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地区海拔多少米


西藏 2019-06-02 07:18:23 西藏
[摘要]阿里地区海拔多少米篇(一):西藏景点海拔提前知道要去的西藏景点的海拔高度可以对旅途做好更充分的准备。西藏地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能适应西藏的高海拔就能更好地领略雪域高原的大美风景。以下是西藏主要景点和主要城镇的海拔介绍,希望对大家的旅途有所帮助。拉萨地区主要城镇海拔:拉萨3650米;当雄4

【www.shanpow.com--西藏】

阿里地区海拔多少米篇(一):西藏景点海拔


提前知道要去的西藏景点的海拔高度可以对旅途做好更充分的准备。西藏地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能适应西藏的高海拔就能更好地领略雪域高原的大美风景。以下是西藏主要景点和主要城镇的海拔介绍,希望对大家的旅途有所帮助。
拉萨地区
主要城镇海拔:拉萨3650米;当雄4200米。
主要景点海拔:纳木措4718米;羊八井4200米;那根拉山口5190米;米拉山口5013米(去八一的途中)。
林芝地区
主要城镇海拔:林芝(八一镇)3040米;波密2750米;墨脱1225米;朗县3200米。
主要景点海拔:巴松错景区4000米;色季拉山口4728米;鲁朗林海4100米;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2600米;南迦巴瓦峰7782米。
日喀则地区
主要城镇海拔:日喀则3850米;江孜3977米;亚东2300米;定日4410米;樟木2100米。
主要景点海拔:绒布寺5100米;珠峰大本营景区5200米;加措拉山口5220米。
山南地区
主要城镇海拔:泽当3580米;隆子县3980米;浪子卡4454米。
主要景点海拔:羊卓雍错4441米;桑耶寺3580米;拉姆拉错5300米; 藏王墓3780米。
阿里地区
主要城镇海拔:普兰4216米;狮泉河4279;改则4350米;日土4250米。
主要景点海拔:纳木那尼峰7694米;冈仁波齐峰6714米;玛旁雍错4588米;班公措4242米。
那曲地区
主要城镇海拔:那曲4510米;安多4800米;班戈4700米。
主要景点海拔:唐古拉山口5231米,沱沱河大桥4580米。
昌都地区
主要城镇海拔:昌都3240米;左贡3780米;邦达4334米。
主要景点海拔:红拉山自然保护区4448米;然乌湖3850米。

阿里地区海拔多少米篇(二):阿里-高原上的高原


西藏阿里地区的面积有30.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5个宁夏回族自治区或者3个浙江省的面积。我们将带着您从空中俯瞰这一罕有人至的广袤土地上的美景。
位于西藏阿里的札达土林与同样被称作土林的云南元谋土林看上去十分不同,元谋土林是塔式土林,而札达土林是“城堡式残丘”,很难给人以林的感觉。摄影/徐波
远处的雪山是阿里地区的神山冈仁波齐峰,8月的冈仁波齐显出了温柔的一面,融化的雪水形成了千条万条蜿蜒的溪水,静静地流淌进入狮泉河。摄影/徐波
位于阿里的科加村是中国和尼泊尔交界的地方,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坡,气候温暖,风光宜人,孔雀河在这里流入尼泊尔,尼泊尔人和印度人都从这里进入西藏朝圣。摄影/李靖海
曾经有人说:出国容易,去西藏难;到了西藏又有人说:到西藏容易,去阿里难。
1950年的8月1日,在南疆于田县昆仑山脚下的普鲁村,一支由汉、蒙、回、藏、维吾尔、哈萨克和锡伯7个民族136名士兵组成的部队,被授命作为先遣队,向西藏进发。他们是第一支进入西藏的解放军部队,番号为新疆军区骑兵师一团一连,队长是一名叫李狄三的团保卫股股长,他受命以团党委和团首长的身份率领着这支部队,一路向南,进入空气稀薄、风雪交加的西藏阿里,一直走到藏北羌塘高原。
11个月之后,这支没有后援、没有给养、无法通讯联系到的部队翻过昆仑山,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徒步行军千里之后,到达了西藏阿里当时的首府——噶大克。李狄三和63名士兵,牺牲在了这条天路上。
现在去阿里已经容易多了,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个位于我国的西南一隅,隐匿在雪峰环峙的青藏高原最西端的地区,依然神秘而辽远。阿里地区的面积有30.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5个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面积;从阿里地区现在的首府狮泉河镇向东到拉萨,有1750公里,相当于京杭大运河的全长;阿里的平均海拔4660米,被称作“世界屋脊的屋脊”。在这片少人涉足的高亢原野之上,包含了许多令人神醉的自然景观和亘古遗存。
普兰县城位于纳木那尼峰孔雀河谷的台地上,海拔仅3800米,是阿里地区少有的低海拔地区。这里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是阿里少有的适宜农耕的地域。摄影/徐波
阿里地区地形图
见证“羌塘” ——世界上植被分布最高的地区
纵观阿里,从边缘到内部,一系列宏大的弧形山系,井然有序地构成高原的骨架。这些山系发轫于高原西北帕米尔“群山之结”,向东及东南呈扇形逐渐散开,渐行渐远。从北到南依次是昆仑山脉、喀喇昆仑山脉、阿稜山脉、冈底斯山脉、阿伊拉日居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在各大山脉之间,镶嵌着一块块辽阔平缓的河谷盆地。
