迁居豫章,昭日经济,树木其芳....汝应国中,文明日盛,永世 昌河南省柘城县,为溧阳传。24世开始字辈如下:克明存恪慎、作则以才尊、功著昌茂久、允中布化均、星辰如群灵、怀海福彩云、红光亮满堂、长青传万春。贵州有关县(市)史氏辈份列于下,供参阅:贵定县从54世开始为:政事言宾德,勋猷盛典忠,恩惠廉明义,泰略信元功,宗位斯陈靖,廷学各秉君。贵定另有两支以字排辈(1)从56世开始为:斯章之书朝迪纯正显;(2)从53世开始为:笙纪际廷,品光赞美,永锡庆祖。赫章从53世开始为:为宗宣盛,世守元良,洪开大学。黔西逢水、下四里等处从53世开始为:维宗宣胜,世守元良,洪开大学,国显金章,人文远疏,思秉齐芳。纳雍从53世开始为:维宗宣盛,世守元良,洪开大学。毕节从53世起拟32字为:文宗宣圣,世守元良,洪开大学,国宪金章,永承祖德,忠政法纲,名成道远,碧玉显扬。贵定“恩”字与赫章、黔西、纳雍、毕节“学”字同辈,皆为64世。1984年贵州修撰统谱,从“学”字以后又统一拟了72字为:国运昭彰,振兴溧阳,承启先训,中立法纲,名成道远,碧玉显扬,俊杰盈宇,智勇兼长,英雄端彦,思秉齐芳,江山添艳,荣汉安邦,贤能增广,华典恒昌,群星灿耀,福寿宁康,千秋咏颂,富贵高昂
                             四明支
30世惟则后晋天福四年与弟怀则,从终南迁枋头,卜居秀州(今嘉兴市)思贤乡其后,31世史成迁入四明(今宁波)下水,后隐遁鄞成洗马桥,成为浙东四明始祖。
后人分迁在宁波本地的有:32世史翰迁虹史乡史家墓。
35世史涓迁川山杨树堰。
36世弥愈迁朱家塔;36世弥应迁长亭;36世弥鞏迁醋务桥青石桥;36世弥忞迁韩岭。
37世宅之迁绿野下水;37世宇之迁青龙桥北石板巷;37世嶲之迁前堰沧州;37世宗之迁钓鱼山;37世宾之迁湖田布金柿树下;37世岩之迁东吴。
38世坦卿迁韩岭;38世榘卿迁湖田布金柿树下,有14子。
39世冕孙迁史张薛乡史家湾;39世仁孙迁姜家岭;39世纪孙迁绿野染桥;39世辰孙迁青龙桥北石板巷;39世昂孙迁前堰沧州;39世晃孙迁陶公山;39世奎孙迁木莲滕下;39世晋伯迁大涵山庄;39世益伯迁月湖桥;39世伦伯迁韩岭;39世壑孙迁钱龙槽;39世玺孙迁醋务桥青石桥;39世苍伯从朱家塔迁万岭;39世纪伯从东吴迁宝幢下庄五板桥;39世咸伯迁东吴后人有43世必硕赘大田沿山。
40世公龄迁省岙;40世公虚迁下庄;40世公启迁滕下(有分支谱);40世公升迁沙街。
45世立拱迁蛟溪;45世立钦迁戚隘;45世立徽迁平桥宝奎庙巷; 45世立綋迁金家桥(惊驾桥);45世立原迁录村(六村)有分支谱。
46世自洪、自海迁王家湾;46世自操迁七里垫。
48世贤孝迁张明;48世文孝迁七里垫。
49世起赢迁韩岭;49世起瑞迁江东三宫堂;49世起昺迁段塘;
49世起皋、起阜迁前徐;49世起五迁前堰;49世起鹏迁城中贯桥。
50世宗扬迁青浦口;50世宗华迁郑郎堰;50世宗谦迁司前;50世宗义迁西成桥;50世宗参迁南门外;50世宗法迁天童街;50世宗昌迁王家垫。 
51世在新从史家湾迁打石洞;51世在忠迁张迈岭;51世在宇迁薛家山;51世在训迁思岙;51世在慧迁螺门;51世在升从前徐迁道陈岭。
52世节明迁茅山;52世节粹迁东吴;52世节恒迁下庄;52世节龙迁东吴夹溪里;52世节佾迁宝幢。
53世义斌迁许家岙;53世义大迁白渡;53世义闻迁大嵩;53世议直迁宝幢;53世增福迁甬东;53世义桂迁陈埠头;53世义蓉迁柴桥;53世义英赘东吴王姓;53世义僴迁天童街。
54世积乾迁参府前;54世积成迁石山洞;54世小宝迁栎社;54世阿贵、阿望迁梅山港;54世永发、廷富、廷有迁横溪;54世积仁迁凤岙市鹤观桥;54世积忠、积孝、积仪迁北门外;54世积圭迁矮脚;54世光缙迁鄞江桥;54世光绅迁南门外沙港口。
31世成祖后鄞城史氏迁往省内、外各县(50余支):
33世史韡(翰公后)自鄞城迁诸暨青山,后人有:39世乐孙字元范宋时任湖南桂阳州州牧,因官迁桂阳,为桂阳、深圹等处始祖。43世史中从湖南龙阳迁江西德化,长子志珊从德化迁湖南永顺。
33世小九(32世书祖后)宋建炎三年避金兵(公元1129年)迁湖州长兴环沉村;其后人:42世朝选自环沉村迁江苏宜兴县男留村(有分支谱);42世厚自环沉村迁江苏宜兴县男留村(有分支谱)42世正自环沉村迁江苏宜兴县东岸里(有分支谱)。
以下皆为(32世简公后)
36世弥远迁居江苏宣城宛陵以北,蒋山以西,次子37世宅之居宣城;
36世弥贤改名可久,从川山杨树堰迁余姚西南里;今有分支谱。
后人分迁在余姚本地的有:40世史孟迁烛溪湖;40世仕舒迁义井巷。
42世廷圭迁江北西门外;42世廷芳迁史家洞;42世史威迁义井巷。
43世史盛明永乐年迁江北。
44世史浦迁毛村;44世史冕迁许家山。
46世端甫迁西门外仁寿桥。
49世可资迁治山江东大桥头;49世可和迁俞家桥 ;49世朝相有子迁仓前。
52世君会,君相,君候迁张峩山;52世节亨迁七里铺。
53世义泰,义公,义忠兄弟迁七里铺;53世义良迁梁洞;53世义丕、义忠兄弟迁黄清堰;53世义本迁马诸;53世义凤、义芳兄弟迁俞家桥。
54世积才迁长河市;54世积大迁狮墩头;54世积功、积仁兄弟迁黄清堰;54世积贮迁泉水阪;54世积惠迁楼王阪。
55世善泰迁闸波桥;55世善元迁狮墩头;55世善朝、善秀兄弟迁周家巷;55世善利迁茅家道地。
56世致陞,致庆、致椿兄弟迁下壩市镇。
57世寄发、景发兄弟迁楼巷阪;57世长友迁闸玻桥;57世悠龙、悠福兄弟迁严家道地;57世悠瑞迁黄山桥;57世悠溶迁泉水阪;57世悠法迁胜山头;57世悠保迁马诸;57世悠元迁小路头 ;57世悠成迁泗门郎霞镇;57世文林迁老西门外竹笆后村。
58世久良,久任迁二塘头。
36世弥贤公之后人从西南里迁外县外省的:
39世史泽迁诸暨。
42世立本迁河南祥符(开封),有分支谱;42世资开迁河南马头。
43世史清迁安徽凤阳府大河县;43世史潮迁临山卫;43世正三迁武康;43世史珍迁凤阳府大河县。
44世史笔迁杭州,子四,臣,间,兆龙、兆马,兆龙子历闰,太医院院判历时仓付使;44世史廉迁河南;44世史泽迁四川。
45世史鸽迁杭州;45世文六迁松江;45世鉴六迁杭州;45世浩一迁杭州瓶窑;45世祯三、禄兄弟迁武康;45世史辅、史伦迁武康;45世逢尧迁武康;45世德五迁苏州
46世伯敬迁北京;46世荿松迁安徽霍丘县;46世荿相,荿楠兄弟迁海宁;46世邦辅迁太平,后人有史庚,清乾隆年间任泗州州同;
46世国相迁舟山后人有52世史节文康熙45年武举人江西南瑞镇前营中军游击;46世史传迁武康。
47世成德、成能兄弟、成龙迁湖北樊城;47世成学迁鄞县石洞庙边;47世史瑜,史琯兄弟迁余杭县;47世万章迁北京;47世元五又名允五迁湖北均州;47世史鸾迁武康。
48世史全钺迁诸暨欢团;48世记皋、洪芳迁北京;48世志皋迁杭州;48世记济与七子可有,可大,可作,可为,可智,可仁,可勇迁绍兴乌镇;48世应乾迁山西临晋西门外。
49世起龙迁湖州(父嗣浩);49世可范迁湖州;49世可孝迁台州;49世史越明未迁诸暨欢团;49世观兰广西守备居广西;49世起范迁广东;49世天一迁关东。
50世一鸿、一麟兄弟、善继迁平湖;50世善述迁秀水(今嘉兴市内);50世宗杰、史礼兄弟迁嘉善。
51世在撰迁山东洋信县;51世君美迁山东临清州观音嘴;51世在德迁奉化;51世国琦迁宁海潼山市;51世在朝迁象山;51世在交迁安徽休宁县王家村。
52世享节迁湖北江夏县;52世玉节迁湖州;52世瑞龙有长子迁苏州,次子迁杭州。
53世义和、义安兄弟迁河南;53世义刚迁苏州;53世德义、太义兄弟、德怀迁广东;53世伯义迁关东。
54世史积、积好兄弟、积善迁扬州;54世积麟、积玉迁山东;54世积润迁山东泰安。
55世槚善迁北京宛平;55世达善迁山东济宁;55世善熙、善喜兄弟迁扬州;55世好善迁山东。
56世致浩、致永兄弟迁湖州;56世致云、致墉兄弟迁苏州;56世致荣、致和兄弟迁上虞西门外五里毛竹蓬;56世致举迁上虞;56世致发迁上虞南门外;56世致正迁北京宛平钟家胡同;56世致祥迁汉口;56世史炜迁广西;56世贵和迁松江城。
57世悠治、悠福迁上虞西门外五里毛竹蓬;57世悠惠迁杭州;57世悠岭、悠基、悠成、秉正、育名兄弟迁四川;57世悠玲迁上海;57世阿五迁徐州;57世振垣迁北京宛平钟家胡同;57世嘉声迁苏州阊门;57世金保迁无锡县;57世悠龙迁临山卫;57世史莱迁广西;57世景昇迁苏州;57世小璜迁湖州;57世悠盛与子允炜阿毛迁金华。
58世久柱迁河南怀清县;58世久山迁绍兴龛山;58世久如迁扬州仙女镇。
59世济顺、济福迁杭州管米山。
36世弥久(一说:36世弥贤公之子德卿出继弥久公为嗣)迁象山智门寺。
36世弥年后人:39世鄮伯迁象山九顷;39世孟伯迁象山关头。
40世公章自关头迁黄公岙。
43世本旻自象山九顷迁冷水潭;43世九韶从象山关头迁湖南湘阴。
36世弥恩迁东阳禹山(今横店八面山)大路村;
36世弥春迁饶州之余干(今江西余干县)。
37世肯之(36世弥鞏之长子)迁溧阳破山口,后人:39世克铭迁溧水永丰乡澄沟,后人45世杰、俊、赞迁云南。
37世嵩之迁慈溪(今属余姚)车厩;后人:40世老铁迁杭州;42世以宰迁上虞小穴史家桥后有52世节珍,从史家桥山东济宁;44世本载迁湖南慈利县陵坂桥明代出了一名举人45世秉直,永乐年举人。
46世自谓迁宁波湖田;46世自淳迁石门县(今桐乡县内)。
49世起源迁潼关。
50世宗文有二子迁绍兴;50世宗某,某兄弟俩迁杭州瓶窑。
52世节渭迁嘉兴城;52世节全迁湖州。
53世义华迁北京。
55世善之迁北京。 
56世兆宏迁扬州;56世兆魁迁苏州;56世致桐迁湖州;56世致举迁上虞。
37世严之(36世弥忠之次子)与宅之(36世弥远之次子)同迁江苏宣城宛陵以北,蒋山以西,称“二图分支”。
38世万卿(父肯之)迁杭州。
38世顺卿(父德之)迁湖州狄溪之南。
38世善卿(父慥之)迁舟山芦花铺。
38世伍卿,迁定海杨树堰(子荣孙、镠孙)。
38世序卿,迁嵊县剡浦(子壮孙)。
38世孳卿,孠卿,宋绍定四年迁嵊县升平乡磶臼坂,后人:42世士湘迁绍兴卅山;47世史庆迁山阴常禧坊,子48世史潮从常禧坊迁谢家桥;51世圣赞从谢家迁项里。
38世森卿,迁临山卫,后人:42世必诊迁湘潭;46世自学,自称瑞儒从临山卫迁海宁(吴中谱怀则后人有46世瑞儒从吴江史家湾迁入余姚,后迁入海宁的,谱中有详细世系表);49世起邦,从临山卫迁福州北门小古楼下,后人有史诚光绪12年(公元1886年)丙戍科赵以烔榜进士。
50世宗良迁杭州;51世在公迁杭州;51世在典迁武昌。
39世亿孙(父玠卿)迁杭州。
39世咉孙元时从湖田布金市迁余姚战场桥(在余姚半霖村谱中)。
39世鉴孙迁象山东关。
39世和孙,又名禾孙迁象山。
39世舆孙(父昌卿)赘镇江宋氏居镇江。
39世仲祯从观音山迁扬州邵伯埭(吴中谱有40世廷瑞字仲祯迁扬州邵伯埭有详细世系等)。
39世侣孙,字道甫迁慈溪车厩,后人:47世吉甫与子成章,侄史柯从车厩迁上海闵行镇。
39世旼孙,宋末迁山阴(今绍兴市)昌安门外易铸泻下边(今则水牌)后人:51世在某,明崇祯年戍辽东后迁河北昌黎赘陆鸣石家子52世节仪、节礼从昌黎迁白洋河。
39世暕孙(父榘卿有14子:昉孙、昭孙、暄孙、旺孙、晄孙、暲孙、明孙、映孙、暻孙、时孙、曜孙、昞孙、暕孙、晔孙)迁剡浦,今嵊州市城关镇大浦桥村。后人:已分居在嵊州市的梅家湾村,前家坑,屠家埠,广利乡,崇仁镇,城关镇,博济镇及香港、台湾等地区。
40世公禐元初从大浦桥迁会稽月池坊(今绍兴市内),后人:44世可久从月池坊迁常禧坊;49世德奎迁寿胜埠;50世大佐迁寿胜埠;50世宗成迁五马坊;54世阿豪迁江西55世志善迁杭州太平门外段塘头。
39世明孙(37世嶲之后,父野卿)元初从前堰沧州迁会稽(今绍兴市)清道桥。后人:40世公禧迁嵊县清化乡浦桥;42世必福迁陕西庄浪卫;43世德升从清道桥迁北京;44世恂分居市门阁;45世谷安迁下安桥;48世史权从清道桥迁昌安门;48世史槚迁北京宛平
48世史术迁马梧桥。后人:50世史晟、史集从马梧桥迁天津;52世宽节从马梧桥迁山东临清州后迁河南;53世义遵、义选从马梧桥迁酒务桥;53世义尊迁萧山;54世积诚迁天津。
49世梦花从清道桥迁杭州禇家堂;49世文黙迁广东增城。
50世今观、名魁迁杭州禇家塘;50世学诗迁萧山。
51世在间迁扬州金匮山;51世在铨迁嵊县浦口。
52世尊玉迁萧山东门;52世制节迁福建;52世瑞揆迁山阴州山村。
54世积御,九牧迁福建;54世应宗迁杭州。
55世基善迁杭州;55世悠棨迁河南开封。
39世昌孙从前堰沧州迁余姚半霖下宅,为下宅始祖。其后,40世公恕与五子冀祖、信祖、寿祖、敬祖、宜祖迁四川眉山。
44世本显迁郁家湾,后人:49世起文明崇祯年武举任广东中军道守备迁钱塘后又迁宜真(今江苏仪征市)有五子。
50世宗盛从郁家湾迁芦城庙后花园;51世在燕从郁家湾迁芦城庙后花园。
52世节乐、节梁从郁家湾迁山东省城。
44世本昌迁新昌县。
45世史论、史祯迁武康。
46世史聘迁北京西臭水塘;46世自诚(又名自某)迁德清忻家兜河东。
47世良美迁海宁;47世元贞迁定海;47世士元和子史艮、史巽迁杭州仁和县临平镇;47世史元迁七里铺。
48世孝闵迁姚家洞;48世孝征迁北京西臭水塘;48世孝洪迁北京宛平县。
