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仍是少年冯唐


经典句子 2019-05-11 18:32:39 经典句子
[摘要](1) [归来仍是少年冯唐]“愿你出走万里,归来仍是少年”,这么美的诗句,原来竟出自于这里时下,网上流传一句很文青的话语:“愿你出走万里,归来仍是少年。”也有人将其简化为“愿你万里归来,仍是少年。”句子确实很浪漫也富有诗意,所以一直想知道其原始出处是哪里,有人说它出自于作家冯唐的某一首诗,又有人说是

【www.shanpow.com--经典句子】

(1) [归来仍是少年冯唐]“愿你出走万里,归来仍是少年”,这么美的诗句,原来竟出自于这里


时下,网上流传一句很文青的话语:“愿你出走万里,归来仍是少年。”也有人将其简化为“愿你万里归来,仍是少年。”句子确实很浪漫也富有诗意,所以一直想知道其原始出处是哪里,有人说它出自于作家冯唐的某一首诗,又有人说是取自另一位作家的某部书名……我百度了半天也未有所获,直到有一天,偶然间读到了苏轼的这首词: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词中“万里归来年愈少”一句赫然入目,不由惊呼,可不是“愿你万里归来,仍是少年”的原始出处嘛!果然还是老苏了得!当代文青终究只能拾古人牙慧啊。
苏轼这首词前还有一段小序:“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
王定国,又名王巩,北宋著名的画家和诗人,苏轼的好友之一。王定国当年因为受到苏轼“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受贬时,其歌妓柔奴慨然随行到岭南。元丰六年(1083年)王定国得赦北归,请出柔奴(别名寓娘)为苏轼劝酒。苏轼问及广南风土人情,柔奴答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听后,大受感动,专门作此词以赞。
词以明洁流畅的语言,简练而又传神地刻画了柔奴外表与内心相统一的美好品性,通过赞颂柔奴身处逆境而安之若素的可贵品格,寄寓作者自己随遇而安、无往不快的旷达襟怀。“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一句,诗情浓郁。说的是面对岭南艰苦的生活,柔奴甘之如饴,心情舒畅,归来后竟容光焕发,更显年轻,笑颜里似乎还带着岭南梅花的清香。“年愈少”云云当然多少带有夸张的成分,却洋溢着苏轼对历险若夷的柔奴的热情赞美。整首词风格柔中带刚,情理交融,空灵清旷,细腻柔婉,堪称苏词的上品之作。
苏轼
相对“万里归来年愈少”而言,词中更为世人熟知的应是这一句:“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铿锵有力,警策隽永,典型的苏东坡式的警语。“此心安处是吾乡”,看上去只是引用了柔奴的原话,细考其实也有古人的源头——白居易《初出城留别》诗中有“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种桃杏》诗中有“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等语。由此也可见,柔奴不仅心善人美,还是一位饱读诗书,颇具文化修养的女子。当然,苏大词人更是有点铁成金的本领。

(2) [归来仍是少年冯唐]诗词|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我们都曾做过很多美梦,幻想终有一天霸业千秋;我们都曾被生活打压得像一条狗,失意踌躇醉卧他乡;我们都曾幻想踏遍千山万水,去寻找天人合一的灵感;我们都曾埋头苦干品尝生活的苦辣酸甜,觉得这世界没有什么能让自己停留……
我们并不能改变过去,有些苦难从生下来就注定要遭受的,不能去埋怨上天的不公,能做的只是面对这一切,在苦海中乘风破浪,在岁月里披荆斩棘。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不抱怨,满怀希望;不颓废,勇往直前。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不沉迷过去,不浪费当下。放下昨日的忧愁,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岁月老不老我们无法阻止,但我们可以让心老得慢一些……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明知生活不易却依然热爱它,就是真的英雄。
满江红·写怀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想做什么就去做吧,不要等到白了少年头,只剩空悲切。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但愿岁月不会磨灭了我们的意气风发。
定风波·三月七日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跟过去的自己握手言和,从此一蓑烟雨任平生。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想出发,什么时候都不晚……
看精彩文章,回复题目前面的数字:
唯美朗诵 | 仓央嘉措《问佛》
毛泽东最著名的30句话,句句经典
这一年,感谢有你
同学赞,送给老同学,看哭众人
你的格局决定了你的命运
最有味道的《红楼梦》诗曲,谁解其中味?
雪的24种别称,简直美醉了
圈套(深度好文)

(3) [归来仍是少年冯唐]愿你看透医学的本质,归来仍是那白衣的少年


与其说这是一篇《协和医事》的读后感,不如说是借此书说说医疗的故事。
讴歌,一个协和毕业的高材生,毕业后赴美国,从事制药研究,目前就职于北京某制药公司,知名作家,文字充满灵性和洞察力,更重要的是,他明明已经洞察了一切,却可以写出一本应当不属于自身价值观的书来。
这本书的价值观,在字里行间能够看得出来,和作者的灵性并不相符。
他说协和精神是宁缺毋滥,他说协和培养的人才是宽进严出,他说协和的教授是严师楷模大家风范,他说让世界知道遥远的东方有个协和……但是最后的最后,作者只做到了最后一句,让世界知道他来自协和。
这本书用洋洋洒洒数十万字讲述了协和的前世,讲述了在上个世纪动荡的时局当中,一个以神的名义漂洋过海来到东方大地的火种,在100年来的时间当中在中国的大地上点亮了一片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天空,名医大家如漫天星斗般闪耀在夜空当中,为我们指明道路。他讲述了这些前辈是如何艰苦创业,又是如何在面临打击、绝望的时候仍然坚守协和“残酷”的育人模式——只培养精英,不培养庸才。
看过这本书之后有些难过,并不是因为我并非协和毕业,没有那种所谓的协和精神。
而是因为,诸如孙中山,鲁迅,冯唐,于莺……这些数不尽的人才,看透了医疗的本质,却都放弃了医生这一个本来无比荣耀的身份,究竟是为什么?虽然说,对于他们来说,这无疑是正确的选择。但是在当下的社会,聪明的家长不会让孩子学医,聪明的孩子即使学医,也未必会从事医疗行业,特别是一线医护人员的行业,医疗的缺口仍然在不断扩大。协和精神培养的学生们,似乎反而成为了辞职率和下海比例最高的地方。
这些旨在培养最优秀的医学生的摇篮,培养了人才,却离开了这里。
协和精神去哪了?我们的社会到底怎么了?
