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


李白 2019-05-06 17:37:03 李白
[摘要]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篇一:许行原文及翻译_《孟子》_全文译文_对照翻译前一篇:梦李白二首 后一篇:攘鸡许行全文阅读:出处或作者:《孟子》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

【www.shanpow.com--李白】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篇一:许行原文及翻译_《孟子》_全文译文_对照翻译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_许行原文及翻译_《孟子》_全文译文_对照翻译


前一篇:梦李白二首 后一篇:攘鸡
许行全文阅读:
出处或作者:《孟子》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自养也,恶得贤!”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曰:“自织之与?”曰:“否,以粟易之。”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曰:“然。”“自力之与?”曰:“否,以粟易之。”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
  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放勋曰:‘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
  “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五谷多寡同,则贾相若;屦大小同,则贾相若。”
  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伯,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
许行全文翻译:
  有个研究神农学说的人许行,从楚国来到滕国,走到门前禀告滕文公说:“远方的人,听说您实行仁政,愿意接受一处住所做您的百姓。”滕文公给了他住所。他的门徒几十人,都穿粗麻布的衣服,靠编鞋织席为生。
  陈良的门徒陈相,和他的弟弟陈辛,背了农具耒和耜从宋国来到滕国,对膝文公说:“听说您实行圣人的政治主张,这也算是圣人了,我们愿意做圣人的百姓。”
  陈相见到许行后非常高兴,完全放弃了他原来所学的东西而向许行学习。陈相来见孟子,转述许行的话说道:“滕国的国君,的确是贤德的君主;虽然这样,还没听到治国的真道理。贤君应和百姓一起耕作而取得食物,一面做饭,一面治理天下。现在,滕国有的是粮仓和收藏财物布帛的仓库,那么这就是使百姓困苦来养肥自己,哪里算得上贤呢!”
  孟子问道:“许子一定要自己种庄稼然后才吃饭吗?”陈相说:“对。”孟子说:“许子一定要自己织布然后才穿衣服吗?”陈相说:“不,许子穿未经纺织的粗麻布衣。”孟子说:“许子戴帽子吗?”陈相说:“戴帽子。”孟子说:“戴什么帽子?”陈相说:“戴生绢做的帽子。”孟子说:“自己织的吗?”陈相说:“不,用粮食换的。”孟子说:“许子为什么不自己织呢?”陈相说:“对耕种有妨碍。”孟子说:“许子用铁锅瓦甑做饭、用铁制农具耕种吗?”陈相说:“对。”孟子说:“是自己制造的吗?”陈相说:“不,用粮食换的。”
  孟子说:“用粮食换农具炊具不算损害了陶匠铁匠;陶匠铁匠也是用他们的农具炊具换粮食,难道能算是损害了农夫吗?再说许子为什么不自己烧陶炼铁,使得一切东西都是从自己家里拿来用呢?为什么忙忙碌碌地同各种工匠进行交换呢?为什么许子这样地不怕麻烦呢?”
  陈相说:“各种工匠的活儿本来就不可能又种地又兼着干。”孟子说;“这样说来,那末治理天下难道就可以又种地又兼着干吗?有做官的人干的事,有当百姓的人干的事。况且一个人的生活,各种工匠制造的东西都要具备,如果一定要自己制造然后才用,这是带着天下的人奔走在道路上不得安宁。所以说:有的人使用脑力,有的人使用体力。使用脑力的人统治别人,使用体力的人被人统治;被人统治的人供养别人,统治别人的人被人供养,这是天下一般的道理。”
  “当唐尧的时候,天下还没有平定。大水乱流,到处泛滥。草木生长茂盛,禽兽大量繁殖,五谷都不成熟,野兽威胁人们。鸟兽所走的道路,遍布在中原地带。唐尧暗自为此担忧,选拨舜来治理。舜派益管火,益放大火焚烧山野沼泽地带的草木,野兽就逃避躲藏起来了。舜又派禹疏通九河,疏导济水、漯水,让它们流入海中;掘通妆水、汉水,排除淮河、泗水的淤塞,让它们流入长江。这样一来,中原地带才能够耕种并收获粮食。当这个时候,禹在外奔波八年,多次经过家门都没有进去,即使想要耕种,行吗?”
  “后稷教导百姓耕种收割,种植庄稼,庄稼成熟了,百姓得以生存繁殖。关于做人的道理,单是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安逸却没有教化,便和禽兽近似了。唐尧又为此担忧,派契做司徒,把人与人之间应有的关系的道理教给百姓: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妇之间有内外之别,长幼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唐尧说:‘使百姓勤劳,使他们归附,使他们正直,帮助他们,使他们得到向善之心,又随着救济他们,对他们施加恩惠。’唐尧为百姓这样担忧,还有空闲去耕种吗?”
