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hanpow.com--四大名著歇后语】
五方鬼帝一:五方鬼帝和四大判官简介
五方鬼帝
在古代汉族传说中,酆都大帝位居冥司神灵的最高位置,主管冥司阴间天下的所有鬼魂。凡生生之类,死后均被打入到地狱,其魂魄无不隶属于丰都大帝管辖,以生前所犯之罪孽,生杀鬼魂,处治鬼魂。
东方鬼帝:蔡郁垒,神荼,治"桃止山" 、"鬼门关"
西方鬼帝:赵文和,王真人,治"嶓冢山"
北方鬼帝: 张衡、杨云,治"罗酆山";
南方鬼帝: 杜子仁,治"罗浮山";
中央鬼帝: 周乞、稽康,治"抱犊山"
四大判官
判官是古代汉族民间传说中的阴间官名,取材于汉族传统文化中的冥府判官。长的凶神恶煞、阴险狡诈,但绝大部分都心底善良、正直之辈。职责是判处人的轮回生死,对坏人进行惩罚,对好人进行奖励。 判官位于酆都天子殿中,负责审判来到冥府的幽魂。著名的四大判官为:赏善司、罚恶司、查察司、崔判官。
最著名的四大判官为:赏善司、罚恶司、查察司、崔判官。
赏善司:执掌善薄,身着绿袍,笑容可掬。生前行善小鬼全部由他安排,根据生前行善程度大小、多少予以奖赏。在六道轮回中,或登天成神,或投胎做人,只须在孟婆处喝一碗迷魂茶,忘却生前恩怨,即可重食人间烟火。
罚恶司:身着紫袍,怒目圆睁。双唇紧闭,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凡来报到的鬼魂,先经孽镜台前映照,显明善恶、区分好坏。生前作恶的坏鬼全部由他处置,他根据阎罗王的“四不四无”原则量刑,四不——不忠、不孝、不悌、不信;四无——无礼、无义、无廉、无耻,轻罪轻罚,重罪重罚,再交阴差送到罚恶刑台上,送往十八层地狱,直到刑满,再交轮回殿,拉去变牛变马,变虫变狗等等,重返阳世。
察查司:双目如电,刚直不阿,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其职责是让善者得到善报,好事得到弘扬,使恶者受到应得的惩处,并为冤者平反昭雪。
崔判官:是驰名阴曹地府的头号人物,身着红袍,左手执生死薄,右手拿勾魂笔,专门执行为善者添寿,让恶者归阴的任务。《西游记》载,此公姓崔名钰,在唐太宗李世民驾下为臣,官拜兹州县令,后升至礼部侍郎,与丞相魏征过从甚密结为至交。生前为官清正,死后当了阎罗王最亲信的查案判官,主管查案司,赏善罚恶,管人生死,权冠古今,你们看他手握“生死薄”和勾魂笔,只需一勾~点,谁该死谁该活便只在须臾之间。相传崔判官名珏,乃隋唐间人。唐贞观七年(633)入仕,为潞州长子县令。据说能“昼理阳间事,夜断阴府冤,发摘人鬼,胜似神明。”汉族民间有许多崔珏断案的传说,其中以“明断恶虎伤人案”的故事流传最广。故事说:长子县西南与沁水交界处有一大山,名叫雕黄岭,旧时常有猛兽出没。一日,某樵夫上山砍柴被猛虎吃掉,其寡母痛不欲生,上堂喊冤,崔珏即刻发牌,差衙役孟宪持符牒上山拘虎。宪在山神庙前将符牒诵读后供在神案,随即有一虎从庙后窜出,衔符至宪前,任其用铁链绑缚。恶虎被拘至县衙,珏立刻升堂讯。堂上,珏历数恶虎伤人之罪,恶虎连连点头。最后判决:“啖食人命,罪当不赦。”虎便触阶而死。当年唐太宗因牵涉泾河老龙一案,猝然驾崩,前往阴司三曹对质。于是魏征修书重托,崔珏不但保护唐太宗平安返阳,还私下给他添了二十年阳寿。在还阳途中,太宗又遇到被他扫荡的六十四处烟尘,七十二家草寇中惨死的成千上万的冤魂前来索命,崔珏又出面排解纠纷,帮助李世民代借一库金银安抚众鬼,太宗方得脱身。崔珏也因此名声大震,并从中发了一笔横财。崔珏死后,百姓在多处立庙祭祀。
五方鬼帝二:五方鬼帝,酆都为先,你不知道的地府鬼帝