在昆仑——喀喇昆仑山和冈底斯山之间,是青藏高原腹心的藏北高原,在藏语里叫“羌塘”,意思是“北方高地”,这里海拔4400—5200米,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增高,阿里地区占有它的西半部。
在我到达羌塘之前,总以为那里会是一片不毛之地,是世界的“寒旱中心”。第一次到羌塘,正赶上雪后初霁的暖季,藏北的大自然着实令我陶醉,一片片安谧的湖面上波光粼粼,周围恬静的火山岩着色斑斓。安谧和恬静中孕育着生机和活力,我看到那些饱受寒冷、劲风和骄阳三种考验而顽强生存的高原植物,虽然植株低矮甚至匍匐在地上,却也盛开着姹紫嫣红的花朵。
藏北高原上长冬无夏春秋相连,即使在7、8月间,也免不了暴风雪突然来袭,夜间气温降低到零摄氏度以下。在高原的地下一米,是终年不化的冻土层。一到了暖季,上面溶解的水分,由于冻土层的阻隔,不能渗下去,使土层保持了湿润的状态而有利于植物生长。
藏北高原是世界上植被分布最高的地区。这不仅依赖永冻层上部土层中的水分,还受益于强烈的太阳辐射,以及广泛分布的湖群对于周边气候的调节。
中国有两片醒目的天然湖泊密集区:一片是长江中下游的外流湖泊群,另一片就是藏北高原的内流湖泊群。阿里地区占有了这个湖泊群的西半部,其中水面超过50平方公里的湖泊有38处。藏北高原的湖群水温变化比地温稳定,高原上,昼夜温差大,白天湖区空气流向陆地,湖面的水蒸气被带到陆地,以雨露滋润周围的牧野,并提高了气温。
班公错是这一带著名的国际湖泊,它的东西方向长度有110公里,南北方向的平均宽度只有4公里,最窄处仅100多米,是一个很像河流的湖泊。狭长的湖体西部伸入印控克什米尔,东部位于中国阿里。全湖面积604平方公里,在我国境内的有413平方公里。
这座湖泊最奇妙的地方在于,湖泊东段位于中国的部分是可以直接饮用的淡水,从东向西水质逐渐变咸,到了位于印控克什米尔的西段,湖水含盐量比东段增加了20多倍。这是由于汇入班公错的河流集中在东段,淡水充沛。而狭窄的中段妨碍了东西部之间的水体交流,使西段的湖水蒸发量大于补给,盐分处于浓缩状态。
班公错东段水草丰茂,盛产高原裂腹鱼,每年8、9月,鱼群涌向河口溯流产卵,那幅争先恐后拍浪奋进的景象蔚为壮观。丰美的水生生物引来数以万计的水鸟,主要的有棕头鸥、斑头雁和赤麻鸭。
植被和高海拔使藏北高原成为了地球上最为洁净的原始生态乐园,它拥有一批适应高原特殊环境的大型有蹄类食草动物群。体重高达1吨的野牦牛是“高原霸主”,凭着粗壮而坚实的双角,几乎没有天敌,它们的前额、颈部和腹部,披满了厚密的毛,能够在爬冰卧雪时不惧寒冷。在第四纪的早期,全球多次转冷,那时野牦牛广泛分布在华北、内蒙古和欧亚其他地区。近代气候转暖,冰川退缩,野牦牛的活动范围也收缩到气候寒冷的青藏高原腹地。
藏野驴是高原上的赛跑能手,时速能达到60公里,这是它们对付天敌的本领,也是在淡水稀薄的高原上,扩大吃草范围的必要手段。藏野驴在缺氧的环境中奔跑,除了矫健的四肢和较大的肺活量外,一颗特别发达的心脏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在漫长的适应过程中,器官得到改造的结果。
从中世纪起,在南亚和欧洲流行着一种很奢侈的披肩,叫做“沙图什”,这个词来源于波斯语,意思是羊绒之王。它来自于一种藏北高原的动物,叫做藏羚。藏羚的羊绒非常细,其直径约为11.5微米,是克什米尔山羊羊绒的四分之三,是人发的五分之一。沙图什披肩十分轻巧,重量仅有百克左右,可以穿过戒指,所以又叫“指环披肩”。 上世纪80年代起,这种披肩的需求量激增,每年有2万— 4万只藏羚惨遭毒手。在藏北高原这片人类生产活动难以到达的“无人区”,盗猎活动却很猖獗。
1993年起,在藏北高原建立了羌塘自然保护区,又在2000年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藏牦牛、藏野驴和藏羚是这里的重点保护对象,同时受到保护的还有北山羊、雪豹、藏原羚、盘羊、岩羊、猞猁、兔狲、棕熊、荒漠猫、藏雪鸡、红隼等珍稀动物。
班公错是位于西藏阿里和印控克什米尔之间的一座湖泊,有三分之二的部分位于西藏阿里,三分之一在印控克什米尔,湖中有数个鸟岛,成千上万的鸥鸟在岛上栖息。摄影/金书波
阿里地区人迹罕至,却使这里成为了野生动物的天堂,奔跑的藏野驴是在这里经常会看到的场面,它们多半由五六头组成小群,大的群体在十数头,最大群体可达上百头,小群由一头雄驴率领,过着游移生活。摄影/李靖海
世界屋脊最负有盛名的神山冈仁波齐,屹立在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境内,绵延于中、印、尼三国边境,素有“阿里之巅”的誉称,它并非这一地区最高的山峰,但是只有它终年积雪的峰顶能够在阳光照耀下闪耀着奇异的光芒,夺人眼目。摄影/徐波
在阿里地区重峦叠嶂的山峰之间,常常有一片非常平缓的谷地,这里是阿里农牧业最发达的地区。摄影/李翔
圣湖玛旁雍错是中国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泊。藏语意为“不败、胜利”,有“神湖”之称。位于冈仁波齐峰和喜马拉雅山纳木那尼峰之间,西藏自治区普兰县内。它的透明度高达14米,而它在西藏和南亚地区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更是无与伦比。摄影/李靖海
狮泉河,是一条极其蜿蜒曲折的河流,藏语称森格藏布,是印度河的上源,西藏西部主要大河之一,发源于神山冈仁波齐峰北面的冰川。位于狮泉河与噶尔藏布交汇处的狮泉河镇,为阿里地区行政公署驻地。摄影/李靖海
8月的阿里,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月份,山上的积雪融化,雪水从山脉的各个角落汇集依山势而下,在空中俯拍的雪水反射着阳光,在灰黄色的山间金光闪闪。摄影/徐波