医生的尊严都去哪了?
当我在北京一所著名的医院(和协和齐名)做住院医师轮转的时候,我记得在心外科值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小大夫不能睡值班室,因为值班室是给老大夫休息的,我们半夜起床干活会影响到老大夫的睡眠质量。
那么值班总得给个地方睡嘛不是,于是这个科室想了个辙,让小大夫睡在保洁师傅的盥洗间。对,那里给临时塞进了一张床,边上是洗拖把用的水池子,和一排拖把。除此之外屋子里面什么也没有,你进去就只能躺下,如果病房有情况,护士会使劲敲门让你出去。由于没有窗户,所以整个屋子里弥漫着一股浓烈的抹布的味道。
但是这些都不能让我绝望,真正绝望的是,在早上6点的时候,会有一个凶神恶煞的保洁师傅把我吼起来,让我赶快出去。我还没有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那个阿姨又在继续叫嚣着,这是我们的地方!到点了你就得出去!
我并不会歧视任何一个行业的人,但我一直也没有想到过,我会有一天被保洁师傅撵出去。
我一定是做了个假的医生。
值班的时候,我在半夜3点被护士电话叫醒,我睡眼迷离地走过去问,什么事?
护士姐姐眼皮都没有抬一下,非常屌屌地和我说,自己不会看么?!心动过速!
很好,护士和护工师傅对我实行了double kill。
说好的医护是一家,结果就演变成了有些医生对护士呼来喝去,以及有些护士对小大夫横眉冷对,这个世界果真是质量守恒的。
童话里都是骗人的,医生的世界,一点都不美好。
医生的培养制度,越来越畸形
当年制定了住院医师轮转制度的德国医学家,如果听到目前的轮转已经沦为形式,应该能被气得从棺材里蹦出来的吧,他大抵是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设计的轮转制度,居然能演化成这样畸形的模式。
协和的林巧稚教授在太平洋战争结束后,于1948年重新回到协和医院,没有放松对学生的要求,仍然秉承着协和一贯的“严格”传统,让所有的学生都在妇产科的轮转前,在内科和外科进行半年时间的轮转。
轮转制度的初衷是为了让每一个医生在进入专科之前,能对于人体,疾病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而不单单只会眼前的一项技术而已。所以现在的轮转除了自己的科室之外,你还必须要会放射,病理、放疗、内科、妇科、儿科等等。而且这些轮转的科室每年还都在变化着。
这不取决于你到底是不是需要会这些技能,而是领导觉得你应该会哪些技能。
有一个基本的价值观是没法反驳的,就是艺不压身,所以随着领导一波一波地更换,我们“需要”会的东西一直在增加,从未减少过。
多学点东西本没有错,但是政策的制定者却忽略了两个最基本的东西。
第一,公立教学医院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免责,而不是创造奇迹。
年轻的黄家驷在三十岁的时候,因为主任医师娄克斯出现了严重的感冒,导致他临危受命,要在第二天给患者进行一台食管癌的手术,这在当时都是极其复杂的手术。但是年轻的小伙子并没有让所有人失望,他把握住了机会,成为了中国外科学的一代巨匠。
而现在的我们呢?三十岁的时候,大约都还在拉钩。当你在其他科室轮转的时候,他们没有任何理由和动力去培养你,更没有必要让你承担复杂有风险的工作。你在别人的眼里,就是一个写病历的,拉钩的,打杂的,仅此而已。
紧张的医患关系使教学成本指数性增加,快速的临床节奏更需要一些基础的工人,尽管你进行了轮转,但那和老协和完全不同。
第二,穷
培训是没钱的,因为培训机构认为,你在学习哇,我没收你学费就不错了!
但是房子再也不是医院分配了,是5万一平才能买得起的郊区老旧破。
当你拼尽全力,出类拔萃,但仍然过不上体面的生活,甚至还不如大部分高中毕业的同学的时候,你听到最多的话会是:
“瞧那个当年的学霸,上了北大/协和/复旦……也就混成这样嘛。”
这些也都不重要,但是当你发现你的收入根本不够养活妻儿老小的时候,这个时候让你来一发“协和精神”压压惊?