  “唐尧把得不到舜作为自己的忧虑,舜把得不到禹、皋陶作为自己的忧虑。把地种不好作为自己忧虑的人,是农民。把财物分给别人叫做惠,教导别人向善叫做忠,为天下找到贤人叫做仁。所以把天下让给别人是容易的,为天下找到贤人却很难。孔子说:‘尧作为君主,真伟大啊!只有天最伟大,只有尧能效法天。广大辽阔啊,百姓不能用语言来形容!舜真是个得君主之道的人啊!崇高啊,有天下却不事事过问!’尧舜治理下,难道不要费心思吗?只不过不用在耕种上罢了!”
  陈相说:“如果顺从许子的学说,市价就不会不同,国都里就没有欺诈行为。即使让身高五尺的孩子到市集去,也没有人欺骗他。布匹和丝织品,长短相同价钱就相同;麻线和丝絮,轻重相同价钱就相同;五谷粮食,数量相同价钱就相同;鞋子,大小相同价钱就相同。”
  孟子说:“物品的价格不一致,是物品的本性决定的。有的相差一倍到五倍,有的相差十倍百倍,有的相差千倍万倍。您让它们平列等同起来,这是使天下混乱的做法。制作粗糙的鞋子和制作精细的鞋子卖同样的价钱,人们难道会去做精细的鞋子吗?按照许子的办法去做,便是彼此带领着去干弄虚作假的事,哪里能治好国家!”
许行对照翻译: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有个研究神农学说的人许行,从楚国来到滕国,走到门前禀告滕文公说:“远方的人,听说您实行仁政,愿意接受一处住所做您的百姓。”滕文公给了他住所。他的门徒几十人,都穿粗麻布的衣服,靠编鞋织席为生。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陈良的门徒陈相,和他的弟弟陈辛,背了农具耒和耜从宋国来到滕国,对膝文公说:“听说您实行圣人的政治主张,这也算是圣人了,我们愿意做圣人的百姓。”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自养也,恶得贤!”
  陈相见到许行后非常高兴,完全放弃了他原来所学的东西而向许行学习。陈相来见孟子,转述许行的话说道:“滕国的国君,的确是贤德的君主;虽然这样,还没听到治国的真道理。贤君应和百姓一起耕作而取得食物,一面做饭,一面治理天下。现在,滕国有的是粮仓和收藏财物布帛的仓库,那么这就是使百姓困苦来养肥自己,哪里算得上贤呢!”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曰:“自织之与?”曰:“否,以粟易之。”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曰:“然。”“自力之与?”曰:“否,以粟易之。”
  孟子问道:“许子一定要自己种庄稼然后才吃饭吗?”陈相说:“对。”孟子说:“许子一定要自己织布然后才穿衣服吗?”陈相说:“不,许子穿未经纺织的粗麻布衣。”孟子说:“许子戴帽子吗?”陈相说:“戴帽子。”孟子说:“戴什么帽子?”陈相说:“戴生绢做的帽子。”孟子说:“自己织的吗?”陈相说:“不,用粮食换的。”孟子说:“许子为什么不自己织呢?”陈相说:“对耕种有妨碍。”孟子说:“许子用铁锅瓦甑做饭、用铁制农具耕种吗?”陈相说:“对。”孟子说:“是自己制造的吗?”陈相说:“不,用粮食换的。”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
  孟子说:“用粮食换农具炊具不算损害了陶匠铁匠;陶匠铁匠也是用他们的农具炊具换粮食,难道能算是损害了农夫吗?再说许子为什么不自己烧陶炼铁,使得一切东西都是从自己家里拿来用呢?为什么忙忙碌碌地同各种工匠进行交换呢?为什么许子这样地不怕麻烦呢?”
  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陈相说:“各种工匠的活儿本来就不可能又种地又兼着干。”孟子说;“这样说来,那末治理天下难道就可以又种地又兼着干吗?有做官的人干的事,有当百姓的人干的事。况且一个人的生活,各种工匠制造的东西都要具备,如果一定要自己制造然后才用,这是带着天下的人奔走在道路上不得安宁。所以说:有的人使用脑力,有的人使用体力。使用脑力的人统治别人,使用体力的人被人统治;被人统治的人供养别人,统治别人的人被人供养,这是天下一般的道理。”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
  “当唐尧的时候,天下还没有平定。大水乱流,到处泛滥。草木生长茂盛,禽兽大量繁殖,五谷都不成熟,野兽威胁人们。鸟兽所走的道路,遍布在中原地带。唐尧暗自为此担忧,选拨舜来治理。舜派益管火,益放大火焚烧山野沼泽地带的草木,野兽就逃避躲藏起来了。舜又派禹疏通九河,疏导济水、漯水,让它们流入海中;掘通妆水、汉水,排除淮河、泗水的淤塞,让它们流入长江。这样一来,中原地带才能够耕种并收获粮食。当这个时候,禹在外奔波八年,多次经过家门都没有进去,即使想要耕种,行吗?”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放勋曰:‘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
  “后稷教导百姓耕种收割,种植庄稼,庄稼成熟了,百姓得以生存繁殖。关于做人的道理,单是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安逸却没有教化,便和禽兽近似了。唐尧又为此担忧,派契做司徒,把人与人之间应有的关系的道理教给百姓: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妇之间有内外之别,长幼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唐尧说:‘使百姓勤劳,使他们归附,使他们正直,帮助他们,使他们得到向善之心,又随着救济他们,对他们施加恩惠。’唐尧为百姓这样担忧,还有空闲去耕种吗?”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
  “唐尧把得不到舜作为自己的忧虑,舜把得不到禹、皋陶作为自己的忧虑。把地种不好作为自己忧虑的人,是农民。把财物分给别人叫做惠,教导别人向善叫做忠,为天下找到贤人叫做仁。所以把天下让给别人是容易的,为天下找到贤人却很难。孔子说:‘尧作为君主,真伟大啊!只有天最伟大,只有尧能效法天。广大辽阔啊,百姓不能用语言来形容!舜真是个得君主之道的人啊!崇高啊,有天下却不事事过问!’尧舜治理下,难道不要费心思吗?只不过不用在耕种上罢了!”