鬼湖拉昂错,与圣湖一堤之隔,虽被称为鬼湖,景色却也非常美丽。拉昂错湖水呈深蓝色,相当咸。周围没有植物、没有牛羊,死气沉沉,没有生机,站在湖畔,人常有一股奇怪的感觉在胸中升起:偌大的湖区见不到一人一畜,空旷得像是站在了宇宙边缘。摄影/徐波
图为札达土林,扎达曾经是位于喜马拉雅山和冈底斯山之间一个大湖,后来由于高原抬升,湖水被排干,湖底被雨水和狂风冲刷侵蚀,形成了千沟万壑的场面。摄影/徐波
图为位于中国、印度、尼泊尔交界处的普兰县城,普兰县城南距中尼边境约10公里,北距狮泉河镇398公里,且乡乡公路相连。加之与尼泊尔、印度相邻,境外前来参拜神山圣湖的朝圣者和商贩多由此口岸入境。摄影/李靖海
昆仑山脉平均海拔在4500-5100米,是世界屋脊上的高峰。整个山体呈青灰色,阳光下闪耀着金属的光泽。摄影/徐波
神山与圣湖——南亚江河出阿里
在阿里地区的南端,宏伟的喜马拉雅和冈底斯两大弧形山系逐渐靠拢,两大山系的主脊线相距不足90公里。碧波万顷的“圣湖”玛旁雍错和“鬼湖”拉昂错就在这里,东西对峙。在它们的北边,“神山”冈仁波齐,如同一座巍然耸立的金字塔。这一片迷人湖光山色,成为了藏族和南亚一些民族的民间传说与神话的源泉。
在《大藏经.俱舍论》中记载:印度往北九座大山之后,有座大雪山,雪山下有四大江河之源。佛经中所说的大雪山便是神山冈仁波齐,四大江河之源指的是圣湖玛旁雍错,围绕它的四条河流分别向四方流去:北有森格藏布 ——狮泉河,东为当却藏布——马泉河,南有马甲藏布——孔雀河,西有朗钦藏布——象泉河。其实在这四条江河中,只有朗钦藏布在历史上曾经以注入玛旁雍错的扎藏布为河源,其他各河都源于神山圣湖周边地区。这些河流的下游分别是南亚次大陆著名的印度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恒河与萨特累季河。所以,在南亚人民的概念里,神山和圣湖是世界江河之母。
森格藏布源出于冈仁波齐峰北侧,在下游4—5公里处的火山岩陡壁下,一股名叫森格卡巴的清泉汇入,陡壁上火山岩层理的杂色线条,犹如狮子的鬃毛,所以在藏语里,森格卡巴就是狮子嘴的意思,当地藏族同胞认为这股泉水是森格藏布的河源,所以又称狮泉河。这条河在扎西岗附近与噶尔藏布汇合,向西北流出国境后,改称印度河。
冈底斯山东西绵延上千公里,多座雪峰海拔超过7000米,却把海拔6638米的冈仁波齐峰尊崇为主峰,这其中主要是审美上的原因。冈仁波齐峰山体层层叠叠,犹如神工鬼斧,面临视野广阔的神湖和鬼湖,金字塔般的峰顶端坐在轻云薄雾之上,俯瞰着周围貌似八瓣莲花的群峰。四周的群峰山体与其类似,只是稍微低矮一些,宛如众神云集,竞相向至尊的圣灵顶礼膜拜。以至于国外有人根据卫星图像臆测:冈仁波齐及其周围的诸峰,是远古时代人类文明所建造的金字塔群。
冈仁波齐峰的景致随季节而变换,雨热的暖季,山峰周围云海苍茫,难见峰顶;秋去冬来晴空一碧,峰顶布满冰晶玉洁的雪盖。在湛蓝的天幕下,呈现一幅出神入化的画卷。冈仁波齐峰的两侧各有一条弧形山溪,像是两条合围的臂膀拥抱着山峰。溪沟内巨石嶙峋,流水跌宕,但有小路通幽。若是循溪进山,可以围绕峰体一周。
冈仁波齐同时被藏传佛教、印度教、西藏原始的苯教以及古耆教认定是世界的中心。印度教以为它只是一座虚幻所在,殊不知却是一处现实的山。在吐蕃王朝前期,冈仁波齐是占统治地位的原始苯教的神山,山里居住着苯教的360位神灵。后来佛教大师米拉日巴与苯教徒那如本琼在此斗法获胜,从此神山易主。
在藏语中,冈仁波齐意为“宝贝雪山”,梵文称做“湿婆(印度教主神之一)的天堂”。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世时,守护十方之神、菩萨、天神、人、阿修罗(古印度神话中的恶神)和天界乐师云集于此,时值马年,因而马年便成为神山的本命年。
转山是各路朝圣者洗清罪孽乃至成佛升天所不可或缺的功课。转山分以冈仁波齐峰为中心,沿两条溪沟顺时针的外线和以因揭托山为中心逆时针的内线。外线全长54公里,海拔4800米至5723米,沿途有四座庙宇。转山一周需要3天,磕长头需要15—20天。一般人在转足13圈后再转内线,赶上马年,转一圈相当于常年的13圈。
在神山西麓的色雄滩中,竖立着一根高24米的旗杆。在加固旗杆用的绳索上,挂满了五彩经幡和哈达。每年藏历4月15日,都要由江扎寺的活佛按宗教仪轨主持一场更新经幡的圣典,以求消灾祛病,天下太平,圣典的规模宏大,场面热烈。
“圣湖”玛旁雍错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之一,它面积广达412平方公里,海拔4588米,最大水深81.8米。尽管近年来气候转暖变干,不久前玛旁雍错已基本转为内流湖,但超过200亿立方米的庞大水体,缓解了咸化过程,水质依然清冽甘甜。在高海拔深水湖的环境下,阳光中偏蓝的短波光谱可以更多地穿过稀薄的大气投射下来,湖面显得格外清澈蔚蓝,湖水的透明度高达14米。暖季阳光很好,遇到风和日丽的天气,平滑如镜的湖面雪峰倒映,正反两幅画面真假难辨,每当清风吹拂,碧波卷起银色浪花层层推进。须臾之间,又会彤云密布狂风大作,灰暗的湖面上,汹涌的波涛轮番拍击岸边的沙砾石滩。冬日的景色也十分美妙,玛旁雍错因深水湖的大热容量,冰期反而比含盐量高的拉昂错要短。入冬从岸边开始冻结的冰层,又会被拍岸的浪花击碎,并且把冰块推向湖岸,堆积起一道参差不齐的冰坝。当湖面最终被冰层封盖,那因冰层冻胀而发出的爆裂声令人心悸。
在许多古经书中,玛旁雍错都被称为“圣湖”。佛教认为:玛旁雍错是胜乐大尊赐给人类的甘露。在环湖现存的八座寺庙,归属于不同的教派,其中以吉鸟、楚古两座最有名。楚古寺周围被尊为圣洁的浴场,信徒们相信:圣水能洗净心灵深处的妄念、烦恼和罪孽。绕湖转经,更可以得到无上功法。印度传说中称圣湖是湿婆大神和他妻子喜马拉雅所生的女儿乌玛女神沐浴的地方。唐代高僧玄奘在他所著的《大唐西域记》中,把玛旁雍错称做“西天王母之瑶池”。