49世起元起亨迁黄岩;49世起忠、起孝迁温州;49世起任迁松江;49世起祯迁广西陀陵后又迁崇善县舵丁布晓村。
50世同生,长寿,龙生迁湖州。
51世在达迁杭州南祥镇,子圣寿;51世在锦在志迁宁海;51世在钧迁奉化上田畈;51世在志迁宁海梅林市,子节洗、节衍、节汪、节洋、大芳迁无锡;51世善交、善扬迁苏州。
52世节勇、节学迁无锡;52世汤节迁奉化。
53世见义与子积余迁常熟;53世存义迁奉化。
54世积丰迁苏州;54世史檀原名标清迁广西城文阊门(今桂林)。
57悠炎迁苏州。 
39世晖孙迁余姚半霖下宅。
39世暲孙迁余姚半霖上宅,后人:49世起夔从上宅迁山阴安昌镇 ;51世在熙子节洪、节清、节洵从上宅迁定海舟山。
39世昞孙与弟晔孙迁余姚高谊坊之南为半霖中宅,后人:51世在章、在明从中宅迁客星山安山桥。
39世昭孙(父榘卿共14子)元大德十年丙午(公元1306年)从湖田布金市迁湖南桂阳亭下(同时四个弟弟也迁入湖南)。
39世旺孙从湖田布金市迁湖南桂阳亭下。
39世暻孙从湖田布金市迁湖南永兴沙圳头。
39世晄孙从湖田布金市迁湖南桂阳黄田北斗陀头今清兰乡李王庙村,陈家湾村张家岭村等。
39世曜孙从湖田布金市迁湖南桂阳族里,(兄弟五人的后裔还分居在永兴、郴州、衡阳、兰山等地)。
39世旸孙字超伯(34世师光公后,父回卿),元初迁湖南桂阳水尾渡。
40世史辅迁乌程县寿安庄(湖州);40世公庆、公帙迁嵊县剡浦。
40世史亨字公亨行安一(父柏孙)赘山阴田氏迁萧山昭明里,后人:史佐明永乐年从昭明里迁杭州;41世惪祖(父公升)从昭明里迁扬州;41世兴祖字可第元未从昭明里迁河南光州(今潢川县)因功授应天卫百户,升指挥佥事(从二品)世袭直至明亡,又迁宜真(今仪征市);46世兴吾,我彭迁北京。
41世史祃号充(一写昌或克)安道人迁福建晋江平易里,子三:温泉字元吉、寒泉字元各、冷泉字元升。
42世必相字均范(38世司卿后)明洪武年从军,功封百户世袭,从沙街迁扬州邵伯埭今江都市邵伯镇。
42世必荿迁山阴(今绍兴)则水牌,后人:53世义佑迁嵊县崇仁,有分支谱,他的后人:55世善溥从崇仁迁象山。
43世仕通迁嵊县积善乡;43世士昂戍广西,居广西。
43世仕宁赘山阴则水牌田氏居则水牌,后人:48世孝进戍辽东广宁中卫,今辽宁北镇;53世鸣鹤从则水牌迁河南南阳城,三子积韬,积略,积伟。
44世本隆(邴孙后人)迁定海梅墟;44本佐(锡孙后人)迁真定;44世本论迁山东;44世本义迁河北蓟州有后人迁入湖北蕲州。
44世本谔迁河北玉田县;44世官英迁福建莆田。 
45世善可从会稽学前赘山阴龙山田氏(前人不详)迁山阴龙山。
46世自浔赘定海陆氏居定海。
47世永才迁通州北沙(南通州,北通州?)。
48世全孝、仝孝迁南京;48世贤孝迁崇明,子起恩;48世参孝,荣孝(父元善)迁温州。
49世起袁迁定海;49世起心(父忠孝)戍辽东居辽东;49世起谅迁温州;49世起诏迁江宁中正街。
50世宗周迁苏州;50世宗祈、宗祁迁淮安;50世宗翰迁常熟;50世宗陶迁南京;50世宗益迁北京;50世宗言迁象山;50世宗扬、宗显(父起谅)兄弟迁温州;50世宗文、宗训、宗隆、宗庆兄弟迁象山。
51世在连、在靖、在晋(顺治年)迁慈溪;51世在季、在允从下府迁山阴龙山;51世在文、在武迁宜兴。
52世节操迁镇江小南门外;52世节懋、节盛迁慈溪 ;52世节铤、节綖兄弟迁镇海。
53世义董迁扬州;53世义权迁定海中街头 ;53世义间迁定海天重。
54世积荣迁镇江;54世积同、积钰、积生兄弟迁杭州;54世积舜、积科迁象山;54世积昆迁杭州九瑶山下;54世积元迁广东新宁县;54世积加迁余姚东门外酱园街。
55世善祥迁苏州;55世善文、善武、善赐兄弟迁杭州。
56世致宏、致富、致华、致容、致宙、致和、致安迁镇海小南门外;56世致财迁杭州马市街;56世致鰲迁松江。
58世久华迁南京延岭巷。
还有几支有待进一步考证 43世史某迁祥符 史某万历年迁剡溪 史某明代迁南京后人有51世允琦、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丁亥科占官榜进士 史某从绍兴迁广东番禺,后人史澄,又名淳,字穆堂,道光20年(公元1844年)庚子科李承霜榜二甲14名进士翰林院编修,篡修,詹事府,右春坊,日讲起居注官,坚如原名文纬,1870-1900年,1899年加入兴中会,筹备起义,谋刺两广总督德寿未成被捕,在广州就义。史澄有七子为悠壮,候补道员,悠复国子监,悠泰信宜县训导,悠晋训导,悠乾詹事府主薄衔,悠颐江西德化知县,候补道员,悠履河南洪县知县。44世际洪从四明迁蕲州后人47世秉直明嘉靖湖广举人到溧阳祭祖(宜兴北蒋墅谱载)可能本义与际洪为同一人。
安徽省(四明支)徙居情况
36世弥远、弥忠从宁波迁宣城云山。
43世史清(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贤公之后)自浙江西南里迁安徽凤阳府大河县。
43世史珍(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贤公之后)自浙江西南里迁凤阳府大河县。
46世荿松(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贤公之后)自浙江西南里迁安徽霍丘县。
47世邦辅(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贤公之后)自浙江西南里迁太平,后人有史庚孙,清乾隆年间任泗州州同 。
48世起鸾,起文(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贤公之后)从山西临晋又迁安徽虹县界沟集(今泗县)后人有史左清康熙丙午武举;史右字记言康熙壬子武举。
51世在交(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贤公之后)从浙江西南里迁安徽休宁县王家村。
52世洪谟(30世惟则公后,43世仕宁后)从辽宁迁庐州六安(今安徽六安市)。
北京市(四明支)徙居情况
43世德升(30世惟则公后,37世嶲之后)从清道桥迁北京。
45世时旸(30世惟则公后,41世史祃号充安道人)自福建晋江平易里迁京都。
46世伯敬(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贤公之后)从浙江西南里迁北京。 
46世史聘(30世惟则公后,39世昌孙公后)从浙江余姚半霖下宅迁北京西臭水塘。
46世兴吾,我彭(30世惟则公后,39世柏孙后)自浙江萧山昭明里迁北京。
47世万章(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贤公之后)从浙江西南里迁北京。
48世孝征(30世惟则公后,39世昌孙公后)从浙江余姚半霖下宅迁北京西臭水塘。子起经顺治丁亥武举,他的后人51世在文,从臭水塘迁江宁花牌楼。
48世孝洪(30世惟则公后,39世昌孙公后)从浙江余姚半霖下宅迁北京宛平县,后人:50世宗耀从宛平迁山东沂州(今临沂市)兰山县西南乡上严村;50世耀宗从宛平县迁扬州后又迁山阴梅墅村,子在篇从梅墅村迁回北京宛平;50世史豸,原名秩宗字绣公从宛平迁山东沂州西南六十里隅里庄;52世苏节从宛平迁扬州城西;54世积功从宛平迁苏州;54世史琪从宛平迁苏州,子惟善;54世积诚、积顺、积厚、积庆从宛平迁山东沂州兰山县层山二十里史家官庄;56世致伟从宛平迁扬州;56世致恩、致惠、致宪迁云南;57世炳文从宛平迁云南。
48世记皋、洪芳(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贤公之后)从浙江西南里迁北京。
50世宗益(30世惟则公后)自浙江迁北京。
52世朝禄(30世惟则公后,37世嶲之后秉文次子)、朝寿(秉文三子)从湖南浏阳许家坊迁北京。
52世玉节从山阴迁北京宛平。
53世义华(30世惟则公后,37世嵩之后)自慈溪(今属余姚)车厩迁北京。
55世积彬(30世惟则公后,37世嶲之后)从湖南岳阳颜家巷迁北京。
55世善之(30世惟则公后,37世嵩之后)自慈溪(今属余姚)车厩迁北京。 
55世槚善(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贤公之后)从浙江西南里迁北京宛平。
56世致正(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贤公之后)从浙江西南里迁北京宛平钟家胡同。
56世致俊,又名俊(30世惟则公后,38世司卿后)自扬州邵伯埭今江都市邵伯镇迁北京宛平。
57世振垣(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贤公之后)从浙江西南里迁北京宛平钟家胡同。
63世大华(30世惟则公后,史鉴公后)于20世纪末自贵州迁北京清华。
福建省(四明支)徙居情况
41世史祃号充安道人(30世惟则公后)自浙江宁波迁福建晋江平易里。后人:45世时隆迁琼(今海南);45世时旸迁京都;50世良臣、良恺迁广东潮州。
50世良佐与四子史昹、史昊、史昌、史旦从福建晋江平易里迁广东潮州。
51世弈升、弈鼎、弈政从福建晋江平易里迁广东顺德县黎村堡。
44世官英(30世惟则公后)自浙江迁福建莆田,后人有迁贵州。 
44世必达(定之后)迁莆田,后人有迁广东、江西、湖南等地,后人:53世历焻迁江西崇义县。
49世起邦(30世惟则公后)从临山卫迁福州北门小古楼下,后人有史诚光绪12年(公元1886年)丙戍科赵以烔榜进士。
52世制节(30世惟则公后,37世嶲之后)从浙江会稽(今绍兴市)清道桥迁福建。
54世积御,九牧(30世惟则公后,37世嶲之后)从浙江会稽(今绍兴市)清道桥迁福建。
 
广东省(四明支)徙居情况
44世世开字法开自莆田迁长乐县,后人分居到梅州、五华县、龙川县、连平县等地。
49世起范(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贤公之后)从浙江西南里迁广东。
49世文黙(30世惟则公后,37世嶲之后)从浙江会稽(今绍兴市)清道桥迁广东增城 。
50世良臣、良恺(30世惟则公后,41世史祃号充安道人后)从福建晋江平易里迁广东潮州。
50世良佐与四子史昹、史昊、史昌、史旦(30世惟则公后,41世史祃号充安道人后)从福建晋江平易里迁广东潮州。
50世垂教(30世惟则公后,史鉴公后)因在广东肇庆府任通判于明末自贵州迁出。
51世弈升、弈鼎、弈政(30世惟则公后,41世史祃号充安道人后)从福建晋江平易里迁广东顺德县黎村堡。
53世德义、太义兄弟、德怀(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贤公之后)从浙江西南里迁广东。 
54世积元(30世惟则公后)自浙江迁广东新宁县。 
63世杰(30世惟则公后,史鉴公后)于1994年自贵州迁广东深圳福田区宾河路。
义举(30世惟则公后,39世昭孙公后)(世次不详)自湖南宜章分水坳徒居广东兴宁县排杉角,后人:善海由排杉角徒居广东乐昌市白石乡富村罗卜窝;习光由罗卜窝徒居下富村。
广西省(四明支)徙居情况
43世士昂迁广西。
49世起祯(30世惟则公后,39世昌孙后)从浙江余姚半霖下宅迁广西陀陵后又迁崇善县舵丁布晓村。
49世观兰(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贤公之后)从浙江西南里广西守备居广西。
54世史檀原名标清(30世惟则公后,39世昌孙后)从浙江余姚半霖下宅迁广西省城文阊门(今桂林)。
56世史炜(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贤公之后)从浙江西南里迁广西。
57世史莱(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贤公之后)从浙江西南里迁广西。
贵州省(四明支)徙居情况
41世史鉴(30世惟则公后,37世定之公后)明初自凤阳从龙兴师迁居贵州贵定。后人现已分居在毕节,黔西,纳雍,安顺,水城,赫章,金沙,织金,修文,普定等县市,
45世天衢奉命镇守重庆。
46世史锟(天衢长子)从重庆朝天门迁安顺;46世史铉(天衢次子)从重庆朝天门小后坝(今重庆市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迁居贵州黔西,后又移居毕节城内珠市街居住,为贵州毕节地区的毕节、黔西、金沙、织金、大方、纳雍、赫章、普定、普安等地史氏始祖。
46世朝选从毕节迁蜀。其后,48世史文秀从四川内邑迁毕节层台,为层台史氏始祖。
50世垂教因在广东肇庆府任通判于明末迁出,其子:51世明心迁毕节五十亩为始祖;50世史题迁纳雍乐治为始祖;50世光迁黔西洪水,为洪水、崇兴等地史氏始祖;50世鸾于明末迁江西;50世凤于明末迁云南。
53世文诏及其五子于清初迁云南骡马场。
60世良奎于解放前夕迁台湾。
61世洪超、华、洪光于上世纪中后期迁云南昆明。
63世开泉于上世纪中后期迁云南昆明;63世杰于1994年迁广东深圳福田区宾河路;63世大华于20世纪末迁北京清华。
64世学军于20世纪80年代初迁云南昭通.
