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民俗


山西 2019-05-05 21:58:23 山西
[摘要]山西民俗篇(一):山西风俗简介大全山西之名,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春秋时期,大部分地区为晋国所有,所以简称“晋”;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因而又称“三晋”。全省总面积15 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近3400万人,省内辖11个地级市,119个县、市、区。NO1 威风锣鼓:威风锣鼓:威风锣鼓是流

【www.shanpow.com--山西】

山西民俗篇(一):山西风俗简介大全

山西民俗_山西风俗简介大全


 山西之名,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春秋时期,大部分地区为晋国所有,所以简称“晋”;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因而又称“三晋”。全省总面积15.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近3400万人,省内辖11个地级市,119个县、市、区。
NO1. 威风锣鼓:
威风锣鼓:
  威风锣鼓是流行于临汾地区的一种集体敲击表演,得名于鼓手表演时展示的各种勇猛姿态。它常常在庆祝农历新春,丰收,群众游行和其它欢乐的场合表演。 威风锣鼓最早据说是在古代尧帝时期出现。到现在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尧帝的两个妻子娥皇和女英去看她们的父母时,尧所在的部落的人们敲锣打鼓为她们送行。当她们回来时,她们村的人们也以同样的方式欢送她们。从那时起,威风锣鼓就成了一种习俗。许多大村庄都有他们自己的锣鼓队。
NO2. 晋南花鼓:
晋南花鼓:
  晋南花鼓起源于万荣县,后来流行于整个晋南地区。据说晋南花鼓是在明朝时期由安徽凤阳逃荒的人们将它带到了万荣县。万荣花鼓表演有三种形式:高鼓(鼓置于胸前),低鼓(鼓置于腰间)和多鼓(身体携带多面鼓)。表演者边敲边舞,通常还伴有大锣和铙钹。
  象木偶戏一样,皮影戏也常常演出一段民间故事。戏中人物和道具由皮革制成,它们的轮廓被投影到屏幕上。表演者在幕后为戏中的人物配音和演唱。
NO3. 炕画
炕画
  山西有在炕周围墙上作画的习俗。这些画用来装饰房间和保护粉刷的墙壁。 炕画内容丰富,从风景,花鸟,野兽到历史和传说故事。在原平发掘的宋代古墓中发现了与现代炕画相似的壁画,证明了炕画这种民间艺术至少已有800年的历史了。
NO4. 刺绣
刺绣
  山西农村的这种手工作品十分普及。各地的刺绣都有它们独特的形式:有的华丽精美,有的庄严清晰,有的简单精制。 刺绣作品有三种,衣服、日常用品和典礼装饰。在传统衣服上,刺绣通常用来装饰领子、袖子和童鞋、围兜和童帽。日常用品中,一种典型的刺绣作品是枕头,有的设计成两只虎头、一只人脸虎头、一只鱼尾虎头或一只青蛙。现在,刺绣更广泛地作在垫子、鞋垫、钱包和旅游纪念品。用于典礼的刺绣作品主要有挂在庙宇上的垂帘和殉葬衣服。
NO5. 平阳木板年画
平阳木板年画
  源于宋朝平阳(古临汾)的木板年画艺术在元、明、清时期得到广泛发展。宋朝灭亡以后,元代统治者强迫许多印刷工人从南方迁到平阳,使这里成为印刷工业的中心,从而产生了平阳木板年画。大部分平阳木板画是由有此嗜好的农民在业余时间雕刻印制而成的。取材于当地的习俗和传说故事,木板画的内容主要是些花、鸟、鱼和历史人物。采用夸张生动的描写手法和鲜明的颜色,画面充满当地的风味,反映了当地人民健康、勇敢、浪漫的性格。平阳年画根据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种类。有的悬挂在卧室,有的贴在门窗上,有的则用来装饰厨房或桌子。
NO6. 霍州面塑
霍州面塑
  当地人称之为羊羔儿馍,古时的“羊”同“祥”,取吉祥的寓意。春节来临前,农家妇女会捏制小猫、小狗、小虎、玉兔、鸡、鸭、鱼蛙、葡萄、石榴、茄子、佛手、等形象的面塑制品,以象征吉祥如意、福寿荣华。在寒食节时,上坟祭祖用的面塑造型是“蛇盘盘”。据说,吃掉“蛇头”便能“减毒头,免灾祸”。
  农历七月十五,霍县境内面塑种类最多,有猪头、羊头、麦秸集、针线箩筐、顶针、剪子、针线、坐饽饽、狮、虎、狐狸等等造型。农历七月七日“乞巧节”,传说在这一天妇女吃了“针线”、“顶针”之类的面塑就心灵手巧。新媳妇过门第一年,娘家要给女儿送“羊羔儿馒头”。婴儿满月,姥姥家制作直径达尺余的“囫囵”,即在面圈上塑出十二属相的面塑。宾客来祝贺,便把“囫囵”切一块送给来人享用。绛州面塑 降州即今日新绛县。逢年过节,这里的家家户户都要用面粉捏制出千姿百态的面塑欢度节日。由于这里的面塑注重彩色点染,花色绚丽,所以当地人称之为“花馍”。花馍造型比较夸张,尤其以“走兽花馍”最为出色。五寨面鱼 晋西北五寨县的老百姓,有一种捏面鱼的习俗。捏面鱼就是用面粉捏成鱼的形状。捏制的面鱼经过着色加彩,然后用文火烘干,便可当工艺品收藏了。面鱼可用来赠送亲友或外出时作干粮。除了捏面鱼外,还捏制瓜果类,花草类、动物类、禽兽类、人物类等多种类型的制品,也习惯称之为面鱼儿。
NO7. 山西的"七夕节"风俗
七月初七日为七夕节,亦称“乞巧节”、“少女节”、“情人节”。
  七夕节,主要是庆贺天上牛郎与织女的一年一会。来源于神话故事,民间习惯称为天河配。
  依照七夕节天上牛郎、织女相会的情节,山西民间有扎像庆贺之俗,就是在街头巷口用树枝等物扎成一对青年男女像,代表牛郎、织女相会。在像前敬献瓜果桃李以示祝贺。星汉灿烂之际,如果看到天河中有奕奕正白气,闪耀着五色的光芒,就被认为是牛郎织女相见的征兆。旧时此刻要下拜,乞求牛郎、织女恩赐。据说牛郎织女是勤劳的化身,所以跪拜者求农求织求婚均可。求金求银求暴利则要适得其反。一人只能乞求一事,求多则不灵。在吉祥征兆面前,连续三年诚心诚意乞求一事,则必然应验。山西气候,七夕前后多降雨,能够连续三年乞求一事当属不易。民间传说,七夕节如果天上降雨,就是牛郎织女哭诉衷肠,预兆着夫妻和睦,家庭兴旺。
  七夕节里,姑娘媳妇还有许多向织女讨教手艺的活动,称为乞巧。
  晋南地区习惯用当年产的新麦秸编成一座桥,配以牛郎、织女,男孩、女孩、老牛、喜鹊等编织物,置放案头。或是用彩色纸,剪成上述景物,贴在墙上。祈祷后,拿七根绣花针,用彩色线来穿针孔,能够一次顺利穿过七个针孔者就被认为乞得了巧。
  曲沃县盛行男、女孩童以星星草、香节投水乞巧。
  晋北地区习惯白天在院里晒一盆水,因微尘飘落,盆水的表面形成了一层薄薄的膜。将绣花针涂油以后,轻轻放置水面,能够飘浮者则被认为是乞得了巧。
  晋西北地区是在盆水中放置豆芽,将节前生好的豆芽,放置水面。在阳光照耀下,经过盆水的折射,水底倒影会显示出各种动态,或蜈蚣、或水蛇、或水狗、小鸡。倒影显得越复杂越逼真,意喻艺巧越多。
  晋东南地区女孩子,七夕节要逮一只吐丝的蜘蛛,圈在匣子里。第二天观察蜘蛛的结网疏密状况,越密乞巧越多。
  与少女一样,少男在七夕节也要向牛郎讨教耕耘本领。
  晋南地区,习惯在木板或石板上覆土,土上制作茅屋小景,屋旁作成田园。田地中种粟生苗,称之为“谷板”。
  晋北地区习惯将小麦及各种豆类用水浸泡,促其生芽。七夕节,用彩线缠芽,称之为“种生”。
  晋西北牧童要为耕牛编戴花环,称为“老牛过生日”。
  晋东南流传有夜深人静,躺在葡萄架下偷听牛郎、织女说悄悄话的说法。
  七夕节,民间喜用白面或糕面加油、糖、蜜做成各种糖果,称为巧食。山西境内,家家要吃西瓜,喜欢在西瓜上刻画花纹图案,称为“花瓜”。
NO8. 歇龙石与五台山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的东北部, 为太行山的支脉。它纵长约100公里,方圆250公里。五台山由东台、西台、南台、北台和中台五大主峰环抱而成,因此而得“五台”之名。其中北台斗峰,最为险峻,海拔达3058米,是我国华北地区最高的山峰,素有“华北的屋脊”之称。五台山的自然风光固然奇丽,然而它之所以名播海内外,基原因则是它一直被奉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另三座是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之首。
    在四大佛教 名山中,五台山是佛教 四大菩萨之一文殊菩萨的道场。文殊菩萨全称“文殊师利”、“曼殊室利”,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为 “妙德”、“妙吉祥”。文殊菩萨 是释迦牟尼的“左胁侍”,专司"智慧”;与司“理”的右胁侍普贤菩萨并列在佛像两旁。文殊菩萨 的形象,一般为顶结五髻,手持宝剑,身骑青狮,以表示智慧的锐利和威猛。智慧和力量是人们最需要和最尊崇的,因而文殊菩萨的地位最尊,最受人敬仰,五台山在佛教 名山中的地位也最高。
    据当地百姓相传。从前五台山叫五峰山,气候终年酷热,赤日炎炎,久旱无雨。文殊菩萨来此传教,见百姓受苦决定用法除灾,造福万民。于是他变成一个化缘和尚,跑到东海龙宫向龙王借宝。龙王领他遍览宫内奇珍异宝,任他选。文殊菩萨看了只是摇头,一样也看不中,最后,他提出只要龙宫外面那块又大又黑的石头。龙王听了有点为难,想道:此乃歇龙石,吾儿被他拿走如何歇息?”龙王打算推托,但转而一想:“此石又大又重,料这老和尚也搬不动,不如作个人情,免得让人笑我小气。”于是假装点头答应,站在一旁,看这老和尚如何处理。不料话刚出口,老和尚立即双手合十作谢,然后用手指轻轻一, 歇龙石竟然由大变小,装进和尚的袖筒里去了。龙王见状,后悔莫及,却又无可奈何。
    歇龙石就这样被文殊菩萨带回了五峰山。说也奇怪,歇龙石一落地,整个山区顿时就清泉潺潺,草长花开,气候变得凉爽舒适起来。此后,人们就把这块歇龙石叫做清凉石,五峰山叫做清凉山。
    再说龙王的五个儿子回到龙宫,见没有了歇龙石,问明原由后,就一起赶到五峰山想找回去。只见五峰高耸,雾海苍茫,哪里还找得到歇龙石。五位龙子气得挥动龙爪,横冲直撞,乱挖乱翻,不仅削掉了五峰的尖顶,使它成为五座平台,还在每座台顶的 半坡上,留下了成堆乱石,大小参差,飞棱斗角,这就是俗称的“龙翻石”。其实,歇龙石就安安稳稳地躺在台怀西南18公里的清凉谷中的清凉寺内。石长5米,宽2 米, 面平而下锐。石面上好象铭刻经文,但又模糊不清。据说,当年文殊菩萨常常端坐在石上讲经说法,周围能容纳数百僧徒聚坐聆听。《佛说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载:佛告金刚密迹王言:‘我灭度后,于此南赡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震那,其中有山名五顶,文 殊 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中国古称震那国,佛教徒认为中国 在佛经中所说的南赡部洲,五台山的五台犹如五顶, 地理和地理形势与经中描述的文殊菩萨 的住处极其相似,这是五台山被视为佛教 圣地的重要原因之一。又据〈华严经〉中所记述的文殊菩萨的住处也非常相似,这是五台山被称为佛教 圣地的又一原因。
    五台山作为佛教 圣地, 历史上曾有佛寺数百座,真可谓寺院遍及群山, 钟磬不绝于耳。现几经兴废,仍留有庞大的寺庙建筑群。其中不少建筑中的殿堂楼阁、古塔经幢,以及附属于这些建筑的雕塑、壁画、碑记、匾额等,已经成为佛教文物中的瑰宝。
NO9. 社火脸谱在葫芦上复苏
社火脸谱是我国最古老的脸谱之一,经历了多少个朝代之后,社火脸谱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为了拯救这一濒临失传的古老民间艺术,十几年来刘贵忠走遍了山西的社火之乡拜访民间艺人,收集散失在民间的珍贵的社火脸谱粉本,整理绘制出了100多种社火脸谱,创新和发展了葫芦脸谱,为这门几乎失传的民间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2006年刚刚开始,记者走进了刘贵忠的工作室-怡雅轩,在不到30平米的画室,一个个色彩鲜艳的葫芦图腾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社火脸谱是从古代假面、涂脸发展而来的,因而堪称是我国最古老的脸谱之一,它的图案内容多取自封神榜等民间传说中最具法力和正义人物的造型,其寓意就是镇寨、避邪、驱赶寂寞冷清,是原始先民们祈福求祥最直接的一种表现美好愿望的象征,随着时代的变迁,没有谁还记得用社火脸谱来庆贺来年的五谷丰登,社火脸谱也随之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2004年,老刘和画友到临汾下乡采风,而就是这次偶然的机会给了老刘意外的惊喜。锣戏让老刘无望的心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为了把这门濒临失传的艺术挽救回来,为了让老百姓懂得社火脸谱,从工艺品的角度欣赏它、接受它,老刘将社火脸谱发展到葫芦上来刻画。
  在葫芦上绘制社火脸谱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细心和绘画功底,从第一道工序的勾线到填色要求都非常的严格和精细,老刘创造的葫芦社火脸谱以深厚扎实的画功,配以多层次的图案、粗犷的造型,浓烈的色彩,奇特的想象,既单纯又细腻,葫芦社火脸谱用自己独特的内涵无论从寓意还是造型都呈现了原始民间的大吉大利。
NO10. 太原社火
    作为民俗四大类之一的“文艺民俗”,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侧面,也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源泉。太原的民俗文艺源远流长、丰富灿烂,社火习俗就是其中最为夺目的一朵奇葩。
  社火,实际上就是太原人俗称的红火。古老的太原大地,久传着一句民谚,那就是“老百姓,要快活,赶会唱戏弄红火。”当然,民间的风俗,由于受到地域、历史、经济、交通的影响,有着“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特色。就拿这句民谚来说,在不同的地方,虽然同属太原地区,有着不同的传承内容。比如有的地方叫:“庄户人,要得乐,唱大戏,耍红火。”有的地方说:“唱大戏,耍红火,穷苦人盼的就是这。”也有的地方却是:“耍红火,弄红火,婆姨娃娃全家乐。”但是,综观其实质,原本是一个:红火,在劳动人民心目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集中表现,是人们对幸福的真挚追求。所以,红火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乃至于在千百年来,日趋丰富,日趋充实,日趋完美。
  太原的红火规模大大、形式多、内容广,生活气氛浓烈,地方特色别具一格。大致说来可分为日间红火和夜间红火两大类,但是,这两大类红火并不能截然分割,很多的红火可以在日、夜之间交叉进行,重复进行。而同是一个形式,同是一个内容,仅仅由于时间的差异,却产生出迥异的奇特效果。把这些红火的名称罗列出来,主要的有太原锣鼓、太原秧歌、狮子龙灯、高跷旱船、背棍、铁棍、莲花落、二人台、哑老背妻、二鬼摔跤、刘三推车、大头娃娃、跑场秧歌……不一而足。
  太原锣鼓
  太原锣鼓,实际上是指流行于太原地区民间,经常散见于农村、工厂演奏的那种“流水”,七种锣鼓曲牌套路的总称。相传,它始于公元 947年,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妹妹所居住的太原南郊古寨村。据说,当年皇姑一出动,使用锣鼓迎送,演奏的曲调,就是传自今日的“流水”。意取“福如东海长流水”之意。
  其实,这种传说未必经得起推敲,“流水”也未必就是“福如东海长流水”之意,但是,从这些传说中,起码可以得知太原锣鼓已是代代传承,并结出曲牌套路丰富的硕果。
  依传统习俗,太原锣鼓的演奏乐器以堂鼓、铙、钹为主,鼙声金响,交错参差。鼓声雄宏沉稳、淳朴厚实;铙钹铿锵有力、石破天惊。鼓声为主,铙、钹辅之。鼓为其一元,铙、钹分属阳、阴。时而鼓与铙钹齐奏,声势席卷;时而鼓与铙配合,声势由远而近;时而鼓与钹参淆,又似由近而远。如是,齐奏、分击,敲击出“单一二五”、“双一二五”、“狗相咬”等种种曲牌。高潮时浪滔滚滚,一阵猛似一阵,平缓时小溪潺潺,又似行云流水。至铙、钹的对打,则称之为“淆”,一俟铙、钹对淆,铙的锵锵声,钹的镲镲声,此起彼伏,悦耳清脆,优美动听。
NO11. 山西的春节风俗
春节,农历一年的第一天,也是全年的第一个重大节日。民间俗称“过年”或“过大年”。
  年的本意是说谷物熟了。五谷皆熟为有年,五谷皆大熟为大有年。过年或过大年最初的含义,就是庆祝五谷丰收。
  在黄河流域,由于谷物是一年一熟,大约在西周时期,年就由谷物成熟之义引申为表示时间的用语了。古代由于历法的不健全、不统一和统治者对岁首的改动,年节并不固定,或十月,或十一月,或十二月。到汉武帝时期,才改定以夏历孟春正月为岁首,一直沿用至今。
  正月初一日,历史上曾有元日、元旦、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三十多种名称。称为春节,是近代才出现的事情。辛亥革命后,各省代表云集南京开会,议定我国采用公历纪年,把公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将农历正月初一日改称春节。但是并没有正式命名和执行。公元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七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才正式决定我国采用公历纪年;农历正月初一日正式被命名为春节。
  春节是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节日,机关要放假三天庆贺。有钱无钱,回家过年,一直是山西人的传统心理。而民间传统的过年,时间拉得很长,从头一年的腊八节以后就算开始了。春节前为准备阶段,春节后为庆贺阶段,要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日,甚至二月初二日。民俗有“忙腊月、闹正月,拖拖拉拉到二月”的说法。节中套节,节日不断,喜庆祥和是过年期间最大的特征。
  从正月初一日零点开始,正式进入春节。
  民间庆贺活动的第一项为接神。原意是迎接天地诸神下界与民同乐,今天已经成为迎新辞旧的主要象征了。内容首先是点旺火、燃年草和响鞭炮等等。旺火位于当院,年草置于门外,要由家长亲自点燃。起床后不能贸然出门,须先点一个爆竹,从门缝伸出室外爆响,称为开路炮。点旺火要称发旺火,取意发财、旺盛、红火。在家长发旺火时,孩子们穿上新衣服,围着旺火燃放鞭炮。妇女们则收拾家务,整理祭祀天地诸神、列祖列宗的供品。旧俗女孩在旺火未烧通红时,不出家门。现在男女平等,女孩子一样和男孩子响鞭炮、放礼花。此时此刻,村村户户,鞭炮齐鸣,万里长空响成一片。硝烟中夹杂着旺火、年草燃烧松枝、柏叶的芬芳气味,天上人间全部沉浸在热烈欢乐的气氛之中。
  祭祀天地诸神是旧俗接神以后的隆重活动。家长要率领全家,依次给各个神位点灯、敬香、摆供、奠酒,三跪九叩。设在当院上方的天地神位前供品最为丰富。晋北地区习惯摆五盘炒菜,五盘凉菜,五盘干、鲜水果,五盘油炸小吃,五盘称为“供献”的特制花馍。取意五福来临。盛器都是专用的细磁小盘。晋南地区除一般供品外,特别讲究全猪和全鸡。全猪多由四蹄、一头、一尾来代表,源于古代的三牲祭神。鸡则是取了谐音吉,意喻大吉大利。另外,家庭主妇特别注重在灶君神位前隆重供上“枣山馍”。“枣山馍”用面粉嵌红枣蒸成三角形状,取意米面如山。上面饰以面塑的龙、凤、如意、福寿、瓜果等等。大者有十几斤重,往往是女主人灵巧手艺的代表佳作,已经演化成了室内灶前陈列的面塑工艺品了。
  祭祀列祖列宗,是与祭神同样隆重的大事,祭神的所有仪程都要在祭祖中重演。祖与神已经成了同一概念。不少上年纪的老人,在祭祖时,要面对列祖列宗的牌位,逐项禀报家中一年来发生的喜庆事件,大到起房盖屋、娶媳、聘女、生儿增丁,小到粮收多少,生活怎样。神情庄重,态度严肃,充分反映了传统的尊祖孝先风范。
  拜年是春节活动的高潮。大体上分为家拜、近拜、远拜以及团拜等形式。
  家拜是自家人中小辈给长辈磕头。民间有“大年下的头,马虎不得”的说法。小辈磕头时,口中要高呼被拜人的尊称,如说:“爷爷,我给你磕头了!”一人一拜,既不能一次呼两位长者的尊称,给两位长者同时磕头,也不能两人同时给一位长者磕头。对此,民间亦有“大年下的头,一个磕了一个磕”的说法。旧俗讲究三跪九叩,如今多数地方是恭恭敬敬地鞠躬行礼,也有的是只磕一个头。小辈给长辈拜年时,长辈面带笑容,欣然受礼。拜完年后,长辈要给小辈压岁钱。用意在护持后代,健康多福。如果家中有新娶的媳妇,则长辈须给新媳妇很可观的压岁钱,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视自家经济情况而定。婆母还要另外赐给新媳妇一块上等布料,希望媳妇继承针黹。
  互相拜年。只拜人、不拜祖。无论近拜还是远拜,主人家都要盛情接待,招待客人到家里喝茶抽烟,品尝糖果。对于前来拜年的孩童,要赠给礼品,或糖果一类零吃,或鞭炮一类玩物,或零钱作为压岁钱。小孩子拜年,总是满载而归。城市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过年,盛行团拜。共聚一堂,互相祝福。拜年时街上碰到人,均要拱手作揖,互相祝贺,多为“恭喜”、“发财”一类吉祥语。拜年活动,子孙尊敬老人,长者慈爱幼小、平辈互相尊重、人与人真诚祝愿,和谐了人际关系,加深了感情联络。
  春节这一天,家家习惯吃饺子。饺子谐音角子,角子是古代一种钱币。饺子的形制又好象元宝。元宝是古代一种较大金银锭。大年吃饺子,取意一年四季招财进宝。民间煮饺子时讲究忌讳吹冷风,所以不拉风匣,全凭柴烧。民间有“人家发旺、全凭烧上”的俗语,指的就是这件事。烧柴讲究要烧芝麻秸杆。一方面芝麻秆燃烧时悦耳的响声,好像一连串发财的发、发、发声音,另一方面又取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喻义。饺子煮破了要说成是挣了,不能说破了。吃饭前要鸣炮示知。第一碗饭要敬供祖宗神灵。全家人入席要请家长坐首位。第一盅酒要由家长致祝酒辞。盛饭时,不能让锅里空了,要留有看锅的饭菜,意喻取之不尽。有人吃着包有莲子的饺子,表示连年有馀;吃着包有红枣的饺子,表示早交好运;吃着包钱的饺子,表示钱财两旺。不管谁吃着,大家都要表示祝贺。如果是小孩吃着,全家人格外高兴,祖、父辈还要特殊赠送礼物予以祝贺。山西素有“荤年素腊八”的说法,春节,家家以肉做席。多为猪、羊肉。如今生活好了,鸡、鸭、鱼已经是常见的春节食品了。
  春节这一天,民间忌扫院,忌洗衣,忌使针。嫁出去的姑娘忌在娘家过年。特别忌说有碍吉利的话。除夕晚上,大人们就一再叮咛孩子,年初一要特别欢乐,不要使小性子,说话要尽说好话。春节,大人禁忌打骂孩子。家庭主妇特别小心谨慎,防止打碎盘碗,万一失手,打碎碗盘,不要说话,悄悄将碎片拣起来,扔到井里或窖里。春节鸡、鸭不出窝,喂以上等饲料。晋北地区春节这一天忌挑水。晋南一些地方却讲究春节或初二日要从外面挑一担水回家,象征着招财进宝。
  从春节的下午开始,村里兴办的传统社火或秧歌,便开始正式表演。首先在本村娱乐,挨门挨户拜年贺喜。主人家要用烟糖招待。上一年曾发生死伤灾病的人家,要邀请社火队进院表演,称为冲喜。上一年曾娶媳妇、生小孩的人家,也要邀请社火队进院表演,称为贺喜。冲喜与贺喜,主人的招待费特别大方。本村拜年结束后,还要到临近村庄活动,一直到元宵节掀起高潮。晋南与晋西北不少县要持续到二月初二日。不参加社火活动的人们则开展下棋、打扑克、玩麻将等游艺活动。县城要举行春节长跑活动,参加人数众多,有年过花甲的老人,也有佩戴红领巾的少年,热闹空前。
NO12. 山西民间立春风俗
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俗称“打春”。
  立春,有时在农历十二月,有时在农历正月。一过立春,就意味着冬季结束,进入了春天。
  我国自古为农业国,春种秋收,关键在春。民谚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旧俗立春,既是一个古老的节气,也是一个重大的节日。天子要在立春日,亲率诸侯、大夫迎春于东郊,行布德施惠之令。《事物记原》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后世历代封建统治者这一天都要举行鞭春之礼,意在鼓励农耕,发展生产。
  山西民间流行着春字歌:“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讲的就是打春牛的盛况。
  旧俗立春前一日,有两名艺人顶冠饰带,一称春官,一称春吏。沿街高喊:“春来了”,俗称“报春”。无论士、农、工、商,见春官都要作揖礼谒。报春人遇到摊贩商店,可以随便拿取货物、食品,店主笑脸相迎。这一天,州、县要举行隆重的“迎春”活动。前面是鼓乐仪仗队担任导引;中间是州、县长官率领的所有僚属,皆穿官衣;后面是农民队伍,都执农具。来到城东郊,迎接先期制作好的芒神与春牛。到芒神前,先行二跪六叩首礼。执事者举壶爵,斟酒授长官,长官接酒酹地后,再行二跪六叩首礼。然后到春牛前作揖。礼毕,与来时一样热闹,将芒神、春牛迎回城内。
  第二天立春时分,地方长官仍率僚属、农民鞭春。阴阳官先要举行一定的传统仪规。地方官主持迎春仪程,初献爵、亚献爵、终献爵。然后执彩鞭击打春牛三匝,礼毕回署。众农民将春牛打烂。
  现在,城里已不再举行鞭春活动,一些农村却仍有打春牛的风俗。立春前,用泥塑一牛,称为春牛。妇女们抱小孩绕春牛转三圈,旧说可以不患症病,今已成为娱乐。立春日,村里推选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征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着一年的农事开始。然后众村民将泥牛打烂,分土而回,洒在各自的农田。吕梁地区盛行用春牛土在门上写“宜春”二字。晋东南地区习惯用春牛土涂耕牛角,传说可以避免牛瘟。晋南地区讲究用春牛土涂灶,据说可以祛蚍蜉。
  立春节,民间艺人制作许多小泥牛,称为“春牛”。送往各家,谓之“送春”。主人要给“送春”者以报酬。更实质上是一种佳节售货活动,然而却是皆大欢喜。也有的地方是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纸。黄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农事,俗称“春牛图”。
  立春节,女孩子剪彩为燕,称为“春鸡”;贴羽为蝶,称为“春蛾”;缠绒为杖,称为“春杆”。戴在头上,争奇斗艳。晋东南地区的女孩子们,喜欢交换这些头戴,传说主蚕兴旺。乡宁等地习惯用绢制作小娃娃,名为“春娃”,佩戴在孩童身上。晋北地区讲究缝小布袋,内装豆、谷等杂粮,挂在耕牛角上,取意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一年四季,平安吉祥。
  立春节,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运城地区新嫁女,娘家要接回,称为“迎春”。临汾地区则习惯请女婿吃春饼。
NO13. 五爷庙会
农历五月初一至六月初一(今年公历为6月11日--7月10日)举办戏曲庆嘉、启智大法会、无量智慧传灯法会、升座大法会、万佛开光大法会。
NO14. 五台民情乡俗
五台县人老实忠厚,勤劳俭仆,待人纯真善良,不会客套,办事小心谨慎,办则求成,遇逆常可强忍,怒则难禁。
  衣食住行,力戒奢侈。解放前,农家衫裤鞋袜,多以平山粗布针工缝制,袄为大袄,缀以桃结扣,绝大多数人穿贴身背心,俗称腰子,鞋为圆口鞋,有“两道脸”,青壮男子,腰加一条腰带。暑去冬来,则以毛毡为帽,羊皮为衣,坎肩皮袄,度冬必备。经济富足之家,以穿市布为荣,黑缎小帽,视为佳品。解放以后,衣着急骤改变,无论农工商干,皆以涤卡、涤纶、花达尼、花哔叽为衣,着毛料呢绒者亦为常见,布鞋布袜,亦为皮鞋、胶鞋、布鞋、塑料鞋以及线袜、尼龙袜所取代,青年妇女,则罩上了五颜六色的方形头巾,且又增添了棉、皮大衣和线衣、皮手套。五台人的衣着,已渐由淡装转向艳服了。
  五台人一向省吃俭用,早晨和子饭,中午杂烩菜,晚上红稀粥,三餐俱以玉米面、高梁面为主食。冬酸菜,夏野菜,一年四季老咸菜,均用自种萝卜、蔓菁等腌制。白面(小麦面)、大米,除节目和待客,常年罕见。每有客到,多以煮油糕、烩粉丝(由山药粉面自制)、炒鸡蛋、煎杂菜接待,盛饭以满大为敬,就餐有以剩为饱。夏秋季节,人们往往端饭到街,边吃边谈,说说笑笑,饶有风趣。食物当中,东冶的馍馍(白面),大兴的糕,灵境的颗子(莜麦),豆村的面(莜面),则为全县驰名。
  住宿以木结构房屋居多,黄土坡以北,多为砖墙瓦顶;东治地区,则为土墙平房;清水河两库,常常以石旋洞而居;大部分地区,亦有靠崖掘窑而宿者。解放前,住房一连三间居多,内分里外间,里间一间,存放粮食和日用什物;外间二间,一炕一地,摆设箱柜,且置灶台,是人们的生活起居之所,单间住屋,均砌对门火炕,往往充做新婚洞房。台怀地区稍有不同,建房低矮,一堂两屋。解放以来,建房布局,连排房(正房)院子代替了四合头院子;屋内结构,多设套间或后洞,既讲究了卫生,又方便了生活。庭院之中,古以前槐后榆为佳,栽杨植柳为不祥。今天,人们注重经济价值,新建庭院中栽北京杨和加拿大杨的比比皆是。建房当中,在用土筑墙时墙头刻字,立架上梁时有张贴对联的习惯,一直沿袭未变。过去对联上写的是“上梁喜逢黄道日,立柱正遇紫微量”等话,现在写的是“稳如泰山,坚似磐石”等话。说明乡风乡俗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
  五台地处山区,过去交通不便,出门以步行为主,再则骑驴,偶有坐轿车者,多为头面人物。现在,黑色油路和乡村公路通往四面八方,自行车已成为极普遍的代步行工具,公共汽车亦为多数人乘坐,然而,不少老年人还保持着过去的习惯,若路途不远,宁步行,不坐车。
  自给自足是五台人的生活传统。解放前至解放初期,多数人家自种烟叶(小兰花)和油料,并自己制作食油、灯油和酱醋,很少出钱购买。若遇必须购置的生活必需品,则以粮换物,或者粜粮得钱,再行购置,力争不求于人。那时,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十分明显,农忙务农,农闲从匠是极为普遍的现象。所以,全县具有多种匠艺人,如蒋坊的瓦匠,五级的木匠,虎汉的铁匠,龙王堂的泥匠,唐家湾的毡匠,台怀镇的铜匠,南茹材的塑匠,槐荫村的布袋匠,大王村、安家村、峡口村、前堡村的编织匠,东冶的纸匠、泥匠、铜匠、皮匠、壶皮匠、小炉匠等等。建安地区的瑶池、张家庄,钉称、张箩、钉盘碗者很多。他们挑担四出,沿村献艺,早为远近闻名。无技为匠的农民,牵驴驮炭是冬天的主业。他们以此积攒“过年”用品,辛苦备至。解放后,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渐趋解体,商品交换的范围越来越大,货币的作用与日俱增。以粮换物的现象仍然存在,但均以市值为准。劳动习惯亦有改变,过去,以黄土坡为界,下善担,上善背;现在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担与背逐渐向平车载运过渡,大大解放了生产力。
  一般来说,富不喜外,穷不嫌乡,重男轻女,族村自卫,是五台人的特性。五台人心地善良,为人忠厚,但不善于交际。农村中,男子同男子之间,女子同女子之间,多结有数友,俗称攀干亲。凡攀干亲的,男子称朋友,女子称实弟妹,对方的父母则称为老干和干娘。亲朋见面,多不握手,常以笑脸待之,问话则以“孩子发结庄稼好”为主要内容。若遇生客,谦恭之态则为礼,不娴寒暄之词,但尚微笑相迎,给人一种憨厚的印象。
NO15. 六月六走麦罢
晋南有句俗话:“六月六,走麦罢。”走麦罢是晋南特有的风习,每当旧历的六月初六,人们经过紧张劳动,把麦子都收回了家。这时,新婚夫妇挎上用新麦面做的几斤重的大月形角子馍.再带上其它礼物,一起回娘家去。他们中有的肩并肩徒步而行,有的夫妻俩骑着自行车一溜风往前奔。沿途欢歌笑语,人来乍往,充满快乐的气氛。