并列在玛旁雍错以西的“鬼湖”拉昂错,形状像人的臂拐。面积有269平方公里,湖面比玛旁雍错低了大约15米。两湖之间有干涸的安迦水道连接。1906年瑞典地理学家在测量完玛旁雍错的水深后,曾试图测量拉昂错的深度,但仅测量了湖体北端便无果而终,它的深度至今仍是一个谜。拉昂错先于玛旁雍错转化为内流的微咸水湖,水质苦涩难饮。湖区南部的岸边和湖底由黑色超基性岩构成,受到暗色围岩影响,湖区景色略显暗淡,但它仍不失为一座波澜壮阔的大湖,它与玛旁雍错比肩而立,千古厮守。
去阿里不可不去神山和圣湖。一年四季,神山圣湖的朝圣者和旅游者络绎不绝,他们不仅来自西藏、四川、云南、甘肃、青海藏区和全国各地,还来自印度、尼泊尔、不丹以及欧美各国。每逢马年,阿里全境的百姓几乎倾巢出动,从远方来神山圣湖的道路更是人潮涌动,成为了阿里最值得骄傲的人文景观。
图为喀喇昆仑山脉在阿里境内的一段,喀喇昆仑山脉是中国西藏与克什米尔间的一条走向与旁遮普·喜马雅山(大喜马拉雅山脉的一部分)相平行的大山脉,也是世界第二高山脉。“喀喇昆仑”在突厥语中意为“黑色碎石”,这个名字说明它并不是那种光彩夺目、白雪皑皑的山峰。摄影/李靖海
喀喇昆仑山脉山体在阳光下呈现出耀眼的铜红色,岩石的走向清晰可见,依山势蜿蜒而下,坚硬的岩石也有了流动的感觉。
位于札达土林中的古格王朝遗址,对于我们一直是一个谜,从这些遗址来看,这里曾经有数十万人居住过,有发达的农牧业,但是在300多年前,似乎一夜之间,这些全部消失了。
札达土林的砂岩具有和黄土高原上的黄土相同的性质,可以在上面很方便地打洞,但又不会倒塌,古格王朝的先民就是利用这一特性,修建了这庞大而复杂的洞穴群,其复杂和完善,远远超过了黄土高原的窑洞。
札达土林与古格王朝 一个大湖,干涸之后变成土林
在象泉河的中下游,是一片以棕黄色调为主的破碎地形,岭谷相间,沟壑纵横,如同一个凝固了的大海。这里曾经是一个7万平方公里的大湖,现在,这里被称作“札达土林”。
时间回到650万年前,那时喜马拉雅和冈底斯两大山系已经横空出世,只是海拔还比较低。在喜马拉雅山以北,出现一系列断陷湖盆,其中最大的,叫做札达湖盆,面积达7万平方公里,来自南北两大山脉的河流,携带着大量岩石碎屑堆积在湖中。
早期的札达湖盆,属于温湿的亚热带森林草原气候,湖水中生活着天鹅绒鹦鹉螺和介形虫等水生动物,由云松、栎树和蕨类植物组成的森林生长在湖滨;在林间草地和草原上驰骋着古长颈鹿这样的动物。随着高原的不断抬升,处在喜马拉雅山背风坡的札达湖盆逐渐转凉,过渡到温带草原气候。到了300万年前,高原整体开始大幅度抬升,湖盆周围进一步转变为半干旱的温带草原气候,沉积物的颜色由青灰、灰蓝转向棕黄、褐色。湖水蒸发留下来的碳酸钙质,把沉积物固结成半胶结的沉积岩,具有类似北方黄土的大孔隙、垂直节理和直立不倒的特征。为后期风雨和流水雕塑出土林造型,提供了物质基础。
在这次高原整体抬升的过程中,札达湖盆和下游印度河流域之间的高度差不断扩大,古札达湖盆最终被疏干,暴露出来的湖底在干冷的气候条件下植被稀疏,很容易被暴雨和流水切割,形成纵横交错的千沟万壑。在沟壑两侧的岩体上,雨水和细流沿着节理缝隙下渗,溶解了岩层中的碳酸钙,削弱了岩石强度,下渗的水会在缝隙中冻结膨胀,拓宽了节理缝隙,加上沟壑中流水在岩脚的掏蚀,岩体不断崩离肢解,留下较为坚硬的块状岩体,包括板状、塔状和柱状。那些块状岩体犹如森严的古堡或是缄默的庙堂,又称作“古堡式残丘”;板状岩体是古堡或庙堂的残垣断壁,柱状和塔状岩体拔地而起或联合成林;一些形态迥异的岩块散落在崖头或各类岩体上,拟人拟兽或拟物。所有这些岩体的集合,被称作“土林”。
札达土林以块状的“古堡式残丘”为主,区别于塔式的金沙江畔声名显赫的元谋土林。白天里,札达土林掩映在雪山蓝天之下,独具风采;黄昏时,黛色的光影便为土林增添了一抹神秘的沧桑感。走进土林中的深邃沟壑,就像置身于美国西部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人们可以从两侧峭壁层层叠叠的水平岩层中,根据岩石的色调、物质的组成、颗粒的结构、层理厚薄、胶结的程度以及岩层中的动植物化石,解读青藏高原古地理和古环境的变迁,感知高原隆升的节奏和韵律,因此札达土林也是科学工作者研究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的自然实验室。
朗钦藏布从东到西纵贯札达古湖盆,到了中下游河谷开始变宽,海拔也降低到3800米以下,适合农耕,生产青稞、豌豆、小麦,到下游的石普奇,海拔下降到2900米,作物每年可以两熟,还可以种植水稻,河谷附近的天然草场上,很适宜放牧。藏族先民在这里曾经创造了象雄文明,以及内涵丰富至今仍对西藏影响巨大的苯教文化,又在1000多年前建立了辉煌一时的古格王国,在藏族文明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公元9世纪,西藏吐蕃王朝分崩离析,王室后人吉德尼玛衮带了三个大臣和100多人千里逃亡阿里,他联姻当地头人,占据阿里为王,死后把阿里分封给三个儿子,古格王朝即为小儿子所建,其致力于佛教的复兴,为西藏的再度统一奠定了基础。
古格王朝的先民利用当地土林黄土般直立不倒的特征,在上百米的绝壁上开凿了密集的洞穴群,包括民居、仓库、庙宇等等,功能划分明确。在山体间由密如蛛网的暗道连接,进可攻退可守,遮风避雨冬暖夏凉。比起我国北方黄土高原的窑洞,札达窑洞更为复杂,布局更加巧妙,地势更加险要。以当时窑洞群的规模统计,古格王朝的居民至少以10万计,经营相当发达的农牧业。
古格王朝的都城位于朗钦藏布中游河谷左侧的扎不让,王宫建筑在相对高度175米的一座古堡式残丘上,整个建筑群分成上、中、下三个层次:王室成员居住的冬宫、夏宫以及议事大殿居于残丘的绝顶;中层的红殿、白殿和轮回殿等被僧侣所占据;下层是300多间平民和奴隶居住的平房和窑洞。从山脚到绝顶,还有大量碉堡、武器库、粮库、洞葬、障墙和城墙,以及四通八达的隧洞和暗道。仅保留至今的窑洞便有879孔。
