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启发诱导


现代诗 2019-10-09 08:14:24 现代诗
[摘要]孔子启发诱导(共5篇)浅谈孔子的“启发诱导”教育浅谈孔子的“启发诱导”教育摘要:“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方法是孔子在教学过程中最成功的经验之一,这种教育思想不仅在古代,而且在现代对我们的学习以及教育教学都有积极的启发。这种教育

【www.shanpow.com--现代诗】

【一】:浅谈孔子的“启发诱导”教育

浅谈孔子的“启发诱导”教育

摘要:“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方法是孔子在教学过程中最成功的经验之一,这种教育思想不仅在古代,而且在现代对我们的学习以及教育教学都有积极的启发。这种教育方法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我们要正确发挥他在教学中的积极意义,以及防止其流于形式。

关键词:启发诱导,积极主动,灌输,形式

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意思是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现在我们把它总结为启发诱导的教育方法,它是孔子在教学过程中最成功的经验之一,这种教育思想不仅在古代,而且在现代对我们的学习以及教育教学都有积极的启发。

启发诱导是孔子介绍了他在教育方面的体会,他并不觉得一个老师一言堂地给学生灌输就能有好的教学效果,而是关键在于怎样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不是让老师替学生去举一反三、反复列举,而是启发学生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地把答案告诉学生,也不要过多地替学生思考,更不要给学生灌输标准答案。我想这是值得我们今天的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思考和借鉴的。

我们为什么要遵循启发诱导式的教学原则呢,这里有几方面的的原因:

一、认识学习的主体,必须尊重其主体的地位,认为学习者能够发展自己的潜能,形成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和价值体系;强调学习者的自我指导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重视情感、动机、价值观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二、青少年具有强烈的创新欲望、好胜心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果把教学内容转换成一连串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育的合作关系,反映了课堂教学中新型的师生关系,真正做到教学民主,让学生处在一种自由、宽松、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以使他们学习的内在

动机和求知欲望得到诱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推动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学效果的增强。

四 、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孔子说过:“我是无所不知吗?我实在无知啊!如果有一个粗人来问我,虽然他一无所知,却很诚恳的求教,我也只是就他所提的问题,从正反两方来问他,一步一步的诱导到源头之处就是了。”可见启发诱导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开启学生智慧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如何进行启发诱导式教学呢?

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启”呢?“启”是使人获得开导,突破盲点,领悟其要旨。启发需要教师在洞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包括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接受能力等设定开启的知识点,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实施,在学生思考得智穷虑竭之时进行指点,使学生突破盲点,领悟其要旨。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又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因此教师在开始讲课时,首先就要想到怎样能把学生的思想抓住,把学生吸引过来,使学生产生一种学习的积极性,来接受教师的启发诱导。如果学生对教师讲课一开始就没有兴趣,就会导致启而不发。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精心设计开头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是启发诱导的前提条件。

有些聪明的老师在向学生教授新课的时候,往往会从提问或做游戏开始,那样一方面容易能集中学生的思想,另一方面也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如果只是单纯地将现成的答案灌输给学生,学生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加会缺乏灵活运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发”呢?“发”是使人获得引发,找到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体会。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经过思考,获得了一些思想体会,这些思想要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得经过大脑的整理,要说什么,怎么说,先说什么,后说什么,用什么词汇来概括那个思想呢?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学生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在学生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加以阐发,学生会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受,于是特别感谢老www.shanpow.com_孔子启发诱导。

师把他们想说而说不出的话给说了出来,老师所要说的,正是学生所要听的,这样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学习的内容以抽象的理论为主,如果教师再大量灌输,一味赶进度,而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致使他们不能安下心来求学,缺少反思则领悟有限,他所学的东西必然忘得快,也就谈不上应用了。所以教师在施教时,应对学生诱导而不牵拉,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师生关系融洽。

所以老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在学生努力想懂而懂不了时再开导他,以便他能充分思考;在学生努力想说而说不出时再加以引发,使学生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体认。

最后,启发诱导式教学还要要求教师深入掌握教材,拟定明确清晰的教学目标。

教材处理方面,必须根据目标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接受能力,既要注意教材的逻辑顺序,又要注意学生的心理顺序,并在此基础上设置提问。通过有目的、有次序的启发来训练思维能力。注意表达技巧,维持学生注意力,可适当变化语调、姿式、动作、语法用辞等,防止单调造成的习惯性疲劳。 学生掌握知识是一个主动探索和领会的过程,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但教师提出的启发诱导性问题,能否真正启发诱导学生的思维,能否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原有知识储备。如果问题是以启发诱导的性质抛出,教师更应该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缩短事实和自己原有认识的差距,使学生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教师在抛出启发诱导性问题之后,都有些过急的现象。表面上问题是开放的,而事实上教师所需要的答案确实比较单