  “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五谷多寡同,则贾相若;屦大小同,则贾相若。”
  陈相说:“如果顺从许子的学说,市价就不会不同,国都里就没有欺诈行为。即使让身高五尺的孩子到市集去,也没有人欺骗他。布匹和丝织品,长短相同价钱就相同;麻线和丝絮,轻重相同价钱就相同;五谷粮食,数量相同价钱就相同;鞋子,大小相同价钱就相同。”
  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伯,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
  孟子说:“物品的价格不一致,是物品的本性决定的。有的相差一倍到五倍,有的相差十倍百倍,有的相差千倍万倍。您让它们平列等同起来,这是使天下混乱的做法。制作粗糙的鞋子和制作精细的鞋子卖同样的价钱,人们难道会去做精细的鞋子吗?按照许子的办法去做,便是彼此带领着去干弄虚作假的事,哪里能治好国家!”
经典文言文:硕鼠
陋室铭
蜀道难
一剪梅
行路难
如梦令
小石潭记
鱼我所欲也
湖心亭看雪
雁门太守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钗头凤
过秦论
鸿门宴
使至塞上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江城子 密州出猎相见欢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过故人庄
夜雨寄北
苏幕遮
买椟还珠
归园田居其一
秋兴八首旅夜书怀
五柳先生传
鹊桥仙
湘夫人
短歌行
李凭箜篌引
水龙吟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商山早行
秋词
涉江采芙蓉
关山月
春夜洛城闻笛
公输
江南逢李龟年
峨眉山月歌 
望海潮扬州慢
石钟山记
扁鹊见蔡桓公
将进酒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篇二:孟子。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29-1。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_孟子。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29-1。


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孟子曰:“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
陈相说:“各种工匠的活儿,本来就不可能又种地又兼着干。”孟子说;“这样说来,那么治理天下难道就可以又种地又兼着干吗?有做官的人干的事,有当百姓的人干的事。
 
没有人能够面面俱到的,我看到过一个博客,作者是一位医师,他花了三年的业余时间,写下了他对论语的读书心得。每一段都有着他自己的看法。反问我自己,我觉得一年可以看十本书籍,每本书籍阅读三遍,我想,尽管过程枯燥乏味,但我还是能够坚持的下去,不半途而废。
我问我自己,是否能够再专注些,多花时间在思索上,不贪多,不求快。现在的我,只能够阅读一些一段一段的文章集合起来的书籍,太深奥的我看不懂,整本书籍只有一个故事的我无法坚持。比如我看世界名著“王子与贫儿”,虽然看完了,也写下了阅读笔记,但在我的脑海里,我只能够记下一些笼统的细节,和大概的纲要,是因为是外文翻译所以阅读起来有些困难吗?是时间和地域的差异,导致我无法记忆吗?我看笑傲江湖,洋洋洒洒40大章节,我也写了阅读笔记,但在我脑里,我只能够记得大约20章节的内容,“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动脑记忆真是不太舒服,记了就忘,总在不自主的逃避思索,思索对我而言是与我本性相反的。觉得好累。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篇三:【诸子百家】[12]许行:战国农学家、思想家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_【诸子百家】[12]许行:战国农学家、思想家


【诸子百家】[12]许行:战国农学家、思想家
许行(约公元前372年~289年),东周战国时期著名农学家、思想家。汉族,楚国(都城江陵纪南城,后迁安徽寿县西南)人,生于楚宣王至楚怀王时期,约与孟子同一时代,在《孟子.滕文公上》记载有许行其人“为神农之言”,所以被归为农家,后世也将许行视为先秦时代农家的代表人物,但因没有著作流传于世,详细思想内容与其他事迹皆不可考。
中文名许行
民 族汉族
出生日期公元前372年
职 业农学家、思想家
主要思想君民并耕、市贾不二
国 籍中国(东周)
出生地楚国(都城江陵纪南城)
逝世日期公元前289年
主要成就先秦农家代表人物
1 人物介绍
许行生于楚宣王至楚怀王时期。依托远古神农氏“教民农耕”之言,主张“种粟而后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治”,带领门徒数十人,穿粗麻短衣,在江汉间打草织席为生。
滕文公元年(公元前332年),许行率门徒自楚抵滕国。滕文公根据许行的要求,划给他一块可以耕种的土地,经营效果甚好。大儒家陈良之徒陈相及弟、陈幸带着农具从宋国来到滕国拜许行为师,摒弃了儒学观点,成为农家学派的忠实信徒。同年孟轲游滕,遇到陈相,展开了一场历史上著名的“农”“儒”论战(《孟子·滕文公》)。
