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军换防陕西


重庆 2019-05-08 04:08:47 重庆
[摘要]一:[54军换防陕西]志愿军54军第44军130师54军133师134师135师1958年7月,54军主力从朝鲜撤军,134师于5月先期回国,54军从朝鲜回国后,军部驻重庆,130师驻防四川雅安;135师驻四川江津;134师在甘肃,平叛结束后驻四川南充。部队回国即进行裁员简编。135师后勤副师长莫

【www.shanpow.com--重庆】

一:[54军换防陕西]志愿军54军

54军换防陕西_志愿军54军


第44军130师54军133师134师135师
1958年7月,54军主力从朝鲜撤军,134师于5月先期回国,54军从朝鲜回国后,军部驻重庆,130师驻防四川雅安;135师驻四川江津;134师在甘肃,平叛结束后驻四川南充。部队回国即进行裁员简编。135师后勤副师长莫跃文带一批干部转四川成都无缝钢管厂,其中130师有389团政治处主任。134师400团团长汪学太转南充搞石油。130师副师长陈德志转业到宜宾高压电器厂任党委书记。1958年--1965年由130师转业的干部如下:
师机关
财务科科长张汉文、师管理科助理员王万荣、高炮营长乔奎跃、师部助理员王荫三、干部科助理员赖恒平,
388团
干部处长张琏、保卫股李平、5连副连长李向荣、朱文、魏虎山,
389团
郭兵、冯桂友、李铁生、李庆珍、胥凡。
390团
宋桂臣、赵德明、刘宝奎、王惠卿、刘奎、唐庆安、贾文友、齐国友、王盛高、
炮团
周星祖、田国瑞、王立业、范青香、杜振刚、莫跃胜, 
运输连邢希祥,
 警卫连卿禄全,
 房甫原133师,1945年参加革命冀平津支队,1952年随133师入朝。后到130师任师部体育室主任,齐润生管理科长,后改通信科长,李维喜通信科长,1958年接枣庄籍南景新388团炮营营长职务。1961年带领80多个130师转业干部到温江军分区。房任什仿武装部任部长。后到广汉干休所休养。
刘连仲在新都民政局干休所。蔡世赢在高炮营当营长。
130师388团
忆战友李平 原130师388团保卫股长李平,
老战友(原师秘书科助理员)王荫三生前的一篇回忆短文.  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后,我在同学李谷樵的介绍下,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我当时所在的部队是第44军第130师,由于我上过中学,当时我的文化水平在部队也算个知识分子了。就被分配在师政治部宣传队当宣传员。1949年4月,毛主席、朱德总司令向全军发出向江南进军的命令,我130师在天津大毕庄召开南下誓师大会。会后,当战友给我介绍已担任388团政治处宣传队分队长李平时, 6月间,许多出生在白山黑水之间的东北人,因为长途行军,干部战士大部水土不服,染上了陧疾,生病的战友逐渐增多。李平忍着病痛,照常工作,有时还照顾患病的战友。时值雨季,为了追赶白崇禧的部队,开始了上高追击战,部队沿着浙赣铁路一侧,昼夜兼程为了抄近路,走的是田间小路,那真是身上淌汗水,衣服粘满泥!李平的两只脚也打起了血泡,可他没有叫一声苦,想的受到快点截击住蒋匪军,推翻那里压在人民头上的大山,把人民群众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
  1953年1月,130师整编后,奉命入朝参战.这时,已调任师政治部保卫科助理员的李平,又成了大忙人,在专列上他警惕地保护着首长的安全.到武汉市江汉货场换发服装时,他提醒战友把衣服里的东西都取出来,怕有人把火柴忘在兜里,给仓库留下火灾隐患;担心把记事本丢失造成泄密.火车到关外第一大站锦州正值早饭时候,早已饥肠辘辘的我们抓紧时间吃饭,而身负保卫工作的李平,却忙着看站台周围的岗哨是否到位,等他忙完了,热腾腾的大米饭,已冻起了一层硬壳.当天下午,我们专列到达大虎山车站,因前边运输军用物资的列车出了故障,我们在专列上被迫停止了一天一夜,部队到达丹东又住了一周,政治部官兵住在六道口周围的居民家里,为了防止丢失武器弹药,师保卫科全员出动每家每户检查.
  部队在朝鲜的六年中,他参加了金城反击战及停战后,协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无论是在师政治部还是在388团任保卫股长,他都能任劳任怨,始终战斗在工作第一线,他的优良品质和人格魅力都给我和战友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1955年夏季,部队要换新式装备,我们俩都参加了这项保密性及强的工作任务,随首长住在朝鲜东海岸玉坪火车站附近,装备都是夜深人静时到达,连续半个月他都没有睡个好觉.由于他胆大心细,保密措施得力,整个换装工作没有发生任何问题,圆满地完成这项保密任务,受到首长的称赞!
在朝鲜外事活动比较多,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国际影响,对我军声誉更会带来不利.1954年为庆祝建国五周年,师部在东海岸文川郡进行阅兵师和文艺演出,来宾有江原道\咸镜道南道领导和朝鲜人民军将领.李平负责为外宾的警卫任务.他没有利用职权看节目,他在场内场外不时的检查安全岗哨.把精力放在保护好外宾上.
  1958年10月,他因身体原因,转业离开了老部队,转业到四川宜宾高压电器厂工作,先后任过厂保卫科长\党办主任,每次变动他都愉快地服从组织上的安排,工厂搬到大足后,他又任过后勤总支书记,深入施工现场检查工作。1971年调任保卫科,由于工作出色,不久被选为厂党委委员,铸造分厂总支书记,面对新工作,他与领导密切合作,很快适应了新的工作。
135师
6排 6号墓:罗开望 男 镇南县斗波冲人 1948年9月入伍 135师404团2连长1949年2月入党1952年6月10日牺牲时?岁
张连江 志135师 山东,
45军135师403团在广东省佛山市改称54军135师403团54军162师484团
1945年8月底,冀中军区参谋长沙克带31团挺进辽西。10月,在辽宁朝阳列入东北人民自治军第3前线司令部(即锦热军区)序列。同年11月,31团编入冀热辽军区(热辽纵队、黄永胜纵队)27旅仍为31团,团长刘江亭、政委吕炳安。
1946年2月27日,31团参加桲椤树川围歼战。4月,31团缩编成4个连与七十团2营4连、5连(参加过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战斗的“红1团”2连1排、2排和侦察排扩编,7月,该部又调出辽西支队)在凌源县刀尔登百牛群合编为辽西支队,下辖3个大队。司令员孔瑞云、政委吕炳安、副司令员刘江亭、参谋长韩怀智(后刘士彬)。3月18日,刘江亭率1大队奔袭锦西虹螺蚬国民党据点,消灭敌军和土匪100多人,缴长短枪40多支。继之,3大队奔袭北宁线,攻占山海关与绥中之间的前卫火车站,消灭守敌铁路交警一个中队,毙敌6人、俘敌34人,缴获轻重机枪3挺,步枪、卡宾枪20多支,一度中断了北宁线的交通。在攻打凌源以南黑山科、毛杖子惯匪“九江龙”的战斗中,2大队副大队长房杨达率两个连,与敌激战,消灭土匪60多人、击毙20多人,缴获部分武器和军用物资。几次战斗的胜利,为开辟辽西根据地,发展武装斗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8月5日,辽西支队包围赤峰败退到叶柏寿的国民党93军22师师部和两个团,与敌激战16个小时,歼敌500余人,缴获装满弹药的汽车7辆、吉普车l辆、大车30余辆。10月15日,辽西支队参加了解放建昌的战斗,缴获甚丰,受到冀热辽军区的通令嘉奖。11月,辽西支队为粉碎敌12师对辽西地区的“围剿”进攻,参加了梨树沟门、杜家屯等地战斗,歼敌800余人,缴获六○炮4门、迫击炮2门,各种枪支100多支,鼓舞了辽西地区人民的斗志和我军的士气。12月,辽西支队在辽宁省建昌县改编为冀热辽18分区(又称热东分区)独立1团。
   1947年1月12日,独立1团在兴城、蓝门附近之赵家屯,给予敌保安5团2营以歼灭性打击。5月,独立1团随分区改称冀热辽军区18旅独立1团。独立1团在不久的北票战斗中阻敌于金岭寺,战后,冀热辽军区授予该团“英勇顽强”锦旗,2连荣获旅授予的“顽强固守”锦旗,4连荣获旅授予的“团结奋斗”锦旗,7连荣获了团授予的“英勇战斗”锦旗。8月1日,部队编入东北野战军第8纵队24师为70团。部队编成后,参加了东北秋季攻势、冬季攻势和辽沈战役。4连在秋季攻势“杨杖子战斗”英勇顽强,死打硬拼,全连几乎打光,最终完成了战斗目标,战后被纵队授予“钢铁四连”的荣誉称号。在歼灭辽西兵团的战斗中,70团与71团并肩战斗,歼灭了廖耀湘号称“虎师”的起家部队——新22师64团3000余人,堵住了敌军逃往沈阳的去路。
1948年11月1日,70团在辽宁省海城县改称第四野战军45军135师403团。在平津战役天津攻坚战中,403团1连(前身人民自卫军特务营2连、23团2连)仅用三分钟便突破民权门,受到四野首长通令嘉奖,被授予“钢刀连”称号。
1949年9月,衡宝战役中403团与404团合力歼灭桂系172师,被授予“艰苦奋战井冲山”锦旗。9连获135师授予的“反击致胜”锦旗,炮2连获135师授予的“协同歼敌”锦旗。
“勇士部队”老师的博客对403团的评价是:该团是坚持冀中抗战的部队,经受了长期游击战争的考验,部队灵活机动,基础较好,战斗力较强,是135师主力团。
1949年底至1951年1月,403团随135师主力参加了广西剿匪。
1952年10月,44军130师、131师391团与45军134师、135师合编为54军,45军135师403团在广东省佛山市改称54军135师403团。
1953年5月,403团随54军入朝参战。同年11月,403团每营增编为四个步兵连,驻守朝鲜西海岸。
1958年,403团随54军主力奉命回国,驻防四川。
1963年,403团随135师被确定为全国战备值班师,定期进行换乘火车、汽车的摩托化行军演练。
1969年12月15日,403团随54军调往豫北,12月15日,统一番号为武汉军区陆军54军162师484团,落实了战备值班制度。
1979年2月,484团随162师主力参加对越自卫反击作战。
1985年7月,484团改称济南军区54集团军步兵162师484团。
1987年,484团“钢刀连”被济南军区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
1989年4月26日,484团随162师主力被被中央军委确定为应急机动作战部队。不久,484团随162师主力进京执行戒严任务。
1992年,484团“钢刀连”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拥政爱民模范连”。
1994年,484团“钢刀连”被济南军区授予“全面建设模范连”荣誉称号。
1996年,484团“钢刀连”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2002年,484团“钢刀连”参加54集团军“铁军杯”建制连比武,获得第一名,荣立集体一等功。
2003年1月,484团“钢刀连”被济南军区授予“基层建设标兵连”荣誉称号。
2006年10月12日至18日,484团随162师主力参加确山实兵实弹检验性演习。
2008年5月,484团随162师主力参加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行动。10月,484团“钢刀连”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称号。
2009年,484团随162师主力参加“跨越——2009”军事演习。是年,济南军区司令员范长龙上将为该团题词:弘扬钢刀精神,建设过硬团队。
484团曾经使用过33992、53469和71643等代号,具体时间不详。其中1977年至1985年该团使用33992部队代号,对越自卫反击战时使用53469部队这一代号入越作战。
今天驻扎在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铁东路的济南军区71643部队的前身就有我们英勇善战的冀中子弟兵——冀中军区二十三团的血统。
9228部队54军134师401团134师402团3营7连 9440部队3中队1分队
杨保忠,河北武清县人,于1948年1月入伍,随部队南下征战,参加过解放广东,广西的两广战役,后来又转战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我姨56年去朝鲜和姨夫结婚,58年我姨夫才从朝鲜回国。1959年初夏又进军雪域高原参加平叛战斗。于1960年5月在吱嘎拉进行剿匪战斗中不幸英勇牺牲,9228部队,401团一连任连长。
401团
8排4 号墓:扬海友 男 热河省新惠县财福区新烧锅堤人 1948年1月入伍401团炮兵,1952年7月14日牺牲时31岁
唐顺久 四川省 南县双让北街 831师401团 1952.年8月牺牲辽宁锦州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田智烈士河北省滦县七区韩新庄人,1946年6月入伍,134师400团3营8连连长,1960年5月在尼拉沟战斗中光荣牺牲。西藏纪路通烈士陵园。 
杜修培 河南省石口 志愿军402团1营4连,
第16集团军46师136团第54集团军127师379团
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有两支部队是由八一南昌起义部队留下的种子发展而成,这两支部队就是现在的机械化步兵第379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36团,他们分别隶属于
陆军第54集团军步兵第127师
陆军第16集团军步兵第46师。
我在《南昌起义枪声中走出来的“模范红五团”》一文中,曾详细地介绍了136团这支部队的早期沿革,对379团的发展史,我一直是不很清楚,只在一些书上看过这支部队形成的简介。
比如,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一书中这样写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3军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6纵队。
该纵队一部的前身为北伐战争中的“叶挺独立团”,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后由朱德、陈毅率领转战至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组成工农革命军第4军(后改为红4军)。1933年6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方面军第1军团第2师,下辖第4、第5、第6团。参加中央苏区的第1至第5次反“围剿”作战。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二师为前卫师之一,强渡乌江,志趣遵义,飞夺泸定桥,突破天险腊子口,出色地完成中革军委赋予的开路任务。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红2师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第343旅第685团,开赴华北抗日前线,首战平型关。
对第43军前身之一部的这一大段介绍,同样适用于介绍136团。因为,他们就是这样的两支兄弟部队,从南昌起义开始就一直并肩战斗,直到平型关战斗结束之后,685团2营挺进冀鲁边,这两支部队,才分别战斗在抗日战争战场和解放战争战场上。
我在为写作《曾国华传》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就看到过对这两支部队沿革的介绍,当时一直存有疑问,怎么会有两支部队都是南昌起义部队的后代?并且都说是“叶挺独立团”的后代。我曾经给第46师战史研究室的同志写过信,提出自己的疑问,但没有得到回答。这一疑问也是到最近才解疑了。
南昌起义所剩的部队,到现在为止提到的就只有“叶挺独立团”和朱德的“军官教育团”。这两支部队在南昌起义后,是一直在一起行动的,直到上了井冈山。那时,两只部队只剩下800余人,其余的还有宜章暴动的一支部队同上了井冈山。
南昌起义之后,叶挺的第二十五师(由叶挺独立团为骨干扩编)撤离南昌。在会昌战役后,和朱德的军官教育团一起活动。由于蒋介石将这支刚刚成立的共产党部队视为心头大患,一直在围追南昌起义的几支部队,南昌起义最后是失败了的,但革命的火种却没有熄灭。部队在与南昌起义总部及地方组织完全失去联系时,一方面派周士第去同广东党组织联系,另一方面,重新编组部队:将第二十五师七十三团(叶挺独立团)为基础编为第一营,七十四团为第二营,军官教育团为第三营,贺龙第三师教导队三总队和革命委员会警卫排编为教导队,号称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辖第一、第二、第三营和教导队。但是,环境的严酷,使一些经不起考验的人或逃跑或叛变,使这支在10月初撤离三河坝时还有2500余人的队伍,到信丰一带时仅剩800余人。
1928年1月20日,这支部队进入湘南宜章,与湘南特委和宜章县委取得了联系,随后在宜章举行了暴动。1月23日下午,起义军正式宣布,成立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第一师,辖两个团:即第二十八团,第二十九团,一个教导队。二十八团和教导队由南昌起义余部组成,二十九团由宜章暴动农军编成。由此可以看出,叶挺的二十五师(独立团)和朱德的军官教育团,已经编在一起,不好详细分清了,所以,凡是提到叶挺独立团的时候,必然是要和军官教育团联系到一起了。(这里的教导队不是朱德的军官教育团)
这支部队由朱德、陈毅率领到了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此时是1928年5月。全体部队统一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下辖3个师(十师、十一师、十二师)9个团,1个特务营。南昌起义部队编为红四军第十师第二十八团第三营。当年的红四军第二十八团是136团和379团的前身,28团下辖三个营,在现步兵46师的战史中,没有明确提过1营和2营是哪支部队沿革而成,只提到了南昌起义余部编入3营。当时三营的编制序列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政治部主任陈毅、参谋长王尔琢第十师——红二十八团——团长王尔琢(兼)、党代表何长工、参谋长王展程
三营营长肖劲、陈道明、党代表吴弼、周正湘
九连连长林彪、十连连长李天柱、十一连连长杨至成、十二连连长耿凯、党代表粟裕
林彪、李天柱、杨至成、耿凯、粟裕都是南昌起义部队的。他们在1927年10月的大庾整编中,就已分别任连长和连党代表了。
1928年11月,红四军第二次整训,为了便于互相学习和交流,将第三营干部与第三十一团秋收起义的骨干对调了一部分。
1929年3月18日,红四军在长汀进行了整编,第三十一团改称为第三纵队,原第二十八团第三营为第二纵队第三支队,军部特务营独立营和第二十八团一部编为第一纵队(纵队司令员林彪)。9月,红军扩编,第三支队改称红四军第二纵队第五支队。以第三纵队为基础扩编为红十二军。查《横空出世》一书,1933年6月,该军缩编为红一方面军独立第一团。
(也就是说,秋收起义的部队后来是与红四军分开了的)
1930年11月,红军在吉安进行了整编,红四军原第一、二、三纵队改为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师;原第一至第九支队改称第二十八团至三十六团。第二纵队改称红四军第十一师,原第二纵队第四支队改称第三十一团;第五支队改称第三十二团;第六支队改称第三十三团。原第二纵队第四支队是红军向赣南闽西进军路经寻邬、项山时编成的,支队辖十、十一、十二3个大队,第十、十一大队是军部特务营改编的,主要成员是国民党第八军起义的;第十二大队是军部独立营改编的,主要成员是国民党第三军起义的。
1931年10月,第十一、第十二师合并为第十一师,原第十一师的第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团合编为新十一师第三十一团。
1933年6月,将原红四军的第十师,第十一师合编为红一军团第二师。下辖第四、第五、第六团。第四团为原第十师;第五团为原第十一师。
抗战开始后,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二师改编为一一五师三四三旅第六八五团。二师第四团改为第一营,营长刘德元。五团改为第二营,营长曾国华。二师第二团改为第三营,营长梁兴初。
至此,43军和16军两军前身的一部,开始分别作战了。大概,他们的沿革看着有些乱,我简单地写一下。
六八五团一营——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红四军第十师——红四军第一纵队——军部特务营独立营和二十八团一部——红四军第二十八团——南昌起义部队
六八五团二营——红一军团第二师第五团——红四军第十一师第三十二团——红四军第二纵队第五支队——红四军第十师第二十八团第三营——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第一师——南昌起义部队
抗日战争开始后,685团所辖三个营中的二营,在平型关战役之后不久即单独挺进冀鲁豫一带,与685团分开了。685团后来又成立了个新二营,这个新二营后来是38军112师的部分前身。
原来以为685团1营是秋收起义的底子,因为在某个地方曾看到:一营是秋收起义的部队,二营是南昌起义的部队,三营是黄公略的部队。这句话是在哪里看到的?一时找不到准确的出处。
可是这次重新看了《四十六师战史》,才算弄明白,三十一团是秋收起义的部队,后来扩编为红十二军。
在李智舜编著的《杨得志与名军名战》一书中写道:685团的3个营都是有着光荣历史的部队。1营是朱老总从南昌起义带出来的,许多战士都是经过长征的老同志。3位营长,都做过团一级领导工作,可以说是身经百战了。
这里说一段小插曲,在这本书里,是这样介绍685团3位营长的尊姓大名:
1营长刘正、2营长张国华、3营长梁兴初。
3位营长只有一位说对了,另两位不是张冠李戴,就是“名不符其实”。
刘正,真有其人,但他此时不是1营营长,他在2营担任连长,1营长应是刘德元,姓对名不对;
张国华,也真有其人,他后来也是1955年授衔的中将,但此刻,他是115师战士话剧团主任,后来担任了115师直属队的政治处主任。此刻担任115师685团2营营长的是曾国华,名对姓不对。我看到此处后很有点小“气愤”,这是第一次在书中看到平型关战斗有提3位营长的尊姓大名,却写错了两位,其中就有我家老爷子。这本书还是“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不知编审是怎么审的书。我给总编写了一封信,提到了这个问题,因为那时我也不敢确定人家就一定错了,也许是我错了呢?还好,总编回信说,是他们错了,答应下次改过来。(有下次吗?)
步兵第46师很重视自己部队的光荣传统,他们很早就在收集部队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他们找到当年在这支部队战斗过的老首长老战士,请他们回忆当年部队所参加过的战斗,番号的变革,各级首长任职的时间等等。在部队战史研究室收集的资料中,我摘录了几段,是首长们对这支部队前身的一些回忆。
步兵第四十六师战史编写办公室,1986年3月陆续编写的对老首长走访座谈记录:
1.胡定伦(1934年参军,在彭绍辉、肖华的少共国际师,后到第二师,广州市政协副秘书长):记得张振山团长、赖传珠政委讲话时常说:我们团是南昌起义带出来的,要发扬五团的光荣传统。
2.肖华:五团的前身是红四军第二纵队,参加过举世闻名的南昌起义、湘南暴动、井冈山会师,参加过粉碎敌人对中央根据地的一、二、三、四次“围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我是长征过草地时来到一军团二师的,当时师长是陈光,政委是我。当时红五团政委赖传珠,团长张振山,杨成武是四团的,没到五团来过。
3.王定烈:四十六师是一个有光荣历史的部队,它来源于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上井冈山,后编为红二师五团、三四三旅六八五团。平型关战斗之后,第二营(曾国华营长)到冀鲁边扩为五支队(五团)
54军160师479团的前身
132师479团
根据《农安县志》记载:1946年6月,长春,农安两县独立团合并,以新四军三师特务三团为骨干,组建长农支队,兵员200人,
长农支队在1946年6月由新四军三师特务三团改长农支队,支队长何文钦(清),副支队长翁兴盛,王国生,政委董雨航。
支队下辖有步兵连、骑兵连、警卫连和卫生队等建制,
原四连战士老英雄羊克礼到东北后被抽调到骑兵一连,任连长雷鸣山的通信员。根据老前辈刘云裕和刘遂山回忆,雷鸣山在1945年前后任特三团一连连长。
抗战后,特三团在三师编成内进军东北,途中,特三团五连留在通辽开辟根据地,组建了保安团,团长刘述刚,之后团长改为陈金保。
1946年12月后,长农支队在瞻榆和洮南一带整编,
1947年春,长农支队两个主力连队随支队队部编入保一旅二团,大部分重新组建长农支队。
1947年春,长农支队
两个连编入主力部队,6月,长农支队扩编为8个连,其中骑兵连3个,步兵连4个,特务连1个,兵员700人。
支队长王国生,政委黄番,参谋长马润生,下设政治,供给,卫生3个处。
1948年4月,长农支队调出3个连编入独立师。补充兵员后,长农支队仍为8个连,
支队长关振声,政委阎平波,参谋长马润生。  
11月,长农支队调到通辽,编入主力部队独立三团,参加辽沈战役。
根据479团团史和132师资料,特三团到东北前后,有两个营建制,没有三营建制;特务二团有两个营,也没有三营建制。长农支队地方化后,原本有两个营建制,那么五连被调离,就只有五个步兵连,一个警卫连。如果再组建骑兵,二营建制就很难再存在,如果有,也是步兵营和骑兵营混合?早期一个步兵营的建制可能性较大,后期是否组建不得而知。
 9月,县组建两个武工队各50人第一武工队队长杨国明,副队长王心得,政委陈平(兼),在哈拉海,高家店和靠山屯等地活动。第二武工队队长马润生,
副队长柴长茂,政委高冀,副政委刘佩,在杨树林,三盛玉,伏龙泉等地活 动。
马润生,四川省南部县人,1910年农历八月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中。 1934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7年7月加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先后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五团三营机炮连班长,新四军三师特务团排长、连长、营长,长农县第二武装工作队队长,长农支队参谋长等职。
1945年9月上旬,马润生随新四军三师特务三团奉命掩护三师后勤部由江苏省苏北出发,徒步向东北急进,1946年初到达通辽、挑南、白城一带剿匪。同年4月,他们又奉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之命,进驻农安一带,当时马润生为该团一营营长。
新四军三师三团一营二连秦连长等29名指战员壮烈牺牲。
在这次剿匪之后,三师特务团陆续全部进入长农境内。这时中共辽北省委和辽吉二军分区决定,为长期占据农安县,并在县城北部开辟新区,将长春农安两县独立团合并,以新四军三师特务团为骨干组建长农支队。原特务团团长何文钦为支队长,长农县委书记邱新野为政委,马润生提升为参谋长。长农支队从1946年6月上旬组建,到1947年6月,先后扩编为8个连,其中骑兵连3个,步兵连4个,特务连l个,总兵力达700余人。
长农支队长王国升和参谋长马润生亲自骑马到前旗向驻在那里战备休整的东北民主联军二纵四师(原新四军三师八旅)师长陈金玉、政委李雪三两位老首长汇报情况,并恳请他们支援消灭长农境内的这股匪患。二纵四师经请示二纵和东联总部后,迅速进入长农境内,在长农支队配合下,如风卷残云般歼灭了高家店、哈拉海、杨树林、三盛玉敌伪武装。
辽吉二军分区主力十八团由团长杨易峰、政委石世良率领,全团从前郭的新庙70多公里以外,急速行军来到距六股道5公里多的深井子区:长农支队由长农县委书记、长农支队政委邱新野、支队长王国升、参谋长马润生率领,从三盛玉区拉拉屯奔袭25公里来到距六股道仅有3公里的老钱柜屯。
但我军十八团和长农支队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十八团团长杨易峰、政委石世良均负伤,189名指战员牺牲,把鲜血和生命献给了长农人民的解放事业。
东北民主联军
辽吉军区派出长农支队协同作战。
支队长王国升、政委黄番和参谋长马润生因在我主力“三下江南”战役中,
独立四师师长沈启贤、政委王建忠,
同长农支队队长王国升、参谋长马润生,
长农支队队长关振生和参谋长马润生前去增援,
辽吉军区二分区骑兵十九团。这两支部队以时行军15公里的速度,不到2小时就赶到万金塔区。十九团进入阵地后,将伊通河的三处渡口全部封锁,切断了敌人的后退之路;
长农支队一、二、三连在政委邱新野和参谋长马润生的带领下,将这伙兵匪团团围住,乘夜幕即将降临之际,集中火力压缩了包围圈,将这伙敌人全部赶到赵洪德屯王、初、石家3个院内。这时,
辽吉军区二军分区罗杰司令员带领九师十六团赶到,
长农支队政委邱新野、支队长关振生,
长农支队三连排长裴文献在战斗中左肩负伤,
支队军医孙庆福用钳子给他往外拔弹头时,
长农支队从1946年6月组建,到1948年11月全体指战员到通辽整训后,编入主力部队独立三团参加辽沈战役为止,先后有121名指战员把青春和生命献给长农人民的解放事业。
尹兴学,1915年(民国四年)生于陕西省三原县。1935年参加红军,历任战士、连通讯员、连长等职,1945年秋,他随新四军三师从苏北转战到东北。1946年6月任长农支队第三骑兵连连长。
长农支队骑兵三连指导员徐广飞,
160师479团 
 479团前身是1940年成立的阜宁县岗河大队,后成立阜宁县大队,阜宁独立总队,队长刘岱,政委黄文。1943年成立阜宁独立团,团长俞增林,政委徐斌。1945年8月改称新四军三师特务第三团。团长何文钦。政治部主任徐宾。部队随即开赴东北。1946.6根据上级指示把长春、农安两个独立团合并在一起,以新四军三师特三团为骨干,组成长农支队,原特三团团长何文钦为支队长,冯光生、翁兴盛为第一、二副支队长。团政委董雨航(兼)(1946年6月长春,农安两县合并,由新四军第三师特务团3个连扩建支队)参谋长马润生,后转地方工作。1948年牺牲。
 