一。既然是启发诱导性的开放式问题,假如你的问题真正发挥了启发诱导的功效,那学生所反馈的信息必定是多方面的。所以我们要防止启发诱导是教学流于形式。

【二】:浅论孔子的启发诱导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浅论孔子的启发诱导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11小教1班 朱炳坤 48号

摘要:孔子的思想流传甚广,影响着历朝历代乃至当今的人们的思想,而其中关于教育的一些观点至今仍值得我们去学习。比如他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启发诱导等等,对当代教育的改进和发展起到一定作用。通过对其启发诱导思想的理解,笔者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对当代教育起促进作用的方法。

关键词:孔子 启发诱导 当代教育 影响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不到他努力想懂而懂不了,(我)不去开导,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希望受教育者通过受到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2】简而言之,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而教育与被教育都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过程,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配合是密不可分的。作为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独立探索知识,去理解那些自己不明白的知识,对于培养自身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作为老师,要及时在学生尽自己所能仍不理解时,给予适当的帮助而不是一味的告诉他所有的答案。孔子在其教学过程中,一向践行他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方法。《论

语》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伺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3】在这场对话中,孔子始终是面带微笑,关注每个人的言谈举止,给他们勇气,鼓励他们畅所欲言,使学生都各自谈论了自己的志向。讨论谈话,这是孔子进行启发式教育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与西方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有异曲同工之妙。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的关键,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则是教师如何去启发,去诱导。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对于一个知识点,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让学生如何全面理解掌握它,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吸收,转化为内在的知识,并且应用于各个方面,此为举一反三的精髓。举一反三的过程也是启发诱导的过程。教师要一步步诱导学生如何去反三,如何让学生产生兴趣。如果学生还处于告知一而不能推知其余三的状态,就不要勉强地将结果不厌其烦地一一告知,否则会养成学生的依赖性;当学生已处于告知一而能推知其余三的状态,教师就应该适时诱导,引发学生向更高的思维层次推进。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4】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懂得察言观色,充分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在适当的时机给予提示启发,使之进入下一个境界,能力得到提升,这样的教学效果最好。

可是在当代,由于我国的国情,对于教育我们虽然在努力改革,但进展缓慢。我国虽然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做到了有教无类。但统一的教学课本,统一的升学制度,大班授课等等,很难做到因材施教,更别说启发诱导了。在升学的压力下,教师更多的是实行填鸭式教学,学生往往只是被动的接受了知识,而并不能充分的理解吸收知识,举一反三从何谈起,创造性和积极性更是抹杀在摇篮里了。我国推行全面发展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这五育。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智育片面发展,而其余四育缺乏发展。所以,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而,距今2000多年www.shanpow.com_孔子启发诱导。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于当代的教育改革着实有值得借鉴与采用的地方。我们应利用这熠熠生辉的思想观点,使我们的教育走得更远更快。 参考文献

[1] 张燕婴 译注《论语·述而》 [M] 中华书局

[2] 袁振国 《当代教育学》 [M] 教育科学出版社

[3] 张燕婴 译注《论语·先进》 [M] 中华书局

[4] 张燕婴 译注《论语·卫灵公》 [M] 中华书局

【三】:浅谈孔子的启发诱导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论文摘要:孔子的启发诱导是其教育教学思想的核心,也是他取得教育成功的关键,千百年来一直备受推崇。启发诱导的内涵十分丰富,意义相当深远。继承和发扬孔子启发诱导的思想,有利于提高当代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论文关键词:孔子;启发诱导;当代教育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古代中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传其前后有弟子三千余人,培养了不少博学多才的学生。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他总结、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这些理论不仅在当时行之有效,对于今天教育改革仍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孔子的教育教学理念在今天仍被大众广泛赞誉的有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等思想。其中尤以启发诱导最为人称道。

  一、孔子眼中的启发诱导

  在孔子著名的教学原则和方法中,启发诱导处于重要的位置。“举一反三”,实行启发式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说对于学生,先使他经过苦思冥想,如果想不明白,心中有疑惑的时候再去启发他;当学生经过深入思考,心中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再去开导他。这样,他所学的的知识才能巩固。孔子就如何保持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已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主张,“能近取譬”,即善于运用学生比较熟悉能被理解的浅近事物阐发较为深刻的原理。他主张多方设计情境,令学生始终感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这样才能使学生“闻一而知二”、“闻一而知十”、“告诸往而知来者”,从而既能主动获取更多的知识,又能发展思维能力。而对于那些不肯主动刻苦钻研的学生,实行启发式教学是使学生融会贯通的重要途径,历来为执教者所重。而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试行,确实难能可贵。
  而如何坚持启发诱导呢?
  第一,努力尝试多种方法,使学生达到“愤”、“悱”的状态。也就是说抓住良机适时教育。孔子教育教学方法灵活多变。《论语·子罕》中有言:“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第二,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当其可而教。就是说如果在旧的知识没有掌握的情况下,就不再传授新的知识了。
  第三,温故知新。论语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凡是照本宣科,不知道所教学科知识的重难点的老师都是不合格的。对于所教的要有创新,不仅把原有的东西教出新意来,而且观点要新,有自己新的见解。
  第四,罕譬而喻,言近旨远。这是对老师表达能力的要求。意思是说比喻打的少道理却能让学生明白,说的是眼前的事情意义却深远。就是深奥的道理用浅显的话表达出来。正如《学记》中对于优秀教师的要求:“其言也,约也达,微而藏;罕譬而喻,言近旨远。”
  第五,存疑问难。真正的启发让学生有问题,不断产生新问题,学了还想学。正如朱熹所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也就是说使没有疑问的学生产生疑问,有了疑问并帮助他解决疑问,还要产生新的疑问。如此反复,螺旋上升。使发问和解疑节节逼近,相辅相成。换句话说,没有让学生产生疑问的教学就不是成功的教学。

