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疆四史建设美好家园范文(通用3篇)


新疆 2025-02-24 12:40:32 新疆
[摘要]团结起来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一名工商干部的坚定决心“我从小沐浴在党的阳光雨露下,受党的教育培养长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新疆四史建设美好家园范文(通用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www.shanpow.com--新疆】

团结起来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一名工商干部的坚定决心“我从小沐浴在党的阳光雨露下,受党的教育培养长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新疆四史建设美好家园范文(通用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新疆四史建设美好家园1

  根据培训课程的安排,我们于3月14、15、16日分三个半天对新疆“四史”进行了学习,通过三位专家教授精彩授课,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的了解,也增强了对学习“三史”基本知识重要性的认识。

  学习“四史”是深化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因此,我们作为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尤其是生长、生活在新疆的公民,更应该认真的学习掌握新疆的历史,只有正确了解历史,才能深刻理解现实,正确把握未来。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就曾指出,中华民族之所在几千年历史发展中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最深厚的基础在于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并肩奋斗中形成了稳固、统一、不可分割的民族共同体。

  这是我国各族人民团结进步不可动摇的根基。

  新疆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千百年来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开发、建设、保卫祖国西部边陲这块辽阔富饶的疆土。

  新疆的历史就是各族人民共同抵御外侮、共同艰苦奋斗、共同开发建设的历史,新疆各族人民的团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新疆,古称西域,意思是中国西部的疆域,这一名称自汉代出现于我国史籍,一直沿用到清朝统一新疆,之后改称新疆。

学习新疆四史建设美好家园2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 ,首先,让我们搞清楚了什么是国家,什么是民族,二者有何关系;其次,对新疆的发展史有了初步的了解。

  最让我们感到高兴的是,这们课的学习方法,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学习方法,通过老师的讲解和放映的幻灯片,让一些枯燥乏味的历史课变得有趣味,也让我们很容易就记住了重要的历史事件,对新疆以及新疆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

  尤其让我这样的内地同学感受到了新疆历史的源源流长,加强了对新疆的热爱。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们也得出了一个结论: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决不容许任何敌对势力把新疆从祖国怀抱分离出去。

  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儿女,我们有维护祖国和平统一的义务和责任,尤其是我们青年一代,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被外来的糟粕的思想所侵蚀,为维护祖国的统一贡献我们的力量。

  如果按传统的学习方法,我们就只能从课本上了解到简单的新疆的民族迁徙与发展变化,历史上各族人民对新疆的开发及当代新疆民族概况,就不会知道一些历史事件的发展始末,但通过看一些视频及幻灯片,让我们深深的了解了历史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果。

学习新疆四史建设美好家园3

  强边防,从东北陆续抽调满、锡伯、索伦等族官兵驻防新疆。经过世代繁衍,这些民族也成为新疆当地少数民族之一。

  1840年鸦片战争后,大清帝国国力开始衰弱,位于天山西麓的浩罕王国派大将阿古柏率大军侵入新疆,清朝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力主收复西北失地。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务。1876年,左宗棠的西征大军收复天山北部大片地区。次年(1877年)又越过天山南下,一举收复南疆。天山南北再次回到中国版图。1884年,清政府正式在新疆建省,并把这片土地命名为“新疆”,寓意“故土新归”,这就是今天“新疆”这一名称的由来。

  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掀开了新疆历史发展的新篇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新疆,国民经济是以农牧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工业十分落后,没有一寸铁路,没有像样的工厂和矿山,一些地方粮荒不断,人民生活贫困不堪。五十年来,新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2001年,新疆国内生产总值达1485.48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166元提高到2001年的7913元。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到2001年,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量、农村用电量、全疆总播种面积,比1955年扩大1倍;粮食、棉花、甜菜总产量比1955年分别增长4.4倍、61.5倍和4550.2倍。2001年,牲畜年末存栏4603.78万头,比1955年增长1.8倍。新疆已成为全国最大商品棉、啤酒花和番茄酱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和甜菜糖生产基地。

  工业实力迅速增强。新中国成立初,新疆仅有工业企业363个,年产值0.98亿元。2001年,全区已有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6287个,工业增加值为450亿元;原油、原煤、棉纱、发电量分别比1955年增长590.78倍、42.68倍、80.8倍和358.3倍;机制糖41.98万吨、钢131.83万吨、水泥981.29万吨、化肥72.9万吨。形成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导力量,包括石油、石油化工、钢铁、煤炭、电力、纺织、建材、化工、医药、轻工、食品等资源工业为主体的门类基本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工业体系。

