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仗与对偶的区别


经典句子 2019-07-05 23:30:19 经典句子
[摘要]对仗与对偶的区别一:对偶与对仗的区别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对偶又可分为严式对偶和宽式对偶,严式对偶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平厌相对、不重复用字(也就是对仗)。宽式对偶对严式对偶五条要求只要有一部分达到就可以,不

【www.shanpow.com--经典句子】

对仗与对偶的区别一:对偶与对仗的区别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对偶又可分为严式对偶和宽式对偶,严式对偶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平厌相对、不重复用字(也就是对仗)。宽式对偶对严式对偶五条要求只要有一部分达到就可以,不很严格。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格律诗词的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
 
   对偶和对仗是两种极为相象的语言形式。所谓“相象”,是说它们相同之处较多而不同之点较少,所以区别起来就较为困难。二者竟有何区别呢?1、对仗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2、对偶主要是从结构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仗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3、对偶里的“反对”(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意义说是对仗,就形式说是对偶,这是修辞手法的兼类现象。
 
   要真正明了对偶与对仗的特点,不妨为例为证: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个句子虽然字数相对,但由于其平仄不相对,音律欠和谐,并在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了“天下”、“之”、“而”等词语,所以不合对仗的要求,应归入对偶。
 
   再看下面的句子(对联):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幅对联不仅上下句字数相同、词性一致,且平仄相对,所以应归入对仗。
 
   至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对偶的外延大于对仗,而内涵则小于对仗。对仗一定是对偶,但对偶不一定是对仗,只有严式的对偶才是对仗。作为修辞方法的对偶,常常被广泛用于各种文体,其中古代散文和古体诗歌运用尤其频繁。对仗则是格律诗词独具的一种特殊创作技法,后来又被用于对联撰写。
   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中学课文中运用互文的古诗文句子是很多的,如: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  泉香而酒冽(《醉翁亭记》)  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阿房宫赋》)     互文的特征是“文省而意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结构特征:互省。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句前部分省去 “壮士”,句后部分省去“将军”,“将军”与“壮士”分置,前后互相交错补充。    二、语义特征:互补。如:“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诗》),木兰对着窗户,已包含对着镜子,“理”和“贴”两个动作是在同一情境中进行 的,译时应将它们拼合起来。    互文有种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一、同句互文。即在同一个句子里出现的互文。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秦”和“汉”是互相补充。又如“主人下马客在船”“东船西舫悄无言”“东犬西吠”亦属此类。  二、邻句互文。即在相邻的句子里出现互文。这类句子又可分两类:  1、双句互文。如《岳阳楼记》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多句互文。如《木兰辞》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东市”“西市”“南市”“北市”组成互文,意思是跑遍了许多市集,购齐了出征所需之物,而不是在某一个集市上只买某一样东西。《孔雀东南飞》中“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诵诗书”句,亦属此类。    三、重章互文,指写作时把完整的意思拆开,分别放在各章,阅读时把几章内容相互参照,互相补足。如《伐檀》:“坎坎伐檀兮……坎坎伐辐兮……坎坎伐轮兮……”这是诗歌辞赋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如何正确理解互文句的句义?可以按照这样的原则:即上下两句或一句中的两个陈述部分同时适应于两个陈述对象。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为例,这句话中的两个陈述部分是“喜”和“悲”,两个陈述对象是“物”和“己”,“喜”和“悲”同时陈述“物”和“己”,即为:不以“物”和“己”而“喜”和“悲”。此句用白话就很容易表达为“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感到喜悦或者悲伤。”对用一句话采用互文修辞的句子、意义的理解,同样适合上述原则,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主人下马客在船”,即为“主人和客人”“一起下了马,登上了船。”