   第44军130师
1946年12月,在东北瞻榆县,保安一旅组建保二团,该部分别由长农支队(原新四军三师特务三团】一个营的基础)支队队部编成第二团团部,以辽吉四分区之二十六(由三师特务团1个连扩建的通辽保安团改称)、二十七(由军政干校1个连为基础扩建)两个团编入。团长何文清(又有称芡),,政委杨宝生,副团长钟福云。参谋长杨青。 
1947年3月,保一旅在腰力毛改编成西满独立第一师,编入西满纵队。所属保二团改称西满独立一师二团;6月参加了四平攻坚战,连长赵福顺,指导员夏耀先。团政委杨宝生牺牲。1947年8月4日,在辽西大罕奉命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第十九师,西满独立二团改称西满野战军第七纵队第十九师第五十六,团长赵光明,副团长胡少山,政委吴英诚。一连连长刘随山,指导员刘沙,营长王洪年,教导员张示心;副教导员闫平。二营营长胡扒英(红军干部),教导员贾巨文。三营长徐国泰(红军干部),教导员周义。1947年10月、12月参加彰武战役,团长赵光明牺牲。四平收复战。在1948年3月三道林子战斗中,二营副营长赵福顺指挥突击连,攻占敌人地堡群。七连一排长羊克礼荣立大功。1948年9月参加辽沈战役,二营主攻,二营长胡扒营、七连长马克佑、排长羊克礼负伤。教导员贾巨文在向黑山途中负伤,赵福顺任营长,张文阁任教导员。
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改称第四野战军,第七纵队改为第44军,第19师改称第130师,师长徐绍华,政治委员邓东哲;副师长黄忠诚,参谋长邵震,政治部主任姚国民。改为东北人民解放军第44军130师389团,团长胡少山,团政委吴英诚。副团长夏占北,参谋长杨青。政治部主任成洲。1948年12月参加平津战役。一营长闫平,教导员刘沙,二连指导员郑金亮,三连长李华,指导员邵镇雄。389团3营营长杨宗青,教导员周义。南下后营长改宋正台。1951年,389团团长闫平,团政委张示心。
 1952年10月,第44军番号撤销,130师改隶新组建的第54军,第130师师长蒋润观,政治委员姚国民,第一副师长兼参谋长廉洁明,副师长韩怀智,副政治委员耿青,政治部主任支万鉴,师后勤部长胡文杰。1952年10月,部队改编为54军130师389团。389团团长闫平,政委张文阁。副团长丁福起,参谋长李世明。一营长路振东,教导员张本初(后改张秀清);二营长孙秉龙,教导员韩德山(后改王秋仁);三营长邵振雄,教导员安桂永。1953年1月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金城反击战中,担任师预备队。1958年7月随师编成内回国。1959年3月参加西藏平叛,389团团长赵国良、政委杨云汉(刘清泉)副团长丁福起,高继贤。参谋长刘子波。一营长王永志(后改孙志福),教导员闫宝光.(营长后由由张林,蔡昌恩,李绍文等接任)二营长李振国.教导员杨怀云。三营长董正清,教导员闫伯庆。1962年参加对印反击战。 
胡绍山(1916—2000)曾用名胡少三。新县卡房乡胡河村人。1929年农民革命运动的烈火燃烧到卡房地区,受革命形势的影响,年仅13岁的他投身革命,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任第四野战军四十四军一三○师三八九团团长。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
杨保生<1913--1947>江西万载人,1930年参加少年先锋队,1931年参加红军,1932年入党,历任司号员,宣传员译电员,机要科长,1934年参加长征,1939年随彭德怀赴太行山,任机要科员,后调任新四军一师二旅政治部党支部书记,政治部组织科长,1941年任盐东大队政治处主任兼盐东县委委员。
1943年赴延安中央党校二部学习,1945年4月至6月代表华中参加党代会.后任三师特务团政治委员,1946年8月任拜泉县警备二团政委,1947年3月任西满第一师第二团政治委员.1947年6月18日率团参加四平攻坚战,带病亲临前线指挥,不幸中弹牺牲.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吴英诚{1916---1988},安徽省金寨县斑竹园区关王庙乡。1930年8月在大革命处于低潮时期投身革命,历任商城独立团红军战士、班长、连长、教导员.皖南事变后,曾担任过刘少奇同志在华东地区的安全警卫工作,参加过数次反围剿斗争。日本投降后,1945年10月,任东北民主联军保安第一旅第一团团政治处主任、保安第二团团副政委、第56团团政治委员,第389团团政治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海军大校军衔,
1964年,吴英诚同志转业到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局任党委书记。1977年他调任交通部海难救助打捞局任局长,为救捞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 
 
钟福云同志(1915---1984)是湖南省军区东湖干休所正师职离休干部。湖南省平江县黄金乡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方面军红三军团战士、班长、排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连政治指导员、大队长、政治委员、团参谋长、新四军三师直属特务第三团副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西满军区独立第一师二团副团长、东北野战军第二纵队第五师第十五团团长。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
 
 徐宾,1912年生,山东莘县人,1938年3月入伍。历任政治指导员,政治教导员,组织股股长,新四军三师特三团政治处主任、副政委,1950年夏调任十二纵队师政治部主任。1953年任师副政委,同年率师直属机关到福建组建防空第一军,任军政治部副主任。1958年任防空四军政治部主任。1963年任空军高级防空学校政治部主任。1982年按正军职离休。1988年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于2000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8岁。
赵福顺(1924——1981)河北蓟县邦均镇人.1940年参加革命,1943年10月入党.介绍人李全山、崔玉青,二人在一次战斗中不幸牺牲。历任冀东13团特务连战士、班长、排长,军区军政干校教员.1945年10月随部队进军东北.1946年6月任辽吉军区五分区第27团一连长、1947年3月西满纵队独立一师独立二团7连连长、副营长、1948年9月代理营长,1949年1月389团2营营长。1950年10月任388团参谋长、同年12月任副团长.1951年6月任130师第390团、388团团长。1952年10月任388团团长。1954年6月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1958年12月毕业后任388团团长。1960年6月任54军130师参谋长,1965年任134师副师长;1966年任54军后勤部长,1969年离职休养,1970年任11军副军长.1981年在河南因病去世.抗战时期参加过冀东反扫荡;解放战争时期的四平攻坚战,收复四平战,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建国后参加广东战役、金城反击战、西藏平叛、对印反击战。
闫平,1926年10月出生,山东省单县闫楼村。1939年3月毅然参加了八路军,于同年5月在苏、鲁、豫边区政治部当勤务兵,时年13岁。在八路军部队,他一边学习文化,一边接受军事训练,至1942年年底,闫平同志先后在八路军边区湖西中学、华中大队、抗大五分校文工团、三师鲁文工团任学员、团员、分队长。由于他热爱学习,要求参战急切,又表现机智灵活,于1942年9月17岁时破格加入中国共产党。兹后至1949年4月,闫平同志随军转战东北、山东、河北、江苏等战场,浴血奋斗,英勇杀敌。他先后参加苏北、阜宁城攻坚战、淮阴城攻坚战,陇海铁路警戒守备战、天津攻坚战,四平、彰武攻坚战等20多个战役,闫平同志表现了一个年轻共产党员的英雄本色。特别是在两次的东北彰武攻坚战中,已担任八路军副营长的闫平同志,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指挥有方,组织得当,自己负伤坚持不下火线,全歼敌人,立大功一次,获勇敢奖章一枚。从1949年4月到1956年9月,闫平同志在解放军四十四军一三〇师三八九团,五十四军一三〇师三八九团任团参谋长、副团长、代理团长、团长等职务。期间,闫平同志听从党中央、毛主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召唤,随部队(三八九团)跨过鸭绿江,到朝鲜参战,英勇抗击美帝国主义。在条件十分艰苦、环境十分恶劣的情况下,他带领三八九团全体官兵,高度警惕,不断扩大胜利区域,得到入朝司令部的高度评价和赞扬。1956年9月-1961年2月闫平同志在第一军事学院系统地学习军事、政治和文化,1961年2月-1963年4月,任陆军一三〇师三九〇团团长,期间率领三九〇团参加了中印自卫反击战,在著名的瓦弄战役中,带领全团穿插敌后,断敌后路,为全歼敌守军做出了重大贡献。1963年4月-1965年11月,任陆军五十四军司令部侦查处处长。鉴于闫平同志的英勇善战果断和指挥才能,1957年4月,荣获毛泽东主席下令颁发给为祖国解放事业建功立业的老战士的“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同年9月国防部授予闫平同志少校军衔;
 
张示心(1919.11—1993.7)江苏省武进县人。一九一九年十一月出生。一九三八年秋在常州、上海等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学生协会,积极投身于革命活动。一九四O年十月参加新四军,一九四一年一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抗大五分校学院、新四军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学员、新四军三师八旅宣传队副队长、阜宁独立团教导队政治指导员、改编三师特三团二营副政治教导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北特二团一营政治教导员、四野四十四军第一三O师三八九团政治处副主任、团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建国后,历任志愿军五十四军政治部组织处长,
   
刘云裕,江苏省阜宁县人,1929年9月出生。1943年8月参加革命,担任乡政府文书和通信员工作,1945年2月加入新四军部队,在阜宁独立团一营一连任战士、团侦察排侦察员、卫生队学员。1945年9月淮安战役后,阜宁独立团改为新四军三师特务第三团,随部北上东三省。1946年6月在内蒙前郭旗,特务三团一部组编为“东北民主联军长农(长春农安)支队”,在支队卫生队任医务员,参加了三盛玉、开鲁、通辽、保康、法库、樟武等战斗。支队编入东北民主联军西满独立第一师后,在该师二团二营任卫生班长兼调剂员,三战四平后调任团卫生队司药。1947年东北民主联军改为东北野战军后,奉调东野七纵卫生部第一手术队开刀房(手术室)学习,期间参加了新立屯、苏家屯、彰武等地战斗的伤员收治工作。学习后调入七纵19师卫生部,奉命组建该师开刀房(手术室),开展四战四平伤员的手术救治工作。此后,调任师药材科药材干事,并随部参加了锦州战役、辽西大会战。辽沈、平津战役后,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4军130师,奉调天津驻军医务干部训练队任四班长。部队南下解放广州后,任130师卫生部修养所实习军医、野战医院外科军医、外科主治军医、代外科副主任、外科主任。曾荣立一大功一小功,1951年被评为师模范共产党员。1952年130师编入54军,随部参加抗美援朝。1953年志愿军130师医院改为独立卫生营,任医疗所长,炮兵540团卫生主任,期间参加了金城战役伤病员救治工作,荣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军功章1枚、祖国解放纪念章1枚。1958年志愿军撤出朝鲜,130师回国后于1959年参加西藏平叛以及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期间任该师医院外科所长。1963年任师卫生科副科长、科长。1969年11月任54军卫生处副处长。1976年5月从部队转业,任广东省201医院业务副院长,1984年1月离休,享受厅局级待遇。
1946年4月在东北安广县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过共青团支部书记,党内担任过党小组长、支委、党支部书记以及团、师、军后勤部党委委员和地方医院党委委员。
解放后,曾先后在广东惠阳西湖44军速成中学、志愿军朝鲜阳德基地医院外科院、成都军区总医院外一科学习、进修。
1955年授大尉军衔,1962年晋升少校。1951、1952年荣获东北、华北、华中南解放纪念章各1枚。1955年5月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奖章1枚。2005年9月荣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1枚。
孙秉龙(1927--1992)辽宁大连人,1946年在通辽参加革命,历任民主联军保一旅二团战士、班长、排长,130师389团2营连长、2营营长、130师军务科长、11军教导大队大队长、11军军务处长,1978年离职休养。
 
 路振东,安徽省灵壁县人,1926年1月出生,1945年1月参军入伍,历任战士、排长、副连长、营参谋长、营长、副团长、井研县人武部部长、西昌军分区副参谋长、凉山军分区副参谋长等职。路振东同志1946年参加了保卫四平战斗;1947年参加过攻坚四平战斗;1948年参加过锦州辽西会战;1948年12月参加过天津战斗;1953年7月参加过抗美援朝金城反击战。1947年7月在七纵十九师五六团九连因攻坚四平作战勇敢立大功一次。1948年10月在十九师五六团三连因在锦州战斗中勇敢立大功一次。凉山军分区西昌离职干部休养所副师职离休干部、凉山军分区原副参谋长路振东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5月9日8时30分在家中逝世,享年84岁。
 李振国,黑龙江省巴彦人,1930年4月出生,1946年8月入伍,入伍后历任通信员、班长、学员、四野十二纵队排长、副连长、连长、参谋、代理营长、营长,388团参谋长、副团长、479团长、58师副师长等职。1983年5月离休。
54军
刘荣安 四川省云昌县 54军1团1营2连 辽宁丹东凤城振安区烈士陵园 
郑大植,1924年6月生 吉林省敦化县 志愿军54军联络员? 1953年7月18日牺牲朝鲜
敦化市北山烈士陵园 
冯日超,广西,54军,1959年3月29日牺牲
翁延志,54军130师副班长,1957年12月28日牺牲
田盛德,河北省,54军403团排长,1958年12月13日牺牲
李忠昆 广东省云浮县 54军130师390团 1954年2月牺牲
黑龙江齐齐哈尔依安烈士陵园 
45、54,45军134师402团东北野战军第8纵队
刘道生(1915-1995),湖南茶陵人,1930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1937年春任红2方面军红6军团政治部副主任、代理主任,主任。八路军第120师718团政治处主任、717团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第4分区政治委员,中共平西地委书记兼平西军分区政治委员,中共冀察区党委书记兼冀察军区政治委员等职,中共察哈尔省委书记兼察哈尔省军区政治委员,冀察热辽军区第8纵队政治委员,冀察热辽军区政治部主任兼前进指挥所政治部主任,东北民主联军第8纵队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第8纵队政治委员。1949年3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13兵团政治部主任,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45军54军
王清德,1948年参军,45军135师405团1营3连副班长,1949年班长,1952年副排级军械员,1953年赴朝第54军135师542团军械股军械员。根据祖父192年的复转退伍军人登记表所留信息摘录,东北(曾隶属内蒙,吉林,黑龙江,辽宁)突泉人,跟随煤炭部九处,来到山西孝义定居,去世18年了
  130师老战士-----贾计山
贾计山(1925.09一)1940年在河南濮阳参加吕正操的部队,历任冀中16团1营司号员,参加百团大战、冀中反扫荡,1942年随所部队转战晋西北,担任保卫黄河渡口和延安的任务,参加大生产运动。冀中16团随后改编成晋绥第32团,1945年挺进东北,部队在沈阳整编为保一旅,担任旅政委邓东哲的警卫员,旅长马仁兴的警卫员叫张碗。
代号9231部队54军
胡汉钊,苗族,黔江县濯西乡张家村人。1956年参加人民解放军,编入9231部队(即54军)134师400团4连,任副排长。1959年入藏投身平息达赖反革命叛乱的战斗。8月27日,位于彭错湖畔的底金山战斗打响,胡汉钊左手腕被子弹射穿,他边跑边射击,一梭子撂倒5个敌人。刚冲上一个山头,埋伏着的10名匪徒猛扑过来。他沉着应战,一排子弹将10个敌人全部打死。这时从另一方向射来一梭子弹,胡汉钊胸部鲜血直涌,他咬着牙扔出一颗手榴弹,晕倒过去。这时部队发起了冲锋,满山喊杀声把胡汉钊从昏迷中惊醒。他睁眼一看,9个敌人正在向冲上来的同志们射击。他不知哪来的劲儿,猛扑过去,一排子弹撂倒7个。剩下两个抡起刺刀朝胡汉钊扑来,子弹夹坏了,枪打不响了,胡汉钊举起冲锋枪猛砸,砸死一个敌人;这时另一个敌人举起大石头向胡汉钊砸来……部队冲上底金山后,发现胡汉钊身负3处重伤,壮烈牺牲。他一人击毙敌人23个。 
 备注:四川省黔江县今改重庆黔江区,胡汉钊是400团的战斗英雄,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亲自签发报送的英模材料。134师师部党委追认他为中共正式党员,追记一等功。胡汉钊生前所在的连队,被命名为“胡汉钊英雄连”;他所在的排被命名为“胡汉钊英雄排”。西藏军区和共青团黔江县委发出通知,号召西藏军民和黔江青年向胡汉钊学习。
田智,河北滦县人,1946年6月入伍,1960年5月10日在9231部队三中队二分队,连长,执行任务牺牲,家人想找骨灰在那好去祭奠。 
网上记载。西藏平叛材料汇编中
“西藏平叛”解放军阵亡军官名录
67 田智 连长 河北滦县 党 1960.5尼拉沟平叛牺牲 
  