海南省(四明支)徙居情况
45世时隆(30世惟则公后,41世史祃号充安道人后)自福建晋江平易里迁琼(今海南)。
河北省(四明支)徙居情况
44本佐(30世惟则公后,锡孙后人)自浙江迁真定。
44世本义(30世惟则公后)自浙江迁河北蓟州有后人迁入湖北蕲州。
44世本谔(30世惟则公后)自浙江迁河北玉田县。
51世在某(30世惟则公后,39世旼孙后)明崇祯年戍辽东后自浙江则水牌迁河北昌黎赘陆鸣石家,子:52世节仪、节礼从昌黎迁白洋河。
河南省(四明支)徙居情况
41世兴祖(30世惟则公后,39世柏孙后),字可第,元未从浙江萧山昭明里迁河南光州(今潢川县),因功授应天卫百户,升指挥佥事(从二品)世袭直至明亡,又迁宜真(今仪征市)后人:史松从仪征迁长沙城东。
42世立本(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贤公(一说:37世德卿出继弥久公为嗣)之后)自浙江西南里迁河南祥符(今开封)今有分支谱,一说:明宣德年间由烛溪湖迁洛阳县北门里玉皇庙门,为史氏“三阳堂”迁洛始祖。 后人:46世树分居洛阳县北牛口峪(即今孟津县朝阳镇安驾沟村);46世杨分居洛阳县西北史家楼(即今前后楼)。
42世资开(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贤公之后)自浙江西南里迁河南马头。
42世明(36世弥广后人)自明代初从山西高平迁今商丘市水池铺大史庄,今有谱。
44世史廉(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贤公之后)自浙江西南里迁河南。
48世承芳(36世弥永后人)兄弟俩从监利迁商丘市郭村镇。
48世继偕有后人自晋江迁邓州南阳时家营,有后人迁四川奉节(待考)。
52世宽节(30世惟则公后,37世嶲之后)从浙江马梧桥迁山东临清州后迁河南;52世章节自绍兴迁河南。
53世鸣鹤(30世惟则公后,43世仕宁后)从则水牌迁河南南阳城,三子积韬,积略,积伟。
53世义和、义安兄弟(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贤公之后)自浙江西南里迁河南。
55世悠棨(30世惟则公后,37世嶲之后)从浙江会稽(今绍兴市)清道桥迁河南开封。
58世久柱(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贤公之后)自浙江西南里迁河南怀清县。
湖北省(四明支)徙居情况
36世弥永迁监利县,后人有分迁蒲州、商丘等地。
44世本义迁蕲州。
47世成德、成能兄弟、成龙(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贤公之后)从浙江西南里迁湖北樊城。
47世元五又名允五(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贤公之后)从浙江西南里迁湖北均州 。
51世在典(30世惟则公后,38世森卿后)自浙江临山卫迁武昌。
52世享节(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贤公之后)从浙江西南里迁湖北江夏县。
55世向善(30世惟则公后,38世司卿后)自扬州邵伯埭今江都市邵伯镇迁湖广红藻书房旁。
56世致祥(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贤公之后)从浙江西南里迁汉口。
必剑(30世惟则公后,39世乐孙公后)(世次不详)自湖南桂阳徒居湖北武昌府。
节龙(30世惟则公后,39世旸孙后)(世次不详)自湖南桂阳江边水尾渡徙居武汉。
湖南省(四明支)徙居情况
39世乐孙(30世惟则公后,33世史韡后)字元范宋时任湖南桂阳州州牧,因官自浙江诸暨青山迁桂阳,为桂阳城,深圹等处始祖。后人:40世公赞字清本(39世乐孙公长子)住桂阳城东门史家坪,兵乱,由州城徙居城东深塘(现团结圩乡深塘村),其后人分居石陂、桐子坪、毛受、罗下头、罗塘下、金家寨、上隅、全义、丰泉铺、三家寨、太余、郴县保和同木桥、回斗等处,后人:在蛟、孟鼎、孟熊等公携子孙徒居四川省忠州熟江县三甲高桥坝史家村。
40世公奖字清沅(39世乐孙公次子)住桂阳城三眼井。兵乱,由州城徒居城南千家坪,后人又转徒南乡长丰(今桂阳县方元镇长丰村)、棕叶山、木山头、红杏远、社圆(均在桂阳县太和镇)等处,后人:孔伦公徒居永顺县施容堡、仁厚坪;文叟公徒居兰山县楠木桥所城乡廖家坪及竹市;必剑公徒湖北武昌府。
39世昭孙(30世惟则公后,父榘卿共14子:昉孙、昭孙、暄孙、旺孙、晄孙、暲孙、明孙、映孙、暻孙、时孙、曜孙、昞孙、暕孙、晔孙)元大德十年丙午(公元1306年)从湖田布金市迁湖南桂阳亭下(同时四个弟弟也迁入湖南),后人:40世政(长子)字政叔,后人:义介由亭下分徒今雷坪花圆里;美永由亭下分徒仁和圩;美韬由亭下分徒今桂阳桥市乡天塘;美贤由亭下分徒桂阳桥市乡枫树。
40世史何(次子)字何叔从亭下迁海棠下麻田,后人:43世琅士,珍士,从海棠下麻田迁郴州;43世达士迁兰山县楠木村。
在本由亭下分徒宜章分水坳,后人:义举由分水坳徒居广东兴宁县排杉角;义泽由亭下徒居郴县荷叶坪乡海棠。
孝志由亭下徒居郴县荷叶坪乡海棠,后人:久伐由郴县荷叶坪乡海棠徒居桂阳团结乡洋塘;久俟由郴县荷叶坪乡海棠徒居花石下;久俊由郴县荷叶坪乡海棠分徒永兴县高亭乡世门冲。
必贵由亭下迁郴县同和乡下村,必贸由亭下迁郴县华塘镇麻田。
40世史兴(三子)字兴叔从亭下迁横冲。后人:节伟由横冲分徒东成乡老鸦叉。
39世旺孙(30世惟则公后)从湖田布金市迁湖南桂阳亭下,后人:41世祖线(一字可贯一字可赓)从亭下迁永兴平乐,后人:42世必性(长子)由平乐徒北京转徒本地后迁胡碑下,后裔分居到永兴县罗尾,必性公为永兴县罗尾始祖。
42世必情(次子)迁徒新田县清水洞,必情为清水洞始祖。
44世本嶽从平乐迁肖家堆;44世本峨迁塘菜冲;44世本嵋迁寨下村;44世本嵩迁下长连江头坪;44世本事迁上平乐;44世本岚迁李家坠毛东岭下。
41世可贯从亭下迁平乐,后人:42世必性(可贯子)从平乐迁麻田胡碑;43世竭士从胡碑迁新田南乡陈家洞。
39世暻孙(30世惟则公后)从湖田布金市迁湖南永兴沙圳头,后人:40世公画从沙圳头迁平乐,后人:43世魁士从平乐迁金陵乡士里泀(今油市十里泀);45世起丙从十里洞迁大冲泀。
39世晄孙(30世惟则公后,)从湖田布金市迁湖南桂阳黄田北斗陀头,今清兰乡李王庙村,陈家湾村张家岭村等,后人:41世祖生迁至耒阳;41世祖哲从北斗迁平乐泀对门大寨。
42世必赢、必偶元未明初兄弟二人迁徒黄田史家渡。后人:45世志信居张家岭守故土;45世志海迁北斗下居;57世朝肱迁居塘头59世大文迁徙陈家湾;59世大享迁徙李王庙。
39世曜孙(30世惟则公后,)从湖田布金市迁湖南桂阳东成乡族里,(兄弟五人的后裔还分居在永兴、郴州、衡阳、兰山等地)后人:
44世本杰徒塘下,后人:45世立洪、立沿、立潢自塘下徒居东成桐江;45世立富、立宏、立宅,立宏由族里分居桂阳城郊乡破寨;45世立宅自桂阳城郊乡破寨徒居杨卫未加故里;47世元昌由族里分徒团结乡山塘立宅。
39世旸孙字超伯(30世惟则公后,34世师光公后,父回卿)元初由浙江会稽湖田布金寺兴柿树下徒居湖南桂阳州北衡阳乡调梅里亭下(今桂阳县洋市镇亭下村)又迁湖南桂阳江边水尾渡。
45世立盘后裔徒迁王家铺子上,后修欧阳海水库舂陵定水位搬迁对门杨家。
46世自仁、自秩、自中、自整徒常宁县弥铺麻渡沙;46世自五公居水尾渡,后裔:节龙居武汉。
*史松(30世惟则公后,39世柏孙后)从江苏仪征迁长沙城东。
42世必诊(30世惟则公后,38世森卿后)自浙江临山卫迁湘潭。
43世史中(30世惟则公后,33世史韡后)从湖南龙阳迁江西德化,长子志珊从德化迁湖南永顺。
43世九韶(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年公后)从象山关头迁湖南湘阴。后人:分居宜长,乐龙,塅霸等处。
44世本载(30世惟则公后,37世嵩之后)自慈溪(今属余姚)车厩迁湖南慈利县陵坂桥。
51世秉文字斌元(30世惟则公后,37世嶲之后)从陕西庄浪卫迁湖南浏阳许家坊,后人:52世朝禄(秉文次子)、朝寿(秉文三子)从许家坊迁北京,54世植基(52世朝禄孙),任彭泽县令。
52世朝爵(秉文四子)从许家坊迁岳州(今岳阳市)巴陵,有子廷仲,廷贵从巴陵迁岳州大西门内颜家巷,廷贵孙55世积琳从颜家巷迁北京。
53世历淳迁醴陵南乡二十三都。
54世君扬迁醴陵南乡;54世斌(长子)迁湖南平江县;54世澳(四子)迁湖南陵县六都;54世俊(五子)迁湖南陵县。
55世向善(30世惟则公后,38世司卿后)自扬州邵伯埭今江都市邵伯镇迁湖广红藻书房旁。 *志珊(世次、系不详)自象山迁湘阴。
江苏省(四明支)徙居情况
36世弥远(30世惟则公后,35世浩公之三子)自浙江迁居宣城宛陵以北,蒋山以西,次子宅之居宣城,后人:42世泰迁云山红杨树,禄三迁郎溪,禄六迁浙江。
37世严之(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忠之次子)与宅之(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远之次子)自浙江宁波同迁江苏宣城宛陵以北,蒋山以西,称“二图分支”。
39世舆孙(30世惟则公后,父昌卿)自浙江赘镇江宋氏居镇江。
41世惪祖(30世惟则公后, 39世柏孙后,父公升)从浙江萧山昭明里迁扬州。
41世兴祖(30世惟则公后,39世柏孙后),字可第,元未从浙江萧山昭明里迁河南光州(今潢川县),因功授应天卫百户,升指挥佥事(从二品)世袭直至明亡,又迁宜真(今仪征市)后人:史松从仪征迁长沙城东。
42世朝选(30世惟则公后,33世小九公后)自浙江湖州长兴环沉村迁江苏宜兴县男留村(有分支谱)。
42世厚(30世惟则公后,33世小九公后)自浙江湖州长兴环沉村迁江苏宜兴县男留村(有分支谱)。
42世正(30世惟则公后,33世小九公后)自浙江湖州长兴环沉村迁江苏宜兴县东岸里(有分支谱)。
42世必相字均范(30世惟则公后,38世司卿后)明洪武年从军,功封百户世袭,从浙江沙街迁扬州邵伯埭今江都市邵伯镇,后人:45世立纲戍辽东居辽宁盖州卫(今盖县);46世起宦迁无锡西门;46世起家迁苏州阊门;46世起程迁镇江。
53世守义字修其迁镇江;53世舒义、辨义迁西山盛塘。
55世宾善迁兴化县;55世向善迁湖广红藻书房旁;55世禹善迁陈家集,子致全。
56世致俊,又名俊迁北京宛平。
45世德五(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贤公之后)从浙江西南里迁苏州。
48世全孝、仝孝(30世惟则公后)自浙江迁南京。
49世起诏(30世惟则公后)自浙江迁江宁中正街。
49世起文(30世惟则公后,39世昌孙后)明崇祯年武举任广东中军道守备自浙江余姚郁家湾迁钱塘后又迁宜真(今江苏仪征市)有五子:
50世次子宗瓒任广西隆安知县,从宜真迁江西赣州,有三子鼎、鼐、嶲。
50世宗周(30世惟则公后)自浙江迁苏州;50世宗祈、宗祁(30世惟则公后)自浙江迁淮安;50世宗翰(30世惟则公后)自浙江迁常熟 ;50世宗陶(30世惟则公后)自浙江迁南京;50世耀宗(30世惟则公后,39世昌孙后)从宛平县迁扬州后又迁山阴梅墅村,子在篇从梅墅村迁回北京宛平。
51世在文(30世惟则公后,39世昌孙后)从北京臭水塘迁江宁花牌楼。
51世在间(30世惟则公后,37世嶲之后)从浙江会稽(今绍兴市)清道桥迁扬州金匮山。
51世善交、善扬(30世惟则公后,39世昌孙后)自浙江余姚半霖下宅迁苏州。
51世在文、在武(30世惟则公后)自浙江迁宜兴。
52世节操(30世惟则公后)自浙江迁镇江小南门外。
52世节洗、节衍、节汪、节洋、大芳(30世惟则公后,39世昌孙后)自宁海梅林市迁无锡。
52世节勇,节学(30世惟则公后,39世昌孙后)自浙江余姚半霖下宅迁无锡。
52世瑞龙(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贤公之后)从浙江西南里有长子迁苏州。
52世苏节(30世惟则公后,39世昌孙后)从宛平迁扬州城西。
53世义刚(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贤公之后)从浙江西南里迁苏州。
53世允贞(43世仕宁后)自辽宁北镇迁江宁。
53世义董(30世惟则公后)自浙江迁扬州。
54世积荣(30世惟则公后)自浙江迁镇江。
54世积丰(30世惟则公后,39世昌孙后)从浙江余姚半霖下宅迁苏州;54世积功(30世惟则公后,39世昌孙后)从宛平迁苏州;54世史琪(30世惟则公后,39世昌孙后)从宛平迁苏州,子惟善。
54世史积、积好兄弟、积善(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贤公之后)从浙江西南里迁扬州。
55世善祥(30世惟则公后)自浙江迁苏州;55世善熙、善喜兄弟(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贤公之后)从浙江西南里迁扬州。 
56世致伟(30世惟则公后,39世昌孙后)从宛平迁扬州。
