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作文(通用4篇)


毛泽东 2024-04-10 14:32:41 毛泽东
[摘要]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毛泽东的作文(通用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www.shanpow.com--毛泽东】

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毛泽东的作文(通用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毛泽东的作文篇1

  今年9月9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15周年纪念日。在此前后,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著名文学评论家朱向前的新作《诗史合一:毛泽东诗词的另一种解读》,引发读者热议。

  朱向前说,每一个从“毛泽东时代”过来的人,心中都有一个“毛泽东情结”——不管你是否承认,也无论你如何评判。

  他说:“我讲毛泽东诗词,纯属无心插柳,歪打正着,然而这并非刻意为之的研究却一发而不可收,从课程中的一个章节,发展为一个专题,发展成听众数万并登陆权威电视媒体的系列讲座,最后整理出这本书。”

  该书可分作两个部分:一为“朱向前解读毛泽东诗词”,另为“毛泽东诗词鉴赏”与“附录”。鉴赏与附录中的文字出自两个年轻人之手:朱寒汛执笔的“赏析”和刘常的“笺释”——由此,该书还具备了一种“代际对话”的性质。

  所谓“另一种解读”,当然首先指书中朱向前对毛泽东诗词的整体解读,它是作者的“个人化”解读;同时出于讲座的需要,其循循善诱、潇洒放达又恭谨委婉的文风,使之成为了面向公众、面对你我的一次恳谈与交流。若从学术的角度作“正解”,“另一种解读”当指文章采用了“跨学科”的批评方法,从文学入手阐释毛泽东的精神传统,或言从历史与文化的视角,阐发毛泽东诗词与人格之魅力。

  书中所展示的“解读”有两个重要特色:其一,诗史合一,知人论世;其二,自创体系,独出机杼。延承中国文论“知人论世”之传统,作家主体与艺术文本互为参照、历史批评与审美批评相结合,是朱向前一以贯之的批评个性。书中广征博引,纵论古今,有史料钩沉,亦有生活趣闻:以史论诗,以诗论人,诗与史合一,人与诗互文。

  不拘一格的“原创性”常常是朱向前批评文字的力量所在,且在《诗史合一》中,作者更推崇和持守“深入浅出”之原则,在史料发掘与理论阐释中有提升亦有辨析,保持了批评和景仰的均衡,以之引发读者的思索与回应,还原一个人性真实而又“千古一人”的毛泽东。书中对毛泽东个体人格之“三个侧面”的归纳阐释,对毛泽东关于文章做法之“神气”说的解读与领悟,对当年田中角荣获毛泽东手赠其写满眉批的《楚辞集注》之“深意”探幽、“旧典”新解,对毛泽东诗词特点的阐发,乃至对长征途中统帅三军的“马背诗人”推敲苦吟之神态的想象和描述,皆传递出作者“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的研究态度和写作激情。

  丰富而新鲜的史料,犀利而深邃的见解,职业且独具个性的艺术眼光,集合成《诗史合一》一书的基本品质,该书的特点及其带给读者的惊喜无疑是多层面的。作者共搜寻、厘定了104首毛泽东诗词,正式录入本书有76首(组),是截至目前公开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中收录篇目最多的。一批诗作的初稿或发表前的未定稿收录在赏析文字之后,“初稿照录”无疑是全书的一个亮点。有精选的历史照片和书法绘画点缀其间。另一个颇为有趣的特点是,朱向前的两位合作者均为“80后”的青年作者,他们在飞扬的文字中,投入了自我的激情,也展示了独立个性,使得对毛泽东诗词之精神境界、艺术成就的探寻,在该书文本之内即构成了“代际”间的对话与交流。

  朱向前曾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就毛泽东诗词作过一次演讲,演讲结束时,有老者与青年踊跃登台,用传统评剧和美声唱法竞相演唱毛泽东诗词,为此作者叹曰:“我觉得讲座之所以受欢迎,主要归功于毛泽东和毛泽东诗词本身的魅力,在广大中国人民心中,毛泽东和他的诗词是个永远说不完的话题。”

毛泽东的作文篇2

  新中国成立后,一些研究人员在湖南省高中档案中发现了一份签名为毛泽东的中学作文稿。这是毛泽东中学唯一保存下来的作文手稿,也是毛泽东最早、最完整的笔迹。

  这篇名为《商鞅迁徙木立信论》的作文,是1912年6月湖南省高中作文大赛的优胜作品。毛泽东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和利国富民的改革抱负,让阅卷老师刘潜惊叹不已。他忍不住在这篇400多字的作文中做了六个眉毛批评,并在文章的最后写了一。

  天鹅一飞,就有千里之志。年轻的毛泽东不仅在作文中进行了实际的社会评论,而且在文学和历史上也表现出了很高的造诣。刘潜在的评论断言,毛泽东是伟大的工具,未来将取得难以想象的成就。

  24年后,在延安的毛泽东清楚地记得:那里的一位中国文化教师对我帮助很大。他愿意接近我,因为我有文学爱好。老师借给我一本《皇家批准通鉴》,包括乾隆的神秘和皇家批准。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还要求人们询问刘先生的消息,并希望他能代表他问候。

