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看成岭侧成峰全诗


苏轼 2019-08-11 11:28:39 苏轼
[摘要]第一篇横看成岭侧成峰全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全诗赏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赏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

【www.shanpow.com--苏轼】

第一篇横看成岭侧成峰全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全诗赏析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赏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心中所想)。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第二篇横看成岭侧成峰全诗:横看成岭侧成峰

                               
 
                                                                 第六课(100-134)
                   横看成岭侧成峰
——赏析技巧
 
【教师点拨,学生见识】
赏析技巧。诗歌技巧很多,也很复杂。主要有表达手法、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
(一)表达手法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抒情方式 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 情因景生 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等。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修辞手法: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寄寓 寄托等;写作技巧:赋比兴、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
(二)抒情方式:有借景(物、事)抒情,即触动思想感情的是某种景象、某个事物;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一种含蓄的抒情方式;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表达作者的思想志向;直抒胸臆,直接表明爱憎感情;以乐景写哀情,有时以乐写哀,更显得哀。
(1)借景(物、事)抒情,即触动思想感情的是某种景象、某个事物。
借景抒情  古代诗歌常用的一种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通过景物来抒情,是一种写作手法。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在文章中只写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也就是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的描写是如何表现惜别之情的?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简析】借景抒情是古代诗歌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这首诗全篇写景,但惜别之情充溢其间。诗歌通过柳条、藤蔓、黄莺的描写,表现惜别之情。用“柳条、藤蔓”将“离情”系住,表面写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实际上表现人的依依惜别。黄莺“频啼”,更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
借物抒情是指描写客观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这种方法的要点是描写事物要紧扣与此事物有关的人事的变迁、荣辱、生死等,一草一木,一砖一石,处处都浸染着人物的喜怒哀乐。虽只是对事物的描绘,但读者读来处处都浸染着人物的喜怒哀乐。虽只是对事物的描绘,但读者读来却字字都包孕着真切动人的情感。
浪花   王寀
一江秋水浸寒空,渔笛无端弄晚风。万里波心谁折得?夕阳影里碎残红。
有人评,王寀的《浪花》,句句不离“浪花”,以层次丰富胜,你同意吗?
答:诗四句,句句紧扣“浪花”。首句“一江秋水浸寒空”为“浪”添上背景,敷上底色,秋江夕照,染红了一层寒碧,托起那绚丽的“浪花”。次句配上乐曲,渔笛悠扬,增了情趣,在章法上,“渔笛”上应“秋水”,旁及“晚风”,暗扣“浪花”,下启“碎红”,句连流转,意脉全在暗中,没有这一句,就看不出江中之浪,浪里之花。第三句故作一问,一顿,一跌。第四句亮出全篇之警策“夕阳影里碎残红”,层层丰胜,神完意足。
借事抒情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来抒发感情。如《木兰辞》《卖炭翁》《长恨歌》等。
宿甘露僧舍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海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前人评这首诗中“放入”一词最显气魄,你同意吗?说说理由。这首诗在表达技巧的运用上很有特色,请就感受最深的一点作简要赏析。
答:(1)同意。这使通常开窗赏景的行为转化为拥挽江河的壮举,表现出豪迈的胸襟和气慨。
(2)第一,虚实结合,前两句写弥漫山颠的云气直入枕中,让人觉得好像千峰在侧;松涛就在床下轰鸣,让人觉得如临万壑之中。在这里千峰,万壑都是虚写,都给人艺术体验之真,把人带入惊心动魄的艺术境界之中。第二,诗歌后两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塑造出一种豪壮、崇高之美。为了欣赏那银山般的浪涛壮观,领略那拍天而来的江河气势,索性打开窗子放长江入室,以荡涤心胸。第三,寄情于景,全诗写天气,松涛和水浪,融入了诗人豪迈的胸襟和壮美的情感。
(2)寓情于景  喜怒哀乐同写景状物结合在一起,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现作者的感情。情景交融是一种含蓄的抒情方式。
行舟忆永和兄弟   周必大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揽几回行。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长年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
注:南来鲤:汉《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中有尺素书”。鱼书代表信扎自此始。)
这首诗在记事、写景用典中无一字明写兄弟之情和家乡之恋,而手足之情甚浓,家乡之恋自深,结合诗句试作赏析。
答:首句记事,“一挂吴帆”是说自水路前去吴地,“不计程”,极言水路之远。两个“几回”,不言“忆”,而“忆”隐其中。颔颈联写景,颔联上句写天空,“天寒”“云冻”,下句写“江南”、“无风”、“浪花”,即景语又是情语,烘托出黯淡,凄凉的心情。颈联也是写景,上句写“家山”,下句写“寒雁”,“关”字牵动离情,尾联叙事融入典故,“南来鲤”借得巧,抒发盼望家书急切心情,虽记事、写景、因典中无一字明写手足情,而手足之情湛浓,无一句明叙家乡之恋,而家乡之恋自深。
(3)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表达作者的思想志向。托物言志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与借物喻人相似,都是借别的事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注;熙宁二年王安石变法,得宋神宗支持,司马光竭力反对,于四年退居洛阳,直到15年后哲宗即位复出。《宋诗精华录》中道“此诗元祐入相之作。
这首诗,远景有南山,近景有葵花,虚景有柳絮,实景有葵花,相互映衬、烘托,形象鲜明,境界恬静。吟罢令人怡然陶醉。诗中最美的意象是什么?为什么?结合诗的意蕴赏析。
答:南山,葵花,柳絮,葵花。葵花,因为葵花永远向着太阳。诗人的心迹正是巧借葵花,含蓄委婉地表达出来的。解读诗中最后两句,我不是那随风飞扬的柳絮,因而不会附和王安石,我的一片忠贞之心,即使是在穷居洛阳之时,亦犹如一株向日的葵花。这也许是“物性因难夺”吧。这才是诗人的真意所在。
(4)直抒胸臆  直接表明爱憎感情。“古诗章节未谐,尤多趁韵;然直抒胸臆,语皆有物。”(清·李慈铭《越缦堂诗话》卷中)
过山农家   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这首诗,如果按司空图的《诗品》归类,似属于“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的“自然”的一品。诗人以自然为师,从“自然”中捕捉形象,体现人物内在情感和性格。找出诗中这样的句子,并说说体现怎样的情感性格,如何体现?