你好,我姥爷也是西藏9231部队的,56年参军,1960年5月份牺牲在西藏叛乱中,烈士证上说埋在西藏黑河(目前就是西藏的那曲县)他们司令是韩冠山(似乎是谭冠三?谭是政委,口误?),不知道和你外公是不是一个部队的,有时间咋们可以联系下,QQ:16693847
 
根据以上掌握的资料初步可以判定:在西藏执行剿匪任务的9231部队就是54军第134师第400团的代码。黄永诏烈士是54军134师400团副连长,具体哪个连看不出来,网友手中是否还有其他证件可以提供?从上面信息中黄永诏具体是哪个省、市、县的人也看不出来,应该多提供一些信息作为参考。当时400团团长赵举,离休前是河南省军区副司令员,现住河南郑州某干休所;团政委孟肖野,后来调云南任昆明军区组织部部长,但人已离世。目前只能找到赵举副司令员请他提供帮助了。
 
关于黄永诏烈士身份从上面证件看参加革命是1948年,东野八纵队二十三师那会还在东北战区和冀热辽一带活动,1948年11月底入关作战,1949年4月第45军才南下作战,黄永诏既然是江西省吉水人应该在入关前就参加革命,是怎么跑到东北去参加该支部队的?根据我经验推测黄永诏烈士有以下两种可能:一、1948年可能参加的华东或李先念所属部队,后来入军校学习毕业后分到134师400团,也不排除1948年参加过党的地下游组织,后又自愿到45军部队;二、做为解放战士参加了革命,辽西会战期间,国民党兵败如山倒,黄永诏1948年前随军到东北在辽西会战前后便参加了革命。
 
中华英烈网上的名字与所寻找的黄永诏有一字之差,牺牲的时间、年龄也有出入,按照当时134师的战斗任务,西藏“二号地区”平叛任务于1960年6月前进入收尾阶段。这一区域就在那曲附近,过去曾称黑河。此后,平叛主要是130师和其他部队担任,或许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黄永诏是工兵连副连长,所在工兵营担任西藏的修路任务;也不排除作为骨干留在西藏地区工作?当时包括54军第130师各团抽调骨干,留下了部分干部在西藏工作。所以从时间上看牺牲证明材料上是1960年6月10日。
中华英烈网信息 
黄永招基本信息
性别:男
籍贯:江西省吉水县
政治面貌:党员
出生日期:1927
生前情况
生前部队:成都军区
生前职位:成都军区连长
立功情况:
牺牲情况
牺牲时间:1958
牺牲战役:1958年在平息西藏叛乱战斗中牺牲
牺牲地点:1958年在平息西藏叛乱战斗中牺牲
安葬地:
生前事迹
1958年在平息西藏叛乱战斗中牺牲,同年被成都部队批准
 
 
目前关注烈士情况的志愿者路客先生准备于2015年10月-2015年12月再次到西藏各烈士陵园走访,到那时黄永诏烈士名字或许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根据当时牺牲地点,黄永诏烈士在那曲烈士陵园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早年在江西省吉水抓壮丁去了东北?后来,便于1948年参加了解放军,这样的推断是成立的。这样的情况是比较普遍的,曾泽生的60军有很多是云南人,在辽西会战时,参加到44军130师的就有不少,我所知道的李祖喜,云南晋宁人,1945年参加滇军。后来去了东北,1948年9月参加了东北第7纵队19师。1953年1月入朝,1954年后入炮校学习,后来到云南14军40师炮兵团工作,1979年1月本已即将转业的他,被40师领导焦斌招回任副团长,具体指挥该炮团参战,培养了40师炮兵团的赵扣斌,赵扣斌河北人,在1984年老山会战时任炮团团长,对张又侠坚守老山起到积极的支援作用。可惜后来赵团长竟转业石家庄一所学校任职,本是将军人才,被浪费了。
黄丁生,老人1924年出生于江西萍乡上栗县长平乡蕉源村,国民党第71军榴弹炮营炮兵。
在四平被俘虏后,被编到已由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野战军第44军130师390团2营炮兵8连。1958年前回乡。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54军,于1952年10月在广东惠阳奉命组建。所属部队系原第45军军部、直属队、第134师(欠400团)、第135师和原第44军第130师、第134师第391团等部。
  1952年10月,第四野战军奉命整编,将第45军军部、直属队、第134、第135师和第44军第130、第131师第391团合编组成第54军,丁盛任军长,谢明任政治委员,吴瑞山任副军长。原第44军第130师改编为第54军第130师,蒋润观任师长,姚国民任政治委员;原第45军第134师改编为第54军第134师,张晓冰任师长、蓝文兆任政治委员;原第135师改编为第54军第135师,任思忠任师长,韦统泰、陈德志任副师长。
  该军组成后,即奉中央军委命令,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准备入朝作战。经过两个月的抗美援朝动员教育和出征准备,于1953年1月21日,由广东惠阳北上,2月上旬,第130师进驻朝鲜铁山半岛,担负抗敌登陆作战任务;军部和第134、第135师进驻辽东半岛,担负守卫海防和作战训练任务。5月2日,军部率第134、第135师入朝,5月中旬各部先后进至平壤附近地区,接替第39军防务,担负西海岸抗敌登陆及平壤地区反空降作战任务。6月下旬,奉命由西海岸开赴金城前线,配属第20兵团参加夏季反击战役。7月13日,战役开始,除第134师集结于洗浦里,为兵团预备队外,第130师配属第68军向梨实洞、北亭岭之敌发起攻击,第135师配属第67军由庆坡山向梨船洞、金城川之敌发起攻击。当日第130师即攻占424.4高地及866阵地;第135师攻占了梨船洞、芦洞里等地。尔后,各部即转入防御作战。在阵地防御作战中,第404团第1营第3连2排长麻俊坤在自己3次负伤、双腿被打断的情况下,仍忍着剧痛趴在阵地上指挥,连续打退敌10余次进攻,直至献出宝贵的生命,战后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二级战斗英雄”称号。第3营第7连3排长王占山在坚守阵地战斗中,指挥机智灵活,连续打退敌40余次攻击,出色地完成了坚守阵地、阻击敌人的任务,战后被授予“二级战斗英雄”称号。朝鲜停战以后,该军即在西起桥田里,东至北汉江地段担负三八线前哨阵地的守卫任务。为防止美军和南朝鲜伪军撕毁停战协定重新挑起战争,部队投入了紧张的战备施工。经几个月的艰苦奋战,构筑了大量的坑道、火力点、掩蔽部、堑壕、交通壕、反坦克壕及各种掩体、火炮与坦克阵地、防空洞等,还新修了若干公里的军事公路,使阵地更加巩固,为长期坚守、粉碎敌人的进攻创造了条件。同时,修建了大量的简易营房,改善了部队的生活条件,为战备训练奠定了基础。同年11月,该军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编改装,增加了9个营,部队得到了较大的扩充,战斗力增强了。整编后,仍由丁盛任军长,谢明任政治委员,吴瑞山任副军长。第130师,蒋润观任师长,姚国民任政治委员;第134师,蓝文兆代师长兼政治委员。1954年4月中旬,奉志愿军总部命令,将金城地区防务移交朝鲜人民军,部队移防至元山北玉坪里、文川、龙潭里、高原、永兴地区,担负守卫东海岸的任务。1955年3月,又将东海岸防务移交朝鲜人民军,调防上端洞、宣川、古邑、定州、下端地区,守备西海岸。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全军涌现出“国际一等功巨连”等先进集体和麻俊坤等许多英模人物。1958年5月和7月,该军奉命分批回国。
第45军134师400团东北野战军第7纵队(1953年2月)东北野战军第8纵队23师(1948年11月)
1948年11月,由东北野战军第8纵队23师改称第45军134师,该师部队前身有著名的红9军团、朱德警卫第2团等,1940年1月组建八路军陕甘宁边区留守兵团警1旅,后编为南进3支队、冀热辽军区第30旅、热辽纵队30旅,1946年4月,以30旅建制为主,合并进第22旅。次月,改称冀热辽独立1旅。8月,又改称冀热辽军区独立16旅。1947年8月编入东北民主联军第8纵队为23师,1948年1月改称东北野战军第8纵队第23师。广西剿匪斗争中,400团涌现出著名爱国主义的崇高典型徐汉林。1952年10月,54军组建,134师归其建制。11月,134师400团调出,12月,131师391团调入。1953年5月,134师入朝参战,1958年5月回国后先后赴甘南、青南、西藏平叛。1969年12月,该师改番号为陆军第54军161师。1985年10月,该师撤消建制和番号,师部和炮兵团及其他炮兵部队整编为陆军第54集团军炮兵旅,所属481团团部改为集团军工兵团团部,482(红军团)、483团(红军团)调归步兵第160师。
【天涯博客】本文地址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1006817&PostID=10579048
枫叶的 父亲(姓名)河南新野人,58年玉树平叛牺牲,需要查找当年资料
志愿军54军134师400团
前身为1939年10月组建于江苏省阜宁县的新四军三师直属侦察队·1945年10月由华东挺进东北,12月,在辽宁省阜新县改编为三师骑兵大队,1946年1月15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县扩编为西满军区骑兵团,1946年5月,在吉林省双辽县调属辽吉分区建制,改称十九团·同年12月,在吉林省乾安县改编为辽吉军区保安第二旅第四团,1947年4月编入东北民主联军西满纵队为独立第2师独立4团,同年8月,改称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第20师58团,1948年1月又改称东北野战军第7纵队第20师58团,1948年11月改称131师第391团。1952年10月,44军番号撤消,131师师部调归海军,1953年2月改建为海军航空兵第3师。所属391团调给新组建的54军,为134师391团,后改称134师400团,1969年改称161师481团。
1952年9月,134师400团随133师调46军,53年10月回国,53年10月6日400团奉命与55军炮兵教导营合编为军炮兵教导营。400团番号撤消。55军炮兵教导营后扩编为55军炮兵161团。后在裁军中撤销,据老400团编入55军161地炮团的老人讲他们在朝鲜主要执行道路防空哨及高炮阵地警戒任务。有不少兵员被补充入29师,参加上甘岭战役
55年10月才回国。而回国时只是个架子团共有638人,其中班以上532人
第45军134师400团
 
1945年10月,东北人民自治军成立,原冀热辽军区进军东北后,扩大武装力量,第22旅成立,下辖3个团,即64团65团66团,其中第65团是有原冀热辽军区第16军分区侦察连部分人员扩编而成,1945年9月,第16军分区侦察连长董占林,政治指导员吴国栋率一排和30余名干部,在兴城成立兴城县公安大队,董占林任大队长,吴国栋任政治教导员,后该部收编伪警察科长潘玉刚以下400余人,授番号补充第一团.1945年10月中旬,编为第22旅第65团.辖下3个营13个连队.共约2500余人.1945年11月20日,第22旅旅长欧致富,陈志斌宣布第65团与朱德警卫团合编.,使用65团番号,团长周昌茂,政治委员谢家祥,副团长董占林,副政委吴国栋,参谋长王向春,政治部主任赖关海.1946年6月改称16旅48团,47年8月1日为东北8纵队23师69团。该团团长周昌茂,政治委员兰文兆,副团长董占林,参谋长戴平,政治部主任兰亦农.
1947年8月编入东北民主联军第8纵队为23师,1948年1月改称东北野战军第8纵队第23师。1948年11月,由东北野战军第8纵队23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军134师,该师部队前身有著名的红9军团、朱德警卫第2团等,1940年1月组建八路军陕甘宁边区留守兵团警1旅,后编为南进3支队、冀热辽军区第30旅、热辽纵队30旅,1946年4月,以30旅建制为主,合并进第22旅。次月,改称冀热辽独立1旅。8月,又改称冀热辽军区独立16旅。
1948年9月,第69团团团长董占林,政治委员兰亦农,参谋长戴平,副参谋长康风林.政治部主任何镇浪.1948年11月,第69团改为第45军第134师第402团,1949年4月该部随师南下.402团由江里鸿任团长、兰亦农任政治委员.团参谋长康风林.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何镇浪.
 1949年8月,134师师长黄鹄显当时正在靖西接受国民党人员的起义,由副师长张晓冰代理师长。代理师长张晓冰,谢家祥师政委
   400团团长董占林、宋世永团政委
   401团邹昌茂团长、张益三团政委。
   
1952年10月,54军组建,134师归其建制。11月,134师400团调出,12月,131师391团调入。1952年10月,改为第54军第134师第402团
 1953年7月第54军军长丁盛,政治委员谢明,副军长吴瑞山
李光军少将(1919-19950428) 江苏睢宁人。二十一军六十三师参谋长。1955年志愿军第54军副军长,大校军衔,
白 斌(1921.9.8-1990.11.7)河北安新人。志愿军第54军134师师长(55年大校)
唐四陆,1922年出生,庙头镇湾山岗村,1949年5月参军,志愿军54军135师405团1连,1953年7月金城川
蒋丙义,1926年,永岁乡弯屋塘村,1949年10月入伍,志愿军54军135师424团6连副班长,1953年7月
第134师(辖第400、401、402团)师长张晓冰,政治委员兰文兆,副师长周昌茂,副政治委员兰亦农,参谋长雷远高,副参谋长韩凤.402团团长房扬达
1953年5月,134师入朝参战,1958年5月回国后先后赴甘南、青南、西藏平叛。
 1958年7月,人民解放军陆军第54军第134师赴青海地区执行平叛任务。在玉树、兴海、临夏地区经过近半年艰苦奋战,进行战斗362次,共歼灭叛乱分子13500余名,缴获各种枪支9100余,基本消灭了该地区的反叛武装。
1969年12月,该师改番号为陆军第54军161师 
1979年2月参加对越作战,歼敌1487人,有2个单位和1名个人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 
1985年10月,该师撤消建制和番号,师部和炮兵团及其他炮兵部队整编为陆军第54集团军炮兵旅,所属481团团部改为集团军工兵团团部,482(红军团)、483团(红军团)调归步兵第160师。
1945年,军委警卫团 → 八路军总部特务团 →
朱德警卫团(总部特务团与警卫营合编)欧致富接受新的任务,带领2、3、4、5、6连、警卫通信排和机关带往游击第3支队,总部即将总部司令部警卫营、野战警卫连、总后勤部警卫大队归属特务团编制,扩编为大团,团长钟明锋,政委陈志彬。不久,陈志彬调往游击3支队,唐兴盛接任政委,钟明锋也随即调走,唐兴盛改任团长,邓家辉接任政委。日本投降后,特务团编入太行军区。45年10月9日编入晋翼鲁豫野战军3纵7旅,改番号为21团,49年3月改番号为2野11军31师93团,50年93团随师调归12军建制,51年改番号为志愿军12军31师93团,69年12月改番号为12军36师108团,85年改番号为第12集团军摩步36师108团.
    
1945年7月该团机关大部及5个老连队随欧致富南下,为南下3支队2团,1945年9月,该团随警卫一旅在河南绳池出发,渡过黄河,经马兰峪过长城于1945年11月抵达锦州.
   