对仗与对偶的区别二:关于格律诗的对仗以及相关的写作体会


    大家好,今天这一讲,主要为大家说一下,格律诗的对仗问题,因为,在近日,我们群里人有几个爱好者,写作律诗的时候,看意境和韵律还说得过去,但是,对仗不是很严谨。这就让自己写作出来的格律诗失色很多。我们大家都知道,格律诗是近体诗,它有严格的规矩管束,本身要做到韵律符合要求,然后,在写作律诗的时候,还要讲究对仗工整。当然,有很多的时候,写作格律诗要是想完全符合规矩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掌握最基本的诗词格律理论,如果不掌握,写作的时候肯定会出偏差的。
   作为一个格律诗的爱好者,每一个人写出来的诗句都想力求完美,尤其是律诗,是需要很深的文字功底的,在我初学的时候,也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困惑。没办法,只有补充能量。补充能量的方式除了看书自悟和虚心求教,我想是没有别的路可走的。这就需要我们初学者,不光是要有动笔的欲望,还必须静下心来,专门的研究一些必要的写作知识。在掌握了最基本的应用写作知识之后,在拿起你手中的笔,你会觉得你现在的写作会比你没掌握基础理论的时候,信心和能力提高很多。也会在欣赏别人写作的文字时候,能够运用你所学的知识,用自己的评判标准去综合分析,找出其中的精彩之处和不足。这对自己的写作是很有帮助的,也能让你在写作的时候,避开那些缺陷,使文字更加精炼,流畅。意境更趋完美。
    格律诗的形式简单,但是,各种修辞方法在实际应用上却是十分复杂的,这也是格律诗的魅力所在。
    我们通常说的格律诗,是指的近体诗。它自唐代时期形成完整的体系,分为五言、七言和排律。按照诗律学的术语,从一首诗的开始算起,每两句叫做一“联”,每联中的上一句叫“出句”,一下句叫“对句”。这样也就是说,每一联的出句和对句必须“对”,上一联的对句和下一联的出句必须“粘”。“对”和“粘”,看一句诗的头两个字,由于第一个字有时可平可仄,所以实际上主要以第二个字衡量“对”和“粘”的标准。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第一句中的“日”字是仄声字,第二句中的“河”字是平声字,符合“对”的要求,第二句的“河”字与第三句的“穷”字都是平声字,符合“粘”的要求。第三句的“穷”字是平声字,而第四句的“上”字是仄声字,又符合“对”的要求。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对和粘中在格律诗中的具体表现,掌握了“对”和“粘”的规则,我们就可以根据基本格式很容易地推导出其他各种平仄格式。
    在这里,建议初学者在写做格律诗的时候,不要用变格写作,因为,你还没弄明白拗句和拗救这些基本概念,这是需要花很大功夫才能掌握的写作技巧,正格写作,中规中矩,也不会有大的偏差。尤其是律诗,会让你写的对句中的对仗不严谨,还会你和下一个对句失粘的。我们写作格律诗不仅要运用大量的修辞方式,还要让句子的句式有相互的关联尤其是律诗,要注意起承转合,也有人叫起承转结。起,指的是首联,它是起始,要求平直。承,是指颌联,承接上文,承上启下,要求有重量,有分量。转,指颈联,要求有转折感,有变化。合或者叫“结”,是指尾联,要体现结尾性,要求含蓄而意味深长,从前有的诗评家,特别注重和强调这个起承转合。其实这种起承转合式,只是律诗的一种结构,也许是一种比较好的结构,但不是唯一的。每首诗的内容都不一样,还是应当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结构既要合理,也需要多样化。   
   本身说,格律诗还是有很多的规律可循的,比如,你要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绝句是律诗的一半,也可以说,把绝句叠加起来互粘,在注意对仗,就是律诗。明白了这种关系,希望大家在写作练习的时候,先把绝句掌握好,因为绝句并不是要求绝对对仗的,对仗也好不对仗也罢,子要是把自己的写作情感添加进去,把意象表达清楚,就应该是可以看的诗了,在练习绝句的同时,学会拗句的处理和拗救,并且有意识的练习对仗,为自己以后写律诗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曾经跟不少人说过我自己学习时的一点经验和感受。在刚练习写作格律诗的时候,真的不知道什么样的诗词才能算是格律诗词,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看的书多了,尤其是看了王力先生所著的《诗词格律》之后,才茅塞顿开的,这本书在我的手里,已经翻看的不成样子,也在上面涂鸦,当作一种感受。就是现在也还是翻看,找一些理论上的东西和技巧。希望我们的爱好者,能够看一下这本书,在看的同时,按照不同的时期,练习写作才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等你弄明白了,你会知道,原来诗词歌赋是相通的,掌握了格律诗的写作,在看一些别的资料,你就会对汉赋,宋词、元曲以及古体诗词有一个突飞猛进的认识。这也是我们常说的触类旁通。