那叫精神病,不叫精神。
“协和精神“应当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并不是一个机构的标签
书中提到了多次医生和教师的奉献和伟大,诚然令人动容。例如:
杨秀玉当年参加江西血防医疗队,在江西整整呆了一年。跟外科一起 切脾,脾脏一切开,全是血吸虫。在血防队的一年中,因为条件太艰 苦,她的肺结核复发,队领导体谅地允许她回北京休养,但她拒绝了。 她说:“当年大家都这样,也没什么可说的。这就是价值观的问题。 当病人需要你的时候,你却躺在家里享清福,这不是我的价值观,也 不是协和对我的教育。那个时候,产科值夜班,大夫睡在产科库房的 架子上。(协和医院所有的大夫下了夜班,就在库房睡觉,人躺在库 房的货架上,没有正式的床。)值一个夜班,第二天照样精神抖擞地 上班,三十六个小时不休息,只要急诊一个电话,病房一个电话,马 上跑过去。那种生活确实艰苦,但如今回忆起来也有许多乐趣。”
记得当年我刚开始进入临床做见习小同学的时候,也就是刚刚在学临床的知识,会被带教的老师带到相应的科室去寻找有类似体征和病史的患者,让我们学习问诊,学习查体。
北大某医院的儿科全国闻名,也诞生了非常多的名师大家,有一次,儿科的主任,也是我国著名儿科学家的弟子,他站在我对面,让我给一个患者查体。
于是我立马抓住机会想给主任“秀”一把,但我刚要动手,他便当着十几个医生的面说,你这样给患者查体对吗?
我一脸懵逼,我还没有动,怎么就错了呢?
他便很严肃地说,你站在患者的左侧查体能对吗?你们上学的时候怎么教的你?
我的脸火辣辣地,但是也很委屈,因为那个主任就站在患者的右侧,我实在是过不去才选择的这边。
主任似乎是看出了我的小心思,便说,患者是第一位的,如果你要查体,你就要让我靠边站,明白么!
那个时候,我开始了解了北大儿科医生的风骨,后来有一次机缘巧合,这个主任带着我去拜访了他的老师,那位92岁的老太太目前生活在北大未名湖畔,一个六层的小楼的一层。她的先生是北大的教授,很早就去世了,她一个人在那里生活,硬是把未名湖畔活出了桃花源的感觉。
这位老人叫做左启华,是我国儿科神经的奠基人,是协和著名教授诸福堂的弟子。她说,她好喜欢诸老师,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大查房,每个医生挨个背自己患者的数据和病情,背不出来就要挨骂,但是每一天都有满满的成长。诸老师上课能写满整个黑板的板书,解剖图谱直接用手就画得出来。
那个时候麻疹盛行,但是又没有足够的免疫球蛋白能够给小孩去治疗,也没有家庭能够接受得了在那时的“先进”治疗。这个时候诸福堂考虑到大人一般都有麻疹的抗体,因此抽了自己的血提出血清,给几个小孩注射进去,几个小孩就奇迹般的恢复了。
那个时候的医生,敢想敢干,他们用开创性的思维,去创造一个事业,是我国医疗一个伟大的时代。这个时代星光闪烁,百家争鸣,在这个伟大的黄金时代孕育了太多伟大的灵魂。
但愚以为,这些灵魂属于一个黄金的时代,不属于一个标签。
不忘初心的人都离开了,还在医院的人,只能给初心上了个盔甲
2016年末,全国卫生人员总数达1117.3万人,比上年增长47.9万人(4.5%)。每千人执业医师(含助理医师)2.31人,护士2.54人,均远低于国外数据。我国儿童总数2.26亿,每千名儿童有0.53名儿科医师(而且还包括大量的乡镇医生和赤脚医生),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1-1.3)。
人不能一直用道德骗自己,也不应该被道德绑票。当你疲惫一天之后,你为患者付出了心血,患者也许并不能领会,对你破口大骂,你多希望回到家之后是温暖的,但是你看到的,可能是长期缺乏关爱的孩子眼中的怨恨,爱人内心的沮丧。如果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你还完所有房贷和信用卡,卡上的余额所剩无几。
那么,第二天睁开眼睛,你又怎样去说服自己去奋斗呢?