许行农家思想的核心是反对不劳而食。他以农事为主业,同时也从事手工业生产,他还意识到市场货物交换的重要作用,并对物价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认识。许行以其独到的农家思想见解和实践活动,对后世的农业社会和农业思想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 主张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贤德的国君应该要和百姓一同耕种获得自己的粮食,自己做早晚餐并处理国事。 “仓廪府库,是厉民而以自养也”:反对国君设仓库储存米榖,有府库积聚财货,认为这就是伤害人民来供养自己,并否定国君拥有仓库、府库的物权。 主张依据产品的长短、大小等数量、质量规定价格,不赞成商人居中剥削,反对抬高物价的欺诈行为。 许行思想的核心是反对不劳而获。
3 事迹
滕文公元年(公元前332年),许行率门徒自楚抵滕国。滕文公根据许行的要求,给他划定了一块可以耕种的土地。经营效果甚好。大儒家陈良之徒陈相及弟弟陈辛带着农具从宋国来到滕国,拜许行为师,摒弃了儒学观点,成为农家学派的忠实信徒。
4 思想
许行的思想主要是君民并耕之说和"市贾不二"的价格论。
关于君民并耕之说,许行说:"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他认为,贤良的国君要老百姓一起参加耕种才能吃饭,自己做饭吃,还得为老百姓办事。《吕氏春秋·爱类》说:"神农之教曰: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绩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
故男亲耕,妻亲织,所以见致民利也。"清人焦循《孟子正义》就认为上述"神农之教",即是"神农之言",与孟子说"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相合,其内容与许行君民并耕之说也是相符的。因此,可以认为《吕氏春秋·爱类》这条材料,应该就是许行的思想。
许行还认为,如果国君不与民并耕,而是像滕文公那样,拥有储藏粮食的仓廪和存放钱财的府库,那就是损害民众来供养自己,这样的国君就不配说得上贤。这是许行对当时统治者的尖锐批评和控诉。许行君民并耕之说的提出,是由于战国时代战争频繁,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因此他强调国君必须重视农业并亲自耕作,以救时弊。
尸子说,神农氏"并耕而王,以劝农也"。尸子即尸佼,据说是商鞅的老师,鲁人(也说是晋人)。许行君民并耕之说与尸佼相同,很可能在学术渊源上有关系。前面所说《汉书·艺文志》的《神农》二十篇,颜师古注认为,"刘向《别录》云,疑李悝及商君所说"。但此说恐不可信。李悝、商鞅是法家。他们主张耕战,其重视农业是同战争紧密相连的,与许行君民并耕之说有所区别。商鞅虽然以尸佼为师,但是他把尸佼的学说发展为耕战政策,而许行则忠实于尸佼的君民并耕之说。因此,我们认为,《神农》二十篇,很可能就是许行的著作。
"市贾不二"的价格论是许行提出的又一个重要主张。这是在他主张社会分工互助的基础上,提出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可以用农产品直接去交换手工业品,如帽子、锅甑和铁制农具等等。这是一种以物易物的交换办法。交换时的价格是如何规定的呢?许行认为:"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五谷多寡同,则贾相若;屦大小同,则贾相若。"即市场上布帛的长度相同,则出售的价格相等;麻缕与丝絮的重量相同,则出售的价格相等;粮食容量相同,则出售的价格相等;鞋的尺码相同,则出售的价格相等。总之,同种商品数量相同,则价格相等,市场上的各种物品的价格都有了统一的规定。这样,在市场上的同种商品只有一种价格,没有第二种价格。这就是"市贾不二"。许行认为,这样一来就不会再有弄虚作假的现象,即使小孩子到市场上去买东西,也不会受欺骗。
许行的主张反映了战国时期贫苦农民的利益和要求。君民并耕之说反映了当时贫苦农民的平均主义和共同劳动的思想,要求人人都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但这仲主张只能是一种幻想,根本不可能实现。许行的这种主张与孟子所主张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的思想是针锋相对的。许行的价格论反映了当时贫苦农民对商人利用市场高利盘剥,要求调整物价的愿望。这种主张要比杨朱的"为我"、"贵己"而又不"纵欲"、"侵物"的观点更激进一些,因为杨朱是小土地私有者的代表,他们只要求保护其小私有者的财产;而许行则代表贫苦农民的利益,他们一无所有或者有也不多,仅靠双手劳动维持生活。
5 “农”“儒”论战
同年,孟轲游滕,遇到陈相,于是展开了一场历史上有名的“农”“儒”论(《孟子·滕文公上》)。孟子出于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立场,对许行农学派大加讨伐,贬斥为“南蛮鴂舌之人,作先王之道”。许行及门徒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反驳。许行农家思想的核心是反对不劳而食。他和门徒以农事为主业,同时也从事手工业生产,还认识到市场货物交换的重要作用,以粟易帽、锅、炊具、铁制农具等需要品。并且指出,如果一切自制,将“害于耕”。在价格问题上也有较深刻的见解,主张依据产品的长短、轻重、多寡、大小等数量、质量规定相应的价格,使“市贾(价)不贰”“莫之或欺”,不赞成商人居中剥削,反对抬高物价和交换中的欺诈行为。他还否定君主拥有仓廪、府库的物权。对滕文公的“历民以自养”的君主剥削制度,也持批评态度。他的思想,是小农经济平均主义的反映,集中显示了劳动农民自食其力的淳朴本色,表达了企图解除现实压迫的强烈愿望,充满对想象中平均社会的美好憧憬,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许行的事迹在行秦史籍中未见记载,其主要言行在《孟子.滕文公》等著作有一些记述。