  女婿从邻村远道而来,带来自家丰收的喜讯,也带来了对岳父岳母的良好祝愿。在此之前,忙了春播忙夏锄,忙了夏锄忙夏收,女婿有好一段时间没来岳丈家了。久不见的亲朋近三分,何况这是自家的姑爷。当地有个形象的比方描写丈母娘见到女婿的情形:“丈母娘见了女婿,好像落窝母鸡”,直乐的不知该怎样招待才好。倒水取烟,问寒问暖,从早到晚,三顿饭变着花样做,忙得身子不着炕。连小姨子也在一旁嘟嘟哝哝说开了风凉话:“妈,咋对我就没有这样亲热过?”这时母亲定会说:“傻闺女,等你以后结了婚也是一样的。”丈母娘招待女婿要做七、八样菜,主食一般是烙饼、凉面、凉粉或蒸馍,临走前还让吃“烙旋”这种烤制的面饼。在万荣一带让吃煎饼,煎饼里配以椒叶,呈五色,取意女蜗炼五色石补天,希望自家女儿能象女娲一样精明强干。在安邑解州一带,岳母招待姑爷,以“胡饼”为佳品。这种饼用南瓜丝与精面粉和在一起,烙制而成香味四溢,松软好吃。在万荣,六月六这一天,娘家要给新出嫁的女儿送馍、甜瓜等食品及竹帘、凉席、雨伞、蚊帐等夏令衣物。尤其不能忘记的是,送的馍馍里面要夹碎肉,蒸熟后必须裂开口,称为“张口馒头”,象征女儿早给婆家生儿育女,增丁添口。
  关于“六月六,走麦罢”的起源,民间传说春秋战国时,晋卿狐偃因是晋文公的舅父而自恃高贵,刚愎自用,气死了亲家赵衰。赵衰是跟随晋文公多年的功臣,有“以德让贤”的美名,人虽已安葬.可他的儿子即狐偃的女婿,一直难平心中怨愤,想替父亲出出这口气。恰巧这一年晋国遭灾,狐偃出去放粮,说定六月六日回家过寿,他的女婿就决定乘祝寿之际,刺杀丈人,为父报仇。细心的女儿探知此事后,连忙赶回娘家报了信。狐偃放粮期间,亲眼目睹了民间疾苦,后悔自己以前没有听取亲家的忠告,内心受到谴责。他得知女婿要刺杀自己的消息后,不但不责怪,还主动给女婿陪了罪,和解了双方的矛盾。以后每年六月六,他都把女儿女婿接回家来,合家团聚。这事传到民间,百姓争相仿效,逐渐形成了“走麦罢”的习俗。
  有趣的是,与晋南隔河相望的河南卢氏县的老界岭以南地区也流传着过“六月六”的习俗。这一天,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探望父母,所带的礼物除油炸食品外,还有新衣、新鞋、新袜,祝愿双亲手安度夏,当地俗称“望夏”。当地也有一个传说解释这一习俗。出生在老界西南的一位姑娘,出嫁之后尽管婆家家境贫寒,仍不忘娘家父母恩情,时常送些吃、喝、穿、戴,特别是每年“六月六”双亲生日这天,她拿上提前做好的衣服,和用新麦面蒸的白馍,炸了麻花,回家给老人过生日,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成为当地有名的孝顺女儿。久而久之,这一习俗便在民间形成了。
  晋南“走麦罢”的传说,以三晋古地历史人物事件为主线,解释了这一习俗的渊源,表达了人们对历史人物的追忆。河南卢氏六月六“望夏”习俗的传说,以歌颂普通民间女子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为主旨,对这一习俗作了解释。但溯其真正原因,还在于这一习俗植根于农耕文化的土壤上。山西晋南和河南卢氏都是主要产麦区,每年六月六前后,小麦就收割完毕,处于农闲阶段,这正是探亲的最佳时期。 
  太原锣鼓的最大特色,在于两队摆开阵势,互相对抗。这种对抗的出现,常见于喜庆之日,两队互见于街头。每逢这种情况,双方互不相让,各显身手,一曲接一曲,一阵连一阵,一会儿急似一会儿,不争个山高水低,决不歇手。这种对抗和较量,成为太原锣鼓的一个传统习俗,恰似两军对垒,誓必决一胜负。其演奏之形式,其技艺之娴熟,实属国内罕见,绝无仅有。它反映出太原人自古以来粗犷剽悍的地方特性,也反映出太原人不屈不挠,对胜利的向往和追求的民族特性。它构成了太原锣鼓声色雄壮的地方特色,也构成了太原锣鼓在太原民间社火习俗中独占鳌头的地位和作用。
  太原锣鼓是太原社火习俗的灵魂,为太原人所乐道。太原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这种传承极久的民间社火活动步入它有史来的黄金时代,先后在“首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开幕式和“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上,大显身手,声名远播,风靡全国,被誉为“中国第一鼓”。
  跑场秧歌和划旱船
  跑场秧歌是太原闹红火中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清之季年开始搬上舞台。但是进人舞台后,并没有影响它在正月十五的红火热闹中舞之于街巷,歌之于乡间的表演形式。即使是在今天的民间传统节日里,我们看到的旱船队中的人物造型“打渔杀家”、“刘三推车”、“刘海砍樵”、“白蛇许仙”等等,边走边舞边歌边唱,都是跑场秧歌以划旱船来进行街头表演的一种形式。
NO16. 平遥民俗表演-抬阁
将铁杆固定在抬杆上端,抬杆周围用莲花、彩云等各种道具装饰起来,再将三四个扮演各种戏剧人物和神话故事的男女小孩固定在铁杆上,由成年男子抬着,在行进中表演。内容有50余种,其中包括《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富贵图》、《火焰驹》、《断桥》、《虹霓关》、《起解》、《百花亭》、《盗灵芝》、《下河东》《拣柴》、《苏护送女》、《双吊孝》、《黄河阵》、《祥麟镜》、《反棠邑》、《狐狸缘》、《凤仪亭》、《血手印》等。
NO17. 岢岚县民间的捏油灯
在山西晋西北的岢岚县民间,从正月初十至二月初二,人们在几个晚上都要点油灯。村乡里,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欢声笑语,一派欢乐景象。
  岢岚县人捏灯盏,是用面捏,所用面,有荞面、糕面数种。捏荞面灯盏,要捏成形后放在笼屉中蒸熟;糕面,即软黄米面灯盏,是在做成蒸熟的素糕后才捏成灯形。
  岢岚灯盏,式样很多。最简单,最普通的是捏成单灯。这种灯,光捏底座,呈圆台形,然后,再捏底座上面的灯盏,为酒盅形状。这种灯盏,中间有柱形灯口,侧于边上,可插灯芯,周围是储存燃灯油的地方。
  当地妇女在捏灯时,要求捏得越薄越好,当地人的说法,提得超薄,生下孩子眼皮就薄,而且机灵。当地人捏灯,要把灯口捏出角,借以表示月份。这种灯盏内燃烧的灯芯,有用棉花捻成捻子的,也有用龙须裹上麻纸燃烧的。
  为了使这里的灯造型好看,当地人还往往把灯旁捏成各种人物或动物做为装饰。或驮、或衔,各种姿态都有,活灵活现,生活气息浓郁。当地人捏成“满炕炕”,造型是活泼的小人手连手围住一盏灯,这里还有要求,这小人的人数要与自己家里的人数相等才成。这种油灯,常常点在炕上,祝福全家幸福,平安。
  “看米老婆(汉)”,是捏成老汉或老婆抱灯,笑逐颜开地坐在米缸上,表观出对于丰收的喜悦。“水鸭子”和“饮马汉”,往往按当地习俗,要放在水里漂浮,意在祈祷风调雨顺。“牛槽灯”,放于牛棚内,意在保佑耕牛健壮,日渐兴旺。猫灯,置于猫常出没的地方,以此来镇鼠害。
  岢岚人点灯,内涵较宽。正月十五点灯,意在驱除鼠害,正月二十小添仓,二十五为大添仓,点灯意在来年粮食满囤,衣食丰足。添仓节点灯,还要打灰窑,灯下为五谷,灯形是肥猪,灯下五谷,如果那一种发芽率高,就说明这种粮食当年要丰收,农民就要选育这一品种。“二月二”龙抬头时,也要点灯,这种灯,是专为羊群“小羊增多,大羊肥胖”而点。
  每次点灯,奇岚人有偷灯戏耍习俗。孩子们在这几天偷灯特别活跃,偷灯色彩神秘,且为家长所默许,家家户户如此。为应付这种情况,当地人灯盏要富裕,避免被偷走后再没有备用灯盏。
  总之,岢岚人点灯非常有趣,常常让人欢欣不已。 
NO18. 平遥民俗表演-旱船
用竹条、木条、彩绸编扎成彩舫,四周用绸缎围合,面用木条、绸缎搭篷。表演时以吹鼓乐伴奏,一人乘船扮演女子,用彩带系船驾于肩上,假脚盘坐"船"中 ,似乘船状而行走。另一人扮船夫,持桨在前划引 。内容多为古代戏剧中与船有关的故事、有《打渔杀家》《许仙游湖》、《秋江》等。船上装有花灯 ,点燃蜡烛,在夜晚表演尤佳。
NO19. 耍孩儿
也叫咳咳腔。是大同、雁北地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戏。约起源于元代,角色分红、黑、生、旦、丑五行。以板胡、笛子为主要伴奏乐器。音调旋律欢快活泼,婉转嘹亮。唱曲以正板和慢板为主,既有固定曲牌,又灵活多变。它吸收南罗腔和吹腔等古典曲调,又从晋北道情、晋剧中获取了丰富养料,使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多彩。唱腔发声利用后嗓子,先咳后唱,叠褶反复,浑厚有力,独具风格。表演上吸收了民间舞蹈动作,更接近于生活,处处洋溢着乡土气息。传统剧目有《狮子洞》、《千里送京娘》、《打佛堂》、《赶脚》等。
NO20. 朔州民俗垒旺火
山西朔州盛产煤炭,煤炭在朔州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朔州考古证实:在古代煤炭就已渗透到选先民们的风俗民情之中,其中生旺火就是朔州地区的一种风俗习惯。
  朔州地区每逢春节除夕和元宵节,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老乡们叫它旺火,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之意。里面放柴,外面披彩花,贴上大红字条,上写“旺气冲天”等字。单等午夜十二点,鞭炮齐鸣之时,将旺火点燃。点燃后,火苗从无数小孔中喷出,状若浮图,既御寒,又壮观。大人孩子围起一圈,有的做游戏,有的放鞭炮,男女老少都要来烤火,以图“旺气冲天”。孩子们也可以走街串巷观看评论火堆大小,谁家的火堆大,着的旺,谁家的旺气也大。
  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旺火之风俗习惯,在朔州地区又有发展。不但在过年时生,就连平日办婚丧大事或者重大节日时都生旺火,有的是在冬季为了取暖,比如冬季或正月里室外唱戏,就生旺火,让观众烤旺火;有的是在夏季以图吉利比如:农村人们在结婚时生旺火,新娘绕着旺火转,类似南方的“跳火盆”。在朔州旺火规模之宏大,造型之讲究,当以怀仁旺火为最。它有四大特点:一、选煤精良。在元宵节前预选优质原煤,精心切割成整齐方块;二、造型美观。必须聘请高明师傅将旺火垒成底小、肚大、顶尖、内空的宝瓶形状,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燃烧净尽而旺火不塌;三、逐年增高。为了达到一年胜似一年之喻意,要求垒砌旺火时,每年都比前一年增高一些,具体增高的尺寸大小,则由主人心中的期望而定;四、规模庞大。每年怀仁县内街道都要垒砌五六十座巨大旺火,其中最大者用80吨煤垒成,高达十余米,可谓规模庞大。每逢元宵佳节华灯初上,这些旺火全部吐出长长火舌,直舔大地苍穹,红光耀眼,灿烂辉煌,恰似一条条吞云吐火的飞龙,激游在锦绣人寰之中,给人们带来“吉祥如意”、“发家致富”“万事如意”的预兆。因此,方圆百里的人潮都要赶来观看旺火,有的人还围着最大的旺火正转三圈,反转三圈,以图来年万事如意,平安吉祥,心想事成。朔州旺火,是民俗胜是民俗,它就象发展中的朔州经济一样,年年兴旺,蒸蒸日上!
NO21. 灵丘人踢毽子
    踢毽子这项活动在我国民间早有流转,但是,作为一地风俗的,却并不多见。
  山西省的灵丘县,踢毽子的活动却颇为盛行,灵丘县的踢毽子已经成为当地民间的一项传统的体育活动。县内有这样的民谣:“杨柳青,放空钟(空竹),杨柳死,踢毽子”。由此可见,这项体育活动在灵丘县的民间很普及,而且是冬季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
  我国的踢毽子始于何时,无从考究,但在汉代时就已经流行了。唐代释道宣《高僧传?佛陀禅师》中记载:在五世纪末,北魏有个和尚佛陀禅师,在路过洛阳天街时,见十二岁的少年慧光在井栏上踢毽子,一连五百,众人围观欢呼。在汉代的画像艺术中就已有踢毽子的形象,可见踢毽子的活动早在两千年前就盛行了。
  灵丘县的踢毽子活动始于何时,无从考究。但是,灵丘县是个古老的县份,这个县的县名就是由于在县城内埋有春秋战国时期的赵国国君,“胡服骑射”的国王赵武灵王的骨殖,存有赵武灵王的坟丘而得名。在这个古老的县份里,传统的踢毽子活动的历史一定也是很久远的。
  作为民间冬季体育活动,踢毽子可以使腿、脚、臂、腕、手、眼等身体各部位得到锻炼,增强人的体质。毽子分毽铊和毽羽两部分,毽铊多用铜钱或圆形的铅锡、铁片制成,毽羽多用翎毛、鸡毛、羊皮制成。踢毽子的套数已多达十七种,踢、把、丁、拐、鼓(过海)、拦子(拖抢)、站、端、骗、二板、漏窟、顶灯、点灯、翻终、开弓等。踢毽子活动的优越性还在于这是一种全身运动,需要场地不大,室内、室外均可进行,运动量还相当大。而且毽子的制作简便易行,不需要花多少钱。踢毽子活动,不分男、女、老、幼皆可进行。
  冬季来临,在灵丘县境内便可看到青少年结伴成群,在校园内,街巷里,场院里踢起毽子来,他们一边比谁踢得次数最多,一边看谁踢得花样最多,活泼而又愉快的欢声笑语在青少年中朗朗升起。踢毽子,在冬季其它体育活动不易开展的情况下,这种民间体育活动会独占鳌头。
  踢毽子活动,除春冬季外,其它季节也是随时可以进行的。只不过,在灵丘县境内作为民间风俗流传甚为广泛。 
NO22. 自古恒山佳话多
恒山在山西省东北部,主峰在浑源县城东南,海拔2017米,高度居五岳之冠。恒山有108座山峰,从北东向南西延伸,绵亘300里,很像一队正在行进的队列,故清朝学者魏源以“恒山如行”来概括恒山的这种气势。恒山重峦叠嶂,林木幽深,一登恒山主峰,便倍感静谧清幽,一切尘俗,尽皆脱去。所谓山深有“静气”,正是恒山的风景特色。
    恒山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多与山体相关的神话传说。山上的果老岭据传与八仙之一的张果老有一因缘。果老岭由一块接一块的青石连接而成,非常像人工铺设。表石上有许多 自然形成的小石坑,酷似人的脚印和毛驴的蹄印。相传张果老曾经倒骑着一头小毛驴从恒山上天, 当他经此岭时,因坡陡路滑,不能前进。张果老无计可施,只得仰天长叹一声,下来手牵毛驴步行而过。这斑斑石坑,据说 就是当年 张果老拉着驴子爬坡的痕迹。
    在果老岭 的东侧,有一座万仞险峰面西而立,直插云端,这就是恒山的一处胜景——“舍身崖”。每当日落之时,瑰丽的晚霞辉映着诡奇万状的险峰怪石,奇光异景,色彩缤纷,令人赞叹不已。
    关于这美丽 如画的 “舍身崖”,还流传着一个悲壮动人的故事。
    相传古代浑源城里有一个美丽的少女。一年夏天,她年迈的母亲得病,少女就和嫂子一道上恒山为母亲 采药。不料刚走进幽深树林,便撞见了一只恶狼。只见恶狼张开血盆大口,朝她们扑过来。就在这危急 时刻,有一个年轻 人听见姑嫂二人的呼叫声,就从后面赶来 ,挥舞木棒,赶跑了恶狼。姑嫂二人非常感激,连连向青年 道谢。言谈之中得知这个青年 是在恒山修庙的画匠。少女见他容貌英俊,言谈举止又十分稳重干练,不由产生了爱慕之情。好心的嫂嫂看出了小姑的心思,就在一旁穿针引线,帮助小姑与画匠定了终身。
    谁知好事多磨,祸从天降。浑源县的少爷久闻少女美貌出众,便要娶她为妾。而少女的父亲也嫌贫爱富,贪图县太爷家的钱财,又是打,又是骂,逼着女儿进火坑。少女无法忍受,连夜逃离家门,上恒山去寻找画匠。贤惠的嫂嫂怕小姑发生意外,也急忙跟随上山, 暗中保护小姑。
然而,不幸的是, 少女跑遍了恒山山岭,也不见画匠的身影。这时, 知县的少爷又率领家丁追来。眼看着如狼似虎的家丁们步步逼 近,少女心一横,就从这万刃峰顶跳了下去。嫂嫂赶到崖顶,不见小姑踪影,四处寻找,不料一失足也跌入崖下。姑嫂二人的事迹感动了北岳山神。北岳山神施展神法,使少女化为百灵鸟,嫂嫂化为找姑鸟,日夜形影不离,飞绕此山,凄凉的叫声不绝于耳。“舍身崖”便由此得名。
    舍身崖北面是飞石窟,它有一件与帝舜有关的逸事:相传帝舜北巡至恒山, 正准备登山设祭,恰遇大雪纷飞,挡住了去路。于是,帝舜就在山下遥祭。突然,一块巨石从山顶掉到帝舜面前。据说 那块巨石就是从这里飞出去的,而这石窟就是 巨石飞出后留下的印迹,因此命名为“飞石窟”
    飞石窟内南侧,伫立着一座二层小亭,绿瓦红柱,名为“梳妆台”。传说每天清晨,恒山掌管土地的女神后土夫人披着薄雾轻云走进梳妆台,开始 晨妆;傍晚,又用从“石脂图”采来的朱色石卵研制的胭脂,在这里进行晚妆。
    从飞石窟朝东望,有一山花盛开的深谷,叫紫芝峪。传说古代紫芝峪下埋藏着一只聚宝盆,上面长满了葱郁的青草,一个勤劳的牧羊少年每天来割 也割不完。后来,山上贪心的老道窥出秘密,偷偷挖出来想藏到寺中据为已有。牧羊少年与老道力争时,失手将聚宝盆摔得粉碎,散落到山中。 从此,恒山遍地奇花异草,成了百药荟萃的聚宝盆。
    瑰丽的恒山风光 ,自古以来吸引了无数游 人。周成王、赵襄子、秦始皇、北魏道武帝、太武帝、隋炀帝等帝王都 曾登临游览,并挥毫留下了祭文。许多文人墨客游览之后,吟诗作赋,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篇章。如今恒山已成为著名的游览胜地。每到夏秋季节,山花烂漫,空气新鲜,游人络绎不绝。攀登恒山主峰,极目远眺,河水如带,田园棋格,山势逶迤,云絮飘缈,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NO23. 忻州婚俗
    婚姻是人生仪礼中最隆重的大事,它标志着一个人告别青少年时代,进入成家立业、发展家族的重要阶段。所以,婚礼向来为人们所重视。忻州一带的婚礼在遵循古代“六礼”的同时,经过时间洗礼,逐渐趋于简约,有着该地区的特色。
  忻州地区结婚程序大体有四个步骤:议婚、订婚、成婚、回门。
  议婚,是男女婚姻的最初阶段。旧时“无媒不成婚”,男女双方不能见面,全凭父母意愿,而能否成婚完全取决于“合婚”的结果。后来,又增加了相亲,方法是由介绍人带上男方到女方家看女方的容貌、身材。女方的父亲,或女方自己与母亲有时也去男方看看房屋、住室,打听其社交人缘。合婚既成,两家则择吉日互换庚帖。双方各备红书庚贴,上面重新写明男女各方出生的年月日,互相交换,表示信守不渝,当地人俗话是女方“有主了”。发展到后来,由于人们破除迷信,去掉了“合婚”这一环节,“换贴”这道手续也同时免除。
  订婚。旧时订婚的核心内容是门当户对,对年龄的大小并不在意。一般15岁前订婚,甚至五、六岁就订了亲,有小男孩聘大媳妇,也有大女婿娶小女孩的,但通常是女的比男的大。订婚时,男家要给女家送彩礼、送大钱,旧称“纳聘”。一切礼品由女家指定。如保德、河曲一带彩礼名目有“三盘两对”,即三副项圈、两对手镯;“花红彩礼”,即红布、蓝布各一丈二尺;“生米猪卷”,即一斗白米、一斗绿豆、一斗红枣、白条猪一口,馒头24个,还有用红纸裹封的银洋。而女家给女婿的只是象征性礼物,如帽一顶、靴一双,“硬腰子”一个。解放前一般贫苦人家给不起彩礼,不得不典房卖地,债台高筑,以至一辈子不得翻身。保德城关附近还有一种习俗叫“西瓜月饼吃三年”,就是在订婚后三年内,每逢中秋节,男方用食盒抬着上好大西瓜四个,大小月饼垒成一塔送给女方。河曲一带在婚前要给女家送二斤面炸的油饼24个,油糕 120,羊一只,猪一口,酒两壶,女家回油饼两个,糕一个。
  成婚,又叫娶亲。男女双方到了当地认可的婚龄,男女双方就协商结婚的日子。一般是男家先请阴阳先生选择日期,由介绍人拿上礼物通知女家,一般女家都同意男家的日期。但细心的女家还要另请阴阳先生兑日子,看有无“妨忌”。在保德一带,腊月二十三以后就可以不择日子,任选哪一天都行,谓之“赶乱岁”。
  娶亲。婚期确定之后,双方就着手准备,先通知亲戚朋友,一般家户都要订花轿、请乐工。娶亲这天新郎乘花轿,穿礼服,十字披红,由伴郎陪着鼓乐前行,去女家迎亲。贫穷之家雇不起轿子,就用毛驴去接新娘,俗称“明搬”。有的地方因山路遥远,崎岖难行,就用“骡驮花轿”这种特殊的交通工具娶亲,即把一乘长轿绑扎在两根杆中间,两头骡子一前一后驮着,由身着黑衣,头缠白毛巾的“骡夫”赶着牲口,既稳定安全,又节省人力。送亲的人当日不回。迎亲队伍到达女方后,代县一带由新娘的弟弟出迎,给新郎头上“插喜花”。新郎进院后要品茶,吃干果点心,叫做“待女婿”。河曲一带待女婿是让吃“小饭”——四碟小菜和挂面、烧酒。食毕,催新娘上轿,新娘头戴凤冠,身着霞帔,腰系玉带,面罩红绸盖头,随新郎出门。这时新娘哭哭啼啼,母亲泪水满腮,母女难分难离,甚至抱头痛哭。女家趁此提点小条件,习惯上叫“养女头一炸”,男家给点钱、面粉或肉,叫做“离娘费”,“离娘面”、“离娘肉”。时过午后,新娘上轿启程。迎娶的队伍回到家附近,先放鞭炮.然后大门前点旺火。娶亲者将送亲者请入室内款待,新娘下轿不能踩泥,由送亲者扛着或倒毡步入院内。新娘进门时,与婆婆同龄的婶姆、大娘要向婆婆脸上抹黑,向新娘脸上抹红。在岚县一带是给公公脸上抹黑,以图吉利。拜堂时按“里三堂,外三堂”的次序排列,先拜天地,再拜祖宗,而后父母,再及同族尊长、亲朋,不能随意颠倒。拜毕,新郎新娘进入洞房,新娘面墙而坐,新郎为其揭去蒙头红纱。有的地方把新娘头上带的一枝花,插在洞房的最高处,民间歌谣有“墙上插花花,当年抱娃娃”,“插得高,养得早,明年生个胖小小”。在河曲一带,新郎挑了头盖之后,要给新娘梳几下头发,然后用婆家新给的簪子将抓髻改梳成网子头,俗称“上头”,表示这位女子从此以后就是他的媳妇了。接着要用八仙桌斗中的弓箭向洞房四角空射,认为可以赶走凶煞晦气。新娘要在一块红布上用尺子量一下,用剪子剪一下,意寓婚后能缝善织,会过日子。洞房内忌孕妇、寡妇进入。晚间耍新娘,闹洞房,俗称“三日之内没大小”。整个婚礼喜气洋洋,热热闹闹。
  回门。婚后第二天,有的地方是第五天或第九天,新郎新娘回到女家,新郎要跪拜岳丈家尊长,俗称“认大小”。保德一带小舅小姨要耍笑姐夫,多是给饭食里特别的多放一些调味,如辣椒、醋、花椒等。还要给新郎吃一顿饺子,叫“捏嘴扁食”,以防止女婿说不好。当天新郎新娘必须返回男家,不得在娘家留宿,称为“打来回”。至此婚礼的全过程才告结束。
NO24. 佛教开光
    什么叫开光
    如果说这一尊佛菩萨形像,请一位法师来给他开光,他就灵了,不开光他就不灵。因为有很多人找我去开光,给佛菩萨开光。我就老实告诉他,你不要供养佛菩萨了,他问为什么?我叫他灵就灵,叫他不灵就不灵,我比他还灵,你供养我就好了,你供养他干什么?你想想对不对?这叫迷信。所以我也可以去装模作样比划比划,我帮他这一比划,他就灵了,你们想想,我岂不是比他更灵吗?连这一点都想不通,那你是愚痴迷惑到极处。一个头脑冷静聪明人一看就恍然大悟,就明白事实真相。我说替佛菩萨开光,他就灵,这是欺骗众生,你们未免也太愚痴、太糊涂了,那有这种道理!所以开光是宣说这个佛菩萨代表的意义。譬如说供养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代表的是慈悲,把菩萨大慈大悲救度一切众生这个本愿宣说出来。我们供养佛菩萨,供养观世音菩萨,就要效法佛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这一种悲愿。所以见到观音菩萨的形像,听到观音菩萨的名号,就把我们大慈悲心引发出来。我们对于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要以大慈大悲,真正去爱护、关怀、帮助,这是这一尊名号,这一尊形像开发我们自性慈悲的光明,这叫做开光。所以是藉佛菩萨名号,开发我们自性的光明;藉佛菩萨的形像,启发我们自性的光明,是这个意思。决定不能搞错,错了,那你就迷信。迷,决定不能解决问题,唯有智才能解决问题。这个是学佛不能不知道的。
NO25. 山西境内民间祭灶节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民间称为过小年,是祭祀灶君的节日。
  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记述春秋时孔丘言行的《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话。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说为门、井、户、灶、中雷;或说是行、井、户、灶、中雷)。祭灶时要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要陈列鼎俎,设置笾豆,迎尸等等。带有很明显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迹。
  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说。后来又衍生出许多说法。中国道教兴盛之后,曾借《经说》之论,将灶神说成是一位女性老母。“管人住宅。十二时辰,善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旦,记人造诸善恶及其功德,录其轻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书”。后来就发展成了既有灶君爷爷,又有灶君奶奶之说。在不同的地区里,灶君夫妇又由不同的人选来充当,同时伴随着当地流行的民间传说故事。
  古人祭灶的日期,历来说法不一,有正月、四月、五月、八月、十二月等等。在我国封建社会里,诸教并存,神灵之数高达万千之多,民间习惯一概敬之。可能是为了简化统一,易记易行的缘故,把灶君每月上天禀报一次的说法,演化成了每年上天一次。并且把时间固定在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这一天,也就成了传统的祭灶节日。
  山西境内,绝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三日祭灶。只有榆社、文水、黎城、阳城等少数地方是腊月二十四日祭灶。
  灶君神像,贴在锅灶旁边正对风匣的墙上。两边配联多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下联也有写成“回宫降吉祥”的。中间是灶君夫妇神像,神像旁边往往画两匹马作为坐骑。祭灶时要陈设供品,供品中最突出的是糖瓜。晋北地区习惯用饧,是麻糖的初级品,特粘,现在统称麻糖。有“二十三,吃饧板”的民谚。糖、饧之类食品既甜又粘。取意灶君顾了吃,顾不了说话,上天后嘴被饧粘住,免生是非。供品中还要摆上几颗鸡蛋,是给狐狸、黄鼠狼之类的零食。据说它们都是灶君的部下,不能不打点一下。祭灶时除上香,送酒以外,特别要为灶君坐骑撒马料,要从灶台前一直撒到厨房门外。这些仪程完了以后,就要将灶君神像拿下来烧掉。等到除夕时再设新神像。
  古俗有“女不祭灶”的说法,祭灶往往是男人们的事情。近代却多数由家庭主妇来充当祭灶的角色。
  民间传说,灶君爷上天专门告人间罪恶,一旦被告,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在《太上感应篇》里,又有“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的记述。司命即指灶君,算为一百天,纪指十二年。在这里,重罪判罚又增加到减寿十二年了。所以在祭灶时,要打点一下灶君,求其高抬贵手。
  在晋北地区流传着“腊月二十三 、灶君爷爷您上天 ,嘴里吃了糖饧板,玉皇面前免开言,回到咱家过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的民歌,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家,清理箱、柜、炕席底下的尘土,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等等。
  晋东南地区民间流传着两首歌谣,其一是“ 二十三 ,打发老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锡器;二十八,沤邋遢;二十九,洗脚手;三十日,门神、对联一齐贴”。体现了时间紧迫和准备工作的紧张。
  其二是一首童谣:“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反映了儿童盼望过年的欢跃心理。
  在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 ,狮子滚绣球 ,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也有各种戏剧故事,民俗有“大登殿,二度梅,三娘教于四进土,五女拜寿六月雪,七月七日天河配,八仙庆寿九件衣”的说法,体现了民间对戏剧故事的偏爱。有新媳妇的人家,新媳妇要带上自己剪制的各种窗花,回婆家糊窗户,左邻右舍还要前来观赏。
  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要蒸花馍。大体上分为敬神和走亲戚用的两种类型。前者庄重,后者花梢。特别要制做一个大枣山,以备供奉灶君。“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这往往是民间女性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一个花馍,就是一件手工艺品。
  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 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 牛似南山虎 、马如北海龙”;“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腊月二十三以后,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吕梁地区讲究腊月二十七日洗脚。这天傍晚,婆姨汝子都用开水洗脚。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们也要帮她把脚擦洗干净,不留一点污秽。民间传有“腊月二十七,婆姨汝子都洗脚。一个不洗脚,流脓害水七个月”的俗语。
NO26. 关公文化节
  关公故里运城每年金秋十月都要举办大型旅游节庆活动——“关公文化节”。每年关公文化节都将举办精彩纷呈、声势浩大的开幕式。届时,将举办庄严肃穆、气势恢宏的“金秋大祭”、设祭坛、齐三牲、鸣古乐、着古装,其独特的形式和浓厚的气氛,将满足您朝拜的心愿。此外,还将有多次出访国外,令国际龙人倾倒的天下第一鼓的绛州鼓乐和参加第七界亚运会并幕式的绛县“飞龙“等文艺表演,它将让您领略关公故乡的民间文化风采和关公文化的底蕴。
NO27. 山西境内“谷神节”风俗
正月初八日,称为谷神节。
  春秋时代,古人曾以“木星”的运行规律纪年。由于木星11.86年运行一周天,接近于十二年,古人便将周天划分为十二次,木星每年行经一次,都有特定的名称。所以把木星称为岁星。
  我国道教发展后,受“岁星纪年”的影响,认为每年有一个值岁的神灵,职权很大,称为太岁。以十二地支为序,每十二年循环一次。扩散到民间,由“太岁头上不能动土”,演变成了土地的主人,当然也就是农业丰欠的主宰了。所以每逢谷日,民俗要进行祭星活动。
  晋北地区的祭星活动,讲究在天地神位前面,燃灯七盏,烧香、焚表。
  晋东南地区的祭星活动,一般是在院内向北设案,上置米面做的饼灯九盏,另置茶水九杯,进行祭奠。
  也有的地方,习惯全村会祭。集体筹集祭品、天香、焰纸,在公共场所设灯祭奠,祈求岁星,保护农业丰收。
  由岁星保护农业丰收,引申为保护众人安福。旧俗,和尚、道士要为附近民家赠送祥疏。民家则在初八日,到寺观上布施。僧道再回以果饼。至今,五台山仍有一些信佛教者,在初八日上布施,祈求保护。
  谷神节,民间还习惯祭祀五谷神,或是到后土庙祭祖拜神。是日太阳出山时,取五谷杂粮各一份,在田间地头,迎日扬洒,意喻五谷丰收。
  民间取八字的读音,将正月初八日演变成了敬八仙节。八仙即民间传说中的李铁拐、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八位神仙。因其不畏强权,藐视富贵,经常深入民间,解危济困,深受劳动人民喜欢。这一天,民间习惯备佳肴水果以祭祀八仙。
NO28. 面塑艺术
史料记载: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可谓是历史渊源流长,早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也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科。就捏制风格来说,黄河流域古朴、粗扩、豪放、深厚;长江流域却是细致、优美、精巧。
    