1945年10月,东北人民自治军成立,原冀热辽军区进军东北后,扩大武装力量,第22旅成立,下辖3个团,即64团65团66团,其中第65团是有原冀热辽军区第16军分区侦察连部分人员扩编而成,1945年9月,第16军分区侦察连长董占林,政治指导员吴国栋率一排和30余名干部,在兴城成立兴城县公安大队,董占林任大队长,吴国栋任政治教导员,后该部收编伪警察科长潘玉刚以下400余人,授番号补充第一团.1945年10月中旬,编为第22旅第65团.辖下3个营13个连队.共约2500余人.1945年11月20日,第22旅旅长欧致富,陈志斌宣布第65团与朱德警卫团合编.,使用65团番号,团长周昌茂,政治委员谢家祥,副团长董占林,副政委吴国栋,参谋长王向春,政治部主任赖关海.1946年6月改称16旅48团,47年8月1日为东北8纵队23师69团。该团团长周昌茂,政治委员兰文兆,副团长董占林,参谋长戴平,政治部主任兰亦农.1948年9月,第69团团团长董占林,政治委员兰亦农,参谋长戴平,副参谋长康风林.政治部主任何镇浪.1948年11月,第69团改为第45军第134师第402团,1949年4月该部随师南下.402团由江里鸿任团长、兰亦农任政治委员.团参谋长康风林.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何镇浪.1952年10月,改为第54军第134师第402团.
志愿军54军第134师(辖第400、401、402团、炮团)师长张晓冰、师长兰文兆(代),政治委员兰文兆,副师长周昌茂,副政治委员兰亦农,参谋长雷远高,副参谋长韩凤。
45军134师400团团长董占林、六连连长王开来江苏灌云、指导员杨景尧、徐汉林、姜志福、郭桐之、王景和
董占林,祖籍河北省涞水县西水北村,1923年11月8日出生在河北省房山县张坊镇,1931年1月随家迁移到房山县(今北京市房山区)镇江营村定居。1938年3月参加八路军,参加了黄土岭战斗。任晋察冀1分区1团1营4连通信员、班长,1939年任晋察冀1分区1团测绘员,曾在抗日军政大学1大队学习。1940年参加了百团大战,1942年起任晋察冀1分区20团3营排长,16分区12团侦察参谋兼侦察连连长,兴城县支队队长。1945年任晋察热辽军区22旅65团副团长,1946年任冀热辽军区16旅48团副团长。1947年参加了解放凌源的战斗、第二次解放北票的战斗,7月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八纵队8纵23师第69团副团长,1948年任东北野战军第8纵队23师69团团长。11月1日45军134师402团团长,1949年任45军134师400团团长。1950年参加广西剿匪和抗美援朝,1951年任45军教导大队大队长。1955年任陆军54军130师第1副师长兼参谋长,被授予上校军衔。1957年任54军130师师长,1959年参加平息西藏叛乱。1962年参加中印自卫边界反击战,
http://m.blog.sina.com.cn/s/blog_5a3e6fae0100e0lw.html#page=22
400团402团
王向春,原名王尚春,吉安县桐坪乡什香村人。1914年2月出生。1929年参加红军游击队,1930年攻克吉安后编入红三军团,任特务连战士,军团部内卫战士、军团保卫局张顺清局长警卫员,彭德怀军团长警卫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一二0师七一八团特务连连长,特务团三营副营长,警备一旅司令部通讯科长。四十五军一三四师四0二团参谋长,四00团团长。
黄永诏,江西吉水午岗人,48年入伍,45军134师400团,参加抗美援朝志愿军54军134师400团,后随部队入藏,代号9231部队番号54军134师400团副连长,1960年6月10日在西藏执行边防任务中壮烈牺牲,
线索1:根据网友提供查出我外公所在部队是54军134师400团;
线索2:据我外婆回忆,外公参加抗美援朝战役1955年归国后就一直在重庆歌乐山附近的某军校学习(名称未知)直到入藏;
线索3:根据外婆回忆,外公牺牲后部队的人送来烈士证说,牺牲时是副连长,下葬的时候是安放在水晶棺里的,但具体在何处没有透入,
线索4:根据外公身前战友讲述(入藏前逃跑回来的)当时外公去西藏行踪很保密,估计有参与地下工作;
王辉的外公黄永诏,江西吉水午岗人,48年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9231部队54军134师400团副连长,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后随部队入藏,1960年6月10日在西藏执行边防任务中壮烈牺牲,线索1:根据网友提供查出我外公所在部队是54军134师400团;线索2:据我外婆回忆,外公参加抗美援朝战役1955年归国后就一直在重庆歌乐山附近的某军校学习(名称未知)直到入藏;线索3:根据外婆回忆,外公牺牲后部队的人送来烈士证说,牺牲时是副连长,下葬的时候是安放在水晶棺里的,但具体在何处没有透入,线索4:根据外公身前战友讲述(入藏前逃跑回来的)当时外公去西藏行踪很保密,估计有参与地下工作;抗美援朝第三批回国部队,编号9231,
志愿军54军134师400团9231部队
云南石屏县9211部队
0132部队
54军134师400团1营3连
潘学生,辽宁安东橋山村,1948年10月15日解放参军,7纵解放团、134师400团1营3连副班长,志愿军运建24团3营10连
梁南和,广东河源人,一九五二年参加志愿军。一九五二年六月,五十四军一三四师四OO团一营三连轻机枪班,在广东虎门进行几个月的军事训练后,九月在安东(现丹东)渡江。五五年三连司务长,二连。一九五八年四月,青海玉树地区叛乱,五八年七月三日,攻打县城的战斗即将开始,参加战斗的部队有一连、二连、三连、炮连、机枪连和炮营的的一个连,团、青海省军区独立团、内蒙古骑兵团都在玉树剿匪,连队来了个新兵,大家叫他老黄,是全军总政治部文工团下连锻炼的文艺兵,连长是内蒙古人,
营教导员带领三连去剿匪,途中,埋伏的叛匪就把三连副带领的尖刀班放过去了,专门打营教导员,因为他骑的马非常高大,这股叛匪的枪法很准,一排子弹打过来,教导员中弹从马上掉下来,通讯员去被教导员又中弹,卫生员想去抢救也被打倒,连续牺牲三个人,
胡伟光,在老家河源参加了梁德领导的游击队,解放后随八团土改工作队回到古岭乡政府做警卫工作,抗美援朝战事吃紧重返部队。胡伟光提升为四排长。
五八年回国平叛时,十二月时三连留在玉树继续平叛,十二月底在白颜卡拉山围歼叛匪的战斗中光荣牺牲,据说牺牲前由于伤口疼痛挣扎,把地下蹬了个坑,他和他的妻子还没有孩子,再后来她改嫁到梅花去了,
王开来烈士,1927年6月出身,江苏省灌云县东辛乡槐树村人,1944年参加革命,解放军45军134师400团二营六连连长,1950年9月23日,在广西邕宁县剿匪战斗中壮烈牺牲。
宫保泽仁的父亲(骑兵第二师7团4连1排长)和岳父(骑兵第二师7团6连教导员)58年也在玉树和果洛参加过平叛,前面说的“杂多县的一个汉族干部也参加了叛匪”是有其事,参加的是成林才仁部,1962年4月被骑兵第二师7团4、6连在治多县白扎乡一个山沟里全歼其部。64年骑兵团转变为炮兵团,换防到宁夏石嘴山。68年换防到福建前线,72年返回宁夏石嘴山。1883年2人同时转业到地方工作,现退休在家。
霍如海,陕西清涧人,1935年1月参加工农红军,红军战士、班长、副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玉树军分区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等职,1958年玉树发生反革命武装叛乱,兼任玉树地区平叛指挥部副司令员。警卫员小陈。1959年秋天,他率领玉树军分区骑兵支队,1960年7月,霍如海在指挥治多县西部的一次战斗中光荣牺牲。
401
朱林尧,1914年生,贵州省大方县人。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红二六军团长征,后改编为120师。八年抗战后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直到1945年成立东北野战军(第四野战军)。曾任第四野战军四十五军一三四师四O一团政治委员,
402团 
402团江里鸿团长、兰亦农团政委,参谋长康风林
找同事
  徐培增,你还记得咱们是扎局11号井老同志。我1965年开发大杨树煤矿,我又于1981年回扎局纪委。请本人和知情者互相告知与我联系。
  地址: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环保局。栾子荣
  电话:0457—8999193
  我儿电话:0457—2897218
  找姨夫
  我姨父韩福礼,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曾在佳木斯市南申家店住过,工作单位是林场,以后就失去联系。现在我很想你们,望见报后与我联系。
  地址:黑龙江省肇东市建行楼三单元201室付相林
  电话:0455-2955920
  13284610486找战友
  谢宝祥江西人。1942年他在陕甘宁边区警一旅政治部当科长,我在军法处警卫排当战士。以后转战到东北,他在65团当政委,我当他的警卫员。1948年他在四野45军134师当政委,我在该师402团,后一同去抗美援朝。1954年我从朝鲜回国去炮校学习,从此分开。另外老战友秦志礼,原东北人。1949年南下,我和他在45军134师402团2营机炮连,他当连长。多年没见,很是想念你们,望见报后与我联系。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第二干休所土玉成
  电话:029-33571627
陈克荣
,湖南省人,在大革命时期参加红军,延安警备一旅教导队队长,后编入二十二旅六十四团,原团长牺牲,陈克荣接任团长。
1945年12月上旬,陈克荣奉命带领全团指战员,在朝阳南大柏山的石明信沟剿匪,完成剿匪任务后,陈克荣带队伍到北票桃花吐休整。这时,陈克荣已经病倒了。1946年1月5日晚,上级命令六十四团赶到西官营子,归三十旅旅长张德发指挥。陈克荣带病急行军,于6日凌晨2时许赶到西官营子。这时陈克荣团长浑身战栗,身发高烧,实在支撑不住,便一头倒在老乡炕上。不多时三营长气喘吁吁地跑来报告:“村东南的岗哨发现敌人大部队沿着河滩向村子包围过来。”陈克荣意识到敌情严重,立即挣扎着走出屋子。他摇晃着身子,拖着沉重的双腿,带着一、二营主力抢占西岭山高地,副团长张智魁和参谋长带一个营占领北山接应。经过激战,打退敌人数次进攻后,旅长张德发下令部队后撤,陈克荣团长命令各营向预定地点转移。
在六十四团陆续撤离阵地时,陈克荣发现前沿阵地的连队还没有撤出来,就叫团政委带队伍先撤,自己带上两个警卫员去接应还没有撤下来的连队。他们走出不远,发现前边侧翼黒糊糊的一群人向他们走来。陈克荣以为是自己的连队就迎了上去,但是上来的却是追击他们的人。敌人听到陈克荣喊话便开枪射击,陈克荣身中数弹倒在血泊中,两个警卫员也同时被敌人乱枪射中,壮烈牺牲。
     
 姜兴发,原名姜孟金,江西省安义县龙津镇姜家村人,1930年8月参加红军,冀热辽军区独立十三旅三十九团一营营长。
第45军134师400团
1945年10月,东北人民自治军成立,原冀热辽军区进军东北后,扩大武装力量,第22旅成立,下辖3个团,即64团65团66团,其中第65团是有原冀热辽军区第16军分区侦察连部分人员扩编而成,1945年9月,第16军分区侦察连长董占林,政治指导员吴国栋率一排和30余名干部,在兴城成立兴城县公安大队,董占林任大队长,吴国栋任政治教导员,后该部收编伪警察科长潘玉刚以下400余人,授番号补充第一团.1945年10月中旬,编为第22旅第65团.辖下3个营13个连队.共约2500余人.1945年11月20日,第22旅旅长欧致富,陈志斌宣布第65团与朱德警卫团合编.,使用65团番号,团长周昌茂,政治委员谢家祥,副团长董占林,副政委吴国栋,参谋长王向春,政治部主任赖关海.1946年6月改称16旅48团,47年8月1日为东北8纵队23师69团。该团团长周昌茂,政治委员兰文兆,副团长董占林,参谋长戴平,政治部主任兰亦农.
1947年8月编入东北民主联军第8纵队为23师,1948年1月改称东北野战军第8纵队第23师。1948年11月,由东北野战军第8纵队23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军134师,该师部队前身有著名的红9军团、朱德警卫第2团等,1940年1月组建八路军陕甘宁边区留守兵团警1旅,后编为南进3支队、冀热辽军区第30旅、热辽纵队30旅,1946年4月,以30旅建制为主,合并进第22旅。次月,改称冀热辽独立1旅。8月,又改称冀热辽军区独立16旅。
1948年9月,第69团团团长董占林,政治委员兰亦农,参谋长戴平,副参谋长康风林.政治部主任何镇浪.1948年11月,第69团改为第45军第134师第402团,1949年4月该部随师南下.402团由江里鸿任团长、兰亦农任政治委员.团参谋长康风林.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何镇浪.
 1949年8月,134师师长黄鹄显当时正在靖西接受国民党人员的起义,由副师长张晓冰代理师长。代理师长张晓冰,谢家祥师政委
   400团团长董占林、宋世永团政委
   401团邹昌茂团长、张益三团政委。
   
1952年10月,54军组建,134师归其建制。11月,134师400团调出,12月,131师391团调入。1952年10月,改为第54军第134师第402团
 1953年7月第54军军长丁盛,政治委员谢明,副军长吴瑞山
第134师(辖第400、401、402团)师长张晓冰,政治委员兰文兆,副师长周昌茂,副政治委员兰亦农,参谋长雷远高,副参谋长韩凤.402团团长房扬达
1953年5月,134师入朝参战,1958年5月回国后先后赴甘南、青南、西藏平叛。
 1958年7月,人民解放军陆军第54军第134师赴青海地区执行平叛任务。在玉树、兴海、临夏地区经过近半年艰苦奋战,进行战斗362次,共歼灭叛乱分子13500余名,缴获各种枪支9100余,基本消灭了该地区的反叛武装。
1969年12月,该师改番号为陆军第54军161师。
 
1979年2月参加对越作战,歼敌1487人,有2个单位和1名个人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
 
1985年10月,该师撤消建制和番号,师部和炮兵团及其他炮兵部队整编为陆军第54集团军炮兵旅,所属481团团部改为集团军工兵团团部,482(红军团)、483团(红军团)调归步兵第160师。
1945年,军委警卫团 → 八路军总部特务团 →
朱德警卫团(总部特务团与警卫营合编)欧致富接受新的任务,带领2、3、4、5、6连、警卫通信排和机关带往游击第3支队,总部即将总部司令部警卫营、野战警卫连、总后勤部警卫大队归属特务团编制,扩编为大团,团长钟明锋,政委陈志彬。不久,陈志彬调往游击3支队,唐兴盛接任政委,钟明锋也随即调走,唐兴盛改任团长,邓家辉接任政委。日本投降后,特务团编入太行军区。45年10月9日编入晋翼鲁豫野战军3纵7旅,改番号为21团,49年3月改番号为2野11军31师93团,50年93团随师调归12军建制,51年改番号为志愿军12军31师93团,69年12月改番号为12军36师108团,85年改番号为第12集团军摩步36师108团.
    
1945年7月该团机关大部及5个老连队随欧致富南下,为南下3支队2团,1945年9月,该团随警卫一旅在河南绳池出发,渡过黄河,经马兰峪过长城于1945年11月抵达锦州.
     
1945年10月,东北人民自治军成立,原冀热辽军区进军东北后,扩大武装力量,第22旅成立,下辖3个团,即64团65团66团,其中第65团是有原冀热辽军区第16军分区侦察连部分人员扩编而成,1945年9月,第16军分区侦察连长董占林,政治指导员吴国栋率一排和30余名干部,在兴城成立兴城县公安大队,董占林任大队长,吴国栋任政治教导员,后该部收编伪警察科长潘玉刚以下400余人,授番号补充第一团.1945年10月中旬,编为第22旅第65团.辖下3个营13个连队.共约2500余人.1945年11月20日,第22旅旅长欧致富,陈志斌宣布第65团与朱德警卫团合编.,使用65团番号,团长周昌茂,政治委员谢家祥,副团长董占林,副政委吴国栋,参谋长王向春,政治部主任赖关海.1946年6月改称16旅48团,47年8月1日为东北8纵队23师69团。该团团长周昌茂,政治委员兰文兆,副团长董占林,参谋长戴平,政治部主任兰亦农.1948年9月,第69团团团长董占林,政治委员兰亦农,参谋长戴平,副参谋长康风林.政治部主任何镇浪.1948年11月,第69团改为第45军第134师第402团,1949年4月该部随师南下.402团由江里鸿任团长、兰亦农任政治委员.团参谋长康风林.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何镇浪.1952年10月,改为第54军第134师第402团.
 郑亿浩,1951年参加革命,三八八团一营一连战士,1960年在西藏平叛中牺牲,时年36岁。
田智,河北滦县人,1946年6月入伍,1960年5月10日在9231部队三中队二分队,连长,1960.5尼拉沟平叛牺牲,执行任务牺牲,家人想找骨灰在那好去祭奠。
网上记载。西藏平叛材料汇编中
“西藏平叛”解放军阵亡军官名录
廉洁明:1920年出生于河北省蓟县,1940年参加八路军,1942年入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排长、指导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民主联军保安第一团第一营教导员、营长、副团长。新中国成立后,任团长、1952年10月任54军第130师副师长兼参谋长、副师长,阿坝军分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区陆军学校副校长,成都军区军训部部长等职。1952年10月率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金城反击战及此后的西藏平叛, 
辽宁籍刘玉福。130师的副营以下干部;入伍时间大约在1947年前后,经历过驻朝防务和西藏平叛,后成为连级干部,陕西籍赵发。湖南籍唐雨田。
 1958年5月回国后先后赴甘南、青南、西藏平叛。1969年12月,该师改番号为陆军第54军161师。
在瓦弄反击战和西藏平叛中
130师牺牲的最高级别的干部是副营长赵恩毓、芦国屏,赵恩毓入朝时任三八八团一连任副连长,赵瑞田任三排班长,随所在连参加攻打424.2高地的战斗,佘阳春在赵身边任通信员,战后,二人作为骨干提升很快。据有关资料,瓦弄反击战中130师干部牺牲有27(又说是26)人,本名录中,为23人;战士172人,伤干部68人、战士486人。
1948年有部分浙江、福建籍解放兵参加到130师,芦国屏就是那时参加革命的。金城反击战后任排长,平叛时任四连连长。部队简编后提为副营长。其他干部中,有部分连级干部是解放战争时在东北参加革命的老兵,他们经历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后,逐渐成长起来而成为部队骨干,如辽宁籍刘玉福。1955年前后,有一批华野部队补充到130师的副营以下干部;有山西、陕西、山东籍排级干部由步校分到130师所属部队,入伍时间大约在1947年前后,经历过驻朝防务和西藏平叛,后成为连级干部,如陕西籍赵发。副连级以下有一部分是1949年到1951年参加革命的安徽、湖南、江西、广东籍新兵,如湖南籍唐雨田。1955年到1957年,有四川安岳、资阳,河南南阳、信阳,山东德州籍入伍的新兵,后成为130师各连队或机关排级干部。平叛和对印反击战中,新兵中以四川安岳、资阳、眉山、彭县、新都、丰都、涪陵、垫江籍战士最多,另有少部分重庆南岸、江津、铜梁、云阳、石柱、秀山、开县、万县、梁平籍新兵。其中三八八团、三九零团和炮团安岳、丰都、涪陵籍较多;
垫江籍三九零团和部分军直较多 ;三八九团以眉山、安岳、石柱籍新兵最多。
 
一三零师西藏平叛牺牲连以上干部名录
 序号姓名职务性别民族籍贯党(团)何时何地因何牺牲备注
1 、李作文连长男汉山西怀仁 党 1959.4 390团工兵连长昌都平叛战斗牺牲
2 、张洪勋参谋男汉湖南邵阳 党 1959.5.8 389团3营参谋江达平叛战斗牺牲
3 、阮孔正 见习医生 男 汉 上海市 团 1959.7.8 平叛战斗牺牲
4 、王景文 副连长 男 汉 内蒙古 党 1959.11 贡觉平叛战斗牺牲
5 、张志英 连长 男 汉 山西灵石 党 1959.11 贡觉平叛战斗牺牲
6 、马玉春 政指 男 汉 辽宁康平 党 1959.11 平叛战斗牺牲
7 、刘银宝 政指 男 汉 江西万载 党 1960.7 平叛战斗牺牲
8 、李荫槐 政指 男 汉 辽宁沈阳 党 1960.3 平叛战斗中牺牲
9 、易林春 副连长 男 汉 湖南邵阳 党 1960.8 加宿西北平叛战斗中牺牲
10 、赵恩毓 副营长 男 汉 辽宁法库 党 1960.3.26 388团1营副营长下之卡战斗牺牲
11 、范振岭 政指 男 汉 江苏新乐 党 1960.3.8 平叛战斗中牺牲
12 、张荣 连长 男 汉 山西河曲 党 1960.8 389团侦察连洛隆平叛战斗牺牲
13 、边桂林 政指 男 汉 黑龙江肇州 党 1960.3.1 平叛战斗牺牲
14 、易宏学 副连长 男 汉 安徽苍山 党 1960.5.13 在5500高地战斗牺牲
15 、张孝谦 副连长 男 汉 山东三候 党 1960.6.17 平叛战斗牺牲
16 、韦树春 参谋 男 汉 广东钦县 党 1960.3.5 朱士平叛战斗牺牲
17 、刘绍斌 参谋长 男 汉 黑龙江肇源 党 1960.11.2 390团3营参谋长平叛战斗牺牲
18 、杨文博 政指 男 汉 湖南邵阳 党 1960.10.14 390团5连平叛战斗中牺牲
 
 
说明:此表系根据《西藏自治区志军事志》所附烈士名录整理。表中只收入与“西藏平叛”作战有关的阵亡人员,原名录中无死亡原因、或死亡原因过于简略而无法确定具体死因者一律不收,排级及其以下干部也未收入。此外,原名录本来就不完整,许多官兵未收入。
 
以上名录是转载飞扬军事网站,一位凸粉网友所发原帖,经笔者甄别而节选确定的,其中错误在所难免,欢迎各位指正。
 
一、李作文烈士是部队进藏后牺牲的第一个连级干部,据390团老兵回忆,李连长时任工兵连长,部队向康巴寺进击,部分叛匪假意投降,李连长向其做说服工作,团主力撤离,叛匪发起暴乱,李连长被残酷杀害。
二、张洪勋烈士是389团在搜剿仙人洞战斗中,张洪勋时任389团3营参谋,在侦察敌情时,中弹牺牲。
三、阮孔正烈士应是第二军医大学派出的第一批医疗队成员,具体牺牲情况不明。
四、王景文烈士是388团3连副连长,到团部开会途中,误入叛匪伏击区牺牲。
五、张志英烈士(应为张子英) 388团1营机枪连长,到团部开会途中,误入叛匪伏击区牺牲 。
六、马玉春烈士 388团6连指导员,到团部开会途中,误入叛匪伏击区牺牲。
七、赵恩毓烈士时任388团1营副营长兼参谋长,误入叛匪伏击区牺牲。
八、张孝谦烈士时任390团6副连长,平叛战斗牺牲。
九、杨文博烈士时任390团5连政指 ,又说是副指导员。
十、刘绍斌烈士时任389团3营参谋长,平叛战斗牺牲。
十一、易林春烈士时任388团某连副连长,被叛匪大刀砍中腹部牺牲?
十二、黄立燕烈士时任390团一营炮兵排长,广东人,青泥洞牺牲。
十三、赵文城烈士时任389团四连一排长,石家庄步校来的,莫大龙沟战斗牺牲。
十四、王文辉烈士时任388团侦察排长,湖南人,洛隆战斗牺牲。
 
  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作战时
 
  芦国屏 王传斌 唐雨田 刘玉福 周乐歧 赵发 李德龙
  胡海林 王心普 周锦厚 殷顺 王学礼 龙永庆 韩洪兰 王洪恩
  曹勋荣 周天喜 何祥余 陈其彩 马洪富 吴启德 杨秀玉 吴前友
   张德贵 于成龙 杨胜祥 吴友芳 聂明棋
周万派
杨忠禄
张里仁
  唐孝富 秦大生 刘凡义 蒋开义 唐茂开 张光福 刘珠材 王赞之 周志金 陈岳禄
  唐光禄 杨文光 张水才 向世祥 黎万品 秦光泽 陈忠锡 冉正才 管代为 陈义凡
  杨光辉 席庆喜 李东才 周必厚 陈世荣 张志平 陈明富 吴太明 曹生富 张德兴
  王绍明 秦大铀 邓万富 陶斯礼 石太发 范太明 王兴章 唐立行 张德福 张昌银
  孙树云 何国清 孙忠池 王合才 李大寿 罗永贤 隆太洲 秦从新 张树槐 谭祁生
  杨发贵 李启玉 林永泉 谢和超 陈在文 邓国忠 刘第禄 石兴中 黎文启 李一林
  胡文生 李世元 江忠凯 廖海高 谭本银 卿光华 张金成 吴永寿 周汝廷 周作才
  章建才 白玉刚 付明华 陈远良 曾先林 彭乐国 闫其祝 李武和 唐光盛 张树全
  谭秉承 吴过俊 翟云吉 张长发 汪庆华 李祥福 黄朝银 谢廷德 任玉平 谭义昌
  管风明 段正碧 何祥荣 李文金 张陪和 戴洪高 钟应楷 李吉全 黄易叶 李忠信
  唐恒端 陈世贤 张昌家 罗大才 吴清映 肖先金 张金才 李荣昌 许尔平 徐泽国
  文泽国 王德礼 秦家义 曾照发 白玉洁 胡振新 孙益碧 秦康福 辜天玉 谭振柄
  王德禄 蔡克志 代朝伦 谭诗贵 肖安金 蔡树清 刘学文 丁华宣 王尊发 李昌顺
  李万富 刘胜德 李廷信 张仁箭 陈代良 高启遂 李先堂
  