  交通运输业突飞猛进。新中国成立前的新疆,人们远行、运物主要借助畜力,现代交通基本空白。1962年底兰新铁路的建成结束了新疆没有铁路的历史;1984年全长476公里的南疆铁路吐鲁番至库尔勒西段建成通车,1990年全长460公里从乌鲁木齐至阿拉山口的兰新铁路西线顺利建成通车,贯通第二亚欧大陆桥;1994年兰新铁路复线建成通车,1999年全长975公里的南疆铁路库尔勒西至喀什段建成通车;到2001年,正线营运里程已达3010.4公里。1949年新疆只有几条简易公路,通车里程仅3361公里,到2001年底,全区公路通车里程已达8.09万公里;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沙漠公路,是世界上首次在流动性大沙漠上修筑的长距离等级公路;

  新疆民航现已新建扩建了11座机场,开通了乌鲁木齐至阿拉木图、塔什干、莫斯科、伊斯兰堡的国际航线,至香港的包机航线和跨省(区)航线及自治区区内航线92条,形成了以乌鲁木齐为中心,连接国内外65个大中城市和区内12个地、州、市的空运网,通航里程已达16.18万公里。旅游业蓬勃兴起。2001年,新疆接待国际旅游人数27.3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9856万美元;国内旅游人数达到839.3万人次,旅游收入71.8亿元。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1年与1949年相比,全区小学由1335所增加到6221所,中学由9所增加到1929所,中等专业学校由11所增加到99所,普通高校由1所增加到21所,高校在校学生数由0.04万人增加到11万人,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县(市、区)已达65个;全区受教育人口比例显著增大,青壮年文盲率已降至2%以下。

  卫生事业快速发展。1949年,新疆只有54个医疗机构、696张病床,每万人只有1.6张病床、0.19名医生, 2001年,已有各类卫生机构7309个,其中各类医院1357所,三级以上医院11所,病床位7.1万张,平均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35.1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9.7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卫生技术人员3.36万人,每千人拥有的医生数、每千农业人口拥有乡镇卫生院床位数、乡镇卫生人员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10.44元,实现温饱有余;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0278元,城镇居民已经整体上实现小康。

  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宗教信仰自由,截至2000年底,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地方性法规119件,法规性决议、决定71件,批准地方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31件,单行条例3件;自治区政府制定的行政规章173件。少数民族使用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和权利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自治区政府于1988年和1993年相继颁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条例》,进一步从法律上保障了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和权利。无论在司法、行政、教育等领域还是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都得到广泛使用。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用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等五种语言广播,新疆电视台有维吾尔、汉、哈萨克等三种语言的频道节目,维吾尔、汉、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锡伯等各民族都有本民族文字的报纸和书刊。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受到充分尊重。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尊重和保护。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大多信仰宗教,有的民族群众性信仰某种宗教,如维吾尔、哈萨克、回等民族群众性信仰伊斯兰教,蒙古、锡伯、达斡尔等民族群众性信仰佛教。各民族人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得到充分的尊重,正常的宗教活动都受到法律的保护。新疆现有宗教活动场所2.4万余座,其中伊斯兰教清真寺23753座;宗教教职人员2.68万人,其中伊斯兰教教职人员2.65万人。政府每年还拨专款用于维修重点寺院教堂,仅1999年中央政府就拨款760万元人民币用于重修乌鲁木齐的洋行大寺、伊宁拜图拉清真寺、和田加麦大寺。

  国家对新疆发展的战略支持。加大在新疆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央政府制定实施的十个“五年计划”中,始终把新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农业基础发展项目、现代工业体系建设项目等列为国家重点项目,出台一系列优惠和特殊的政策,保障计划的顺利实施。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新疆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建设,1950年至200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015.15亿元,其中中央投资2662.23亿元,占同期全社会投资的53.1%;累计建成投产项目9万多个,其中包括178个大中型项目和一大批对新疆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为支持新疆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给新疆以巨大财力支持。据初步统计,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的1955年到2000年,中央政府给新疆的财政补助累计达877.41亿元。通过石油天然气开发造福新疆。中央政府逐年加大了新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投资力度,1995年为181.96亿元, 2000年为292.23亿元。已经开工建设的以新疆为主要气源的“西气东输”工程,计划投资额达1200多亿元。制定优惠政策,促进新疆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央政府在经济发展及各项政策上给予新疆以倾斜。颁布实施沿边开放战略的有关法规提出搞好新疆的粮棉生产基地建设,建设“三北”(东北、华北和西北)防护林以及防沙治沙工程;执行扶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建设边境公路,完善配套边境口岸公路设施;加快塔里木河生态和水资源综合治理,优先在新疆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行规范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增加财政支持,提高国家政策性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的比重。2001年,中央政府在《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意见的通知》中,规定和提出了十八个方面的68条具体优惠政策。