在传统神话故事中,关于地府熟悉的大多就是阎罗、判官和牛头马面等,关于五方鬼帝的记载乃至是传说却是不多的,在传说中掌管五方鬼帝的酆都大帝也知之甚少。
酆都大帝,其实是道教神话中的人物,而在一些古代神话传说中,酆都大帝就是位居冥司神灵的最高位置,主管冥司阴间的所有鬼魂,因此,也就有人将其认作是“阎王”。
关于酆都大帝的传说起源是较早的,早在《山海经》中就已经有了关于鬼国的记载,而在其中记载的最早鬼魂管理者神荼和郁垒。“北方有鬼国,……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叫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叫神荼,一叫郁垒,主阅领万鬼。”
在酆都大帝之下就是五方鬼帝,关于五方鬼帝的记载在各类神话典籍中是很少的,葛洪的《元始上真众仙记》和《枕中书》算是较为明确详细记载五方鬼帝的了,其文中称:
“东方鬼帝治桃止山,南方鬼帝治罗浮山,西方鬼帝治幡冢山,中央鬼帝治抱犊山;而北方鬼帝为张衡杨云,治罗酆山 。”
此文中记载的也是其管理之地,关于其详细姓名传说却也就没有记载,而在一些传说中也有将这五方鬼帝姓名罗列出来,现代玄幻修真小说中也有涉及,这里也就说说五方鬼帝在各类记载中的一些名字:
东方鬼帝:蔡郁垒,神荼,治"桃止山" 、"鬼门关"
西方鬼帝:赵文和,王真人,治"嶓冢山"
北方鬼帝:张衡、杨云,治"罗酆山"
南方鬼帝:杜子仁,治"罗浮山"
中央鬼帝:周乞、稽康,治"抱犊山"
想了解更多历史趣闻,欢迎订阅!
五方鬼帝三:地狱的最高神灵:酆都大帝
酆都大帝又称“酆都北阴大帝”,是道教阴府地狱的最高神灵。酆都大帝信仰起源较早,《山海经》中即有鬼国的记载,称度朔山上有大桃木,出幡三千里,其枝问东北叫鬼门,为万鬼出入的地方,门上有二神人,一叫神荼,一叫郁垒,主阅领万鬼。《太平经》中亦有阴府召人灵魂考人魂魄的说法,文曰:“大阴法曹,计所承负,除算减年。算尽之后,召地阴神,并召土府,收取形骸,考其魂神。”晋葛洪《枕中书》亦云:“张衡杨云为北方鬼帝,治罗酆山。”其实葛洪在《元始上真众仙记》中还记载了“五方鬼帝”,文称:东方鬼帝治桃止山,南方鬼帝治罗浮山,西方鬼帝治幡冢山,中央鬼帝治抱犊山;而北方鬼帝为张衡杨云,治罗酆山。后来梁陶弘景在《真灵位业图》和《真诰》中将“酆都大帝”描绘得就较为系统了,《真灵位业图》神阶第七位即为酆都北阴大帝,注云:“炎帝大庭氏,讳庆甲,为天下鬼神之宗,治罗酆山,三千年而一替。”
《真诰》中说:罗酆山在北方癸地,山上有六丁鬼神之宫,是为六天。第一宫名明纣绝阴天宫,第二宫名豪煞谅事宗天宫,第三宫名晨耐犯武城天宫,第四宫名恬昭罪气天宫,第五宫名宗灵七非天宫,第六宫名敢司连宛屡天宫。传说一般人初死后都要以第一宫受事,而圣贤之人死去是先到明晨第三宫受事,认为人生在世应多做功德善事,才有好结果。上述表明,道教的酆都大帝住在北方的罗酆山,这种说法一直延续到唐末五代。及至宋代,有关酆都大帝的记载又有了新的变化。如宋范成大《吴船录》载:忠州酆都县,去县三里有酆都山,碑牒所传,西汉王方平后汉阴长生皆在此得道仙去,有阴君丹炉。……阴君以炼丹济人,其法犹传。可见宋时人们认为酆都阴君为阴长生,并称王方平为阴王阴长生为阴君。
《酆都观诗》曰:“云有北阴神帝庭,太阴黑簿囚鬼灵。”注曰:“道士云,此地即谓北都罗酆所主。”《夷坚支志》卷五亦云:“忠州酆都县五里外有酆都观,即道家所称北极地狱之所。”总之四川酆都地府之说至今在民间仍然信仰非常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