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风情


顺口溜 2019-10-18 09:30:47 顺口溜
[摘要]东北风情篇(1):东北风情咱们东北这嘎嗒有这样的顺口溜:“窗户纸糊在外,反穿皮袄毛露外,养活孩子吊起来,大姑娘叼个大烟袋……”听我慢慢道来! ——题记【一】大姑娘叼烟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民族的风俗。风俗是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和习性外在反映。风俗的形成和自然环境,经济基础有关。

【www.shanpow.com--顺口溜】

东北风情篇(1):东北风情


咱们东北这嘎嗒有这样的顺口溜:“窗户纸糊在外,反穿皮袄毛露外,养活孩子吊起来,大姑娘叼个大烟袋……”听我慢慢道来! ——题记
 
 
【一】大姑娘叼烟袋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民族的风俗。风俗是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和习性外在反映。风俗的形成和自然环境,经济基础有关。在咱们东北这嘎嗒就有这样的顺口溜:“窗户纸糊在外,反穿皮袄毛露外,养活孩子吊起来,大姑娘叼个大烟袋……”这样的风俗习惯随着历史前进的脚步,已经谈出了人们的视线,有些记忆也模糊了。现在的人只能在文字记载或者图片上可以找寻到。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哈尔滨冰雪节传统民俗节上,惊喜看见了大姑娘叼个大烟袋模拟的情景,赢得了很多南方人和年轻人的好奇,纷纷拍照留念,我的思绪也踏着逆向的时光遂道找寻那遥远的故事。
我很小的时候,看见过祖辈人的人,大多都抽大烟袋,也看见过没有过门的大姑娘叼大烟袋。那个年代东北农村的每家的炕上,都有两个纸做的“笸箩”,一个是妇女做针线活用的“针头线脑笸箩”,另一个就是装旱烟的“烟笸箩”。  
抽烟和做针线活一样,是每家妇女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两件事。客人来串门,女主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客人推到炕头上坐,然后,给你装上一袋烟,送到你的嘴边,你抽她也抽,烟雾撩绕,边抽边唠嗑。抽好叶子烟,是待客最高贵的礼俗。烟袋也显示出家庭的富裕程度,最讲究的烟袋嘴和烟袋杆,有铜的,有玉石,有玛瑙的,烟袋杆也分很多种,每个家庭都以有好烟袋为荣。按理说,待嫁的大姑娘,是最文静娴雅的,可是,由于她们从生下来就受家庭“烟熏火燎”环境和风俗影响,天长日久也就慢慢地学会“故捣”烟了,很快就加入了“烟民”之列,叼上了大烟袋。外地人看见了感觉出奇,就总结出这一怪:大姑娘叼烟袋。可见当时东北吸烟风习之盛。
据考,大姑娘叼烟袋始于满族建立的清朝。东北是满族旗人的聚集地,旗人当时是统治阶级,他们生活优裕,特别是未出阁姑娘们在当时都有选妃的机遇,很受外族人尊重。她们平日不操持家务,整天闺锁家门,寂寞无聊,就开始抽烟解闷。形成了“旗人姑娘真叫怪,嘴里叼个大烟袋”的形象。满族姑娘在出嫁的时候,一杆精致的旱烟袋是必不可少的陪嫁妆。这样,这种习惯和风俗就传下来了。旧时满族家庭的“规矩大”,伺候公婆的儿媳,晚上回自己房间休息之前,要给公婆装一袋烟并点着后才走。第二天早上在给公婆“请安”时,第一件事也是装烟和点烟,可见满族姑娘叼烟袋的功夫在结婚以后派上用场了。就是现在,在东北农村婚礼上,还有一项“装烟礼”,新娘子在拜完天地之后,在拜见婆家亲友长辈,要为其点上一只烟,接受烟者的长辈还要给一定“装烟钱”做为见面礼。
大姑娘叼烟袋也是特殊环境因素的产物。东北地处酷寒地区,以农牧业生产为主,男女老少都要上山打猎、下水捕鱼,在地里种田,在草原上养畜,由于蟒蛇等经常出没在森林,田野上,还有各式各样的“小咬”“瞎艋”蚊子等飞虫,它们基本都害怕烟和烟袋油子味,用烟防蛇及飞虫,成为人们常用的自卫方法。
大姑娘叼大烟袋还是女孩子崇尚阳刚之美的心理表现。东北的汉子性格豪爽,大姑娘也不例外,叼上大抽烟更增添一股豪气,你男子吸烟,女人差啥,你的烟袋杆长,我的烟袋杆比你还要长。争取“半边天”,妇女求解放大概还是从东北的大姑娘开始的吧!一个时代有那个时代崇美的标准,我们无法用今天崇美的标准去衡量那个年代的人。对吧!哈哈——
在电影《花为媒》里,我们看见了赵丽蓉扮演媒婆耍大烟袋的滑稽像,在东北大秧歌里也经常看见舞大烟袋老太太憨态。人们为什么还久久地不忘大烟袋,因为它是民族的东西,民族留下来东西是最宝贵的。现在,烟卷代替了烟袋,在东北这个地方也看不见有人叼烟袋了,大姑娘叼烟袋的历史已经不复存在了。我们想再一次目睹大姑娘叼烟袋,只能去看放在博物馆的展柜里,那绽放着温润的光泽展品,听讲解员讲述那烟袋锅里久远故事……
 