    面塑艺术的特点是“一印、二捏、三镶、四滚”(泥塑的步骤),还有“文的胸、武的肚、老人的背脊、美女的腰。
    
    面塑实际上是馍,用糯米粉和面加彩后,捏成的各种小型人物。主要出现在嫁娶礼品、殡葬供品中,也用于寿辰生日、馈赠亲友、祈祷祭奠等等方面。农家把已蒸好的各种面塑花摆在诸神前,其中猪头形面塑俗称“大供”,另外还有花模、花果模、礼模、馍玩具等。制面馍的工具十分简单:白面、剪刀、菜刀、梳子、红枣、花椒等物,只要掌握好发面技术,按照式样进行捏制,那么一个鲜活的面模形象就会脱颖而出。”
    
    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据文献资科,汉代早已有面塑的记载,宋代《梦粱录》中曾记载着把面塑用在春节、中秋、端午以及结婚祝寿的喜庆日子。在陕西、河北也有把面塑称作“面花”和“年模”的,并将这古老习俗一宜贯穿于节庆日子的始终。从年三十到正月十五,乡村中到处可见互送礼馍的欢快场面。在陕西关中东部妇女几乎人人都是制作礼模的高手,其申尤以年长的妇女技艺更是高超。 
 
NO29. 晋商社火节
晋商社火源远流长,是由旧农村祭祀社神( 土地神 )时所演的社戏和春节元宵节期间民间闹红火的文艺演出活动演变而成。晋商社火源于秦汉百戏,随着晋中商业的繁荣,晋商对社火活动有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规模 、内容、档次有了很大提高。
  现在除了重大活动外每年元宵节期间为社火的固定日期,要在街道和广场挂彩灯、搭彩车、进行各种演出和街头文艺表演:抬棍、背棍、旱船、高跷、舞龙、抬花轿、民间八音会、晋剧、秧歌等,可谓集民间艺术之大成,融民族精华于一炉。  
NO30. 平遥古城文化节
平遥古城是我国现仅存的四大古城之一。一九八六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九九七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考查后把平遥古城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每年的6月都将举办“平遥古城文化节”,文化节期间将为中外游客举办大型的民间文艺表演、古玩鉴赏,同时举办经贸洽谈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平遥古城旅游活动。
NO31. 窑上窑
窑上窑俗称"天窑"。在窑后侧部位,先向下垂直打挖如井洞,深约10尺,再平行向窑侧方向打挖约6尺,即窑与窑中隔厚度之中间部位,然后一直向上打挖,测量其高度已超过窑顶8尺,再平行向前打挖,直到窑洞顶上之端部位,开避天窑一个,其宽、长、高度如前所述底窑状。另在天窗前方,即窑洞上方之崖壁处,开设三五个小洞口,平时植草物掩盖,使之不易发觉,平时亦可存放贵重财物,遇有战乱,家人可以躲避,若土匪之类在院内嚣张走动,则可利用掩蔽小洞口,作为射孔,持枪射杀之。被射杀之匪徒,尚不知子弹从何方而来,纵然被其察觉,实亦无可奈何,一如前述水火不能攻,人亦不敢上去,同样以保全性命。一般工程也不邀请亲戚邻居相互帮忙,因这些设施不能假借别人之手,以防不测。如此所费不多,惟在时间上甚慢,有前后旆工达两三代的。
NO32. 打平伙习俗
地处晋北的保德、五寨等地有一种淳厚稚朴的风俗,叫做“打平伙”。
  当秋后明月当空的夜晚,或是平日阴雨连绵的日子,人们闲着没事,就走家串户,结伴拉伙,打扑克,下象棋,侃闲话,或讲故事,唱北路梆子。这时,偶然有一人提出“咱们打一回平伙吧!”屋子里会立刻响起朋友们的赞许声。这时,马上就会有一个嘴快腿勤的人说:“我去办。”他走到村里养羊的家户,迅速拍板成交,不大工夫就会拉来一只又肥又大、“咩、咩”叫唤的绵羊或山羊,大家七手八脚宰杀完毕,把羊肉切成小块,放在锅里“咕都咕都”煮起来,主家还会在羊肉煮至半熟时加上葱、姜、花椒、胡椒、辣椒等调料,掌握好火候,用文火炖煮,肉香弥漫着整个屋子。这时,大家仍兴致勃勃地继续打牌,下棋,侃闲话,争论些邻里家常的事情。
  买羊钱怎样付呢?办法是把羊价按在场的人数平均分开,每人出一份钱。不参加的也可以自便,或退场,但那样做会被大家小瞧的。也有嗅到肉香,或听到喧闹声赶来探望的人,那么,愿者有份,凡进屋不走的都摊一份钱。钱收齐后,羊肉也就差不多熟了。于是,大家就围着锅,吃手抓羊肉。
  只有在这样的场合,在这样的氛围里,人与人的关系亲密无间,感情自由地交流,人们会忘却人世间的一切烦恼,忘记旧日的恩怨,达到返朴归真,浑沌天然的境界。没有人因为吃的少了点而日出怨言吗?不会的,谁要是说出这类的话,大家就说他不谙世事,不懂情理,没有大丈夫男子气!要是一只羊不够众多的人吃怎么办?只要心里愉快,吃得高兴,可再按前面的规矩,再煮一只羊,有时大家能从傍晚吃到第二天凌晨,仍然余兴未尽。
  这种大家摊钱,伙吃熟羊,就锅抓肉,不拘小节的吃法,正是黄土高原的风格。它既象原始人狩猎归来聚火而餐的遗风,又类似与此地毗连的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饮食特征。恐怕这些正是“打平伙”这一习俗形成的重要原因。难怪不仅在晋西北有,而且在山、陕、内蒙交界的广大地区也有这种习俗。
  打平伙的意义有这样几层,一是巩固友谊,增进了解;二是解开疙瘩,调解纠纷,某人与某人闹了意见,借打平伙凑在一起,大家帮助他们评论是非,重归于好;三是共商大事、同舟共济,村里有什么要办的事情,或是谁家遇到了困难,大家都会借此出生意,想办法,齐心合力把事情办好。而且晋北的人颇有股豪爽之气,议定的事情,说干就干,吃完羊肉,嘴一擦就开始了,谁也不会中途溜走。否则,大家说他不讲义气,不能同甘共苦,那么,下次打平伙就没份,或者要受到大家冷落。由此看来,打平伙的民俗意蕴真是丰富,在这里。原始的有饭同吃,有福同享的共产生活遗风和现实的人际关系有机结合为一体,天衣无缝。
NO33. 院底干井
整个大院,无法排水,是一难题,孰料在先人巧思之下,利用院一角,打挖一个干井,深约50尺,上圆细长,下渐宽大,形如喇叭状,用之储存雨水再多,入井后立即渗失,先人在缺水地带,想尽办法,不能使可贵的雨水为之流渗消失,于是不辞劳苦,利用骡马兽力,多次的前往四五十里以外垣之黄河边,挖取一种天然胶泥用来砌糊井底,以防雨水渗失。关于胶泥砌糊井底,亦有其相当之施工技术。乃是先将大喇叭形井底之四周土壁,高度约20尺之范围内,以及井底部位,巧妙地挖顾无成小洞,小洞上口圆大,底部细深而尖小,约8寸,小洞口与小洞口之间隔距离约3寸,完成后,状似蜂窝。再由河边运回之胶里加水调制成足够使用之泥巴丁,泥丁胶粘无比,状似台湾的大号麻竹笋,其长度、大小形状要与井底之小圆洞完全吻合。一切齐备之后,将井底小洞,泼之以水使其润湿,再将泥巴丁涂水滑湿,然后,双手持西,对准坑洞,用力猛冲,使泥丁嵌入坑内,如是一一如法炮制,再以胶泥将泥丁帽相间之空隙,糊砌相连,厚约三数寸,使其根深牢固,永不脱落,是则滴水不能渗失也,达到储存用水之目的。同时天然雨水,经过深井地气之储,清凉甘甜,甚是绝好,井口覆以木盖,留置纲绵,雨量过多时,则井水上涨,及井中黄土部位,即可随之渗失,不致辞满溢为患,三数年淘井一次,使其清洁,其是绝妙已极。  
NO34. 平遥民俗表演-娶亲
古时,境内婚姻与海内皆同,多行"六礼",即纳采( 送礼求婚)、问名(询问女方名字和出生日期)、纳吉(送礼订婚)、纳征(送聘礼) 、请期(议定婚期)、亲迎(新郎亲自迎娶)。延及清代, 境内对"六礼"的沿用已不完备。子女成人后,择偶由父母作主, 媒妁通言。讲究门当户对,重视生辰八字 。由懂周易八卦的先生推演双方生辰克合,相合者便商议订婚、聘礼等事宜 。现在,城内及近郊农村,娶亲多用小卧车 ,农村多用花轿 ,也有用卧车者。新婚前一日,女方给男家送嫁妆。新婚第二日,女家宴请女婿。
NO35. 平遥民俗表演-背棍
挑选俊秀男女孩童 ,年龄6岁左右,经精心化妆打扮后,绑在铁棍上端,下端绑在强壮男子背上。背棍者在行走中,根据背上的孩童扮演的戏剧故事及人物,配合锣鼓点 ,迈出各种舞蹈步伐 ,使孩童不由自主地相应摇摆表演。形式有单人背棍、双人背棍、三人背棍。
NO36. 朔州民俗骡驮轿
“骡驮轿”迎亲的热闹、喜庆场面,又激起了都市人们的“怀旧”心情。“喜轿”也称“花轿”是旧时婚嫁礼仪性的交通工具,以表示新娘是“明媒正娶的原配夫人”。喜轿有一至五乘之分,为四人抬、八人抬不等。。朔州平鲁一带至今还保留着“骡驮轿”的特殊交通工具,即两头骡子一前一后驮着一乘三乘以上的花轿。“所使用的两头骡子,是训练有素骡子,体质壮、毛色好、听“骡夫”的话。“骡驮轿”的花轿作功考究、木料结实、雕刻细腻、结构严谨;它同其他花轿最大的区别是结实牢固。“骡驮轿”的花轿装饰其图案皆具有喜庆吉祥和成双成对的意思,如双凤凰、双蝴蝶、双蝙蝠上下盘旋,两两相对组成,含有夫妻之间和和美美、相亲相爱之意;也有双鱼和双兔等,俗称“滑鱼急兔”。“骡驮轿”的花轿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部件是“轿杆”,它长而结实、架设在花轿两侧,“轿杆”两端绑有用上乘皮革做成的“达腰”,“驮”的力点就在这里。娶亲这天,“骡夫”最受人尊敬,他们身着黑色新衣;头缠白色毛巾,装束得精精干干。好的“骡夫”即使道路崎岖,他们也既能把“骡驮轿”赶得稳稳当当,又能使人不饱尝颠簸之苦,所以“小红包”往往新娘子送“骡夫”的必需品。
NO37. 踩青逛唱
过去每到春暖花开之际,大同城郊各乡多庙会,迎神唱戏。庙会期间,男女老少,前拥后挤,赶赴会场,各业商贩设摊叫卖,各种杂耍开场表演,城里人乘坐京轿车、四飞檐、二驴轿车、大马车等各种车辆,带上食品,喜气洋洋到达目的地。支起帐篷,撑开旱伞,逛庙会,买小吃,看表演。孩子们结伴嬉戏,捕蝴蝶,捉蚂蚱;姑娘们采鲜花,摘地椒,填充香囊。正午支起锅灶,生起火锅,饮酒行令,开始野餐,亲朋互相约请,格外热闹。看足玩够后,动身回城,回城时还有一场精彩的"越野赛",名叫"插车"。 
NO38. 晋剧
晋剧,原名中路梆子,它是在蒲州梆子孕育下产生的一个剧种,起初主要活动在山西省中部地区,即清代的太原府、汾州府及平定州所辖的各县。后来,由于发展迅猛,流传地区逐步扩展,社会影响越来越大,直至成为今天山西省戏剧的代表剧种——晋剧。
    关于中路梆子的起源,曾经是晋剧史研究工作者多年争论的一个问题。从我掌握的资料考证,中路梆子的起源应在清代咸丰年间为妥。因为在此之前,从大量舞台题所揭示的山西中部城乡戏剧演出中,主要为蒲州梆子、京都花腔班(今北京剧)和江南丝竹班(南昆曲)三种,根本未见有关“中路梆子”的记述痕迹。只是到了道光初年,被当时称作山西梆子的蒲州梆子再度复兴,所谓:“道光皇帝登龙廷,山西梆子又时兴”时期,蒲梆北上,来到了晋中、太原一带演出,不仅轰动了太原,而且也震撼了北京,这也正迎合了中路地区崛起的一批富商大贾们的娱乐要求,于是他们就以承包形式,邀请蒲梆班社在中路演出,这就是中路富商承办戏班的开始,但剧种仍为蒲剧。其代表班有平遥县的万和班、小平遥班,及介休县的吉庆班等。
    到了咸丰初年,蒲梆开始冷落下来,此时正值太平天国起义发生,义军一部于咸丰三年八月到达山西平阳府(今临汾市),其矛头直指清王朝的首都北京。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包括蒲剧在内的外地剧种,很少再来中路地区演出了,致使中路地区出现了一个戏剧活动相对空缺的时期,这对酷爱着戏的中路群众,尤其是富商们来说倍感失望,于是少数人便开始邀请赋闲文人、票友以及秧歌、皮影艺人等,组织研讨班子,拟创立自己的剧种。到了咸丰中后期,经过众多班子的努力研讨,终于在继承蒲梆音韵和锣鼓经点的基础上,结合中路秧歌等的唱腔特点,初步形成了中路梆子的雏形班社,并开始试点演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榆次黑店班和祁县三庆班,参加艺人,除了滞留的蒲梆艺人、秧歌及皮影艺人外,还有吹鼓手、店员、矿工、票友等。
    到了同治初年,山西社会秩序好转。新型中路梆子的出现,也受到了更多富商财主们的亲睐。于是以祁县城城金财主为代表的太谷、榆次平遥、孝义、介休等地的财主们,先后成立了上、下聚梨园班、四喜班、四兴班、四庆班等班社,他们在演出实践中,互相学习,不断改进,使唱腔及文武场面日趋完善;又学习外地剧种管理班社的经验,使戏班逐步走向了正规化。戏班人员,除文武场保留中路籍艺人外,其他演员大都以高薪从蒲州聘来,所以民间有:“祁太镏子,蒲州丸子”的谚语。其次,大商家还修建戏房院,购置苏杭刺绣行头,增添运输车辆,制定演出计划。如戏班自负运输,每个台口大都演出3天,每天上、下午,晚三开戏,戏班自办伙食。每年农历十月十五日垛箱歇班,艺人放假,次年正月再来组班。班主宏观领导,具体事物由承事人、掌班人负责。
NO39. 独特的山西风俗-怀仁旺火
山西煤炭资源比较丰富,它与当地人的衣食住行必然要发生各种联系。因此,煤的作用远在古代就已渗透到风俗民情之中,其中生旺火就是山西北部地区的一种风俗习惯。
  每逢春节除夕和元宵节,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名曰旺火,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之意。里面放柴,外面贴上大红字条,上写“旺气冲天”等字。单等午夜十二点,鞭炮齐鸣之时,将旺火点燃。点燃后,火苗从无数小孔中喷出,状若浮图,既御寒,又壮观。
NO40. 山西特有的习俗:平定元宵塔火
平定元宵塔火,亦名“棒槌火”,是山西平定县境内特有的习俗,元宵塔火,常常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观赏。
  元宵塔火,与元宵节直接相关。称之为“塔火”,要燃烧起火焰,而且要垒成塔形了。
  平定塔火,一般是在每年春节后,元宵节的前三天开始准备和进行。每当这个时节,平定县城内城外的街道上,铺面前,客栈前,所有朝街的工、商、兵、学等行业的门口,都要盘起一座塔火。就是街市旁的住户也不例外。在平定县的乡、镇、村庄里,大多数人家也要垒起塔火。这种塔火,用煤炭做燃料,燃烧时间长,烧红的炭火红焰鲜亮,气氛热烈。
  塔火,是用黄土合成的泥以及砖垒砌而成的高约一米五左右,用直径一般为五十厘米的木棒槌贴成圆孔形状,因而称之为“棒槌火”。这种塔火,一炉火要装一百五十到二百斤炭块。而且每天装一次。装好点燃后,燃烧的火苗就从这无数个圆孔里喷出来。。塔火的顶部,随着十二生肖的年份推移,用黄泥做成兔、猴、虎、马等生肖的造型。也有的用生铁铸成狮子、老虎、宝塔、元宝等造型。
  塔火的点燃,一般在每年春节过后的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随着正月十五闹红火的街头文艺活动和灯展的活动点燃,互相配合,相映成趣。平定也有时传着另一种民谚:“耍十七、闹十八、十九起来灰塌塌”之说。
  平定的元宵塔火延续多年,至今不衰,这与平定有质量优良的无烟煤供元宵塔火燃烧有关,也与民间正月十五闹红火的习俗紧密联系,点燃塔火是闹红火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更为让百姓奉为神明的,是当地流传的“女蜗补天”的传说,当地百姓把这种点燃塔火的活动,看成是对于“女娲补天”的一种炼石补天的补充。
NO41. 运城婚俗:抹黑与抹红
抹黑与抹红
  在运城地区的运城市、永济县、芮城县等地,流行着一种奇特的风俗,那就是儿子结婚时,要给父母抹红和抹黑。在儿子生下小孩以后,也要给小孩的爷爷、奶奶抹红或者抹黑。这种抹红或者抹黑,带有一种喜庆色彩。
  一般抹红或抹黑时,都由同辈人去完成,而不是由下辈、晚辈去给抹。同辈人抹时,男子给男子的同辈抹,女子给女子的同辈抹。
  这种红的或者是黑的颜色,一般都比较随意。比如黑色,常常是用手在黑烟熏成的黑锅底上抹一把,为了避免被抹者马上洗掉,还常常要在手上沾些油,在黑锅底抹一把,再给同辈的脸上抹上去。
  这种抹,常常是对方不太防备的时候进行的。比方说,张大爷的儿子结婚,李大叔前来贺喜,李大叔对张大爷说:“大哥,添喜了,你们家添人进口,喜事喜事。”就在说话中间,李大叔已经伸出带着黑的掺了油污的手,给张大爷抹了上去,趁张大爷不防备时已经完成了任务。
  无论是抹红和抹黑,都有着开玩笑、添彩、增加喜庆的意味。这种民情风俗,也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一般来说,富不喜外,穷不嫌乡,重男轻女,族村自卫,是五台人的特性。五台人心地善良,为人忠厚,但不善于交际。农村中,男子同男子之间,女子同女子之间,多结有数友,俗称攀干亲。凡攀干亲的,男子称朋友,女子称实弟妹,对方的父母则称为老干和干娘。亲朋见面,多不握手,常以笑脸待之,问话则以“孩子发结庄稼好”为主要内容。若遇生客,谦恭之态则为礼,不娴寒暄之词,但尚微笑相迎,给人一种憨厚的印象。
 
