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七篇】


语文教案 2023-11-20 17:33:05 语文教案
[摘要]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七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www.shanpow.com--语文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七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综合课。

1、认识“盆”、“位”等12个生字,会写“分”、“要”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3、通过自读,知道诚实是人的美德,愿意做一个诚实的人。

识字 读文

识字及理解为什么雄日会成为继承人。

小组合作表演

课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板书课题,生齐读)

读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提问)

二:初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字音。先自己读,再同桌交替读、听,纠正错误的读音。

3、标出自然段序号。

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语、齐读、开火车读检查生字的读音。提醒学生“并” 、“盛”是后鼻韵。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后评议,注意纠正错误读音。

分段练习朗读

1、第一自然段

a. 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b. 老师引读。师问:什么时候?谁要干什么?他宣布了什么?

学生以读代答。(很久以前,有位国王要挑选一个孩子做继承人。他宣布:谁能用这些种子培育出最美的花,谁就是他的继承人。)

2、第二自然段

a. 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b. 教师范读。听一听,老师读出了什么语气?(盼望花开)你也来学一学。(注意指导:十分、天天、看啊、看啊)

c. 指名读、分小组读。

3、第三、四自然段

a. 自由练读。

b. 练习人物的对话,想一想国王问雄日的话,国王和孩子们的对话,注意人物的身份,读出不同的语气。

c. 指名分角色读,小组分角色练读。

通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用齐读、开火车读、个别读的方法,检查生字的读音。

2、朗读课文

二、讨论

1、国王为什么要选雄日做继承人?

a. 小组讨论交流。

b. 汇报讨论结果。

三、指导书写

1、学生对书上田字格中的字逐一观察,想一想,提醒大家写字时要注意的地方。如:不能把“分”的“八”字写成“人”字。

2、学生先描红,再临写。

四、完成课后“读读想想”。

1、指名朗读,齐读。

2、“十分”可以换成什么词?(“非常” 、“特别” 、“格外”等)

3、试着用“十分”说一句话。(鼓励与众不同)

五、拓展练习

六、续编故事:雄日当了国王以后……

板书设计:

29、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国王:发花种选继承人

雄日:用心培育不发芽(诚实)

第2篇: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识字一 (所有的教学反思在后面)

学习目标:

1、认识“万、复、苏、柳”等13个生字,引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2、正确、整齐、规范书写“万、冬、齐、丁、百”5个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4、主动收集积累春天的词语。

5、认识并了解春天给大地带来的变化,使学生产生好奇,激发学生了解、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小朋友,春姑娘悄悄来到了我们身边,她给大地万物带来了生机。春天在哪里呢?今天,老师和你们去找找春天,好吗?

2、播放《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学生闭上眼睛边拍手,边唱歌。

二、图文结合,认知词语

1.语言过渡:睁开眼睛看看插图上春天的景色,美吗?是呀,春天给大地披上了绿装,到处生机勃勃,春意盎然。小朋友,春天在哪儿,你能找到吗?

2.认识词语。

随机学习四组词语。(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词语卡片,让学生读一读字音,在图上认一认,唱一唱有关小动物的歌儿,说一说花儿的颜色,有关事物的特征等)

3.揭示课题,巩固字音。

刚才这些词语是语文书上《识字1》的内容。(板书:识字1),你们看,它们正排着队,等着小朋友去认识呢!请小朋友读一读这些词语,比较难读的可以多读几遍,也可以请小组中的同学帮帮忙。(学生自由读)

三、读中悟情,读中积累

1.语言渲染:春天来了,春风轻轻地吹,春雨淅淅地下,柳丝吐翠,小草茵茵,嫩芽破土,大地葱绿;燕子、布谷、蜜蜂飞来了,为春天增添了几多生趣;梨花、杏花、桃花张开笑脸,为春天增色添彩!你愿意美美地读一读吗

?让小朋友们感受一下春天

多美呀!