   一、对仗的概念和分类
   对仗,在汉语词典中中有三种含义,其他两类我不详述,只说一下在诗词里的概念:对仗是指旧体诗文的词句相对偶。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下:“对仗固须工整,而亦有一联中本句自为对偶者。”蔡元培《国文之将来》:“旧式的五七言律诗与骈文,音调铿锵,合乎调适的原则;对仗工整,合乎均齐的原则,在美术上不能说毫无价值。”王力《龙虫并雕斋文集·语言与文字》:“对仗,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虚词对虚词。”还有很多对这个概念的定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意思大致都是如此。有了这样的概念我们再说一下分类,并举例说明:   
对仗的运用有宽有严,因而出现各种不同类型,有工对、邻对、宽对、借对、当句对、交股对、互文对、流水对、隔句对(又叫扇面对)等。在内容上则有言对、事对、正对、反对等名目。    
   【工对】:近体诗中用得很工整的对仗,称为“工对”。要做到对仗工整,一般必须用同一门类的词语为对,如名词中天文、地理、时令、器物、服饰等同一意义范畴的词。
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对仗相当工整。诗中的“两个”对“一行”(数量结构对数量结构),“黄鹂”对“白鹭”(禽类名词相对)、“翠”对“青”(颜色名词相对)、“千”对“万”(数词相对)都是同类词为对,非常工整。     
   【宽对】:近诗体对仗中的一种。它与工对是相对的概念。宽对是一种不很工整的对仗,一般只要句型相同、词的词性相同,即可构成对仗。这样的对仗,一般称之为“宽对”。宽对要比邻对的要求再宽一些。如一般以名词对名词、以形容词对形容词便可以。
如黄鲁直《答龙门秀才见寄》诗第二联“明月清风非俗物,轻裘肥马谢儿曹”便是宽对。
举例: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月夜忆舍弟》
 这种格式也是首句入韵。  
   【邻对】:近体诗对仗中的一种。用词义的门类比较接近的词为对,便叫“邻对”。所谓词义门类相近,如天文与时令、地理与宫室、器物与衣饰、植物与动物、方位对数量等的关系。用这些意义接近的词为对,就是邻对。
如白居易《感春》中的两句:“草青临水地,头白见花人”,草与头不同类,水与花不同类,地与人不同类,这可以算是邻对。    
   【当句对】:也叫自对,对仗的一种,一句之中某些词语自成对偶,叫作自对。如洪迈《容斋随笔》中引李义山诗:“密迩平阳接上兰,秦楼鸳瓦汉宫盘。池光不定花光乱,日气初涵露气干。但觉游蜂绕舞蝶,岂知孤凤接离鸾,三星自转三山远,紫府程遥碧落宽。”诗中多各相自为对,如第二句的秦楼对汉宫,瓦对盘;第五句的游蜂对舞蝶;第六句的孤凤对离鸾等等。
   【借对】:近体诗的一种对仗方式,或称为假对。它通过借义或借音等手段来达到对仗工整的目的。      1.借义,是利用词的多义性,通过一个词的某一种意义与相应的词构成对仗,但诗里所用的并不是这一种意义,而是另一种意义。如杜甫《曲江》诗:“借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寻常”一词具有多种含义,一为“平常”,一是“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前者是一般的副词,后者是数量词,这里用寻常来对数词“七十”,用的是它本来具有的数量方面的含义,而诗中用的却是它副词方面的意义。这就是“借义对”。      2.借音,是利用字词之间的同音关系,以甲词(字)来表乙词(字)。例如对句用了甲字,对句本来应当使用与甲字意义相类似的乙字,但用乙字在全中的意义上又不合适,于是就选用一个与甲字同音而又字义相关的丙字来结成对仗。如古句之“残春红药在,终日子规啼“,以红对子(谐紫),又如“住山今十载,明日又迁居“,以十对迁(谐千)”皆是假借,既是“借音对”。     