56世兆宏(30世惟则公后,37世嵩之后)自慈溪(今属余姚)车厩迁扬州;56世兆魁(30世惟则公后,37世嵩之后)自慈溪(今属余姚)车厩迁苏州。
56世致云、致墉兄弟(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贤公之后)从浙江西南里迁苏州 。
57世阿五(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贤公之后)从浙江西南里迁徐州;57世嘉声(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贤公之后)从浙江西南里迁苏州阊门;57世金保(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贤公之后)从浙江西南里迁无锡县;57世景昇(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贤公之后)从浙江西南里迁苏州。
57悠炎(30世惟则公后,39世昌孙后)从浙江余姚半霖下宅迁苏州。 
58世久如(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贤公之后)从浙江西南里迁扬州仙女镇;58世久华(30世惟则公后)自浙江迁南京延岭巷。
江西省(四明支)徙居情况
36世弥春(30世惟则公后)自浙江宁波迁饶州之余干(今江西余干县)后人:40世昂甫子荿实,赘棠棣桥程氏,其子姓程;40世清甫从余干迁鄱阳县。
43世史中(30世惟则公后,33世史韡后)从湖南龙阳迁江西德化,长子志珊从德化迁湖南永顺。
44世本达迁南昌郊区史家村。
49世春祥、春明自广东长乐迁上犹县。
50世鸾(30世惟则公后,史鉴公后)于明末自贵州迁江西。
50世宗瓒(30世惟则公后,39世昌孙公后)任广西隆安知县,从江苏宜真迁江西赣州,有三子鼎、鼐、嶲。
52世法芳(定之后)自广东五华县迁上犹县。
53世历焻迁江西崇义县,后人:54世斌(长子)迁湖南平江县;54世澳(四子)迁湖南陵县六都;54世俊(五子)迁湖南陵县。
53世义孝自绍兴迁赣州。
54世阿豪(30世惟则公后,39世暕孙后)自浙江绍兴大浦桥迁会稽月池坊迁江西。
东三省(四明支)徙居情况
45世立纲(30世惟则公后,38世司卿后)戍辽东,自扬州邵伯埭今江都市邵伯镇迁居辽宁盖州卫(今盖县)。
48世孝进(30世惟则公后,43世仕宁后)自山阴则水牌戍辽东广宁中卫,今辽宁北镇,后人:52世洪谟从辽宁迁庐州六安(今安徽六安市);52世洪典长子允贞迁江宁。
49世天一(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贤公之后)从浙江西南里迁关东。
49世起兴(30世惟则公后,父忠孝)自浙江戍辽东居辽东。
53世伯义(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贤公之后)从浙江西南里迁关东。
山东省(四明支)徙居情况
44世本论(30世惟则公后)自浙江迁山东。
50世宗耀(30世惟则公后,39世昌孙公后)从北京宛平迁山东沂州(今临沂市)兰山县西南乡上严村。
50世史豸(30世惟则公后,39世昌孙公后),原名秩宗字绣公从北京宛平迁山东沂州西南六十里隅里庄,第七子在篽从隅里庄又迁重庆巴县城内石板街。
52世衡节、昌节、莱节从隅里庄迁山东沂州兰山县层山二十里史家官庄,后人还有分迁郯境,沙埠等地的。
51世在撰(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贤公之后)从浙江西南里迁山东洋信县。
51世君美(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贤公之后)从浙江西南里迁山东临清州观音嘴。
52世节乐、节梁(30世惟则公后,39世昌孙公后)从浙江郁家湾迁山东省城。
52世节珍(30世惟则公后,37世嵩之公后42世以宰迁上虞小穴史家桥)从史家桥迁山东济宁。
54世积诚、积顺、积厚、积庆(30世惟则公后,39世昌孙公后)从宛平迁山东沂州兰山县层山二十里史家官庄。
54世积麟、积玉(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贤公之后)从浙江西南里迁山东。
54世积润(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贤公之后)从浙江西南里迁山东泰安。
55世达善(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贤公之后)从浙江西南里迁山东济宁。
55世好善(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贤公之后)从浙江西南里迁山东。
山西省(四明支)徙居情况
36世弥广自浙江迁山西洪洞,现有谱。
48世应乾(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贤公之后)从浙江西南里迁山西临晋西门外,子起鸾,起文从临晋又迁安徽虹县界沟集(今泗县)。
52世瑞揆(30世惟则公后,37世嶲之后)从浙江会稽(今绍兴市)清道桥迁山阴州山村。
陕西省(四明支)徙居情况
42世必福(30世惟则公后,37世嶲之后)自浙江会稽(今绍兴市)清道桥迁陕西庄浪卫。后人:51世秉文字斌元从庄浪卫迁湖南浏阳许家坊。
49世起源(30世惟则公后,37世嵩之后)自慈溪(今属余姚)车厩迁潼关。
上海市(四明支)徙居情况
46世文六迁上海。
47世吉甫(30世惟则公后,39世侣孙后)自慈溪车厩与子成章,侄史柯从车厩迁上海闵行镇。
49世起任(30世惟则公后,39世昌孙后)自余姚半从浙江余姚半霖下宅下宅迁松江。
56世贵和(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贤公之后)从浙江西南里迁松江城。
56世致鰲(30世惟则公后)自浙江迁松江。
57世悠玲(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贤公之后)从浙江西南里迁上海。
  
四川省(四明支)徙居情况
40世公恕与五子冀祖、信祖、寿祖、敬祖、宜祖(30世惟则公后,39世昌孙公后)从浙江余姚半霜下宅迁四川眉山。
44世史泽(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贤公之后)从浙江西南里迁四川。
46世朝选(30世惟则公后,41世史鉴后)从贵州毕节迁蜀。
57世悠岭、悠基、悠成、秉正、育名兄弟(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贤公之后)从浙江西南里迁四川。
*在蛟、孟鼎、孟熊(30世惟则公后,39世乐孙公后)等公(世次不详)携子孙自湖南桂阳徒居四川省忠州熟江县三甲高桥坝史家村。
*光元(晋江继偕公后)明熹宗年自邓州迁奉节。
台湾(四明支)徙居情况
60世良奎(30世惟则公后,史鉴之后)解放前夕自贵州迁台湾。
天津市(四明支)徙居情况
50世史晟、史集(30世惟则公后,37世嶲之后)从浙江马梧桥迁天津。
54世积诚(30世惟则公后,37世嶲之后)从浙江马梧桥迁天津。
云南省(四明支)徙居情况
45世杰、俊、赞(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鞏之长子肯之后)自江苏溧阳破山口迁云南。
50世凤(30世惟则公后,史鉴公后)于明末自贵州迁云南。
53世文诏(30世惟则公后,史鉴公后)及其五子于清初自贵州迁云南骡马场。
56世致恩、致惠、致宪(30世惟则公后,39世昌孙公后)从宛平迁云南。
57世炳文(30世惟则公后,39世昌孙公后)从宛平迁云南。
61世洪超、华、洪光(30世惟则公后,史鉴公后)于上世纪中后期自贵州迁云南昆明。
63世开泉(30世惟则公后,史鉴公后)于上世纪中后期自贵州迁云南昆明。
64世学军(30世惟则公后,史鉴公后)于20世纪80年代初自贵州迁云南昭通。
重庆市(四明支)徙居情况
51世在篽(30世惟则公后,39世昌孙公后)从沂州西南六十里隅里庄迁重庆巴县城内石板街。 
                      史氏溧阳衍派昭穆六十字                                                              
师水弥之卿(34-38),孙公祖必仕(39-43);
                                         本立自元孝(44-48),起宗在节义(49-53);                                   积善致悠久(54-58),济美佩(习)庭訓(59-63);
                     纯(英)采名芳(崇)荣(64-68),慎终仍循始(69-73 );                        
大中其允从(74-78),昭文锡光又(79-83);
昌言诲(訓)重求(84-88),时敏同秀茂(89-93)。
 
备注:汉字皆为辈分(括号中为通用辈字),括号中数字为世序,红字“重”摘抄不详不确定,此族谱辈分表由福建泉州史氏文化研究会订制,2009年4月史梅约(溧阳侯第58世久辈分)收集,仅供参考,具体参看最新权威族谱。
 
原先记载:
         永兴平乐34世开始:师水弥之称 孙公可均齐 如添文史永 尚学德义世 维昌绍承久 济美习庭训纯采名高扬 慎终仍复初 大中其允从 昭文锡光又 昌言顺汝求 时敏同秀茂<!--[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endif]-->
溧阳侯32世史诰的宁波始祖的后代排序字辈都不一样从34世开始修家谱排辈分
 
史浩宰相是水字辈史弥远是史浩的儿子史嵩之是史弥远的侄子三宰相湖南省(四明支)徙居情况
39世乐孙(30世惟则公后,33世史韡后)字元范宋时任湖南桂阳州州牧,因官自浙江诸暨青山迁桂阳,为桂阳城,深圹等处始祖。后人:40世公赞字清本(39世乐孙公长子)住桂阳城东门史家坪,兵乱,由州城徙居城东深塘(现团结圩乡深塘村),其后人分居石陂、桐子坪、毛受、罗下头、罗塘下、金家寨、上隅、全义、丰泉铺、三家寨、太余、郴县保和同木桥、回斗等处,后人:在蛟、孟鼎、孟熊等公携子孙徒居四川省忠州熟江县三甲高桥坝史家村。
40世公奖字清沅(39世乐孙公次子)住桂阳城三眼井。兵乱,由州城徒居城南千家坪,后人又转徒南乡长丰(今桂阳县方元镇长丰村)、棕叶山、木山头、红杏远、社圆(均在桂阳县太和镇)等处,后人:孔伦公徒居永顺县施容堡、仁厚坪;文叟公徒居兰山县楠木桥所城乡廖家坪及竹市;必剑公徒湖北武昌府。
39世昭孙(30世惟则公后,父榘卿共14子:昉孙、昭孙、暄孙、旺孙、晄孙、暲孙、明孙、映孙、暻孙、时孙、曜孙、昞孙、暕孙、晔孙)元大德十年丙午(公元1306年)从湖田布金市迁湖南桂阳亭下(同时四个弟弟也迁入湖南),后人:40世政(长子)字政叔,后人:义介由亭下分徒今雷坪花圆里;美永由亭下分徒仁和圩;美韬由亭下分徒今桂阳桥市乡天塘;美贤由亭下分徒桂阳桥市乡枫树。
40世史何(次子)字何叔从亭下迁海棠下麻田,后人:43世琅士,珍士,从海棠下麻田迁郴州;43世达士迁兰山县楠木村。
在本由亭下分徒宜章分水坳,后人:义举由分水坳徒居广东兴宁县排杉角;义泽由亭下徒居郴县荷叶坪乡海棠。
孝志由亭下徒居郴县荷叶坪乡海棠,后人:久伐由郴县荷叶坪乡海棠徒居桂阳团结乡洋塘;久俟由郴县荷叶坪乡海棠徒居花石下;久俊由郴县荷叶坪乡海棠分徒永兴县高亭乡世门冲。
必贵由亭下迁郴县同和乡下村,必贸由亭下迁郴县华塘镇麻田。
40世史兴(三子)字兴叔从亭下迁横冲。后人:节伟由横冲分徒东成乡老鸦叉。
39世旺孙(30世惟则公后)从湖田布金市迁湖南桂阳亭下,后人:41世祖线(一字可贯一字可赓)从亭下迁永兴平乐,后人:42世必性(长子)由平乐徒北京转徒本地后迁胡碑下,后裔分居到永兴县罗尾,必性公为永兴县罗尾始祖。
42世必情(次子)迁徒新田县清水洞,必情为清水洞始祖。
44世本嶽从平乐迁肖家堆;44世本峨迁塘菜冲;44世本嵋迁寨下村;44世本嵩迁下长连江头坪;44世本事迁上平乐;44世本岚迁李家坠毛东岭下。
41世可贯从亭下迁平乐,后人:42世必性(可贯子)从平乐迁麻田胡碑;43世竭士从胡碑迁新田南乡陈家洞。
39世暻孙(30世惟则公后)从湖田布金市迁湖南永兴沙圳头,后人:40世公画从沙圳头迁平乐,后人:43世魁士从平乐迁金陵乡士里泀(今油市十里泀);45世起丙从十里洞迁大冲泀。
39世晄孙(30世惟则公后,)从湖田布金市迁湖南桂阳黄田北斗陀头,今清兰乡李王庙村,陈家湾村张家岭村等,后人:41世祖生迁至耒阳;41世祖哲从北斗迁平乐泀对门大寨。
42世必赢、必偶元未明初兄弟二人迁徒黄田史家渡。后人:45世志信居张家岭守故土;45世志海迁北斗下居;57世朝肱迁居塘头59世大文迁徙陈家湾;59世大享迁徙李王庙。
39世曜孙(30世惟则公后,)从湖田布金市迁湖南桂阳东成乡族里,(兄弟五人的后裔还分居在永兴、郴州、衡阳、兰山等地)后人:
44世本杰徒塘下,后人:45世立洪、立沿、立潢自塘下徒居东成桐江;45世立富、立宏、立宅,立宏由族里分居桂阳城郊乡破寨;45世立宅自桂阳城郊乡破寨徒居杨卫未加故里;47世元昌由族里分徒团结乡山塘立宅。