【二】养活孩子吊起来
“养活孩子吊起来!”是东北“四大怪”的其中一怪。大家不要担心把孩子“吊”起来,此怪其实也不怪,养活孩子吊起来,就是把孩子放在“悠车子”里,让孩子好好地睡觉。
悠车子悠小孩儿,是满族人的风俗习惯。这个风俗习惯源于狩猎时代,大人们在山上打猎的时候,怕把孩子放在地上让野兽叼跑了,就把孩子用桦树皮或兽皮包裹起来,吊挂在野兽够不着的安全地方。这样,逐渐就演化成后来的悠车子。东北地区满洲人多,影响面广,后来就发展成整个东北人都用这种方法哄小孩子。
悠车子也叫邮车子、腰车子,炕车子、晃车子,土名很多,不管叫什么名字,万变不离其宗。其实,就是孩子睡觉的“摇篮”。
在那个年代,农村里凡有幼儿的家庭,在炕梢的位置都悬挂着一个悠车子。悠车子一般长100cm,宽50cm,高30cm左右,车底下面有横梁和底板。其形状如一条小船,两头微上翘起,悠车帮为椭圆形,是用薄木板经水汽熏蒸后弯成的,车帮的外侧一般都用红或黄油漆涂刷,画有“长命富贵”、“九子十成”之类的吉祥文字或画有“四郎探母”、“王小捕鱼”、“松竹凤鹤”之类的装饰图案。高档一点的悠车子是帮上下边缘还画有“云彩卷”,表示孩子长大了能升官,“飞黄腾达”。悠车子上面的四角钉着铜环,使用时在铜环上系四根绳子,将悠车子拴吊在房屋的檩子上,用手轻推,悠车子就象秋千一样的荡悠起来,这样,小孩子就会在有节奏的悠动中酣然入睡。
悠车子悠的都是一岁以下的幼儿,孩子年龄不能太大,会爬的孩子就不行了,大人有的时候看不住,容易从车里爬出来,发生危险。小孩子平躺在里面,在悠车子的上方绑一条花花绿绿手绢或其他什么玩具,吸引孩子的视线,小孩子就不哭闹了。大人轻轻地推动悠车子,孩子在晃动中很快就睡着了,大人也可以腾出手来,干一些其他的事情。
悠车子在当时东北家庭必备的育儿专用工具,成为了家庭中的装饰品。姑娘出嫁以后,在快要生孩子之前,姥姥都要给外孙辈的孩子送去悠车子。有的送新的,有的送旧的,旧悠车子年头越多越好,意在悠孩子“好养活”长命百岁。
悠车子悠孩子好处多多,悠车子悬挂在高处,家庭里养的狗猫等不易上去抓伤孩子。悠车子来回晃动,产生一股清凉的微风,可以赶走苍蝇、蚊虫之类的东西,不至于叮咬孩子,也可以消除孩子身上的热汗,使孩子睡的舒坦。孩子睡悠车子,一般都不铺棉褥子,用装谷草的“草口袋”垫在身下,既利水又去火,婴儿睡着舒服又少生病。最大的好处,睡悠车子的孩子都包褯子,包褯子的孩子不能随意翻转,头睡的比较平,很少出现溜肩,前鸡胸、后罗锅、罗圈腿等一类的毛病,长大后胳膊腿都直溜溜的,体型好。
听母亲说,我小时候就是睡悠车子长大的,并且还有很多小故事。我也帮大嫂悠过侄男侄女,也曾拽着悠车绳子打过“底楼儿”。这么多年过去了,想起悠车子,自然而然就响起了那不同调门的“摇篮曲”。
过去的年代,农村妇女生的孩子多,除了家务活,给大人。孩子做的针线活儿也多。悠车子成为分担妇女们的“劳力”了。她们把孩子放在悠车子里,一边悠着,一边做针线活儿。嘴里哼着自边的摇篮曲,情不自禁地,各种情感意发之于心田。
“月儿明,风儿静,树叶遮窗棂啊。蛐蛐儿,叫铮铮,好比那琴弦声啊,琴儿声轻,调儿动听,摇篮轻摆动啊,娘的宝宝,闭上眼睛,睡那个睡在梦中啊”。这是那些有一定文化的妇女唱的。
“王二姐,坐绣楼,想起来,我的哥哥张廷秀……”这是《二人转》改编成的摇篮曲。
孩子在悠车子里睡觉,妈妈望着熟睡孩子,哼着轻柔温婉小曲,情不自禁地一种美意发自心田,做母亲的神圣与自豪溢于言表。
乡村的摇篮曲,哼来了燕飞蝈蝈叫,天上白云飘。农屋里小景,勾勒出殷实人家幸福、和谐的素描。
悠车子,已经久远时代的产物,它悠出了母亲的爱,悠出婴儿稚气的童真,悠出了一种美好的生活愿望。现在,大都是独生子女,传统哄孩子的方式发生彻底的变化,养活孩子没有吊起来的了,雇保姆,上幼儿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方式,这就是历史的进步。
悠车子,感谢你!悠香了我们祖辈人的童梦。
悠车子,记着你!让我们后代人,不忘过去,永远珍惜今天……..
 