   【扇面对】:诗、词、曲对仗的一种格式,即隔句相对。一首诗中前联与后联形成对仗,便是扇面对。各联中的出句和对句,本身不构成对仗。就诗方面说,例如唐人白居易的《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感旧》诗:“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苦调吟还出,深情咽不传。万重云水思,令夜月明前。”第一、三句为对,第二、四句为对。词中也使用扇面对,如柳永的《玉蝴蝶》上片:“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下片“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曲中的扇面对,如程景初散套《春情》:“小小亭轩,燕子来时帘未卷。深庭小院,杜鹃啼处月空圆。”“燕子”句与“杜鹃”句即为扇面对。也即是第二句与第四句隔句为对。     
   【错综对】:古代韵文对仗的一种方式,它不拘字词的位置,相对的词语处于错综交叉的情况。如中唐诗人李群玉《杜丞相筵中赠美人》诗“裙拖六幅湘江水,髻挽巫山一段云”,“六幅”与“一段”结成对仗,“湘江”与“巫山”也结成对仗,但位置不同。这便属于错综对。
     【流水对】:近体诗对仗的一种。流水对是出句与对句在意义上和语法结构上不是对立的,而是有上下相承的关系,两者不能脱离或颠倒,而是有一定秩序的语言结构。如杜甫《闻官司军收河南河北》诗的两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它们有前后相承接的关系,必须是从四川的巴峡到达巫峡,然后才能再从襄阳到达洛阳,先后的次序不能倒置,而语句的关系上,是下句承接上句,两者构成一个顺承复句,而这两句使用的词语,却构成对仗。这种对仗有如流水,从上游流到下游,故称之为“流水对”。     
   【合掌对】:是格律诗对仗的一种病句句式。一首诗中,出句与对句所用的词基本同义或完全同义,上下句意思相重复,好像两只手掌合在一起,故称这样的对仗为“合掌”。合掌是对仗时应当避免的。如宋之问《初到黄梅》诗:“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途中同马上、暮春与寒食,意既合掌。
词语对仗的要求是:词义必须同属一类,如以山川对山川,以草木对草木等;词性必须基本相同,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平仄必须相对,即以平对仄或以仄对平;结构必须对称,即以单纯词对单纯词,以合成词对合成词;另外,要避免同字相对。关于对仗的模式,大家可以参看《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那些都是最基础的知识范畴,如果不掌握,写作格律诗就会很容易出现对仗不严谨情况
   二、对仗与对偶的区别
   另外,大家必须把对仗和对偶搞清楚,不要让两个概念混淆。他们本不是一回事,只是有相同之处但又是区别明显的。《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对偶:修辞方式。用对称的字句加强语言的效果。
对仗:(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的对偶语句。
对仗除了具备对偶所具有的特征之外,它还要求联句的上下两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是词性一致,平仄相对,且上下两句同一位置上不得使用同一词语。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等。
对仗的要求是极为严苛的。只有符合上述原则的格律诗词联句才叫对仗,否则就不是对仗或对仗不工整,这在格律诗词创作中是绝对不允许的,因而遂成为创作和欣赏格律诗词的重要标准之一。对仗是非格律诗词莫属的专用术语专有名词,尽管格律诗词中的对仗同时也符合修辞中的对偶的标准和要求。
我们只能这样说,是“对仗句”也就必然是“对偶句”,但是“对偶句”就不能说是“对仗句”。特别是诗句及词句在讲究炼字炼句炼意的锤炼语言的艺术标准上,二者是不可相提并论的。
   三、在实际写作中,对仗的运用
秘友,老秘网建议您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好习惯,如需查看隐藏内容,请用自己的话回复点评几句,系统将自动替您支付3两文银给作者。如文银不足,请先投稿一篇,即可赚取10两文银。如恶意灌水,可能被重扣文银。详见“新手必读”或咨询右侧在线客服,感谢支持!
    好了,说三道四一番,也该结合自己的作品说一点体会了,给大家录用一首我写的:
五律--品茗思旧
泓泉升紫气    ⊙平⊙仄仄
茶半溢清香    ⊙仄仄平平(韵)
绿叶解心事    ⊙仄⊙平仄
黄花抚内伤    平平⊙仄平(韵)
低眉思旧事    ⊙平⊙仄仄
举目看春光    ⊙仄仄平平(韵)
又是一年去    ⊙仄⊙平仄
何时能自强    平平⊙仄平(韵)
 