答:“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这两句几乎纯白描,再现焙茶晒谷场景,突出山农形象。作者在“焙茶烟暗”之前,加上“莫嗔”,即不要嫌,不要怪烟熏,这是致歉话。口吻入情入理至真,洋溢着山农情味。“莫嗔”之后,又用“却喜”收获季节,收好的谷子要晒,天晴了,山农由衷欣喜。诗人选取自然而富有典型意义的情事,表现出山农的本色,感情的淳朴,性格的爽朗。
(5)以乐景写哀情  有时以乐写哀,更显得哀。以乐景写哀情,是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用让人感到愉悦的景物描写来反衬人物的哀伤,表现心中难言之苦,难传之痛,从而使人物的哀伤之情更加深厚,更加浓烈。正如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也。”如白居易的《长恨歌》、李煜的《望江南》、许浑的《谢亭送别》等。
渡湘江   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像湘江水北流。
这是一首即景抒情诗,吴乔说,“情能移境,境能移情。”(《围炉诗话》)这首诗缘情写景,景随境迁。找出诗中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句子。“_______,______”这种艺术手法对后代诗人有直接影响,杜甫《春望》中也有近似的句子“_______,______”这首诗通篇运用了什么手法,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①“迟日园林悲者游,今春花鸟作边愁”;“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②这首诗通篇运用反衬,对比的手法。诗的前两句是今与昔衬比,哀与乐衬比,以昔日对照今春,以园游对照边愁。“迟日园林”本是充满着诱人的春色,“今春花鸟”本是红花绿树,鸟鸣山幽,而诗人在流放途中所见到的这一切,都通通失去了光彩。一“悲”一“愁”,点出了其内心极度的苦闷。诗的后两句是人与物的衬比,南与北的衬比,以京国逐客对照边愁。诗人由眼前北流的湘江水想到了故地京国,想到了自己的被贬南国,更显出了自己的形单影只。全诗宛如游走于悲喜的边缘,喜景中更衬出悲人。
(三)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白描、衬托、对比、侧面描写、象征、先抑后扬、虚实相生、细节刻画、运用典故等
①比兴  化抽象为具体,言近意远。朱熹语:“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有的诗是个别地方采用比,而有的则是整个形象都是比,就像后代的咏物诗;“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有的“兴”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所以后来“比兴”二字常联用,专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如;“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以孔雀的不忍离去,渲染刘兰芝焦仲卿的不忍分离。
夜筝   白居易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清人刘熙载说:“绝句取径深曲”,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背面、旁面,“须如睹影知竿乃妙”。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弹性和张力,能给读者留下丰富而广阔的探究空间。白居易的《夜筝》便是这样的范例。有人评价它是《琵琶行》的缩本,其间对音乐的侧面描写具有丰富的暗示性,使人能“从一斑而窥全貌”。对此,你有同感吗?请结合诗作展开联想,作简要赏析。
答:“紫袖”“红弦”分别代指弹者与筝,“明月”点“夜”,可联想到浔阳江头之明月夜。“自弹”与“低眉信手续续弹”,“暗低容”与琵琶女“敛客”自陈相对应。第三句是关键句,貌似无声的休止符,其实攸关声情,颇有深意。它既是艺人如泣如诉情绪顶点的突变,又是巧妙别致的暗示,使人于无声顷刻中领悟和想象筝乐美妙的同时,又引发对“自弹自感”内容的丰富联想,自然铺垫出“别有深情一万重”的结句。这与《琵琶行》中的“冰泉冷蜀先主庙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从侧面落笔烘托主体的手法,确实收到了“睹影知竿”的功效,含蓄蕴藉。
②白描 白描也叫素描。白描手法原来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相近于西洋画法上的速写或素描。它们的特征是用简炼的墨色来勾勒画面,塑造形象,不施加色彩和渲染。这种绘画手法运用到文章的描写上,就是用不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辞语,也不精雕细刻,大加渲染,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准确有力的笔触,简炼的语言,寥寥数笔就写出活生生的形象来,表现出自己对事物的感受。鲁迅就善于运用白描手法,他把这种手法概括成十二个字,即“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田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唐李绅《悯农》) 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对草原景象的白描,显得简洁有风骨,写出了草原的壮美,点染出牧民的生活。
③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俗语说:「牡丹虽好,也要绿叶扶持。」(正衬,绿叶衬红花,反衬,以动衬静、以丑衬美)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高的」衬托「更高的」,用「好的」衬托「更好的」。 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矮的」衬托「高的」,用「坏的」衬托「好的」。
  (以桃花潭的水深衬托出跟汪伦的友情更深。)。