【三】反穿皮袄毛朝外
 “反穿皮袄毛朝外”——这是东北“四大怪”中又一怪。在很早以前的东北地区是独有的“风景”。
我国东北地区,特别是黑龙江地区,开发相对较晚,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主要从事狩猎,伐木等生产劳动。东北的冬季气候非常寒冷,哈气成霜,吐痰成钉,连不怕寒冷的狗都冻得呲牙咧嘴。为了生存,人们冬季也要到进行到深山老林里去狩猎、“倒套子”采伐木材、赶爬犁运送货物等户外生产或活动。为了抵御寒冷,人们就把兽皮披在身上御寒。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开始把兽皮进行加工鞣制,用野兽的皮毛缝制成衣服,这就是皮袄。这样不仅解决了御寒的问题,而且这种皮袄穿起来比原先披着单张兽皮更舒服,干活也方便。
刚开始的时候,人们也是把皮袄的毛朝里穿,这样也比较好看。可是,由于人们整天不是钻山,就是入林,外面的皮面经常被树枝、荆棘刮破,日久天长,就把皮袄弄得千疮百孔,里面的兽毛没有了外面皮的依附,自然也就脱落了。于是,有心人就试着把皮袄的毛朝外穿,你还别说,这样一掉个,皮袄反而更不容易刮破,还有一项更大的作用,在我们干活的时候下雨或者下雪,雨雪也就顺着皮毛滴落下来,皮袄没有被淋湿,还起到了防雨雪的作用。
随着东北地区对外交流越来越广泛,有了布匹等物资,给处在深山老林的猎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地变化。大家也知道把兽皮筒子缝上布面,毛朝里穿,是很好看的。然而,由于地域的特点,兽皮人们随时都可以获得,可是布匹、棉花,全靠山外的商人带进山里,而且价格比较昂贵。要这样做需要很多布,需要更多的兽皮、山珍等物品去跟山外的商人交换。人们觉得这样非常吃亏,很不划算。于是,干脆还是把皮袄毛朝外穿得了。久而久之,这个习惯也就不经意间保持了下来。
电视剧《林海雪原》的故事就发生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海林地区,那个山高林密,气候寒冷,加上土匪猖獗,山区的老百姓生活困难,象猎户老常,老常的女儿小常宝和李勇奇穿的外套就是毛朝外的皮袄。一方面解决了御寒问题,在深山里由于毛皮基本都是白色的,和雪的颜色一样,遇到凶猛的动物或者土匪,隐蔽在雪里,很难被发现。东北人虽然粗犷剽悍,但是,他们有着大智大慧的。
我看见毛朝外的穿皮袄是在大姐夫。姐夫是很早就参加解放军的老战士,解放过锦州,打过四平。后来复原到家乡,他从前线什么也没有带回来,唯一带回来的是那件毛朝外的皮袄。这是一个战友在牺牲前送给他的礼物。姐夫给我们讲过这个皮袄发生的许多故事,我也看见过那上面留下的血的斑点。每年的冬天,姐夫都穿它给生产队赶马车,送粪,送公粮,那件皮袄,坏了好多地方,他都没有舍得扔,求皮匠修理缝制好几次。后来,姐姐家富裕了一点,给挂了一个面,他一直穿到去世。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东北的地方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现在根本看不见穿皮袄的人了。冬季,人们穿着羽绒服冰天雪地跑,穿着貂皮坐公交,好看又环保。
远方的朋友,如果你有兴趣看一看我说的“反穿皮袄毛朝外”,也不难。明年的冬天来哈尔滨雪博会,一定让你一饱眼福。
 