于是,很多年轻的医生,“初心“外面都长出了一层厚厚的盔甲,不学会保护自己,就只能选择放弃。
当你无数次被自己真心待过的患者伤害过之后,你会慢慢学会如何与患者保持适当的距离,慢慢学会如何让自己把医生作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工作去从事,而不是被深深伤害一次之后决然地离去。
曾经在我们科室,一个病人开始的时候对医生非常客气有礼貌,只是手术后的治疗不太顺利,很久都没有恢复。因为家庭的经济缘故,患者很久都没有去付款,于是科主任授意我去跟医院的相关部门写申请,让医院放款,等患者慢慢把钱交上来。
但是当患者即将恢复的时候,患者把我们科室给告了。患者仍然非常客气地说,主任啊,我知道我这样做不对,但是我就真的是没钱了,你们体谅我一下吧。
最后鉴定方认为我们无责任,然后医院让我们赔了十几万,算作人道主义赔偿。
没错,就好像是行人闯红灯让正常行驶的车撞了,然后机动车要负责赔偿,这是一个道理,保护弱势的一方是法制发育不健全的基本表现,不讲道理的人,才愿意和你讲道德。
但是和医生讲道德,是最没道德的表现。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讲道德,但说的本质却是钱
最近看了一个日本的医疗电视剧,叫做《产科医鸿鸟》,里面讲述了一个医院的年轻医生们,与年轻的初为人父母的患者之间发生的医患故事。在疾病、希望、生命、死亡这几个永恒的主题当中,我们感受到了作为患者一方在选择时的纠结,例如早产儿要不要放弃,吸烟对胎盘早剥的影响酿成的悲剧给医生带来的心理阴影,让医生拷问内心:“你是愿意做一个患者不喜欢但是能救人的医生,还是愿意做一个患者喜欢但也许会害人的医生?”也更是让观众感受到了医生在这个过程当中所表达的真实的关爱,总体来说是一个暖心、感人的医疗剧。
爱人说,你也写一个类似的吧,就讲一讲暖心的医疗故事,不要总上升到什么勾心斗角的政治当中去。
但其实回想一下,无论是日本的《产科医鸿鸟》,还是美国的《实习医生格雷》,我们有没有注意到,这里面有很多情节是缺失的。
一个大货车使一个年轻的妈妈头部严重外伤失去了意识,年轻的爸爸要选择是尽快选择剖宫产生孩子,放弃妈妈,还是不放弃妈妈,但是有可能失去最佳的剖宫时机,这本是个艰难的抉择,是纯粹的医疗问题。
但是在中国,他一定不是一个纯粹的医疗问题,医疗保险不可能覆盖这个复杂的情况,大部分需要患者进行自费。大货车司机的职责是否明确,赔偿是否及时,赔偿意愿和赔偿金额是否能够沟通,这些问题的重要程度甚至要比医疗问题更重要。
前阵子东北的“老赖”事件,让我们发现,当我们真的陷入一场灾难的时候,如果双方没有保险作为保障,这个时候人心险恶便浮出了水面。那个事故方的女人并非没钱,而是说“拖一拖,拖死那个人就好了。”
在中国盛行一句话,撞残了人不如撞死人,撞死人也许是几十万能摆平的,但是撞残了也许要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银子才也许能够。
在日本的电视剧里,是否选择让早产儿来到世界上,是家长能否接受孩子出生风险和未来残疾的选择。
但是在中国,首先你要面临的就是在NICU(儿科监护室)每天1万多的花费,从早产的那一天到足月,大概4-8周不等,这也就是几十万到一百多万的花费,而且几乎不能报销,这还不算父母在北京居住的生活费等等。有一次我在产房门口,看到一对打工模样的年轻父母,表情非常凝重,他们的孩子应当是在里面进行着抢救,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按照医生的要求拿来尿不湿和奶粉,按时去续费,他们甚至连看孩子的机会都很少。
而在《产科医鸿鸟》当中缺失的镜头,正是我国最常见的镜头。
在中国做个有同理心的医生,不仅要懂人文,更要懂得世俗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的教授曾经这样说过,“For learning medicine,the things out of medicine make a difference”。意思就是,对于学医来说,那些非医疗的部分才是我们与众不同的地方。医疗知识大家都差不多,但是真正懂得关爱和有人文情怀的医生才是最好的。
我们一定能够理解,那些“非医疗”,应当指的是关爱,共情,倾听等这些人文范畴的东西。
但其实我们在中国的医疗当中,更常见的应当是“钱,关系”这些社会经济范畴的东西。
时代变了,我们的医疗越发的不纯粹了,这并不是大部分医生所喜欢的状态,但是从医生的角度却什么也改变不了。
中国医疗的矛盾,是日益增长的先进医疗技术与落后的经济水平之间的矛盾。
中国人能理解一分钱一分货这个道理,但是唯独在一件事情上无法理解,这就是生命。
我没钱,所以我住不上别墅,开不起豪车,我没有努力读书,所以我只能每个月几千块。
但是我生病了,医生你为什么给他那样好的治疗,给我这样凑合的治疗,我们都是人,东西有贵贱之分,人命有贵贱之分么?
美国的医疗法案也是每届总统最为头疼的事情。当下的治疗模式越发多样化,新要层出不穷而且代价昂贵,即使是美国这样的医保环境很多时候也无力承担,这才使得很多人反映美国才是真的看病难,大部分时候你根本等不到自己的“医保定点单位”,而只能逼不得已去那些私立机构,用自己的商业保险来负担。而且你恨不得自己走过去,因为一次急救车也许就是3000美金的花费,导致“I’m fine, thank you!”成为了我们去美国以前最需要学习的英文,也就是说,我没事,千万别打911,我还能活!
但是美国最无奈的地方也正在于此,宪法规定,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这句话真是要了美国总统的老命了,也就是每个人命都一样,你绝对不能选择救A而不救B。
所以整个政府的财政即将被医疗拖垮,也就更不用说中国了。我们的医疗投入是美国的零头不到,但是却支持着如此庞大的国家的基本医疗健康,靠的真的是医务工作者拼了命的加班工作。就好像美国用的是收割机,但我们中国有亿万的农民一样。
但是对于不同的患者而言,治疗的差别也许是不同的。我在吉林的时候,发现他们对于肺腺癌的患者,也是用的五年前的老方案,并没有用最新证明更加有效的培美曲塞,于是我便问他们,这是为什么?
他们把我叫到一旁说,老方案一个周期1000块钱,新方案一个周期2万块钱,对于这些地方百姓来说,差别实在是太大了。但是两种方案的效果又没有差出20倍,甚至连20%,也就是五分之一的差别都没有,所以当然是退而求其次,用适合他们的治疗了。
我深深地同意。
老协和的精神告诉了我们什么叫做精英教育和精英医疗,也告诉了我们人文关怀到底有多重要。我们在上学的时候所理解的就是,不要让患者感到疼痛,不要让他们对疾病恐惧。
但是实际上,这两样恐惧都不算什么,最绝望的事情莫过于,医生把两种治疗赤裸裸地摆在你面前,A方案你能负担得起,但是有效率不如B方案,B方案无比昂贵,也许需要你卖掉房子,才能够负担的起。
如果妈妈生病,作为儿子,你如何选择。有人说养育之恩无以为报,一套房子又能怎样。但如果我说,你可能不只是一个儿子,你可能还是一个孩子的父亲,一个女人的爱人,你想放弃一切去给妈妈用最好的治疗,你是不是有这样的能力和底气?