1624年,葡萄牙传教士进入古格王国,他们的传教得到了古格王的支持与纵容,却引起他的弟弟为首的僧侣的不满,他们乘古格王病重围困了王宫,并联合与古格王有宿怨的拉达克王出兵,最终吞并了古格王国。从此以后,这数以十万计的古格民众连同他们所创造的文明都离奇地灰飞烟灭,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关于古格王朝消失的原因,并没有留下任何有说服力的证据,只有空荡荡的城市废墟和一座座黑黝黝的洞口,供后人凭吊。

阿里地区海拔多少米篇(二):见证“羌塘” ——世界上植被分布最高的地区

阿里地区海拔多少米篇(二):神山与圣湖——南亚江河出阿里

阿里地区海拔多少米篇(二):札达土林与古格王朝 一个大湖,干涸之后变成土林

阿里地区海拔多少米篇(三):西藏自治区的地形地貌


西藏自治区的地形地貌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隆起最晚、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因而被称为“世界屋脊”,被视为南极、北极之外的“地球第三极”。西藏高原位于青藏高原的主体区域。  青藏高原总的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复杂多样、景象万千,有高峻逶迤的山脉,陡峭深切的沟峡以及冰川、裸石、戈壁等多种地貌类型;有分属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的种类繁多的奇花异草和珍稀野生动物,还有垂直分布的“一山见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自然奇观等。地貌大致可分为喜马拉雅高山区,藏南谷地,藏北高原和藏东高山峡谷区。  喜马拉雅高山区,位于藏南,由几条大致东西走向的山脉组成,平均海拔6000米左右。其中位于中尼边境、地处西藏定日县境内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喜马拉雅山顶部长年覆盖冰雪,其南北两侧的气候与地貌有很大差别。  藏南谷地,位于冈底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之间,即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流经的地域。这一带有许多宽窄不一的河谷平地和湖盆谷地,地形平坦,土质肥沃,是西藏主要的农业区。  藏北高原,位于昆仑山、唐古拉山和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之间,约占全自治区面积的三分之二。由一系列浑圆而平缓的山丘组成,其间夹着许多盆地,是西藏主要的牧业区。  藏东高山峡谷区,即著名的横断山地。大致位于那曲以东,为一系列东西走向逐渐转为南北走向的高山深谷,其间挟持着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三条大江。山顶终年不化的白雪、山腰茂密的森林与山麓四季常青的田园,构成了峡谷区三江并流的壮丽景观。
  气    候
  西藏的气候,由于地形、地貌和大气环流的影响,独特而且复杂多样。气候总体上具有西北严寒干燥,东南温暖湿润的特点。气候类型也因此自东南向西北依次有:热带、亚热带、高原温带、高原亚寒带,高原寒带等各种类型。在藏东南和喜马拉雅山南坡高山峡谷地区,由于地势迭次升高,气温逐渐下降,气候发生从热带或亚热带气候到温带、寒温带和寒带气候的垂直变化。  随着海拔增高、气压降低、空气密度减小,每立方米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逐渐递减,海拔3000米时相当于海平面的73%上下,4000米时约为62%—65.4%,到5000米时为59%左右,6000米以上则低于52%。  在冬季西风和夏季西南季风的交替控制下,西藏干季和雨季的分别非常明显,一般每年10月至翌年4月为干季;5月至9月为雨季,雨量一般占全年降水量的90%左右。各地降水量也严重不均,年降水量自东南低地的5000毫米,逐渐向西北递减到50毫米。  藏南和藏北气候差异很大。藏南谷地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温和多雨,年平均气温8℃,最低月均气温—16℃,最高月均气温16℃以上。藏北高原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0℃以下,冰冻期长达半年,最高的7月不超过10℃,6—8月较温暖,雨季多夜雨,冬春多大风。仅就气候而论,到西藏旅游,3—10月较为适宜,其中6—9月为最佳时节。近年来,钟情于冬季进藏旅游的国内外游客也在不断增多。  西藏是中国太阳辐射能最多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平原地区多1倍或三分之一;日照时间也是全国最长的。与中国内地相比,西藏多数地区气温偏低,拉萨、日喀则的年平均气温比相近纬度的重庆、武汉、上海低10—15℃。阿里地区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方,盛夏8月白天气温仅为10℃左右,夜间气温甚至会降至0℃以下。
  山    脉