【四】窗户纸糊在外
东北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使一年四季极致分明,春绿,夏红、秋黄、冬白,绝不含糊。本文的题目限制,咱就单说冬天吧。
南方的热空气刮到山海关就被长城挡住了,越往北温度越低,天气越冷,在“数九”的日子里,一般气温都在零下二十八度以上。最冷的极寒天气达到零下36度以上,用滴水成冰这个形容词来形容绝对不夸张,只有到过这里的人才能用身体才切身感受到。
在过去年代里,天气寒冷不说,农村住房子条件也差,都是用土坯及“垃禾辩”垒的房子,封密不好,墙体透风,再加上缺少柴火烧,屋里特别冷,外面雪是白色的,屋里的墙,上的霜也是白的,人们就生活在这个“白色世界”里。
农家垒起来的房子,窗户都是木材做的,简单得很,都是上下两厢的,下面的一扇基本固定不动,除非特殊情况可拿下来,一般不卸下来。上面的窗户扇是活的,它的两边有两个圆轴装在窗户框的两个槽里,可以让窗户扇上下转动。夏天的时候,天热了,可以用木棍把上扇支起来,也可以拿下来。窗户扇内用木条分割成几个小方块,相互垂直交错,起互相支撑及糊窗户纸用,有的是长方型或者是菱形,这要看干活的木匠手艺和审美了。老百姓管这样的窗户叫格子窗。最早的时候,玻璃是稀缺的物品,即使有卖的,一般人家也买不起,为了挡风御寒,又让屋里有光亮,人们就把纸糊在窗户上。
那么,窗户纸为什么非糊在外面,怎么不糊在里面,非得要这个一怪呢?
实践出真知,发明来自生活。东北寒冷的气候,住家室内多用火炕、火盆或者生土炉子取暖。外面严寒,屋里暖和,室内外温差很大,在这种情况下,窗户纸就成了分隔冷热空间的一个特殊隔层。如果把窗纸糊在里面,窗外所结的冰霜遇室内高温时就会融化,水就会流到窗纸在窗格的结合处聚集,窗纸遇水就容易脱落,还会造成木头窗格的腐烂。所以,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东北人通过实践,便想出了“窗户纸糊在外”的绝妙做法。这样,不仅起到了保暖,透光的作用,由于外面没有窗格子,存不住冰雪,既美观又实用。
在东北,窗户纸糊的好坏,也从外观上衡量着这个家人日子过得是否美好的一个标志。所以,糊窗户纸也是很有讲究的。
糊窗户的纸不是一般的普通纸可以代替的,它是专门用芦苇,大麻纤维等制造的,比较厚实,正面比较光滑,背面粗燥,上面有压扁的草棍,丝丝挠挠的苘麻绒,不白,但很结实。糊窗户爱粘,不爱坏,耐风吹,有弹性。
糊窗户纸都是选择在中秋节前后,这个时候,天高气爽,太阳毒,老百姓叫“秋老虎”的天气,水份容易蒸发,东西干的快。开始糊窗户纸的时候,把去年留在窗户框上旧窗户纸刮去后,抹上酱糊,然后把第一层纸糊在窗棂外面,怪就怪在这里,山海关里住的人家,窗户纸都是糊在面对屋里的这一面,东北是糊在迎风的一面。第一层纸糊好以后,在纸的上面再刷一层酱糊,然后,用“麻匹”(大麻的纤维)摆成小菱形块,最后再放一层纸,用手把上下两张纸压实,在太阳光下晒干。这时,里面的“麻匹”就起到了“纲筋”的作用,使窗户纸有了强度和抗拉力,不容易被风吹破。窗户纸干透后,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油”窗户纸了,拿一根鸡毛翎蘸黄豆油,一下挨一下地,把贴好的窗户纸油一遍,窗户纸被油过之后,就有了一些透明度,光亮多了。这样,窗户纸即透光又抗风刮,不怕雨雪打。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的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住房改善,与之相配套的窗户也发生逐步的变化,由糊窗户纸发展到用玻璃,今天都用上了塑料钢窗的双层玻璃。人们不在为糊窗户而费力了,也没有人在说东北这地方还有这一怪了。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们在特定的环境里去想办法适应生存,创造了“怪”,这个“怪”也是历史的产物。假如,再过去几十年,后来的人,看我们今天的许多东西也许也怪……
对吧?哈哈——
 
