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比喻的哲学理念


比喻、喻事歇后语 2018-12-25 16:42:15 比喻、喻事歇后语
[摘要]洞穴比喻的哲学理念(共5篇)浅谈柏拉图的“洞穴比喻”目录浅谈柏拉图的“洞穴比喻”

【www.shanpow.com--比喻、喻事歇后语】

【一】:浅谈柏拉图的“洞穴比喻”

目录

浅谈柏拉图的“洞穴比喻” ..................................................................................... 2

[摘要] ........................................................................................................ 2

[关键词] ..................................................................................................... 2

一、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概述 ........................................................................... 2

二、两重世界的划分 ........................................................................................... 2

三、知识是对理念的认识 ..................................................................................... 3

四、灵魂转向 ..................................................................................................... 5

五、结语 ............................................................................................................ 5

参考文献 ............................................................................................................ 6

浅谈柏拉图的“洞穴比喻”

[摘要]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借助“洞穴比喻”,象征性地说明了两个世界的划分问题,论述了灵魂转向的必要性,并系统地阐述了理念论的丰富内涵。“洞穴比喻”是柏拉图对理念论的深化和总结,它代表了柏拉图的基本思想,是西方哲学的真正开端,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关键词]柏拉图、洞穴比喻、理念

一、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概述

在柏拉图的“洞穴比喻”中,描述的是一群囚徒世代被铁链锁

在洞穴里,不能回头或环顾,只能直视眼前墙壁上的场景,他们只能看到由身后的火堆影射到眼前墙壁上晃动着的影子,但他们不知道造成这些影像的原因,久而久之,他们就把这些影像看成是真实的事物。有一天其中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桎梏,转身回头发现了造成洞壁上影子的原因,才明白他们看到的影子只不过是幻影而已。他再往洞口走,发现了洞外广阔的天地和丰富多彩的事物,但由于太阳光太强烈了,使他的眼睛感到痛苦难受。他一开始只能看阴影和水里的倒影,慢慢适应后才可以看清周围的事物,最终才可以回过头来看太阳,并发现这是他看见其他事物的原因。这个比喻的喻体有:洞穴、太阳、火光、囚徒、走动的人。它们分别喻指:可见世界(政治生活社会)、最高的理念(善的理念)、历史性的传统(习俗、约定、常识、主流的价值标准)、普通民众(认为哲学之路是无意义的)、政治文化精英(比民众强,但也没走出洞穴)。这个比喻反映着认识的两个阶段:人们通过感觉感知到的事物和通过超出于感觉能力之外的纯粹观念能力所知觉到的理念。

二、两重世界的划分

通过一系列的论证和比喻,柏拉图完成了关于两个世界的划分, 即可感世界与可知世界将世界二重化,这是柏拉图整个哲学的出发

点和基本原则。柏拉图在说明人的认识过程时,把可感世界划分为 影像与自然物两小部分。“影像”是可感事物的摹本,他把人对“影像”的认识叫做“想象”,把对“自然物”的认识叫做“信念”。实际上,这两者都属于认识的感性阶段。历史地看,这也是对感性范畴的深化。柏拉图把可知世界也分成两小部分:第一个小部分是指“数学对象”,人们把“可感世界”中“自然物”作为“影像”,由假定出发进行研究,但不是由假定上升到原则, 而是由假定下降到结论。他把这种认识叫做“理智”,实际上就是“知性”。另一个小部分是指“理念”。他说:“在这种认识活动中,人的理性不是把它的假设当作绝对的起点或第一原理,而是把这些假设直截了当地就当作假设,即把它们当作暂时的起点,或者说当作跳板,以便可以从这个起点上升到根本不是假设的某种东西,上升到绝对第一原理。”这种认识就叫做“理性”,“理性”是对理念的认识能力。这样,柏拉图就把认识的理性阶段划分为知性和理性两个部分,同时也深化了理性范畴。

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明确区分了现象与本质。一方面,柏拉

图认为感官所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生灭变化中,而生灭变化的事物既不是存在也不是不存在,既不是无也不是有,而是介于两者之间,是既有又无既存在又不存在的东西,亦即我们所说的现象。另一方面,柏拉图认识到感性感觉之中不可能有永恒不变的东西,因此在始终处于变化之中的、相对的和暂时的事物世界之外,一定存在着另一个稳定的、绝对的和永恒的世界作为它们的根据,这就是我们