  西藏高原北有连绵千里的昆仑山脉及其支脉唐古拉山脉,南有喜马拉雅山脉,西有喀拉昆仑山脉,东有山高谷深的横断山脉,境内还有纵贯东西的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脉及其支脉,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中海拔在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50多座,8000米以上的有5座,自然景观独具风采。  西藏高原的山脉,基本分为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两组。主要有:  喜马拉雅山脉地球上最高、最年轻的山系,蜿蜒于西藏高原南侧,由许多近似东西向的平行山脉组成,其主要部分在中国与印度、尼泊尔的交界线上,全长2400公里,宽约200—300公里,主脊山峰平均海拔6200米,其中海拔8844.43米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耸立在喜马拉雅山中段的中尼边界上,周围有42座7000米以上的山峰,其中4座超过8000米。  昆仑山脉 自西向东横亘在西藏高原的西北缘,平均海拔5500—6000米。中国永久积雪与现代冰川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最高峰是新疆境内的慕士塔格峰,海拔6973米。  喀拉昆仑山—唐古拉山脉 喀拉昆仑山—唐古拉山脉 主体部分位于新疆与克什米尔的交界线上,东西延伸。其最高峰格拉丹冬峰,海拔662l米,为中国第一大河——长江的发源地。  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脉 位于藏北高原的南缘,为藏北与藏南、藏东南的自然分界线,也是西藏内外流水系的主要分水岭。冈底斯山脉的主峰冈仁波齐,海拔6656米。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念青唐古拉峰,高7162米。  横断山脉 位于藏东南,由几条平行的山脉组成,山脉之间有深邃的河谷。这些山脉由西向东是:伯舒拉岭、他念他翁山、芒康山脉等,它们分别是由念青唐古拉山脉和唐古拉山脉延续转向而来,平均海拔4000—5000米。河流  青藏高原上的巨大山岭普遍发育着现代冰川,许多著名河流的源泉即冰川融水。西藏境内江河纵横,水系密布,流域面积大于10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0多条,大于2000平方公里的河流在100条以上。不仅有举世闻名的雅鲁藏布江及其五大支流拉萨河、年楚河、尼洋河、帕隆藏布和多雄藏布,还孕育了长江和澜沧江(下游称湄公河)上游的多条重要支流。
 
        河    流
  西藏的河流分为外流河和内流河两种。年均径流量为4482亿立方米。外流河按其归宿分属太平洋水系和印度洋水系,主要分布在东、南、西部的边缘地区。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藏北高原。多是以高山雪水为源、以内陆湖泊为中心的短小向心水系,大部分为季节性流水,下游或消失在荒漠中,或在低地潴水成湖。  雅鲁藏布江 西藏第一大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仲巴县境内海拔5500多米的杰马央宗冰川,穿行西藏日喀则、拉萨、山南、林芝等4个地市23个县,从墨脱县出境后被称为布拉马普特拉河,经印度、孟加拉国汇入印度洋。中国境内全长2057公里(在中国各大河流中居第5位),流域面积24万平方公里(在中国各大河流中居第6位),流域平均海拔4500米左右。雅鲁藏布江流域内人口约100万,耕地面积15万多公顷,占全自治区总人口的37%、总耕地的41.67%。一些重要城镇,如拉萨、日喀则、江孜、泽当、八一镇等,均分布在该流域内。  雅鲁藏布大峡谷 雅鲁藏布江由西向东流到米林县和墨脱县的交界处,被喜马拉雅山东段的最高峰南迦巴瓦峰(7782米)挡住去路而被迫改向,形成了极为奇特的“马蹄形”峡谷大拐弯。1994年,中国科学家对大峡谷进行了科学考察。据国家测绘局公布的数据,大峡谷北起米林县的大渡卡村,南到墨脱县巴措卡村,全长504.6公里,最深处6009米,平均深度2268米,其长度超过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长440公里),深度超过秘鲁科尔卡大峡谷(深3203米),是世界第一大峡谷。1998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大峡谷命名为“雅鲁藏布大峡谷”,罗马字母拼写为Yarlung Zangbo Daxiagu。
  湖    泊
  西藏是中国湖泊最多的地区,湖泊总面积约2.3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30%。1500多个大小不一、景致各异的湖泊错落镶嵌于群山莽原之间,其中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有纳木错、色林错和扎日南木错,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湖泊有47个。西藏湖泊类型多样,几乎包含了中国湖泊的所有特征;区属湖泊中,淡水湖少,咸水湖多,初步查明的各类盐湖大约有251个,总面积约8000平方公里,盐湖的周围多有丰饶的牧场,也是多种珍贵野生动物经常成群结队出没之地。  西藏大多数中型湖泊,水色深蓝,清澈见底,加之雪山映照,令人心旷神怡。湖滨是丰饶的牧场,湖中是水禽和鱼群的乐园。一些较大的湖泊中往往有岛屿分布,这些小岛是“鸟的王国”,其中以阿里西部班公湖乌岛最为著名。  西藏最为著名的湖泊有纳木错、羊卓雍湖、玛旁雍错、班公湖、巴松错、森里错等。  纳木错 西藏自治区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第二大咸水湖。