1、54军130师390团1营副营长芦国屏,浙江人,1948年参加革命。瓦弄“32”高地
2、54军130师390团3营6连连长王传斌 安徽人,瓦弄“07”高地
3、54军130师388团炮连副指导员唐雨田,湖南人。
4、54军130师388团3连指导员刘玉福 辽宁凌源人
5、54军130师388团二营机枪连指导员周乐歧,沙滩战斗。
6、54军130师388团82炮连指导员赵发 陕西人
7、54军130师388团6连副连长李德龙
8、54军130师390团3营6副连长连何祥玉 瓦弄“07”高地
9、54军130师388团连副指导员周锦厚
54军130师389团3营7连3排长周天喜 瓦弄“80”高地
54军130师388团1连1排长 韩洪兰 河南人
54军130师388团3营9连3排长胡海林 瓦弄“24”高地
54军130师389团3营7连1排长胡吴前友
54军130师390团1连1排长马洪富 山东人
54军130师388团1营1连通信员李武和 瓦弄“24”高地
54军130师389团2营6连炊事班长李忠信 瓦弄“28”高地
54军130师388团卫生队生活上士 陈代良
 54军130师388团1连战士李先堂开县人
 54军130师388团1连战士李昌顺 开县人
 54军130师388团1连战士谭诗贵 开县人
 54军130师388团6连战士白玉刚 
 54军130师390团6连文书谭义昌
     
李德龙 李忠信 李东才 李大寿 李启玉 李一林 李世元 李祥福 李武和 李吉全
李荣昌 李先堂 李昌顺 李万富 李廷信 李文金
 张德贵 张里仁 张光福 张德福 张昌银 张德兴 张金成 张树全 张志平 张水才
 张树槐 张长发 张昌家 张仁箭 张陪和 张金才 
 王传斌 王学礼 王洪恩 王心普 王赞之 王合才 王绍明 王兴章 王德禄 王德礼
王尊发
  陈其彩 陈代良 陈忠锡 陈岳禄 陈义凡 陈在文 陈远良 陈明富 陈世荣 陈世贤
  周乐歧 周锦厚 周天喜 周万派 周汝廷 周作才 周志金 周必厚
 唐雨田 唐光盛 唐光禄 唐孝富 唐茂开 唐立行 唐恒端
秦康福 
 吴启德 吴前友 吴友芳 吴太明 吴永寿 吴清映 吴过俊
 杨秀玉 杨胜祥 杨忠禄 杨文光 杨光辉 杨发贵
 刘玉福 刘凡义 刘珠材 刘胜德 刘第禄 刘学文  
 谭诗贵 谭本银 谭秉承 谭振柄 谭祁生 谭义昌
 秦大生 秦大铀 秦光泽 秦从新 秦家义 
 何祥余 何祥荣 何国清
  孙忠池 孙树云 孙益碧
  胡海林 胡振新 胡文生 
  黄易叶 黄朝银 
  白玉洁 白玉刚
  黎万品 黎文启 
  谢和超 谢廷德
  曹勋荣 曹生富 
  邓国忠 邓万富
  蔡树清 蔡克志 
 石太发 石兴中
  
  肖先金 肖安金
 芦国屏 赵发 殷顺 龙永庆
  韩洪兰 马洪富 聂明棋 江忠凯
  蒋开义 向世祥 冉正才 隆太洲 
  于成龙 陶斯礼 管代为 卿光华 
  席庆喜 范太明 罗永贤 廖海高  
 
  林永泉 章建才 付明华 闫其祝 
  彭乐国 翟云吉 汪庆华 任玉平 
 管风明 段正碧 曾先林 戴洪高  
   
  罗大才 许尔平 徐泽国 辜天玉
 文泽国 曾照发 钟应楷 丁华宣  
   
 代朝伦 高启遂  
中印战争
http://m.blog.sina.com.cn/s/blog_5a3e6fae0102uzvx.html#page=10
志愿军第54军45军西满
第54集团军[驻河南新乡]
404部队[504部队]----9325部队--7788部队--33900部队--53454部队--33900部队--54774部队-71521部队
  1952年10月将第44、45军整编为54军,1953年2月入朝作战,1958年7月回国驻大西北后移防重庆,1968年调新乡。1975年7月以前54军代号先后是9325部队、7788部队,1975年,54军的代号是33900部队,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期间的代号由33900部队改为53454部队,回国后重新恢复33900部队代号,1985年合成集团军整编后部队代号改为54774部队,于2000年10月后更改为71521部队
前身为1939年10月组建于江苏省阜宁县的新四军三师直属侦察队·1945年10月由华东挺进东北·12月,在辽宁省阜新县改编为三师骑兵大队·1946年1月15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县扩编为西满军区骑兵团·1946年5月,在吉林省双辽县调属辽吉分区建制,改称十九团·同年12月,在吉林省乾安县改编为辽吉军区保安第二旅第四团·1947年4月编入东北民主联军西满纵队为独立第2师独立4团,同年8月,改称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第20师58团,1948年1月又改称东北野战军第7纵队第20师58团。随师“参加攻坚战较多,善于攻坚而不善于野战。战斗作风积极,执行命令坚决”。1948年11月改称131师第391团。1952年10月,44军番号撤消,131师师部调归海军,1953年2月改建为海军航空兵第3师。所属391团调给新组建的54军,为134师391团,后改称134师400团,1969年改称161师481团。
45军54军
兰亦农
男,汉族,1919年出生,湖南省茶陵县人,曾用名蓝野农、蓝甲基,1938年9月参加工作,1938年9月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9年起任八路军总巡视团团员。1942年6月起任八路军总部野战政治部警卫连指导员。1945年5月起任警卫2团党总支部书记,同年夏天起任警卫2团政治处副主任。1945年10月起任热辽纵队22旅67团政治处主任,1947年11月起任23旅69团副政治委员。1948年8月至1951年1月任东北野战军第8纵队23师69团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军134师团政治委员。参加了东北秋季、冬季攻势作战,参加了平津战役,南下参加了衡宝战役、广西剿匪。1951年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45军134师进驻广东花县、佛山、湛江,执行海防保卫任务。1951年1月至8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45军134师政治部副主任,1951年8月至1952年10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45军134师政治部主任。1952年10月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54军。1952年10月至1953年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54军134师政治部主任。1953年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1月至1956年5月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4军134师副政治委员兼师政治部主任(至1954年6月)。1956年夏起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4军134师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朝鲜西海岸抗登陆、平壤反空降作战及夏季进攻战役和金城战役。1958年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4军134师政治委员。
54
志愿军54军130师炮兵540团战士梁爵伟
耿青{1921—1983}耿青原名杨朝汉,湖北咸宁沔城镇人,1921年出生。16岁的耿青就随钱俊瑞参加新四军,1938年参加革命,新四军干事、科长、新四军2支队团政治处主任,骑兵团政委、西满独立师1团政治处主任、第55团副政委、团政委、第130师政治部主任、第130师副政委、第130师政委,
黄忠诚,(1913—2002)湖南省麻阳县人。一九三五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红一军团第一师三团连长。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教导营连长,冀鲁豫支队教导营营长,八路军第二纵队新编第二旅六团参谋长,新四军第三师八旅二十三团副团长,第十旅兼淮海军分区参谋处长,第二支队参谋长,第十旅参谋长。辽吉军区第二军分区参谋长,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十九师参谋长、130师副师长,第四野战军四十四军参谋长。
54军
黄德生烈士
1949年10月参加革命,团员,任志愿军五十四军一三○师三八九团侦察员,1953年7月19日在抗美援朝金城战斗中牺牲,时年24岁。
叶清禄(1923-1952),福建省屏南县山头乡罗里岭村人。1948年在东北战场参加革命斗争,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4军(时为东北野战军第七纵队)130师389团一营一连战士,参加了平津战役和进军华南的作战。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随部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4军赴朝参战。1952年在朝鲜前线战斗中牺牲。
   
【说明】:资料来源《屏南县志》,叶清禄烈士的牺牲时间可能有误。查有关资料,第130师在1952年7月与第45军的134师、135师共同组成第54军。该军于1953年2月才赴朝参战。因此,叶清禄烈士的牺牲时间应在此之后。因原文如此,暂时存疑。
1034 任发云 1924年 湖北省利川县 志愿军五十四军一三零师三八九团一营三连战士
吉林长春1953/8/,
黄明 男 1930 年出生,广东江门崖西区黄冲乡人。 1951 年参加革命,第389团战士, 于1953.7
牺牲于朝鲜 
林思 男 1929.年7月出生,广东江门 古井区洋边村 1951.2 参加革命,于 1953.7牺牲于 朝鲜 志愿军
130师警卫连战士 。
梁胜 男 1925 年2月出生,广东江门 环城区茶坑村 1951 参加革命,于 1953.7 朝鲜 志愿军
130师389团1营1连战士
祁席
云南昌宁耈街乡桥头人,1922年月生,1948年10月参加革命,志愿军130师389团一营机炮连战士,1953年在朝鲜金城牺牲。
梁浩相
(1926~1953),男,正果镇黄塘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130师388团战士,1953年7月在朝鲜战场上作战牺牲。
毛财邦
(1928~1953),男,中新镇乌石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130师388团战士,1953年7月在朝鲜战场作战牺牲。
赵德明:河北省玉田县散水头镇人,1924年出生,1945年8月参加八路军,任冀东第15团战士、班长,东北民主联军保安第1旅第1团副排长、排长、东北野战军第7纵队第19师第55团2营连副指导员、6连指导员,第54军第130师第388团第2营教导员、第390团团干部处处长。1958年8月转业地方工作,
刘金允 (1925~1953),男,石滩镇石下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390团2营战士,1953年7月在朝鲜战场上作战牺牲。
54军
叶开松(叶亚晚),托广东云安县洞镇留洞,1931年1951年1月,1953年7月24日抗美援朝时在金城反击战斗中牺牲,志愿军390团1营1连战士
梁秋胜( —— 1953-09-28) 广东鱼窝头公社小乌细历村
,1951年1月参加志愿军,1953年9月28日在朝鲜金城前线反击战中牺牲。五十四军一三O师三九O团二营四连战士
黄肇砚(黄石砚),广东云安县高村镇大围1925年1950年10月1953年7月15日抗美援朝时在金城反击战斗中牺牲,志愿军390团2营战士
李明标(李章汉),石达广东云安县
石镇围仔村,1953年7月24日抗美援朝时在金城反击战斗中牺牲,志愿军44军130师390团机炮连战士
廖锦南,广东云安县富林镇洞口村,1934年1951年1953年7月24日抗美援朝时在金城反击战斗中牺牲志愿军390团2营5连卫生员
赵友东,广东云安县南盛镇下贡村,1923年1951年1月,1953年7月29日抗美援朝时在金城反击战牺牲志愿军44军130师390团2营5连战士

石,广东云安县南盛镇东山村,1922年1951年1月1953年7月29日抗美援朝时在金城反击战牺牲志愿军44军130师390团追击炮连战士
杨兴权,广东云安县六都镇大围村,1953年8月21日抗美援朝时在金城战斗中牺牲志愿军390团侦工连战士
蒋润观:〈1916--1990〉江西广丰人,19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任抗大3大队干事、队副指导员、3团2大队特派员、抗大五分校政治处组织股股长。新四军3师特务团政治处主任。西满军区独立3师1团政委、东北野战军7纵21师政治部副主任、第四野战军44军132师政治部主任。44军130师政委、54军130师政委。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54军130师师长兼政委,蒋润观在朝鲜升任54军政治部主任,
吴卓林 (1933~1954),男,仙村镇巷口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540炮团战士,1954年在朝鲜战场牺牲。
志愿军0958部队0164部,,,,,即志愿军54军135师
志愿军0958部队0163部,,,,,即志愿军54军134师编号9231
志愿军0958部队0162部,,,,,即志愿军54军130师
67 田智 连长 男 汉 河北滦县 党 
武**(山西太原人),想和战友们再续一续、聊一聊。听说这里一个很好的地方,因为这里有很多热心的网友,所以希望好心的网友们能给与帮助,让我们一起帮助他们实现再次相聚的梦想。发帖和代寻人为山西太原战友女婿姓姚。联系方式:QQ372568274,
54军就是原45军与44军合编而成的消息,马上给54军写信。54军的答复,虽未提供其何处战斗牺牲,葬在何处,但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极为重要的线索:我哥哥生前的部队应该是:134师400团!我让子女们在网上查找:只要能找到400团,就能找到我哥哥。
第130师、第134师、第135师
志愿军序列中第54军(1958年8月回国)军长丁盛,政治委员谢明,副军长吴瑞山,副参谋长张晓冰
第130师(辖第388、389、390团、炮团)师长蒋润观,政治委员姚国民,副师长韩怀智,副政治委员耿青,副参谋长廉洁明
1952年12月由第4野战军第54军编为志愿军序列。辖第130师、第134师、第135师。先后隶属朝鲜西海岸防御指挥部、第20兵团。该军于1953年2月2日入朝,参加了1953年春反登陆作战准备和夏季反击战役及金城战役。停战后,参加朝鲜经济恢复和建设,维护停战协定。1958年7月回国。
第130师(辖第388、389、390团、炮团)师长蒋润观,政治委员姚国民,副师长韩怀智,副政治委员耿青,副参谋长廉洁明。
http://www.fyjs.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8637&extra=page=&page=3
 姚国民:《1913—2004》江西省吉水人,1913年出生。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参加
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总部警卫连
班长、排长、防空连副指导员。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6年入陕
北红军大学学习。抗日战争时期,后任晋察冀军区第2军分区营教导员、大队政治
处主任、冀中军区第7军分区19团政治处主任、17团政委、第8军分区23团政委。
解放战争时期,任黑龙江军区绥化军分区副政委、绥化县委书记、东北野战军7纵 2
0师政治部副主任、19师政治部主任、师副政委、第四野战军44军130师政委。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54军130师政委,54军干部部部长、54军政治部副主任,东北军区第一速成学校校长兼政委。获朝鲜二级国旗勋章。回国后,历任工程兵特种工程指挥部副政委、工程
兵政治部主任、副政委,装甲兵副政委,
王玲(1931-),辽宁大连人。1948年参加革命,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四十五军第一三五师第四〇五团政治处,干部处干事,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4军第130师干部处干事,北京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院长办公室秘书,重庆市林局办公室秘书。1983年离休。
54军130师44军130师西满军区保安一旅后改为七纵十九师
韦统泰(1918.5—)山东曹县人。志愿军第54军130师师长(64年少将)
尹宝贵(1923-2001) 河北省 满城县人。1938年10月参加革
命,晋察冀军区三分区一支队卫生员、五O团调剂员、四所司药,热东十八分区卫生部休养所医助、医生,四野八纵队二十四师野战旅卫生所所长,四十五军、五十四军、一三O师、一三五师卫生股长、主任、科长、营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又随部队抗美援朝,参加了金城反击战,荣获独立自由奖章。
莫玱圻(莫锵圻),东莞麻涌人,生于1927年10月。1949年11月在广州入伍。四十四军一三二师政治教导队学员、一三零师文化教员集训队分队长、直属政治处见习干事;中国人民志愿军五十四军一三零师直工科工作员。
  
130师姚昌礼、吴均堂、刘汉州、赖先安回忆
文/姚昌礼
130师388团模范尖刀一连连长李荣汉同志,为了认真执行我党我军优待俘虏政策,硬是亲自把这名战俘从山上背下来,送到战俘营进行治疗。当时感动的这名战俘双眼流下了热泪,捧着双手,一个劲的说谢谢!谢谢!这个士兵感动地说:“如果不是中国军队把我背下来,我一是被野兽吃了,二是饿死冻死,是中国军队给了我第二条生命。我永远也忘不了这么好的军队,回国后要告诉所有的亲人和后代。”这件事感动了所有的战俘。
这张老照片的拍摄时间大约在1956年之前,照片中胸前挂满勋章的这位战士姓吴,名琳金。
吴琳金1927年正月初六出生于义乌义亭镇上鲍西塘村。388团
388团5连3排长海城,战士季世海,2班长顾惠民
130师388团老战士赵德明,今年87岁,河北玉田县人,1945年8月参加革命,历任388团1连战士、排长,副指导员,指导员、教导员、干部处长。1958年转业。想在有生之年找到老战友范增志、于忠彬!
范增志1945年前参加革命,1947年5月任西满纵队独立师一连指导员。1953年任388团干部处长。有战友称,后转福建军区泉州军分区任政委?
于忠彬1947年在东北参加革命,历任388团技术书记,指导员,1952年10月任54军130师388团1营教导员,1964年任130师389团政委。1968年转业,据有战友说可能转业在湖北西部某地? 
 二、原14军40师炮团副团长李祖喜,1930年出生,云南晋宁人,1948年9月参加革命,历任130师388团11连战士、连队文书、警卫员、干部处助理员,第54军130师第540炮团干部处助理员,曾跟随团长张敏(后任国防科委参谋长中将)参加金城反击战。1954年入校学习,后转14军,曾参加1979年对越反击战。想在有生之年找到老战友邵瑞!
邵瑞,1949年任130师388团11连通信员,1959年任54军130师388团9连副连长、1964年后任130师389团3营营长、389团副团长,1976年转湖南湘西一带工作?
原130师388团一营参谋长张海峰在成都军分区龙泉峄武装部 
他孩子叫张荣
老伴朱翠香,孩子张国斌,张国武,张荣
请知道其情况的广大网友提供线索!真诚地希望得到您的理解和支持!
戴春明祖籍原河北宝坻县,现属天津宝坻区。1945年入伍参加冀东八路军15团,46年在辽西整编独一师一团三营通信员至12连指导员,时任团长邢城,政委王树捂 
11连支部书记裴志贤(炮连)有文化。
营长教导员分别是贾庆江 董自立 贾聚文 杨云汉
,改编后七纵十九师一团三营12(机炮连)连任指导员连长是赵海洲三营,后又整编44军130师
辽沈战役攻打锦州时任十九师下属团11连指导员,平津战役攻打天津东站,任10连连长,1949年任388团3营12连任指导员。打到广州驻防。
三营干部有闫建明 殷作桢 龚正河 刘文杰 刘作祥 徐西林 芮广田 康玉祥等人
1950年后入校学习,洛阳步校,后调入68军202师,副师级离休。
戴春明现在离休在40军干休所(徐州。
另130师388团一连二排长 90岁高龄的老战士王海林
2012年6月4日在广州7327工厂(云龙苑18.302)本人拜望了父亲47年的排长王海林老英雄及夫人任素梅(44军文工团卫生员).王海林老英雄1944年参加八路军。曾立大功三次,
赵恩毓入朝时任三八八团一连任副连长,
赵瑞田任三排班长,随所在连参加攻打424.2高地的战斗,
佘阳春在赵身边任通信员,
  芦国屏1948年参加388团130师,金城反击战后任排长 ,
爷爷姜奎财,1929年生人,1947年7月8日入伍,参加战役十多次,负伤一次(腿部),二等功一次,一小功一次,第44军130师388团3营9连战士,1951年任副班长,1951年转业(当时有一项政策对这批转业的按照副排级转的业),当时转业后自己拿着这个干部的证明,工作后,让单位将这个干部的证明弄丢了,现在工资一直是按照士兵开的,想找回干部,但是没有那个证明政府不给办,不知道怎么能够把这个证明补回来,是需要找到原部队还是怎么样?我实在没有头绪,所以寻求帮助!!!目前手里只有一个红色本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第四野战军立功证明书》工作立一大功二小功战斗一小功剿匪立二小功,解放东北纪念章、解放华北纪念章、解放华中南纪念章。如有知道怎么处理这个事情的朋友,可以给我留言或者打电话13504313163.
李兄先转发原390团副团长裴志贤亲属上传的照片,裴原是辽宁人,1946年参加革命。1947年6月参加四平攻坚战时任388团11连支部书记,突击连队长,立大功一次。后因犯错误,职务受到影响。入朝时任388团3营营长,1954年后任师教导队参谋长,教导营长,390团参谋长、副团长,1962年10月前转业。2002年在宜宾去世。
黄德生烈士1949年10月参加革命,团员,任志愿军五十四军一三○师三八九团侦察员,1953年7月19日在抗美援朝金城战斗中牺牲,时年24岁。
叶清禄(1923-1952),福建省屏南县山头乡罗里岭村人。1948年在东北战场参加革命斗争,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4军(时为东北野战军第七纵队)130师389团一营一连战士,参加了平津战役和进军华南的作战。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随部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4军赴朝参战。1952年在朝鲜前线战斗中牺牲。
  