所说的本质。在“洞穴比喻”中,洞穴中的囚徒所看到的只是现象, 是不真实的存在,他们的背后才是真实的存在,只有当他们转过身去时才能看到本质。

三、知识是对理念的认识

柏拉图的知识论是以理念论为基础的,同时也可以说,理念论

是通过对知识论的探讨而建立的。洞穴内的世界是现象的世界,洞穴外的世界是理念的世界。从洞穴里走向洞穴外的过程即是认识的过程,也是理念被追寻和被确立的过程。认识的对象是洞外世界的理念,而认识的结果就是知识。因此,人们获得知识的过程就是对理念的认识过程,或者说知识就是对理念的认识。柏拉图认为,只有理念的世界才是知识的对象,因为它是永恒不变的真实存在。感觉和知觉是相对变化的、不真实的,因此不能构成知识,只能称之

为认识。由于认识对象有两个世界——可感世界和可知世界,形成的知识也相应的分为两个部分:知性的知识和理性的知识。而可感世界又分为影像世界和自然物世界,可知世界又分为数学对象和理念世界。因此,按照清晰程度或真实性的程度,知识也可以划分为四种等级:理性是最高级别,其次是理智,再次是信念,最后是想象。

严格说来,柏拉图只承认对可知世界的两类知识,即理性和理

智,尤其理性是真正的知识。而可见世界不过是可知世界的摹本或影子,只能形成为意见。虽然柏拉图关于认识的等级学说建立在唯心主义的理念论基础上,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学说有着本质区别,但不可否认这种理论对认识的层次划分的确有一定道理,在认识论的发展史上还是有一定意义的。知识是对理念的认识。那么这种认识是如何进行的呢?在《理想国》第七卷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与格劳孔的讨论阐述了“灵魂转向”的学说,认为依靠理性所实现的灵魂转向就是认识理念的过程,它就像是洞穴内的囚徒转身走出洞穴。“知识是每个人的灵魂都有的一种能力,而每个人用以学习的器官就像眼睛。整个身体不改变方向,眼睛是无法离开黑暗转向光明的。同样,作为整体的灵魂必须转离变化世界,直至它的眼睛得以正面观看实在,观看所有实在中最明亮者,即我们所说的善者。”这段话表明,柏拉图认为灵魂的转向是认识理念的前提。这与洞穴中的囚徒不转过身来就无法看见洞外的世界是一个道理。“于是这方面或许有一种灵魂转向的技巧,即一种使灵魂尽可能有效地转向的技巧。它不是要在灵魂中创造视力,而是肯定灵魂本身有视力。但认为它不能正确把握方向或不是在看该看的方向,因而想方设法努力促使它转向。”这里柏拉图肯定了灵魂本身有视力,它就是灵魂中的理性。理性想要认识事物,必须首先实现灵魂的转向。在柏拉图看来,人的灵魂分为三个部分:理性、欲望、激情。要实现灵魂转向就是要使灵魂中的欲望和激情服从理性的指挥,协调一致。这样,灵魂的视力——理性便实现了转向,直接面对着实在,从而使对理念的认识成为可能。灵魂的转向,实际上也是灵魂向它的本真状态的回归。

柏拉图认为,人类灵魂在它无形的非现实的游历中,曾经看见

过关于真、善、美 、公正等理念,只是在灵魂坠入肉体之后把它们遗忘了。灵魂要想重新具备这些美德,就要把这些忘记了的东西回忆起来。为了做到这一点,灵魂必须冲破肉体的束缚实现独立。在后期,柏拉图的成熟思想进一步认为 ,由于灵魂的真正本性是超感