出塞(其一)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其一)》)明代诗人推奖此诗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其妙在既“悲”又“壮”的意境。请结合诗句赏析“悲”在哪里?“壮”在何处?答:悲,用“秦汉”烘托战事之久,用“万里”显示出塞之遥,边关将士远离亲人,渺无归期之苦。壮,边关将士虽远离亲人,渺无归期,却决心战胜敌人,保卫国家安宁,气概豪迈。
④对比  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况互相比较这种手法,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形象鲜明,与衬托有联系。
三衢道中  曾  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仔细玩味,首句”梅子黄时”与“日日晴”之间有个读不出声的“   ”字。
(2)出游一般是乘兴而往,及到踏上归途,便于疲兴减,这首诗却把一次平凡的出游写得心理富于变化,妙趣横生,结合诗句赏析。
【简析】(1)却。(2)首句点季候和天气,“梅子黄时”常是阴雨连绵,雨出行,最怕遇雨,可是天公作美,竟然“日日晴”,惊喜之情转折中传出。次句“却”又一折,“小溪泛尽”,掉头而返,却又舍舟爬山,游兴加浓。三句写“山行”,归途上“绿阴不减”,一样美,四句承第三句“锦上添花”添得黄鹂四五声,用万籁俱寂而偶有声音反衬。
虞美人·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简析】词人通过歌楼、客舟、僧庐三处听雨,写尽了人生三个不同阶段的喜悦、欢乐、欢快,失意、失落、忧苦,无奈。                                                              
④侧面描写  中国的文学向来讲求以含蓄取胜,避免对事物的直接描述,不从正面,从反面、背面下笔,
而是习惯于从侧面对之烘托渲染,以收到含蓄蕴藉之妙。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这首诗写雪,从哪些角度侧面烘托?透露出诗人怎样的感受和心情?
答:首句从感觉(触觉)“冷”字写起,次句一个“明”,从视觉的角度写雪下得大,积雪反光亮,三四句从听觉传来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多角度的烘托,突出雪大。透露出诗人彻夜难眠,滴居江州的孤寂心情。④侧面描写。22、31。
⑥象征  某一特定的具体的形象以表现相似相近的形象。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
临江仙  [宋]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
【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⑴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4分)
⑵《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4分)
【答案】
⑴(4分)①侯蒙幽默诙谐。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②侯蒙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宫”折桂。③侯蒙志向高远。结句含意: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
⑵(4分)①侯词的“夕阳红”象征个人的时来运转,大器晚成。②《三国演义》开篇词的“夕阳红”象征历史的沧桑变化。
⑦虚实相生  虚境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虚境通过实境来实现,实境要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虚实相生成为意境独特的结构方式。显者为实,隐者为虚,相映成趣,虚实相对。虚实结合是古典诗歌重要的艺术手法之一。所谓“实”,是诗词中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捉摸到的部分;所谓“虚”则是指诗词中表现的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识之中的部分。换言之,就方法而言,详细为实,简略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就对象而言,景为实,情为虚;眼见为实,想象为虚;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当前为实,过去和将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虚实结合,可以给人以无穷的想象和回味,也可以使诗人的感情表达得更深沉而充分。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简析】前人评这首诗凝集了震撼心灵的悲剧力量,不仅有一二句慷慨悲壮和激战场面,而且有三四句少妇思念征人梦境的描绘,这是一种什么写法?诗中如何运用?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丈夫,虚实相映,枯荣迥异,造成悲壮的艺术感受。一个“可怜”,一个“犹是”,包含着多么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⑧细节刻画  指人物细小的动作、简短的话语、细微的表情等,“寻常”细小情节,给人印象深刻。如:“搔首踟蹰”《邶风·静女》
秋思  张藉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简析】诗中的“见”“欲”“恐”“发”等动作细节,感情丰富,写尽了对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⑨运用典故  诗词中巧用典故,能用少量的文字传递丰富的思想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借古讽今,用典含蓄。