2.学生诵读韵文,边诵读边想象,达到熟记积累。

四、总结全文,延伸拓展

1.师总结。

2.课后,小朋友去找一些有关“春天”的诗歌或成语,读一读。

五、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要求书写的生字并口头组词。

2.认识3个新偏旁。(“日”字底,“木”字旁,草字头)

3.学生看笔顺图自学生字,描红课本上的生字。

4.说说是怎么记住生字的。

5.说说书写注意点。

6.教师在田字格示范书写。

7.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六、课堂作业设计

背诵课文。写好生字。

板书设计

识字一

冬 百 齐

1、柳树醒了

学习目标:

1. 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说、话”等6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通过朗读去感知和感悟春天的美。

3. 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眼光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天吗?板书“春”字,说说你看见这个字想到什么?

2.做“一字开花”游戏,看谁说得多。

3.出示课文插图,老师这儿也有一幅美丽的图画,想看看吗?你看到了什么?(感受春天大地复苏的情景)。

(二)初读,了解短文

1. 同学们,春天来了,到处都是春天的气息,你们看这幅图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有的在拍照;有的在寻找春天;有的在唱歌。)

师总结:是的,他们唱呀跳呀,在歌唱春天,歌颂美好的大自然,请同学们打开书读一读课文第1课。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出示字词卡片,反馈读音。

(1) 板书课题:1.柳树__了

(2) 谁来读课题,柳树怎么啦?(醒)谁能从字卡中找到“醒”字贴上去?(补题后让这位学生带着大家再读课题)

(3) 除“醒”字外,你们还会认儿歌中的哪些汉字?下面老师考考大家,请看字卡。(老师出示字卡,请学生读字并组词)

3.分节读文,了解内容。

(1)读第一节,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春雷跟柳树说话,柳树就醒了) 教师板书:说话醒了

①柳树在谁的帮助下醒了?(春雷)教师板书:柳树春雷

②春雷怎样跟柳树说话,小柳树睡醒了又是什么样?你能想像着再读一读第一小节吗?

(2)春雷的朋友们还和柳树在一起做什么啦?分小组学习第二、三、四小节。 ①以小组形式汇报,老师板书:春雨 洗澡 柳枝 软了

春风 梳头 柳梢 绿了

春燕 捉迷藏 柳絮 飞了

(3)春天里的景物那么可爱,让我们一起读读最后一个小节,看看着急了的柳树在干什么?

①齐读第五小节。

②请同学说一说又知道什么啦?教师板书:柳树玩耍小朋友长高了。

③哪些同学愿意跟柳树做朋友站起来,看着板书背一背。

(4) 同学们,春天万物都在生长,除了柳树醒了,还有什么也醒了呢?

(5)春天真的是太美了,让我们再欣赏这美丽的图画,读一读课文吧!(自由读)

(三)巩固生字,写好字

1.看板书再读词。

2.指导书写。

①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写好两个相同偏旁的汉字,你们看田字格表里是哪两个字 ②这两个字的偏旁谁认识?(言字旁)

③写言字旁时第一笔点起笔不能太低,横要向上斜一点,折要向左斜一点,注意左边偏旁窄一些,右边部分宽一些。

④描红。

⑤自己练写,老师巡视。

⑥成果展示。

(四)课堂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2、写好“说、话”两个字。

板书设计 1 柳树醒了

春雷 说话 柳树 醒了春雨 洗澡 柳枝 软了 春风 梳头 柳梢 绿了 春燕 捉迷藏 柳絮 飞了 柳树 玩耍 小朋友 长高了

第二课时

(一) 复习

1.开火车抽读字卡:醒、雷、澡、枝、软、梳、梢、耍

2.完成课后说一说。

3.请同学领读词语:(老师出词语,同学领读)

(二)读背课文

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学生齐背。

(三)实践活动

仿照课文编诗句,说一说。

(四)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说说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

2、教师范写。

3、学生书写,师生评议。

(五)课堂作业设计

1 、完成练字作业。

2 、词语连线练习。

春雷 说话 柳树 醒了

春雨 洗澡 柳枝 软了

春风 梳头 柳梢 绿了

春燕 捉迷藏 柳絮 飞了

柳树 玩耍 小朋友 长高了

板书设计:

1 柳树醒了

春雷 说话 柳树 醒了

春雨 洗澡 柳枝 软了

春风 梳头 柳梢 绿了

春燕 捉迷藏 柳絮 飞了

柳树 玩耍 小朋友 长高了

第3篇: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贝、原”等6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