【说明】:资料来源《屏南县志》,叶清禄烈士的牺牲时间可能有误。查有关资料,第130师在1952年7月与第45军的134师、135师共同组成第54军。该军于1953年2月才赴朝参战。因此,叶清禄烈士的牺牲时间应在此之后。因原文如此,暂时存疑。
梁秋胜( —— 1953-09-28) 广东鱼窝头公社小乌细历村  
于1951年1月参加志愿军,1953年9月28日在朝鲜金城前线反击战中牺牲。担任五十四军一三O师三九O团二营四连战士
黄明 男 1930 年出生,广东江门崖西区黄冲乡人。 1951 年参加革命,第389团战士,
于1953.7牺牲于朝鲜 
林思 男 1929.年7月出生,广东江门 古井区洋边村 1951.2 参加革命,于 1953.7牺牲于 朝鲜
志愿军130师警卫连战士 。
梁胜 男 1925 年2月出生,广东江门 环城区茶坑村 1951 参加革命,于 1953.7 朝鲜
志愿军130师389团1营1连战士
祁席,云南昌宁耈街乡桥头人,1922年月生,1948年10月参加革命,志愿军130师389团一营机炮连战士,1953年在朝鲜金城牺牲。
梁浩相(1926~1953),男,正果镇黄塘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130师388团战士,1953年7月在朝鲜战场上作战牺牲。
刘金允 (1925~1953),男,石滩镇石下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390团2营战士,1953年7月在朝鲜战场上作战牺牲。
毛财邦
(1928~1953),男,中新镇乌石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130师388团战士,1953年7月在朝鲜战场作战牺牲。
黄肇砚男广东云安县高村镇大围1925年1950年10月1953年7月15日抗美援朝时在金城反击战斗中牺牲,志愿军390团2营战士又名黄石砚
叶开松男托广东云安县洞镇留洞1931年1951年1月,1953年7月24日抗美援朝时在金城反击战斗中牺牲,志愿军390团1营1连战士又名叶亚晚
李明标男石达广东云安县
石镇围仔村1930年,1951年2月共青团员1953年7月24日抗美援朝时在金城反击战斗中牺牲,志愿军44军130师390团机炮连战士又名李章汉
廖锦南男广东云安县富林镇洞口村1934年1951年1953年7月24日抗美援朝时在金城反击战斗中牺牲志愿军390团2营5连卫生员
赵友东男广东云安县南盛镇下贡村1923年1951年1月中共党员1953年7月29日抗美援朝时在金城反击战牺牲志愿军44军130师390团2营5连战士
伦石,广东云安县南盛镇东山村1922年1951年1月1953年7月29日抗美援朝时在金城反击战牺牲志愿军44军130师390团追击炮连战士
杨兴权男广东云安县六都镇大围村1930年1951年3月共青团员1953年8月21日抗美援朝时在金城战斗中牺牲志愿军390团侦工连战士
吴希太,1926年9月出生于康平县郝官屯乡顾屯村,1947年参军,七纵十九师五十七团任守机员。通讯连班长。四野五四军一三O师任测训班学员,通讯科工作员和通讯科见习参谋,通讯科参谋等职。四野五四军一三O师,任通讯科参谋。
志愿军五十四军一三0师独立通讯营副营长.1976年转业到本溪钢厂南芬选矿厂任副厂长。1981年病逝,享年55岁。
   
宣传队
1945年10月在沈阳成立保一旅,师宣传科科长马奔涛,早期宣传队叫剧社,后称宣传队,队长栗宝惠,队员白国柱、桑保田等。
1946年安桂永参加宣传队。
1947年3月开鲁籍曹明波、冯远臣等参加宣传队。
1947年,西满纵队独立师宣传队改东野第七纵十九师政治部文艺工作队,师宣传科科长边疆,1947年6月师宣传队队长栗宝惠牺牲于三打四平战役中。
1947年9月,孙丕永、翟边、李平、鲍喜礼、胡华、孙盛珠、王贵云、冯小春、马景芝等参加文艺工作队。文艺工作队队长童诚、指导员白国柱。
1948年吴峰、赵春生、乔奎跃、郝孟剑等参加文艺工作队,文艺工作队队长白国柱,队员人数达120余人。
1948年11月入关参加平津战役,文艺工作队队长郭瑞田。王荫三、李淑芬等参加文艺工作队。
1949年师文艺工作队改为文艺宣传队。后改师文工团。
1950年各师文工团撤销,各师文工团的业务骨干,都集中于军文工团。黄一兵、赵如、何美霞等转入军文工团。
1952年,中央军委决定撤销四十四军,四十四军文工团随之结束。综合演出二队改为130师文工队,队长周武、指导员李守春。队员王晞、尤群、王云、于淑芬、贾桂琴等。
1955年师文工队撤销,队员有入校学习,转业回国。有的转入军文工团。
军文工团魏惠洲、谭兴怡、李斌英、朴庚寿130师李守春、王晞等转军文工团。
1958年军文工团撤消,大部转入成都军区战旗歌舞团或政治部各部门任职。
于秀春,1935年出生,黑龙江哈尔滨人。笔名于秀椿。1949年参加工作,历任四野四十四军一三二师宣传员,四十四军文工团团员,志愿军五十四军一三○师文工队员,五十四军文工团团员,志愿军话剧团演员,北京军区战友话剧团副团长。
  徐成忠,男,汉族,1932年7月出生,新宁县白沙镇三渡村人。1948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志愿军54军134师400团通信连通讯员。1953年7月在朝鲜作战牺牲。
李祖名,1920年2月出生,新宁县崀山镇分水村人。1948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志愿军54军133师398团六连战士。1953年2月在朝鲜作战牺牲。
  兰光胜,男,汉族,1921年出生,新宁县白沙镇黄家塘村人。1948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中共党员,志愿军54军133师398团九连战士。1953年3月21日在朝鲜作战牺牲。
第54军130师第540炮团
14军40师炮团副团长李祖喜,1930年出生,云南晋宁人,1948年9月参加革命,历任130师388团11连战士、连队文书、警卫员、干部处助理员,第54军130师第540炮团干部处助理员,曾跟随团长张敏(后任国防科委参谋长中将)参加金城反击战。1954年入校学习,后转14军,曾参加1979年对越反击战。想在有生之年找到老战友邵瑞!
吴卓林 (1933~1954),仙村镇巷口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540炮团战士,1954年在朝鲜战场牺牲。
@旺旺(本人临汾旅)的父亲李火根南昌人,解放军,志愿军54军134师401团二营六连三排长(机枪排长)。辽沈战役后在东北休整,1952年接受入朝作战任务后,经一个月紧张的赴朝准备,于1953年一月。134师分别于广九线之石龙、常平登车,至辽宁凤凰城和安东刘家堡落车,而后进至大东沟。1953年5月,134师入朝参战,54军于1953年6月下旬,奉命由西海岸开赴金城前线归二十兵团指挥。134师7月12日进至洗浦里集结,为兵团预备队,归兵团指挥。
各部队于7也13日投入战斗。当日2时,志愿军在金城前线一举突破。19日,134师进至庆坡山一线,准备随时投入战斗。7月26日,志愿军奉命停止向敌人进攻。27日,战役结束。
杨保忠(杨宝忠)烈士,河北武清安子上村人,1949年1月入伍,54军军134师401团1营1连连长1963年5月牺牲。
134师402团3营7连 9440部队3中队1分队
9440部队54军134师402团
134师402团3营7连抗美援朝老战友 欧阳明春赵玉忠, 9440部队3中队1分队
部队驻地: 青海省 海东地区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 。欧阳明春班长,赵玉忠排长
杜修培 河南省石口 志愿军54军134师402团1营4连 
冯永耀,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齐村镇韩庄村人(建国前后枣庄市市中区叫峄县),生于1931年,1945年他才14岁在当地参加了武工队,随后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司令员陈毅,政委饶漱石,副司令员粟裕,曾在南京工兵学校学习,1952年荣获三等功(有证书原件),当年赴朝鲜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朝鲜战争1953年结束,他一直留守在朝鲜多年,直至1958年左右回国,在甘肃兰州青海一带呆了不到一年,后奉中央军委命令到西藏参加评判任务,任九四四零部队某工兵连连长(9440部队番号评判后改为成都军区54军134师402团,驻地四川南允,现该师、团撤销,54军于1985年改编成54集团军,转隶到济南军区)。1959年8月4日在西藏山南那木林宗地区因战斗渡河试水而光荣牺牲,时年28岁。牺牲后部队将冯永耀的遗金、遗物等寄到峄县(枣庄市前身为峄县)人民委员会,但家人到相关部门未查找到。
第135师(辖第403、404、405团、炮团)师长任思忠,副师长韦统泰、陈德志,政治委员任思聪(兼),参谋长耿志刚。
 陈义清,男,汉族,1927年出生,新宁县金石镇扶夷村人。1949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中共党员,志愿军54军135师403团六连副班长。1953年7月15日在朝鲜金城作战牺牲。
李九龙,河北省丰润县人,1929年3月出生。1945年8月,李九龙参加了八路军,在冀东军区第57团3连当了一名战士。抗战胜利后,李九龙所在的部队挺进东北,编入了东北民主联军第8纵队第24师。李九龙身材高大,作战勇敢,先后参加了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在部队中相继升为班长、副排长、排长、副连长。
在1949年1月的天津战役中,时为3连排长的李九龙仍然担任爆破组组长,李九龙被任命为代理连长指挥战斗。3连副连长。
1949年渡江战役后,李九龙已是四野第45军135师405团2连连长。135师的师长就是名将丁盛,外号“丁大胆”。李九龙所在的2连则军史辉煌,是全团排名第一的红军连。战后,135师405团荣获“猛虎扑羊群”锦旗,为日后的162师赢得了“中原猛虎师”的美誉。
在此次战役中,李九龙率2连随团主力冒雨连续行军36小时,及时插到祁阳黄土铺一带,截住了桂系第7军军部和172师主力。405团团长韦统泰果敢指挥全团9个连同时向设在杉木冲的第7军军部发起进攻。李九龙带领2连和兄弟连队一起迅猛冲入敌阵,将桂军切成数段,各个围歼。在激烈的战斗中,2连与敌短兵相接,全连被分成了18段,人自为战,组自为战,哪里有战斗哪里去,与桂军在每一块稻田、每一条水沟、每一栋房屋处反复争夺。打到后来,李九龙的右臂中弹,指导员负伤,1排长、2排长、3排长负伤,12名班长牺牲了11名,全连只剩下了33人。这时战斗骨干就主动出来代理指挥,全连前仆后继,继续歼敌。李九龙带领通信员、卫生员杀入敌群,硬是俘虏了30余名敌军。苏联著名作家西蒙诺夫和新华社记者专程到部队采访,并以2连的英雄事迹为主要素材,写出了《战斗中的新中国》、《十月的阳光》等文章,向国内外作了报道。
第54军135师404团担任1营
1952年,李九龙所在部队编入了第54军135师,他在404团担任1营营长。1953年2月,第54军赴朝参战。7月13日夜,志愿军20兵团发起了金城战役。135师配属第67军为主力的中集团,由庆坡山向梨船洞、金城川之敌发起攻击。李九龙奉命率1营担任前卫穿插营,沿金城川向制高点梨船洞进攻。
19日中午,李九龙奉团命令组织部队,准备于入夜后向巨室里北山阵地实施反击。黄昏时,还没等到反击战斗打响,韩军又向3连阵地发起了进攻。3连与敌浴血奋战,打到全连只剩下11个人。2排长麻俊坤代理连长指挥,在先后4次负伤、双腿被打断的情况下,仍忍着剧痛趴在阵地上指挥,连续击退了韩军的十多次冲击。当韩军终于冲上阵地时,他毅然拉响了反坦克手雷,与敌人同归于尽。战后,麻俊坤被志愿军总部追授“二级战斗英雄”称号。
第130师牺牲干部烈士名录[部分]该名录志在搜集整理曾经在第130师战斗过的革命烈士,时间跨度自1945年10月至1979年止.由于资料缺乏,本人能力有限,请广大网友积极提供线索.。
一、东北解放战争中牺牲的干部及烈士
东北民主联军保安第1旅第1团第2连连长于洪 1946年2月 秀水河子战斗太平庄阻击战 
东北民主联军保安第1旅第3团参谋长曾野 1946年4月13日 吉林省长岭县 
东北民主联军保安第1旅第1团第2营教导员张增棠 1946年4 月
吉林省四平市三道林子 
东北民主联军保安第1旅第1团第2营副营长龚振和 1946年4 月 吉林省四平市三道林子
  
东北民主联军保安第1旅第1团第2营第6连指导员杜西林 1946年4月 吉林省四平市三道林子
  
西满野战军
梁思久,1915年生,福建武平人。193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1934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9年春加入少先队,任少先队副队长。1931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闽西红军游击队武北第4支队通信员、青年队长。1932年任红4军11师师部通信员。1932年8月任11师供给部、卫生部青年队长。1933年11月在国家政治保卫局干部训练班学习。1934年2月任国家政治保卫局见习巡视检查员。1934年4月任军委训练团特派员。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4年11月任红3军团政治保卫局收容队副队长。1935年11月任红5军团政治保卫局科员。1936年1月任红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科员,在无线电报务训练班学习。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8月任八路军总部电台报务员,八路军第115师电台报务员,机动电台队长。1938年6月任冀鲁豫支队电台区队长。1941年1月任新四军1师2旅电台队长。1942年任独立旅、8旅电台队长、区队长,通信股股长。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任东北人民自治军第2纵队8旅电台区队长,通信科副科长。1947年12月任西满军区、嫩江军区通信科科长。1948年10月任东北野战军第7纵队通信科科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任东北军区空军第6师司令部通信科科长。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1952年12月任松江军事部通信科科长。
1947年3月,保安一旅改编为西满军独立第一师,马仁兴任师长。同年6月,他率领全师参加四平攻坚战(三战四平),担任从城西北角打开突破口战斗任务。这次战争是东北解放战争史上的一次恶仗。敌守军设防坚固。马仁兴亲临前线指挥,率全师担任主攻,16日攻进城内。以后数日昼夜巷战,逐楼逐路争夺,于21日与友邻部队胜利会师。四平道里(铁西)全部解放。正当部队协同作战向道东(铁东)之敌进攻之际,马仁兴身中流弹,不幸牺牲于师前线指挥所(铁西2里平齐铁路附近),时为1947年6月23日晚8时左右,年仅43岁。四平攻坚战仗打完了,临撤出来时,在四平紧北边,水塔那里被流弹击中牺牲的。
西满纵队独立第1师第1团1营2连来年长赵坤 1947年3月 吉林毛城子战斗 
西满纵队独立第1师第2团团政委杨保生 1947年6月18日 吉林省四平市区
  
西满纵队独立第1师第1团1营副营长韩光荣 1947年6月21日 吉林省四平市区  
辽吉纵队独立一师三团党总支书记 李 恒 总支书记 1947年6 月 吉林省四平市区
西满纵队独立第1师师长马仁兴 1947年6月22日 吉林省四平市区
边庆云 西满独立一师一团通信连连长 1947年6月四平攻坚战
韩光荣 西满独立师一团一营副营长 1947年6月 四平攻坚战
赵 昆 西满独立一师一团二连长 1947年3月 毛城子战斗
刘硕英 西满独立一师一团二连连长 1947年6月 四平攻坚战
张增棠 西满独立师一团二营副教导员 1946年5月 四平保卫战
李绍兴 西满独立一师一团十一连连长 1947年6月四平攻坚战
杨保生 西满独立师二团政委 1947年6月 四平攻坚战
周风齐西满独立师二团参谋长 1947年6月 四平攻坚战
曾野 西满独立师三团参谋长 1947年 长岭县土门子
李恒 西满独立师三团总支书记 1947年6月 四平攻坚战
黄励华1920-1947 江西兴国 西满野战军独立第三师第七团团长
黄励华1920-1947.6河南新县四平市入伍时间:1932.1七纵二十一师六十三团团长安葬地点:四平烈士陵园
杨保生1914-1947 江西万载 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第十九师第三团政委( 西满独立师二团政委 ) 1947年6月
四平攻坚战
东北野战军七纵二十一师六十三团西满野战军独立第三师
东北野战军第7纵队第19师第57团副团长杨向文 1947年9月 辽宁省阜薪县
东北野战军第7纵队第19师第56团团长赵光明 1947年12月 辽宁省彰武县 
东北野战军第7纵队第19师第57团副团长白文宗 1948年1月 辽宁彰武县王道屯 
东北野战军第7纵队第19师第57团参谋长王建 1948年3月 吉林省四平市区 .
东北野战军第7纵队第19师第55团第1营副营长孟照安 1948年3月 吉林省四平市区 
东北野战军第7纵队第19师第55团第1营第1连第1排排长范增合 1948年9月 锦州市区
  
二天津战役中
第44军第130师第390团第2营营长陈增寿 1949年1月 天津东局子
第44军第130师第390团第2营5连长王福山
第44军第130师第388团8连战士 王先兴 1949年1月 天津市区 
第44军第130师第388团8连冷勤烈士,系辽宁省阜新县人,牺牲时任44军388团八连卫生员
第44军第130师第388团6连赖木深烈士
1948年参加革命,任解放军四十四军一三0师三八八团六连战士,1949年在天津战役牺牲 
第44军第130师第390团2连3班长生于辽宁的韩思冷,1946年入伍,在攻打天津外围东局子的战役中牺牲。
在南下广东期间
第44军第130师第390团6连连长党元岭 1950年4月18日 广东内伶仃岛 
第44军第130师第390团6连治指导员郑克昌 1950年4月18日 广东内伶仃岛 
   

