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心得


现代诗 2019-10-02 09:23:32 现代诗
[摘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心得(共5篇)学习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心得体会学习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心得体会 四个全面是由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奠基和催生的。它是国家宏观发展的大思路,治国理政的大手笔,更是深刻认识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大智

【www.shanpow.com--现代诗】

【一】:学习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心得体会 "四个全面"是由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奠基和催生的。它是国家宏观发展的大思路,治国理政的大手笔,更是深刻认识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大智慧。它是历史必然性和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觉性、创造性的完美结合,是在把握客观规律基础上做出的主动战略抉择。现编者收集学习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心得体会三篇供大家参考。

学习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心得体会(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下是应届毕业生学习网为您准备的一些关于四个全面的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供参考阅读。

一种理论,总是来源于实践,成长于实践,并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

当前,我们的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人民群众有了新期待,不少牵动面广、耦合性强的深层次矛盾开始凸显。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这样的历史节点,我们迫切需要拿出一整套有机联系和相互贯通的顶层设计,来不断提高我们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

"四个全面",习近平总书记这一意蕴深邃思想理论的提出,是对党治国理政方略的继承完善和发展创新,它深刻反映了时代发展趋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集中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期待,是有机联系、相互贯通的顶层设计,成为我们在新时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锐利思想武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来把握,我们可以深刻地认识到这"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它有效地破解了当前我们当前面临的一系列时代难题,彰显了"四个全面"这一思想武器的巨大威力。

围绕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中央紧抓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围绕全面深化改革,近段时间以来,一个个重大改革方案相继出台,一项项具有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作用的重点改革举措陆续推出,新一轮改革大潮磅礴起势、强力推进;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改革带来新的趋势和动态,突破了既有法治治理的框架,人们呼唤法治,在每一个案件中不断感受到公平正义;围绕全面从严治党,中央以作风建设开局,

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勇气向"四风"问题开刀,极大提振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凝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强大正能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三步走"规划的总目标,代表了中国百姓对幸福生活的恒久守望;改革,无疑就是我们通往安定和谐小康生活的"必由之路";法治,就像这条广阔道路上铺就的一条"铁轨",其上运行着承载13亿中国人民的"高铁";中国共产党,就是带领这趟列车高速运行的"火车头".确保这趟高铁能够稳健、快速抵达目的地,就需要道路平坦,也就是说改革必须于法有据;轨道不能偏离,也就是说深化改革要贯穿依法治国的全过程;方向要正确,也就是说从严治党既要体现深化改革的要求,又必须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这三个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共同构成了我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三驾马车".

"四个全面"是执政目标、执政理念、执政方式和执政党自身建设的有机统一,这四个方面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变得更加清晰,它让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为紧密、历史与现实的交集更显悠扬。这四个"全面",如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棋盘"上的战略"四着",着着都下得好、下到位,就能互为犄角、满盘皆活。深入学习领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真正掌握贯穿其中的科学方法论,就能指引党和国家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更加坚定有力的步伐,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披荆斩棘、大步前行。

"九鼎生辉昌华夏,三阳开泰奋炎黄".中国共产党这个有着8600余万党员的先进集体,正承载着亿万人民的期冀,在中国这个正在快速崛起的古老东方国度里,牢牢依靠"四个全面"这一锐利思想武器,主题突出、渐次铺开,稳健破解一个又一个的时代难题,从容铺就民族复兴的盛世画卷,在实现全面小康的伟大征程中阔步迈向。 学习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心得体会(二)

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以下是应届毕业生学习网为您准备的一些关于四个全面的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供参考阅读。

当今时代,以经济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既表现为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直接较量,更是国家战略思维、战略决策和战略行动能力的深度角逐。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关键在于以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的治国理政总方略,抢占制高点、赢得主动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的战略布局,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施,表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方略更加完善,标志着我们党对党的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党带领人民向着宏伟目标的伟大进军又迈出重要一步。

www.shanpow.com_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心得。

"四个全面"总方略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今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到"五位一体"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到"全面从严治党"——正是党治国理政方略的不断完善中,党和国家事业不断走向兴旺发达,中国以势不可挡的雄姿屹立于世界东方。

短短30多年,从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到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实现如此逆转,"中国为什么能?"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勇于开拓、与时俱进,围绕执政兴国的历史使命,适时提出反映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目标任务,把总目标化作总方略,把总方略变为具体的谋篇布局和任务落实,形成战略优势,取得战略成果,不断切近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阶段性战略目标,是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统领。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一招、根本路径,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基本方式、可靠保障,而全面从严治党是发挥党的坚强领导核心作用、为实现战略目标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的根本前提。必须把每一项战略举措放在"四个全面"的总体布局中来把握,才能正确认识每一项举措同其他三个"全面"的关系,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

【二】:2015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心得体会

www.shanpow.com_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心得。

2015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心得体会 中华民族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中国实际,直面挑战和考验,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提出了“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这“四个全面”,开辟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www.shanpow.com_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心得。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两个一百年”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目标,极大地凝聚了人民的意志和力量,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中国梦。