“淡烟枫叶路,绸雨蓼花时。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诗。少年成老大­­①,吾道付逶迤。终有剑心在,闻鸣坐欲驰。”(文天祥《夜坐》)如:“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出猎》  这首词风格豪放。一个“狂”字贯全篇。“狂,豪情也”。上阕写出猎。太守出猎,自比孙郎,猎必射虎,其“狂”也。下阕由打猎,生发联想,想到廉颇,魏尚,冯唐,寄与盼望朝廷召回重用之意,最后勾勒一幅“挽弓射狼”全词塑造了一个狂放不羁,情豪志壮,一心要报国立功的忠臣形象。16、26、55。
(四)修辞方法
比喻双关  比拟借代夸张  对比  互文  通感对偶设问反问反语  排比平仄等
   ①比喻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依据描写或说明的方式比喻可分为“明喻”“隐喻”“借喻”“博喻”。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此句把“白雪”比作“梨花”。
闺意献张水部    朱庆饫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酬朱庆馀   张藉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张藉《酬朱庆馀》这组酬答诗珠联壁合,千古传诵,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手法?暗示出怎样寓意和心情?结合全诗赏析。
答:这组诗运用了比喻手法。第一首诗是朱庆馀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表现自己考前期待与不安的心情,并征询张籍的意见。第二首是张籍回复朱庆馀的,张籍把朱庆馀比做一位相貌美丽、歌音动听的采菱姑娘,赞许他才华出众,暗示他不必为考试担心。
②双关隐语(谐音)、双关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简析】这是一首较为著名的描写男女情长的诗,写出了在秦地的思妇内心的独白。诗人语义双关,用抒自然之春天,理喻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又以“丝”(思)、“枝”(知)谐音,连接异地男女之间的思念情怀。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简析】“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双关隐语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男子在对她唱歌言情,但传情的含蓄,给女方获得的印象是“道是无情却有情”。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在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简析】“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两句既写洞庭湖烟波浩淼,意境壮阔,还包含着作者当时的处境(杜甫当时因兵乱漂流在江陵、公安等地,年龄58岁,既老且病,生活窘困)及国家的处境——沉浮。
春日闻杜宇谢枋得
杜鹃日日劝人归,一片归心谁得知!望帝有神如可问,谓予何日是归期?”
【简析】这是一首思乡诗,作者为什么借杜鹃表达这种感情?这首诗构思巧,结合诗句简要赏析。因杜鹃的啼声有两个特点:一是声声连唱不断,凄厉悲凉,似泣似诉,直到啼血方住;二是它的叫声恰似在说“不如归去”,古人称之为“催归鸟”。作者正是抓住杜鹃啼声,把思乡之情绪演绎得缠绵往复,回肠荡气。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译文】
水是眼波闪动,山是眉峰攒聚。要问行人去哪里,是去眉眼盈盈之处。   刚刚送春回归,又送你归去。如果到江南赶上春天,千万和春同住。
“眉眼盈盈处”。一语双关,一指山的秀眉,二指那个人的盈盈眉眼。
③比拟拟人、拟物。
拟人: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的。如:“好于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新晴    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简析1】用“偷”字,显得南风诙谐,仿佛有意要和老朋友开个玩笑;有“径”字,则能突出南风的急切,不是轻敲,不是缓推,而是排闼而入。不过夏日的南风通常总是平和的,所以“偷”字较“径”胜。
【简析2】用拟人手法写南风。适缝绵绵淫雨,诗人期盼天晴,南风是晴天的象征,南风起,有如“旧相识”的晴天又回来了。在他眼里,那吹开门户,拂动书页的南风,多么像一个重逢故友,他还想悄悄地打听故友近来读何书;等醒后,再畅读一番呢!准确、形象、细致,写出诗人恬适、宁静心境。
拟物:拟物可以以物拟物,如“卷起千堆雪”,“雪”是“浪花”,更多的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如【唐】骆宾王《咏蝉》【元】王冕《墨梅》【明】于谦《石灰吟》【宋】王安石《梅花》【清】郑燮《竹石》等
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乱崖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赏析】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
  ④借代:指的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其中,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做借体,被代替的事物叫做本体。如:(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江南春绝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千里莺啼绿映红”中的“绿映红”指什么?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关于这首诗,前人曾有过不同看法,明朝人杨慎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你同意杨慎的说法吗?为什么?