性的,所以它只有上升到理念世界,返回自我的本原,才能获得无上的幸福

四、灵魂转向

走出洞穴发现“善”,然后返身回到洞中教育和解救其他人,

这一过程其实就是灵魂转向的一个过程。灵魂转向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主要有三步:第一步,就像囚徒摆脱铁链一样,首先我们必须摆脱作为“铁链”的地方性习俗,解除各种习惯、传统对我们目光的禁锢。第二步,这是一个转身、从洞内走出洞外的过程,走出洞外才能走进真正的自然,从而发现“善”,认识到洞中墙壁上的影像都是虚幻的。这个转身并不容易,眼睛向外观看要克服重重困难,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第三步,重新返身回到洞穴之中。这不是回归原习俗,而是回到洞中解救其他囚徒。这一过程是艰难的,会有洞中大部分囚徒的阻挠和非难,但为了整体之善 ,必须回到洞中,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灵魂的转向,从而去除尘垢,纯化灵魂。灵魂转向的任何一步都必不可少,回到洞中解救其他囚徒是一个启蒙教育的过程,这不是灌输关于“善”的知识,而是引导着其他囚徒走出洞穴、实现灵魂转向的过程,而这一具有启蒙教育意义的解救洞中囚徒的光荣使命正在于哲学家身上。

五、结语

在柏拉图的“洞穴比喻”中,解救囚徒的尝试最终以失败而

告终,因为柏拉图通过这一比喻想影射的是“苏格拉底之死”。解救囚徒的失败表明了其中的艰难与困苦,但回到洞中解救其他囚徒是必需的,就像灵魂的转向,只有最终的回归才能达到“善”的理念世界,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柏拉图把回到洞中解救其他囚徒的艰巨任务赋予在了哲学家身上,他认为这是哲学家的使命,哲学家只有返回到洞中引导其他囚徒追求善,从而实现灵魂的转向,使灵魂实现对理念世界的再次观照。哲学家的这一使命是艰难的,但为了城邦大众的利益和“整体之善”,哲学家必须这样做,有时候甚至要放弃个人兴趣和思辨的幸福而来完成这一使命。

【二】:柏拉图洞穴比喻带来的启示

www.shanpow.com_洞穴比喻的哲学理念。

柏拉图“洞穴比喻”带来的启示

摘 要:本文通过对柏拉图著名的“洞穴比喻”的分析与解读,得到了一些独特的启示。 关 键 词:柏拉图 洞穴 囚徒 太阳 现象 本质 理念

一、柏拉图简介

柏拉图(Plat,公元前427-前347)出身于雅典贵族,青年时从师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死后,他游历四方,曾到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公元前387年活动失败后逃回雅典,在一所称为阿加德米(Academy)的体育馆附近设立了一所学园,此后执教40年,直至逝世。他一生著述颇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和《法律篇》中。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 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由此出发,柏拉图提出了一种理念论和回忆说的认识论,并将它作为其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1]

二、洞穴比喻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有一群人世世代代居住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犹如囚徒,身体也无法转动,只能背对着洞口。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他们身后燃烧着一堆火。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徒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后来,其中的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个别囚犯被从洞穴中带出来,走到阳光下面,他们因为光线的刺激而觉得眼前金星乱蹦,以至什么也

看不见。于是他们开始恨那个把他带到阳光之下的人,认为这人使他们看不见真实事物,而且给他们带来了痛苦。所以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从洞穴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 [2] 这就是“洞穴比喻”的基本内容。这个比喻中涉及到太阳、洞穴、囚徒等多个方面,它们各是指什么?值得思考。