很多时候,你没有,我也没有。我们都是平凡的人,在生命的选择面前,我们不得不屈服于现实的残酷。
现实就是我们也许选择适合我们家庭的最好的治疗,虽然从概率上不是最好的,但也相差无几。
所以,对我来说,我唯一能做都一件事,当然也是一个存在争议的事情,就是适当地帮助患者做出最适合他们的决定。
有的时候,我看到一个打工的孩子殷切地当着父母的面问我,这种治疗是最好的治疗了么,要不要再试试免疫治疗(5万一个月大约)。我看着他的眼神对他的母亲说,暂时不用,目前我们用的,就是最好的治疗。
我能够看到,孩子和父母都放下心来,他们也许会更珍惜彼此,哪怕是最后的一段时光。他们不会这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当中,母亲觉得连累自己的孩子生活不幸福,家庭不和睦,从而走得很不放心,孩子也不会因为自责和源于无能的愤怒,而没有抓紧时间去做最后的告别。
我觉得这才是目前,中国医生真正需要有的同理心。医疗原本距离金钱很远,距离哲学和宗教很近,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假装看不到金钱这个问题。
现在的医疗失去了神秘感,老师也失去了威信
曾几何时,我扪心自问,我是不是失去了作为医生的信念感。我开始对于上级医师的指责和怒骂不以为然,明明知道他们说的并不是目前最新的正确的观点,却非常严厉地批评教育我。
刚开始的时候,我记得只要老师皱一下眉头,我都要紧张半天,担心是不是自己做得不够好,辜负了老师的期待,让老师失望了。但是随着日子一天天长了,那些门道也都清楚了,便开始学会质疑这一切。
这就好像孩子长大了,懂得了叛逆,家长总说你要听大人的话,孩子开始问,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不那样做?
从你开始质疑的那一刻起,你的未来便永远质疑下去了,有一种东西仿佛从你的身体当中失去了,你有时候会怀念它,也会试图重建那种对知识和权威的崇敬,但你却永远也无法欺骗自己了。
过去的知识来源单一,医学教育往往采用三种方式,传经式,师徒式以及苏格拉底式。
传经式是目前医学教育的主要方式,枯燥无聊的说教;师徒式是我们最喜欢的方式,师父带着徒弟手把手教,师父的经验和人格魅力往往体现出非常大的差异性;而苏格拉底式是让人梦寐以求的,也就是师父未必比你强,但是能够帮助你发挥最大的潜能。
现在的我们,往往没有了师父,我们的知识来源越来越多,信息越来越丰富,甚至于我们的老师所掌握的知识还不如学生,他们只是在某个很专业的领域走得较深,但是在这个时代,很少有能够单枪匹马的发现和划时代的发明,就好像再也不会有牛顿从苹果当中的领悟,也不会有爱迪生的突发奇想,更多的是团队的合作,是交叉学科的兴起。我们更没有碰到那些愿意发挥我们潜能的老师,我们的工作更像是一个庞大机器里面的零件,做好套路式的本职工作最重要,创造性的工作往往给团队带来灾难性的医疗纠纷。
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我们尽管对于老师能够保持尊敬,但再也无法言听计从。
并不是说你用善意和牺牲精神所做的事情,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就好像你好心放生了一只变异的小龙虾,它也许会毁灭一个国家胡泊的生态环境。
患者和医生之间的关系也是一样。
2006年1月,北大医院心内科研究员熊卓为因患腰椎滑脱,于春节前入住北大医院骨科,并于住院后第二天接受了手术治疗,手术顺利成功。手术后却突发呼吸困难,当时经验丰富的骨科医生正确地判断为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死亡率极高的并发症)并开展积极抢救。
但在那个时候,央视的“经济半小时”栏目通过钓鱼执法的方式进行暗访,钓出一些当时已经有执业医师执照的住院医师的“语录”,例如“我们当然有处方权,想开什么药都能开。”只是因为这个执照考取之后,送到医生手里仍然需要将近一年的时间,便被媒体恶搞成了“无证行医”。
当时的央视也是缺乏经验,任何人也没有想到,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暗访”,通过制造热点吸引人们眼球的行为,在医疗当中进行是多么严重的一场灾难。
手术后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而且还有几个“无证”的医生进行抢救,这不是草菅人命么?
而在老百姓的印象当中,这个问题更加严重的一点就在于,熊老师是北大医院的“自己人”,自己人在自己的医院做了手术,还能出这样严重的问题,那么普通的老百姓还不得更糟糕?
上帝用医学在医生与患者之间拉了一道帘,你硬要一把拉开看个通透,可然后呢?