根据课文特点,以插图设计教学主线,体现课堂教学的形象性、情感性、创造性。课文插图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加课本的形象性而精心绘制的。利用插图来组织教学显得新颖别致,符合学生的心理,能给教学增色不少。

根据课文段落的特点,可以精读一段,明白学习方法后,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自己探索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学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2.鼓励学生用笔画出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书写。

2.理解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并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下来。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

课前准备老师:

1.图片

2.字卡、词卡

学生:彩笔和画纸

3.图画纸、彩笔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个性备课

一自读识字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上课之前,老师先带大家去祖国各地参观好吗?注意边看边想一想,我们都去了哪些地方,看到了什么?(展示:各地风光图片)

2.谁来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你看到的景物美吗?指名答。

3.是啊,我们祖国各地真美啊!今天还有五位小朋友想告诉我们,他们从小生活的家乡也更美。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想一想,这五个小朋友分别来自哪里?注意读准字音。

2.检查学生认识生字的情况。

(1)把生字娃娃的帽子去掉,自由认读。

(2)下面我们玩“捡贝壳”的游戏吧。(课件)生字娃娃躲到贝壳下面去了,谁读对了,贝壳就是你的啦!(开火车认读)

生字:宽脚捡壳按虾原奔密楼匹市

(3)齐读生字

1、认真看图,交流看到了什么?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想一想,这五个小朋友分别来自哪里?注意读准字音。

3、认读生字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2、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二合作交流

二、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检查反馈学生初读课文后的识字情况

1、读带有生字的词语或短句,强化识字(可用卡片或用课件)

画笔山峰丛林草原屋前屋后一望无际又高又大

瀑布码头一艘艘装满货物的轮船骑在马上赶着羊群

(出示的词语要带音节,读词语中可了解山峰、丛林、瀑布等词的意思;认识山字旁。)2、形式:可指名读、可开火车读。

3、师配乐范读文,学生看图欣赏(整体感受语言的美)

4、听了课文说一说,都介绍了谁的家乡,他们的家乡都在哪?

涛涛的家乡在──海边

山山的家乡在──山里

平平的家乡在──平原

青青的家乡在──草原

京京的家乡在──城市

3.说一说本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4.初步感知课文后,说说你打算先到谁的家乡去。

第4篇: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预习提示

1、自由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处理。

2、用“——”画出向海水提问的句子。

3、那么海水是怎么回答的呢?请到文中画出来读一读。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海的美丽富饶,体会打鱼人的辛苦,激发学生探索大海、探索自然的积极兴趣。

2、学习并掌握本课8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掌握新的笔画“撇折”。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勤学好问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具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小朋友,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欣赏有关大海的图片)

2、喜欢大海吗?那你们了解海水吗?你知道它为什么是蓝色的,你知道它为什么是咸的吗?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海水》。

3、板书:《海水》。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手指课文,听老师读。

2、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不认识的字。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这些字。

4、指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5、全班齐读课文。

6、小组比赛读。

7、师生问答读。

三、随文识字。

1、出示词语,学生自己先认读。

(1)指名读。

(2)跟老师读。

(3)指名开火车读。

2、试一试把词语回到课文,指名读。

3、齐读全文,在读中巩固生字的认读。

4、出示字宝宝。

(1)自己试着读。

(2)同桌互相考一考,认读字宝宝。

(3)出示字卡抢读识字。

5、师生接读课文。

四、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读课文,用“———”画出作者向大海提出的问题。

指名回答,指导朗读。

指名读,强调“么”要读得轻而短。

师示范读,读出疑问的语气。

全班齐读。

2、师问:“那么海水是怎么回答的呢?”请大家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3、为什么海水的怀里抱着天,海水就那么蓝呢?

4、那么“渔人”是干什么的?,你们知道吗?

5、师小结:捕鱼人的汗水居然把一望无际的海水变成咸的!这让你想到了什么?