  跑场秧歌的最大特点是,群众熟悉,喜闻乐见,以简单的秧歌舞步,以划旱船的表演形式,以及独特的秧歌唱腔,在大庭广众之下民众同乐。
  秧歌与旱船这种熔舞台唱腔与街头表演于一炉的红火活动,一般由两人为一组,多组在一起进行表演。一人坐船(扮女性),上半身露在船中,并饰以假作的装饰腿足,盘膝端庄,上身不动。下半身,则以秧歌碎步,行走游动于场中。另一人扮作老船公,手持船浆,摇橹于旱船之前,巧做各种划船的动作。在这种街头村间的活动中,无论是什么传统剧中的什么人物和情节,除去唱腔之外,都要以船行的形式,秧歌的舞步进行表演。每当节日之夜,船船互相穿插游动,闪闪的船头灯,伴之以锣鼓的乐奏,民歌的娓婉歌声,以及围观观众的赞叹声、叫好声,勾面出一幅幅国泰民安、歌舞升平的民俗画面。
NO42. 铁棍、背棍、担棍、划棍
铁棍、背棍、担棍、划棍
  棍的民俗文艺活动,也是太原传统闹红火的主要内容之一,所谓“棍”,无论是极高的铁棍,一人肩背的背棍,两人肩抬的担棍,还是由四人抬起前后高低滑动的划棍,都是以棍抬人进行表演的一种民间文艺活动形式。只不过由其活动形置和形式的不同,而分别名之。
  铁棍,又称为抬铁棍,是一种较为大型的棍式表演形式。其底为上好硬木制成的矮桌,高二尺余,长六尺许,宽五尺左右,桌面下两侧一丈八尺长的抬杆一根。木桌中心以铁制的芯子,穿桌面插入桌面之下加以固定,上分三或者两股插座。表演者站立于插座的脚蹬上,身与丁字形铁撑齐,从下至腰间用白布裹紧固定。凡有三股插座的铁棍,可站立三位表演者,凡有两股插座的铁棍,可站立两位表演者。在这些表演者中,技艺较高的扮演主角,居中而高的铁架上,稍次者则分列较低的两侧。一般的铁棍高度为四米,抬起行走时达五米,但是,高而不危,表演者只有站的高,才能被远处的观众看见。
  在铁棍上进行表演的,多为十一二岁左右、眉清目秀、胆大心细的女孩子。她们分别扮饰古装传统戏剧中的巾帼英雄人物,较常见的有“穆桂英”、“白娘子”、“何仙姑”等等。早些年,铁棍上表演的也有一些十多岁的男孩子。他们分别扮演“老寿星”、“孙悟空”,动作较女孩子大胆而滑稽,诙谐活泼的表演,经常引得观众捧腹大笑。
  铁棍的表演者虽在高高的棍架上,出尽风头,但是高超的民间艺术家们并不是她们,而是在下面抬棍架和棍底的抬杆人。一般来说,每架铁棍有八个人抬着前进,这八个人都是棍艺高超的中青年后生。他们身穿一色传统的服装,红布裹头,或白羊皮手巾罩头,腰系腰带,前结蝴蝶结、马蜂翅。行进时舞步缓行,闪动腰际,使长长的丈八余的抬杆上下漂浮晃动,左摇右摆。根架上的演员们便随着抬杆的漂浮摇动,翩翩起舞。棍上棍下,节奏一致,抑扬顿挫,如行云流水,地方习俗浓郁,表演气势非凡,给人以美的享受、艺术的享受,成为年节闹红火中,人人爱看的民间艺术表演。
  说到背棍和担棍,乃是一种形式类似的棍式表演。
  背棍,一般由两人表演。下面的男子汉肩背一种专制的三角形铁架,铁架下扎于腰,中搁于肩,上部为一个铁插座。上面的表演者,亦为八九岁的灵巧女孩。她站在三角铁架上的插座脚蹬上,三角架最上端的铁卡子卡其腰间。插座、铁卡和脚蹬,全用化妆的戏装包裹于里。一俟表演开始,背棍的青年后生,两腿略打弯,前后左右舞步前进,上面的女演员按下面的男演员所走的舞步,稍动腰际,轻甩两臂,手中的红绸缓缓,随着舞姿飘洒前后上下之间。
  担棍,与背棍大体相似,难度却要大一些。它由三人进行表演,下面一人与背棍同,上面两人,一肩一人,故名“担棍”。其绑扎法除比背棍多一个三角铁架,多加一位表演者外,其它一如背棍。
  背棍和担棍,往往是同一队表演,这是一种当地的习俗。这种表演队伍,一般为十人或二十人不等。他们按照既定的鼓点和步点在锣鼓喧天的伴奏下,或前或后,或左或右,穿插于人群中,奔走于乡间村舍,颇受当地人的欢迎。
  至于划棍,多为棍式表演队伍的开路先锋。所谓划棍,乃是杠杆原理古老的应用。它由四个后生作为支点,抬起一根两丈余长的大抬杆,抬杆最末的下端,捆绑一块重物,抬杆最顶端为一个扎制的仙鹤、或龙、或凤,上面有三角铁架,铁架上用白布将一胆大的八九岁男孩坐缠于仙鹤等饰物上,身着剧中人的服装。而抬杆中间依前端饰物进行装饰。一待表演开始,划杆上下翻动,左右划出,表演者手持拂尘,前后左右甩打,一会儿与行人平行,一会儿高跃天际,惊心动魄,煞是好看。它往往是一大队棍式表演的先导,起着哄赶观众,为后面的演员开辟道路的作用。
  早年的各种棍式表演,多用于祭神祈雨的祭扫活动。为的是取悦于龙王雨师,给人间降下喜雨甘霖。当然逢年过节,尤其是正月初十至十五的元宵节,也要出动表演,但为次之。直至解放后,在移风易俗活动中,才成为节日喜庆的俗成活动内容。
NO43. 哑老背妻
哑老背妻
  哑老背妻,是太原人闹红火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形式。由一人表演。上半身女装假下肢,金莲小脚装在身背后,表演时左右摇摇。下半身男装,著披黄袍,右手拄拐杖,左手握制作的长颈哑老头,假头上戴着白毡帽。至于演员本人的面部,则化妆成哑老之妻的面孔,形同电视表演中的猪八戒背媳妇。表演开始后,上半身妻不动,并时时低头看着哑老(假头)的面部,两只假手按在老翁胸前,表示亲呢。而哑老(假头)则点头晃脑,神态憨滑,或大步前进,或小步扭捏。表演出寻路、过河、上山、下坡、观望以及关照老妻等一连串夸张、比兴的舞蹈动作。充分再现了当地的民间传说,黎民百性为观看天上洛阳桥神仙聚会时的盛况,哑老背妻争先恐后的赶路情景。
  哑老背妻,是当地民俗文艺活动中的古老传统节目,乡民们对它熟悉、乐见,甚而至于能对每一个主要的动作,作出准确形象的表述和解释,足见其深入人心。当然,类似这种一人演两人的表演形式,并不是仅有哑老背妻一个内容,还有二鬼摔跤等。
NO44. 武社火
武社火
  太原自古为军事重镇,兵家必争之地。在漫长的历史上,数不清的战争,使这块古老的黄土地,饱经战乱,同时也造就和陶冶了太原人的尚武乡风。年节下的另一种习俗活动“武社火”,就是这种尚武风俗的沉淀和缩影。
  所谓武社火,乃是由善于武术的习武之人和他们的弟子们组织进行的。这种节日红火的内容,既不似“哑老背妻”、“铁棍”、“背棍”等艺术的夸张和表演,也不似“太原锣鼓”、“跑场秧歌”,那样充满喜庆的节日气氛。它实际上是一种传统的、地地道道的武术表演,有着悲壮的格调和剽悍的精神风貌,往往勾起太原人对自己先辈英勇善战,不畏强暴,保国护乡,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和传统精神的崇拜和向往。
  每当武社火开打之时,往往伴随着密不透风的围观之众,它实际上是太原人最喜欢、最向往的红火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各种红火热闹所难以匹及的。
  武社火的表演者们,都是青一色的武装短打扮,身着紧身的民族武装,或黑,或青,或蓝,也有白如皓月,红如炭火的。至于头上有戴传统的英雄帽,有以青、红、白、黑等色的布缎罩头,可谓英姿飒爽,非同一般。他们伴随着古朴雄浑的鼓点,手挥刀、枪、剑、棍、十八般武器,真刀真枪绝不含糊。或有个人献艺者,或有二人对打者,或者三打一的,有时甚至有“群狼扑虎”的若干人围打一人的。总之,刀来棍去,枪到戟往,令人眼花镣乱,心跳不已。
  武社火的红火形式,曾中断一度时期,但是,近年来又复炽于年节、喜庆,甚至有再振昔日雄风之势。
NO45. 大同旺火
每逢除夕、元宵和婚嫁喜庆时,大同人都要在屋前垒起旺火。旺火取其兴旺红火之意。用当地出产的大炭块、垒成宝塔形,中空,实以柴,点柴即燃。旺火垒好后,外面贴上"旺气冲天"等联语,外罩彩色剪纸,称"旺火罩"。除夕之夜,家家发材(财)点旺火;元宵节各商行店铺,开门发市,都要在铺面前垒旺火,迎杂耍,举城欢庆。结婚拜天地时,也要点旺火,使婚礼热火朝天,预示日子越过越红火。
NO46. 山西除夕风俗
一年的最后一天,是春、夏、秋、冬四季中的最后一个节日,民间俗称“年三十”,这天晚上称为“除夕”。要彻底清扫室内、外环境,即使平时很少光顾的犄角旮旯,这一天也要特别认真地打扫干净。俗话说“柴有柴样,炭有炭样,清水洒街,黄土垫厕。院里院外,喜气洋洋”。
  吕梁地区的一些乡村,大人小孩都担着水桶,到河沟里打冰块。担回后放在阴凉处,待到夜深人静时,把冰块砸碎如拳头状大小,满院洒开。另在院落的四角,放四块大冰,意喻银子满院,人丁兴旺。
  山西一些山庄小村,老人们要到泉里打水,称为“ 净水” 。传统礼俗,一般用酒祭祀神灵、祖宗。山区贫困,只好以水代酒。如今生活富裕了,山区也开始用酒祭祀,但老人们依然习惯水酒兼用。
  尤为隆重。天地神的宫寝设在院里,靠近正面上方,摆一张长桌,四周围以特别的幔帐。上面供奉“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神位”,俗称天地爷。天地和合,万物生焉。民间也往往以他代表一切神灵。如果是特别讲究的人家,还要在条桌外面搭成彩棚,饰以松枝柏叶。香筒蜡台较讲究,香炉习惯用木斗盛黍米来充当。木斗的前后左右及上方,皆用黄色纸裱出,意喻土地,正面贴“满斗焚香”斗方。这种习俗,应该属于一种五谷丰收以后的感激之举。天地神位前面,还要铺设毡毯,因为大年初一,村人互相拜年,均在天地神位前进行,天地神位的一切陈设,反映着一家的兴与衰,当然布置起来也就特别认真了。灶君的神像,由于位置紧挨锅台,进门就能看到,成了室内的一种重要陈设。还因为灶君神像一贴就是一年,不断受到烟熏气蒸,保护显得特别重要。细心者,要用秸秆及五色彩纸,扎成一座宫殿形外罩,配以能够活动的门。平时关闭双门,敬香、奠酒时才打开双门。对于其他诸神,民间都要擦洗香炉,换上新的砂子,形式与内容都比较简单。
  接下来便是邀请列祖列宗及一切亡故亲人的灵魂,回家与生者共度佳节。一般是在一个不住人的空居室里安排。存有家谱的人家,要将家谱恭恭敬敬地悬挂起来。没有家谱的人家,要设置亡人灵牌。灵牌分两种,一种用木材加工而成,外面配有金匣。平时灵牌装在金匣内,这一天要从套匣内取出陈列;另一种是用白麻纸做成,用尺许长八寸宽麻纸,折叠成方筒状,每面二寸宽,正面贴红纸三寸许,祖先名讳书于其上的如“故显考某(姓)公讳某(名)暨妣某(姓)氏之神主”,称为“亡疏”,也有的折成灵牌式样,写法同上(古礼丧父曰考,丧母曰妣)。背面粘在秸杆上,插在斗方内供奉。有的地方讲究有灵位者不再写“亡疏”,也有的地方是灵牌与亡疏同时祭供。有些大户人家传统是除夕晚上“安神”以后,才写“亡疏”,讲究“先神后祖”。多数老百姓要请人写疏,往往在白日里便将这些工作准备完毕。
  这一天,要垒旺火,扎草把,糊灯笼。灯笼分大灯、小灯两种。大灯悬挂于大门外,做工精细。有玻璃宫灯、纱灯,也有用五色纸做成的各类彩灯。一般讲究成双配对,齐呈吉祥。一些讲究的人家也习惯在天地神位前点大灯,甚至还配有十分精美的灯架。小灯摆在院内各神位前,一般用圆木板做底,巴掌大小;红绿纸糊筒,高三寸上下,灯烛置放其中,俗称“灯碗碗”。大年下的灯,见地方就摆。土地、井台、畜圈、鸡窝、厕所、窗台,到处是灯火通明。民间传说,古时候,有一种怪物叫作年(亦说九头雉鸡),经常糟害人类。后来人们发现,这种怪物非常害怕红颜色和火光,望见就慌忙逃走。于是人类在过年时就点旺火、捆草把、糊灯笼。今天,旺火、草把、灯笼都已经转化成了热烈欢乐的象征。
  这一天,要贴对联,贴字楼,贴门神。贴对联时,民间特别讲究倒贴“福”字,照壁上的福字斗方,一定要头朝下。因为“倒”与“到”同音,照壁又位于一进门的方位。春节这一天拜年时,一进院要喊“福倒(到)了”!“福倒(到)了”!取意吉利。字楼,亦称挂签,属于春节大门上的喜庆装饰,用五色彩纸染成,方形,下配马饰型穗子,共五张,中间一块为太阳图案,其余四张写“喜迎春节”等吉祥语,一字并排,贴在门楣。门神,多为秦琼和尉迟恭的图像,也有神荼与郁垒,还有的人家是在门上贴钟馗像。春联、字楼、门神,皆起源于古代的桃符。原意是驱邪,今天同样转化为吉祥的象征物了。旧俗贴上春联、字楼、门神以后,就象征已经过年了。人与人见了面,只能祝福,忌讳反目。债主要停止向欠债者索要。风俗所至,民间习惯早些将这些吉祥物贴出去。
  这一天,门上要悬挂松枝柏叶,凡是忌讳在腊月二十四贴年画的地方,这一天就将年画贴出来,室内室外一派崭新的气象。
  这一天,每顿饭都要敬神敬祖。饭前,要鸣炮示知,傍晚,要集中放一阵炮,并焚香、敬纸,习惯称为“安神”,犹如人间宴会以前发散请柬,邀请天地诸神。俗语有“安神不响炮,爷爷不知道”。山西多数地方“安神”包括了天地诸神,列祖列宗。也有些地方习惯单独迎请祖宗。雁北乡村在初更时分,要在门外焚烧五色彩纸,称为“楮帛”,然后作出恭迎贵客的姿势,称为“请祖宗”。
  安神炮响过,一般不再上街行动。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谈天说地。包饺子时,要包一些“钱”。如果家里娶有新媳妇,还要包莲子、红枣、花生、柿子等等。莲为连生贵子、枣意早获麟儿,花生喻有男有女,柿子为“是子”。今天,已经成了一种鼓励大家多吃饺子的娱乐行为了。
  一夜连双岁,三更分二年。除夕,人们很少睡觉。老年人珍惜时间,不愿意在睡梦中度过最后时刻。青年人情绪活跃,更不睡觉了。家庭主妇则要把每个人的新衣服拿出来,进行最后一次检查,然后交给各人保管,第二天换穿。一家人围坐,或玩耍,或闲谈。目前绝大部分人家有了电视机,都在收看春节联欢晚会等文娱节目。这种不睡觉活动,民间习惯称为“熬年”。
  除夕,民间习惯吃糕,取意步步高升。也吃面条,取意长命百岁。午夜吃几个饺子,称为“交子”。钟声敲响十二点,便迎来了最隆重的新春佳节,春节的一切庆贺活动便开始了。
NO47. 儿子娶媳妇逗公公
和顺县位于晋中地区,在这个县里,有个奇特的风俗,儿子娶媳妇时要逗公公。
  逗公公的时间,选在结婚宴席散后,客人们并不马上离去,而是回到客房中,等待公公的到来。公公一进门,三、五个成年人,也许七、八个成年人,一拥而上,加上看热闹的人们,簇拥着公公进来,随着就动手动脚,连说带笑地将公公架起,坐在小圆凳上。紧接着,这帮人毫不客气地给公公打扮起来。负责化装的年青人早已端着一斗白面、一斗玉米面守候在公公身旁。另一部分人,给公公梳洗打扮,把早已做好的红尖尖帽子扣在公公头上。这时的公公,被化装成两道黄眉,脸上还扑了许多白粉,而且从头到脚都抹上了白面粉和黄米面粉,额头上划上红与黑相叠的条纹,鼻子被化装成红溜溜。如果把公公的头晃动一下,红色帽尖上的红穗子会晃动起来,确实,是会令人捧腹大笑的。
  事情并未就此结束,人们把花生带壳串成一圈,戴在公公的脖子上,犹如项链。还有的,把红线穿好的大红枣,戴在公公的两只耳朵上,红枣摆动,像是耳坠。
  这时候的公公,一点也不能生气,只能喜眉笑脸地听凭摆布,还必须站在圆板凳上扭来晃去,但不能掉下来。
  这逗公公并不算完,一群男女青年,这时才把新娘拉进屋里,人们趁机让公公和儿媳出节目,有的甚至提出儿媳妇赶着公公学做乌龟爬。或者是出其它形式的引人、出奇的节目。这时的逗公公,才算达到了高潮。
NO48. 山西锣鼓
据说,早在尧舜时,山西人就用锣鼓宣告喜庆。正月十五元宵佳节,红火的喜庆锣鼓与春天一同走来,它以民众自娱自乐的演奏形式,在民间舞蹈鼓乐艺术中占尽了风骚。 这种自然承传,世代延续的山西锣鼓不仅种类多,而且表演也是千姿百态。更令人惊奇的是,山西锣和鼓的形状各异,锣鼓和鼓槌的质地也不尽相同。锣声鼓声,有的细细碎碎,恰似雨打窗棂;有的震天动地,犹如炸雷行空。 山西锣鼓注重气势,也偏爱幽默。领鼓者头顶着鼓,脚上架着鼓,两耳垂着鼓,双肩还扛着鼓,上翻下跃,仰打侧击,把山西人对生活的情趣挥洒得淋漓尽致。 山西锣鼓中最壮观,最激烈的场面,要数鼓车锣鼓。驾鼓车的马少则四匹八匹,多则几十上百,人欢马叫,歌震乾坤。 山西锣鼓,这不息的声威,这不朽的画卷,它使古老的黄河激越,它使浑厚的黄土地腾飞,它使这方水土孕育的儿女青春永在。 
NO49. 热闹非凡的山西民间社火
民间社火,是春节期间民间的自演自娱活动。它来源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立足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尚火观念。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使祭把社火的仪式逐渐增加了娱人的成分,成为规模盛大,内容繁富的民间娱乐活动。
  山西的民间社火,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据统计,全省约有 200多种,按其形式可分为锣鼓类、秧歌类、车船轿类、阁跷类、灯火类、模拟禽兽类、模拟鬼神类、武技类等。
  锣鼓类,以节奏强烈明快,场面壮阔粗犷为特点,充分展示了黄土高原人民质朴豪放的气质。秧歌类,有的侧重歌唱如“伞头秧歌”、“小秧歌”,俗称文场秧歌;有的则歌舞结合,以舞为主,俗称武场秧歌。既有本地鲜明的地方特色,又吸收了外地歌舞艺术的特长,如凤秧歌,模拟插秧的舞蹈动作,体现了中国文化兼容并蓄的特点。车船轿类,以精湛的技巧装饰成各类民间交通工具的形状,表现丰富的时代内容,主要有《小车会》、《旱船》等节目。山西灯火,其特点是: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灯火的艺术,具有全国各地灯火的共性特征,另一方面发挥山西地理资源优势,具有独具的地方特色,如旺火,“煤海之光”灯展,都与山西煤炭生产有关。模拟禽兽类和模拟鬼神类的民间社火,以深厚的文化意蕴见长,表现了远古时期人类与自然界凶禽猛兽的斗争,反映了人类对邪魔鬼怪的迷信与敬畏,透过它可以窥视到民间娱乐由娱神到娱人的发展过程。武技类有九节鞭、鞭杆拳、剑舞、刀舞、穿心杠、跳火笼、霸王鞭等,以高超的技艺引人。
  在晋南最富特色的是阁跷类。它以道具制作精妙神奇、表演技巧惊险动人而为广大群众喜爱。襄汾县中黄村的高台,就是其中之一种。每年春节期间初十前后在本村、邻村表演,从十五起到县城或地区演出。传说,中黄高台最早也是来源于祭祀,由人装扮成神,先在庙内表演,然后相继走出,串街表演,群众都跟随围观,有时水泄不通,后面的人无法看到。后来,有人提出把神的扮演者设法固定在木板上抬起,既增加了表演的立体性,又方便观众欣赏,由此产生了中黄高台。中黄高台的表演先是锣鼓队在前面开道,接着是许多装饰艳丽的旗伞,后面才是精彩的高台。高台一般有八人抬着,铁拐根据表演内容设计,自然巧妙,出人意料之外。例如,有的是一个演员伸出手臂,上面站立着另一个演员;有的是荷花高空盛开,一个小孩站在荷花上面左右旋转;有的是一个演员两臂伸开,一手抓着一个小孩的辫子,小孩悬在空中一动不动,还有的是一个演员用手倒托一把椅子,椅子的一条腿上又站着另一个演员。高处的演员漫舒广袖,轻轻摆动身体,卜面抬的人稳步向前,密切配合,这些民间艺人根据一定的物理原理,利用人们形成错觉的心理特点,虚实相生,真假混同,把结构奇巧的铁棍绑扎成“空中舞蹈”,令观者提心吊胆,而表演者则神态自如。表演的内容以传统戏曲为主,同时也反映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年年有高台,岁岁翻花样。太原地区将与之类似的艺术形式称为“铁棍”、“背棍”,有的艺人能同时担负三位小演员。
  高跷,俗称“拐子”,由舞者踩在木跷上表演,是山西普遍流行的社火形式。木跷高度不一,有的低至一尺多,有的高达一丈五尺,一般为四、五尺。高跷有文高跷、武高跷之分。文高跷用弦乐伴奏,边走边舞,变换各种队形,在街道上表演,舞者有的化装为戏剧人物,既表现历史故事,也表现现代生活,内容丰富多彩,不拘一格。武高跷用打击乐伴奏,以表演特技为主,襄汾县盘道村,素以高跷表演闻名,木跷高达八尺到一丈,一般在村子中心专门设置场地,每隔二丈远摆一张方桌或条桌,连续摆四、五张,舞者逐个跳过之后,还要大劈叉,观者屏息静观,直为舞者的惊险表演捏冷汗。浮山县高村、庄里、张家河、火壁一带,也以武高跷著称,表演的特技有“过天桥”、“朝天蹬”、“跌八叉”、“跳桌子”、“跳双凳’等,颇有武术色彩。垣曲县胡村的高跷,除了磕拐、碰拐、跌叉、跳桌等特技表演外,还有抬二节、抬三节、坐抬、上抬、组合抬等高难抬法,把惊险的表演与优美的造型艺术融合为一体。武高跷表演惊险紧张,动人心魄,与文高跷的气氛热烈舒缓形成鲜明对比。
NO50. 平遥民俗表演-高跷
用两根木棍制成跷腿,一般在6尺上下 ,高者达1丈2尺。木棍上端处横装踏板,表演时演员的小腿绑在木棍上端,脚踏踩板,按各种舞步走动表演。技艺高超者,可跳跃板凳、桌子等障碍物或跌八叉、"金鸡独立"、下软腰。传统内容有《白蛇传》、《庆顶珠》、《狐狸冤》、《唐僧取经》。新中国成立后,又加入反映现实生活的内容《送子参军》、《计划生育》、《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本县北城村、干坑村高跷表演出名。
NO51. 山西民间忌讳
禁忌在山西民间称为忌讳。它是禁止同“神圣”或“不法”的事物接近,以避免招致惩罚,也就是对于某种神秘力量产生恐惧而采取的消极防范措施。与法律和道德规范不同的是,禁忌是建立在人们共同的信仰基础之上的,是对神灵崇拜和巫术信仰基础上的民间信仰,人们用以规范自己的信仰行为。
  禁忌一般通过口头传承和行为示范在民间流传,达数千年之久。
  禁忌的事项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可谓无奇不有。它渗透于人们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古籍记载的情况看,有的现在已经随着时间流逝了,有的则尚有残留,在今日文化与科学不发达的农村,在人们的心灵深处,它还有着一定的市场。这里,我们只将在山西农村现实生活中流传较广的禁忌习俗论列如下。
  居住禁忌
  住宅房舍是人们定居的场所,也是人们一生当中近一半时间内的栖息地。特别是在农村,住宅作为个人财产的一部分,房子的多少、好坏,院落的大小,是衡量一个家庭贫富和家庭成员是否能干的标志。所以,盖房子无论是对于结婚青年,还是家庭老小,都是一件头等重要的大事。
  与城市建房一样,在自然环境中选屋建房要符合“大自然”的规矩。当然,农村住宅还要符合传统习俗的规矩。作为整个村庄的一部分,任何房舍的建设也要考虑与其他人家住房保持一种造型等方面的和谐。所以,住宅建筑不仅要处理好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也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的社会关系。同时还要与习俗与信仰保持一致。和谐是问题的关键,民间以为,只有这样才能家业兴旺、子孙昌盛,否则,家道衰败,子嗣无继,灾祸横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由此,在长期的历史风尘中就形成了一系列民俗禁忌、规矩和讲究。
  山西农村的住房主要有两大类,一是窑洞式住宅,一是建筑式房舍。按照中国人的建房规矩,选地要顺应自然地势,坐北朝南,这是根据地理气候环境,为了避风、向阳而设计的。靠山面水是一般的建房规则。忌讳房屋建在干燥无水处,或背阴潮湿的地方,同时也避免选择那些草木不生及正当流水的地方。凡是处在山谷冲射处、城门口、监狱门外、百川口的地方,绝不是建房的佳址。
  总之,宅基地的选择一方面顺乎了自然要求,即有水有阳光,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求神话、避鬼崇、躲战乱、图清静、免灾害、多生殖、恐争讼的社会心理。
  由于人口密度比较稀疏,也许还有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山西民间喜欢散居,山西也是个多山少平原的地区,因而坐北朝南的规矩在山区也有些变型。
  在山西北部山区及吕梁一带主房的方向是依地型而定的,并不一定是坐北朝南 。如在灵丘 ,一般东西南北哪面的山高,那一面就是土房的方向,其余面则是配房,这也许反映了人们的崇高心理。这当然是在四面环山的情况下的选择。
  有些地方如临县,盖房子讲究对山不对沟,即背沟面山,以示吉利。但有些地方也不然,很多山区的房屋禁忌房子前面有高山和深沟,认为这是恶魔挡道,对主人不利。
  晋南一些地方的房屋建筑忌讳“靠空”,如果房子背后靠山崖、窖、地坑、沟渠等都会犯“空”,甚至连水井都是会犯忌的。但犯忌也有法破解,如果要清除这种现象,修上一条路横在房子与被忌者之间,就可以化“空”为实,清灾避祸。在平陆一带的很多村庄,细心观察可以发现,每个村庄的四个角上的房子往往略有变向,就是这种禁忌的结果,它反映了人们求“实”,求“稳”的心态。
  “居不近市”,是山西民间习俗,这是中国传统主流价值观耻于经商的一种曲折反映。但农民们也非常忌讳自家的院落前面空旷而无遮掩,它往往给人以孤寂、单薄之感。
  在晋中一带 ,我们进行田野调查时看到许多有趣的现象 ,一些村落中,那些建在村边及外围的院落,为了避免直对空野,他们所采取的办法是把院门转个方向朝村里开,不朝村外开。如果不得以朝外开,还有一个补救办法,即在大门顶上放一瓶子,叫“风水瓶”,把瓶口朝向空旷的门外,据主人说这样可以把野外吹来的邪气盛在瓶里面,以免影响住宅里人的平安。
  今天,感兴趣的人在山西的许多农村都可发现,那些商店、学校等公共建筑往往都建在村庄的外围,背靠荒山野地,人们将这些建筑建在村庄外围,是要把原来处在村边的院落围在里面,禁忌的作用在这里是显而易见的。
  在山西农村,建筑房舍很讲究格局,一般以一院四屋为定格,主房、偏房、院门、厕所各有定位,不可错乱,否则不吉。其中,特别忌讳把院落建成刀把形,刀把杀人不用刀,兆家败人亡。
  在建房之时,门的设置属于“立门户”的大事,在建筑中是甚为重要的。院门被视为人的脸面一样是家庭的脸面,“立门户”甚至成了成家立业的代称,所以禁忌也最多。
  一般讲,农村的院门忌冲河流、水井,恐被水射而生灾起祸。院门直对巷口也是不允许的,巷口是一支土箭,射向家中不祥。在晋南俗传“街门不走西北门,西北高而东南低,面向西北走脉气。有钱不住东南房,冬不暖、夏不凉。”如果不能避,就要在院门口上镶嵌一面镜子,即所指的“八卦镜”、“照妖镜”以破解,此种现象在晋南农村极为普遍。
  此外,两户家门径直相对也是犯忌的,院门若如邻家相对,忌正冲,也忌门小。俗以为两门相对,双方都不吉利,尤其是门小的更遭其害。所以,在农村两门相接相对的现象极为罕见,即使有相对者也只是斜对,彼此错开。
  对于一个院落来说,一般以向东的院门为善,向西的称阴门,除非万不得以一般不开西门,否则必须在门口安一屏障,或在胡同口正对的墙壁上镶块石碑,上面刻“泰山石敢当”之类的字样,以避邪风鬼魅的骚扰。
  院门直对家门和窗户也是需要回避的。打对的门额窗额装镜子破解。此外,一般农舍院门之内也必有断壁墙以挡之。在吕梁一带,院门筑起来以后还要挂上桃木弓、柳木箭用以镇邪。
  总之,这一类关于建房建院中门的开向 、方位的禁忌 ,一方面是与“开门卜凶吉”的俗信有关,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门为家防之用”,都是尽量力求避凶趋吉的。当然,也是建房格局定位之中最受重视的。
  房屋修好后,主人们喜欢在空荡荡的院子里点缀一些花草树木。对于山区农家小院来说 ,最好是种上几颗树,在离石一带讲究最好不种开花树,而在交城一带又忌种桑树,除了当地俗传的桑仙树“伤心”之外,作为一种禁忌,桑与丧谐音,人们认为这都具有某种传染性,不吉利,桑往往被人们谐音为丧失人口,留不住后代,所以不种。晋南有些村庄则忌在院中栽种葡萄树,认为不吉。
  在同一处聚居的各家邻里,建房的高度按习俗应大体一致,忌南邻和西邻的房子高过自已的屋子。在晋南俗传“北高不算高,南高压断腰,东高不算高,西高压断腰”。如果一家的房子比另一家低了,那么就要在中间的房屋顶上多筑一砖高,或修筑一个小小的类似庙宇的亭子,以保持平衡。居高不让者,显然有居高临下之势,以势压人,据说会压了别人的运气和吉利,甚至风水。大病小灾都会归因于此。这种情况在农村会导致邻里纠纷,甚至会结下世代怨仇。
  厕所的位置也是要慎重考虑的;一般安置在西南角,有“五鬼头上安茅房”之说,排水沟也不能通过别人家的宅院,更不可正对别人的家门。邻家屋檐的水也忌滴在院中,认为是污水、憨水,影响自家运气。此外,房屋顶上如修建吉兽猛兽者,也不能让脊瞰吻兽张开大嘴面对人家,有吃掉别人之嫌。这类禁忌在山西汾河古地的人口稠密村庄中更为多见,不仅具有巫术色彩,更有一些旧时代礼法的阴影。  
NO52. 五台山国际旅游月
五台山位于山西东北部,最高海拨3058米,故有“华北屋脊”之称。自然风光顶峦雄旷、秀丽壮观。这是一片佛教圣地,领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终年香火缭绕、梵音不断,宗教气氛浓厚。每年7月,这里举行盛大的旅游节庆——“五台山国际旅游月”,届时各方宾客和僧众云集举行盛大的佛事活动,盛况空前。  
NO53. 平遥民俗表演-推车
用木条制成独轮车架,左右两侧用布围合,画出车轮 。表演时由一人扮演女子乘坐车上 ,用彩带把车驾起 ,假腿盘坐车上 。车后有一推车者,在吹鼓乐伴奏下,进行表演。车旁有一丑角逗趣,烘托气氛。内容有《送闺女》、《走娘家》、《送公粮》、《支前小车》、《送货小车》等。
NO54. 窑底窑
所谓窑底窑者即为窑中窑出,通常在窑之后底或窑旁之地下,垂直打井状深洞约10尺,再在洞底部位,向一方或分向左右二方,各再平行打挖窖窑两个,窖窑口小内大,高可10尺,宽20尺,深约30尺许,如小窑状,有增劈后路或通气口孔者,用防不测。上面进口处,置以粮囤什物掩,不易为人发现,平时储藏贵重财物,冬天储藏甘薯、果、菜之类,时久不坏,以供过冬之用。战乱时期,家不及走避,可以暂时躲藏,如备有食物饮料,射藏10天半月,不为人知。其间纵然被匪徒或贼兵杳知下面有人,也无可奈何,盖因水攻不能,火攻不得,人又不敢下去,且匪徒系掠夺而过不能久留,是以家有得以保全性命。历代北方多乱,先人为我民族之保种工作,实亦费尽心力矣
NO55. 平遥民俗表演-节节高
其表面看和背棍相似,实际表演难度更大。表演者多为7岁左右的男女孩童,化妆打扮成各种戏剧人物 ,站立在成人表演者的双肩上面,无须任何绑系,全凭孩童双腿膝部靠在成人后脑部,用劲站立,类似杂技表演。成年人随着音乐节奏,在行进中表演,肩上的孩童在上面相应舞出各种动作,煞是好看。扮演的剧目以《西游记》、《八仙过海》等居多,深受群众喜爱。
返回第一条榜单
上一篇:中国史上六大“性文化圈”和三次“性解放”调
下一篇:上古十大神器排行榜