医疗行为在任何时刻都不是纯粹的科学,它在古老的时候往往是由巫术一脉相承而来,中医是从中国哲学衍生而来,西医又与宗教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使是在当下,我们在医疗的问题上也往往对于迷信、宗教存在敬畏之心,就是因为医学是一门不严谨的科学,你永远可以用科学的方式接近医学的本质,但是即使你发现了本质,也总有一些人你救不了,有一些病你治不了。
2008年,媒体从三鹿奶粉的事情当中尝到了甜头,而后便越发了解到,但凡是医学上的事情,必成热点。当代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之后,对于生活质量,下一代的健康问题关注之密切世界上无人能及。花钱买健康带来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健康关注度。
但是媒体也慢慢领悟到了一件事情,在医生和患者之间,有一堵墙是拆不得的。患者对医生的尊敬,往往来自于对医疗知识的疑惑,而医生有着神奇的能力,能够用药物和手术给患者带来健康,这样的“盲目崇拜”的建立,是一直以来医患关系稳定的基石。
随着信息的开放,医学知识再也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当一个人来到医院和他的医生沟通之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这个人也许都可以轻松通过百度、谷歌、维基百科对这个疾病的来龙去脉做一个大致的了解。更有高级知识分子可以通过pubmed等数据库了解到目前所有最新的文献综述。理论上讲,患者可能对于疾病的诊治没有全貌上的认识和深刻的领悟,但是对于所有信息的获取,他与医生所获得的信息是一样的,信息不对等更多存在于医患双方理解的层次,而并非信息本身。
而这种层次上的理解,患者也可以通过其他医生的科普文章做一些了解,尽管未必能够应用到自己身上(很多时候个体的治疗也存在争议),但是我们能够发现,医生的知识优越感再也没有了。他们也许会教育患者不要随便去查资料,建议他们信仰医生,特别是自己。但是很多医生也会对患者之前治疗过的医院和医生评头论足,这更加会使得患者认为,之前的医生治疗和诊断是错误的,那么现在的医生又是否是正确的呢?连医生说的都不一样,我又该信谁的呢?
信息的来源多了,信息的总量大了,医疗过程更透明了,医疗技术又提高了。
但是医患关系却丝毫没有更好。
我们总说,老病人就成了老油条,他们不会像之前那样对医生的话百依百顺,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细节上的调节,开始懂得和医生进行交涉和谈判。
当医学专科化之后,每一个科的医生懂的越来越专,但也越来越少,这更加会让患者明白,这个医生也就懂这点,问他别的也不行。
患者不再对某一个医生盲目崇拜,既让人感到庆幸,又让人感到悲哀。当医生和患者之间那层神秘的纱被撕开,医疗的关系味道就全变了。当我们讨论的不是健康,而是科学,而是数据,我们便不是医患关系,而只是一个医学行业分析师。
曾经有个患者来看门诊的时候,直接给主任下跪说仰慕许久,求他救救老母亲,主任非常感动,并答应收治他,尽管他的疾病非常棘手。但是当治疗变得不顺利的时候,家属的獠牙逐渐露了出来,对小大夫,对护士出言不逊,强加指责,但是对于主任还是相对尊敬。但是当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的时候,他对于主任也失去了耐心,主任的光环再也不存在了,反而成为“罪魁祸首”。
患者对医生的尊敬已经不是发自内心的,他们对于医学和生命本身也完全没有敬畏,这个时代的人缺乏信仰这件事,一丝不差地表现在了医院当中。中国患者的尊敬更像是一种求人办事的姿态,无论是塞红包还是攀关系,都是担心你不好好办事。但是当事情没有办好,那就要就事论事了。
在过去,哪怕有1%的希望,你也愿意和患者以及家属一起拼一把,而现在,哪怕有1%的风险,你都要考虑适当地考虑放弃。
出事前的家属,和出事后的家属,大多时候并不是一类物种。
医院成为了一个大型购物超市
医生到底真的能治好病么?
从上学开始,我一直认为自己有某种疾病。我当时非常瘦,175的个头,但只有110斤左右。所以当时我一直在想,自己一定得了某种疾病,所以在学习临床知识的时候,我便觉得自己什么病都有得。
例如我刷牙流血,我便觉得我得了白血病,所以才消瘦;又例如我经常便秘,我便觉得我得了肠癌。
但是后来发现,我实际却是得了一种病,叫做“医学生综合征”,就是看到什么病都像是自己而已。
于是我在想,我们每个人是否都觉得自己有一些不那么正常的地方,是不是得了某种疾病自己并不知道?或者说自己经常的乏力、失眠,是否是一种很好治疗的疾病所引起的,例如肾上腺长了个瘤子导致的,只要手术切除就可以“一键恢复原厂设置”了?
但是在这么些年的行医过程当中,我越发感觉到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期待而已。
大部分疾病没有明确的原因,大部分的症状也都不是疾病,都不属于医生治疗的范畴,大多数都属于需要安慰,而并非需要治疗的。后来我体重通过健身增长到140斤,才发现,我只是一个,
吃不胖的体质(此处估计会招黑……)
医学不能解决的问题非常多,特别是现在的医院越来越少收治复杂病例。复杂病例的患者对你的期待更高,因为已经把好治的方法都试过了,钱也花的差不多了。但是医院能治的,只是我们已知疾病的一小部分而已。那么剩下的那些,医生又能做什么呢?