  全国其他省区市大力支持新疆。几十年来,各省区市向新疆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和人才支援。在新疆工业企业发展落后的情况下,中央政府把东南沿海较发达地区的一些企业、工厂全部搬迁至新疆,从内地调进工程技术人员充实到新疆初建的骨干企业中去,并选送一大批少数民族工人到内地先进企业进修实习,在很短的时间内在新疆培养起一支工程技术骨干队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新疆与内地各兄弟省区市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人才的互相流动日益兴起和扩大,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物流”、“人才流”为特征,以优势互补为原则的新的支援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形式已迅速发展起来; 尤其是近年来,根据中央政府的要求,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浙江等20多个较发达的省市对口支援新疆的各地州市,取得了明显成效。

  回顾一段段历史,细数一个个数字,新疆的命运,各民族人民的幸福,无不与祖国的兴衰息息相关,国家强盛,则新疆安泰,人民康乐,自由、民主、宗教、民族,这一个个音符,只有融入到祖国发展、强大,屹立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篇章中,才会变成动听的协奏曲。

  新疆的潜力是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景是美好的。我们相信,新疆各族人民在中央和自治区各级政府的支持和领导下,通过艰苦努力,一定会把新疆建设得更加美丽富强。

本文来源:https://www.shanpow.com/rc/652155/

《学习新疆四史建设美好家园范文(通用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阅读
  • 2022年新疆第十次党代会心得体会范文(通用4篇) 2022年新疆第十次党代会心得体会范文(通用4篇)
  • 学习《新疆的若干历史问题》白皮书心得体会精选三篇 学习《新疆的若干历史问题》白皮书心得体会精选三篇
  • 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学习心得体会感悟(合集五篇) 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学习心得体会感悟(合集五篇)
  • 党员学习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心得体会感悟及收获范文四篇 党员学习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心得体会感悟及收获范文四篇
  • 新疆发声亮剑发言稿(合集六篇) 新疆发声亮剑发言稿(合集六篇)
  • 新疆历史的发声亮剑发言稿范文(精选三篇) 新疆历史的发声亮剑发言稿范文(精选三篇)
  • 加强新时代新疆意识形态工作的意见【汇编三篇】 加强新时代新疆意识形态工作的意见【汇编三篇】
  • 第三次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合集四篇) 第三次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合集四篇)
为您推荐
  • 正确认识新疆历史发声亮剑发言稿精选五篇
    正确认识新疆历史发声亮剑发言稿精选五篇
    汉语词汇,名词。一般指国家机关、军队、人民团体中的公职人员、担任一定的领导工作或管理工作的人员。“干部”一词是“骨干部分”的意思,此概念据传在民国时期由日本引入中国。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正确认识新疆历史发声亮剑发言稿精选五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2022年学习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心得体会感悟范文(精选四篇)
    2022年学习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心得体会感悟范文(精选四篇)
    会上,读音是huì shàng。意思是会试时考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2年学习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心得体会感悟范文(精选四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学习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心得体会范文(精选4篇)
    学习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心得体会范文(精选4篇)
    精神,是描述有智动物特别是人类的内在现象的名词。从古老用语“灵”,到古典用语“精神”,再到启蒙时代笛卡尔用语“意识”,再到现代用语“心理”,人们对有智动物的心理意识的认识是逐渐去神秘化的过程。而对于心理意识的认知科学,还在进一步地探索之中。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习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心得体会范文
  • 学习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范文(通用5篇)
    学习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范文(通用5篇)
    《工作》是由埃曼诺·奥尔米、Ettore Lombardo编剧,埃曼诺·奥尔米执导,Loredana Detto、Sandro Panseri、Mara Revel、图利奥·凯齐赫主演的剧情电影。该片于1961年9月1日在威尼斯电影
  • 新疆第十次党代会心得体会范文汇总五篇
    新疆第十次党代会心得体会范文汇总五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产生感想之后写下的文字,主要作用是用来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是一种读书和学习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文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新疆第十次党代会心得体会范文汇总五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 第三次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心得体会精选五篇
    第三次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心得体会精选五篇
    “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是做好西藏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全面落实。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第三次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心得体会精选五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党员领导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研讨发言范文汇总五篇
    党员领导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研讨发言范文汇总五篇
    座谈会是由训练有素的主持人以非结构化的自然方式对一小群调查对象进行的访谈。主持人引导讨论。主要目的是从适当的目标市场中抽取一群人,通过听取他们谈论研究人员所感兴趣的话题来得到观点。这一方法的价值在于自由的小组讨论经常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发现,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员领导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研
  • 新疆第三次座谈会心得【4篇】
    新疆第三次座谈会心得【4篇】
    “教师,以教育为生的职业。这个职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疆第三次座谈会心得【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新疆四史心得体会锦集七篇
    新疆四史心得体会锦集七篇
    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这“四史”,是党员干部的一门必修课。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新疆四史心得体会锦集七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 关于中国新疆反恐前沿观后感【五篇】
    关于中国新疆反恐前沿观后感【五篇】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观看而引起的对社会上。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中国新疆反恐前沿观后感【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