答:指绿叶映衬红花,借代。诗中既写眼前之景,又想像未见之景,写意泼墨,虚实相生,为人们描绘了一幅地域广袤、气象万千的江南春景图。如果仅拘泥于眼前之景,诗歌就显得单薄、单调,意境就少了广阔、深邃、朦胧和迷离。
⑤夸张即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合理的夸张虽不符合事理,却符合情理。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夸张的手法随处可见。如“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又如“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李白《侠客行》)以五岳为轻来夸张侠客然诺之重;“轻言托朋友,面对九凝峰。”(李白《箜篌谣》)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用山峰来夸张朋友之间的隔膜与猜疑。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默默地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赏析】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和压抑。这首诗就是他借助歌咏隐居山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怀,抒发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和压抑。诗中客观境界的幽僻更能体现出作者落寞孤寂全诗用简单而细腻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寒江雪钓图:千山万径都没有人烟鸟迹,天地间只有孤独的渔翁在江雪中垂钓。广阔寂寥的背景空间,更加突出了独钓的孤舟。
⑥对比                         
 过勤政楼  杜牧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
【简析】前者是夸张,后者是反衬。(2)诗人主要采用明赋暗比的手法。前两句写今日之衰,实际上使人缅怀的是当年之盛;后两句写的是今日紫苔之盛,实际上使人愈感到“勤政楼”今日之衰。一衰一盛、一盛一衰,对比鲜明,表达了对晚唐国势衰微的惋叹之情。
 ⑦互文,也称“互言、互辞、互文见义”,是指因对偶、押韵、平仄、字数的限制,或为了增强某种表达效果,把本应合在一起说的话,临时拆开,使同句或相邻句中所用的词互相补充,互相渗透,理解时又应合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手法。互文修辞的运用,由于让同句或邻句的前后词语互相呼应,互相交错,意义上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使得句式整齐,语言凝炼,内涵互补,能收到笔墨经济,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下面试举几例,以帮助同学们加深理解。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自己的得失而感到喜悦或悲伤。“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弦。”(白居易《琵琶行》)“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其一)》)
⑧通感 “通感”又叫“联觉”,是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方法。通感现象是有心理依据的。一般情况下,人们的五官各司其职,但是人的大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对某一事物感觉十分强烈之时,大脑皮层就会产生感觉神经的相互沟通,使人超越某种感觉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另一种感觉印象,这是通感的生理基础。正如高尔基所说:“你一面读,一面想象色彩、气味、声音、感觉,非常鲜明地想象这一切,在一首诗里体味活的形象。”(高尔基《论文学续集》)。如王维《山中》的“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苍翠的山色本身是空明的,不像有形的物体那样可以摸到。“空翠”自然不会湿衣,但它是那样的浓,浓得几乎可以溢出翠色的水分,浓得几乎使整个空气里都充满了翠色的分子,人行空翠之中,就像被笼罩在一片翠雾之中,整个身心都受到它的浸染、滋润,而微微感觉到一种细雨湿衣似的凉意,所以尽管“山路元无雨”,却能感到“空翠湿人衣”了。这是视觉、触觉、感觉的复杂作用所产生的一种似幻似真的感觉,一种心灵上的快感。这诗中的“湿衣”是幻觉与错觉,抒写了浓翠的山色给人的诗意感受,而张旭的《山中留客》说:“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沾衣”是实写,展示了云遮雾锁的深山另一种美的境界,可见,真正的艺术是永远不会重复的。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简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本无泪,鸟本无恨。是人的感情移觉到花鸟身上。
⑨反问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反问引起读者共鸣,产生同样的思乡之情。
 ⑩对仗  对联又称楹联、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联才需要押韵)。对联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严格、分大小词类相对。传统对联的形式相通、内容相连、声调协调、对仗严谨。随着唐朝诗歌兴起,散文对联被排斥在外。散文对联一般不拘平仄,不避重字,不过分强调词性相当,又不失对仗。对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我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下联以异物对之,或和其意,或驳其意。意义及深之对句,散文对联亦不可说不行。特点: 一,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二,对应位置词性相同。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对的位置上。 三,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按韵脚来分,上联韵脚应为仄声,下联韵脚应为平声,谓之“仄起平收。四,节奏相应,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须一致。工切,匀称,自然,意远。有正对、反对、流水对、借对之类。钱钟书说:"律体之有对仗,乃撮合语言,配成着属。愈能使不类为类,愈见诗人心手之妙。"并例举了中晚唐与孟郊并称为"苦吟诗人"的贾岛的:"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这一联中的"潭"与"树"、"影"与"身"皆不同类,但成为极工的一联。诗人自注曰:"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流泪。"(《谈艺录》185页)可见这种"使不类为类"的对仗,以雕琢为工,铸字炼句取胜,须得下番苦工的。
律诗颈颔两联要求对仗。
“含风鸭绿鳞鳞起,弄日鹅黄袅袅垂”“鸭绿”代水,“鹅黄”代“柳”,而“鸭”“鹅”皆鸟名,“绿”“黄”皆颜色,“鳞鳞”“袅袅”皆形况叠字,而“鳞”字从“鱼”,“袅”从“鸟”,极工切。