 
晋西北地区是在盆水中放置豆芽,将节前生好的豆芽,放置水面。在阳光照耀下,经过盆水的折射,水底倒影会显示出各种动态,或蜈蚣、或水蛇、或水狗、小鸡。倒影显得越复杂越逼真,意喻艺巧越多。
  晋东南地区女孩子,七夕节要逮一只吐丝的蜘蛛,圈在匣子里。第二天观察蜘蛛的结网疏密状况,越密乞巧越多。
  与少女一样,少男在七夕节也要向牛郎讨教耕耘本领。
  晋南地区,习惯在木板或石板上覆土,土上制作茅屋小景,屋旁作成田园。田地中种粟生苗,称之为“谷板”。
  晋北地区习惯将小麦及各种豆类用水浸泡,促其生芽。七夕节,用彩线缠芽,称之为“种生”。
  晋西北牧童要为耕牛编戴花环,称为“老牛过生日”。
  晋东南流传有夜深人静,躺在葡萄架下偷听牛郎、织女说悄悄话的说法。
  七夕节,民间喜用白面或糕面加油、糖、蜜做成各种糖果,称为巧食。山西境内,家家要吃西瓜,喜欢在西瓜上刻画花纹图案,称为“花瓜”。
NO8. 歇龙石与五台山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的东北部, 为太行山的支脉。它纵长约100公里,方圆250公里。五台山由东台、西台、南台、北台和中台五大主峰环抱而成,因此而得“五台”之名。其中北台斗峰,最为险峻,海拔达3058米,是我国华北地区最高的山峰,素有“华北的屋脊”之称。五台山的自然风光固然奇丽,然而它之所以名播海内外,基原因则是它一直被奉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另三座是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之首。
    在四大佛教 名山中,五台山是佛教 四大菩萨之一文殊菩萨的道场。文殊菩萨全称“文殊师利”、“曼殊室利”,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为 “妙德”、“妙吉祥”。文殊菩萨 是释迦牟尼的“左胁侍”,专司"智慧”;与司“理”的右胁侍普贤菩萨并列在佛像两旁。文殊菩萨 的形象,一般为顶结五髻,手持宝剑,身骑青狮,以表示智慧的锐利和威猛。智慧和力量是人们最需要和最尊崇的,因而文殊菩萨的地位最尊,最受人敬仰,五台山在佛教 名山中的地位也最高。
    据当地百姓相传。从前五台山叫五峰山,气候终年酷热,赤日炎炎,久旱无雨。文殊菩萨来此传教,见百姓受苦决定用法除灾,造福万民。于是他变成一个化缘和尚,跑到东海龙宫向龙王借宝。龙王领他遍览宫内奇珍异宝,任他选。文殊菩萨看了只是摇头,一样也看不中,最后,他提出只要龙宫外面那块又大又黑的石头。龙王听了有点为难,想道:此乃歇龙石,吾儿被他拿走如何歇息?”龙王打算推托,但转而一想:“此石又大又重,料这老和尚也搬不动,不如作个人情,免得让人笑我小气。”于是假装点头答应,站在一旁,看这老和尚如何处理。不料话刚出口,老和尚立即双手合十作谢,然后用手指轻轻一, 歇龙石竟然由大变小,装进和尚的袖筒里去了。龙王见状,后悔莫及,却又无可奈何。
    歇龙石就这样被文殊菩萨带回了五峰山。说也奇怪,歇龙石一落地,整个山区顿时就清泉潺潺,草长花开,气候变得凉爽舒适起来。此后,人们就把这块歇龙石叫做清凉石,五峰山叫做清凉山。
    再说龙王的五个儿子回到龙宫,见没有了歇龙石,问明原由后,就一起赶到五峰山想找回去。只见五峰高耸,雾海苍茫,哪里还找得到歇龙石。五位龙子气得挥动龙爪,横冲直撞,乱挖乱翻,不仅削掉了五峰的尖顶,使它成为五座平台,还在每座台顶的 半坡上,留下了成堆乱石,大小参差,飞棱斗角,这就是俗称的“龙翻石”。其实,歇龙石就安安稳稳地躺在台怀西南18公里的清凉谷中的清凉寺内。石长5米,宽2 米, 面平而下锐。石面上好象铭刻经文,但又模糊不清。据说,当年文殊菩萨常常端坐在石上讲经说法,周围能容纳数百僧徒聚坐聆听。《佛说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载:佛告金刚密迹王言:‘我灭度后,于此南赡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震那,其中有山名五顶,文 殊 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中国古称震那国,佛教徒认为中国 在佛经中所说的南赡部洲,五台山的五台犹如五顶, 地理和地理形势与经中描述的文殊菩萨 的住处极其相似,这是五台山被视为佛教 圣地的重要原因之一。又据〈华严经〉中所记述的文殊菩萨的住处也非常相似,这是五台山被称为佛教 圣地的又一原因。
    五台山作为佛教 圣地, 历史上曾有佛寺数百座,真可谓寺院遍及群山, 钟磬不绝于耳。现几经兴废,仍留有庞大的寺庙建筑群。其中不少建筑中的殿堂楼阁、古塔经幢,以及附属于这些建筑的雕塑、壁画、碑记、匾额等,已经成为佛教文物中的瑰宝。
NO9. 社火脸谱在葫芦上复苏
社火脸谱是我国最古老的脸谱之一,经历了多少个朝代之后,社火脸谱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为了拯救这一濒临失传的古老民间艺术,十几年来刘贵忠走遍了山西的社火之乡拜访民间艺人,收集散失在民间的珍贵的社火脸谱粉本,整理绘制出了100多种社火脸谱,创新和发展了葫芦脸谱,为这门几乎失传的民间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2006年刚刚开始,记者走进了刘贵忠的工作室-怡雅轩,在不到30平米的画室,一个个色彩鲜艳的葫芦图腾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社火脸谱是从古代假面、涂脸发展而来的,因而堪称是我国最古老的脸谱之一,它的图案内容多取自封神榜等民间传说中最具法力和正义人物的造型,其寓意就是镇寨、避邪、驱赶寂寞冷清,是原始先民们祈福求祥最直接的一种表现美好愿望的象征,随着时代的变迁,没有谁还记得用社火脸谱来庆贺来年的五谷丰登,社火脸谱也随之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2004年,老刘和画友到临汾下乡采风,而就是这次偶然的机会给了老刘意外的惊喜。锣戏让老刘无望的心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为了把这门濒临失传的艺术挽救回来,为了让老百姓懂得社火脸谱,从工艺品的角度欣赏它、接受它,老刘将社火脸谱发展到葫芦上来刻画。
  在葫芦上绘制社火脸谱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细心和绘画功底,从第一道工序的勾线到填色要求都非常的严格和精细,老刘创造的葫芦社火脸谱以深厚扎实的画功,配以多层次的图案、粗犷的造型,浓烈的色彩,奇特的想象,既单纯又细腻,葫芦社火脸谱用自己独特的内涵无论从寓意还是造型都呈现了原始民间的大吉大利。
NO10. 太原社火
    作为民俗四大类之一的“文艺民俗”,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侧面,也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源泉。太原的民俗文艺源远流长、丰富灿烂,社火习俗就是其中最为夺目的一朵奇葩。
  社火,实际上就是太原人俗称的红火。古老的太原大地,久传着一句民谚,那就是“老百姓,要快活,赶会唱戏弄红火。”当然,民间的风俗,由于受到地域、历史、经济、交通的影响,有着“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特色。就拿这句民谚来说,在不同的地方,虽然同属太原地区,有着不同的传承内容。比如有的地方叫:“庄户人,要得乐,唱大戏,耍红火。”有的地方说:“唱大戏,耍红火,穷苦人盼的就是这。”也有的地方却是:“耍红火,弄红火,婆姨娃娃全家乐。”但是,综观其实质,原本是一个:红火,在劳动人民心目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集中表现,是人们对幸福的真挚追求。所以,红火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乃至于在千百年来,日趋丰富,日趋充实,日趋完美。
  太原的红火规模大大、形式多、内容广,生活气氛浓烈,地方特色别具一格。大致说来可分为日间红火和夜间红火两大类,但是,这两大类红火并不能截然分割,很多的红火可以在日、夜之间交叉进行,重复进行。而同是一个形式,同是一个内容,仅仅由于时间的差异,却产生出迥异的奇特效果。把这些红火的名称罗列出来,主要的有太原锣鼓、太原秧歌、狮子龙灯、高跷旱船、背棍、铁棍、莲花落、二人台、哑老背妻、二鬼摔跤、刘三推车、大头娃娃、跑场秧歌……不一而足。
  太原锣鼓
  太原锣鼓,实际上是指流行于太原地区民间,经常散见于农村、工厂演奏的那种“流水”,七种锣鼓曲牌套路的总称。相传,它始于公元 947年,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妹妹所居住的太原南郊古寨村。据说,当年皇姑一出动,使用锣鼓迎送,演奏的曲调,就是传自今日的“流水”。意取“福如东海长流水”之意。
  其实,这种传说未必经得起推敲,“流水”也未必就是“福如东海长流水”之意,但是,从这些传说中,起码可以得知太原锣鼓已是代代传承,并结出曲牌套路丰富的硕果。
  依传统习俗,太原锣鼓的演奏乐器以堂鼓、铙、钹为主,鼙声金响,交错参差。鼓声雄宏沉稳、淳朴厚实;铙钹铿锵有力、石破天惊。鼓声为主,铙、钹辅之。鼓为其一元,铙、钹分属阳、阴。时而鼓与铙钹齐奏,声势席卷;时而鼓与铙配合,声势由远而近;时而鼓与钹参淆,又似由近而远。如是,齐奏、分击,敲击出“单一二五”、“双一二五”、“狗相咬”等种种曲牌。高潮时浪滔滚滚,一阵猛似一阵,平缓时小溪潺潺,又似行云流水。至铙、钹的对打,则称之为“淆”,一俟铙、钹对淆,铙的锵锵声,钹的镲镲声,此起彼伏,悦耳清脆,优美动听。
NO11. 山西的春节风俗
春节,农历一年的第一天,也是全年的第一个重大节日。民间俗称“过年”或“过大年”。
  年的本意是说谷物熟了。五谷皆熟为有年,五谷皆大熟为大有年。过年或过大年最初的含义,就是庆祝五谷丰收。
  在黄河流域,由于谷物是一年一熟,大约在西周时期,年就由谷物成熟之义引申为表示时间的用语了。古代由于历法的不健全、不统一和统治者对岁首的改动,年节并不固定,或十月,或十一月,或十二月。到汉武帝时期,才改定以夏历孟春正月为岁首,一直沿用至今。
  正月初一日,历史上曾有元日、元旦、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三十多种名称。称为春节,是近代才出现的事情。辛亥革命后,各省代表云集南京开会,议定我国采用公历纪年,把公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将农历正月初一日改称春节。但是并没有正式命名和执行。公元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七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才正式决定我国采用公历纪年;农历正月初一日正式被命名为春节。
  春节是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节日,机关要放假三天庆贺。有钱无钱,回家过年,一直是山西人的传统心理。而民间传统的过年,时间拉得很长,从头一年的腊八节以后就算开始了。春节前为准备阶段,春节后为庆贺阶段,要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日,甚至二月初二日。民俗有“忙腊月、闹正月,拖拖拉拉到二月”的说法。节中套节,节日不断,喜庆祥和是过年期间最大的特征。
  从正月初一日零点开始,正式进入春节。
  民间庆贺活动的第一项为接神。原意是迎接天地诸神下界与民同乐,今天已经成为迎新辞旧的主要象征了。内容首先是点旺火、燃年草和响鞭炮等等。旺火位于当院,年草置于门外,要由家长亲自点燃。起床后不能贸然出门,须先点一个爆竹,从门缝伸出室外爆响,称为开路炮。点旺火要称发旺火,取意发财、旺盛、红火。在家长发旺火时,孩子们穿上新衣服,围着旺火燃放鞭炮。妇女们则收拾家务,整理祭祀天地诸神、列祖列宗的供品。旧俗女孩在旺火未烧通红时,不出家门。现在男女平等,女孩子一样和男孩子响鞭炮、放礼花。此时此刻,村村户户,鞭炮齐鸣,万里长空响成一片。硝烟中夹杂着旺火、年草燃烧松枝、柏叶的芬芳气味,天上人间全部沉浸在热烈欢乐的气氛之中。
  祭祀天地诸神是旧俗接神以后的隆重活动。家长要率领全家,依次给各个神位点灯、敬香、摆供、奠酒,三跪九叩。设在当院上方的天地神位前供品最为丰富。晋北地区习惯摆五盘炒菜,五盘凉菜,五盘干、鲜水果,五盘油炸小吃,五盘称为“供献”的特制花馍。取意五福来临。盛器都是专用的细磁小盘。晋南地区除一般供品外,特别讲究全猪和全鸡。全猪多由四蹄、一头、一尾来代表,源于古代的三牲祭神。鸡则是取了谐音吉,意喻大吉大利。另外,家庭主妇特别注重在灶君神位前隆重供上“枣山馍”。“枣山馍”用面粉嵌红枣蒸成三角形状,取意米面如山。上面饰以面塑的龙、凤、如意、福寿、瓜果等等。大者有十几斤重,往往是女主人灵巧手艺的代表佳作,已经演化成了室内灶前陈列的面塑工艺品了。
  祭祀列祖列宗,是与祭神同样隆重的大事,祭神的所有仪程都要在祭祖中重演。祖与神已经成了同一概念。不少上年纪的老人,在祭祖时,要面对列祖列宗的牌位,逐项禀报家中一年来发生的喜庆事件,大到起房盖屋、娶媳、聘女、生儿增丁,小到粮收多少,生活怎样。神情庄重,态度严肃,充分反映了传统的尊祖孝先风范。
  拜年是春节活动的高潮。大体上分为家拜、近拜、远拜以及团拜等形式。
  家拜是自家人中小辈给长辈磕头。民间有“大年下的头,马虎不得”的说法。小辈磕头时,口中要高呼被拜人的尊称,如说:“爷爷,我给你磕头了!”一人一拜,既不能一次呼两位长者的尊称,给两位长者同时磕头,也不能两人同时给一位长者磕头。对此,民间亦有“大年下的头,一个磕了一个磕”的说法。旧俗讲究三跪九叩,如今多数地方是恭恭敬敬地鞠躬行礼,也有的是只磕一个头。小辈给长辈拜年时,长辈面带笑容,欣然受礼。拜完年后,长辈要给小辈压岁钱。用意在护持后代,健康多福。如果家中有新娶的媳妇,则长辈须给新媳妇很可观的压岁钱,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视自家经济情况而定。婆母还要另外赐给新媳妇一块上等布料,希望媳妇继承针黹。
  互相拜年。只拜人、不拜祖。无论近拜还是远拜,主人家都要盛情接待,招待客人到家里喝茶抽烟,品尝糖果。对于前来拜年的孩童,要赠给礼品,或糖果一类零吃,或鞭炮一类玩物,或零钱作为压岁钱。小孩子拜年,总是满载而归。城市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过年,盛行团拜。共聚一堂,互相祝福。拜年时街上碰到人,均要拱手作揖,互相祝贺,多为“恭喜”、“发财”一类吉祥语。拜年活动,子孙尊敬老人,长者慈爱幼小、平辈互相尊重、人与人真诚祝愿,和谐了人际关系,加深了感情联络。
  春节这一天,家家习惯吃饺子。饺子谐音角子,角子是古代一种钱币。饺子的形制又好象元宝。元宝是古代一种较大金银锭。大年吃饺子,取意一年四季招财进宝。民间煮饺子时讲究忌讳吹冷风,所以不拉风匣,全凭柴烧。民间有“人家发旺、全凭烧上”的俗语,指的就是这件事。烧柴讲究要烧芝麻秸杆。一方面芝麻秆燃烧时悦耳的响声,好像一连串发财的发、发、发声音,另一方面又取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喻义。饺子煮破了要说成是挣了,不能说破了。吃饭前要鸣炮示知。第一碗饭要敬供祖宗神灵。全家人入席要请家长坐首位。第一盅酒要由家长致祝酒辞。盛饭时,不能让锅里空了,要留有看锅的饭菜,意喻取之不尽。有人吃着包有莲子的饺子,表示连年有馀;吃着包有红枣的饺子,表示早交好运;吃着包钱的饺子,表示钱财两旺。不管谁吃着,大家都要表示祝贺。如果是小孩吃着,全家人格外高兴,祖、父辈还要特殊赠送礼物予以祝贺。山西素有“荤年素腊八”的说法,春节,家家以肉做席。多为猪、羊肉。如今生活好了,鸡、鸭、鱼已经是常见的春节食品了。
  春节这一天,民间忌扫院,忌洗衣,忌使针。嫁出去的姑娘忌在娘家过年。特别忌说有碍吉利的话。除夕晚上,大人们就一再叮咛孩子,年初一要特别欢乐,不要使小性子,说话要尽说好话。春节,大人禁忌打骂孩子。家庭主妇特别小心谨慎,防止打碎盘碗,万一失手,打碎碗盘,不要说话,悄悄将碎片拣起来,扔到井里或窖里。春节鸡、鸭不出窝,喂以上等饲料。晋北地区春节这一天忌挑水。晋南一些地方却讲究春节或初二日要从外面挑一担水回家,象征着招财进宝。
  从春节的下午开始,村里兴办的传统社火或秧歌,便开始正式表演。首先在本村娱乐,挨门挨户拜年贺喜。主人家要用烟糖招待。上一年曾发生死伤灾病的人家,要邀请社火队进院表演,称为冲喜。上一年曾娶媳妇、生小孩的人家,也要邀请社火队进院表演,称为贺喜。冲喜与贺喜,主人的招待费特别大方。本村拜年结束后,还要到临近村庄活动,一直到元宵节掀起高潮。晋南与晋西北不少县要持续到二月初二日。不参加社火活动的人们则开展下棋、打扑克、玩麻将等游艺活动。县城要举行春节长跑活动,参加人数众多,有年过花甲的老人,也有佩戴红领巾的少年,热闹空前。
NO12. 山西民间立春风俗
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俗称“打春”。
  立春,有时在农历十二月,有时在农历正月。一过立春,就意味着冬季结束,进入了春天。  
立春,有时在农历十二月,有时在农历正月。一过立春,就意味着冬季结束,进入了春天。
  我国自古为农业国,春种秋收,关键在春。民谚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旧俗立春,既是一个古老的节气,也是一个重大的节日。天子要在立春日,亲率诸侯、大夫迎春于东郊,行布德施惠之令。《事物记原》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后世历代封建统治者这一天都要举行鞭春之礼,意在鼓励农耕,发展生产。
  山西民间流行着春字歌:“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讲的就是打春牛的盛况。
  旧俗立春前一日,有两名艺人顶冠饰带,一称春官,一称春吏。沿街高喊:“春来了”,俗称“报春”。无论士、农、工、商,见春官都要作揖礼谒。报春人遇到摊贩商店,可以随便拿取货物、食品,店主笑脸相迎。这一天,州、县要举行隆重的“迎春”活动。前面是鼓乐仪仗队担任导引;中间是州、县长官率领的所有僚属,皆穿官衣;后面是农民队伍,都执农具。来到城东郊,迎接先期制作好的芒神与春牛。到芒神前,先行二跪六叩首礼。执事者举壶爵,斟酒授长官,长官接酒酹地后,再行二跪六叩首礼。然后到春牛前作揖。礼毕,与来时一样热闹,将芒神、春牛迎回城内。
  第二天立春时分,地方长官仍率僚属、农民鞭春。阴阳官先要举行一定的传统仪规。地方官主持迎春仪程,初献爵、亚献爵、终献爵。然后执彩鞭击打春牛三匝,礼毕回署。众农民将春牛打烂。
  现在,城里已不再举行鞭春活动,一些农村却仍有打春牛的风俗。立春前,用泥塑一牛,称为春牛。妇女们抱小孩绕春牛转三圈,旧说可以不患症病,今已成为娱乐。立春日,村里推选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征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着一年的农事开始。然后众村民将泥牛打烂,分土而回,洒在各自的农田。吕梁地区盛行用春牛土在门上写“宜春”二字。晋东南地区习惯用春牛土涂耕牛角,传说可以避免牛瘟。晋南地区讲究用春牛土涂灶,据说可以祛蚍蜉。
  立春节,民间艺人制作许多小泥牛,称为“春牛”。送往各家,谓之“送春”。主人要给“送春”者以报酬。更实质上是一种佳节售货活动,然而却是皆大欢喜。也有的地方是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纸。黄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农事,俗称“春牛图”。
  立春节,女孩子剪彩为燕,称为“春鸡”;贴羽为蝶,称为“春蛾”;缠绒为杖,称为“春杆”。戴在头上,争奇斗艳。晋东南地区的女孩子们,喜欢交换这些头戴,传说主蚕兴旺。乡宁等地习惯用绢制作小娃娃,名为“春娃”,佩戴在孩童身上。晋北地区讲究缝小布袋,内装豆、谷等杂粮,挂在耕牛角上,取意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一年四季,平安吉祥。
  立春节,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运城地区新嫁女,娘家要接回,称为“迎春”。临汾地区则习惯请女婿吃春饼。
NO13. 五爷庙会
农历五月初一至六月初一(今年公历为6月11日--7月10日)举办戏曲庆嘉、启智大法会、无量智慧传灯法会、升座大法会、万佛开光大法会。
NO14. 五台民情乡俗
五台县人老实忠厚,勤劳俭仆,待人纯真善良,不会客套,办事小心谨慎,办则求成,遇逆常可强忍,怒则难禁。
  衣食住行,力戒奢侈。解放前,农家衫裤鞋袜,多以平山粗布针工缝制,袄为大袄,缀以桃结扣,绝大多数人穿贴身背心,俗称腰子,鞋为圆口鞋,有“两道脸”,青壮男子,腰加一条腰带。暑去冬来,则以毛毡为帽,羊皮为衣,坎肩皮袄,度冬必备。经济富足之家,以穿市布为荣,黑缎小帽,视为佳品。解放以后,衣着急骤改变,无论农工商干,皆以涤卡、涤纶、花达尼、花哔叽为衣,着毛料呢绒者亦为常见,布鞋布袜,亦为皮鞋、胶鞋、布鞋、塑料鞋以及线袜、尼龙袜所取代,青年妇女,则罩上了五颜六色的方形头巾,且又增添了棉、皮大衣和线衣、皮手套。五台人的衣着,已渐由淡装转向艳服了。
  五台人一向省吃俭用,早晨和子饭,中午杂烩菜,晚上红稀粥,三餐俱以玉米面、高梁面为主食。冬酸菜,夏野菜,一年四季老咸菜,均用自种萝卜、蔓菁等腌制。白面(小麦面)、大米,除节目和待客,常年罕见。每有客到,多以煮油糕、烩粉丝(由山药粉面自制)、炒鸡蛋、煎杂菜接待,盛饭以满大为敬,就餐有以剩为饱。夏秋季节,人们往往端饭到街,边吃边谈,说说笑笑,饶有风趣。食物当中,东冶的馍馍(白面),大兴的糕,灵境的颗子(莜麦),豆村的面(莜面),则为全县驰名。
  住宿以木结构房屋居多,黄土坡以北,多为砖墙瓦顶;东治地区,则为土墙平房;清水河两库,常常以石旋洞而居;大部分地区,亦有靠崖掘窑而宿者。解放前,住房一连三间居多,内分里外间,里间一间,存放粮食和日用什物;外间二间,一炕一地,摆设箱柜,且置灶台,是人们的生活起居之所,单间住屋,均砌对门火炕,往往充做新婚洞房。台怀地区稍有不同,建房低矮,一堂两屋。解放以来,建房布局,连排房(正房)院子代替了四合头院子;屋内结构,多设套间或后洞,既讲究了卫生,又方便了生活。庭院之中,古以前槐后榆为佳,栽杨植柳为不祥。今天,人们注重经济价值,新建庭院中栽北京杨和加拿大杨的比比皆是。建房当中,在用土筑墙时墙头刻字,立架上梁时有张贴对联的习惯,一直沿袭未变。过去对联上写的是“上梁喜逢黄道日,立柱正遇紫微量”等话,现在写的是“稳如泰山,坚似磐石”等话。说明乡风乡俗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
  五台地处山区,过去交通不便,出门以步行为主,再则骑驴,偶有坐轿车者,多为头面人物。现在,黑色油路和乡村公路通往四面八方,自行车已成为极普遍的代步行工具,公共汽车亦为多数人乘坐,然而,不少老年人还保持着过去的习惯,若路途不远,宁步行,不坐车。
  自给自足是五台人的生活传统。解放前至解放初期,多数人家自种烟叶(小兰花)和油料,并自己制作食油、灯油和酱醋,很少出钱购买。若遇必须购置的生活必需品,则以粮换物,或者粜粮得钱,再行购置,力争不求于人。那时,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十分明显,农忙务农,农闲从匠是极为普遍的现象。所以,全县具有多种匠艺人,如蒋坊的瓦匠,五级的木匠,虎汉的铁匠,龙王堂的泥匠,唐家湾的毡匠,台怀镇的铜匠,南茹材的塑匠,槐荫村的布袋匠,大王村、安家村、峡口村、前堡村的编织匠,东冶的纸匠、泥匠、铜匠、皮匠、壶皮匠、小炉匠等等。建安地区的瑶池、张家庄,钉称、张箩、钉盘碗者很多。他们挑担四出,沿村献艺,早为远近闻名。无技为匠的农民,牵驴驮炭是冬天的主业。他们以此积攒“过年”用品,辛苦备至。解放后,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渐趋解体,商品交换的范围越来越大,货币的作用与日俱增。以粮换物的现象仍然存在,但均以市值为准。劳动习惯亦有改变,过去,以黄土坡为界,下善担,上善背;现在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担与背逐渐向平车载运过渡,大大解放了生产力。
  一般来说,富不喜外,穷不嫌乡,重男轻女,族村自卫,是五台人的特性。五台人心地善良,为人忠厚,但不善于交际。农村中,男子同男子之间,女子同女子之间,多结有数友,俗称攀干亲。凡攀干亲的,男子称朋友,女子称实弟妹,对方的父母则称为老干和干娘。亲朋见面,多不握手,常以笑脸待之,问话则以“孩子发结庄稼好”为主要内容。若遇生客,谦恭之态则为礼,不娴寒暄之词,但尚微笑相迎,给人一种憨厚的印象。
NO15. 六月六走麦罢
晋南有句俗话:“六月六,走麦罢。”走麦罢是晋南特有的风习,每当旧历的六月初六,人们经过紧张劳动,把麦子都收回了家。这时,新婚夫妇挎上用新麦面做的几斤重的大月形角子馍.再带上其它礼物,一起回娘家去。他们中有的肩并肩徒步而行,有的夫妻俩骑着自行车一溜风往前奔。沿途欢歌笑语,人来乍往,充满快乐的气氛。
  女婿从邻村远道而来,带来自家丰收的喜讯,也带来了对岳父岳母的良好祝愿。在此之前,忙了春播忙夏锄,忙了夏锄忙夏收,女婿有好一段时间没来岳丈家了。久不见的亲朋近三分,何况这是自家的姑爷。当地有个形象的比方描写丈母娘见到女婿的情形:“丈母娘见了女婿,好像落窝母鸡”,直乐的不知该怎样招待才好。倒水取烟,问寒问暖,从早到晚,三顿饭变着花样做,忙得身子不着炕。连小姨子也在一旁嘟嘟哝哝说开了风凉话:“妈,咋对我就没有这样亲热过?”这时母亲定会说:“傻闺女,等你以后结了婚也是一样的。”丈母娘招待女婿要做七、八样菜,主食一般是烙饼、凉面、凉粉或蒸馍,临走前还让吃“烙旋”这种烤制的面饼。在万荣一带让吃煎饼,煎饼里配以椒叶,呈五色,取意女蜗炼五色石补天,希望自家女儿能象女娲一样精明强干。在安邑解州一带,岳母招待姑爷,以“胡饼”为佳品。这种饼用南瓜丝与精面粉和在一起,烙制而成香味四溢,松软好吃。在万荣,六月六这一天,娘家要给新出嫁的女儿送馍、甜瓜等食品及竹帘、凉席、雨伞、蚊帐等夏令衣物。尤其不能忘记的是,送的馍馍里面要夹碎肉,蒸熟后必须裂开口,称为“张口馒头”,象征女儿早给婆家生儿育女,增丁添口。
  关于“六月六,走麦罢”的起源,民间传说春秋战国时,晋卿狐偃因是晋文公的舅父而自恃高贵,刚愎自用,气死了亲家赵衰。赵衰是跟随晋文公多年的功臣,有“以德让贤”的美名,人虽已安葬.可他的儿子即狐偃的女婿,一直难平心中怨愤,想替父亲出出这口气。恰巧这一年晋国遭灾,狐偃出去放粮,说定六月六日回家过寿,他的女婿就决定乘祝寿之际,刺杀丈人,为父报仇。细心的女儿探知此事后,连忙赶回娘家报了信。狐偃放粮期间,亲眼目睹了民间疾苦,后悔自己以前没有听取亲家的忠告,内心受到谴责。他得知女婿要刺杀自己的消息后,不但不责怪,还主动给女婿陪了罪,和解了双方的矛盾。以后每年六月六,他都把女儿女婿接回家来,合家团聚。这事传到民间,百姓争相仿效,逐渐形成了“走麦罢”的习俗。
  有趣的是,与晋南隔河相望的河南卢氏县的老界岭以南地区也流传着过“六月六”的习俗。这一天,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探望父母,所带的礼物除油炸食品外,还有新衣、新鞋、新袜,祝愿双亲手安度夏,当地俗称“望夏”。当地也有一个传说解释这一习俗。出生在老界西南的一位姑娘,出嫁之后尽管婆家家境贫寒,仍不忘娘家父母恩情,时常送些吃、喝、穿、戴,特别是每年“六月六”双亲生日这天,她拿上提前做好的衣服,和用新麦面蒸的白馍,炸了麻花,回家给老人过生日,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成为当地有名的孝顺女儿。久而久之,这一习俗便在民间形成了。
  晋南“走麦罢”的传说,以三晋古地历史人物事件为主线,解释了这一习俗的渊源,表达了人们对历史人物的追忆。河南卢氏六月六“望夏”习俗的传说,以歌颂普通民间女子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为主旨,对这一习俗作了解释。但溯其真正原因,还在于这一习俗植根于农耕文化的土壤上。山西晋南和河南卢氏都是主要产麦区,每年六月六前后,小麦就收割完毕,处于农闲阶段,这正是探亲的最佳时期。 