39世旸孙字超伯(30世惟则公后,34世师光公后,父回卿)元初由浙江会稽湖田布金寺兴柿树下徒居湖南桂阳州北衡阳乡调梅里亭下(今桂阳县洋市镇亭下村)又迁湖南桂阳江边水尾渡。
45世立盘后裔徒迁王家铺子上,后修欧阳海水库舂陵定水位搬迁对门杨家。
46世自仁、自秩、自中、自整徒常宁县弥铺麻渡沙;46世自五公居水尾渡,后裔:节龙居武汉。
*史松(30世惟则公后,39世柏孙后)从江苏仪征迁长沙城东。
42世必诊(30世惟则公后,38世森卿后)自浙江临山卫迁湘潭。
43世史中(30世惟则公后,33世史韡后)从湖南龙阳迁江西德化,长子志珊从德化迁湖南永顺。
43世九韶(30世惟则公后,36世弥年公后)从象山关头迁湖南湘阴。后人:分居宜长,乐龙,塅霸等处。
44世本载(30世惟则公后,37世嵩之后)自慈溪(今属余姚)车厩迁湖南慈利县陵坂桥。
51世秉文字斌元(30世惟则公后,37世嶲之后)从陕西庄浪卫迁湖南浏阳许家坊,后人:52世朝禄(秉文次子)、朝寿(秉文三子)从许家坊迁北京,54世植基(52世朝禄孙),任彭泽县令。
52世朝爵(秉文四子)从许家坊迁岳州(今岳阳市)巴陵,有子廷仲,廷贵从巴陵迁岳州大西门内颜家巷,廷贵孙55世积琳从颜家巷迁北京。
53世历淳迁醴陵南乡二十三都。
54世君扬迁醴陵南乡;54世斌(长子)迁湖南平江县;54世澳(四子)迁湖南陵县六都;54世俊(五子)迁湖南陵县。
55世向善(30世惟则公后,38世司卿后)自扬州邵伯埭今江都市邵伯镇迁湖广红藻书房旁。 *志珊(世次、系不详)自象山迁湘阴。
 

史姓辈分表篇(2):【转】《百家姓》姓氏起源(五)


《百家姓》姓氏起源之俞任袁柳酆鲍史唐费廉岑薛雷贺倪汤滕殷罗毕郝邬安            57.俞姓起源参考之一           历史来源    据《通志.氏族略》载,古代有俞跗,善医,为「俞」姓之始。见於《史记》。
家族名人    俞伯牙春秋时人,传说以精於琴艺著名,惟知有锺子期完全理解琴意,知其志在高山流水。子期死後,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俞大猷(?~1580)字志辅,号虚江,晋江人,为明代名将。读书而知兵法,嘉靖武举,擢广东都司,平交黎,进参将,移浙东,屡破倭寇,升为总兵,复镇两广,剿灭群盗,平定猺乱,威震南服,号称俞家军,卒諡武襄。地望分布:河北河间郡,湖北江陵郡。
俞姓起源参考之二    俞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俞姓起源相当古老,据通志氏族略上说,俞姓源于上古时期黄帝的臣子俞拊,俞拊善医术,他能刨开人体皮肉,对体内五脏进行治疗。于是俞拊的后代以此为荣,就世代以“俞”为姓了。发展与演变:唐朝时有俞文俊,因为反对武则天称帝,因此被流放到岭南,今天在两广生活的俞姓大部分是俞文俊的后代。此外,俞姓在还河间郡发展成望族,世称河间望。 58.任姓起源参考之一          历史来源 一﹕「任」(妊)姓为中国最古老的姓之一。《左传正义》云﹕太昊後,谢,章,薛,舒,吕,祝,终,泉,毕,过,此十国皆「任」性也。 二﹕出自「风」姓,以国名为氏。据《唐书.宰相世系表》及《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周代任国,在山东济宁县,其後有「任」氏。
 家族名人 太任 亦作太妊,周文王之母,为「任」姓,史称「太任」。任昉(460~508)字彦昇,南朝梁博昌人(今山东省博兴县南)。武帝时为义兴、新安太守,有政声。见宫中内藏四部古籍篇卷纷杂,於是亲自校雠勘定。著有杂传、地记等书。卒諡敬。地望分布:山东乐安郡。
任姓起源参考之二    任姓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名第五十九。任姓有三种起源,一是出自风姓,是太昊伏羲氏的后裔;一是出自姬姓,是黄帝的子孙,因为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得了十二个姓,其中有一个就是任;一是出自己姓,是帝魁母亲家的姓氏。     发展与演变:任姓先秦时期,主要在湖北,山西,陕西发展,秦始皇时期,设置了南海郡,就是现在的广州,南海尉任嚣,就是第一个到达广东的任姓人。汉代,任姓更是发展到四川,河南,江苏,浙江,甘肃等地。宋代,任姓有人迁居福建,清代,任姓开始进入台湾。任姓的主要聚居地有:乐安,江陵,番禺,绵竹,新繁,成都,句章,天水,章安,并州,汝阴,广年,庐江,西河,河东等。
59.袁姓起源参考之一            历史来源    出自「妫」姓,据《通志.氏族略.以字为氏》所载,「袁」亦作「辕」,「爰」。陈胡公之裔。十八世孙庄伯生诸,字伯爰。伯爰之孙涛涂,以王父字为氏,称「爰涛涂」。亦作袁涛涂。世代为陈上卿。其後有「袁」氏。
 家族名人    袁绍 (?~202) 字本初,东阳汝阳(今河南省商水县西北)人。曾起兵讨董卓,後据河北,与曹操战於官渡,大败,发病而死。    袁崇焕(?~1630)字元素,明东莞人。有胆略,好谈兵。万历进士,天启间以御清兵著绩,累官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崇祯时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闻警入援京师,遭谗而被磔於市。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清钱塘(今浙江省杭县)人。乾隆进士,由翰林为知县,後弃官,筑随园於江宁城西,以吟咏为乐,世称随园先生。论诗主性灵,品评古今,时有新解。著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等。    袁世凯(1859~1916)字慰廷,号容庵,河南项城人。清末,为李鸿章所赏识,戊戌政变,因告密而得宠,山东巡抚,进直隶总督,嗣官外务部尚书、军机大臣。辛亥革命事起,以内阁总理大臣,挟北洋兵力,与民军议和,迫清帝退位,孙中山先生力辞大总统让之,遂为民国首任大总统。後谋行帝制,孙中山先生号召全国声讨,忧愤而死。   地望分布:河南汝南郡,河南陈郡,江苏彭城郡。
袁姓起源参考之二   中国河南省的汝南县,地处中原之中,素有“天中”之称,传说是炎帝神农氏教天下百姓学会播种五谷的地方,袁姓就发源在这里。  袁姓,是舜的后裔。西周初年,周武王把舜的后裔妫满封于陈地,建立陈国。妫满死后,他的十一世孙有个叫诸的,字伯爰,伯爰的孙子涛涂,以祖父字爰,作为自己的姓氏。爰、辕、援、古时通用,所以爰涛涂又写作“辕涛涂”。秦朝末年,辕涛涂的后裔告避难迁徙于河、洛之间,告的儿子政将姓氏“辕”字的“车”旁去掉,就是现在这个袁字。袁政就是袁姓的立姓始祖。  作为中国大姓之一的袁姓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又派生出许多支脉。其中袁安是汝南袁氏官职最高、年代最久的一位人物,他的家族是汝南最兴旺的一支。袁安的后代有的迁徙到河北一带;有的分散到江淮间;还有一支居住在襄阳,也就是湖北一带。  据调查,如今汝南县境内袁氏总人数约两万多人,居住人数较集中的村有10多个。袁庄至今还有一块家族碑,由于年代久远,碑上的字已经模糊不清了。  袁庄村民袁氏后人:很早很早就有这个碑,这个呢是家族碑,这个碑共有二十四派,上十二派是光、龙、希、宗、敬、正、居、文、寅、国、大、明,下十派是永、立、志、敏、慎、行、福、昌、裕、万、代、清。因为有了这块家族碑,所以村里人的辈份是比较清楚的。  袁庄村民袁氏后人:我姓袁,没有外字姓,俺们袁庄没有外字姓。我是下十二派第一派,永字辈,叫袁永彦。这是我儿子,下十二派的第二派,立字派的,叫袁雅民。  袁姓在历代出了不少名人,三国时期的袁绍、袁术;南北朝时代的袁山松、明代“公安诗体”的创始人袁宏道、清代诗人袁枚等。岁月悠悠,如今生活在汝南县的袁氏后人十分重视教育,因为他们的前辈就是这样。
 袁姓起源参考之三    袁姓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名第三十三,在台湾排名第八十九位。袁姓出自妫姓,是古帝王舜的后代。舜的裔孙妫满被封于陈,死后谥号陈胡公,因此又叫作胡公满。胡公满的后代中有一个叫诸的,字伯瑗。伯瑗的孙子涛涂,用自己祖父的字作为自己的姓,因此姓瑗。因为瑗与袁同音,经过一断时间的演变,产生了袁姓。发展与演变:袁姓得姓以后,开始主要在其发源地,河南发展,有一部分发展到了江苏。三国时,袁姓由于战乱而分布到山西,湖北,陕西等地,唐朝时开始迁入福建,南宋时期,袁姓开始迁入广东,并于清代迁徙到台湾。袁姓的主要聚居地有:汝南,汝阳,陈郡,阳夏,彭城,淮南,安陵,扬州,寿春,河东,东光,襄阳,京兆,华阴等。
60.柳姓起源参考之一    历史来源出自「姬」姓,据《元和姓纂》及《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春秋时,鲁孝公之後有展禽,曾任鲁国士师(相当於狱官),封邑在柳下。死後缢号为「惠」。其後有「柳」氏。
 家族名人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县)人,故亦称为柳河东。唐代文学家。德宗贞元时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後被贬为永州司马,又贬柳州刺史,故亦称为「柳柳州」。为唐代古文运动主将,其诗文擅於刻划山水,反映现实,风格清新峭拔。文集有柳河东集、龙城录等。 柳敬亭(1587~1670?)名逢春,秦州人。明末著名的说书人。本姓曹,为避仇家而流落江湖,休於柳下,改姓柳。曾入左良玉幕府,良玉败,又游松江马提督军中,终不得志。善说书,使人驻足聆听,乐而忘倦。
地望分布:山东河东郡。
柳姓起源参考之二    柳姓在大陆未进入前一百大姓,但是在台湾,柳姓是第九十九大姓。远祖起源于春秋时期,柳姓起源于姬姓。春秋时期,鲁国出了一位名人,鲁孝公的嫡孙叫展禽,受封于柳下,展禽生前讲究礼节,担任“士师”(相当于管理监狱的官员)的官职,为人正直,据说美女坐在他的怀中,他也能坐怀不乱,不乱性,因此,死后得到谥号为“惠”,人称柳下惠。于是他的后代以祖先为荣,就以“柳”或“柳下”为姓。因此,柳姓出自鲁国王族,柳姓起源于鲁国公族之姓姬姓。     发展与演变:鲁国被楚国灭亡后,柳氏迁入楚国,楚国被秦国灭亡后,柳氏又迁入前晋国的解县,秦朝统一天下后,在解县设河东郡,柳姓因而在河东郡逐渐发展,成为河东郡的望族,世称柳姓河东望。 61.酆姓起源参考之一   「酆」姓源出: 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文王第十七子受封於酆国,称为酆侯,其後以国为氏。
 家族名人   酆寅初,元末明初人,字复出。博学多才,不愿为元朝做官而隐居,洪武年间任国子司业,後弃官,活至105岁。      地望分布:陕西京兆郡。
 酆姓起源参考之二    酆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远祖始于周代,据通志氏族略上记载,周文王的第十七子,受封于酆地(今湖南永兴县北),封为侯爵,称酆侯。其子孙后代就世代以国号“酆”为姓。因此,酆姓出自周朝王室之姓,酆姓起源于姬姓。     发展与演变:酆姓在京兆郡发展成望族,世称京兆望。
 62.鲍姓起源参考之一   「鲍」姓源出:一﹕出自「姒」姓,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和《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夏禹後人,杞国公子敬叔,到齐国出任,食邑於鲍邑。因以鲍为氏。其子鲍叔牙,曾孙鲍国,世代为上卿。 二﹕为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俟力伐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後,定居中原,代为汉姓「鲍」氏。又代北复姓有「鲍俎」氏。
家族名人      鲍叔牙春秋齐大夫,生卒年不详。少与管仲友善,知管仲贤而贫,分财多与;後鲍叔牙事齐桓公,管仲事公子纠,公子纠死,管仲囚,鲍叔牙乃荐管仲於桓公,卒佐桓公成霸业。世多称其知人而笃於友谊。 鲍靓 神仙太守 鲍姑   地望分布:山西上党郡,山东东海郡,山东泰山郡,河南河南郡。
鲍姓起源参考之二    鲍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远祖始于春秋时期,据元和姓纂上说,春秋时,夏禹的后代杞国公子鲍敬叔去齐国做官,被拜为大夫,受封于鲍邑(今山东丙城东),因而其后代以封地名“鲍”为姓氏。其子鲍叔牙,其曾孙鲍国,世代为齐国上卿。发展与演变:据魏书官氏志上说,南北朝民族大融合时期,北魏代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俟力伐氏随北魏孝文帝南下,定居洛阳,与汉族融合,遂改姓“鲍”。另外,同时还有,代北的少数民族“鲍俎氏”也有改姓鲍的。鲍姓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上党,东海,泰山,河南四大郡望,在当地发展成为望族,因此,鲍姓世称上党望,东海望,泰山望,河南望。其中山东东海,泰山两郡的后人大多数是鲍敬叔,鲍叔牙的后代。