刚开始实习的时候,我跟着一个老大夫出门诊,看到他看病非常快,一个下午能看60多个病人。他跟我讲,如何打发病人走。
对,他用的是“打发”这个词。
医生和患者认为的“看病”实际是两回事。在患者眼中,也许看病就是到了医院,医生通过询问你的情况,听听你的心肺,然后给你做出诊断,开一些药,你回去使用之后,疾病就被治好了,至少是症状得到了缓解。
但是在医生的立场,完全是不同的世界。医生在门诊需要做的事情,大多时候是把需要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筛出来,而让没有必要住院治疗,或者根本不需要治疗的患者回家去。医生所做的更多是一项筛选的工作,而并非去治病。
因为在大多数医生的眼中,一个科室能够治疗的疾病,其实并不多。
在《协和医事》当中,你会看到作者不厌其烦地描述了非常多详实的案例,也就是著名的专家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了一例非常罕见的疾病,成为中国第一个发现某某疾病的医生。作者对于老专家的观察和细心佩服得五体投地,但是在叙述的过程当中,无一例外地只叙述到了发现疾病为止,并没有后续的治疗。
这说明作者并没有为了煽情就胡编,而是尊重医学的本质。大多数我们认为的“疑难杂症”,其实即使发现了,很多也没有更好的治疗办法。
我们当时在轮转的时候也曾经到过神经科,看到了太多声势浩大的全科查房,十几位头发花白的老专家拿着小锤子在患者身上敲敲打打,口若悬河地发表看法,甚至是激烈的辩论,我们刚刚开始实习的小同学每个都露出了星星眼,被这种精神深深地打动着。
但是后面我们发现,即使如此敬业的老专家,进行了一场可以说是最高逼格的联合会诊,大多数都没有发现患者真正的病因,即使发现了病因,治疗手段也无非就是目前正在使用的那些。用神经科的主治医师自己的话说,我们总是善于发现问题和总结问题,但是却很很难解决问题。
肿瘤科的多学科查房也是一样,很多医院都会做,例如外科,内科、放疗科、影像科等十几个科室坐在一起,为难治的患者量身定做治疗方案。我们会想当然地觉得,这么多专家在一起,我们的患者就有救了对不对?
但是现实的骨干让人越发无奈,多学科查房,大多还是基于现有的指南,医生只能按照现有的证据给出一个“经验上”的治疗建议,无非就是在患者和医生都难以抉择的时候,给出一个“机构性”的意见,它代表的是一个集团的意见,而并非一个个体医生的意见。
用医生自己的话讲,更多的时候,是“给患者一个交代”,让患者觉得已经走到了头,医生也尽了力。
但事实上,这样做真的能够改变患者的结局么?也许会,也许不会。
当代医疗的模式,更像是超市,你要买熟食,去东南角,要买冷饮,去西南角,要买衣服去二楼。哦如果那里没有你要的,那就是没有了,去别的地方看看吧。对,我们这肯定没有,别的地方有没有我不知道,你去问问吧。
医疗仍是非常落后的科学,连互联网都带不动
很多人都在做P2P的创业产品,在医疗上也有相当一批人在实现“互联网+医疗”,但是为什么大多数的产品都在不断地失败,而即使是那些成功的,也并没有合理的盈利模式呢?
为什么互联网+外卖,+打车,+自行车都毛病,+医疗就是不灵呢?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
其实,主要是医生本质上大部分病也都治不好,能治好的病也存在一定的概率。
医生需要你按照我们会治的疾病那样去生病,这样的话,治疗也许才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如果你不是这个病,或者即使是这个病但是存在一些特殊性,那我们也无能为力。
越来越细的分科,让医生只知道自己会做的事情,把会做的事情揽过来,不会的事情推走。“首诊负责制”已经沦为了一个空话(也就是首诊的医生如果不能治,要给人家推荐合适的科室,如果推荐的不对,还要负责继续推荐)。
再举个例子,化疗也许能够让一部分人的肿瘤缩小,但是却很少能治愈肿瘤,尽管作为医生,你仍然要这样推荐,因为除此之外你别无他法。有100篇文献证明B药的效果比A药效果好,尽管只是平均延长了15天的生命(从5个月提高到5个半月),尽管药价提高了20倍,但是作为医生,你仍然需要让患者知道最佳的方案是什么,尽管你心知肚明对于治疗的差别有限,但是对于家庭的负担差别很大。
另外,现如今在产前,产妇都需要做大量的筛查,筛查的是新生儿患各种疾病,母亲患各种并发症的概率。但是随着技术水平的进步,你能筛查的疾病越来越多,直到有一天你发现,你甚至能够给孩子算命,算出各种疾病的发病概率。
然后你也许,会放弃生孩子这件事情,因为它并没有让你变得更幸福,它带来的烦恼似乎远远超过你什么也不知道的时候。
医疗慢慢沦为了一个“办事”模式,而非治疗模式。
很多时候,作为家属,你会发现现在治病不是去了医院就完了,而是要做考虑很多现实的问题。特别是对于那些晚期癌症的患者,你也许需要的是一个床位,一个人给他来每天扎输液,打针,做护理,但是又需要绝对的安全。你需要有人帮你挂号,需要过去的时候有地方停车,需要看病的时候家属有地方住,但是这些似乎都很困难,特别是在北京。有时候你甚至觉得,只要能把事办好,似乎病就看好了。
互联网+医疗成功的部分,其实也只能是这些办事的部分。而那些原本属于医疗的部分,无非是通过线上的问诊,还是通过线下的接触,都并没有太成功。
面对面都没能治好的病,线上又怎么能治得好?