  太原锣鼓的最大特色,在于两队摆开阵势,互相对抗。这种对抗的出现,常见于喜庆之日,两队互见于街头。每逢这种情况,双方互不相让,各显身手,一曲接一曲,一阵连一阵,一会儿急似一会儿,不争个山高水低,决不歇手。这种对抗和较量,成为太原锣鼓的一个传统习俗,恰似两军对垒,誓必决一胜负。其演奏之形式,其技艺之娴熟,实属国内罕见,绝无仅有。它反映出太原人自古以来粗犷剽悍的地方特性,也反映出太原人不屈不挠,对胜利的向往和追求的民族特性。它构成了太原锣鼓声色雄壮的地方特色,也构成了太原锣鼓在太原民间社火习俗中独占鳌头的地位和作用。
  太原锣鼓是太原社火习俗的灵魂,为太原人所乐道。太原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这种传承极久的民间社火活动步入它有史来的黄金时代,先后在“首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开幕式和“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上,大显身手,声名远播,风靡全国,被誉为“中国第一鼓”。
  跑场秧歌和划旱船
  跑场秧歌是太原闹红火中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清之季年开始搬上舞台。但是进人舞台后,并没有影响它在正月十五的红火热闹中舞之于街巷,歌之于乡间的表演形式。即使是在今天的民间传统节日里,我们看到的旱船队中的人物造型“打渔杀家”、“刘三推车”、“刘海砍樵”、“白蛇许仙”等等,边走边舞边歌边唱,都是跑场秧歌以划旱船来进行街头表演的一种形式。
NO16. 平遥民俗表演-抬阁
将铁杆固定在抬杆上端,抬杆周围用莲花、彩云等各种道具装饰起来,再将三四个扮演各种戏剧人物和神话故事的男女小孩固定在铁杆上,由成年男子抬着,在行进中表演。内容有50余种,其中包括《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富贵图》、《火焰驹》、《断桥》、《虹霓关》、《起解》、《百花亭》、《盗灵芝》、《下河东》《拣柴》、《苏护送女》、《双吊孝》、《黄河阵》、《祥麟镜》、《反棠邑》、《狐狸缘》、《凤仪亭》、《血手印》等。
NO17. 岢岚县民间的捏油灯
在山西晋西北的岢岚县民间,从正月初十至二月初二,人们在几个晚上都要点油灯。村乡里,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欢声笑语,一派欢乐景象。
  岢岚县人捏灯盏,是用面捏,所用面,有荞面、糕面数种。捏荞面灯盏,要捏成形后放在笼屉中蒸熟;糕面,即软黄米面灯盏,是在做成蒸熟的素糕后才捏成灯形。
  岢岚灯盏,式样很多。最简单,最普通的是捏成单灯。这种灯,光捏底座,呈圆台形,然后,再捏底座上面的灯盏,为酒盅形状。这种灯盏,中间有柱形灯口,侧于边上,可插灯芯,周围是储存燃灯油的地方。
  当地妇女在捏灯时,要求捏得越薄越好,当地人的说法,提得超薄,生下孩子眼皮就薄,而且机灵。当地人捏灯,要把灯口捏出角,借以表示月份。这种灯盏内燃烧的灯芯,有用棉花捻成捻子的,也有用龙须裹上麻纸燃烧的。
  为了使这里的灯造型好看,当地人还往往把灯旁捏成各种人物或动物做为装饰。或驮、或衔,各种姿态都有,活灵活现,生活气息浓郁。当地人捏成“满炕炕”,造型是活泼的小人手连手围住一盏灯,这里还有要求,这小人的人数要与自己家里的人数相等才成。这种油灯,常常点在炕上,祝福全家幸福,平安。
  “看米老婆(汉)”,是捏成老汉或老婆抱灯,笑逐颜开地坐在米缸上,表观出对于丰收的喜悦。“水鸭子”和“饮马汉”,往往按当地习俗,要放在水里漂浮,意在祈祷风调雨顺。“牛槽灯”,放于牛棚内,意在保佑耕牛健壮,日渐兴旺。猫灯,置于猫常出没的地方,以此来镇鼠害。
  岢岚人点灯,内涵较宽。正月十五点灯,意在驱除鼠害,正月二十小添仓,二十五为大添仓,点灯意在来年粮食满囤,衣食丰足。添仓节点灯,还要打灰窑,灯下为五谷,灯形是肥猪,灯下五谷,如果那一种发芽率高,就说明这种粮食当年要丰收,农民就要选育这一品种。“二月二”龙抬头时,也要点灯,这种灯,是专为羊群“小羊增多,大羊肥胖”而点。
  每次点灯,奇岚人有偷灯戏耍习俗。孩子们在这几天偷灯特别活跃,偷灯色彩神秘,且为家长所默许,家家户户如此。为应付这种情况,当地人灯盏要富裕,避免被偷走后再没有备用灯盏。
  总之,岢岚人点灯非常有趣,常常让人欢欣不已。 
NO18. 平遥民俗表演-旱船
用竹条、木条、彩绸编扎成彩舫,四周用绸缎围合,面用木条、绸缎搭篷。表演时以吹鼓乐伴奏,一人乘船扮演女子,用彩带系船驾于肩上,假脚盘坐"船"中 ,似乘船状而行走。另一人扮船夫,持桨在前划引 。内容多为古代戏剧中与船有关的故事、有《打渔杀家》《许仙游湖》、《秋江》等。船上装有花灯 ,点燃蜡烛,在夜晚表演尤佳。
NO19. 耍孩儿
也叫咳咳腔。是大同、雁北地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戏。约起源于元代,角色分红、黑、生、旦、丑五行。以板胡、笛子为主要伴奏乐器。音调旋律欢快活泼,婉转嘹亮。唱曲以正板和慢板为主,既有固定曲牌,又灵活多变。它吸收南罗腔和吹腔等古典曲调,又从晋北道情、晋剧中获取了丰富养料,使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多彩。唱腔发声利用后嗓子,先咳后唱,叠褶反复,浑厚有力,独具风格。表演上吸收了民间舞蹈动作,更接近于生活,处处洋溢着乡土气息。传统剧目有《狮子洞》、《千里送京娘》、《打佛堂》、《赶脚》等。
NO20. 朔州民俗垒旺火
山西朔州盛产煤炭,煤炭在朔州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朔州考古证实:在古代煤炭就已渗透到选先民们的风俗民情之中,其中生旺火就是朔州地区的一种风俗习惯。
  朔州地区每逢春节除夕和元宵节,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老乡们叫它旺火,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之意。里面放柴,外面披彩花,贴上大红字条,上写“旺气冲天”等字。单等午夜十二点,鞭炮齐鸣之时,将旺火点燃。点燃后,火苗从无数小孔中喷出,状若浮图,既御寒,又壮观。大人孩子围起一圈,有的做游戏,有的放鞭炮,男女老少都要来烤火,以图“旺气冲天”。孩子们也可以走街串巷观看评论火堆大小,谁家的火堆大,着的旺,谁家的旺气也大。
  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旺火之风俗习惯,在朔州地区又有发展。不但在过年时生,就连平日办婚丧大事或者重大节日时都生旺火,有的是在冬季为了取暖,比如冬季或正月里室外唱戏,就生旺火,让观众烤旺火;有的是在夏季以图吉利比如:农村人们在结婚时生旺火,新娘绕着旺火转,类似南方的“跳火盆”。在朔州旺火规模之宏大,造型之讲究,当以怀仁旺火为最。它有四大特点:一、选煤精良。在元宵节前预选优质原煤,精心切割成整齐方块;二、造型美观。必须聘请高明师傅将旺火垒成底小、肚大、顶尖、内空的宝瓶形状,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燃烧净尽而旺火不塌;三、逐年增高。为了达到一年胜似一年之喻意,要求垒砌旺火时,每年都比前一年增高一些,具体增高的尺寸大小,则由主人心中的期望而定;四、规模庞大。每年怀仁县内街道都要垒砌五六十座巨大旺火,其中最大者用80吨煤垒成,高达十余米,可谓规模庞大。每逢元宵佳节华灯初上,这些旺火全部吐出长长火舌,直舔大地苍穹,红光耀眼,灿烂辉煌,恰似一条条吞云吐火的飞龙,激游在锦绣人寰之中,给人们带来“吉祥如意”、“发家致富”“万事如意”的预兆。因此,方圆百里的人潮都要赶来观看旺火,有的人还围着最大的旺火正转三圈,反转三圈,以图来年万事如意,平安吉祥,心想事成。朔州旺火,是民俗胜是民俗,它就象发展中的朔州经济一样,年年兴旺,蒸蒸日上!
NO21. 灵丘人踢毽子
    踢毽子这项活动在我国民间早有流转,但是,作为一地风俗的,却并不多见。
  山西省的灵丘县,踢毽子的活动却颇为盛行,灵丘县的踢毽子已经成为当地民间的一项传统的体育活动。县内有这样的民谣:“杨柳青,放空钟(空竹),杨柳死,踢毽子”。由此可见,这项体育活动在灵丘县的民间很普及,而且是冬季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
  我国的踢毽子始于何时,无从考究,但在汉代时就已经流行了。唐代释道宣《高僧传?佛陀禅师》中记载:在五世纪末,北魏有个和尚佛陀禅师,在路过洛阳天街时,见十二岁的少年慧光在井栏上踢毽子,一连五百,众人围观欢呼。在汉代的画像艺术中就已有踢毽子的形象,可见踢毽子的活动早在两千年前就盛行了。
  灵丘县的踢毽子活动始于何时,无从考究。但是,灵丘县是个古老的县份,这个县的县名就是由于在县城内埋有春秋战国时期的赵国国君,“胡服骑射”的国王赵武灵王的骨殖,存有赵武灵王的坟丘而得名。在这个古老的县份里,传统的踢毽子活动的历史一定也是很久远的。
  作为民间冬季体育活动,踢毽子可以使腿、脚、臂、腕、手、眼等身体各部位得到锻炼,增强人的体质。毽子分毽铊和毽羽两部分,毽铊多用铜钱或圆形的铅锡、铁片制成,毽羽多用翎毛、鸡毛、羊皮制成。踢毽子的套数已多达十七种,踢、把、丁、拐、鼓(过海)、拦子(拖抢)、站、端、骗、二板、漏窟、顶灯、点灯、翻终、开弓等。踢毽子活动的优越性还在于这是一种全身运动,需要场地不大,室内、室外均可进行,运动量还相当大。而且毽子的制作简便易行,不需要花多少钱。踢毽子活动,不分男、女、老、幼皆可进行。
  冬季来临,在灵丘县境内便可看到青少年结伴成群,在校园内,街巷里,场院里踢起毽子来,他们一边比谁踢得次数最多,一边看谁踢得花样最多,活泼而又愉快的欢声笑语在青少年中朗朗升起。踢毽子,在冬季其它体育活动不易开展的情况下,这种民间体育活动会独占鳌头。
  踢毽子活动,除春冬季外,其它季节也是随时可以进行的。只不过,在灵丘县境内作为民间风俗流传甚为广泛。 
NO22. 自古恒山佳话多
恒山在山西省东北部,主峰在浑源县城东南,海拔2017米,高度居五岳之冠。恒山有108座山峰,从北东向南西延伸,绵亘300里,很像一队正在行进的队列,故清朝学者魏源以“恒山如行”来概括恒山的这种气势。恒山重峦叠嶂,林木幽深,一登恒山主峰,便倍感静谧清幽,一切尘俗,尽皆脱去。所谓山深有“静气”,正是恒山的风景特色。
    恒山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多与山体相关的神话传说。山上的果老岭据传与八仙之一的张果老有一因缘。果老岭由一块接一块的青石连接而成,非常像人工铺设。表石上有许多 自然形成的小石坑,酷似人的脚印和毛驴的蹄印。相传张果老曾经倒骑着一头小毛驴从恒山上天, 当他经此岭时,因坡陡路滑,不能前进。张果老无计可施,只得仰天长叹一声,下来手牵毛驴步行而过。这斑斑石坑,据说 就是当年 张果老拉着驴子爬坡的痕迹。
    在果老岭 的东侧,有一座万仞险峰面西而立,直插云端,这就是恒山的一处胜景——“舍身崖”。每当日落之时,瑰丽的晚霞辉映着诡奇万状的险峰怪石,奇光异景,色彩缤纷,令人赞叹不已。
    关于这美丽 如画的 “舍身崖”,还流传着一个悲壮动人的故事。
    相传古代浑源城里有一个美丽的少女。一年夏天,她年迈的母亲得病,少女就和嫂子一道上恒山为母亲 采药。不料刚走进幽深树林,便撞见了一只恶狼。只见恶狼张开血盆大口,朝她们扑过来。就在这危急 时刻,有一个年轻 人听见姑嫂二人的呼叫声,就从后面赶来 ,挥舞木棒,赶跑了恶狼。姑嫂二人非常感激,连连向青年 道谢。言谈之中得知这个青年 是在恒山修庙的画匠。少女见他容貌英俊,言谈举止又十分稳重干练,不由产生了爱慕之情。好心的嫂嫂看出了小姑的心思,就在一旁穿针引线,帮助小姑与画匠定了终身。
    谁知好事多磨,祸从天降。浑源县的少爷久闻少女美貌出众,便要娶她为妾。而少女的父亲也嫌贫爱富,贪图县太爷家的钱财,又是打,又是骂,逼着女儿进火坑。少女无法忍受,连夜逃离家门,上恒山去寻找画匠。贤惠的嫂嫂怕小姑发生意外,也急忙跟随上山, 暗中保护小姑。
然而,不幸的是, 少女跑遍了恒山山岭,也不见画匠的身影。这时, 知县的少爷又率领家丁追来。眼看着如狼似虎的家丁们步步逼 近,少女心一横,就从这万刃峰顶跳了下去。嫂嫂赶到崖顶,不见小姑踪影,四处寻找,不料一失足也跌入崖下。姑嫂二人的事迹感动了北岳山神。北岳山神施展神法,使少女化为百灵鸟,嫂嫂化为找姑鸟,日夜形影不离,飞绕此山,凄凉的叫声不绝于耳。“舍身崖”便由此得名。
    舍身崖北面是飞石窟,它有一件与帝舜有关的逸事:相传帝舜北巡至恒山, 正准备登山设祭,恰遇大雪纷飞,挡住了去路。于是,帝舜就在山下遥祭。突然,一块巨石从山顶掉到帝舜面前。据说 那块巨石就是从这里飞出去的,而这石窟就是 巨石飞出后留下的印迹,因此命名为“飞石窟”
    飞石窟内南侧,伫立着一座二层小亭,绿瓦红柱,名为“梳妆台”。传说每天清晨,恒山掌管土地的女神后土夫人披着薄雾轻云走进梳妆台,开始 晨妆;傍晚,又用从“石脂图”采来的朱色石卵研制的胭脂,在这里进行晚妆。
    从飞石窟朝东望,有一山花盛开的深谷,叫紫芝峪。传说古代紫芝峪下埋藏着一只聚宝盆,上面长满了葱郁的青草,一个勤劳的牧羊少年每天来割 也割不完。后来,山上贪心的老道窥出秘密,偷偷挖出来想藏到寺中据为已有。牧羊少年与老道力争时,失手将聚宝盆摔得粉碎,散落到山中。 从此,恒山遍地奇花异草,成了百药荟萃的聚宝盆。
    瑰丽的恒山风光 ,自古以来吸引了无数游 人。周成王、赵襄子、秦始皇、北魏道武帝、太武帝、隋炀帝等帝王都 曾登临游览,并挥毫留下了祭文。许多文人墨客游览之后,吟诗作赋,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篇章。如今恒山已成为著名的游览胜地。每到夏秋季节,山花烂漫,空气新鲜,游人络绎不绝。攀登恒山主峰,极目远眺,河水如带,田园棋格,山势逶迤,云絮飘缈,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NO23. 忻州婚俗
    婚姻是人生仪礼中最隆重的大事,它标志着一个人告别青少年时代,进入成家立业、发展家族的重要阶段。所以,婚礼向来为人们所重视。忻州一带的婚礼在遵循古代“六礼”的同时,经过时间洗礼,逐渐趋于简约,有着该地区的特色。
  忻州地区结婚程序大体有四个步骤:议婚、订婚、成婚、回门。
  议婚,是男女婚姻的最初阶段。旧时“无媒不成婚”,男女双方不能见面,全凭父母意愿,而能否成婚完全取决于“合婚”的结果。后来,又增加了相亲,方法是由介绍人带上男方到女方家看女方的容貌、身材。女方的父亲,或女方自己与母亲有时也去男方看看房屋、住室,打听其社交人缘。合婚既成,两家则择吉日互换庚帖。双方各备红书庚贴,上面重新写明男女各方出生的年月日,互相交换,表示信守不渝,当地人俗话是女方“有主了”。发展到后来,由于人们破除迷信,去掉了“合婚”这一环节,“换贴”这道手续也同时免除。
  订婚。旧时订婚的核心内容是门当户对,对年龄的大小并不在意。一般15岁前订婚,甚至五、六岁就订了亲,有小男孩聘大媳妇,也有大女婿娶小女孩的,但通常是女的比男的大。订婚时,男家要给女家送彩礼、送大钱,旧称“纳聘”。一切礼品由女家指定。如保德、河曲一带彩礼名目有“三盘两对”,即三副项圈、两对手镯;“花红彩礼”,即红布、蓝布各一丈二尺;“生米猪卷”,即一斗白米、一斗绿豆、一斗红枣、白条猪一口,馒头24个,还有用红纸裹封的银洋。而女家给女婿的只是象征性礼物,如帽一顶、靴一双,“硬腰子”一个。解放前一般贫苦人家给不起彩礼,不得不典房卖地,债台高筑,以至一辈子不得翻身。保德城关附近还有一种习俗叫“西瓜月饼吃三年”,就是在订婚后三年内,每逢中秋节,男方用食盒抬着上好大西瓜四个,大小月饼垒成一塔送给女方。河曲一带在婚前要给女家送二斤面炸的油饼24个,油糕 120,羊一只,猪一口,酒两壶,女家回油饼两个,糕一个。
  成婚,又叫娶亲。男女双方到了当地认可的婚龄,男女双方就协商结婚的日子。一般是男家先请阴阳先生选择日期,由介绍人拿上礼物通知女家,一般女家都同意男家的日期。但细心的女家还要另请阴阳先生兑日子,看有无“妨忌”。在保德一带,腊月二十三以后就可以不择日子,任选哪一天都行,谓之“赶乱岁”。
  娶亲。婚期确定之后,双方就着手准备,先通知亲戚朋友,一般家户都要订花轿、请乐工。娶亲这天新郎乘花轿,穿礼服,十字披红,由伴郎陪着鼓乐前行,去女家迎亲。贫穷之家雇不起轿子,就用毛驴去接新娘,俗称“明搬”。有的地方因山路遥远,崎岖难行,就用“骡驮花轿”这种特殊的交通工具娶亲,即把一乘长轿绑扎在两根杆中间,两头骡子一前一后驮着,由身着黑衣,头缠白毛巾的“骡夫”赶着牲口,既稳定安全,又节省人力。送亲的人当日不回。迎亲队伍到达女方后,代县一带由新娘的弟弟出迎,给新郎头上“插喜花”。新郎进院后要品茶,吃干果点心,叫做“待女婿”。河曲一带待女婿是让吃“小饭”——四碟小菜和挂面、烧酒。食毕,催新娘上轿,新娘头戴凤冠,身着霞帔,腰系玉带,面罩红绸盖头,随新郎出门。这时新娘哭哭啼啼,母亲泪水满腮,母女难分难离,甚至抱头痛哭。女家趁此提点小条件,习惯上叫“养女头一炸”,男家给点钱、面粉或肉,叫做“离娘费”,“离娘面”、“离娘肉”。时过午后,新娘上轿启程。迎娶的队伍回到家附近,先放鞭炮.然后大门前点旺火。娶亲者将送亲者请入室内款待,新娘下轿不能踩泥,由送亲者扛着或倒毡步入院内。新娘进门时,与婆婆同龄的婶姆、大娘要向婆婆脸上抹黑,向新娘脸上抹红。在岚县一带是给公公脸上抹黑,以图吉利。拜堂时按“里三堂,外三堂”的次序排列,先拜天地,再拜祖宗,而后父母,再及同族尊长、亲朋,不能随意颠倒。拜毕,新郎新娘进入洞房,新娘面墙而坐,新郎为其揭去蒙头红纱。有的地方把新娘头上带的一枝花,插在洞房的最高处,民间歌谣有“墙上插花花,当年抱娃娃”,“插得高,养得早,明年生个胖小小”。在河曲一带,新郎挑了头盖之后,要给新娘梳几下头发,然后用婆家新给的簪子将抓髻改梳成网子头,俗称“上头”,表示这位女子从此以后就是他的媳妇了。接着要用八仙桌斗中的弓箭向洞房四角空射,认为可以赶走凶煞晦气。新娘要在一块红布上用尺子量一下,用剪子剪一下,意寓婚后能缝善织,会过日子。洞房内忌孕妇、寡妇进入。晚间耍新娘,闹洞房,俗称“三日之内没大小”。整个婚礼喜气洋洋,热热闹闹。
  回门。婚后第二天,有的地方是第五天或第九天,新郎新娘回到女家,新郎要跪拜岳丈家尊长,俗称“认大小”。保德一带小舅小姨要耍笑姐夫,多是给饭食里特别的多放一些调味,如辣椒、醋、花椒等。还要给新郎吃一顿饺子,叫“捏嘴扁食”,以防止女婿说不好。当天新郎新娘必须返回男家,不得在娘家留宿,称为“打来回”。至此婚礼的全过程才告结束。
NO24. 佛教开光
    什么叫开光
    如果说这一尊佛菩萨形像,请一位法师来给他开光,他就灵了,不开光他就不灵。因为有很多人找我去开光,给佛菩萨开光。我就老实告诉他,你不要供养佛菩萨了,他问为什么?我叫他灵就灵,叫他不灵就不灵,我比他还灵,你供养我就好了,你供养他干什么?你想想对不对?这叫迷信。所以我也可以去装模作样比划比划,我帮他这一比划,他就灵了,你们想想,我岂不是比他更灵吗?连这一点都想不通,那你是愚痴迷惑到极处。一个头脑冷静聪明人一看就恍然大悟,就明白事实真相。我说替佛菩萨开光,他就灵,这是欺骗众生,你们未免也太愚痴、太糊涂了,那有这种道理!所以开光是宣说这个佛菩萨代表的意义。譬如说供养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代表的是慈悲,把菩萨大慈大悲救度一切众生这个本愿宣说出来。我们供养佛菩萨,供养观世音菩萨,就要效法佛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这一种悲愿。所以见到观音菩萨的形像,听到观音菩萨的名号,就把我们大慈悲心引发出来。我们对于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要以大慈大悲,真正去爱护、关怀、帮助,这是这一尊名号,这一尊形像开发我们自性慈悲的光明,这叫做开光。所以是藉佛菩萨名号,开发我们自性的光明;藉佛菩萨的形像,启发我们自性的光明,是这个意思。决定不能搞错,错了,那你就迷信。迷,决定不能解决问题,唯有智才能解决问题。这个是学佛不能不知道的。
NO25. 山西境内民间祭灶节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民间称为过小年,是祭祀灶君的节日。
  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记述春秋时孔丘言行的《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话。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说为门、井、户、灶、中雷;或说是行、井、户、灶、中雷)。祭灶时要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要陈列鼎俎,设置笾豆,迎尸等等。带有很明显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迹。
  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说。后来又衍生出许多说法。中国道教兴盛之后,曾借《经说》之论,将灶神说成是一位女性老母。“管人住宅。十二时辰,善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旦,记人造诸善恶及其功德,录其轻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书”。后来就发展成了既有灶君爷爷,又有灶君奶奶之说。在不同的地区里,灶君夫妇又由不同的人选来充当,同时伴随着当地流行的民间传说故事。
  古人祭灶的日期,历来说法不一,有正月、四月、五月、八月、十二月等等。在我国封建社会里,诸教并存,神灵之数高达万千之多,民间习惯一概敬之。可能是为了简化统一,易记易行的缘故,把灶君每月上天禀报一次的说法,演化成了每年上天一次。并且把时间固定在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这一天,也就成了传统的祭灶节日。
  山西境内,绝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三日祭灶。只有榆社、文水、黎城、阳城等少数地方是腊月二十四日祭灶。
  灶君神像,贴在锅灶旁边正对风匣的墙上。两边配联多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下联也有写成“回宫降吉祥”的。中间是灶君夫妇神像,神像旁边往往画两匹马作为坐骑。祭灶时要陈设供品,供品中最突出的是糖瓜。晋北地区习惯用饧,是麻糖的初级品,特粘,现在统称麻糖。有“二十三,吃饧板”的民谚。糖、饧之类食品既甜又粘。取意灶君顾了吃,顾不了说话,上天后嘴被饧粘住,免生是非。供品中还要摆上几颗鸡蛋,是给狐狸、黄鼠狼之类的零食。据说它们都是灶君的部下,不能不打点一下。祭灶时除上香,送酒以外,特别要为灶君坐骑撒马料,要从灶台前一直撒到厨房门外。这些仪程完了以后,就要将灶君神像拿下来烧掉。等到除夕时再设新神像。
  古俗有“女不祭灶”的说法,祭灶往往是男人们的事情。近代却多数由家庭主妇来充当祭灶的角色。
  民间传说,灶君爷上天专门告人间罪恶,一旦被告,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在《太上感应篇》里,又有“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的记述。司命即指灶君,算为一百天,纪指十二年。在这里,重罪判罚又增加到减寿十二年了。所以在祭灶时,要打点一下灶君,求其高抬贵手。
  在晋北地区流传着“腊月二十三 、灶君爷爷您上天 ,嘴里吃了糖饧板,玉皇面前免开言,回到咱家过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的民歌,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家,清理箱、柜、炕席底下的尘土,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等等。
  晋东南地区民间流传着两首歌谣,其一是“ 二十三 ,打发老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锡器;二十八,沤邋遢;二十九,洗脚手;三十日,门神、对联一齐贴”。体现了时间紧迫和准备工作的紧张。
  其二是一首童谣:“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反映了儿童盼望过年的欢跃心理。
  在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 ,狮子滚绣球 ,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也有各种戏剧故事,民俗有“大登殿,二度梅,三娘教于四进土,五女拜寿六月雪,七月七日天河配,八仙庆寿九件衣”的说法,体现了民间对戏剧故事的偏爱。有新媳妇的人家,新媳妇要带上自己剪制的各种窗花,回婆家糊窗户,左邻右舍还要前来观赏。
  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要蒸花馍。大体上分为敬神和走亲戚用的两种类型。前者庄重,后者花梢。特别要制做一个大枣山,以备供奉灶君。“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这往往是民间女性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一个花馍,就是一件手工艺品。
  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 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 牛似南山虎 、马如北海龙”;“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腊月二十三以后,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吕梁地区讲究腊月二十七日洗脚。这天傍晚,婆姨汝子都用开水洗脚。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们也要帮她把脚擦洗干净,不留一点污秽。民间传有“腊月二十七,婆姨汝子都洗脚。一个不洗脚,流脓害水七个月”的俗语。
NO26. 关公文化节
  关公故里运城每年金秋十月都要举办大型旅游节庆活动——“关公文化节”。每年关公文化节都将举办精彩纷呈、声势浩大的开幕式。届时,将举办庄严肃穆、气势恢宏的“金秋大祭”、设祭坛、齐三牲、鸣古乐、着古装,其独特的形式和浓厚的气氛,将满足您朝拜的心愿。此外,还将有多次出访国外,令国际龙人倾倒的天下第一鼓的绛州鼓乐和参加第七界亚运会并幕式的绛县“飞龙“等文艺表演,它将让您领略关公故乡的民间文化风采和关公文化的底蕴。
NO27. 山西境内“谷神节”风俗
正月初八日,称为谷神节。
  春秋时代,古人曾以“木星”的运行规律纪年。由于木星11.86年运行一周天,接近于十二年,古人便将周天划分为十二次,木星每年行经一次,都有特定的名称。所以把木星称为岁星。
  我国道教发展后,受“岁星纪年”的影响,认为每年有一个值岁的神灵,职权很大,称为太岁。以十二地支为序,每十二年循环一次。扩散到民间,由“太岁头上不能动土”,演变成了土地的主人,当然也就是农业丰欠的主宰了。所以每逢谷日,民俗要进行祭星活动。
  晋北地区的祭星活动,讲究在天地神位前面,燃灯七盏,烧香、焚表。
  晋东南地区的祭星活动,一般是在院内向北设案,上置米面做的饼灯九盏,另置茶水九杯,进行祭奠。
  也有的地方,习惯全村会祭。集体筹集祭品、天香、焰纸,在公共场所设灯祭奠,祈求岁星,保护农业丰收。
  由岁星保护农业丰收,引申为保护众人安福。旧俗,和尚、道士要为附近民家赠送祥疏。民家则在初八日,到寺观上布施。僧道再回以果饼。至今,五台山仍有一些信佛教者,在初八日上布施,祈求保护。
  谷神节,民间还习惯祭祀五谷神,或是到后土庙祭祖拜神。是日太阳出山时,取五谷杂粮各一份,在田间地头,迎日扬洒,意喻五谷丰收。
  民间取八字的读音,将正月初八日演变成了敬八仙节。八仙即民间传说中的李铁拐、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八位神仙。因其不畏强权,藐视富贵,经常深入民间,解危济困,深受劳动人民喜欢。这一天,民间习惯备佳肴水果以祭祀八仙。
NO28. 面塑艺术
史料记载: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可谓是历史渊源流长,早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也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科。就捏制风格来说,黄河流域古朴、粗扩、豪放、深厚;长江流域却是细致、优美、精巧。
    