6 《汉书·艺文志》中的著述
载录《神农》20篇(已佚),近代史学家认为是许行的著述。战国,是一个思想活跃、百花开放、百家争鸣的时期。在众多学术思想和流派中,农家以其独到思想见解和实践活动,自成一家。农家的思想流泽久远,对中国千百年农业和农业思想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农家的杰出代表人物和领袖就是出生在郢都的许行。
7 文章简介
题目
《许行》以驳论为主的议论文
作者孟子(前372-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人,他是孔子孙子子思(孔伋)的门人,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有“亚圣”之称。
原文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自养也,恶得贤!”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
曰:“然。”
“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
曰:“否。许子衣褐。”
“许子冠乎?”
曰:“冠。”
曰:“奚冠?”
曰:“冠素。”
曰:“自织之与?”
曰:“否,以粟易之。”
曰:“许子奚为不自织?”
曰:“害于耕。”
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
曰:“然。”
“自力之与?”
曰:“否,以粟易之。”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
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放勋曰:"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
“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 者,未能或之先也。彼所谓豪杰之士也。子之兄弟,事之数十年,师死而遂倍之。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入揖于子贡,相向而哭,皆失声,然后归。子贡反,筑室于场,独居三年,然后归。他日,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强曾子。曾子曰:"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皓皓乎不可尚已!’今也,南蛮决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矣。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鲁颂》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
“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五谷多寡同,则贾相若;屦大小同,则贾相若。”
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伯,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
译文:
有个研究神农学说的人许行,从楚国来到滕国,走到门前禀告滕文公说:“远方的人,听说您实行仁政,愿意接受一处住所做您的百姓。”滕文公给了他住所。他的门徒几十人,都穿粗麻布的衣服,靠编鞋织席为生。陈良的门徒陈相,和他的弟弟陈辛,背了农具耒和耜从宋国来到滕国,对滕文公说:“听说您实行圣人的政治主张,这也算是圣人了,我们愿意做圣人的百姓。”
陈相见到许行后非常高兴,完全放弃了他原来所学的东西而向许行学习。陈相来见孟子,转述许行的话说道:“滕国的国君,的确是贤德的君主;虽然这样,但他还是没真正认识圣人之道啊。贤君应和百姓一起耕作而取得食物,一面做饭,一面治理天下。现在,滕国有的是粮仓和收藏财物布帛的仓库,那么这就是使百姓困苦来养肥自己,哪里算得上贤呢!”
孟子问道:“许先生一定要自己种庄稼然后才吃饭吗?”陈相说:“是的。”
孟子说:“许子一定要自己织布然后才穿衣服吗?”
陈相说:“不,许子穿未经纺织的粗麻布衣。”
孟子说:“许子戴帽子吗?”
陈相说:“戴帽子。”
孟子说:“戴什么帽子?”
陈相说:“戴生绢做的帽子。”
孟子说:“自己织的吗?”
陈相说:“不,用粮食换的。”
孟子说:“许子为什么不自己织呢?”
陈相说:“对耕种有妨碍。”
孟子说:“许子用铁锅瓦甑做饭、用铁制农具耕种吗?”
陈相说:“对。”
孟子说:“是自己制造的吗?”
陈相说:“不,用粮食换的。”
孟子说:“用粮食换农具炊具不算损害了陶匠铁匠;陶匠铁匠也是用他们的农具炊具换粮食,难道能算是损害了农夫吗?况且许子为什么不自己烧陶炼铁,使得一切东西都是从自己家里拿来用呢?为什么忙忙碌碌地同各种工匠进行交换呢?为什么许子这样地不怕麻烦呢?”