www.shanpow.com_洞穴比喻的哲学理念。

很明显,洞内和洞外分别比喻两个领域:洞内的影像和雕像相当于一种想象和自然物,被锁住的人观看的是幻想,自由的人在洞内观看的是信念。洞内的火相当于太阳,洞外的太阳相当于在柏拉图“太阳”比喻中的善,洞外的自由人看见的是理念,他的观看是知识,获得知识的渐进过程相当于借助阴影和映像的数学推理,以及逐步上升的辩证法,最后认识到最高原则和万物本原是善。再说这个解放的囚徒,当他回想往事的时候,他在庆幸自己的解放的同时,怜悯他的囚徒同胞。这些囚徒中最有智慧者,充其量不过是敏于发现转瞬即逝的影像,善于记住他们出现的惯例,正确推测将出现的影像的可怜虫。知道事物真相的人不会向往洞穴中的荣誉和奖赏,按照他自己的意愿,宁愿在外面做贫困的主人也不愿回到洞穴中作高级囚徒。但是为了解放他的同胞,这个解放了的囚徒还是义无反顾的回到了洞穴中。他的失败却是不可避免的,他从光明处来到黑暗处,已不能适应光明的影像。别人会因为他看不到影像而嘲笑他,说他在外面弄坏了眼睛不合算。没有人相信他在外面看到的东西,他不得不在法庭上和其他场合与他们争论幻觉和真理,偶像和原型的区分因此激起众怒,恨不得把他处死。他虽然失败了,但却经历过真正的幸福,值得赞扬,因为他失败的原因是光明不能适应黑暗。他的同胞因为黑暗不能适应光明而未被解放,则是可悲叹的。柏拉图借解放囚徒失败的故事比喻苏格拉底的悲剧。他从失败中汲取教训,总结了哲学家的使命和工作。按照他的想法,哲学家的兴趣在可知的理念,最高的目标是追求善;除此之外,他们没有世俗的兴趣和利益,包括参与政治的兴趣。他说:“达到这一高度的人不愿参与公共事务,他们的心灵渴望停留在上方;那些从神圣的沉思下降到尘世生活的人会认为自己犯了愚蠢的过错。”[3]然而,柏拉图又说,哲学家如同返回洞穴的自由的人一样,他们为了其他人的利益,不得不放弃个人的兴趣和思辨的幸福而参与政治。启蒙和解救陷于悲惨境地而毫无自觉的人,乃是哲学家的公民义务。柏拉图提出“哲学家王”的主张并不是因为当王符合哲学家的兴趣,利益和目标,而是因为哲学家当王符合国家和公众的利益,他说“除非哲学家成为这个世界的王,或者我们现在称之为王和统治者的人成为真正的哲学家,否则,国家的灾难,人类的灾难将没有尽头。”为了国家和整个人类的利益,政治权利和哲学同样要被同样人掌握,“用一个排斥另一个的做法要被有力的禁

止”。[4]柏拉图还说,他犹豫再三才说出这样的话,因为很难找到一条既符合公共幸福又符合个人幸福的道路。看来,哲学家的命运只能是放弃个人思辨的幸福而为公众谋幸福,哲学家为公众谋幸福的途径是启蒙教育。

三、洞穴比喻带来的启示

暂且不说这个比喻给哲学家带来什么样的启示,至少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个比喻说明受过教育的人与没有受过教育的人的本质上的不同。这种比喻并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在现实观的基础上的一种理论升华。这种理论升华也是根植于柏拉图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也是柏拉图试图通过教育的方式来改铸人的灵魂,进而构建一个和谐有度的、正义的城邦共同体。其实,在这个比喻过程中,我们不难想象到一个未受教育到受过教育的长途跋涉的艰难过程。灵魂一开始误以飘忽的影像为事物的真实,并强以为知,这是一种未受教育的愚昧的表现。而一旦上升到洞外真实的世界才知道原来是多么的幼稚和可笑,而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人自出生之日开始就被捆绑了手脚一生囚禁在洞穴内,恐惧的来到洞外看看真实的世界,他们的存在犹如被囚禁在洞穴的囚徒一样,从孩童时代起就被捆绑了手脚,除了面前洞壁上的影子之外什么也不能看到,一生都是活在影子的世界里。更有自欺欺人者,认为在洞内看到的就是真实世界。在洞穴比喻中,太阳其实就是这个真实世界。生活中,试想一个人一生都没有见过太阳或者因为恐惧太阳的光亮而拒绝阳光是多么可悲的一生,事实上,洞内人永远见不到真实世界,其人生是没有阳光的人生。其实,柏拉图“洞喻”的实质就在于通过这个比喻,让一个“解除了桎梏”的囚徒去体会这两个世界,最后知道哪一个世界更真实,从而达到对人生和世界的澄明。柏拉图用囚徒来比喻生活在可变的现象世界中缺乏哲学知识的普通人,从洞穴走到洞外,直到见到太阳的过程,就是一个灵魂转向的过程:从以个别事物(洞壁上的影像)为对象,转向理念世界(地面上事物),最终转向善(太阳)。普通人往往只满足于对可感知事物的了解。而哲学家则走出了洞穴,看到了阳光世界的真理以及理念。教育就是促使灵魂的转向。我们所面对的世界只是现象,全部的本质则是现象之外。如果要认识本质,必须“转向”——不是身体的转向,而是“灵魂的转向”,柏拉图的意思是:我们不可能从现象中认识本质,要想认识本质(理念),必须灵魂的转向:从现象转向理念。因为在柏拉图看来,现象就是现象,现象不可能是本质的“载体”,纯洁的理念无论如何不可能存在于现象之中。因此,从柏拉图的洞穴比喻中可以得到的真正的启示是:1.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只是现象,事实的真相在另一个世界;2.要想认识事实