63.史姓起源参考之一        「史」姓源出 :一﹕以官为氏。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史氏,出自周太史佚之後。佚亦作「逸」,史乃官名,亦称「作册逸」,「尹佚」主要职责是纪录天子言行。有人将史佚与姜太公,周公,召公并称为「四圣」。其後以史为氏。二﹕为「昭武九姓」之一。(见「何」姓),史国故址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之南。一度归唐朝管辖,唐高帝永徽年间归附中原,後为史氏。 三﹕阿史那氏,居兜牟山,北人呼为突厥窟,历魏晋十代为君长。後属茹茹(蠕蠕),阿史那最为首领。後周末年,逐灭茹茹,霸强北土,盖百余年,至处罗苏尼失等归化,号阿史那,唐开元年间更为史氏。
家族名人 史思明(?- 761)本名窣干,唐玄宗赐名思明,为唐朝宁州的夷人,突厥族。骁勇有才略,安禄山起兵造反时,史思明受命攻略河北。後安禄山为其子庆绪所杀,思明则杀庆绪而自立为大燕皇帝,不久亦为其子史朝义所杀。
   史可法(1601 -1645)字宪之,一字道邻。明代祥符(今河南省开封县)人。崇祯年间进士,曾任右佥都御史,巡抚皖、豫,後任命为南京兵部尚书。福王立,加武英殿大学士,督师扬州。清多尔衮致书劝降,坚拒,城破被害。清乾隆时追諡为忠正。後人尊称为史阁部。
 地望分布:陕西京兆郡,安徽宣城郡,湖北武昌郡。
 史姓起源参考之二    今天史姓在大陆是第八十大姓,在台湾史姓并未进入前一百大姓之列。史姓是以官名为姓。远祖始于上古黄帝时期。相传黄帝的史官仓颉,发明文字代替结绳记事,他的后代,为了纪念这位祖先,便以他的官名“史”为姓。     发展与演变:西周初年,有一位名为尹佚的人担任太史(管理观察天文,历法的官员),史称太史尹佚。他的子孙世袭这一官职,同时以官名“史”为姓。此外,史姓尚有几大来源。春秋时期,晋国有史黯,秦国有史颗,卫国有史鱼,他们的后代都以“史”为姓。又据唐书所载,「史」氏为「昭武九姓」之一。隋唐时期,祁连山北邵武城(今甘肃省临泽县)有康居国,后为匈奴击败,迁至中亚(今乌兹别克斯坦的布哈拉一带),建立了安,曹,何,康,石,米,史,火寻,戊地等九个小国。其中米国在今天的乌兹别克撒马尔罕西南一带。唐高宗永徽年间,「昭武九姓」先后归附内地,其中有「史」氏。国人遂在中原定居繁衍,以“史”为姓。在唐朝时候,还有少数民族姓阿史那氏,后来改姓“史”姓。唐朝的突厥人中也有史姓,比如安史之乱中的史思明,史朝义父子。史姓后来主要在中原和关中地区发展,并形成了京兆,武昌两大著名郡望。
 64.唐姓起源参考之一   「唐」姓源出 :一﹕出自「祁」姓,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唐氏,祁姓,亦曰伊祁,尧初陶唐之後。尧初封唐侯,其地中山唐县是也,舜封尧之子丹朱为唐侯。至夏时,丹朱裔孙刘累迁於鲁县,至周朝改为唐公,周成王灭唐,以其地封叔虞,号曰唐叔。然後迁唐公於杜,降爵为伯,今长安杜城是也。故唐氏为尧帝之後。二﹕据《三国志.郭淮传》所载,陇西羌族有唐氏。家族名人     唐寅(1470~1523)明代画家、文学家,吴县人,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诗词书画无一不精,文以六朝为宗。诗初多穠丽,中年学刘禹锡、白居易,晚年纵放,不拘成格。擅画山水,取法南宋李唐、刘松年,兼采元人法,并工画人物、花鸟,笔墨秀润峭利,景物清隽生动,工笔、写意俱佳。与文徵明、沈周、仇英合称明朝四大家,又与祝允明、张灵、徐祯卿四人称为吴中四才子。有画谱、诗文集行世,并著有六如居士全集。亦称为唐伯虎。 唐君毅(1909~1978) 四川宜宾人,祖籍广东五华。近代中国哲学家,毕业於南京中央大学,历任四川、华西、中央诸大学教授。民国三十八年避难香港,与钱穆、张丕介等创办新亚书院。民国六十七年,因肺癌病逝香港。其毕生以重振中国哲学为职志,且精通中西哲学思想,建构成一套上承程朱,贯通天人的唯心哲学体系。著有中国哲学原论、人文精神之重建、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人生之体验等书。地望分布     山西晋阳郡,山西晋昌郡,山东北海郡,山东鲁国郡。
 唐姓起源参考之二    唐姓在中国现代姓氏中排名第二十六,在台湾排名第六十四。唐姓出自祁姓,是帝尧的后裔。尧原姓祁,也叫伊祁,名放勋,尧只是他的谥号。尧开始住在陶,后来被封在唐,因此被称作陶唐氏,或者叫唐尧。尧死后,舜封尧的儿子丹朱为唐侯,建立了唐国。唐国在西周时被周公灭掉,唐侯的后裔就把唐作为他们的姓氏,从此姓唐。      发展与演变:唐姓还有一个主要来源,是出自姬姓。唐侯的唐国被灭以后,周成王封他的弟弟叔虞在唐,史称“唐叔虞”。叔虞的子孙有留在唐的,在唐国被楚国灭掉以后,用国家的名字作为自己的姓氏,也姓唐。此外,唐姓还有一些很复杂的来源,象东汉时,白狼王有人姓唐;三国时,陇西羌族也有人姓唐。唐代时,有河南的唐姓开始移居福建,宋代有唐姓定居广东,到清代,广东唐姓又有人移居台湾。唐姓的主要聚居地有:晋阳,北海,鲁国,沛国,番阳,城固,东平,平阳,桂阳,丹阳,南昌,晋昌,泉陵,凉州,富阳,钱塘,潮阳,大浦,固始,梅州等。
65.费姓起源参考之一   「费」姓源出 : 一﹕出自「姒」姓,夏禹之後。二﹕出自「姬」自姓,以邑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载,春秋时鲁懿公之孙,受封於费邑。(山东费县),其後以邑为氏。三﹕为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费连氏」(为魏献帝之兄的姓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後,定居中原,代为汉姓「费」氏。
 家族名人    费长房东汉人。据《後汉书.方术传》载,长房学道於壶公,不成,持符而归。相传能治百病,鞭打百鬼,又善变幻捉妖,後丢失符,被鬼所杀。   费褘 (? -253年)三国时江夏人,自文伟。刘备时任舍人,庶子。後主时历任黄门侍郎,昭信校卫,侍中,司马,尚书令,大将军,为诸葛亮所器重,多次出使吴国,终益州刺史,封成乡侯。地望分布:湖北江夏郡。
费姓起源参考之二    费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费姓远祖始于夏代,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夏代有费昌,费仲,据说是夏禹的后代,子孙就其以名字中的“费”为姓。因此,费姓起源于姒姓。另有一说,费姓起源于姬姓,春秋时,鲁懿公的孙子大夫无极的封地在山东费县西北,人称费无极,费无极的子孙就以“费”为姓。因此,这支费姓是鲁国公族的后代。另外,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在南北朝时期,代北的贵族的费连氏随北魏孝文帝南下,定居洛阳,也改姓汉姓“葛”。在三国时期,江夏费姓出了名人,是一名蜀国大将军,于是,费姓在湖北江夏郡发展成望族,世称江夏望。姓纂:夏禹后,系出姒姓,夏末有费仲,费昌;或云楚大夫费无极之后。梁相费泛碑:鲁桓公子季友封于费,其后氏焉。66.廉姓起源参考之一   「廉」姓源出 :一﹕据《元和姓纂》所载,相传为古帝颛顼孙大廉之後,以王父之字为氏。二﹕据《元史》所载,元朝有畏吾尔人布鲁海牙,担任肃政廉防史(简称「廉使」)之际其子希宪适生,逐以官名为「廉」氏,称「廉希宪」。
 家族名人   廉颇,战国赵人,生卒年不详。为赵之名将,屡败齐、魏等国。长平之战,坚壁自守,秦惧不敢加兵,後赵王受秦反间计,以赵括代之,赵遂大败。官拜上卿,与蔺相如为刎颈之交,後又言槉,遂不召用,病死於楚。    廉希宪字善甫,元代维吾尔人。元世祖即位时,希宪得以入宫,一日,读《孟子》,用性善与仁义答世祖,被视为廉孟子,官至宰相。   地望分布:山西河东郡。
廉姓起源参考之二    廉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远祖起源于上古时期,据元和姓纂记载,廉姓的起源非常古老,古代帝王黄帝有一个孙子叫颛顼,他又有一个孙子叫秦大廉,秦大廉的后代就以名字中的“廉”为姓。据元史记载,元朝时,有一个维吾尔族人布鲁海牙,深得元朝皇帝的信任,官拜肃政廉访使,不久,他的儿子降生了,他就用官名给儿子取名为“廉希宪”,从此,廉希宪的后代就都姓廉了。廉姓后来在河东郡发展成望族,世称河东望。姓苑:颛帝孙秦大廉之后,以王父字为氏。元史廉希宪传:元廉希宪,其父布鲁海牙拜廉访史而希宪适生,遂以父官为氏。
 67.岑姓起源参考之一    「岑」姓源出 :一、 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引用《吕氏春秋》云 ; 周武王封周文王异母弟耀子渠为岑子,其地处梁国岑亭 ( 陕西韩城县 )。子孙以国为氏。家族名人    岑参 (715~770)唐棘阳人(今河南新野县)。工诗,始佐戎幕,曾至天山一带,故多边塞、战伐之咏。因其属词清尚,用心良苦,故诗调特高。累官补阙起居郎,後出为嘉州刺史,故世称为岑嘉州。著有岑嘉州集。    岑毓英 (1829-1889) 字彦卿,号匡国,清广西西林人。光绪中法越南之役,击败法兵,官至云贵总督,卒諡襄勤。  地望分布:湖北南阳郡,河南棘阳郡,河南河南郡。
岑姓起源参考之二  岑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远祖始于西周时期,据通志氏族略引用吕氏春秋言:西周文王的异母弟弟耀的儿子渠,周文王封他为子爵,称为岑子,封地在古梁国岑亭(今陕西韩城县南),他的子孙后代就以封地名为姓。因此,岑姓是周王朝王室之后裔,岑姓起源于姬姓。岑姓在河南南阳郡发展成望族,世称南阳望。通志氏族略:周武王封文王异母弟耀之子渠为岑子,(其地梁国岑亭)子孙以国为氏。
68. 薛姓起源参考之一     「薛」姓源出 :一、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奚仲居於薛(山东滕县),一度迁於邳(山东徽山县)。春秋後期迁到下邳(江苏邳县),後成为齐国的属地。战国时为楚所灭。公子登仕楚。怀王赐沛邑,为大夫,逐以原国名「薛」为氏。二、据《吴录》所载,孟尝君受封於薛。秦灭六国而失祀,子孙逐以「薛」为氏。三、为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叱乾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後,定居中原,代为汉姓「薛」氏。 家族名人   薛仁贵(612~681)名礼,唐绦州龙门人(今山西省河津县西二里)。少贫贱,以田为业。善骑射,贞观年间随太宗征辽东,所向披靡。高宗时屡破高丽、契丹、突厥,而立奇功,官拜本卫大将军,封平阳郡公。永淳二年卒,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後世据其功勋,编撰杂剧与演义。    薛涛(768~831)字洪度。唐长安人,知音律,工诗文,有才情,为一代名妓。晚年居浣花溪,能制松花纸与深红小粉笺,裁书供吟,酬献贤杰,时人称为薛涛笺。著有诗集一卷。
 地望分布:山西河东郡,河南河南郡,河南新蔡郡,安徽沛郡,山东高平剧。
 薛姓起源参考之二  “长泰山重”说薛家  在福建省漳州市的长泰县有个山重村,台湾回来的乡亲们,看到这村口熟悉的樟树,还有祖先当年走过的这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它连着山那边的厦门,又和海峡对面的台湾岛,紧紧地连在一起,更加确认这里就是两岸薛氏1300多年来祖居地。  福建漳州长泰县山重村村长薛选民说:“我们(村)整个有50平方公里的面积,南面只隔一座山就到了厦门,我们全村总人口3810人,其中姓薛的有2600多人。”  有关薛氏的渊源,历史上记载很多。《元和姓纂》云:“黄帝二十五子,一为任姓,裔孙奚仲居薛,……遂以国为氏,望出河南、新蔡、沛国、高平。”可见,后世的汉族薛氏,最早来源于河南省新蔡县,山西黄河流域以东,和今天安徽省宿县一带,后来有些迁移到福建和广东,而后迁往台湾。  山重村薛氏于唐朝时由河南光州固始县迁此定居。福建漳州长泰县山重村的薛寿椿说:“唐朝那个时候是在垂拱第二年,我们的祖先(薛)武惠公,看这个地方山水不错,就定居下来。到台湾去,一个情况是到顺治十一年,闽南这个地方天旱,叫甲午大旱,田间颗粒无收,但是朝廷的丁税、关税压顶,再加上我们的(薛)玉进公,当时惹了官祸,朝廷要抓他,这个情况下,他不得不深夜逃到台湾。”  薛氏祖先去台湾的时候是1654年,比郑成功去台湾还要早7年,随后他又把自己的妻子和两个孩子接了去,这就是长泰山重薛氏去台湾的祖先。  后来他事业比较有成就以后,才在台南高雄市茄萣那个地方安定下来,开始建他的家舍,后来在茄萣繁衍非常快,在此产生了上茄萣,还有一个下茄萣。  三百多年来,薛玉进公的后代,繁衍到了高雄、台南、台北、屏东、永安,人丁兴旺,渐成望族。大家都很清楚,就连茄萣、山庭等地名,都是薛氏祖先赴台后,用家乡地名的谐音命名的。在台湾,许多薛氏家族的门上都刻有“长泰山重”的字样。  薛选民说:“薛家从台湾到大陆来寻亲,薛清财先生他们不辞劳苦,飘洋过海,到大陆以后,千方百计,一直找到我们山里来,很不容易啊,他们回来后看到这个祖庙、祖祠、还保存的这么完整,心里很高兴。”  从1988年以来,台湾岛上的薛氏后人曾多次回到山重村,他们不仅捐资修缮祖祠,还捐资家乡的地方建设和教育事业,又为村里的父老乡亲盖了一座茄萣公园。据说,历史上山重村曾因大旱缺水,薛家和林家为争水还发生过打斗,这次薛氏后人从台湾回来又捐款为村里修建了自来水工程,不论姓氏,全村每一家都用上了从山上引来的纯净的自来水。在这山青水秀的山重村,人们过着幸福、安逸的生活。记者采访村民薛甲乙:“您今年高寿?”“92岁。”“您是不是村里最长的长者?”“还有一个女的多我几岁,她101岁。” “长泰山重”已经深深地刻在两岸薛氏后人的心里。