二:[54军换防陕西]建国后各军的变化及各军的军区管辖


1955年全军授衔时
据有关资料记载,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于1950年、1952年、1954-1955年先后进行了三次精简整编。到1955年9月授衔时,全军还有39个军的番号,其中陆军34个军(在国内27个军、在朝鲜的志愿军7个军),空军4个军,防空军1个军。
1955年全军授衔时陆军共有34个军的番号:第1、12、13、14、15、16、20、21、22、23、24、26、27、28、31、38、39、40、41、42、43、46、47、50、54、55、60、63、64、65、66、67、68、69军。
空军有4个军的番号:空2、空3、空4、空5军。
防空军有1个军的番号: 防空军第1军。
六大军区和志愿军所辖陆军的军是:
西北军区:
西南军区:第13、第14军;
华东军区:第12、第20、第22、第26、第27、第28、第31、第60、第67军;
中南军区:第15、第41、第42、第43、第47、第55军;
华北军区:第24、第63、第65、第66、第69军;
东北军区:第38、第39、第40、第46、第64军;
志愿军:第1、第16、第21、第23、第50、第54、第68军。
空军:空2、3军(东北军区)、空4、5军(华东军区)。
防空军:防空军第1军(华东军区)。
三、60年代初期
1955—1956年,全军由六大军区调整为十三个大军区:
沈阳军区、北京军区、兰州军区、武汉军区、济南军区、南京军区、福州军区、广州军区、昆明军区、成都军区、新疆军区、西藏军区、内蒙古军区。
随着朝鲜战争的结束,1958年志愿军作战部队全部撤回国内。
60年代初期,全军陆军有33个军的番号,大军区所辖陆军的军是:
沈阳军区:第16、第23、第38、第39、第40、第46、第50、第64军;
北京军区:第21、第24、第63、第65、第66、第69军;
南京军区:第12、第20、第27、第60军;
武汉军区:第1、第15军;
济南军区:第26、第67军、第68军;
福州军区:第28、第31军;
成都军区:第54军;
昆明军区:第13、第14军;
广州军区:第41、第42、第43、第47、第55军。
兰州军区:
新疆军区;
西藏军区:
内蒙古军区:
1954年9月68军从朝鲜归国,调归华东军区建制。1955年4月,华东军区改称南京军区,68军划归新成立的济南军区,驻江苏徐州及其附近地区。 1958年,第22军撤消番号,整编为舟嵊要塞区。
空军:有6个军的番号
空1军(57.10由防空军第1军更名,58.8扩建为福空)、空1(58.10重建)、2、3军(沈空)、空4、5军(南空)、空6军(56.3新建,北空)。
1956年8月24日,国防部批复铁道兵成立两个军,分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一军、第二军。据此,1956年9月1日铁道兵第一军正式组建,解放军铁道兵从此有了军的建制。当年11月23日,铁道兵第二军开始组建。在筹建过程中,1957年4月6日,国防部又发布命令撤销了铁道兵第二军的番号。为此,铁道兵第二军停止了组建工作。
四、1966年
进入60年代,军及军区管辖的军变动不大。全军陆军有31个军的番号,大军区所辖陆军的军与60年代初期基本一致。
只有: 1961年7月,第15军整编为空军空降兵第15军;
1961年8月,第43军撤消番号。
大军区所辖陆军的军是:
沈阳军区:第16、第23、第38、第39、第40、第46、第50、第64军;
北京军区:第21、第24、第63、第65、第66、第69军;
南京军区:第12、第20、第27、第60军;
武汉军区:第1军;
济南军区:26、67、68军;
福州军区:第28、第31军;
成都军区:第54军;
昆明军区:第13、第14军;
广州军区:第41、第42、第47、第55军。
兰州军区:
新疆军区:
西藏军区:
内蒙古军区:
1967年5月沈阳军区的50军也南调成都军区,1968年9月成都军区的54军和昆明军区的13军对调防务。
空军:有10个军的番号,空降兵第15军(武空)、空1、2、3军(沈空)、空4、5军(南空)、空6军(56.3新建,南空)、空7军(62年新建、广空)、空8军(62.6由晋江指挥所改编、福空)、空9军(1964.11新建、新疆)。
五、1970年前后
1967年5月内蒙古军区与1968年12月西藏军区缩编为省军区,我军开始加强东北、华北、西北的防务,部队调动频繁。为了备战,并重新组建了5个军,至70年代初期,全军陆军有36个军的番号,大军区所辖陆军的军变动很大。
沈阳军区:第16、第23、第39、第40、第46、第64军;
北京军区:第24、第27(69年调入)、第28(69年调入)、第38(66年调入)、第63、第65、第66、第69军;
兰州军区:第19(69年新建)、第21(67年调入)、第47军(70年调入);
南京军区:第12、第20、第60军;
武汉军区:第1、第17(68年新建)、第54(69年调入)、第43军(68年新建,69年调入);
济南军区:第26、第67、第68军;
福州军区:第29(69年新建)、第31军;
成都军区:第13(68年调入)、第50军(67年调入);
昆明军区:第11(69年新建)、第14军;
广州军区:第41、第42、第55军。
新疆军区:
空军:有14个军的番号,
空降兵第15军(武空)、空1、2、3军(沈空)、空4、5军(南空)、空6军(68.12重建、北空)、空7军(广空)、空8军(福空)、空9军(新疆)、空10军(69.1新建,北空)、空11军(69.11新建、兰空)、空12军(69.6新建、广空)、空13军(70.8新建、北空)。
六、70年代初期至百万大裁军前
1979年5月新疆军区改为乌鲁木齐军区,全军有11个大军区,至80年代中期,全军陆军有35个军的番号,大军区所辖陆军的军变动不大。只有:
1973年2月,第17军撤消番号,
1975年,沈阳军区第46军与济南军区第68军换防,
1975年,武汉军区第1军与南京军区第20军换防。
沈阳军区:第16、第23、第39、第40、第64、第68军;
北京军区:第24、第27、第28、第38、第63、第65、第66、第69军;
兰州军区:第19、第21、第47军;
南京军区:第1、第12、第60军;
武汉军区:第20、第43、第54军;
济南军区:第26、第46、第67军;
福州军区:第29、第31军;
成都军区:第13、第50军;
昆明军区:第11、第14军;
广州军区:第41、第42、第55军。 
乌鲁木齐军区:
空军:前期有14个军的番号,后期有7个军的番号。
空降兵第15军(武空)、空1、2、3军(沈空)、空4、空5军(南空)、空6、空10、空13军(北空)、空7、空12军(广空)、空8军(福空)、空9军(78.11改编为新疆空指,79.4月改为乌鲁木齐军区空指)、空11军(兰空)、
1976年4月,空5、8、12、13军撤消番号,空8(成指76.4-78.5改)、空5(昆指76.4-1978.11改)、9军撤消番号。
七、1985年百万大裁军后
1985年7月,全军体制改革精简整编正式实施,中央军委决定解放军裁军一百万,并将全军的11个大军区调整合并为7个军区,即:
沈阳军区、北京军区、兰州军区、济南军区、南京军区、成都军区、广州军区。
在这轮百万裁军中,陆军撤消了11个军的番号,他们是:
第11军(昆明军区)、
第19军(兰州军区)、
第29军(福州军区)、
第43军(武汉军区)、
第46军(济南军区)、
第50军(成都军区)、
第55军(广州军区)、
第60军(南京军区)、
第66军(北京军区)、
第68军(沈阳军区)、
第69军(北京军区)。
全军陆军只保留24个集团军番号,大军区所辖陆军的军是:
南京军区:第1集团军、第12集团军、第31集团军;
北京军区:第24集团军、第27集团军、第28集团军、第38集团军、第63集团军、第65集团军;
沈阳军区:第16集团军、第23集团军、第39集团军、第40集团军、第64集团军;
济南军区:第20集团军、第26集团军、第54集团军、第67集团军;
广州军区:第41集团军、第42集团军;
成都军区:第13集团军、第14集团军;
兰州军区:第21集团军、第47集团军。
空军:有6个军的番号,即
空降兵第15军(广空)、空1军(沈空)、空7军(广空)、空8军(南空,原福空组建)、空9军(兰空乌指90年代后恢复)、空10军(北空)、
1985年,空2、3、4、6、11军撤消番号。
八、1998年50万裁军后
1998年,50万的裁军又开始了,在这轮裁军中,陆军撤消了3个军的番号,他们是:
第28集团军(北京军区)、
第64集团军(沈阳军区)、
第67集团军(济南军区)。
全军陆军只有21个集团军进入了新世纪,大军区所辖陆军的集团军是:
南京军区:第1集团军、第12集团军、第31集团军;
北京军区:第24集团军、第27集团军、第38集团军、第63集团军、第65集团军;
沈阳军区:第16集团军、第23集团军、第39集团军、第40集团军;
济南军区:第20集团军、第26集团军;第54集团军;
广州军区:第41集团军、第42集团军;
成都军区:第13集团军、第14集团军;
兰州军区:第21集团军、第47集团军。
九、2003年(2003-2005)裁军后
在这轮新世纪的首次裁军中,全军陆军撤消了3个集团军的番号,他们是:
第23集团军(沈阳军区)、
第24集团军(北京军区)、
第63集团军(北京军区)。
全军陆、空军尚存19个精英集团军(军)傲然屹立,请记住他们的名字吧:
北京军区:第27集团军、第38集团军、第65集团军。
沈阳军区:第16集团军、第39集团军、第40集团军。
南京军区:第1集团军、第12集团军、第31军集团。
济南军区:第20集团军、第26集团军、第54集团军。
广州军区:第41集团军、第42集团军。
成都军区:第13集团军、第14集团军。
兰州军区:第21集团军、第47集团军。
空军:有1个军的番号,即, 空降兵第15军(广空)
2004年,空1、7、8、9、10军撤消番号。
空降兵第十五军作战指挥一直为军委、空军直属,后勤供应由所在军区和军区空军负责
文革”期间陆军野战军的组建和调动主要集中在五个时间。 
 第一次是1967年2月后,军队执行“三支两军”任务,很多野战军调防。如38军从吉林通化调河北保定,69军从保定调太原,21军从山西大同调陕西宝鸡,12军从江苏淮阴调合肥,47军从湖南衡阳调长沙,50军从辽宁丹东调成都,以及76师从山东调南昌,等等。  第二次是1968年秋冬,主要是西南地区的54军、13军和14军的调防。另外,驻广东湛江的55军也调入汕头。另组建了两个军:武汉军区的17军和广州军区的43军。  第三次是1969年底,由于中苏关系紧张,南方的28军、43军、47军和54军相继北调,同时全军番号重排,并重建3个军:兰州军区19军、福州军区29军和昆明军区11军。  第四次是1975年7月,由于军队介入地方派系斗争造成很多军地关系紧张,故邓小平复出后,将部分部队对调,以缓和军地矛盾。主要有20军从浙江调河南,与1军对调,68军从徐州调吉林,与46军对调。  第五次是1976年6月,奉中央军委命令,陆军第49师调归兰州军区陆军第19军建制领导,番号改为陆军第 56师,驻武威。 东北地区,38军、50军、46军有调防,其余未动(16军长春、哈尔滨23军、营口39军、锦州40军)。 无锡27军北调似乎也在69年,先头师为79师。28军北调先驻临汾。 68军军部在吉林,203师驻蛟河。46军军部不是在潍坊就是在临沂。  历年军部调防状况: 1军:58年开封—75年杭州-湖州。 12军:54年金华-—61年淮阴—69年合肥—85年徐州。 13军:云南滇南—68年重庆。 14军:西南滇西—滇南开远—85年昆明。 17军:68年孝感—69年信阳—73年2月撤编。 19军:69年甘肃—85年撤编。 20军:杭州—75年开封 21军:58年回国驻大同—太原—67年2月陕西宝鸡。 26军:莱阳-99年潍坊。 27军:52年4月回国驻江苏常州无锡-69年石家庄。 28军:莆田-69年侯马-85年大同-99年撤编。 38军:通化-67年保定。 39军:辽东。 41军:汕头-韶关-69年10月柳州。 42军:湛江-53年1月惠州-55年驻防湛江-惠州 43军:桂林-69年洛阳-85年撤编。 46军:69年吉林-75年徐州-临沂-85年撤编 47军:50年湘西-54年雷州半岛-60年衡阳-长沙-70年10月陕西临潼。 50军:丹东-67年成都-85年撤编 54军:58年大西北-重庆-滇西-68年新乡 55军:53年1月湛江-68年11月汕头-86年撤编 63军:石家庄-69年太原。 64军:大连-90年本溪-97年撤编 67军:54年10月由朝鲜回国移驻青岛,70年3月调防淄博。军部驻博山,98年撤编。 68军:69年徐州-75年东北吉林-85年赤峰-89年撤编 69军:保定-67年大同-85年撤编。 