协和精神也许能够照亮内心的道路,但不能挂在嘴边当饭吃
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Intel)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提出来的。其内容为: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换言之,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24个月翻一倍以上。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
但是在医学的范畴当中,它早已经打破了摩尔定律,新药和新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你永远也不知道如果患了绝症,活到明天是否就会有救,我们似乎距离奇点越来越近。
当我们习惯用听诊器的时候,突然开始大面积进行超声检测,老大夫便不以为然地人卫,听诊器应用了200年,势必是最基本的技术,哪怕有超声,我们也必须要学会用听诊器分辨心脏瓣膜杂音
但是技术又在不断进步着,我们慢慢长大了,对“爸爸妈妈”的话开始学会了辩证思考。我们知道,也许我们的确能够用听诊器发现问题,但是却很少能够解决问题。我们需要的是更精准地发现问题,甚至是从基因层面,分子水平发现问题,从而给与合理的治疗。而这些,是听诊器再也无法带给我们的。
像《阿凡达》一样,没错,当火枪大炮打破了原始星球的宁静,你能够乘坐巨鸟恐龙为之一战,但这只是时间巨轮当中的惊鸿一瞥,永远也阻拦不了进步的脚步。在听诊器发明之前,我们是用耳朵趴在人的胸口去听的,难道我们现在也要学会这项技术么?
技术本质上是要为人服务的,在目前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并不能丢掉听诊器。听诊器只是一个符号,类似于听诊器的很多项老协和,老北医的传统操作都被淘汰掉了,他们代表了一个时代,丢得并不可惜。我们不能单纯为了某种精神,就去让自己“苦”起来。以患者为核心,把患者当做病人,而不是盯着患者的“病”,这才是我们最应当进行传承的,而那些老教授所吃得苦,淌的雷,我相信,他们也希望我们永远不会遇到。
我对于目前的医学,实际是悲观的,我认为它在大多数时候并没有解决我们想象中的问题,我们对于医学不信任,却又给了它无力承担的期待值。我认为这些并不是单纯通过宗教、投资、教育、培训就能够解决的。
我认为,我们只有一个希望,它在未来。
我认为改变这一切的,只有技术的革命,而不是那种感动中国式的精神。
固步自封没有任何帮助,迷信权威也没有用,我们需要做,其实就是跟上时代的脚步,却不要忘却那些作为医生本来应该做的事情。
无论你做医生,还是不做医生,我都愿你在看透医学本质之后,归来仍是那穿着白衣的少年。 
无意招黑,只是希望我们都理智看待传统精神,让它成为我们内在的动力,而不是让我们自欺欺人。不解决很多实际的问题,会让更多优秀的医生流失。

本文来源:https://www.shanpow.com/mrmy/292828/

《归来仍是少年冯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阅读
  • 兄弟情深的经典句子集合5篇 兄弟情深的经典句子集合5篇
  • 兄弟情义的经典句子精选四篇 兄弟情义的经典句子精选四篇
  • 党建引领经典句子【汇编四篇】 党建引领经典句子【汇编四篇】
  • 中秋节祝福经典句子80句三篇 中秋节祝福经典句子80句三篇
  • 2023三毛经典句子200句精选5篇 2023三毛经典句子200句精选5篇
  • 人生百味经典句子57句【热】 人生百味经典句子57句【热】
  • 生活感悟经典句子200句【荐】 生活感悟经典句子200句【荐】
  • 关于人生的经典句子200句【五篇】 关于人生的经典句子200句【五篇】
为您推荐
  • 心态年轻的经典句子心态的演讲稿锦集四篇
    心态年轻的经典句子心态的演讲稿锦集四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态年轻的经典句子心态的演讲稿锦集四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孤独的城市经典句子锦集【精选】
    孤独的城市经典句子锦集【精选】
    “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人若要想活的精彩,要明白三件事情:第一是要做什么,第二是怎么干,第三是干多久。有没有哪些人生哲理的句子可以激励我们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孤独的城市经典句子锦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 关于孤独的城市经典句子【二篇】
    关于孤独的城市经典句子【二篇】
    舔狗,网络流行词,意思是指对方对自己没有好感,还一再地放下尊严地用热脸去贴冷屁股的人。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孤独的城市经典句子【二篇】,欢迎品鉴!
  • 中秋节的经典句子【汇编九篇】
    中秋节的经典句子【汇编九篇】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秋节的经典句子【汇编九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英语经典句子短句【荐】
    英语经典句子短句【荐】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词组(短语)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情,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者制止,表示某种感慨,表示对一段话的延续或省略。句子和句子中间有比较大停顿。它的结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省略号、或感叹号。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英语经典句子短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
  • 小丑的经典句子【二篇】
    小丑的经典句子【二篇】
    兄弟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xiōngdì。一指哥哥和弟弟,二指对弟弟的称呼,三指泛称意气相投或志同道合的人、亦以称友情深笃的人,四指姐妹,古代姐妹亦称兄弟,五指古代对同姓宗亲的称呼,六指古代对姻亲之间同辈男子的称呼,因亦借指婚姻嫁娶,七指古代对亲戚的统称,八指喻两者相似,不相上下,九指男子自称。以下
  • 下雨天的心情经典句子300句精选四篇
    下雨天的心情经典句子300句精选四篇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下雨天的心情经典句子300句精选四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人生感言经典句子励志【汇编三篇】
    人生感言经典句子励志【汇编三篇】
    “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人若要想活的精彩,要明白三件事情:第一是要做什么,第二是怎么干,第三是干多久。有没有哪些人生哲理的句子可以激励我们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生感言经典句子励志【汇编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退休感言经典句子150句精选三篇
    退休感言经典句子150句精选三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退休感言经典句子150句精选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最后一个月经典句子说说语录100句
    最后一个月经典句子说说语录100句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最后一个月经典句子说说语录100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