    面塑艺术的特点是“一印、二捏、三镶、四滚”(泥塑的步骤),还有“文的胸、武的肚、老人的背脊、美女的腰。
    
    面塑实际上是馍,用糯米粉和面加彩后,捏成的各种小型人物。主要出现在嫁娶礼品、殡葬供品中,也用于寿辰生日、馈赠亲友、祈祷祭奠等等方面。农家把已蒸好的各种面塑花摆在诸神前,其中猪头形面塑俗称“大供”,另外还有花模、花果模、礼模、馍玩具等。制面馍的工具十分简单:白面、剪刀、菜刀、梳子、红枣、花椒等物,只要掌握好发面技术,按照式样进行捏制,那么一个鲜活的面模形象就会脱颖而出。”
    
    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据文献资科,汉代早已有面塑的记载,宋代《梦粱录》中曾记载着把面塑用在春节、中秋、端午以及结婚祝寿的喜庆日子。在陕西、河北也有把面塑称作“面花”和“年模”的,并将这古老习俗一宜贯穿于节庆日子的始终。从年三十到正月十五,乡村中到处可见互送礼馍的欢快场面。在陕西关中东部妇女几乎人人都是制作礼模的高手,其申尤以年长的妇女技艺更是高超。 
 
NO29. 晋商社火节
晋商社火源远流长,是由旧农村祭祀社神( 土地神 )时所演的社戏和春节元宵节期间民间闹红火的文艺演出活动演变而成。晋商社火源于秦汉百戏,随着晋中商业的繁荣,晋商对社火活动有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规模 、内容、档次有了很大提高。
  现在除了重大活动外每年元宵节期间为社火的固定日期,要在街道和广场挂彩灯、搭彩车、进行各种演出和街头文艺表演:抬棍、背棍、旱船、高跷、舞龙、抬花轿、民间八音会、晋剧、秧歌等,可谓集民间艺术之大成,融民族精华于一炉。  
NO30. 平遥古城文化节
平遥古城是我国现仅存的四大古城之一。一九八六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九九七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考查后把平遥古城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每年的6月都将举办“平遥古城文化节”,文化节期间将为中外游客举办大型的民间文艺表演、古玩鉴赏,同时举办经贸洽谈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平遥古城旅游活动。
NO31. 窑上窑
窑上窑俗称"天窑"。在窑后侧部位,先向下垂直打挖如井洞,深约10尺,再平行向窑侧方向打挖约6尺,即窑与窑中隔厚度之中间部位,然后一直向上打挖,测量其高度已超过窑顶8尺,再平行向前打挖,直到窑洞顶上之端部位,开避天窑一个,其宽、长、高度如前所述底窑状。另在天窗前方,即窑洞上方之崖壁处,开设三五个小洞口,平时植草物掩盖,使之不易发觉,平时亦可存放贵重财物,遇有战乱,家人可以躲避,若土匪之类在院内嚣张走动,则可利用掩蔽小洞口,作为射孔,持枪射杀之。被射杀之匪徒,尚不知子弹从何方而来,纵然被其察觉,实亦无可奈何,一如前述水火不能攻,人亦不敢上去,同样以保全性命。一般工程也不邀请亲戚邻居相互帮忙,因这些设施不能假借别人之手,以防不测。如此所费不多,惟在时间上甚慢,有前后旆工达两三代的。
NO32. 打平伙习俗
地处晋北的保德、五寨等地有一种淳厚稚朴的风俗,叫做“打平伙”。
  当秋后明月当空的夜晚,或是平日阴雨连绵的日子,人们闲着没事,就走家串户,结伴拉伙,打扑克,下象棋,侃闲话,或讲故事,唱北路梆子。这时,偶然有一人提出“咱们打一回平伙吧!”屋子里会立刻响起朋友们的赞许声。这时,马上就会有一个嘴快腿勤的人说:“我去办。”他走到村里养羊的家户,迅速拍板成交,不大工夫就会拉来一只又肥又大、“咩、咩”叫唤的绵羊或山羊,大家七手八脚宰杀完毕,把羊肉切成小块,放在锅里“咕都咕都”煮起来,主家还会在羊肉煮至半熟时加上葱、姜、花椒、胡椒、辣椒等调料,掌握好火候,用文火炖煮,肉香弥漫着整个屋子。这时,大家仍兴致勃勃地继续打牌,下棋,侃闲话,争论些邻里家常的事情。
  买羊钱怎样付呢?办法是把羊价按在场的人数平均分开,每人出一份钱。不参加的也可以自便,或退场,但那样做会被大家小瞧的。也有嗅到肉香,或听到喧闹声赶来探望的人,那么,愿者有份,凡进屋不走的都摊一份钱。钱收齐后,羊肉也就差不多熟了。于是,大家就围着锅,吃手抓羊肉。
  只有在这样的场合,在这样的氛围里,人与人的关系亲密无间,感情自由地交流,人们会忘却人世间的一切烦恼,忘记旧日的恩怨,达到返朴归真,浑沌天然的境界。没有人因为吃的少了点而日出怨言吗?不会的,谁要是说出这类的话,大家就说他不谙世事,不懂情理,没有大丈夫男子气!要是一只羊不够众多的人吃怎么办?只要心里愉快,吃得高兴,可再按前面的规矩,再煮一只羊,有时大家能从傍晚吃到第二天凌晨,仍然余兴未尽。
  这种大家摊钱,伙吃熟羊,就锅抓肉,不拘小节的吃法,正是黄土高原的风格。它既象原始人狩猎归来聚火而餐的遗风,又类似与此地毗连的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饮食特征。恐怕这些正是“打平伙”这一习俗形成的重要原因。难怪不仅在晋西北有,而且在山、陕、内蒙交界的广大地区也有这种习俗。
  打平伙的意义有这样几层,一是巩固友谊,增进了解;二是解开疙瘩,调解纠纷,某人与某人闹了意见,借打平伙凑在一起,大家帮助他们评论是非,重归于好;三是共商大事、同舟共济,村里有什么要办的事情,或是谁家遇到了困难,大家都会借此出生意,想办法,齐心合力把事情办好。而且晋北的人颇有股豪爽之气,议定的事情,说干就干,吃完羊肉,嘴一擦就开始了,谁也不会中途溜走。否则,大家说他不讲义气,不能同甘共苦,那么,下次打平伙就没份,或者要受到大家冷落。由此看来,打平伙的民俗意蕴真是丰富,在这里。原始的有饭同吃,有福同享的共产生活遗风和现实的人际关系有机结合为一体,天衣无缝。
NO33. 院底干井
整个大院,无法排水,是一难题,孰料在先人巧思之下,利用院一角,打挖一个干井,深约50尺,上圆细长,下渐宽大,形如喇叭状,用之储存雨水再多,入井后立即渗失,先人在缺水地带,想尽办法,不能使可贵的雨水为之流渗消失,于是不辞劳苦,利用骡马兽力,多次的前往四五十里以外垣之黄河边,挖取一种天然胶泥用来砌糊井底,以防雨水渗失。关于胶泥砌糊井底,亦有其相当之施工技术。乃是先将大喇叭形井底之四周土壁,高度约20尺之范围内,以及井底部位,巧妙地挖顾无成小洞,小洞上口圆大,底部细深而尖小,约8寸,小洞口与小洞口之间隔距离约3寸,完成后,状似蜂窝。再由河边运回之胶里加水调制成足够使用之泥巴丁,泥丁胶粘无比,状似台湾的大号麻竹笋,其长度、大小形状要与井底之小圆洞完全吻合。一切齐备之后,将井底小洞,泼之以水使其润湿,再将泥巴丁涂水滑湿,然后,双手持西,对准坑洞,用力猛冲,使泥丁嵌入坑内,如是一一如法炮制,再以胶泥将泥丁帽相间之空隙,糊砌相连,厚约三数寸,使其根深牢固,永不脱落,是则滴水不能渗失也,达到储存用水之目的。同时天然雨水,经过深井地气之储,清凉甘甜,甚是绝好,井口覆以木盖,留置纲绵,雨量过多时,则井水上涨,及井中黄土部位,即可随之渗失,不致辞满溢为患,三数年淘井一次,使其清洁,其是绝妙已极。  
整个大院,无法排水,是一难题,孰料在先人巧思之下,利用院一角,打挖一个干井,深约50尺,上圆细长,下渐宽大,形如喇叭状,用之储存雨水再多,入井后立即渗失,先人在缺水地带,想尽办法,不能使可贵的雨水为之流渗消失,于是不辞劳苦,利用骡马兽力,多次的前往四五十里以外垣之黄河边,挖取一种天然胶泥用来砌糊井底,以防雨水渗失。关于胶泥砌糊井底,亦有其相当之施工技术。乃是先将大喇叭形井底之四周土壁,高度约20尺之范围内,以及井底部位,巧妙地挖顾无成小洞,小洞上口圆大,底部细深而尖小,约8寸,小洞口与小洞口之间隔距离约3寸,完成后,状似蜂窝。再由河边运回之胶里加水调制成足够使用之泥巴丁,泥丁胶粘无比,状似台湾的大号麻竹笋,其长度、大小形状要与井底之小圆洞完全吻合。一切齐备之后,将井底小洞,泼之以水使其润湿,再将泥巴丁涂水滑湿,然后,双手持西,对准坑洞,用力猛冲,使泥丁嵌入坑内,如是一一如法炮制,再以胶泥将泥丁帽相间之空隙,糊砌相连,厚约三数寸,使其根深牢固,永不脱落,是则滴水不能渗失也,达到储存用水之目的。同时天然雨水,经过深井地气之储,清凉甘甜,甚是绝好,井口覆以木盖,留置纲绵,雨量过多时,则井水上涨,及井中黄土部位,即可随之渗失,不致辞满溢为患,三数年淘井一次,使其清洁,其是绝妙已极。  
NO34. 平遥民俗表演-娶亲
古时,境内婚姻与海内皆同,多行"六礼",即纳采( 送礼求婚)、问名(询问女方名字和出生日期)、纳吉(送礼订婚)、纳征(送聘礼) 、请期(议定婚期)、亲迎(新郎亲自迎娶)。延及清代, 境内对"六礼"的沿用已不完备。子女成人后,择偶由父母作主, 媒妁通言。讲究门当户对,重视生辰八字 。由懂周易八卦的先生推演双方生辰克合,相合者便商议订婚、聘礼等事宜 。现在,城内及近郊农村,娶亲多用小卧车 ,农村多用花轿 ,也有用卧车者。新婚前一日,女方给男家送嫁妆。新婚第二日,女家宴请女婿。
NO35. 平遥民俗表演-背棍
挑选俊秀男女孩童 ,年龄6岁左右,经精心化妆打扮后,绑在铁棍上端,下端绑在强壮男子背上。背棍者在行走中,根据背上的孩童扮演的戏剧故事及人物,配合锣鼓点 ,迈出各种舞蹈步伐 ,使孩童不由自主地相应摇摆表演。形式有单人背棍、双人背棍、三人背棍。
NO36. 朔州民俗骡驮轿
“骡驮轿”迎亲的热闹、喜庆场面,又激起了都市人们的“怀旧”心情。“喜轿”也称“花轿”是旧时婚嫁礼仪性的交通工具,以表示新娘是“明媒正娶的原配夫人”。喜轿有一至五乘之分,为四人抬、八人抬不等。。朔州平鲁一带至今还保留着“骡驮轿”的特殊交通工具,即两头骡子一前一后驮着一乘三乘以上的花轿。“所使用的两头骡子,是训练有素骡子,体质壮、毛色好、听“骡夫”的话。“骡驮轿”的花轿作功考究、木料结实、雕刻细腻、结构严谨;它同其他花轿最大的区别是结实牢固。“骡驮轿”的花轿装饰其图案皆具有喜庆吉祥和成双成对的意思,如双凤凰、双蝴蝶、双蝙蝠上下盘旋,两两相对组成,含有夫妻之间和和美美、相亲相爱之意;也有双鱼和双兔等,俗称“滑鱼急兔”。“骡驮轿”的花轿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部件是“轿杆”,它长而结实、架设在花轿两侧,“轿杆”两端绑有用上乘皮革做成的“达腰”,“驮”的力点就在这里。娶亲这天,“骡夫”最受人尊敬,他们身着黑色新衣;头缠白色毛巾,装束得精精干干。好的“骡夫”即使道路崎岖,他们也既能把“骡驮轿”赶得稳稳当当,又能使人不饱尝颠簸之苦,所以“小红包”往往新娘子送“骡夫”的必需品。
NO37. 踩青逛唱
过去每到春暖花开之际,大同城郊各乡多庙会,迎神唱戏。庙会期间,男女老少,前拥后挤,赶赴会场,各业商贩设摊叫卖,各种杂耍开场表演,城里人乘坐京轿车、四飞檐、二驴轿车、大马车等各种车辆,带上食品,喜气洋洋到达目的地。支起帐篷,撑开旱伞,逛庙会,买小吃,看表演。孩子们结伴嬉戏,捕蝴蝶,捉蚂蚱;姑娘们采鲜花,摘地椒,填充香囊。正午支起锅灶,生起火锅,饮酒行令,开始野餐,亲朋互相约请,格外热闹。看足玩够后,动身回城,回城时还有一场精彩的"越野赛",名叫"插车"。 
NO38. 晋剧
晋剧,原名中路梆子,它是在蒲州梆子孕育下产生的一个剧种,起初主要活动在山西省中部地区,即清代的太原府、汾州府及平定州所辖的各县。后来,由于发展迅猛,流传地区逐步扩展,社会影响越来越大,直至成为今天山西省戏剧的代表剧种——晋剧。
    关于中路梆子的起源,曾经是晋剧史研究工作者多年争论的一个问题。从我掌握的资料考证,中路梆子的起源应在清代咸丰年间为妥。因为在此之前,从大量舞台题所揭示的山西中部城乡戏剧演出中,主要为蒲州梆子、京都花腔班(今北京剧)和江南丝竹班(南昆曲)三种,根本未见有关“中路梆子”的记述痕迹。只是到了道光初年,被当时称作山西梆子的蒲州梆子再度复兴,所谓:“道光皇帝登龙廷,山西梆子又时兴”时期,蒲梆北上,来到了晋中、太原一带演出,不仅轰动了太原,而且也震撼了北京,这也正迎合了中路地区崛起的一批富商大贾们的娱乐要求,于是他们就以承包形式,邀请蒲梆班社在中路演出,这就是中路富商承办戏班的开始,但剧种仍为蒲剧。其代表班有平遥县的万和班、小平遥班,及介休县的吉庆班等。
    到了咸丰初年,蒲梆开始冷落下来,此时正值太平天国起义发生,义军一部于咸丰三年八月到达山西平阳府(今临汾市),其矛头直指清王朝的首都北京。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包括蒲剧在内的外地剧种,很少再来中路地区演出了,致使中路地区出现了一个戏剧活动相对空缺的时期,这对酷爱着戏的中路群众,尤其是富商们来说倍感失望,于是少数人便开始邀请赋闲文人、票友以及秧歌、皮影艺人等,组织研讨班子,拟创立自己的剧种。到了咸丰中后期,经过众多班子的努力研讨,终于在继承蒲梆音韵和锣鼓经点的基础上,结合中路秧歌等的唱腔特点,初步形成了中路梆子的雏形班社,并开始试点演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榆次黑店班和祁县三庆班,参加艺人,除了滞留的蒲梆艺人、秧歌及皮影艺人外,还有吹鼓手、店员、矿工、票友等。
    到了同治初年,山西社会秩序好转。新型中路梆子的出现,也受到了更多富商财主们的亲睐。于是以祁县城城金财主为代表的太谷、榆次平遥、孝义、介休等地的财主们,先后成立了上、下聚梨园班、四喜班、四兴班、四庆班等班社,他们在演出实践中,互相学习,不断改进,使唱腔及文武场面日趋完善;又学习外地剧种管理班社的经验,使戏班逐步走向了正规化。戏班人员,除文武场保留中路籍艺人外,其他演员大都以高薪从蒲州聘来,所以民间有:“祁太镏子,蒲州丸子”的谚语。其次,大商家还修建戏房院,购置苏杭刺绣行头,增添运输车辆,制定演出计划。如戏班自负运输,每个台口大都演出3天,每天上、下午,晚三开戏,戏班自办伙食。每年农历十月十五日垛箱歇班,艺人放假,次年正月再来组班。班主宏观领导,具体事物由承事人、掌班人负责。
NO39. 独特的山西风俗-怀仁旺火
山西煤炭资源比较丰富,它与当地人的衣食住行必然要发生各种联系。因此,煤的作用远在古代就已渗透到风俗民情之中,其中生旺火就是山西北部地区的一种风俗习惯。
  每逢春节除夕和元宵节,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名曰旺火,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之意。里面放柴,外面贴上大红字条,上写“旺气冲天”等字。单等午夜十二点,鞭炮齐鸣之时,将旺火点燃。点燃后,火苗从无数小孔中喷出,状若浮图,既御寒,又壮观。
NO40. 山西特有的习俗:平定元宵塔火
平定元宵塔火,亦名“棒槌火”,是山西平定县境内特有的习俗,元宵塔火,常常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观赏。
  元宵塔火,与元宵节直接相关。称之为“塔火”,要燃烧起火焰,而且要垒成塔形了。
  平定塔火,一般是在每年春节后,元宵节的前三天开始准备和进行。每当这个时节,平定县城内城外的街道上,铺面前,客栈前,所有朝街的工、商、兵、学等行业的门口,都要盘起一座塔火。就是街市旁的住户也不例外。在平定县的乡、镇、村庄里,大多数人家也要垒起塔火。这种塔火,用煤炭做燃料,燃烧时间长,烧红的炭火红焰鲜亮,气氛热烈。
  塔火,是用黄土合成的泥以及砖垒砌而成的高约一米五左右,用直径一般为五十厘米的木棒槌贴成圆孔形状,因而称之为“棒槌火”。这种塔火,一炉火要装一百五十到二百斤炭块。而且每天装一次。装好点燃后,燃烧的火苗就从这无数个圆孔里喷出来。。塔火的顶部,随着十二生肖的年份推移,用黄泥做成兔、猴、虎、马等生肖的造型。也有的用生铁铸成狮子、老虎、宝塔、元宝等造型。
  塔火的点燃,一般在每年春节过后的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随着正月十五闹红火的街头文艺活动和灯展的活动点燃,互相配合,相映成趣。平定也有时传着另一种民谚:“耍十七、闹十八、十九起来灰塌塌”之说。
  平定的元宵塔火延续多年,至今不衰,这与平定有质量优良的无烟煤供元宵塔火燃烧有关,也与民间正月十五闹红火的习俗紧密联系,点燃塔火是闹红火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更为让百姓奉为神明的,是当地流传的“女蜗补天”的传说,当地百姓把这种点燃塔火的活动,看成是对于“女娲补天”的一种炼石补天的补充。
NO41. 运城婚俗:抹黑与抹红
抹黑与抹红
  在运城地区的运城市、永济县、芮城县等地,流行着一种奇特的风俗,那就是儿子结婚时,要给父母抹红和抹黑。在儿子生下小孩以后,也要给小孩的爷爷、奶奶抹红或者抹黑。这种抹红或者抹黑,带有一种喜庆色彩。
  一般抹红或抹黑时,都由同辈人去完成,而不是由下辈、晚辈去给抹。同辈人抹时,男子给男子的同辈抹,女子给女子的同辈抹。
  这种红的或者是黑的颜色,一般都比较随意。比如黑色,常常是用手在黑烟熏成的黑锅底上抹一把,为了避免被抹者马上洗掉,还常常要在手上沾些油,在黑锅底抹一把,再给同辈的脸上抹上去。
  这种抹,常常是对方不太防备的时候进行的。比方说,张大爷的儿子结婚,李大叔前来贺喜,李大叔对张大爷说:“大哥,添喜了,你们家添人进口,喜事喜事。”就在说话中间,李大叔已经伸出带着黑的掺了油污的手,给张大爷抹了上去,趁张大爷不防备时已经完成了任务。
  无论是抹红和抹黑,都有着开玩笑、添彩、增加喜庆的意味。这种民情风俗,也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一般来说,富不喜外,穷不嫌乡,重男轻女,族村自卫,是五台人的特性。五台人心地善良,为人忠厚,但不善于交际。农村中,男子同男子之间,女子同女子之间,多结有数友,俗称攀干亲。凡攀干亲的,男子称朋友,女子称实弟妹,对方的父母则称为老干和干娘。亲朋见面,多不握手,常以笑脸待之,问话则以“孩子发结庄稼好”为主要内容。若遇生客,谦恭之态则为礼,不娴寒暄之词,但尚微笑相迎,给人一种憨厚的印象。
 