的真相,必须灵魂的转向--从现象转向理念;3.现象是感觉经验的对象,理念则是思想的对象。

可能我们还生活在洞内,但是,我们渴望阳光,从这一刻开始,我要给给自己拟订一个逐渐适应的计划,让自己的“视力”恢复。在通往真实世界的道路上,有不适,但最终是阳光普照、活在喜悦中。

参考文献:

[1]赵敦华 《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43页

[2]柏拉图 《理想国》,514a-517awww.shanpow.com_洞穴比喻的哲学理念。

[3]柏拉图 《理想国》,517d

[4]柏拉图 《理想国》,473d-e

【三】: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之三

  第四卷开篇,阿得曼托斯即提出了他的反驳意见,被剥夺了私产的护卫者会感到幸福吗?苏格拉底认为理想国所追求的目标是整个城邦的幸福,而不是其中哪个特殊集团的幸福。这是毫不令人感到奇怪的,因为古希腊人有着深远的整体主义思想传统,集体利益永远大于个人利益,跟我们小时候接受的教育差不多。理想的城邦一经建立,讨论的话题自然转回到城邦的正义问题。只要城邦的统治阶级智慧,护卫者勇敢,全体公民节制,各安其位,各司其职,正义就在城邦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接下来的大段议论,用孔夫子的话概括起来说就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然后,苏格拉底就转而回答格劳孔和阿得曼托斯最初提出的问题,正义和不正义哪个更有利?苏格拉底想通过对不正义的社会和不正义的个人的分析来加以阐述。

  不料,玻勒马霍斯和阿得曼托斯在下面开上“小会了”,也不知道他们在嘀咕什么,第五篇就是在这种气氛下开始的。苏格拉底要求他们有什么意见大声说出来。他们强烈要求苏格拉底把有关在护卫者中间实行公产共妻和儿童公有的举措加以详细说明。首先,苏格拉底认为男女平等,不能因为性别上的差异而将女性排除在城邦的管理者之外,这倒是挺开明的。不过,“母狗”应该和“公狗”一样照顾“羊群”的比喻,总是让我们感觉有点不舒服。其次,他主张护卫者也不应当私有其家庭,而应由当局统一管理婚配问题,按照优生学的原则来进行“配对”。他同样是举例说明的,主人为了得到健康的家畜,通常要优选良种让它们进行交配,把人比作畜生还是远非我辈所能接受的。苏格拉底认为这些措施会让护卫者们感到非常幸福的,但是这些措施是否可行仍有待讨论。他通过论证得出的结论是,这一理想城邦的模型得以在现实生活中得以推行的前提条件必须是哲学家当国王,或者国王天生就是一个哲学家。只有哲学家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洞察事务的本质,能够辨识“多”中的“一”,并进而指出“知识”和“意见”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智者”和大众不能掌握知识,他们只能表述意见。

第六卷和第七卷是贯通的,无法分开叙述。城邦的统治者应该富于实际经验,同时拥有全部人类美德,而哲学家正是恰当人选。哲学家热爱学习,为人诚信,克己自制,精神高尚,英勇无畏,富于正义,敏于思考,记忆良好,充满魅力。阿得曼托斯反对这种评价,他认为现实中的哲学家要么百无一用,要么糟糕透顶。苏格拉底以海船为城邦之喻说明并非哲学家百无一用,而是没有人恰到好处地去使用他们。哲学家的杰出品性导致了他们的曲高和寡,不仅无人喝彩,反而认为他们糟糕透顶,尤其是那些披着哲学家外衣的“智者”们进一步败坏了哲学家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关于“哲学家-国王”应该接受何种教育,苏格拉底指出最重要的是对关于何者为善的知识的学习。为了说明这一点,他连用了三个比喻——“太阳喻”、“直线喻”和“洞穴喻”。教育必须做到使人的心灵之眼远离洞穴中的阴影,达致对阳光下真正事物本质的透彻了解。而对事务有了透彻了解的哲学家还必须返回洞穴社会的现实,成为那里的统治者。苏格拉底对数学推崇备至,并依次探讨了算术、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和天文学。“哲学王”需要掌握的终极知识是辩证法,辩证法才能让人们真正理解何者为“善”。