 薛姓起源参考之三    薛姓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名第四十八,在台湾排名第六十位。薛姓出自任姓,是黄帝的后代。据传说,黄帝一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得姓十二个,其中黄帝的小儿子禹阳,因为受封于任,因此得了任姓。禹阳的第十二代孙子奚仲,被封在薛,建立了薛国。奚仲的后代,曾任商朝宰相,周灭商以后,又封奚仲的后代在薛,并且被称作薛侯。战国时,薛国被齐国所灭,薛国的国人就有人用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从此姓薛。薛姓还有其他一些来源。如,有一支薛姓出自田姓。战国时期,田氏代齐,孟尝君田文,因功被封于薛,建立薛国。后来,薛国被秦国灭掉,子孙从此也姓薛。此外,北魏时期,孝文帝迁都洛阳,把鲜卑族的叱干氏改成了薛姓。薛姓早期主要在山东发展,战国时已经扩展到了湖北,江苏,湖南,河南,河北等地。三国时,薛姓跟随刘备开始进入四川,并且在魏国已经发展到了甘肃。南朝时期,薛姓首次进入福建,南宋时,开始进入广东。清朝康熙年间,薛姓开始有人迁入台湾。薛姓的主要聚居地有:高平,沛国,新蔡,河东,淮阳,汾阴,竹邑,天水,晋安,海阳,五华,兴宁,梅州等。按周时封黄帝之后奚仲于薛,子孙以薛为氏。又齐封田婴于薛,后亦以氏,见吴录。
 69.雷姓起源参考之一 「雷」姓源出 : 一、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与《古今姓氏书辨正》所载,古诸侯国有方雷氏,其後分为方氏,雷氏。又神话传说方雷氏之女为黄帝妃。
家族名人   雷万春  唐代人,安史之乱时,安禄山将令狐潮围雍丘,万春立於成上,面部中六箭,仍巍然不动。成陷不屈而死。   地望分布:陕西冯翔郡,江西豫章郡。
雷姓起源参考之二   雷姓是大陆的第八十八大姓。但是在台湾雷姓并未列入前一百大姓。雷姓的起源十分古老,据元和姓纂与古今姓氏书辨证所记载相传在上古帝王黄帝时期,有一个方雷氏族,与黄帝部落关系十分密切。黄帝曾娶方雷氏族的女子为妻子,生下青阳氏玄嚣。方雷氏的后代就以“雷”或者“方”为姓。黄帝时期,还有一个大臣,叫“雷公”的,发明了中草药制作,“雷公”的后代,也以“雷”为姓。东汉明帝时期,生活在我国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羌族中的一支--烧当羌,被东汉朝廷迁到冯诩(今陕西大荔一带)居住,其中有一支姓雷的因为势力较大,因而与同族的党,不蒙,绀耳等氏族一起受到汉朝的优待,这支雷姓人就在冯诩一带发展,逐渐形成望族,南北朝时又逐渐与汉族融合,便以冯诩为郡望。另外,三国时期有雷义,雷同,他们的后代在魏晋时期南迁至豫章(今江西南昌),并发展成为望族,称豫章望。通志氏族略:方雷氏之后,女为黄帝妃,生玄嚣,盖古诸侯国也。又黄帝臣,姓雷善医,着有至教论,药性炮制等书,见古今医统。
70.贺姓起源参考之一  「贺」姓源出 : 一、为「庆」氏所改,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齐桓公之孙公孙庆克,他的儿子庆封以父名为氏。东汉时有庆纯,任侍中,当时汉安帝之父为清河王刘庆,为毕清河王的名讳,庆纯改姓为「贺」氏(取「贺」与「庆」两字义同)。故东汉永初元年(107年)後方有贺氏。 二﹕为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贺兰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後,定居中原,代为汉姓「贺」氏。
 家族名人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唐越州永兴人。是著名的书法家。武则天时进士,官至太子宾客、秘书监,故时称为贺监。擅长草、隶书,亦擅长文辞,其诗风格淡雅而隽永,时出巧思。性旷达,善说笑,嗜酒,与李白、张旭等人交往频繁。後为道士,隐居於镜湖。享年八十八岁。地望分布:河北广平郡,江苏会稽郡,河南河南郡。
 贺姓起源参考之二    贺在台湾并未列入前一百大姓,但是在大陆,贺姓是第九十七大姓。贺姓起源于庆姓。据通志氏族略所记载在汉代,汉安帝姓刘名庆,为了避刘庆的讳,所有庆姓的人都改成了意思相近的“贺”姓。那么,庆姓是起源于何方呢?春秋初期,齐桓公的裔孙名公孙庆克,其子名庆封。从他以后,他的家族就以“庆”为姓。因此,贺姓起源于庆姓。贺姓郡望广平,会稽。贺姓南迁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庆封。庆封与齐国大夫崔杼一起,在齐灵公死后,废除公子牙,立公子光为齐庄公,但是不久又弑齐庄公,改立齐景公,于是激起了齐国贵族的不满,他们首先煽动庆封杀死崔杼,随后又进一步发动政变,屠杀庆氏宗族,庆封出逃吴国,受封于朱方(今江苏镇江东部),后来,残存的庆氏宗族也辗转南来。在汉朝因避讳改姓“贺”。会稽贺姓十分兴旺,在汉魏南北朝时,与虞,魏,孔列为“会稽四姓”。另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在南北朝时期,北魏鲜卑族的贵族贺兰氏,贺拔氏,贺敦氏,贺赖氏,皆随北魏孝文帝南下,定居洛阳,都改姓汉姓“贺”。通志氏族略:贺氏即庆氏,姜姓,齐桓公之支庶也;汉时避安帝父孝德皇帝讳改为贺氏。
71.倪姓起源参考之一 「倪」姓源出 :一 ; 源出於「曹」氏,以国为氏。周武王封曹挟在邾,郳国亦为小邾国(山东滕县东)。邾文公(一说邾武公)封其子肥於郳。战国时,为楚国所灭,其後为郳氏,去邑旁为儿氏。为避仇。加人字旁为倪氏。   家族名人    倪元璐(1593~1644)字玉汝,号鸿宝,浙江上虞人,是明代的忠臣。能诗文,工行草,善画山水竹石。为人正直廉介,不畏强权,官至户部尚书。李自成攻陷京城时,自缢而亡,諡文正,清代时追諡文贞。有倪文贞集传世。  地望分布;山东千乘郡。
   倪姓起源参考之二  倪姓在大陆未进入前一百大姓,在台湾则是第九十四大姓。起源于周代。倪为周朝一附属国,也叫小邾,开国国君为邾武公之子肥。楚国被攻灭后,倪姓子孙在山东一带发展,繁衍,后来倪姓在山东千乘郡发展成望族,世称千乘望。姓纂:邾武公封次子于□,子孙以为氏,后避仇家,改为倪。
 72.汤姓起源参考之一「汤」源出 :一;据《通志.氏族略.以名为氏》所载,汤氏,子姓。夏商以前未有谥法(谥名如清圣祖即康熙,唐太宗即李世民),尧舜禹汤,皆名也。又,商汤,在金文(仲鼎文)中作「唐」。故汤氏之源并非始自於商汤。家族名人     汤显祖(1550~1617)明江西临川人,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别署清远道人。万历进士,官至礼部主事,以批评朝政贬官,後罢官归里,专事写作,诗宗香山、眉山,文学南丰、临川,尤精戏曲,其代表作有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四种,合称玉茗堂四梦或临川四种曲,作品词句典丽生动,排场取材亦颇佳妙,对後世影响甚大。有玉茗堂集传世。     地望分布:河北中山郡,北京范阳郡。 汤姓起源参考之二     汤姓在大陆是第九十大姓,在台湾汤姓是第七十七大姓。据通志氏族略,以名为氏所记载,汤姓远祖起源于商朝,商朝的建立者商汤,又称成汤,履,天乙,武汤,武王,成唐,大乙,唐,高祖乙,是当时商部落首领。夏王朝帝王夏桀昏庸无道,商汤于是起兵反夏,任用贤能伊尹,攻灭夏的盟国葛,韦,顾,昆吾等国,先后经过十一次战争,终于消灭了夏朝,建立商朝,建都毫(今河南偃师二里头)。他去世后,子孙中有一些人便以他的名字中的“汤”为姓。因此,“汤”姓是出自商朝王族之姓,汤姓起源于子姓。汤姓也是黄帝的直裔子孙,商部落的第一任领袖“契”便是黄帝的玄孙帝喾的儿子。汤姓随着商朝统治的扩大,逐渐发展。后来,到了唐朝时期,汤姓的一支北迁到中山(今河北定县),范阳(今北京西南),并在当地形成望族,称中山望和范阳望。唐宋以后,汤姓开始南迁到沿海各地,明清时,又有汤姓人向台湾和东南亚迁移。姓谱:商王□是谓咸汤,子孙以□为氏。      73.滕姓起源参考之一「滕」姓源出:一;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武王克商後,文王第十四子叔秀,受封於滕国(山东滕县)。战国初被越国所灭。不久复国,後又被宋国所灭。其子孙为滕氏。後又有一部份滕氏因避难改为腾氏。              家族名人 滕文公战国时滕国的贤君,名宏。曾多次向孟子请教。地望分布:河南南阳郡,河南开封府。
    滕姓起源参考之二    滕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滕姓起源很早,黄帝有二十五子,为四母所生,黄帝把他们分成十二个胞族,赐给他们十二个姓。滕姓就是其中之一。据通志氏族略上记载,还有一支滕姓起源于周朝王族之姓,姬姓。西周时期,周武王封周文王第十四子,也就是自己的弟弟错叔绣于滕(今山东滕县西南),后来,滕国被越国攻灭,但是,不久复国。后来,又被宋国攻灭,于是子孙后代就以国名“滕”为姓,作为纪念。滕姓后来在开封府发展成望族,世称开封望。广韵:周文王子叔绣封于滕,子孙以国为氏。
    滕姓起源参考之三[玉竹补写]     滕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相传黄帝生了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十四个分别得到十二个姓,其中就有滕姓。又西周时,周武王封弟弟叔绣在滕国(在山东滕县西南)。战国初期滕国被越国灭掉,不久复国,后来又被宋国灭掉,滕君后代称为滕氏。
    东汉有京兆尹滕延,三国时吴有下都督滕胤,五代时前蜀国有画家滕昌佑,宋代有大理寺丞滕宗谅、龙图阁学士滕甫。
 74.殷姓起源参考之一  「殷」姓源出 : 一 ;出自「子」姓,以国名为氏。据《世本》所载,契後。武王克商後,商之子孙四散,以殷为氏。《元和姓纂》载﹕殷姓,成汤国号也,为周所灭,子孙以国名为氏。又《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云﹕殷氏,契姓,封於商,後世迁於毫。至周为周所灭,子孙以国名为氏。
    家族名人   殷汤   殷浩(?~356)字深源,晋陈郡长平人。识度清远,好老易,负有盛名。初为庾亮记室参军,後起为建武将军。朝廷欲平关河,以浩为中军将军,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军事,以平定中原为己任。征姚襄兵败,废为庶人,竟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  地望分布:安徽汝南郡,河南河南府。
    殷姓起源参考之二    殷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据世本,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上记载,以国为氏。殷姓是成汤的后裔。史书上将商王盘庚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到商纣亡国这整个商代称为殷代,武王灭商后,商贵族子孙四处分散,有人以旧都“殷”为姓。因此,殷姓起源于商朝王室后代,出自子姓。殷姓后来在彭城郡发展成望族,世称彭城望。世本:周武王克纣,子孙分散,以殷为氏。