但是,在梦想和现实之间,还隔着险峻的山峦、崎岖的险途,还会有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实现中国梦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宏图伟业,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坚忍不拔地共同努力、接续奋斗,需要分阶段、按步骤一步一个脚印地不懈前行。习总书记指出:“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这一重要论

述,鲜明揭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中国梦大格局的战略性影响,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里程碑意义。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诗经》中的这句话,表达了华夏百姓几千年来对宽裕、安康生活的向往。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第一次用“小康之家”来描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到20世纪末,国内生产总值在1980年基础上实现翻两番。当这一目标按时超额实现之后,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党的十七大重申了这一奋斗目标,并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使之覆盖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方面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于“全面”二字。从覆盖的人群看,无论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还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无论是一线大城市还是偏远的农村,只有13亿人都过上了富裕、殷实的生活,才算是建成了小康。从社会发展的领域看,人民所期盼的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得以实现,全面小康才能到来。“全面小康”的主要指标,是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之后,要在建党100周年时建成现代化国家,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三个梯次递进的目标,共同构成代表最广大人民共同利益的中国梦。只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能跨越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改革的航船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解缆起锚,迄今已驶过30多年不寻常的航程。当年,邓小平曾说过几句极富震撼力的话: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今天,改革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创造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中国速度”“中国奇迹”“中国道路”,使中国从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越来越强。

作为一场伟大的革命,30多年的改革,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今天,中国的发展、中国梦的实现,动力从哪里来?答案仍然只有一个:改革。只有深化改革,才能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获得源源不竭的动力。正如习总书记所指出的:“实现党的十八大描绘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要求全面深化改革。”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的改革,已经大大不同于30多年前的改革。我国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改革也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如果说,30多年前的改革,其成果往往带有普惠性,几乎是人人受益,今天的改革则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一些既得利益者可能会失去某些不

合理的利益;30多年前的改革解放了被束缚多年的生产力,激发了社会活力,今天的改革仍然要继续解放生产力,但今天生产力所受的束缚已和过去大不一样;30多年前的改革从农村开始,逐步向城市推进,由易而难、重点突破,今天的改革则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其难度大为增加。这就要求必须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更大的决心意志,冲破各种禁锢障碍,越过各种险滩暗礁,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把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从而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

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国梦的法律保障

“法者,治之端也”。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的规矩,法治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用法治方式治理国家,形成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既是保障所有人有梦想成真的可能,也是实现由每个人的梦汇聚而成的中国梦的前提。实践证明,走好“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以法治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

全面依法治国不仅是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条件,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很难想象,中国梦只有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法治却“缺席”。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要跳出“历史周期律”、实现长期执政,就必须落实好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使人民群众、全社会对公平正义的要求法律化、制度化,

使权力的运行程序化、公开化。只有坚持树立法治信仰、培塑法治思维、强化法治理念、打造法治文化,才能最终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才能营造一个团结、奋进、和谐、有序的良好社会氛围,才能鼓舞和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

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姊妹篇,是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为改革划定了“法治边界”:“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这就是说,深化改革虽然包含着很多探索性、不确定性,但绝不是盲目的、随意的、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而是要在法治的框架下有序进行。全面依法治国之“全面”,是没有死角的全覆盖。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急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离不开依法治国的有力保障。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要求,沿着依法治国的“路线图”,高扬法治旗帜,开创全面依法治国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保驾护航。www.shanpow.com_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心得。

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中国梦的政治保证

习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提出“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把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党90多年的发展历程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重点在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始终保持党自身的先进性、纯洁性,才能确保我们党能够承担起

【三】:环境学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心得体会

  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强调,要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指引,全力推动环境保护事业改革与发展,要把环保工作放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深刻把握,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新常态。

  把环保工作放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深刻把握,是在准确研判我国环境形势基础上提出的重大要求,是在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定,是在深刻理解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基础上明确的重要部署。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立足治国理政全局,抓住改革发展稳定关键,统领中国发展总纲,确立了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在内的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

  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引环境保护工作,才能立足中国实际和现实需求,正确研判经济新常态下环境保护的新常态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中国实际,直面中国难题,指引中国未来,有着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前瞻性,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行动指南。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与保护的矛盾依然存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新思维。经济下行,增速放缓,可能有利于减少排放,但更可能在某些地方出现反弹,降低准入门槛,甚至走回头路。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着艰巨而紧迫的历史任务。虽然经过连续两个五年实施总量控制制度,特别是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来,污染治理进程明显加快了,但污染物排放量仍处于高位,接近甚至超过环境容量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变。目前污染物的排放强度,超过了当年德国和日本的两到三倍。全国环境质量要明显改善,污染物排放量至少需减少30%到50%,而要根本改善,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则需要从目前的2000万吨以上,下降到百万吨级。可以说,污染治理的困难程度前所未有,世所少见。要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矛盾,积极应对污染治理的复杂形势,必须有明确的行动纲领,有巨大的智慧和勇气。这个纲领,就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我们的智慧和勇气,也来自于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深刻把握。