(11)平仄  平仄涉及声韵,诗人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平仄。汉字有四声——平、上、去、入声,其中平声包括阴平(第一声)和阳平(第二声),上(第三声)、去(第四声)、入声即为仄声。简单地说,平仄是不同的,平仄是交替的,平仄是相对的。高中语文第三册P31介绍近体诗的两种常见定式:五言平起,七言仄起;五言仄起,七言平起。律诗的第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称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偶;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必须同韵。近体诗又名今体诗,为唐代新兴的诗体,因与古体有别而得名。近体诗分为绝句、律诗二种,四句为绝句,八句为律诗。七律有四个基本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末了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 仄仄平平仄仄平,末了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仄仄平平平仄仄,末了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平平仄仄仄平平,末了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
【学生习得,教师评点】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2010年全国卷)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是通过素蝶和周围事物的关系、对不同情况的反应来描写的。
(2)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赏析】
  这首《咏素蝶诗》是南朝齐梁之际有“神童”兼“彭城才子”之誉的刘孝绰所作。此诗今天作为诗歌鉴赏题的材料出现在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的语文试题中。
此诗在形式上采用了白描手法描写蝴蝶在风中、花中的飞舞的情况,同时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及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将蝴蝶飞舞的姿态描写得十分形象和逼真。诗人仅仅用了四十字就把蝴蝶的性格、姿态、情感表现出来,让人如于风和日丽之时,见蝴蝶随着蜂儿转于绿蕙丛中,时而避雀隐,时而浴日舞,令人叹为观止。
联系刘孝绰虽然自负才华自视甚高,但一生仅做到秘书监,一直得不到提拔的遭遇,可知诗中蕴含着期盼得遇明主之意。“嘉树欲相依”为全诗主旨。 
素蝶即白蝶,诗首联写蝴蝶为了躲避天敌(“蜂”、“雀”)时而绕着草花飞,时而躲藏在草花丛中。颔联写蝴蝶在阳光照射下随风翩翩起舞。颈联写出蝴蝶在花草树木间出没。诗的前三联采用白描的手法,使红花、绿草、白蝶、阳光、嘉树,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充满了无限生机。最后写出蝴蝶的期盼:希望这些提供蝴蝶栖息的花草树木能够永远存在。这首咏物诗传达了古人朴素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愿望。
【附】作者简介 :刘孝绰(481-539)南朝诗人。本名冉,小字阿士,彭城人。七岁能文,素有“彭城才子”之称。父刘绘,为齐大司马,幼小的孝绰“年未志学”,就能“代父草诏诰”。舅父王融,亦齐中书郎,非常欣赏孝绰的聪明才智,常常带着他拜会亲友,被人誉为“神童”。梁武帝时,历官尚书水部郎,侍帝宴,赋诗七篇,帝叹赏,累迁秘书丞。昭明太子萧统,令图工绘绰图像,悬于“乐贤堂”,以示敬仰。孝绰辞藻,为世所宗,每作一篇,争相传诵,有群从子侄七十人,皆能文。诗与何逊并称“何刘”。有诗文集数十万言问世,可惜失传。明人辑有《刘秘书集》。
2.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回答问题。(6分)(2011年福建卷)
晓至湖上 【清】厉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③。
【注】①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
(1)这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分析。(3分)
答: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3分)
答:                                                                       
【参考答案】
(1)答题要点:①喜爱幽静:“人意静”、“寒雾生”等。②亲近自然:“临水、“稍见初日开”等;③向往自由:“学野凫”、“逐清景”等;④自由暂不可得的惆怅:“安得”。(意思对即可)
(2)答题要点:①对比:以“有声”与“无声”对比,近写声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②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淡雅(或幽静、清新)(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作者简介】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2012年广东卷)
余杭四月
[元]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注] ①朱樱: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答案】①颔联运用了映衬(衬托,对比,烘托,渲染)的表现手法;②映衬类:朱、青,绿,白,颜色明丽喜人,相为映衬,烘托出一种清新的四月乡间独特的风貌,传达出诗人愉悦而闲适之情;或列锦类:颔联采用意象叠加的方式巧妙了将乡间独特物象樱桃,豆,草,鹅排列在一起,勾勒出一副生动的乡村春意盎然的图景,烘托静谧的气氛,表达了诗人的闲适而悠游的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考生要熟练掌握诗歌鉴赏中的各种表达技巧,答题时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并结合原诗分析答出此手法的表达效果及有效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可采用“手法+分析+效果”的答题模式。
(2)“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①四月乍晴,万物复苏,争奇斗艳,一派生机,乡下进入农忙时节。②有樱桃绿草白鹅悦目,有青豆配酒爽口,船行水上,轻快疾驰,有春风拂袖,诗人所见农户白天闭门,原是为了保养小蚕,由自然景物到社会场景,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生意”(生机)。
【补充】颔联还运用了意象连缀的手法,连用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六个意象;同时还点面结合,前五个意象是“点”,“村”是“面”,是概括。
【赏析】白珽(?—1328年),字廷玉,钱唐人。宋亡后,客授藏书之家;后受邀拜太平路儒学正、兰溪州判官等职。结庐西湖之金沙滩,榜之曰湛渊,因以自号。晚归老栖霞,又号栖霞山人。享年八十一。所居多竹。著有《湛渊集》。余杭道,即今日的杭州市。余杭之名相传为“夏禹东去舍舟航登陆”而得。“航”“杭”谐音,故为“余杭”。“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四月里的杭州,天空晴朗,万物复苏,一派勃勃生机。“生意”即生机的意思。“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绿树上挂着红樱桃,红艳欲滴,青豆配着琥珀色的美酒,爽口宜人。村头田外,满眼的绿草铺成垫子一般,白鹅就在上面嬉戏。简直就是画。“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春涨水满,船行水上,轻快如飞。微风轻拂,薄薄的衫袖翩翩起舞,在水中映出美丽的影子。面对如此怡人的美景,人的心情也飞起来了吧。“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养蚕,为防外人冲犯,门户闭得紧紧的。整首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春日乡村风俗图。风景如画,不见人影,却处处可见人的活动。正是如此,全是才弥漫着一种生机、静谧、祥和,令人神往。2013年四川卷