  不幸的是,刘先生没有看到这一切。他于1930年去世。然而,正如批评所说,毛泽东已经成为伟大的工具,带领人民打破旧时代,进入充满希望的新中国。

毛泽东的作文篇3

  毛泽东很推崇鲁迅,说过这样的话:我很喜欢他的坦率,他说解剖自己往往严于解剖别人。在跌了几跤之后,我也往往如此,可是同志们往往不信。

  匆匆几十年过去了。带着人们不相信他的自我解剖的遗憾,毛泽东也谢世近40年了。

  现在无疑是该信的时候了。

  可话又说回来,伟人的自我解剖,未必能反映他自身的全貌。有时未免谦逊,有时未免责己过严,有时则是出于微妙的政治需要……

  于是,毛泽东眼里的那个毛泽东,自然就是加引号的了。

  在他的自我解剖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他对自己、对历史的反思与矫正。比如,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进行了一番自我解剖。他以自己对劳动人民的态度也有一个转化过程为例,现身说法:“我是个学生出身的人,在学校养成了一种习惯,在一大群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学生面前做一点劳动的事,比如自己挑行李吧,也觉得不像样子。那时,我觉得世界上干净的人只有知识分子,工人农民总是比较脏的。知识分子的衣服,别人的衣服我可以穿,以为是干净的;工人农民的衣服,我就不愿意穿,以为是脏的。”这就让那些正在被要求思想改造的文艺家们意识到:哦,原来毛泽东也曾经如此……距离一下就近了。

毛泽东的作文篇4

  毛泽东既是一个伟大的领袖,又是一位出色的诗人。不论是《七律·长征》,不论是,《卜算子·咏梅》都让后人交口称赞。《七律·长征》虽寥寥数字却生动描绘出红军行军时的困难重重。“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诗句更是写出了红军在长征时的雄心壮志和那颗热爱祖国的心。即使路上有千辛万苦,战士们仍咬牙坚持。而《卜算子·咏梅》则向我们描绘了梅花不畏风寒的精神,仿佛看见了朵朵腊梅在迎风招展。“待到春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梅花呵梅花,你就算风欺雪压,也不低头折节,这不正是我们伟大领袖所具有的吗?

   在我的心中,毛泽东还是一位普通到不能再普通、寻常带不能再寻常的父亲。不论是妻子杨开慧的离去,不论是儿子毛岸英的牺牲,他都默默地忍受着,任凭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就算是哭,也在夜深人静时静静流泪,不让其他人担心。这一幕幕都令我们感动……“青山处处满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是一位父亲的内心世界。弟弟毛泽民、毛泽覃,妻子杨开慧,侄儿毛楚雄,堂妹毛泽建这五位亲人的离去已让毛泽东心如刀割。可如今他最心爱的长子毛岸英也离开了他,从此阴阳相隔,这让毛泽东雪上加霜,几乎无法自拔于悲痛之中了。不知这个把岸英遗体葬在朝鲜的决定,他挣扎了多久……

   他更是一个平凡的百姓。每到一个地方,他总是时时刻刻地为人民群众着想,常常与他们打成一片。因为他认为自己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位,自己也是普通百姓中的一员。

   毛泽东,你为中国付出的太多太多!祖国的一切都有你的心血!祖国的辉煌少不了你!

本文来源:https://www.shanpow.com/wx/648639/

《毛泽东的作文(通用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阅读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读后感600字【汇编三篇】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读后感600字【汇编三篇】
  • 毛泽东选集读后感精选4篇 毛泽东选集读后感精选4篇
  • 毛泽东七律长征党史故事实践心得(锦集3篇) 毛泽东七律长征党史故事实践心得(锦集3篇)
  • 毛泽东|毛泽东早期文稿在线阅读(1912-1920)(通用4篇) 毛泽东|毛泽东早期文稿在线阅读(1912-1920)(通用4篇)
  • 毛泽东选集读后感【三篇】 毛泽东选集读后感【三篇】
  • 毛泽东选集读后感集合4篇 毛泽东选集读后感集合4篇
  • 毛泽东的作文(通用6篇) 毛泽东的作文(通用6篇)
  • 毛泽东名言.【五篇】 毛泽东名言.【五篇】
为您推荐
  • 《实践论》原文毛泽东(通用5篇)
    《实践论》原文毛泽东(通用5篇)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实践论》原文毛泽东(通用5篇),仅
  • 读《毛泽东选集》有感 《毛泽东选集》 读后感汇编3篇
    读《毛泽东选集》有感 《毛泽东选集》 读后感汇编3篇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简单来说就是看完书后的感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毛泽东选集》有感 《毛泽东选集》 读后感汇编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 走进毛泽东观后感范文(通用4篇)
    走进毛泽东观后感范文(通用4篇)
    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简单来说就是观赏过后的感触。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走进毛泽东观后感范文(通用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关于谈谈这学期学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概论》的收获【六篇】
    关于谈谈这学期学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概论》的收获【六篇】
    体系,泛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是不同系统组成的系统。自然界的体系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人类社会的体系则要复杂得多。影响这个体系的因素除人性的自然发展之外,还有人类社会对自身认识的发展。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谈谈这学期学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概论》
  • 毛泽东传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
    毛泽东传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
    《改造我们的学习》是1941年毛泽东创作的议论文。该论文指出应对中国共产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进行改造。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毛泽东传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毛泽东选集读后感精选五篇
    毛泽东选集读后感精选五篇
    《毛泽东选集》是195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毛泽东。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毛泽东选集读后感精选五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毛泽东选集读后感范文六篇
    毛泽东选集读后感范文六篇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毛泽东选集读后感范文六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读后感(通用4篇)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读后感(通用4篇)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毛泽东的读书生活》读后感(通用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毛泽东选集读后感范文(精选五篇)
    毛泽东选集读后感范文(精选五篇)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毛泽东选集读后感范文(精选五篇),欢迎品鉴!
  • 毛泽东的作文(通用4篇)
    毛泽东的作文(通用4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毛泽东的作文(通用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