6、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自由认读。

2、学习新笔画“撇折”,指导书写。

3、指导书写“回、因”。

4、师范写,生书空。

5、指名说笔画顺序。

6、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⑴生描写,师指导。

⑵指导书写“问、为、什、么”。

⑶说笔画,说要点。

⑷描红,练习写字。

⑸师个别辅导。

⑹展示作业。

六、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收获真大,收获了词宝宝、字宝宝、读熟了课文、还学会了写字,了解了大海的知识,你们真棒!老师奖励你们一首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第5篇: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病人医生别人树干奇怪七个人

2.导入新课。

棉花姑娘生病了,她焦急万分,请来了燕子、啄木鸟、青蛙帮忙治病,可是他们对棉花姑娘的病症都束手无策。最后,一群“医生”来帮她治好了病,这群医生是谁呢?让我们打开课本,一探究竟吧!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棉花姑娘遇到了一件什么麻烦事?

明确: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有许多可恶的蚜虫。

2.想象一下,美丽的棉花姑娘发现自己的叶子上长了蚜虫,内心会有怎样的想法呢?

明确:哎呀,这些可恶的蚜虫真讨厌!把我的“衣服”都咬破了,我还要吐棉花、结棉籽呢!要是这时有医生来帮我看病,捉走蚜虫就好了!

3.这时候,棉花姑娘多么盼望医生来给她治病啊,她向哪些“医生“寻求过帮助呢?

明确:棉花姑娘向小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寻求了帮助。

4.燕子、啄木鸟、青蛙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吗?这是为什么呢?

明确:他们都没有治好棉花姑娘的病。因为燕子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啄木鸟只会捉树干里的害虫;青蛙只会捉田野里的害虫,他们都帮不了棉花姑娘。

5.燕子、青蛙、啄木鸟都帮不上棉花姑娘的忙,那么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呢?

明确:是一群七星瓢虫。

6.棉花姑娘的病被治好了,她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明确:棉花姑娘很开心,从文中”她咧开嘴笑啦“可以看出来。

仿照示例给出的ABAB式短语,在横线上填空。

示例:碧绿碧绿的叶子

雪白雪白的棉花

我会填:瓦蓝瓦蓝的__________

火红火红的__________

答案示例:天空 太阳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试题,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1)棉花姑娘生病了,因为叶子上长了,她很焦急,于是向()()()寻求帮助,可是他们都没能帮上忙,最后,是()医治了棉花姑娘。

明确:蚜虫 燕子啄木鸟青蛙 七星瓢虫

2.总结。

通过学习,我知道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都对人类有益。我们以后再看到这些益鸟、益虫就不能捉来玩了!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让它们好好保护环境。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第6篇: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猴、结”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结、只、空”,会写“块、非”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主要情节。

3.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词,并能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了解并积累“又 又 ”形式的词语。

4.能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

【教学重点】

了解表示动作的词的不同含义,并学习运用。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什么事都应该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以图导言,激趣导入

教师板画一座小山。

1.谈话:同学们都很喜欢小动物,瞧,今天我们的课堂上就来了一只小猴子。(在小山上贴上一只小猴子图片)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猴子呢?(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只小猴子的故事。

2.板书课题:小猴子下山

3.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大声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在文中画出小猴子都去了哪里。

3.分组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引导学生齐读课文,启发学生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喜欢这只猴子吗?

2.组织同桌互相说一说。

3.组织全班交流。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点。

3.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4.组织全班展示。

第7篇: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一块地非常往前西瓜进行天空

2.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小猴子下山经过了好多地方,看见了好多好东西。这节课让我们来看看小猴子下山后做了哪些事。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第1自然段用了什么词来形容玉米?你还能在课文中找出类似的词语吗?

明确:又大又多。还有又大又红、又大又圆。

“又__又__”式词语:

又高又瘦又矮又小又高又壮

又香又甜又白又亮又惊又喜

又说又笑又哭又闹又蹦又跳

又长又细又鲜又嫩又气又急

2.想一想:小猴子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想了些什么?

明确:哇!这么多、这么大的玉米啊!看上去好好吃!我要掰一个回家!

3.小猴子为什么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明确:因为小猴子这时看到桃子又大又红,真惹人喜爱,馋得不得了,就顾不得玉米了。

4.从小猴子又扔了桃子去摘西瓜,可以看出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猴子?