《山水画意境的概括》
文/黑豹忠诚
野水无人渡,
孤舟尽自行。
远山寻旷古,
近岭隐苍生。
颤颤衰翁至,
悠悠青草鸣。
欲非阁外雨,
诗亦酒中情。
 
本作的韵脚:行 生 鸣情
韵部是:八庚
----仄起首句不押韵五律格律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就写到这里,希望大家能够对我的作品品头论足。文/黑豹忠诚
 

对仗与对偶的区别三:对偶与对仗的异同


姚芳藩等编的《古文自学辞典》(陕西教育出版社)却又是这样解释的,所谓“对偶”就是“修辞方法一种,……诗歌中叫‘对仗’”。林三松等主编的《写作艺术技巧词典》(北京出版社)中这样解释对偶的:“用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两个词组或句子对称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手法叫对偶,也叫对仗。”这里,把“对偶”和“对仗”当成了同一概念。事实上,二者还是有区别的。
一、对偶与对仗
那么,什么是对偶?什么是对仗?
1、对偶
谭永祥的《汉语修辞美学》(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中说:“上下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者相似,富于整齐、对称的均衡美,这中修辞手法叫对偶。”(其实,他也把“对偶”当成“对仗”的)也就是说,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是从语言的角度来说的。根据这一定义,我们可以这样归纳其基本要点就在于“字数上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的两个句子”。它主要分为正对、反对、串对几种类型。
2、对仗
黄志浩的《古代诗词创作与鉴赏》(汉语大词典出版社)中指出:“所谓对仗,顾名思义,是指出句与对句像仪仗队一样两两相对。……律诗中间的颔联、颈联需要对仗,是律诗标志之一。……它要求‘字数相等,语义相对,平仄相反,词性相合,结构相同。’”也就是说,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特别要避上下两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二、对偶与对仗的异同
1、表现形式上的异同
(1)相同点
通过比较看,二者相同点在于都有一个“对”字,说明了都应该是两句相对的,整体结构要相同,意义是要相关(也就是有一定的联系)。其审美作用都是使语言的音韵更加和谐,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美,提高表达效果。
(2)不同点
对偶限于“字数上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的两个短语或者句子”而已,而对仗却是具备了对偶的要求外,还要求词性一致,平仄相对,意义相反(否则就“合掌”,这在诗歌中是不可取的),不能在上下句中的相同结构位置上出现相同词语。也就是说,对仗在形式要求上比对偶高。
我们在此,通过例子来说明。
例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到底是对偶或者是对仗?
按照对偶特点和要求来看,这两个句子是符合对偶的要求的。但不是对仗,因为其平仄不相对,音律不太和谐,特别明显的是在同一结构位置重复使用了“天下”、“之”、“而”等同一词语,所以不合对仗的要求。
再如,刘禹锡《酬白乐天扬州初逢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其中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就是对仗。我们无论哪个方面看,不但合乎对仗原则(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而且对得极为工整明了。
2、使用范畴不同
对偶属于语言运用范畴,是一种修辞手法。作为修辞方法的对偶,常常被广泛用于各种文体,两个偶句互为补充、相互映衬,使语言颇具形式美和表现力。
对仗属于诗词中写作范畴,是一种表现手法。可以这样说,对仗是格律诗词独具的一种特殊创作技法。格律诗要求颔联与颈联必须对仗。由于律诗本身对语言运用有很高的艺术要求,讲究炼字炼句,而对仗正好达到这样的要求,成为格律诗的专用语。
总之,通过比较,我们了解了对仗和对偶的异同,这对于分析诗文,或者写作诗文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shanpow.com/mrmy/362973/