本文来源:https://www.shanpow.com/xhy/118660/

《洞穴比喻的哲学理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阅读
  • 画蛇添足下一句歇后语 画蛇添足下一句歇后语
  • 斗水活鳞|斗水活鳞的意思 斗水活鳞|斗水活鳞的意思
  • [望尘莫及的望是什么意思]望尘莫及的意思 [望尘莫及的望是什么意思]望尘莫及的意思
  • 井底之蛙续写500字|井底之蛙续写 井底之蛙续写500字|井底之蛙续写
  • 食髓知味什么意思 食髓知味什么意思
  • 续写邯郸学步400字左右,关于邯郸学步续写 续写邯郸学步400字左右,关于邯郸学步续写
  • 大雪纷飞造句 大雪纷飞造句
  • 绊脚石的反义词 绊脚石的反义词
为您推荐
  • 诵经后正确的回向方法
    诵经后正确的回向方法
    诵经后正确的回向方法篇一:诵经后正确的回向方法诵经后正确的回向方法2013-11-17 点击右侧关注→法界精进佛子共修道场+点击上方标题小字:‘法界精进佛子共修道场’→添加关注+诸位也可将诵经、持咒、念佛、拜佛等,无论做何功德应作回向。虽把功德回向给他人,自己的功德仍然丝毫不损,这在佛经中有一个比喻
  • 周瑜打黄盖歇后语下一句
    周瑜打黄盖歇后语下一句
    周瑜打黄盖歇后语下一句(共8篇)常用歇后语常用歇后语歇后语,熟语的一种,是群众熟识的诙谐而形象的语句。歇后语把意义分做前后两部分说出来,前一部分是比喻或隐语,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平时说话时,单独说出它们的前一部分,而把后一部分解释
  • 有比喻拟人的作文300字
    有比喻拟人的作文300字
    有比喻拟人的作文300字(共4篇)作文中比喻拟人的运用大智慧教育大智慧教育辅导讲义1大智慧教育2大智慧教育3大智慧教育4大智慧教育5观察作文300字观察作文300字篇一:观察作文300字我家有一棵我叫不出名字的树,它就摆放在客厅的角落
  • 记忆五线谱有秘诀吗
    记忆五线谱有秘诀吗
    记忆五线谱有秘诀吗(共5篇)五线谱记忆法简谱: 1 2 3 4 5 6 7 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比喻:音名: C D
  • 浮生似梦洗不尽铅华
    浮生似梦洗不尽铅华
    浮生似梦洗不尽铅华(共3篇)
  • 销售语助词
    销售语助词
    销售语助词(共5篇)顶级销售员不会踩的话术地雷Part1 一句无心的话,让绩优客户变奥客1、过度比喻会让客户扫兴 2、带偏见的话会让人反感3、安慰的话没说好,小心变刺刀 4、随便附和对方,小心变眼中钉 5、让人哭笑不得的
  • 水落石出的意思和造句
    水落石出的意思和造句
    水落石出的意思和造句(共5篇)暗度陈仓的意思和造句暗度陈仓:比喻表面上一套,暗地里又是一套。造句:孤家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攻定三秦,动取五国。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非常快,不可挽留。造句:时间如白驹过隙,我们要争分夺秒
  • 雪中送炭的意思和造句
    雪中送炭的意思和造句
    雪中送炭的意思和造句(共5篇)雪中送炭雪中送炭【解释】: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出处】: 宋·范成大《大雪送炭与芥隐》诗:“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反义词】:落井下石、投井下石
  • 欣欣向荣造句。
    欣欣向荣造句。
    欣欣向荣造句。(共5篇)欣欣向荣造句欣欣向荣欣欣:形容草木生长旺盛;荣:茂盛。 形容草木长得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1、几株黑松欣欣向荣地挺立在山头,更见苍劲。经过几年的培育,大安森林公园的树已亭亭玉立,欣欣向荣。
  • 用差异造句
    用差异造句
    用差异造句(共5篇)根据词语的不同意思造句用词语的不同意思造句硕果累累:(1 大的果实。 2 比喻巨大的成绩。)1、秋天,果树上硕果累累。2、拥有一千多项发明,真可谓硕果累累。骄傲:(1 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2 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