【五】南北大炕对脑袋
东北是满族发祥地,东北的文化实际上就是满族的文化。
满族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性。别的咱们不说,就说盖房子和睡觉搭的炕来说,就非常有特点。满族居住的房子都是坐北面南的,一色的朝阳房子,这样的房子最大好处直接接受阳光的照射,适合北方冬天寒冷的需要。
在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东北的农村里都住泥草房。一般都是两间房,外屋地是厨房,里屋是南北炕。炕都是用土坯搭成的火炕,火炕与外屋地上的大灶台相连接,烧火做饭的烟从炕下面的炕洞子通过,于是炕就热了。
但是,在冬天里仅仅靠烧火做饭来把炕烧热了还很难,人们还要在炕的下面掏一个洞,俗称“炕洞子”,在睡觉前再烧点柴火,这样温度就相对高了一点。由于炕比较大,受热的地方不均匀,靠灶台近的炕头热度高一些,炕梢热度差一些。所以人们晚上睡觉时都愿意睡炕头,不愿意睡炕梢。但一家人谁睡炕头谁睡炕梢不是随便的,是由每人在家中的地位决定的,通常都是家里的男主人,也就是一家的老爷子睡炕头,紧挨着的是女主人了,然后才是孩子。孩子睡觉的顺序通常却是越小的越靠炕头这边,越大的越靠炕梢一边。
南北炕居住也是有一定说道的。南炕是老辈人的天下,北炕是年轻小两口的窝。一家人一日三餐都是在炕上吃,吃饭的时候炕上放一个炕桌,家里有地位辈大的人盘腿坐在最里面,女主人坐在炕沿的位置,负责给大家添饭递东西什么的,是伺候吃饭的。孩子们放学写作业或玩耍也是在炕上,来人了也是要让到炕上去坐。通常炕上都会有一个烟笸箩,里面放着烟叶、烟纸和火柴,来人了就把烟笸箩往坐在炕上的客人面前一推,说:“自己卷……”。大家都不见外,人手一只烟,吞云吐雾起来。可以说,炕是东北老百姓生活的舞台。
东北人睡觉有个习惯,都是头朝外。南炕和北炕的人睡觉时头都朝外,这样也就出现了“南北大炕对脑袋”的场景,不知道谁给总结出来这又是东北的一大“怪”。
“南北炕,头对头。白天喜,晚上愁。”这是当年农村里流传的顺口溜
晚上愁什么,愁的是老两口和小两口。到了晚上月明星稀的时候,夜深人还不静,那时候没有什么文化生活,唯一可以消闲的就是男女那点事。年轻人火里旺,都处在“啃劲”上,南北炕一米多宽的距离,在蹑手蹑脚也能弄出来一点小动静的。
创造也是逼出来的,人们发明了挂幔帐,在南北大炕与炕沿平行的上方,从顶棚上吊下一根长竿,悬挂起幔帐。到了晚上睡觉时,南炕、北炕都把幔帐放下来。这样,一来可以避免受风着凉,二来可以起到南北炕之间的遮挡作用,这样,男女之间搞点小动作,就不用提心吊胆,怕被别人看见了。
都说眼不见心不烦,听声音不知道大家心烦不烦。南炕的父母年纪大了一点还好说,在地里劳动一天,抽上一袋旱烟,在炕沿上磕几下烟袋锅,躺下就打起了呼噜。这功夫,遇到淘气的小孙子就麻烦了,老两口刚睡着,小孙子掀看幔子喊奶奶,钻进南炕爷奶的被窝玩一会,再回到北炕去。两个老人的觉头让孙子给搅了,一时半会睡不着了。北炕的年轻人欲火难耐的肌肤之亲就等南炕打呼噜呢。终于,南炕有了呼噜声,他们才小心翼翼,不敢放从,不敢出音,压抑着情感进行着鱼水之欢。他们那里知道,南炕的呼噜声是老两口装出来的。
第二天,南炕的父母装作没有事一样,北炕的小两口也是如此。其实,大家都是心知肚明,只是隔一层幔子而已。
慢慢地,小媳妇头发白了,皱纹多了,成为了老婆婆,由北炕升到了南炕,也有了“职称”,北炕住上儿媳妇了。日子还要过,夜夜还要熬,屋里的南北大炕还得对脑袋。
难熬的岁月让妇女们淡化了羞涩,谈化了尴尬。孩子哭了,儿媳妇也不背着老公公,露出胖胖白白的双乳给孩子喂奶,也会毫无顾忌地把红肚兜和裤头凉在幔杆上。习惯了,也就自然了。
最尴尬的事情,是晚上儿媳妇和公爹脚前脚后地起夜。冬天,外面天气寒冷,家家都准备一个尿盆子放在外屋地,有的是瓦盆子,有的是铁盆子,还有的用“喂大罗”。有碰巧的时候,半夜儿媳妇上厕所,还没有尿完,公爹也懵里朦蹬也起来了,到了外屋地,碰见儿媳妇,尴尬得面红耳赤。
至于南北大炕抽烟对烟袋锅里的火,儿媳妇穿差老公公的鞋,也经常发生过。大家都当作玩笑一样,说过去就拉倒,谁也不往心里去,心里无私天地宽,咱农民兄弟就是朴实,善良,乐观。
如今,农村富裕起来了,土坯房基本没有了,两间房也很少见了,基本都是三间大瓦房,老两口和小两口基本不在一起过,即使在一起过的,也是分开东西屋住,“楚河汉界”谁也不犯谁。不但没有了南北大炕,火炕也不太多了,人们睡上了席梦思,再也看不见这个怪那个怪了。让你看到的是现代化的家居,荡漾着春风般新时代农民的笑脸。  
 