明确:玉米又大又多,桃子又大又红,西瓜又大又圆,都很惹人喜爱。小猴子见一样,馋一样,摘一样,又扔一样,说明它没有明确目标,做事不专一。

表示“不专一”的成语示例:

三心二意喜新厌旧心猿意马

见异思迁半途而废有始无终

表示“专一”的成语示例:

一心一意心无二用心无旁骛

全心全意专心致志全神贯注

5.小猴子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明确:因为他见一样拿一样,但是见到一个更好的东西,就会把前面拿的东西扔掉。他扔下西瓜去追小兔子是错误的,明知道小兔子会跑还去追。最后,小兔子不见了以后,他就只能空着手回家了。

6.小猴子走在回家路上,心里会想些什么?

明确:唉!真是不该扔了玉米去摘桃子,又扔了桃子去摘西瓜,还扔了西瓜去追兔子。真是后悔啊!现在搞得两手空空,等会儿回家妈妈一定会批评我的。唉!

7.找出课文里描写小猴子手的动作的词语,结合字典,理解词语的含义。

明确:“掰”指用手把东西分开或折断;“扛”指用肩膀承担物体;“扔”指把手上的东西丢掉;“摘”指用手采下或取下;“捧”指用双手托;“抱”指用手臂围着。

8.你能用上面的词语造句吗?

明确:

①小猴子掰了一个玉米。

②爷爷扛着锄头往田里走去。

③小华把垃圾扔进了垃圾桶。

④小华帮奶奶摘苹果。

⑤小周捧着几个苹果回家去了。

⑥这个西瓜太大了,他抱不动。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小猴子下山,先来到__________,再来到__________,又来到__________,最后回家了。

(2)小猴子下山,先掰了__________,再摘了__________,又抱了__________,最后去追__________。

明确:

(1)玉米地里桃树下西瓜地里

(2)玉米桃子西瓜兔子

2.选择生字填空。

①扛②扔③抱④捧⑤掰

(1)今天我跟着奶奶到玉米地里( )玉米。

(2)我看见平平在教室里乱( )东西。

(3)妈妈一回家,我就想要( )妈妈。

(4)小猴子( )着玉米一边走一边玩。

(5)我( )着心爱的玩具,舍不得放下。

明确:

(1)⑤(2)②(3)③(4)①(5)④

3.总结。

课文写一只小猴子下山,先来到玉米地,看到玉米又大又多就摘了玉米;又来到桃树下,看到桃子又大又红,就扔了玉米摘桃子;又来到瓜地里,看到西瓜又大又圆,又扔了桃子摘西瓜;在往回走的时候,看到一只小兔子,又扔了西瓜追兔子,结果一无所获。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专一,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这样才能有所收获。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略)

本文来源:https://www.shanpow.com/jx/638055/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阅读
  • 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语文教案集合8篇 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语文教案集合8篇
  •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语文教案精选十五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语文教案精选十五篇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汇编七篇】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汇编七篇】
  • 四年级组语文教案精选10篇 四年级组语文教案精选10篇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汇总十篇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汇总十篇
  • 四年级下册《全神贯注》语文教案十一篇 四年级下册《全神贯注》语文教案十一篇
  • 初二芦花荡语文教案汇编15篇 初二芦花荡语文教案汇编15篇
  • 人教版初一语文教案【9篇】 人教版初一语文教案【9篇】
为您推荐
  • 高中语文教案《陈情表》【8篇】
    高中语文教案《陈情表》【8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教案《陈情表》【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题西林壁语文教案范文十五篇
    题西林壁语文教案范文十五篇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题西林壁语文教案范文十五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 《假如》小学语文教案及反思【八篇】
    《假如》小学语文教案及反思【八篇】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假如》小学语文教案及反思【八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 《小池塘》语文教案(锦集8篇)
    《小池塘》语文教案(锦集8篇)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池塘》语文教案(锦集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十三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十三篇】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十三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篇】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篇】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雨巷语文教案范文九篇
    雨巷语文教案范文九篇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雨巷语文教案范文九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语文教案-18、《灰椋鸟》精选十二篇
    语文教案-18、《灰椋鸟》精选十二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18、《灰椋鸟》精选十二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新一年级语文教案(合集15篇)
    新一年级语文教案(合集15篇)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新一年级语文教案(合集1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幼教中班语文教案《雪》范文汇总十七篇
    幼教中班语文教案《雪》范文汇总十七篇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教中班语文教案《雪》范文汇总十七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