  正如陈吉宁部长所指出,环境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瓶颈问题。“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积聚动力破解环境瓶颈提供了新维度。“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突出强调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小康社会之“全面”,体现在覆盖的人群是全面的,涉及的领域是全面的。无论是从数据上看,还是从感官上看,当前生态环境都是个短板、是个弱项。有了全面小康这一目标要求,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当前环保工作的薄弱点,更准确地找到了主攻点、着力点和突破点。有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我们更清楚地明确了破解环境瓶颈制约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严格执法和信息公开。

  三大战役进入攻坚期,各种阻力依然存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破除阻力提供了新视角。“大气十条”已经实施了一年多,“水十条”、“土十条”也将相继发布,环境污染治理三大战役都迎来了攻坚期。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需要切实树立改革思维和法治观念,站在从严治党的高度,转变工作作风。然而,某些体制的束缚、利益的羁绊、区划的分割,都影响着生态环境领域改革的进程。立法滞后、司法缺失、执法不严等问题,都考验着生态环境领域法治的进程。这些重大问题,放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审视,认识就会提升,思路就会打开,视野就会拓宽。

  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引环境保护工作,才能紧扣中国梦和公众期待,主动适应“两个一百年”目标视角下环境保护的新要求

  中国梦,是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四个全面”每一项战略部署都与公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我们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10万亿美元,公众对于发展的诉求,已超越了单纯的经济层面。尤其是在生态文明领域,良好的生态环境逐渐成为公众核心发展诉求。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引环保工作,就是要通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足生态环境短板;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理顺生态文明体制机制;通过全面依法治国,提升违法成本,让守法成为新常态;通过全面从严治党,转变工作作风。这是对公众环境诉求的正面回应,能够让公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www.shanpow.com_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心得。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经历了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环境问题进入了集中暴发期,点多面广,来势汹汹。尤其是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雾霾频发,水和土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公众生产生活受到影响,健康受到影响。舆论有怨言、有吐槽、有质疑、有期待,希望尽快有改观。用“四个全面”指引环保工作,就是要扭住改善环境质量这个核心,尽最大努力、在最短时间内解决影响公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公众的抱怨情绪,引导得好,能够转化为推进环境保护的正能量。反之,则可能加剧焦虑。近年来,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屡有发生,环境焦虑开始演变为社会不稳定因素。这背后,是公众环境权益意识的觉醒和提升,是对环保等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热情。我们应该以更开放的心态保障公众参与,以更理性的心态直面公众质疑,以更阳光的心态听取不同意见。有了改革思维和法治观念,政府决策不再那么随意了,企业排污不再那么任性了,公众的环境焦虑有望得到缓解。

  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引环境保护工作,才能直面中国难题和突出矛盾,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中共中央政治局不久前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明确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主攻方向。

  深化改革,是大势;环保改革,要谋势。发展中的问题要靠不断发展来解决,改革中的问题则要靠深化改革来解决。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抓紧抓好。当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体制机制、区划影响、职能整合、地方保护、利益羁绊等,都是硬骨头。越到这个时候,越需要我们多一股狠劲和韧劲,以生态环保职能优化整合和事权合理划分为突破口,着力统筹监管环境保护、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增强生态环保管理体制的统一性、权威性、高效性、执行力,形成政府主导、市场激励、社会动员的生态环保治理体系。

依法治国,是大势;依法治污,要强势。新《环保法》实施以来,环境执法不仅督企,而且强化了督政,不仅罚款,而且查封扣押、行政拘留、停产限产,环保执法过松、过软的状况开始有了较大改观。今年是新《环保法》的实施年,这部被各界寄予厚望的法律,能否长出钢牙利齿,关键在于能不能严格执行。理想的状态是,通过严格执法,让企业意识到,环境守法是底线,不可逾越的底线,引导和倒逼企业不越底线、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让各级政府认识到,改善生态环境是责任,义不容辞的责任,引导和倒逼地方政府不越位、不错

本文来源:https://www.shanpow.com/wx/106969/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心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阅读
  • 爱国的现代诗歌(合集四篇) 爱国的现代诗歌(合集四篇)
  • 歌颂警察的现代诗歌精选2篇 歌颂警察的现代诗歌精选2篇
  • 经典公园的现代诗歌精选二篇 经典公园的现代诗歌精选二篇
  • 歌颂菊的现代诗歌三篇 歌颂菊的现代诗歌三篇
  • 纪念抗战的现代诗歌范文三篇 纪念抗战的现代诗歌范文三篇
  • 赞美郊游的现代诗歌(通用3篇) 赞美郊游的现代诗歌(通用3篇)
  • 赞美番茄的现代诗歌(通用4篇) 赞美番茄的现代诗歌(通用4篇)
  • 给太阳的现代诗歌(通用3篇) 给太阳的现代诗歌(通用3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