东北风情篇(2):老东北风情《组图》


老东北风情《组图》
    花随月转阴晴收录于 老徐博客
  东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这里世代生活着满、蒙、赫哲、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锡伯、等原主民族,直到清兵入关以后,才逐渐有大量的汉人涌入。随着东北各民族三百多年的互相融合,逐渐形成了东北风俗。
 
 
 
 
 
 

东北风情篇(3):东北风情


   
     
     
     
     
     
  关东三大怪
   
 “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个大烟袋,养个孩子孩吊起来,。”这三大怪是过去关东独特的民俗,“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个大烟袋”反映了山民贫穷、单调的生活,现在已不多见了。而“养个孩子孩吊起来”,说的是将生下来的小孩放在“悠车”里,悠车用四跟麻绳栓好吊在天棚木杆上,推一把悠车,小孩在里边悠哉游哉。
1、窗户纸糊在外
  关东是关里人称东北,东北是满族叶勒玛(人)的故乡,关东三怪是说满族习俗特别古怪。在玻璃没有广泛流行之前,窗户当然要糊窗户纸,这没什么可怪的。但关里人窗户纸多糊在窗棂里,满族人窗户纸却糊在窗棂外,你说怪也不怪?
其实,说怪不怪。关东地处高寒,冬天风沙特别大。窗户纸糊在窗棂里,每一格都成了一个受风的“口袋”,北风呼呼怒号,受气的“口袋”怎能招架得住?窗户纸糊在窗棂外,横七竖八的窗棂都成了“顶门杠”、“千斤顶“,支撑住窗户纸可挡住凛冽的狂风。东北严冬特别长,少说一年也有四、五个月,常下鹅毛大雪。窗户纸糊在窗棂里,每一格都是一个积雪的“漏斗”。满族家家烧炕取暖,室内外温差特别大。“漏斗”里的积雪融化就是一汪水,水泡湿窗户纸就要破烂脱落。窗户纸糊在窗棂外,窗棂把每格窗户纸都支撑成了平整的平面。大雪落在陡直的平面上自然立即滑落,窗户纸可保安然无恙。这样因地制宜,不仅不怪,实在科学。
另外,要把糊好的窗户纸,用豆油油透。这样既增加了窗户纸的的透明度,也不怕被雨雪淋湿后脱落。
2、大姑娘叼个大烟袋
  满族人酷爱抽烟,家家有烟笸锣。来客可以不敬茶,但却不能不敬烟。不仅老人抽,青少年也抽。不仅老婆婆抽,大姑娘小媳妇也抽。十七、八的闺女也叼个旱烟袋,这并不夸张。
  未出阁的大闺女就叼个烟袋锅,这不能说不怪吧!但这却有个始末原由。
原来女真以前的先民,多以狩猎、采集为主要生产门路,常年与蛇蝎虫蚁为伍。吸旱烟不仅能驱蚊逐蝇,还能防毒蛇咬,最毒的蛇也怕烟袋油子。吸旱烟不仅仅是一种消遣和嗜好,还是保安保健的需要,久而久之,世代相传,形成了十七、八的闺女也叼烟袋的习俗。
 
3、养好孩子孩吊起来
  满族人婴儿出生几日后要上摇车。摇车又称悠车。最早悠车是用桦树皮制作的,长一米多一点,宽约六十公分,两端呈半圆,略微翘起,形似小船。后来,多改用薄板制作,因为薄板远较桦皮结实耐用,刷上颜色,绘制花纹,或写上吉利话。悠车用绳子拴上挂钩,吊在炕梢上方的房檀上。母亲边推悠车边唱摇篮曲还可以腾出手来干家务活。孩子在均匀悠动中很容易安静入睡,直到三岁左右才不睡摇车。这就是“养活孩子吊起来”。
  说到底关东三大怪并不怪,只是从一种独特的视角,朴实地对一种独特的关东地方民俗的记载。
  悠车,也叫摇车,是东北地区抚育孩子的常用工具。外表看起来像船.可以用绳子高高地系在大梁上,这样,大人不在时,猫狗鼠蛇就不易咬到或抓挠到孩子,悠车一晃动,苍蝇蚊子都会飞开。夏天,悠车来回摇摆晃动,还能给孩子清凉解热.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关东三宗宝 古老相传,关东有三宝:人参、貂皮、靰鞡草。(也有一说:人参、貂皮、鹿茸角)。 
  “靰鞡草 ”其实不是药材,东北人用它来絮靰鞡鞋,又轻柔又暖和。在霜冻期达半年之久的关东,它还真算个宝。不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早已没人穿靰鞡鞋了。所以又有人重新为“三宝”定位:人参、貂皮和鹿茸角。虽也说得过去,然终未那老话押韵顺口。  
  1、人参
人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五加科。寿命可长达几百年。蛟河地区属长白山余脉,是人参的重要产地之一。  
  人参的别名有:神草、地精、天狗、王精、孩儿参、人衔、黄参等。由于它的根部类似人形,故而,人们把它称为人参。
传说早在八百多年前的金世宗时,长白山就盛产人参,地方官员从长白山捉来五个人参王子,献给金世宗,他在行营帐篷外,闻婴儿啼哭,就放了这五个人参王子。从此,在长白山留下了人参的后代;而长白山也成了钟灵毓秀的满族发祥圣地。到清代,有《佛库伦吞果》的神话和《老罕王放山》的传说中,都是从长白山发迹起来的,并看作"祖宗肇迹兴王之所",封为"龙脉"禁区,不许采挖。 
    