陈相说:“各种工匠的活儿本来就不可能又种地又兼着干。”孟子说;“这样说来,那么治理天下难道就可以又种地又兼着干吗?有做官的人干的事,有当百姓的人干的事。况且一个人的生活,各种工匠制造的东西都要具备,如果一定要自己制造然后才用,这是带着天下的人奔走在道路上不得安宁。所以说:有的人使用脑力,有的人使用体力。使用脑力的人统治别人,使用体力的人被人统治;被人统治的人供养别人,统治别人的人被人供养,这是天下通行的道理。”
“当唐尧的时候,天下还没有平定。大水乱流,到处泛滥。草木生长茂盛,禽兽大量繁殖,五谷都不成熟,野兽威胁人们。鸟兽践踏出来的道路,纵横交错,遍布在中原大地。唐尧暗自为此担忧,选拨舜来治理。舜派益管火,益放大火焚烧山野沼泽地带的草木,野兽就逃避躲藏起来了。舜又派禹疏通九河,疏导济水、漯水,让它们流入海中;掘通妆水、汉水,排除淮河、泗水的淤塞,让它们流入长江。这样一来,中原地带的人民才能够正常耕种,赖以生活。当这个时候,禹在外奔波八年,多次经过家门都没有进去,即使想要耕种,行吗?”
“后稷教导百姓耕种收割,种植庄稼,庄稼成熟了,百姓得以生存繁殖。关于做人的道理,单是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安逸却没有教化,便和禽兽近似了。唐尧又为此担忧,派契做司徒,把人与人之间应有的关系的道理教给百姓: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妇之间有内外之别,长幼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唐尧说:"使百姓勤劳,使他们归附,使他们正直,帮助他们,使他们得到向善之心,又随着救济他们,对他们施加恩惠。’唐尧为百姓这样担忧,还有空闲去耕种吗?”
“唐尧把得不到舜作为自己的忧虑,舜把得不到禹、皋陶作为自己的忧虑。把地种不好作为自己忧虑的人,是农民。把财物分给别人叫做惠,教导别人向善叫做忠,为天下找到贤人叫做仁。所以把天下让给别人是容易的,为天下找到贤人却很难。孔子说:"尧作为君主,真伟大啊!只有天最伟大,只有尧能效法天来行事。广大辽阔啊,百姓不能用语言来形容!舜真是个得君主之道的人啊!崇高啊,拥有天下却不把它据为私有!’尧舜治理下,难道不要费心思吗?只不过不用在耕种上罢了!”
“我只听说过用中原的一切来改变边远落后地区的,没有听说过用边远落后地区 的一切来改变中原的。陈良本来是楚国的人,喜爱周公、孔子的学说,由南而北来到中原学习。北方的学者还没有人能够超过他。他可以称得上是豪杰之士了。你们兄弟跟随他学习几十年,他一死,你们就背叛了他!以前孔子死的时候,门徒们都为他守孝三年,三年以后,大家才收拾行李准备回家。临走的时候,都去向子贡行礼告别,相对而哭,泣不成声,然后才离开。子贡又回到孔子的墓地重新筑屋,独自守墓三年,然后才离开。后来,子夏、子张、子游认为有若有点像孔子,便想用尊敬孔子的礼来尊敬他,他们希望曾子也同意。曾子说:"不可以。就像曾经用江汉的水清洗过,又在夏天的太阳下曝晒过,洁白无瑕。我们的老师是没有谁还能够相比的。’如今这个怪腔怪调的南方蛮干,说话诽谤先王的圣贤之道,你们却背叛自己的老师而向他学习,这和曾子的态度恰恰相反。我只听说过从幽暗的山沟飞出来迁往高大的树木的,从没听说过从高大的树木飞下来迁往由暗的山沟的。《鲁颂》说:"攻击北方的戎狄,惩罚南方的荆舒。’周公尚且要攻击楚国这样的南方蛮干,你们却去向他学习,这简直是越变越坏了啊。”
陈相说:“如果顺从许子的学说,市价就不会不同,国都里就没有欺诈行为。即使让身高五尺的孩子到市集去,也没有人欺骗他。布匹和丝织品,长短相同价钱就相同;麻线和丝絮,轻重相同价钱就相同;五谷粮食,数量相同价钱就相同;鞋子,大小相同价钱就相同。”
孟子说:“物品的价格不一致,是物品的本性决定的。有的相差一倍到五倍,有的相差十倍百倍,有的相差千倍万倍。您让它们平列等同起来,这是使天下混乱的做法。制作粗糙的鞋子和制作精细的鞋子卖同样的价钱,人们难道会去做精细的鞋子吗?按照许子的办法去做,便是彼此带领着去干弄虚作假的事,哪里能治好国家!”