 4.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8分)(2013年四川卷)
九日和韩魏公①
苏洵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②。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③。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时为丞相。②金罍,泛指酒盏。③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
  (1)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2)“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1)主要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苦闷。作者已头发花白却不得重用,佳节时愁苦叹息,只能在酒醉中俱露雄心,因愁思而寒夜无眠,凡此种种,都表现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愤懑。(4分)(2)妙在用三层对比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心未绝。佳节时不喜反忧,壮志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呈现,“久”与“偶”在时间上一长一短,正反对比,层层推进,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世界。(4分)
   【赏析】乙巳是1065年(宋英宗治平二年)。这年重阳节,苏洵参加了韩琦家宴,席间韩琦赋诗,当晚苏洵写了这首和诗,半年后苏洵就病逝了。时苏洵已四十八岁,年近半百,故首联说“晚岁登门”。诗人自称“不才”,且冠以“最”字,并以自已的那“萧萧华发”同韩琦宴上的闪闪金罍(酒器)相映衬,表面自谦,实际充满怀才不遇之感。颔联又出句以“不堪”承“最不才”,以“延东阁”承“金罍”,表示对韩琦宴请的谢意,诗人自谦中也含着牢骚。汉武帝时公孙弘自举贤良,数年而至宰相,“于是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人。”诗人即以公孙弘喻韩琦好贤而言自己不配这种礼遇。下句回答了“不堪”的原因:官卑位低,不堪重用。颈联“佳”和“愁”形成鲜明的对比,“久”字至少包括了他三十年的不得志,“偶傍”,说明他平时已经很少有雄心壮志;“醉中”,说明未醉时已清醒感到壮志难酬。
尾联使苏洵更感到自己“闲伴诸儒”的穷窘;韩琦志满意得之余的淡淡闲愁,更激起了苏洵壮志不酬的深沉哀怨。这就是他越读韩琦新诗就越发难以入睡的原因。暮、雨、寒三字为全诗烘托出一种昏暗、凄冷的气氛,而“寒无睡”,“百遍开”更活画出这位“萧萧华发”的老人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神情。
5.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蜀先主庙    刘禹锡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从全诗来看,这首诗的构思上很有技巧,这技巧又是为诗中所表达的主旨而选取的,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诗的前两四句写盛德,后四句写业衰。在鲜明的对比中,刘备长于任贤择相,短于教子,致使嗣子不肖,落得国灭身亡。这就道出了古今兴亡的一个深刻的教训。
阅读下面的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史    戎昱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对于“和亲”,诗人是什么态度、观点?找出诗中所用的两种修辞方法?这首诗借古讽今,咏汉讽唐,认为国家长治久安之计是什么?
答:、①反对,认为计拙。②颔、颈两联对仗,“静胡尘”、“千年骨”为借代。③国家长治久安之计是依靠明主辅臣。
6.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柳树榕树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1)通观全诗,是什么原因使诗人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答:______。
(2)三四句情景交融,因情感物,以物体情,请从“乱”字切入,作简要赏析。
答:(1)有两个原因:一是仲春时节,雨后榕叶满院,让人错以为秋风扫落叶,二是自己再次被贬,仕途失意,远离故乡,心中凄迷怅惘,虽是春日,却感觉如秋。(2)三四句因情感物,以物体情,一个“乱”字正是诗人心境的写真,莺啼本无所谓“乱”,是诗人心情烦乱,才觉得欢快的鸟鸣难听。
7.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①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②,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③取三山④去!
[注]①这首词写于作者南渡之后,辞乡别土,国破家亡,诗人饱经丧乱,颠沛流离,困顿坎坷。②所:天帝住的宫殿。③蓬舟,像蓬草一样的轻舟。④三山:指蓬莱,方丈,瀛州这三座传说中的仙山。
梁启超评价这首词说:“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见《艺蘅馆词选》乙卷)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理由。
答:梁启超的评论是正确的。诗人把生活感受融入梦境,把《离骚》《逍遥游》和神话传说化入词中,通过神奇的想像,使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构成气势恢宏,格调雄奇的意境。它与诗人其它作品的清丽,婉约确是很不相同
8.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习题。(2002年上海春季高考试题])
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注]蛩(qióng):蟋蟀
(1)词中所说的“心事”是指  答: 恢复中原。
(2)这首词的主旨句是     答: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3)有人评岳飞词说:“一种壮怀能蕴藉(含蓄而不显露),诸君试读《小重山》。”请结合这首词所表达的感情,谈谈你的理解。
答:此词表现了立功不易、苦无知音的沉郁情怀,实质上与作者通常表现的豪迈雄健、慷慨激昂的精神相一致。
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填空回答问题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娥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这首词写了我国传统______节闹花灯的热闹场面。
(2)杜甫诗:“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是把“佳人”放在冷落的“空谷”背景上来塑造。辛词《青玉案》则把“那人”放在火树银花的元宵节极其热闹的背景上塑造。赏析辛词运用的这种艺术手法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
(3)鉴赏者往往参照自己的生活体验去理解、感悟作品。王国维曾借用三首词的名句来比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________,________。”(晏殊《蝶恋花》)此一境也。“________,________。”(柳永《凤栖梧》)此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此三境也。结合你的体验,谈谈你是怎样理解三境界的?