  采参人最信奉山神老把头,放山人进山后,先用石板依山盖起老爷府,即所谓"三块瓦,盖小庙"。老把头,即第一个进山牺牲的孙良,他曾留下一首绝命诗,死后为神,不时来显灵,保护参农。旧历三月十六是老把头生日,采参人、伐木者和猎手们都置办酒席,焚香祭奠,乞求平安。 
  
 
  当采参人进入深山老林,看见人参要"喊山"。采参人一般是三五人、五七人组成一组,由把头率领,集体进山,入山时每人手持一根索罗棍——大约比锄头把粗长些,以备寻参时压草用。采参时,不许讲话,以便精力集中。发现人参就要立刻大声呼叫道:"棒棰!"据说这样人参就会被吓住,不会再跑掉。这时把头就要问:"什么货?"发现者则回答说,得了几品叶的大货。然后同伙人喝道:"快当!快当!"。
 
   
 前面发现人参者的报告,叫"喊山",后边应者的问语、喝语叫"接山"。这一喊一接,目的是把人参吓住,以便挖掘。生活劳动中也有引起禁忌,如抽烟叫"拿火",做饭叫"端锅",都象征采获得大货。 
    
  系绳挖参也是采参人世代相传的习俗,即在挖参时,用两根树枝插在距参身一尺远的地方,然后把人参身棵用红绳系在树枝上,红绳两头系上大铜钱。据说这样可以把人参捆绑住,不至于逃掉。
2、貂皮
貂皮是“东北”三宝之一,素有“裘中之王”之称。貂皮属于细皮毛裘皮,皮板优良,轻柔结实,毛绒丰厚,色泽光润。用它制成的皮草服装,雍容华贵,是理想的裘皮制品。
貂皮又分为紫貂和水貂两种。其中以紫貂皮较为名贵,紫貂皮产量极少,价格昂贵,有“裘中之王”的美称,因此又成为了人们富贵的象征。在国外,被称为“软黄金”。貂皮具有“风吹皮毛毛更暖,雪落皮毛雪自消,雨落皮毛毛不湿”的三大特点。  
  紫貂,又名黑貂或林貂。属肉食目哺乳纲鼬科,紫貂属。古时称作挹娄貂或貂鼠,民间俗称松狗子或老页子,满语叫作“舍克”,是寒带针叶林中的代表动物之一,也是鼬科动物中名气最大的一种。紫貂主要产于针叶林中,针阔叶混交林中也有分布。紫貂皮之所以名贵,是因为它的毛绒丰厚,细致耐寒;色泽光润,轻便华丽;保温性强,板质坚韧。 
 
   
 由于紫貂的繁殖力又不算太强,加上长期大量猎捕,以及大面积采伐森林和喷洒鼠药所造成的污染,使其数量锐减,目前全国野外总数仅有1000多只,已经濒临灭绝。
                                         
靰鞡草 
                                   
靰鞡草 
                      靰鞡                                      
靰鞡草                                       靰鞡腰子                                    
靰鞡鞋底
                   
靰鞡、靰鞡草、靰鞡草榔头
3、靰鞡草 
   靰鞡草因靰鞡而得名。靰鞡是一种皮革缝制的鞋。其中以牛皮为佳,由两块皮子组成,一块叫靰鞡帮,是靰鞡的主体(帮和底是一整块皮子),一块叫靰鞡脸。先把靰鞡帮的前端抽成均匀的皱褶,再缝上靰鞡脸,在开口处穿上皮条做成的八个靰鞡耳子,每面四个,有的后跟缝上靰鞡柳根,便于穿时方便,每只靰鞡鞋的后跟底部再钉上两颗用以防滑的凸面五角形铁钉,就算制做完成。此外,还要配上靰鞡腰子(布的)和靰鞡带,絮上靰鞡草就可穿用。  
 
   
 东北冬季酷寒,穿上靰鞡,就是在零下30度以上严寒的天气里也不冻脚,即使湿了,把靰鞡草掏出来,晾一晾再穿上即可,既轻便又保暖。 
  靰鞡草,又名乌拉草,莎草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片灰绿色,细长柔软,紧密丛生于沼泽地上。在我国东北地区分布较广。 
  据传说,这靰鞡草还受到过皇封呢,要不怎会成为东北三宝之一呢。 
  那是在清朝年间的一个冬天,有位皇上带领贝勒、大臣和旗兵,到东北的宁古塔封禁区里打猎。这天打了不少獐狍野鹿,皇上十分高兴。天色已晚,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山野,实在无奈,只好在一破庙住下。  
 