中心思想
许行属于农家学派。农家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之一,这一学派主张世上男女都要亲自参加劳动,这样就可以不用刑罚政令而成治世,所以提出“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农家要求人人劳动的主张,体现了当时劳动者反对剥削的朴素愿望,但也存在绝对平均主义的缺陷。孟子反对许行、陈相的农家主张,论证了社会分工的必然性。本文雄辩有气势,逻辑性强,有说服力。抓住农家学说的基本观点,利用其理论的薄弱环节,由小及大,由彼及此,由表及里,步步紧逼,阐发了自己的观点。孟子联系生活实际,摆事实,讲道理,说明对方论点行不通,提出正面论点。然后列举圣贤业绩,从正面阐述国君贤否,不在亲耕,指出陈相兄弟改宗农家的错误,最后以劳动价值不同,说明物价不同的合理性,批判了对方的绝对平均主义。
在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战国时期,本篇争论虽有各自的局限性,但都是从忧虑天下昏乱,百姓不得安宁为基点,提出自己的主张的。农家的人人劳动自食其力是合理公平的,孟子的分工互换以及你出主意我出力的劳心者与勞力者互相搭档也是无可厚非的。遗憾的是他们都不是真龙天子,谁说了也不能算,只是纸上论辩而已。
许行、等农家学派,认为“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的主张,是解决剥削与反剥削,压迫与反压迫,争取社会平等缓和社会矛盾的办法。他们不但从理论上这样认为,而且还身体力行到滕国为氓,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许行的学术在当时影响很大,连儒学弟子陳相也和其兄弟陈辛从宋国赶来滕国做了许行的门徒。陳相不但自己背叛了师门,而且竟在儒家亚圣孟子面前宣扬农家学术。农家提出人人劳动的主张体现了反剥削的朴素愿望。是有积极的社会意义的。但是把各种社会问题归咎于社会分工,把解决问题的出路寄托在人人耕种上是幼稚片面的。
孟子对许行的学术展开批驳。指出社会分工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分工便于各尽其能,分工有利于社会发展。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这段话是说,能够用心出主意想办法成为百姓过上好日子的领路人,没有空闲也没有必要去种庄稼。也就是说能够用心做出比出力种庄稼更大贡献的人就不应该种庄稼。这种各尽所能的社会定位无疑是正确的。孟子希望出现堯舜一样的君主,替民办事,稳定天下。解决百姓的生活上的穷困,予以百姓人伦道德的教育。稳定社会秩序,让让人们在生活有保障的情况下和谐相处。让智者用智慧平息天下的昏乱,解决社会矛盾。不必忙于种庄稼,是一个良好的为民着想的愿望。如果老百姓真能遇上个好君主,那就是君王施恩德了,根本就不存在白养活,当然也算不上剥削。但是孟子在这里有些以偏概全,没有剔除那些在劳心者内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的不劳而获残酷压榨百姓养肥自己的剥削者以及那些把百姓推向水深火热痛苦中的罪恶统治者。就使得那些当官不为民作主的统治者钻了空子,为不劳而获的剥削找到了理论依据。
其实,战国时期的政治昏暗,是由于土地私有制的产生、发展,阶级关系的急剧变化,以及各国争雄,天下混战造成的。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不是那一派学者的政治主张能够扭转的,任何一个救世主也挽救不了历史的命运。不过不管那一派,关心国家命运的精神是可贵的。其实那时争夺土地的执政者根本不会把耕种放在心上,更不会象堯舜那样关心天下百姓。他们一个个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吞了你,争战争城争土地,争霸天下,谁还会管老百姓的死活呢?
在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战国时期,本篇争论虽有各自的局限性,但都是从忧虑天下昏乱,百姓不得安宁为基点,提出自己的主张的。农家的人人劳动自食其力是合理公平的,孟子的分工互换以及你出主意我出力的劳心者与勞力者互相搭档也是无可厚非的。遗憾的是他们都不是真龙天子,谁说了也不能算,只是纸上论辩而已。
许行、等农家学派,认为“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的主张,是解决剥削与反剥削,压迫与反压迫,争取社会平等缓和社会矛盾的办法。他们不但从理论上这样认为,而且还身体力行到滕国为氓,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许行的学术在当时影响很大,连儒学弟子陳相也和其兄弟陈辛从宋国赶来滕国做了许行的门徒。陳相不但自己背叛了师门,而且竟在儒家亚圣孟子面前宣扬农家学术。农家提出人人劳动的主张体现了反剥削的朴素愿望。是有积极的社会意义的。但是把各种社会问题归咎于社会分工,把解决问题的出路寄托在人人耕种上是幼稚片面的。
孟子对许行的学术展开批驳。指出社会分工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分工便于各尽其能,分工有利于社会发展。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这段话是说,能够用心出主意想办法成为百姓过上好日子的领路人,没有空闲也没有必要去种庄稼。也就是说能够用心做出比出力种庄稼更大贡献的人就不应该种庄稼。这种各尽所能的社会定位无疑是正确的。孟子希望出现堯舜一样的君主,替民办事,稳定天下。解决百姓的生活上的穷困,予以百姓人伦道德的教育。稳定社会秩序,让让人们在生活有保障的情况下和谐相处。让智者用智慧平息天下的昏乱,解决社会矛盾。不必忙于种庄稼,是一个良好的为民着想的愿望。如果老百姓真能遇上个好君主,那就是君王施恩德了,根本就不存在白养活,当然也算不上剥削。但是孟子在这里有些以偏概全,没有剔除那些在劳心者内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的不劳而获残酷压榨百姓养肥自己的剥削者以及那些把百姓推向水深火热痛苦中的罪恶统治者。就使得那些当官不为民作主的统治者钻了空子,为不劳而获的剥削找到了理论依据。
其实,战国时期的政治昏暗,是由于土地私有制的产生、发展,阶级关系的急剧变化,以及各国争雄,天下混战造成的。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不是那一派学者的政治主张能够扭转的,任何一个救世主也挽救不了历史的命运。不过不管那一派,关心国家命运的精神是可贵的。其实那时争夺土地的执政者根本不会把耕种放在心上,更不会象堯舜那样关心天下百姓。他们一个个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吞了你,争战争城争土地,争霸天下,谁还会管老百姓的死活呢?