【四】:论语读书心得2000字3篇

  《论语》在其成书后即作为一个整体在思想层面对后世产生影响。下面是带来的论语读书心得2000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论语读书心得2000字

www.shanpow.com_孔子启发诱导。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里讲的是如何调和“学”和“思”的矛盾。作为一个理科的学生,我觉得我对这个问题有相对深入的理解。只学而不思,不易发现别人的错误,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读《论语》,买一本书回来,刷刷几下读完,即使过目不忘,学到的也是别人的东西。思而不学,则会进展缓慢,而且容易钻进牛角尖出不来。这时如果能够参考一下以往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则很可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荀子也说过“吾常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所以,孔子告诉他的弟子,在学习中要把握好“学”和“思”这对矛盾。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

  篇二:论语读书心得2000字

  印象中,自己以前从没有完整地读过《论语》,所幸多少知道里面的一些传世名句。这次寒假,利用学校开展“同读一本书”的活动机会,我才能静下心来系统地读了一遍《论语》。语录体的《论语》文字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内容包罗万象。除了记载伦理、教育、政治、文学、哲学、艺术这些大的方面之外,还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其中不乏闪烁智慧、蕴含精深思想的语句。所以,它不愧为儒家学派最重要的经典著作,至于“《论语》之在中国,犹如《圣经》之在西方”、“半部《论语》治天下”等相关赞誉,并非没有根据。

  读《论语》,各方面的收获太多了,三言两语是讲不清的。这倒颇像该书语言简练而精髓不断的特点。俗话说,文能会人,读着《论语》,孔子的伟大形象就像是穿越了两千年的时光隧道,栩栩如生地立在你的眼前:一位身怀各种谋生技能、又对生命、政治、教育有深隧洞见的能人;一个不因自己地位的卑微而随波逐流,不停反省自己去伪存真,终生提醒自己除恶向善的高尚贤人(我觉得称为“圣人”还是夸大了点);一个平生没有一部自己的著作,仅凭着学生们记录他言行的《论语》就让后人受用终生,并因之敬仰和传诵的奇人;一个自强不息,处于乱世而不放弃追求,用自己的心血和生命来殉人生的理想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言行广阔地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因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得以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长久而深远地影响着中国的历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与人类文化长河中的其他现象一样,虽历经沧桑,却总是生命之树常青,不断创造着人类文化的奇迹。所有的一切,皆得益于多才多艺的孔子扎根于民族文化又立足于个人所创造出来的大智慧。

读《论语》,不外乎在读孔子的“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思想。当然,这期间要辩证地看待这些学说,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要独立思考一些自古以来有争议的处世交友论调,比如“中庸之道”,比如“无友不如己者”。而且,我们还会发现,当今许多为人、治学、从政的原则都出自古老的《论语》。譬如:父母在,不远游。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道不同,不相为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政者,正也……啊,太多了,不胜枚举。于是乎,对孔子及其弟子又

本文来源:https://www.shanpow.com/wx/108429/

《孔子启发诱导.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阅读
  • 爱国的现代诗歌(合集四篇) 爱国的现代诗歌(合集四篇)
  • 歌颂警察的现代诗歌精选2篇 歌颂警察的现代诗歌精选2篇
  • 经典公园的现代诗歌精选二篇 经典公园的现代诗歌精选二篇
  • 歌颂菊的现代诗歌三篇 歌颂菊的现代诗歌三篇
  • 纪念抗战的现代诗歌范文三篇 纪念抗战的现代诗歌范文三篇
  • 赞美郊游的现代诗歌(通用3篇) 赞美郊游的现代诗歌(通用3篇)
  • 赞美番茄的现代诗歌(通用4篇) 赞美番茄的现代诗歌(通用4篇)
  • 给太阳的现代诗歌(通用3篇) 给太阳的现代诗歌(通用3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