地处拉萨市当雄县与那曲地区班戈县之间。  巴松错 1997年被世界旅游组织列为“世界旅游景点”,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区,2002年,被列入国家森林公园,在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境内。也叫错高湖。  羊卓雍湖 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藏南最大的候鸟栖息地。湖滨建有世界上海拔最高、落差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该电站落差达800多米,抽水隧洞长近6000米,有4台水轮发电机组,装机容量9万千瓦,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和中国第一。距拉萨市区110公里。  森里错 世界第一高湖。湖面海拔5386米,水面92平方公里,地处日喀则地区仲巴县隆嘎尔乡境内。在西藏,海拔4000米以上的湖泊就有近千个,海拔超过5000米的约有17个。森里错是其中海拔最高的湖。  玛旁雍措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之一,湖水胜似蓝宝石,清澈见底,常与冈仁波齐并称为“神山圣湖”。地处阿里地区普兰县境内,距狮泉河镇200多公里。  班公湖 位于阿里地区日土县城北面,大部分位于中国境内,小部分在克什米尔地区。
  在西藏,许多湖泊都被赋予宗教意义。纳木错、玛旁雍错、羊卓雍错,被并称为西藏的三大“圣湖”。此外,还包括在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制度中具有特殊地位的拉姆拉错湖、地处藏北的苯教著名神湖当惹雍措、位于安多县的热振活佛“魂湖”——错纳湖等。

本文来源:https://www.shanpow.com/rc/320186/

《阿里地区海拔多少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阅读
  • 关于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心得体会【五篇】 关于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心得体会【五篇】
  • 学习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心得体会汇编4篇 学习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心得体会汇编4篇
  • 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庆祝大会观后感(合集四篇) 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庆祝大会观后感(合集四篇)
  • 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心得体会【三篇】 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心得体会【三篇】
  • 西藏维护稳定工作总结(锦集4篇) 西藏维护稳定工作总结(锦集4篇)
  • 西藏民族团结演讲稿【3篇】 西藏民族团结演讲稿【3篇】
  • 中组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发对口支援西藏干部和人才管理办法范文四篇 中组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发对口支援西藏干部和人才管理办法范文四篇
  •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党课讲稿范文汇总三篇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党课讲稿范文汇总三篇
为您推荐
  • 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
    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
    这是西藏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点,也是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祖国统一事业的一件大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西藏发展进步的伟大里程碑-百万农奴解放日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
    西藏发展进步的伟大里程碑-百万农奴解放日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
    《农奴》是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李俊执导的剧情片,由旺堆主演,于1964年上映。该片讲述了西藏农奴强巴饱受农奴主剥削压迫,被解放军所救,他揭露了恶势力的罪行,最终农奴们获得解放的故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西藏发展进步的伟大里程碑-百万农奴解放日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2021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演讲稿范文(通用5篇)