   
 皇上和贝勒、大臣们睡在正殿里,众多旗兵只能在庙院里,拢起几堆火,又从草甸里随便割些野草,铺在地上睡觉。因为天气寒冷,皇上睡到半夜被冻醒了。虽然皇上穿着一双毡靴子,但是,双脚仍冻得象猫咬似的疼。他在大殿里来回跺脚取暖,听到院里有“砰”、“砰”的声音。皇上便顺着声音慢慢走过来,一看满院子旗兵,都安然睡在野草上。皇上觉得奇怪:我穿这毡靴子冻得都受不了,这些兵就穿一双薄牛皮靰鞡,睡在草地上,睡得还那么香。 皇上一边寻思,一边又顺着“砰”、“砰”声音继续向前找。拐过墙角,看到原来是马夫,正在石头上捶野草。他定神细看,马夫把捶完的野草,揉巴揉巴絮进靰鞡里又穿上,躺在铺草的地上睡觉了。 此时皇上才明白:“这野草是宝贝呀!于是,皇上悄悄从旗兵身下拽出两把野草,拿回去也学马夫那样捶软和了,也絮进毡靴子里,穿上不大会儿,就觉得脚底下热呼呼的。 
  等第二天天亮以后,皇上问贝勒和大臣:这野草叫什么名字。贝勒和大臣回话皇上说叫:“靰鞡草”。皇上说:“这靰鞡草真是宝啊!” 
 
   
 因为皇上是金口玉牙,就这一句话。于是靰鞡草就算受封为关东山三宗宝之一。从此以后,乌拉草就一直被关东山人视为宝草。 人们把这靰鞡草用木棒子砸成絮状,絮在靰鞡里,再把脚包上包脚布子穿进去,绑好了一天不脱,直到晚上睡觉前才脱下来。这靰鞡鞋,又轻快又暖和。无论是赶车的老板儿,进山行围踩猎的猎人,在家务农的庄稼汉子,还是生意人、军人以至官吏都是人人一双靰鞡。 
  靰鞡草,才是东北三宝之“穷人之宝”。 
                                             
梅花鹿
                                                     
马鹿                                       
鹿茸 
附:鹿茸 
鹿茸,分为梅花鹿茸和马鹿茸。有二杠锯茸(双岔形)、三岔锯茸(三岔形)、二杠砍头、三岔砍头(砍头即将鹿头和鹿茸一起砍下)等。鹿茸是没有骨化的公鹿角。鹿茸每年生长1次,个别的生有2茬茸,2月间脱落,4月间再长。鹿茸刚长出时又软又嫩,外面包着一层皮,皮上长着茸毛,里面有软骨,布满毛细血管。茸的生长期一般从4月份到7月份,每天可长2~4毫米,80天内即可成熟取茸。鹿茸的药用价值很高,可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筋健骨,治疗身体亏损、耳聋目暗等症,是疗效很高的滋补药品。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将其列为上品。
     
     
   
  
 
   
 历史上满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但目前国内只有极少数人通晓满语。满文创制之前,满族借用蒙古文字。随着满族的崛起,借用蒙古文字已不能适应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迅速发展。1599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命大臣额尔德尼和扎尔古齐噶盖在蒙古文基础上创制了满文。这就是“无圈点满文”或称“老满文”。仅通行了三十余年。1632年清太宗皇太极命达海改进满文。达海是满族史上著名的语言学家,经他改进的满文,就是“有圈点满文”或称“新满文”。这种满文在历史上使用了近三百年。
     
     
     
     
     
     
     
     
     
     
     
     
     
   
  
     
     
     
     
     
     
     
     
     
     
     
     
     
     
     
     
    (资料和图片选自网络,谢谢作者!)

本文来源:https://www.shanpow.com/skl/495644/

《东北风情.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阅读
  • 加油员年终个人总结顺口溜范文汇总十一篇 加油员年终个人总结顺口溜范文汇总十一篇
  • 民谣顺口溜集合4篇 民谣顺口溜集合4篇
  • 中国的朝代顺序顺口溜精选3篇 中国的朝代顺序顺口溜精选3篇
  • 防控疫情知识宣传顺口溜集合4篇 防控疫情知识宣传顺口溜集合4篇
  • 民谣顺口溜精选三篇 民谣顺口溜精选三篇
  • 溜冰顺口溜【汇编三篇】 溜冰顺口溜【汇编三篇】
  • 春节顺口溜三篇 春节顺口溜三篇
  • 元旦顺口溜【汇编三篇】 元旦顺口溜【汇编三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