答:(1)元宵(或“上元”“元夜”“元夕”)。(2)以元夜的灯火热闹繁华反衬“那人”的寂寞,淡泊,孤高,烘托出作者耐得冷落,寂寞,不趋流俗的高洁品性。(3)“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4)做学问,成大事确要有这三种境界:首先要登高望远,有远虑,志当存高远。即“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其次,人果有志,还要在实现志向过程中,耐得寂寞,不怕累,不怕劳其心力,不怕苦,“衣带渐宽终不悔”。最后,也就是说经过矢志不渝的努力,苦苦探寻,惊喜地发现所追求的目标、理想在不经意(偶然)中实现了。“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0.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野步                                       野步
周密(宋)                             赵翼(清)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3分)
答: 第一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逸者形象;第二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在阵阵秋寒中带着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3分)
(2)这两首诗的三、四句都重点运用了同一种表现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请作简要赏析。(4分)
答:两首诗三、四句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借景抒情也可):周诗赋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和煦的春风让纷飞的蝴蝶陶醉了,“烂醉”二字形象地表现出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如醉形态,也把作者目睹此景时的陶然之情和盘托出;赵诗将“秋风”拟人化,认为它是个“管闲事”的家伙,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一年年秋风吹走了一年年时光,它撩起人的种种愁绪,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老之将至之感形象地表达出来。
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l)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答: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答:
【参考答案】⑴“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⑵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
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解析】本题第(1)题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考查考生对诗眼的把握,第(2)题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时,除把握全诗内容外,还要结合作者及注释内容理解。诗句中的动词往往是最富表现力的。诗歌从怀古开始,如今随苏轼同游古代英雄争霸的赤壁,不禁浮想联翩。再回到现实,眼前实景,着实可爱。而今只羡慕垂钓者(隐者)。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日即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2)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1)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雨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2)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和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诗的一、二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籍,从这些凄凉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愁绪。三、四句写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
【解析】“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是写景,即使是春景也并非生机勃勃,而是残花败景。“车坐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是叙事兼抒情,着力写门前冷落。表达了在春日里心情也不好的郁闷之情。
南京名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词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下联:(已被打乱);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红雨树边,小苑西向,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调整的前提是仔细分析上联,出句中的词性、修辞、结构、音节、平仄等,正确的句序是:小苑西向,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平)。
这样出句对句,对仗工稳,音节一致(2/2—3/4—1/4—2/2—3/4),平仄相反(“唐宫汉阙”对“舜日尧天”,不按时间顺序,就是为了使平仄交错)。
 
 
 
  

第三篇横看成岭侧成峰全诗:【名句欣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名句】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全诗】
题西林壁(1)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2),远近高低各不同(3)。
不识庐山真面目(4),只缘身在此山中(5)。
 
【注释】
(1)题:题诗。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2)侧:指侧面看。(3)远近高低:指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来看。(4)真面目:本来的面目。(5)缘:因为。此山:指庐山。
 
【今译】
横看是连绵山岭,侧看是陡峭山峰,
从不同角度看庐山,面貌各不相同。
为什么不能认清庐山的真面目,
只因为自己是处在这庐山之中。
 
【赏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作者简介】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仁宗朝进士,曾知密州、徐州、湖州、颍州、杭州等地,官至礼部尚书。一生历尽仕途坎坷:神宗年间,以“作诗讪谤朝廷”罪贬置黄州;哲宗年间,又以“为文讥斥朝廷”罪远谪惠州、儋州。卒谥文忠。他是宋代最为著名的作家,诗、词、文皆独步一时。其词雄阔超旷,横放杰出,于传统的花间词风外别立一宗。又以诗入词,开拓词境,推尊词体,对北宋词坛多所革新。
 

本文来源:https://www.shanpow.com/wx/409348/

《横看成岭侧成峰全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阅读
  • 苏轼的诗有哪些呢范文汇总三篇 苏轼的诗有哪些呢范文汇总三篇
  • 苏轼的诗有哪些呢【三篇】 苏轼的诗有哪些呢【三篇】
  • 朗诵苏轼的诗歌 朗诵苏轼的诗歌
  • 苏轼的诗有哪些呢范文三篇 苏轼的诗有哪些呢范文三篇
  • 苏轼水龙吟【3篇】 苏轼水龙吟【3篇】
  • 苏轼的诗词《阳关曲·中秋月》精选2篇 苏轼的诗词《阳关曲·中秋月》精选2篇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 唐诗三百首苏轼经典集合3篇 唐诗三百首苏轼经典集合3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