    2021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演讲稿范文(通用5篇)
    演讲稿也叫演讲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21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演讲稿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 学习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讲话心得体会精选六篇
    学习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讲话心得体会精选六篇
    座谈会是由训练有素的主持人以非结构化的自然方式对一小群调查对象进行的访谈。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习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讲话心得体会精选六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心得体会集合4篇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心得体会集合4篇
    精神,是描述有智动物特别是人类的内在现象的名词。从古老用语“灵”,到古典用语“精神”,再到启蒙时代笛卡尔用语“意识”,再到现代用语“心理”,人们对有智动物的心理意识的认识是逐渐去神秘化的过程。而对于心理意识的认知科学,还在进一步地探索之中。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心得体会集合4篇,仅
  • 学习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心得体会锦集四篇
    学习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心得体会锦集四篇
    精神,是描述有智动物特别是人类的内在现象的名词。从古老用语“灵”,到古典用语“精神”,再到启蒙时代笛卡尔用语“意识”,再到现代用语“心理”,人们对有智动物的心理意识的认识是逐渐去神秘化的过程。而对于心理意识的认知科学,还在进一步地探索之中。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习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心得体会锦
  • 学习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心得感悟五篇
    学习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心得感悟五篇
    感悟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gǎnwù,是指人们对特定事物或经历所产生的感想与体会。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习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心得感悟五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 学习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心得体会精选3篇
    学习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心得体会精选3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习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心得体会精选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 2021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演讲稿四篇
    2021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演讲稿四篇
    演讲稿也叫演讲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2021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演讲稿四篇,欢迎品鉴!
  • 西藏民族团结演讲稿(通用3篇)
    西藏民族团结演讲稿(通用3篇)
    民族团结是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各民族内部的团结。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一项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西藏民族团结演讲稿(通用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