《对仗与对偶的区别.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阅读
  • 兄弟情深的经典句子集合5篇 兄弟情深的经典句子集合5篇
  • 兄弟情义的经典句子精选四篇 兄弟情义的经典句子精选四篇
  • 党建引领经典句子【汇编四篇】 党建引领经典句子【汇编四篇】
  • 中秋节祝福经典句子80句三篇 中秋节祝福经典句子80句三篇
  • 2023三毛经典句子200句精选5篇 2023三毛经典句子200句精选5篇
  • 人生百味经典句子57句【热】 人生百味经典句子57句【热】
  • 生活感悟经典句子200句【荐】 生活感悟经典句子200句【荐】
  • 关于人生的经典句子200句【五篇】 关于人生的经典句子200句【五篇】
为您推荐
  • 心态年轻的经典句子心态的演讲稿锦集四篇
    心态年轻的经典句子心态的演讲稿锦集四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态年轻的经典句子心态的演讲稿锦集四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孤独的城市经典句子锦集【精选】
    孤独的城市经典句子锦集【精选】
    “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人若要想活的精彩,要明白三件事情:第一是要做什么,第二是怎么干,第三是干多久。有没有哪些人生哲理的句子可以激励我们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孤独的城市经典句子锦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 关于孤独的城市经典句子【二篇】
    关于孤独的城市经典句子【二篇】
    舔狗,网络流行词,意思是指对方对自己没有好感,还一再地放下尊严地用热脸去贴冷屁股的人。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孤独的城市经典句子【二篇】,欢迎品鉴!
  • 中秋节的经典句子【汇编九篇】
    中秋节的经典句子【汇编九篇】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秋节的经典句子【汇编九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英语经典句子短句【荐】
    英语经典句子短句【荐】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词组(短语)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情,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者制止,表示某种感慨,表示对一段话的延续或省略。句子和句子中间有比较大停顿。它的结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省略号、或感叹号。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英语经典句子短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
  • 小丑的经典句子【二篇】
    小丑的经典句子【二篇】
    兄弟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xiōngdì。一指哥哥和弟弟,二指对弟弟的称呼,三指泛称意气相投或志同道合的人、亦以称友情深笃的人,四指姐妹,古代姐妹亦称兄弟,五指古代对同姓宗亲的称呼,六指古代对姻亲之间同辈男子的称呼,因亦借指婚姻嫁娶,七指古代对亲戚的统称,八指喻两者相似,不相上下,九指男子自称。以下
  • 下雨天的心情经典句子300句精选四篇
    下雨天的心情经典句子300句精选四篇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下雨天的心情经典句子300句精选四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人生感言经典句子励志【汇编三篇】
    人生感言经典句子励志【汇编三篇】
    “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人若要想活的精彩,要明白三件事情:第一是要做什么,第二是怎么干,第三是干多久。有没有哪些人生哲理的句子可以激励我们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生感言经典句子励志【汇编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退休感言经典句子150句精选三篇
    退休感言经典句子150句精选三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退休感言经典句子150句精选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最后一个月经典句子说说语录100句
    最后一个月经典句子说说语录100句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最后一个月经典句子说说语录100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