三:[54军换防陕西]解 放军历史上消失的49个军

54军换防陕西_解 放军历史上消失的49个军


1948年11月1日,中央军委下发了《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规定军的番号排列数目为70个军。1948年11月至1952年10月,我军共组建67个军。第56军、57军、59军一直没有组建过。  目前,我军共有18个集团军。即第1军(驻浙江湖州)、12军(驻江苏徐州)、13军(驻重庆)、14军(驻云南昆明)、16军(驻吉林长春)、20军(驻河南开封)、21军(驻陕西宝鸡)、26军(驻山东潍坊)、27军(驻河北石家庄)、31军(驻福建同安)、38军(驻河北保定)、39军(驻辽宁辽阳)、40军(驻辽宁锦州)、41军(驻广西柳州)、42军(驻广东惠州)、47军(驻陕西临潼)、54军(驻河南新乡)、65军(驻河北张家口)集团军。那么其他49个军到哪里去了?  第2军  1949年2月1日,西北野战军第2纵队改称为中 国人民解放 军第2军,隶属第一野战军建制。下辖第4师,第5师,第6师。1953年3月,第2军番号撤销,军部整编为南疆军区;第4师整编为步兵第4师;第5、第6师整编为新疆农业建设第1师(驻阿克苏)第2师(驻焉耆,1960年迁库尔勒)。 
        第3军  1949年2月1日,西北野战军第3纵队改称为中 国人民解放 军第3军,隶属第一野战军建制。下辖第7师,第8师,第9师。1952年6月第3军与第1军合并,第3军番号撤销。军部改编为西北军区军政干部学校,现为兰州军区空军指挥部。第7、第9师合编为第1军第7师(1969年改称第3师)。第9师师部改编为中 国人民解放 军炮兵第15师师部。第8师与第1军第2师合编,第8师师部改编为华北空军第27驱逐师师部。  第4军  1949年2月1日,西北野战军第4纵队改称为中 国人民解放 军第4军,隶属第一野战军建制。下辖三个师:第10师,第11师,第12师。1952年9月,撤销第4军番号。军部改编为中央军委城防高射炮兵学校;第10师师部改编为炮兵第10师师部,其部队编入第11师;第12师改编为铁路公安部队第20师。  第5军  1950年1月10日,新疆民族军在伊宁改编为中 国人民解放 军第5军。辖第13师,第14师,另直辖2个骑兵团,归第一野战军建制。1952年3月,由第2、第6军抽调部队组建第15师。1953年5月,由第13师组建喀什军分区,第14、第15师改编为农建第3师(驻伊犁。1954年11月1日驻绥定,1954年底撤销师番号。1982年恢复原建制农3师师部驻喀什)。第4师(驻巩留。1954年11月1日驻新源肖尔布拉克,1956年迁伊宁市)。1954年10月,第5军军部改编为新疆哈萨克自治区军区(后改为伊犁军区),第5军番号即予撤销.  第6军  1949年2月1日,西北野战军第6纵队改称为中 国人民解放 军第6军,隶属第一野战军。辖第16师,第17师。6月初,在晋南运城组建第18师补充到第6军。中旬,第6军编入第2兵团(11月转隶第1兵团)。10月,第18师(1950年12月,改编为公安第4师)进驻西安,脱离第6军建制。11月初,第6军向新疆进军,至1950年3月,全部到达新疆。军部与第17师驻迪化(今乌鲁木齐)、伊宁等地区,第6军兼迪化军区,下辖迪化、哈密、焉耆军分区由所属各师分兼。1953年5月,奉西北军区命令,军部与西北军区航空处合编为西北军区空军。第16、第17师改编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5师(驻哈密1963年迁博乐)、第6师(驻米泉县五家渠)。第6军番号即行撤销。  第7军  1949年2月中旬,西北野战军第7纵队改称中 国人民解放 军第7军,隶属第一野战军建制。辖第19师,第20师。5月,组建第21师。下旬,军部率第19、第20师由晋入陕(第21师暂留太原执行警备任务)。6月中旬,编入第1兵团。11月初,第21师抵天水归建。中旬,第7军转隶第2兵团建制。第19师随第18兵团入川作战,12月30日进驻四川省金堂地区(1950年10月归建)。11月,第20、第21师奉命分别开赴济南、锦西改编为炮兵第7、第4训练基地。军部仅辖第19师。1951年10月5日,第7军番号撤销。军部一部充实第一高级步兵学校,另一部与西北军区航空处合并组成西北军区空军司令部。1952年8月,第19师改编为空军第16师。  第8军  1949年2月下旬,西北野战军第8纵队改称为中 国人民解放 军第8军,隶属第一野战军建制,仍留华北地区作战。辖第22师,第23师。5月29日,第8军奉命与绥蒙军区合并为绥远军区,划归华北军区建制。第8军番号即行撤销。现为内蒙古军区。  第9军  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国民党新疆警备副总司令、南疆警备司令兼整编第42师师长赵锡光随陶峙岳率所部起义。12月29日,其整编第42师就地改编为中 国人民解放 军第9军,隶属第22兵团建制。下辖第25师,第26师,第27师。1952年4月,第9军军部与第22兵团兵团部合并,由第22兵团兵团部兼第9军军部。11月,第9军番号撤销。1953年5月,第25师编为新疆农业建设第7师(驻沙湾县炮台。1958年迁奎屯);第26师编为新疆农业建设第8师(驻石河子);第27师编为新疆农业建设第9师(驻焉耆。1955年撤销建制。1982年恢复原建制。驻额敏)。   第10军  1949年2月,中原野战军第二纵队改称为中 国人民解放 军第10军,隶属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建制。辖第28师,第29师。49年4月以皖北独立师为基础,组建第30师,列入第10军建制。1950年2月,第10军全部到达川南,兼川南军区,下辖内江、宜宾、乐山、泸县等四个军分区及自贡警备司令部。第28师兼宜宾军分区,第29师兼内江军分区,第30师兼乐山军分区。1951年2月,第10军与川南军区分开,同时第29师(1961年6月改为武汉军区独立师,1969年改为第49师)调归第15军建制。第62军第184师调归第10军建制。1952年4月25日,第10军军部和第30师调归海军,军部现为北海舰队。第30师现为海军航空兵部队。第28师(1969年改为第205师,1985年改归第28集团军,1998年缩编为旅,改归内蒙古军区)调归第23兵团第69军。第184师调归装甲兵和华北军区,该军番号撤销  第11军  1949年3月1日,中原野战军第3纵队改编为中 国人民解放 军第11军。隶属第2野战军第3兵团建制。辖第31师,第32师,第33师。1950年1月,第11军归川东军区领导,军部进驻万县。第31师为军区机动部队,进驻梁山(今梁平县);第32、33师、军补训师分兼大竹军分区、万县军分区、酉阳军分区。7月,第11军军部及直属队调山东青岛组建海军青岛基地。1951年1月,第31师(1969年改为第36师)编入第12军建制。3月,第32师、第33师开赴河北廊坊地区集结,奉命重新组建第11军。辖第32、33、182师(原属第18兵团第61军)。1952年10月,新建第11军军部及直属队奉命在浙江杭州组建空5军(现为空军昆明基地)。除第182师改铁道兵外,第32师(1969年改为第48师,1998年缩编为旅)调归16军。第33师(1969年改为第26军76师,1999年改为山东省陆军预备役第76师)调归第26军建制。1969年,第11军又以昆明军区部队在云南大理重建。辖第31师(原驻贵州第49师)、第32师、第33师。1985年第11军又被撤销,第31师、第32师(1999年改为云南省陆军预备役第32师)改归第14集团军,第33师撤销    第15军    1949年2月,中原野战军第9纵队于河南周口地区整编为中 国人民解放 军第15军,属第2野战军第4兵团建制。下辖第43师,第44师,第45师。1950年12月,第43师奉命留驻云南建设昭通军区,第10军第29师编入第15军序列。1961年6月,该军改编为空降15军。第44师改编为空降兵第44师;第45师改编为空降兵第45师  第17军  1949年2月,中原野战军第11纵队及冀鲁豫部队一部在河南项城地区合编组成中 国人民解放 军第17军。下辖第49师,第50师,第51师,归第二野战军第5兵团建制。1950年3月初,第17军军部兼贵州军区安顺军分区,第49师兼兴仁军分区,第50师兼镇远军分区,第51师兼都均军分区。1952年3月17日,第17军番号撤销。1968年8月26日,武汉军区在湖北孝感重建第17军。下辖第29师(1969年12月改称第49师)、第50师(原河南省军区独立第1师)、第51师(原湖北省军区独立师)。1969年军部移至河南信阳。1973年2月9日,第17军又被撤销,第49师改由武汉军区直辖。第50师和第51师恢复原建制、番号。1976年6月,第49师移防甘肃,与第19军56师合并(仍为第56师)。  第18军  1949年2月,中原野战军改编为第二野战军,豫皖苏军区机关及其独立旅和各军分区基干团、中原野战军第1纵队第20旅组建为第18军,隶属第2野战军第5兵团建制。下辖第52师,第53师,第54师。1951年12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成立西藏军区,以第18军进藏领导机构组成军区机关,驻拉萨(归西南军区领导)。下辖:第52师(1952年7月撤销。1965年5月20日恢复。1969年改为第50军149师。1985年全军大整编,第50军撤消番号,第149师转隶第13集团军驻防四川乐山)、第53师(1957年5月23日撤消,师部和昌都警备区合并。1968年2月7日重组陆军第53师,师部驻日喀则。1985年10月,第53师奉命组建我军第一个山地步兵旅,改番号为山地步兵第53旅,现驻防西藏林芝米林)、54师(1955年9月14日改编为中 国人民解放 军防空军第1师,属武汉军区建制指挥,师部驻武汉。1957年8月调归广州军区防空军建制,改编为空军高射炮兵第109师,驻汕头市。1964年3月改称空军高射炮兵第10师。现为广州军区空军导弹第10旅,驻广州市)、昌都警备区,日喀泽警备区,黑河警备区,第18军后方部队司令部及骑兵第1团、工兵第5、第8团、西藏军区干部学校、独立支队、班禅警卫营、第9代本等。1952年2月10日,西藏军区在拉萨正式成立,3月17日,第18军改为西藏军区,第18军番号即行撤销。  第19军  1949年5月1日,陕南军区所属第12旅、第17师于湖北郧阳县改编为中 国人民解放 军第19军,隶属第2野战军直接指挥。下辖第55师,第57师。第19军成立后即暂归第1野战军指挥。1950年底,陕南军区撤销,第19军移防西安兼陕西军区。1952年7月1日,第19军军部改编为陕西军区,第55师调归西北军区领导,第57师改编为中 国人民解放 军石油工程第1师。第19军及其所属师、团番号同时撤销。1969年第19军又以兰州军区部队在甘肃重建。辖第55师、第56师、第57师。1976年6月,武汉军区第49师与第56师合并(仍为第56师)。1985年第19军又被撤销,第55师(1998年缩编为旅)改归第21集团军。第56师(1998年缩编为旅)改归第47集团军。第57师撤销。  第22军  1949年2月,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改编为中 国人民解放 军第22军,属第三野战军第7兵团建制。辖第64师,第65师,第66师。第64师1958年改编为舟嵊要塞区部队。第65师1958年改编为舟嵊要塞区部队。第66师1951年撤销,组建空10师和空12师。1958年22军被撤销  第23军  1949年2月,华东野战军第4纵队改称为中 国人民解放 军第23军,隶属第3野战军第7兵团。辖第67师,第68师,第69师。1950年1月,调归第9兵团建制。1952年9月第68师调出第23军改为空军部队,另调入原属第25军的第73师。1958年3月第23军驻防黑龙江哈尔滨,属沈阳军区。1969年12月,全军重排番号,第73师改称第68师。1985年第23军改编为陆军第23集团军,编入坦克旅、炮兵旅和高炮旅以及守备第5、第7师(1992年撤销)。1998年第67、第68师分别改为步兵旅和摩步旅,坦克旅则改装甲旅。第24军  1949年2月,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改称为中 国人民解放 军第24军,属第三野战军第8兵团建制。辖第70师,第71师,第72师。6月,第70师北上配合兄弟部队解放青岛,第71师南下淮北,归鄂豫皖边区联合剿匪指挥部指挥,进剿大别山地区土匪。8月11日,第72师配合兄弟部队攻占长山列岛。1950年3月,第71师归建。1952年7月20日,第71师撤销,师部组建空15师。第25军74师归第24军建制。9月,第24军改归第9兵团。1955年10月,第24军驻防河北唐山。1961年1月12日,65军炮575团加农,榴弹炮各1营归24军,改编为军炮兵团,高炮团。1963年11月1日,建立工程兵第3工区,归24军建制。1966年6月15日,70师改编为北京卫戍区警卫第3师,24军北移至承德。1969年12月全军重排番号,第74师改称第70师,并重建第71师,工程兵第3工区改为第71师。1985年7月,第24军改编为陆军第24集团军。由原陆军第24军辖第70,71,72师,炮兵旅、高炮旅以及守备第4旅(1992年撤销)组成。1996年原属天津警备区的坦克第1师(该师是我军第一支坦克部队)调入该集团军。1998年,步兵第72师与唐山预备役师合并,组成河北省预备役高炮72师。坦克第1师改为装甲师。同时,天津警备区摩步第196旅也转归第24集团军。2003年24军被撤销   第25军  1949年2月,华东野战军第7纵队改称为中 国人民解放 军第25军,隶属于第三野战军第8兵团。辖第73师,第74师,第75师。1952年7月20日,中央军委决定第25军军部及第75师师部调归空军,第73师(1969年改为第68师,1998年缩编为旅)调归第23军。第74师(1969年改为第70师,1998年缩编为旅)编入第24军。第75师撤销,师部调空军,各团归江苏省军区。第25军番号撤销。  第28军  1949年2月,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改称为中 国人民解放 军第28军,隶属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辖第82师,第83师,第84师。同年底,驻防福建前线,执行剿匪等任务。1952年5月,第28军(驻莆田)归福建军区领导。1969年11月20日调山西侯马。1985年调大同,第84师撤销。1998年第28集团军撤消,所属步兵第82旅改归第63集团军建制。第83师1999年改编为山西省陆军预备役第83师。    第29军  1949年2月,华东野战军第11纵队改称为中 国人民解放 军第29军。隶属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辖第85师,第86师,第87师。1950年11月18日,第29军军部改编为军委铁道公安司令部。第86师调归军委空军。第85师改归福建军区,85师后改为福建军区水兵第1师,1954年组建海军陆战师,1957年撤销改为上海警备区部队(现海防第2旅)。第87师改归福建军区,1952年4月,87师改为公安第13师。1969年,第29军又以福州军区部队在福建重建。辖第85师、第86师(原第26军76师)、第87师。1985年第29军又被撤销,第86师改归第31集团军,第85师、第87师都改为海防师。  第30军  1949年2月,华东野战军第12纵队改称为中 国人民解放 军第30军。隶属第3野战军第9兵团。辖第88师,第89师,第90师。1950年1月16日,华东军区决定第30军军部调归海军,所属第88师(1951年撤销)改归第26军。第89师改编为伞兵第1旅,后为空降兵第1师,1961年改为空降兵第43师。第90师改归第27军,1951年撤销,组建空军航空兵第4混成旅,师部及部分部队调归海军。第32军  1949年2月,胶东军区前线指挥部改编为中 国人民解放 军第32军。隶属山东军区。辖第94师,第95师。1950年1月,以山东警备第4、第5团及第2、第3团各一部为基础组建第96师。11月,第32军番号撤销,军机关大部充实重建的第8兵团兵团部。第94师(1951年撤销)调归第27军建制;第95师调归军委空军,组建空14师;第96师调归福建军区建制,1952年2月与第86师合编为铁道兵第7师    第33军  1949年2月,渤海纵队与淮海战役中起义的国民党军第59军合编为中 国人民解放 军第33军,属第三野战军第9兵团建制。辖第97师,第98师,第99师。7月,第34军第100师归第33军建制。1950年11月,第33军奉命改编为华东公安部队兼淞沪警备司令部,第97、98、99、100师依次改编为公安第14、15、16、17师,该军番号同时撤销。   第34军  1949年2月,江淮军区第34旅、独立旅与淮海战役中起义的国民党军第77军第132师合编为中 国人民解放 军第34军,隶属第3野战军第8兵团。辖第100师,第101师,第102师。6月,第34军进驻南京,担任警备任务。7月,军部兼南京警备司令部,第100师(1950年后改编为高炮第3师)调归第33军建制。11月,第101师调归第10兵团。12月,第102师师部调归第三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后改为炮兵第3师师部。1950年1月,第3野战军教导师6个团调归第34军兼南京军区警备司令部建制。同时,军机关一部组建华东军区航空处。11月,军机关及其余部队改编为华东公安第13师。第34军番号遂撤销   第35军  1949年2月,鲁中南纵队与济南战役中起义的国民党整编第96军合编为中 国人民解放 军第35军,属第三野战军第7兵团建制。下辖第103师,第104师,第105师。4月,第35军调归第8兵团指挥。9月,第103、第104、第105师分别兼衢州、绍兴军分区和杭州警备区。1950年1月,第35军番号撤销。军部及军属炮兵团调归华东海军。第36军  1949年9月19日,国民党绥远省(今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政府主席、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董其武在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形势的影响和中 国*政策的感召下,率绥远省军政各界领导人与各族代表共39人联合署名通电起义。12月9日,中 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将董其武所部第111军在内蒙包头地区改编为中 国人民解放 军第36军。下辖第106师,第107师,第108师。同时以独立第3旅、保安骑兵第4旅、整编骑兵第13旅等部改编为军直骑兵旅。列入绥远军区编制。1950年12月,第36军归华北军区第23兵团建制。1951年1月,随兵团移驻河北省衡水地区。4月,军直骑兵旅撤销,其部队与同时撤销的兵团直属骑兵第4师一部分别编入各师。1952年2月,第36军军部与第37军军部一起调中央财委编为建筑工程部,第107师与第37军第110师合编为第107师,直属兵团领导。其他部队分别调归兵团学习团或编为建筑工程部队。第36军番号撤销。    第37军  1949年9月19日,国民党绥远省政府主席、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董其武在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形势的影响和中 国*政策的感召下,率绥远省军政各界领导人和各族代表共39人联合署名通电起义。12月9日,中 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其新编独立第7师等部改编为中 国人民解放 军第37军。下辖第109师;第110师;第111师。同时以保安骑兵第5、第6旅等部改编为军直骑兵旅。列入绥远军区建制。1950年12月,第37军归华北军区第23兵团建制。1951年1月,随兵团移驻河北省衡水地区。4月,军直骑兵旅撤销,其部队与同时撤销的兵团直属骑兵第4师一部分别编入各师。1952年2月,第37军军部与第36军军部一起调中央财委编为建筑工程部,第110师与第36军第107师合编为第107师,直属兵团领导。其他部队分别调归兵团学习团或编为建筑工程部队。第37军番号撤销。第43军  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第6纵队改称为中 国人民解放 军第43军,隶属第四野战军建制。辖第127师,第128师,第129师。原东北军区独立第6师调归该军建制,改称第156师(1949年编入江西军区)。1952年7月5日,第43军与海南军区合并为海南军区兼第43军。10月,第44军第132师调归第43军建制。1952年11月,第129师师部与海南岛基地共同组建海军西营基地(现湛江基地)。1961年8月撤销第43军番号,部队改属海南军区。1968年9月重建第43军,辖第127师、第128师、第220师(1969年9月18日改称第129师),并调防广西桂林。1969年10月17日,移驻河南洛阳,改归武汉军区领导(第129师留贵阳“支左”,1973年1月归建)。1985年10月,第43军再次撤销,第127师改归第54集团军,第128师1985年改归第20集团军,1996年改为武警机动师。第129师撤销。    第44军  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第7纵队改称为中 国人民解放 军第44军。辖第130师,第131师,第132师,第157师,隶属东北野战军序列。1949年4月,该军编入第四野战军第15兵团建制。6月,第157师调归江西军区建制。1952年10月,第44军番号撤销,军机关并入中南军区海军机关;第130师和第45军合编为第54军;第131师师部调归海军青岛基地,组建海军航空兵师;第132师调归第43军建制,后改归海南军区。  第45军  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第8纵队在辽宁辽阳、海城等地区,改称为中 国人民解放 军第45军。辖第133师,第134师,第135师,第158师。1949年3月,第45军编入第四野战军第12兵团建制。1950年4月,第158师调归广州市公安司令部建制。1951年3月,45军移驻广东省花县、清远、佛山地区。7月,第134师调至湛江、海康等地区。1952年8月,奉中南军区命令,第133师(1969年改为第138师,1985年改归第26集团军)调第46军建制。10月,第45军军部及第134师(欠一个团)、第135师,与第44军第130师另一个团,合编为中 国人民解放 军第54军,归中南军区领导。第134师,1969年改为第161师,1985年撤销。第135师,1969年改为第162师第46军  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第9纵队改编为中 国人民解放 军第46军,仍归东北野战军建制。辖第136师,第137师,第138师。冀热辽军区独立第7师调归该军建制,改称第159师。1949年4月初,该军编入第四野战军第12兵团建制。7月,第159师调归湖南军区建制;第138师担任长沙警备任务;第136师、第137师参加衡(阳)宝(庆)战役。1952年11月第133师调入,原辖之第138师调出组建海军潜艇学校。1955年10月21日,46军进驻吉林。1975年7月,46军调入江苏徐州,后调山东临沂。1985年撤销46军。第136师(1998年与开封陆军预备役师合并,改为河南省陆军预备役第136师)改归第26集团军。第137师撤销.第48军  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改称为中 国人民解放 军第48军。辖第142师,第143师,第144师,第161师,隶属东北野战军。1949年4月,该军编入第四野战军第15兵团建制。6月,第161师调归江西军区建制。1950年12月,第143师改编为炮兵第21师,另将原第38军第151师改为第143师调归该军建制。1951年2月,军委拨广西军区第151师和湖南新组成的一个师编入48军。1952年3月,第142师改编为公安第11师,1955年1月公安第11师调归海军,改编为海军航空兵第5师;第143师调归中南军区荆江分洪工程部队司令部,同年12月26日,该师机关在河北故城组建空军第28师(强击机),后移驻唐山机场。1954年12月27日,空28师调归东北军区空军部,驻四平市。1958年11月空28师隶属于新成立的空1军,文革后转隶南空,现驻杭州;1952年3月,第144师(1969年改为第163师,1985年改归第42集团军)调归第21兵团第55军。3月15日,第48军军部改为第21兵团兵团部,该军番号撤销。第49军   1948年11月,东北军区第12纵队改称为中 国人民解放 军第49军。辖第145师,第146师,第147师,第162师,隶属东北野战军。1949年8月,第162师调归湖南军区建制。1950年1月,第49军所属3个师依次兼平乐、柳州、桂林军分区。4月,军部与广西军区领导机关合并,所属3个师归广西军区领导,第49军番号撤销。1951年7月15日,以第145师师直为基础又扩建为第49军军部,原辖之3个师归建,原兼各军分区,归广西军区领导。1952年1月8日。第49军番号又撤销,军部改编为空军第3军军部。第145师编入第21兵团第55军219师;第146师师部并入中南军区炮兵司令部,部队并入广西军区,第147师改编为公安第12师。第50军  1949年1月2日,中共中央军委授予原国民党军第60军起义部队为中 国人民解放 军第50军。辖第148师,第149师,第150师,隶属东北军区。3月,遵照中央军委命令,东北军区将第167师(由1948年2月25日在营口起义的原国民党军东北保安暂编第58师改编而成),编入第50军建制。全军共辖4个步兵师,1个直属炮兵团。1949年6月14日,第50军奉命入山海关南下,归第四野战军建制。9月,到达湖北当阳地区,遵照中央军委和第四野战军决定,第150师所属部队按营、军建制,分别补入第148师和第149师;第167师改称第150师。1950年2月,50军隶属第四野战军建制,回师湖北沙市、钟祥一带参加农业生产和修筑汉江大堤工程。中南军区将补训第15团、第15医院调归第50军建制。5月,遵照中南军区的指示,将收编的川东挺进军士兵2000余人补入第148师,将成都和平解放的国民党第20兵团3个军的残部缩编为中 国人民解放 军步兵第167师归第50军建制。9月下旬,第50军奉命由湖北开赴东北,归东北军区指挥。在此期间,50军撤销了第167师和军炮兵团,组建了3个师属炮兵营。1955年4月12日,50军部驻安东市(今丹东)山上街。辖军直属队和第148、149、150师。第150师于1965年3月改为辽宁省军区独立师。1967年5月27日,第50军奉命调入成都。1967年12月,50军重组150师。1969年50军149师与西藏军区52师对调防务。12月,52师改称149师。1976年将148、149、150三个师整编为简编师,撤销军教导队。1979年将148、149、150三个师按甲种师扩编。2月15日后,分赴云南、广西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5月归建回川。1981年将148、150师编为乙种师,保留149师为甲种师,军组建了教导队。1985年10月撤销50军。第148师同时撤销。第149师改为山地步兵第52旅第51军  1949年5月12日至6月2日,人民解放 军先后攻占上海、南昌、武汉等地。国民党军白崇禧集团南撤。和中 国*早有联系的国民党华中军政副长官、河南省政府主席兼国民党军第19兵团司令官张轸,乘机率所属第128军军部及第312、第313、第314、第309师共2万余人。在湖北武昌以南贺胜桥、金口一带起义。6月,起义部队移驻湖北省汉川县。7月,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将起义部队改编为中 国人民解放 军第51军。辖第211师,第212师。隶属第四野战军工兵司令部建制。1950年9月24日,第51军军部改编为中南军区空军领导机关,所属部队与湖北军区合并,第211师与黄冈军分区合编为黄冈军分区兼第211师;第212师与大冶军分区合编为大冶军分区兼第212师,第51军番号撤销。第52军  1949年8月初,国民党长沙绥靖公署主任兼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潜和华中军政副长官兼第1兵团司令陈明仁,接受《国内和平协定》,于8月4日率领绥署司令部、兵团部和3个军共7万人宣布起义。长沙宣告和平解放。11月,在长沙起义的国民党军第1兵团和一部改编中 国人民解放 军第52军。辖第214师,第215师,第216师。1950年10月,第216师撤销,其人员补入第214、第215师。1951年9月2日,第52军军部撤销,所属第214师(1952年改为荆江分洪工程部队铁路工程第9师)、第215师(1952年改归第55军,1969年调出第55军)归第21兵团直辖。第53军  1949年11月,长沙起义的国民党军保安部队改编为中 国人民解放 军第53军。辖第217师,第218师,第219师。第53军组建后,隶属第四野战军第21兵团建制。1950年10月整编,第218师撤销,并入第217、第219师。1951年9月,第53军军部撤销,所辖第217师(1952年改为荆江分洪工程部队水利工程第3师)、第219师(1952年编入第55军,1969年改为第164师)改归第21兵团直辖。第55军  它是第48军军部及第144师和49军第145师、第21兵团第215、第219师等部组成。1952年3月15日,中南军区奉中央军委命令,将原第21兵团兵团部改组为中 国人民解放 军中南军区荆江分洪工程司令部,并将原辖之第214、第217师改为荆江分洪工程部队铁路工程第9师、水利工程第3师。另以第48军军部及所属第144师,第49军所辖第145师和第21兵团第215、第219师,组成新的第21兵团。第48军军部改组为第21兵团兵团部,第48军番号撤销。原第48军第144师仍为第144师;原第21兵团第215师为215师;原第49军第145师与第219师合编为第219师,第145师番号撤销。10月8日,根据中央军委命令,第21兵团改编为中 国人民解放 军第55军。仍辖第144师(1969年改为第163师,1985年改归第42集团军)、第215师(1969年调出第55军)、第219师(1969年改为第164师)。1953年2月,第55军奉中南军区命令,由广西桂林地区移防至广东湛江地区。“文革”时期,55军在广西的柳州、百色、贵县等地一带驻防;1967年2月第220师(原广州军区边防师。1968年9月归第43军,1969年改称第129师)改归第55军。“文革”后与41军换防而进入广东,分布在潮安、普宁、惠来、揭阳等地一带。1985年10月31日,第55军番号撤消。163师归42军仍驻守潮州一带。164师移驻广东湛江归41军,165师分出了一部分进入广东的武警部队番号撤消。163师后来成为驻香港部队。164师后来成为海军陆战旅归属于南海舰队。第58军  1949年2月中旬,桐柏军区集中所属3个旅组成中 国人民解放 军第58军。辖第172师,第173师,第174师。5月,第172师调归湖北军区,改为湖北军区独立4师,1950年撤销。第173师、174师拨归河南军区建制。9月,军部机关与河南军区机关合并,军的番号撤销。第60军  1949年2月,华北野战军第8纵队改称为中 国人民解放 军第60军,隶属华北军区第18兵团。辖第178师,第179师,第180师。4月25日,该军随兵团改隶第一野战军建制。12月30日成都和平解放,该军随兵力进驻成都,军部兼成都警备司令部,担任城防任务。1950年3月,第60军兼川西军区,所属各师兼各军分区。1952年秋季,该军配属第20兵团。第178师1952年4月撤销,师直改为绵阳军分区。第179师1985年改归第12集团军,1998年缩编为旅。第180师1961年4月至1962年5月改归国防部五院建制。1964年12月撤销,主力组建安徽省军区独立第1师,步兵第539团扩建为江苏省军区独立第1师。1985年60军被撤销。第61军  1949年2月,华北军区第13纵队改称中 国人民解放 军第61军。辖第181师,第182师,第183师。该军隶属人民解放 军第18兵团(由华北军区第1兵团改称)建制。5月下旬,奉命随兵团调归人民解放 军第1野战军建制。11月,改归人民解放 军第2野战军指挥。1950年2月,该军奉命兼川北军区。1951年3月,第181师(1969年12月改为第180师,1985年1月再恢复为第181师,后改归第1集团军。1996年改为武警机动师)调归第60军建制。第182师改归第11军,1952年5月转业。第183师1951年撤销。1952年7月,61军番号撤销。第62军  1949年3月1日,华北军区第15纵队改编为中 国人民解放 军第62军。隶属第18兵团建制。辖第184师,第185师,第186师。4月,62军随兵团调归第一野战军(由西北野战军改称)建制。8月至9月,奉命为第一野战军预备队,调归该野战军第1兵团指挥。9月23日,回归第18兵团建制。10月,国民党军起义的第137师改编为西北独立第1师,归该军指挥。11月,第62军所属3个师及新编独立师(由周祥初起义部队改编)随兵团调归第二野战军暨西南军区建制。1950年2月8日,第62军奉命组建西康军区及西昌、雅安、康定、昌都等军分区。军属第184师兼西昌军分区,第185师兼雅安军分区,第186师分兼康定、昌都军分区。1950年7月始,部队进行整编。第186师第556、第557团和第185师第554团调归贵州军区建制。8月,军独立师改编为中 国人民解放 军西南军区独立第1师,归川西军区领导。1951年2月,第184师第550团、第551团和第185师第553团拨归第10军建制,3个团于1952年改为装甲兵部队。1952年5月,第184师第552团改编为中 国人民解放 军公安第21团。第185师第555团和第186师第558团分别改编为西南军区独立第7、第8团。1952年7月,第62军军部改编为西康军区,第62军番号撤销。第63军1949年1月,华北野战军第3纵队改称为中 国人民解放 军第63军,隶属华北军区第19兵团建制。辖第187师,第188师,第189师。1949年6月初,第63军由太原出发,随第19兵团划归第一野战军建制。1950年1月至11月初,第63军在三原、耀县、蒲城地区整训、开荒生产。同时抽一部分部队参加修建天(水)宝(鸡)段铁路。1951年2月10日,第63军进至辽宁凤凰城地区集结。15日入朝作战。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第63军于1953年9月回国,驻防河北石家庄。1969年移防山西太原。1968年,第189师改为北京卫戍区警卫第4师,1985年以工程兵第1工区重建第189师。1985年第63军改编为陆军第63集团军,警卫第4师改为步兵第189师重新归建。同时编入坦克旅、炮兵旅(原炮兵第16师)和高炮旅。1996年,原属第63集团军的步兵第187师改为直属武警总部的机动师。1998年后,步兵第189师改编为摩步旅,坦克旅也改编为装甲旅。同时由于第28集团军撤消,所属步兵第82旅改归第63集团军建制。2003年63军被撤销。

本文来源:https://www.shanpow.com/rc/288254/

《54军换防陕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阅读
  • 重庆市社区教育计划精选四篇 重庆市社区教育计划精选四篇
  • 重庆高考录取分数线新公布范文三篇 重庆高考录取分数线新公布范文三篇
  • 2023年重庆注册会计师成绩查询入口已开通【热】 2023年重庆注册会计师成绩查询入口已开通【热】
  • 2024年3月重庆计算机等级考试报名时间2024年1月开始 2024年3月重庆计算机等级考试报名时间2024年1月开始
  • 重庆高考分数线公布范文(精选二篇) 重庆高考分数线公布范文(精选二篇)
  • 2024年上半年重庆心理咨询师考试时间5月第三周周六【荐】 2024年上半年重庆心理咨询师考试时间5月第三周周六【荐】
  • 重庆高考成绩一分一段查询 重庆高考成绩一分一段查询
  • 重庆高考一分一段公布 重庆高考一分一段公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