75.罗姓起源参考之一   「罗」姓源出 :一:出自「妘」姓,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周代有罗国,初封宜城(湖北宜城县),徙枝江。春秋时被楚国所灭。周末居长沙,国人以原国名「罗」为氏。二:相传古帝祝融的後代。三:唐朝西突厥可汗斛瑟罗入中国,其後以斛瑟罗为氏,後改姓「罗」氏。 四:为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破多罗」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後,定居中原,代为汉姓「罗」氏。五:清代皇族爱新觉罗氏中有改姓「罗」,後代亦称罗氏。望族居豫章郡(江西南昌)。 六:据《後汉书.南蛮传》及《华阳国志》载「板楯七姓」有罗氏。
 家族名人: 西汉有巨商罗裒,隋末有幽州总管罗艺,唐代有文学家罗隐,又有西突厥可汉斛瑟罗留居中国,子孙称为斛瑟罗氏,后来又改为罗姓。明代有小说家罗贯中,清代有画家罗聘。    罗贯中名本,以字行,号湖海散人,元末太原人。生平事蹟不详。工曲,善为通俗小说,著名的有《三国志通俗演义》、《南北史通俗演义》、《隋唐两朝志传》、《说唐》、《残唐五代史演义》、《粉妆楼》、《三遂平妖传》等。近代有元帅罗荣桓,大将罗瑞卿等。      地望分布:江西豫章郡,湖南长沙郡。
   罗姓起源参考之二    罗姓是当今中国第二十大姓,在台湾排名第二十八位。罗姓的出处有两种说法,一是出自熊姓,一是出自芈姓。也有说罗姓是祝融的后代。据记载,罗国是周武王灭商后封的异姓诸侯国之一,称罗子国,在春秋初期被楚国所灭,他的国人就以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从此姓罗。许多罗姓人认为自己是出自熊姓,他们的祖先,是古代管理火种的官员,被称作“祝融”。他们的远祖是重离,是高辛时的祝融,后来被杀,他的弟弟吴回继任。吴回生陆终,陆终的第六个儿子季连姓芈,有一个孙子叫穴熊,他的后代就是熊氏,并且逐渐转化成罗姓。罗姓还有其他一些来源,如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改鲜卑族的破多罗氏,解瑟罗氏和叱罗氏为罗姓。罗姓早期在长沙和豫章发展,唐代时迁居广东,元代时迁居福建,并且有一部分融入了泰族,土家族和彝族,布依族,瑶族等少数民族。清朝时,罗姓进入台湾。罗姓的主要聚居地有:长沙,豫章,大埔,兴宁,扶阳,梅县,成都,襄阳等。通志氏族略:周时国名,熊姓国本自颛顼之后,受封于罗,子孙以为氏。
    罗姓起源参考之三(本集由玉竹辑录)    周代有楚国的同姓国罗国(楚君姓熊)。春秋时楚国灭罗国,罗君的子孙就以国名为姓。此外,北魏破多罗氏、叱罗氏、唐代斛瑟罗氏、清代爱新觉罗氏都有改姓罗氏者。
  家族名人      罗含(生卒年不详)晋耒阳人。字君章。擅长文章,由州主簿累官至廷尉、长沙相。桓温极重其才,称为江左之秀。致仕还家,喜种兰菊,后来诗文中常用为才人或退仕后托身有所的典故。    罗伦(公元1431—1478年)明江西永丰人。字彝正,人称一峯先生。成化二年举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著有《一峯集》。    罗聘(公元1733—1799年)清歙县人,寄寓杨州。字遯夫,号两峯,别号花之寺僧。从师金农,工诗善画,杨州八怪之一,著有《香叶草堂诗存》。    罗隐(公元?—909年)唐末余杭人。原名横,举进士不第,改名隐,字昭谏,自号江东先生。甚有诗名,尤长于咏史。与同县罗邺、台州罗虬齐名,时称三罗。著有《谗书六十篇》、《甲乙集》、《淮海寓言》等。    罗願(公元1136—1184年)宋歙人,字端良,号存齐乾道二年进士,博学好古,文法秦汉,为朱熹所称。著有《尔雅翼》、《鄂州小集新安志》。     罗从彦(公元1072—1135年)宋南剑人。字仲素,人称豫章先生。从学于杨时,为程颢、程颐再传弟子。著有《遵尧录》、《春秋指归》、《豫章集》。    罗洪先(公元1504—1564年)明吉水人。字达夫,号念庵。嘉靖八年进士第一,授修撰,官左春坊左赞善,天文、地理、水利、军事、算学无不研习。著有《念庵集》。 罗贯中(公元1330—1400年)元.明间钱塘人,一说山西太原人。名本,字贯中。所著小说数十种,今存者《三国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等。尚有杂剧《龙虎风云会》。   罗钦顺(公元1465—1547年)明泰和人。字允升,号整菴。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后官至南京吏部尚书。主要著有《困知记》。明清尚有罗士琳、罗汝芳、罗有高等罗氏名人。
76.毕姓起源参考之一 「毕」姓源出 :一 :出自「姬」姓,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周文王第十五子被封於毕邑(陕西咸阳市),世称毕公高,其後逐有毕氏。 二:为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出连」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後,定居中原,代为汉姓「毕」氏。
家族名人   毕昇,生卒年不详。北宋仁宗庆历时(1041~1048)发明胶泥活字版印刷术的发明家。
    地望分布;河南河内郡,山东东平郡,山西太原郡,河南河南郡。
    毕姓起源参考之二    毕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据新唐宰相世系表记载,毕姓出自姬姓,周文王的十五子高,被封于毕国(今陕西西安,咸阳以北),封公爵,称毕公高,其子孙后代就以国名“毕”为姓。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在南北朝时期,北魏时期代北的鲜卑贵族“出连氏”随北魏孝文帝南下,定居洛阳,也改姓汉姓“葛”。由于,毕姓来源广泛,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多个郡望,较著名的有,河内,东平,太原,河南。因此,毕姓世河内陵望,东平望,太原望,河南望。唐书世系表: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以国为氏。
77.郝姓起源参考之一「郝」源出 :一 :以邑名为氏。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商王帝乙时,子期受封於郝乡(山西太原),其後以邑名为氏。二:少数民族的姓氏。据《旧唐书.南蛮传》所载,唐王朝南方土蛮有郝,杨,刘三大姓。又汉代乌桓有郝氏。  家族名人郝隆,字仕治,晋代人,官荆州刺史桓温的南蛮参军。农历七月七日,人们都在晒衣服,唯有郝隆睡在院中,有人问他为甚麽,他答道﹕「晒我腹中的书罢了。」
    地望分布:山西太原郡,陕西京兆郡。 郝姓起源参考之二     郝姓在大陆是第七十一大姓,但是在台湾郝姓并未列入前一百大姓之列。郝姓的远祖起源于商代。据史书记载,商汤建立商朝以后,传了数代到帝乙,帝乙封儿子期于郝乡(今山西太原一带),后来,期的子孙便以地名为姓氏,姓郝。因此,郝姓起源于商王朝的王室之姓,子姓。除了上述这一支外,郝姓还有几支出于少数民族之后,据姓氏考略记载,汉魏时期活动在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乌桓族中,就有一些以郝为姓的人。唐代时候,南方某地的少数民族有郝,杨,刘三个姓氏。另外,据某些郝姓家谱记载,在我国南方还生活着一些由其他姓氏改姓而来的郝姓氏族,属于郝姓的另外支派。在郝姓的发展过程中,从商朝王室“期”而来的郝姓氏族还发展出了“太原”和“京兆”两大郡望,历史上大多数郝姓名人也都出自太原和京兆,世称太原望,京兆望。通志氏族略云:出于郝胥氏,商帝乙时封子期于太原郡郝乡,因以为氏。      78.邬姓起源参考之一       「邬」姓源出 : 一;以邑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大夫食邑於邬邑,其後有邬氏。邬本为郑国之邑,後入周。晋国强盛时,辖地曾扩大到河南北部,邬邑一度为晋国所有。二﹕据《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载,晋国司马弥牟为邬郡大夫。邬郡在山西介休县。其後有邬氏。
 家族名人     邬单,春秋时人,孔子弟子。            地望分布:山西太原郡,江西南昌郡。
    邬姓起源参考之二    邬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传说上古时代,皇帝的后代古帝颛顼的后裔陆终有第四子求言被封在邬地,后代就以封地名为姓。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在春秋时期,晋朝公族祁盈的家臣大夫藏受封于邬(今山西介休东北),其子孙后代遂以邬为姓。邬姓后来在江西南昌郡发展成望族,世称南昌望。通志氏族略:晋大夫邬之后,食邑于邬,因以为氏。
79.安姓起源参考之一            「安」源出 :    安氏出自西域少数民族,略有三支: 一﹕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汉灵帝时安息国(伊朗东北部)太子安清,潜心佛学,来到当时的京都洛阳定居(见本网的「安世高」段,其後有安氏。南北朝时又有安息世子来到中国定居,亦为安氏。二﹕为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安迟」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後,定居中原,代为汉姓「安」氏。三﹕为「昭武九姓」之一。(见「何」姓),安国故址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一带。一度归唐朝管辖,唐高帝永徽年间归附中原,後为安氏。又,唐朝胡人安禄山本姓康氏,冒姓安氏。
    家族名人安期生,秦琅琊人(今山东省诸城县东南),生卒年不详。受学於河上丈人,於海滨卖药,始皇东游,相谈三昼夜,赐予金帛,皆置之而去,留书以别,谓後千年求我於蓬莱山,始皇遣使入海寻之,遇风浪而还。汉武帝时,李少君言尝游海上,见安期生食巨枣,其大如瓜。   安禄山(?~757)唐营州柳城人(今河北省旧永平府境)。胡人,本姓康,初名阿荦山,又作轧荦山。忮忍多智,善臆测人情,通六蕃语。天宝末,以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举兵反,陷洛阳,入长安,称燕帝,寻为其子庆绪所杀。           地望分布:宁夏凉州郡,甘肃武威郡,湖北武陵郡。
    安姓起源参考之二    安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据新唐宰相世系表上记载,传说古帝颛顼的弟弟,昌意的次子,黄帝的孙子安,封国在西边,自立为安息国(今伊朗高原东北部),后来安息国与中原有了交流,安息国人到中国来就有以国名中的“安”为姓的。因此安姓也是黄帝的嫡裔。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在南北朝时期,北魏代北的鲜卑族贵族安迟氏随北魏孝文帝南下,定居洛阳,也改姓汉姓“安”。又据唐书所载,「安」氏为「昭武九姓」之一。隋唐时期,祁连山北邵武城(今甘肃省临泽县)有康国,后为匈奴击败,迁至中亚(今乌兹别克斯坦的布哈拉一带),建立了安,曹,何,康,石,米,史,火寻,戊地等九个小国。唐高宗永徽年间,「昭武九姓」先后归附内地,其中有「安」氏。另外,唐代叛将安禄山本姓康,冒姓安。安姓后来在姑臧郡发展成望族,世称为姑臧望。安庆绪,安禄山之子,在杀死其父后,继续叛乱。唐书宰相世系表:出自姬姓,黄帝生昌意,昌意次子安,居于西方,自号安息国,后入中国以安为姓。按汉有安成,唐有安金藏。

本文来源:https://www.shanpow.com/rc/455050/

《史姓辈分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阅读
  • 陕西高考录取分数线查询 陕西高考录取分数线查询
  • 2023年陕西注册会计师成绩查询入口已开通【热】 2023年陕西注册会计师成绩查询入口已开通【热】
  • 陕西高考分数线精选三篇 陕西高考分数线精选三篇
  • 陕西高考一分一段表(合集二篇) 陕西高考一分一段表(合集二篇)
  • 陕西省高考分数线公布 陕西省高考分数线公布
  •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分数线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分数线
  • 陕西一分一段排名表精选二篇 陕西一分一段排名表精选二篇
  • 陕西省教育厅协同各高校年底前举办20场毕业生招聘会范文(通用3篇) 陕西省教育厅协同各高校年底前举办20场毕业生招聘会范文(通用3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