许行应该就是一个打工的,到了滕国,向文公要了一块小地方,要当平民。文公很好说话,就给了他一块地方,然后许行领着几十个人就在那里住下了,做点鞋,织点席。
然后就有不少人投靠他,陈相也是其中之一。陈相是儒家学派的人,当然就要与孟子打交道了,就把许行的言谈跟孟子说。孟子是不停地用封闭式的询问,让他说出许行的错误,后来又用开放式询问:“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不惮烦?”于是就引出了“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的回答,为孟子的论辩提供了素材。然后孟子用了一个反问“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如必自为之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从中可以看出孟子的开放思想。
然后孟子引用了尧舜禹的故事论证了“虽欲耕,得乎?”接着又介绍了几个贤能的管理者,进一步论证了“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
接着又说明了圣人之忧,指出了圣人之难,尤其是为天下得人就更难,这里引用了老师孔子的话,指出“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
最后就是直接批评陈相了,也就是指出陈相不学好,我听说人都是从小学上到大学,没听说人上完了大学,再去学高中。你的老师陈良是个儒家的传人,豪杰之士,你们受他教育几十年,他死后就背叛了他。孔子去世之后,守孝三年之后,子贡又要继续独居三年,而子张、子夏、子游又觉得有若像圣人的样子,像把他当做孔子来侍奉,曾子说不可以,孔子的思想是洁白的没有人可以胜过。现在一个许行的思想就让你改变了。
这个陈相还是不甘心,又说许子之道,可以使国中无伪,孟子直接驳斥,说这是“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已经很严厉了。 




本文来源:https://www.shanpow.com/wx/286426/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阅读
  • 李白诗歌适合朗诵范文(通用2篇) 李白诗歌适合朗诵范文(通用2篇)
  • 鉴赏李白静夜思精选五篇 鉴赏李白静夜思精选五篇
  • 朗诵李白的诗歌 朗诵李白的诗歌
  • 描写李白的诗歌范文(精选二篇) 描写李白的诗歌范文(精选二篇)
  • 歌颂李白诗歌著名诗 歌颂李白诗歌著名诗
  • 李白诗歌(合集3篇) 李白诗歌(合集3篇)
  • 李白抒情的诗歌三篇 李白抒情的诗歌三篇
  • 月亮的诗歌李白 月亮的诗歌李白
为您推荐
  •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原文,翻译,赏析【4篇】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原文,翻译,赏析【4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原文,翻译,赏析【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将进酒李白全诗汇编6篇
    将进酒李白全诗汇编6篇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将进酒李白全诗汇编6篇,欢迎品鉴!
  • 唐诗李白(通用5篇)
    唐诗李白(通用5篇)
    古典诗词赏析是我国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分量。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唐诗李白(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 李白诗歌鉴赏
    李白诗歌鉴赏
    只有让学生懂得了诗歌鉴赏的门道,才能使学生建立一种赏析的思路,进而在不断的赏析中培养起一种属于自己的赏析风格。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白诗歌鉴赏,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关于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原文,翻译,赏析【四篇】
    关于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原文,翻译,赏析【四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原文,翻译,赏析【四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 鉴赏李白静夜思【5篇】
    鉴赏李白静夜思【5篇】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鉴赏李白静夜思【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李白诗歌朗诵汇编2篇
    李白诗歌朗诵汇编2篇
    祖国,从黄河源头走来的智者,继承了黄河水流的桀骜和狂放,用激情点燃一簇洞穿时空的火焰,光芒神圣!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白诗歌朗诵汇编2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李白写的诗歌二篇
    李白写的诗歌二篇
    冰心建议定在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叶圣陶建议定在每年秋季学生入学的日子,让学生在新学年的开始就记住教师的辛勤和光荣。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白写的诗歌二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李白诗歌适合朗诵范文(精选二篇)
    李白诗歌适合朗诵范文(精选二篇)
    敬老院(geracomium),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的非营利性组织,又称养老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李白诗歌适合朗诵范文(精选二篇),欢迎品鉴!
  • 《李白诗歌与盛唐气象》阅读答案范文(精选3篇)
    《李白诗歌与盛唐气象》阅读答案范文(精选3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白诗歌与盛唐气象》阅读答案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