  跑场秧歌的最大特点是,群众熟悉,喜闻乐见,以简单的秧歌舞步,以划旱船的表演形式,以及独特的秧歌唱腔,在大庭广众之下民众同乐。
  秧歌与旱船这种熔舞台唱腔与街头表演于一炉的红火活动,一般由两人为一组,多组在一起进行表演。一人坐船(扮女性),上半身露在船中,并饰以假作的装饰腿足,盘膝端庄,上身不动。下半身,则以秧歌碎步,行走游动于场中。另一人扮作老船公,手持船浆,摇橹于旱船之前,巧做各种划船的动作。在这种街头村间的活动中,无论是什么传统剧中的什么人物和情节,除去唱腔之外,都要以船行的形式,秧歌的舞步进行表演。每当节日之夜,船船互相穿插游动,闪闪的船头灯,伴之以锣鼓的乐奏,民歌的娓婉歌声,以及围观观众的赞叹声、叫好声,勾面出一幅幅国泰民安、歌舞升平的民俗画面。
NO42. 铁棍、背棍、担棍、划棍
铁棍、背棍、担棍、划棍
  棍的民俗文艺活动,也是太原传统闹红火的主要内容之一,所谓“棍”,无论是极高的铁棍,一人肩背的背棍,两人肩抬的担棍,还是由四人抬起前后高低滑动的划棍,都是以棍抬人进行表演的一种民间文艺活动形式。只不过由其活动形置和形式的不同,而分别名之。
  铁棍,又称为抬铁棍,是一种较为大型的棍式表演形式。其底为上好硬木制成的矮桌,高二尺余,长六尺许,宽五尺左右,桌面下两侧一丈八尺长的抬杆一根。木桌中心以铁制的芯子,穿桌面插入桌面之下加以固定,上分三或者两股插座。表演者站立于插座的脚蹬上,身与丁字形铁撑齐,从下至腰间用白布裹紧固定。凡有三股插座的铁棍,可站立三位表演者,凡有两股插座的铁棍,可站立两位表演者。在这些表演者中,技艺较高的扮演主角,居中而高的铁架上,稍次者则分列较低的两侧。一般的铁棍高度为四米,抬起行走时达五米,但是,高而不危,表演者只有站的高,才能被远处的观众看见。
  在铁棍上进行表演的,多为十一二岁左右、眉清目秀、胆大心细的女孩子。她们分别扮饰古装传统戏剧中的巾帼英雄人物,较常见的有“穆桂英”、“白娘子”、“何仙姑”等等。早些年,铁棍上表演的也有一些十多岁的男孩子。他们分别扮演“老寿星”、“孙悟空”,动作较女孩子大胆而滑稽,诙谐活泼的表演,经常引得观众捧腹大笑。
  铁棍的表演者虽在高高的棍架上,出尽风头,但是高超的民间艺术家们并不是她们,而是在下面抬棍架和棍底的抬杆人。一般来说,每架铁棍有八个人抬着前进,这八个人都是棍艺高超的中青年后生。他们身穿一色传统的服装,红布裹头,或白羊皮手巾罩头,腰系腰带,前结蝴蝶结、马蜂翅。行进时舞步缓行,闪动腰际,使长长的丈八余的抬杆上下漂浮晃动,左摇右摆。根架上的演员们便随着抬杆的漂浮摇动,翩翩起舞。棍上棍下,节奏一致,抑扬顿挫,如行云流水,地方习俗浓郁,表演气势非凡,给人以美的享受、艺术的享受,成为年节闹红火中,人人爱看的民间艺术表演。
  说到背棍和担棍,乃是一种形式类似的棍式表演。
  背棍,一般由两人表演。下面的男子汉肩背一种专制的三角形铁架,铁架下扎于腰,中搁于肩,上部为一个铁插座。上面的表演者,亦为八九岁的灵巧女孩。她站在三角铁架上的插座脚蹬上,三角架最上端的铁卡子卡其腰间。插座、铁卡和脚蹬,全用化妆的戏装包裹于里。一俟表演开始,背棍的青年后生,两腿略打弯,前后左右舞步前进,上面的女演员按下面的男演员所走的舞步,稍动腰际,轻甩两臂,手中的红绸缓缓,随着舞姿飘洒前后上下之间。
  担棍,与背棍大体相似,难度却要大一些。它由三人进行表演,下面一人与背棍同,上面两人,一肩一人,故名“担棍”。其绑扎法除比背棍多一个三角铁架,多加一位表演者外,其它一如背棍。
  背棍和担棍,往往是同一队表演,这是一种当地的习俗。这种表演队伍,一般为十人或二十人不等。他们按照既定的鼓点和步点在锣鼓喧天的伴奏下,或前或后,或左或右,穿插于人群中,奔走于乡间村舍,颇受当地人的欢迎。
  至于划棍,多为棍式表演队伍的开路先锋。所谓划棍,乃是杠杆原理古老的应用。它由四个后生作为支点,抬起一根两丈余长的大抬杆,抬杆最末的下端,捆绑一块重物,抬杆最顶端为一个扎制的仙鹤、或龙、或凤,上面有三角铁架,铁架上用白布将一胆大的八九岁男孩坐缠于仙鹤等饰物上,身着剧中人的服装。而抬杆中间依前端饰物进行装饰。一待表演开始,划杆上下翻动,左右划出,表演者手持拂尘,前后左右甩打,一会儿与行人平行,一会儿高跃天际,惊心动魄,煞是好看。它往往是一大队棍式表演的先导,起着哄赶观众,为后面的演员开辟道路的作用。
  早年的各种棍式表演,多用于祭神祈雨的祭扫活动。为的是取悦于龙王雨师,给人间降下喜雨甘霖。当然逢年过节,尤其是正月初十至十五的元宵节,也要出动表演,但为次之。直至解放后,在移风易俗活动中,才成为节日喜庆的俗成活动内容。
NO43. 哑老背妻
哑老背妻
  哑老背妻,是太原人闹红火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形式。由一人表演。上半身女装假下肢,金莲小脚装在身背后,表演时左右摇摇。下半身男装,著披黄袍,右手拄拐杖,左手握制作的长颈哑老头,假头上戴着白毡帽。至于演员本人的面部,则化妆成哑老之妻的面孔,形同电视表演中的猪八戒背媳妇。表演开始后,上半身妻不动,并时时低头看着哑老(假头)的面部,两只假手按在老翁胸前,表示亲呢。而哑老(假头)则点头晃脑,神态憨滑,或大步前进,或小步扭捏。表演出寻路、过河、上山、下坡、观望以及关照老妻等一连串夸张、比兴的舞蹈动作。充分再现了当地的民间传说,黎民百性为观看天上洛阳桥神仙聚会时的盛况,哑老背妻争先恐后的赶路情景。
  哑老背妻,是当地民俗文艺活动中的古老传统节目,乡民们对它熟悉、乐见,甚而至于能对每一个主要的动作,作出准确形象的表述和解释,足见其深入人心。当然,类似这种一人演两人的表演形式,并不是仅有哑老背妻一个内容,还有二鬼摔跤等。
NO44. 武社火
武社火
  太原自古为军事重镇,兵家必争之地。在漫长的历史上,数不清的战争,使这块古老的黄土地,饱经战乱,同时也造就和陶冶了太原人的尚武乡风。年节下的另一种习俗活动“武社火”,就是这种尚武风俗的沉淀和缩影。
  所谓武社火,乃是由善于武术的习武之人和他们的弟子们组织进行的。这种节日红火的内容,既不似“哑老背妻”、“铁棍”、“背棍”等艺术的夸张和表演,也不似“太原锣鼓”、“跑场秧歌”,那样充满喜庆的节日气氛。它实际上是一种传统的、地地道道的武术表演,有着悲壮的格调和剽悍的精神风貌,往往勾起太原人对自己先辈英勇善战,不畏强暴,保国护乡,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和传统精神的崇拜和向往。
  每当武社火开打之时,往往伴随着密不透风的围观之众,它实际上是太原人最喜欢、最向往的红火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各种红火热闹所难以匹及的。
  武社火的表演者们,都是青一色的武装短打扮,身着紧身的民族武装,或黑,或青,或蓝,也有白如皓月,红如炭火的。至于头上有戴传统的英雄帽,有以青、红、白、黑等色的布缎罩头,可谓英姿飒爽,非同一般。他们伴随着古朴雄浑的鼓点,手挥刀、枪、剑、棍、十八般武器,真刀真枪绝不含糊。或有个人献艺者,或有二人对打者,或者三打一的,有时甚至有“群狼扑虎”的若干人围打一人的。总之,刀来棍去,枪到戟往,令人眼花镣乱,心跳不已。
  武社火的红火形式,曾中断一度时期,但是,近年来又复炽于年节、喜庆,甚至有再振昔日雄风之势。
NO45. 大同旺火
每逢除夕、元宵和婚嫁喜庆时,大同人都要在屋前垒起旺火。旺火取其兴旺红火之意。用当地出产的大炭块、垒成宝塔形,中空,实以柴,点柴即燃。旺火垒好后,外面贴上"旺气冲天"等联语,外罩彩色剪纸,称"旺火罩"。除夕之夜,家家发材(财)点旺火;元宵节各商行店铺,开门发市,都要在铺面前垒旺火,迎杂耍,举城欢庆。结婚拜天地时,也要点旺火,使婚礼热火朝天,预示日子越过越红火。
NO46. 山西除夕风俗
一年的最后一天,是春、夏、秋、冬四季中的最后一个节日,民间俗称“年三十”,这天晚上称为“除夕”。要彻底清扫室内、外环境,即使平时很少光顾的犄角旮旯,这一天也要特别认真地打扫干净。俗话说“柴有柴样,炭有炭样,清水洒街,黄土垫厕。院里院外,喜气洋洋”。
  吕梁地区的一些乡村,大人小孩都担着水桶,到河沟里打冰块。担回后放在阴凉处,待到夜深人静时,把冰块砸碎如拳头状大小,满院洒开。另在院落的四角,放四块大冰,意喻银子满院,人丁兴旺。
  山西一些山庄小村,老人们要到泉里打水,称为“ 净水” 。传统礼俗,一般用酒祭祀神灵、祖宗。山区贫困,只好以水代酒。如今生活富裕了,山区也开始用酒祭祀,但老人们依然习惯水酒兼用。
  尤为隆重。天地神的宫寝设在院里,靠近正面上方,摆一张长桌,四周围以特别的幔帐。上面供奉“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神位”,俗称天地爷。天地和合,万物生焉。民间也往往以他代表一切神灵。如果是特别讲究的人家,还要在条桌外面搭成彩棚,饰以松枝柏叶。香筒蜡台较讲究,香炉习惯用木斗盛黍米来充当。木斗的前后左右及上方,皆用黄色纸裱出,意喻土地,正面贴“满斗焚香”斗方。这种习俗,应该属于一种五谷丰收以后的感激之举。天地神位前面,还要铺设毡毯,因为大年初一,村人互相拜年,均在天地神位前进行,天地神位的一切陈设,反映着一家的兴与衰,当然布置起来也就特别认真了。灶君的神像,由于位置紧挨锅台,进门就能看到,成了室内的一种重要陈设。还因为灶君神像一贴就是一年,不断受到烟熏气蒸,保护显得特别重要。细心者,要用秸秆及五色彩纸,扎成一座宫殿形外罩,配以能够活动的门。平时关闭双门,敬香、奠酒时才打开双门。对于其他诸神,民间都要擦洗香炉,换上新的砂子,形式与内容都比较简单。
  接下来便是邀请列祖列宗及一切亡故亲人的灵魂,回家与生者共度佳节。一般是在一个不住人的空居室里安排。存有家谱的人家,要将家谱恭恭敬敬地悬挂起来。没有家谱的人家,要设置亡人灵牌。灵牌分两种,一种用木材加工而成,外面配有金匣。平时灵牌装在金匣内,这一天要从套匣内取出陈列;另一种是用白麻纸做成,用尺许长八寸宽麻纸,折叠成方筒状,每面二寸宽,正面贴红纸三寸许,祖先名讳书于其上的如“故显考某(姓)公讳某(名)暨妣某(姓)氏之神主”,称为“亡疏”,也有的折成灵牌式样,写法同上(古礼丧父曰考,丧母曰妣)。背面粘在秸杆上,插在斗方内供奉。有的地方讲究有灵位者不再写“亡疏”,也有的地方是灵牌与亡疏同时祭供。有些大户人家传统是除夕晚上“安神”以后,才写“亡疏”,讲究“先神后祖”。多数老百姓要请人写疏,往往在白日里便将这些工作准备完毕。
  这一天,要垒旺火,扎草把,糊灯笼。灯笼分大灯、小灯两种。大灯悬挂于大门外,做工精细。有玻璃宫灯、纱灯,也有用五色纸做成的各类彩灯。一般讲究成双配对,齐呈吉祥。一些讲究的人家也习惯在天地神位前点大灯,甚至还配有十分精美的灯架。小灯摆在院内各神位前,一般用圆木板做底,巴掌大小;红绿纸糊筒,高三寸上下,灯烛置放其中,俗称“灯碗碗”。大年下的灯,见地方就摆。土地、井台、畜圈、鸡窝、厕所、窗台,到处是灯火通明。民间传说,古时候,有一种怪物叫作年(亦说九头雉鸡),经常糟害人类。后来人们发现,这种怪物非常害怕红颜色和火光,望见就慌忙逃走。于是人类在过年时就点旺火、捆草把、糊灯笼。今天,旺火、草把、灯笼都已经转化成了热烈欢乐的象征。
  这一天,要贴对联,贴字楼,贴门神。贴对联时,民间特别讲究倒贴“福”字,照壁上的福字斗方,一定要头朝下。因为“倒”与“到”同音,照壁又位于一进门的方位。春节这一天拜年时,一进院要喊“福倒(到)了”!“福倒(到)了”!取意吉利。字楼,亦称挂签,属于春节大门上的喜庆装饰,用五色彩纸染成,方形,下配马饰型穗子,共五张,中间一块为太阳图案,其余四张写“喜迎春节”等吉祥语,一字并排,贴在门楣。门神,多为秦琼和尉迟恭的图像,也有神荼与郁垒,还有的人家是在门上贴钟馗像。春联、字楼、门神,皆起源于古代的桃符。原意是驱邪,今天同样转化为吉祥的象征物了。旧俗贴上春联、字楼、门神以后,就象征已经过年了。人与人见了面,只能祝福,忌讳反目。债主要停止向欠债者索要。风俗所至,民间习惯早些将这些吉祥物贴出去。
  这一天,门上要悬挂松枝柏叶,凡是忌讳在腊月二十四贴年画的地方,这一天就将年画贴出来,室内室外一派崭新的气象。
  这一天,每顿饭都要敬神敬祖。饭前,要鸣炮示知,傍晚,要集中放一阵炮,并焚香、敬纸,习惯称为“安神”,犹如人间宴会以前发散请柬,邀请天地诸神。俗语有“安神不响炮,爷爷不知道”。山西多数地方“安神”包括了天地诸神,列祖列宗。也有些地方习惯单独迎请祖宗。雁北乡村在初更时分,要在门外焚烧五色彩纸,称为“楮帛”,然后作出恭迎贵客的姿势,称为“请祖宗”。
  安神炮响过,一般不再上街行动。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谈天说地。包饺子时,要包一些“钱”。如果家里娶有新媳妇,还要包莲子、红枣、花生、柿子等等。莲为连生贵子、枣意早获麟儿,花生喻有男有女,柿子为“是子”。今天,已经成了一种鼓励大家多吃饺子的娱乐行为了。
  一夜连双岁,三更分二年。除夕,人们很少睡觉。老年人珍惜时间,不愿意在睡梦中度过最后时刻。青年人情绪活跃,更不睡觉了。家庭主妇则要把每个人的新衣服拿出来,进行最后一次检查,然后交给各人保管,第二天换穿。一家人围坐,或玩耍,或闲谈。目前绝大部分人家有了电视机,都在收看春节联欢晚会等文娱节目。这种不睡觉活动,民间习惯称为“熬年”。
  除夕,民间习惯吃糕,取意步步高升。也吃面条,取意长命百岁。午夜吃几个饺子,称为“交子”。钟声敲响十二点,便迎来了最隆重的新春佳节,春节的一切庆贺活动便开始了。
NO47. 儿子娶媳妇逗公公
和顺县位于晋中地区,在这个县里,有个奇特的风俗,儿子娶媳妇时要逗公公。
  逗公公的时间,选在结婚宴席散后,客人们并不马上离去,而是回到客房中,等待公公的到来。公公一进门,三、五个成年人,也许七、八个成年人,一拥而上,加上看热闹的人们,簇拥着公公进来,随着就动手动脚,连说带笑地将公公架起,坐在小圆凳上。紧接着,这帮人毫不客气地给公公打扮起来。负责化装的年青人早已端着一斗白面、一斗玉米面守候在公公身旁。另一部分人,给公公梳洗打扮,把早已做好的红尖尖帽子扣在公公头上。这时的公公,被化装成两道黄眉,脸上还扑了许多白粉,而且从头到脚都抹上了白面粉和黄米面粉,额头上划上红与黑相叠的条纹,鼻子被化装成红溜溜。如果把公公的头晃动一下,红色帽尖上的红穗子会晃动起来,确实,是会令人捧腹大笑的。
  事情并未就此结束,人们把花生带壳串成一圈,戴在公公的脖子上,犹如项链。还有的,把红线穿好的大红枣,戴在公公的两只耳朵上,红枣摆动,像是耳坠。
  这时候的公公,一点也不能生气,只能喜眉笑脸地听凭摆布,还必须站在圆板凳上扭来晃去,但不能掉下来。
  这逗公公并不算完,一群男女青年,这时才把新娘拉进屋里,人们趁机让公公和儿媳出节目,有的甚至提出儿媳妇赶着公公学做乌龟爬。或者是出其它形式的引人、出奇的节目。这时的逗公公,才算达到了高潮。
NO48. 山西锣鼓
据说,早在尧舜时,山西人就用锣鼓宣告喜庆。正月十五元宵佳节,红火的喜庆锣鼓与春天一同走来,它以民众自娱自乐的演奏形式,在民间舞蹈鼓乐艺术中占尽了风骚。 这种自然承传,世代延续的山西锣鼓不仅种类多,而且表演也是千姿百态。更令人惊奇的是,山西锣和鼓的形状各异,锣鼓和鼓槌的质地也不尽相同。锣声鼓声,有的细细碎碎,恰似雨打窗棂;有的震天动地,犹如炸雷行空。 山西锣鼓注重气势,也偏爱幽默。领鼓者头顶着鼓,脚上架着鼓,两耳垂着鼓,双肩还扛着鼓,上翻下跃,仰打侧击,把山西人对生活的情趣挥洒得淋漓尽致。 山西锣鼓中最壮观,最激烈的场面,要数鼓车锣鼓。驾鼓车的马少则四匹八匹,多则几十上百,人欢马叫,歌震乾坤。 山西锣鼓,这不息的声威,这不朽的画卷,它使古老的黄河激越,它使浑厚的黄土地腾飞,它使这方水土孕育的儿女青春永在。 
NO49. 热闹非凡的山西民间社火
民间社火,是春节期间民间的自演自娱活动。它来源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立足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尚火观念。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使祭把社火的仪式逐渐增加了娱人的成分,成为规模盛大,内容繁富的民间娱乐活动。
  山西的民间社火,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据统计,全省约有 200多种,按其形式可分为锣鼓类、秧歌类、车船轿类、阁跷类、灯火类、模拟禽兽类、模拟鬼神类、武技类等。
  锣鼓类,以节奏强烈明快,场面壮阔粗犷为特点,充分展示了黄土高原人民质朴豪放的气质。秧歌类,有的侧重歌唱如“伞头秧歌”、“小秧歌”,俗称文场秧歌;有的则歌舞结合,以舞为主,俗称武场秧歌。既有本地鲜明的地方特色,又吸收了外地歌舞艺术的特长,如凤秧歌,模拟插秧的舞蹈动作,体现了中国文化兼容并蓄的特点。车船轿类,以精湛的技巧装饰成各类民间交通工具的形状,表现丰富的时代内容,主要有《小车会》、《旱船》等节目。山西灯火,其特点是: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灯火的艺术,具有全国各地灯火的共性特征,另一方面发挥山西地理资源优势,具有独具的地方特色,如旺火,“煤海之光”灯展,都与山西煤炭生产有关。模拟禽兽类和模拟鬼神类的民间社火,以深厚的文化意蕴见长,表现了远古时期人类与自然界凶禽猛兽的斗争,反映了人类对邪魔鬼怪的迷信与敬畏,透过它可以窥视到民间娱乐由娱神到娱人的发展过程。武技类有九节鞭、鞭杆拳、剑舞、刀舞、穿心杠、跳火笼、霸王鞭等,以高超的技艺引人。
  在晋南最富特色的是阁跷类。它以道具制作精妙神奇、表演技巧惊险动人而为广大群众喜爱。襄汾县中黄村的高台,就是其中之一种。每年春节期间初十前后在本村、邻村表演,从十五起到县城或地区演出。传说,中黄高台最早也是来源于祭祀,由人装扮成神,先在庙内表演,然后相继走出,串街表演,群众都跟随围观,有时水泄不通,后面的人无法看到。后来,有人提出把神的扮演者设法固定在木板上抬起,既增加了表演的立体性,又方便观众欣赏,由此产生了中黄高台。中黄高台的表演先是锣鼓队在前面开道,接着是许多装饰艳丽的旗伞,后面才是精彩的高台。高台一般有八人抬着,铁拐根据表演内容设计,自然巧妙,出人意料之外。例如,有的是一个演员伸出手臂,上面站立着另一个演员;有的是荷花高空盛开,一个小孩站在荷花上面左右旋转;有的是一个演员两臂伸开,一手抓着一个小孩的辫子,小孩悬在空中一动不动,还有的是一个演员用手倒托一把椅子,椅子的一条腿上又站着另一个演员。高处的演员漫舒广袖,轻轻摆动身体,卜面抬的人稳步向前,密切配合,这些民间艺人根据一定的物理原理,利用人们形成错觉的心理特点,虚实相生,真假混同,把结构奇巧的铁棍绑扎成“空中舞蹈”,令观者提心吊胆,而表演者则神态自如。表演的内容以传统戏曲为主,同时也反映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年年有高台,岁岁翻花样。太原地区将与之类似的艺术形式称为“铁棍”、“背棍”,有的艺人能同时担负三位小演员。
  高跷,俗称“拐子”,由舞者踩在木跷上表演,是山西普遍流行的社火形式。木跷高度不一,有的低至一尺多,有的高达一丈五尺,一般为四、五尺。高跷有文高跷、武高跷之分。文高跷用弦乐伴奏,边走边舞,变换各种队形,在街道上表演,舞者有的化装为戏剧人物,既表现历史故事,也表现现代生活,内容丰富多彩,不拘一格。武高跷用打击乐伴奏,以表演特技为主,襄汾县盘道村,素以高跷表演闻名,木跷高达八尺到一丈,一般在村子中心专门设置场地,每隔二丈远摆一张方桌或条桌,连续摆四、五张,舞者逐个跳过之后,还要大劈叉,观者屏息静观,直为舞者的惊险表演捏冷汗。浮山县高村、庄里、张家河、火壁一带,也以武高跷著称,表演的特技有“过天桥”、“朝天蹬”、“跌八叉”、“跳桌子”、“跳双凳’等,颇有武术色彩。垣曲县胡村的高跷,除了磕拐、碰拐、跌叉、跳桌等特技表演外,还有抬二节、抬三节、坐抬、上抬、组合抬等高难抬法,把惊险的表演与优美的造型艺术融合为一体。武高跷表演惊险紧张,动人心魄,与文高跷的气氛热烈舒缓形成鲜明对比。
NO50. 平遥民俗表演-高跷
用两根木棍制成跷腿,一般在6尺上下 ,高者达1丈2尺。木棍上端处横装踏板,表演时演员的小腿绑在木棍上端,脚踏踩板,按各种舞步走动表演。技艺高超者,可跳跃板凳、桌子等障碍物或跌八叉、"金鸡独立"、下软腰。传统内容有《白蛇传》、《庆顶珠》、《狐狸冤》、《唐僧取经》。新中国成立后,又加入反映现实生活的内容《送子参军》、《计划生育》、《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本县北城村、干坑村高跷表演出名。
NO51. 山西民间忌讳
禁忌在山西民间称为忌讳。它是禁止同“神圣”或“不法”的事物接近,以避免招致惩罚,也就是对于某种神秘力量产生恐惧而采取的消极防范措施。与法律和道德规范不同的是,禁忌是建立在人们共同的信仰基础之上的,是对神灵崇拜和巫术信仰基础上的民间信仰,人们用以规范自己的信仰行为。
  禁忌一般通过口头传承和行为示范在民间流传,达数千年之久。
  禁忌的事项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可谓无奇不有。它渗透于人们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古籍记载的情况看,有的现在已经随着时间流逝了,有的则尚有残留,在今日文化与科学不发达的农村,在人们的心灵深处,它还有着一定的市场。这里,我们只将在山西农村现实生活中流传较广的禁忌习俗论列如下。
  居住禁忌
  住宅房舍是人们定居的场所,也是人们一生当中近一半时间内的栖息地。特别是在农村,住宅作为个人财产的一部分,房子的多少、好坏,院落的大小,是衡量一个家庭贫富和家庭成员是否能干的标志。所以,盖房子无论是对于结婚青年,还是家庭老小,都是一件头等重要的大事。
  与城市建房一样,在自然环境中选屋建房要符合“大自然”的规矩。当然,农村住宅还要符合传统习俗的规矩。作为整个村庄的一部分,任何房舍的建设也要考虑与其他人家住房保持一种造型等方面的和谐。所以,住宅建筑不仅要处理好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也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的社会关系。同时还要与习俗与信仰保持一致。和谐是问题的关键,民间以为,只有这样才能家业兴旺、子孙昌盛,否则,家道衰败,子嗣无继,灾祸横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由此,在长期的历史风尘中就形成了一系列民俗禁忌、规矩和讲究。
  山西农村的住房主要有两大类,一是窑洞式住宅,一是建筑式房舍。按照中国人的建房规矩,选地要顺应自然地势,坐北朝南,这是根据地理气候环境,为了避风、向阳而设计的。靠山面水是一般的建房规则。忌讳房屋建在干燥无水处,或背阴潮湿的地方,同时也避免选择那些草木不生及正当流水的地方。凡是处在山谷冲射处、城门口、监狱门外、百川口的地方,绝不是建房的佳址。
  总之,宅基地的选择一方面顺乎了自然要求,即有水有阳光,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求神话、避鬼崇、躲战乱、图清静、免灾害、多生殖、恐争讼的社会心理。
  由于人口密度比较稀疏,也许还有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山西民间喜欢散居,山西也是个多山少平原的地区,因而坐北朝南的规矩在山区也有些变型。
  在山西北部山区及吕梁一带主房的方向是依地型而定的,并不一定是坐北朝南 。如在灵丘 ,一般东西南北哪面的山高,那一面就是土房的方向,其余面则是配房,这也许反映了人们的崇高心理。这当然是在四面环山的情况下的选择。
  有些地方如临县,盖房子讲究对山不对沟,即背沟面山,以示吉利。但有些地方也不然,很多山区的房屋禁忌房子前面有高山和深沟,认为这是恶魔挡道,对主人不利。
  晋南一些地方的房屋建筑忌讳“靠空”,如果房子背后靠山崖、窖、地坑、沟渠等都会犯“空”,甚至连水井都是会犯忌的。但犯忌也有法破解,如果要清除这种现象,修上一条路横在房子与被忌者之间,就可以化“空”为实,清灾避祸。在平陆一带的很多村庄,细心观察可以发现,每个村庄的四个角上的房子往往略有变向,就是这种禁忌的结果,它反映了人们求“实”,求“稳”的心态。
  “居不近市”,是山西民间习俗,这是中国传统主流价值观耻于经商的一种曲折反映。但农民们也非常忌讳自家的院落前面空旷而无遮掩,它往往给人以孤寂、单薄之感。
  在晋中一带 ,我们进行田野调查时看到许多有趣的现象 ,一些村落中,那些建在村边及外围的院落,为了避免直对空野,他们所采取的办法是把院门转个方向朝村里开,不朝村外开。如果不得以朝外开,还有一个补救办法,即在大门顶上放一瓶子,叫“风水瓶”,把瓶口朝向空旷的门外,据主人说这样可以把野外吹来的邪气盛在瓶里面,以免影响住宅里人的平安。
  今天,感兴趣的人在山西的许多农村都可发现,那些商店、学校等公共建筑往往都建在村庄的外围,背靠荒山野地,人们将这些建筑建在村庄外围,是要把原来处在村边的院落围在里面,禁忌的作用在这里是显而易见的。
  在山西农村,建筑房舍很讲究格局,一般以一院四屋为定格,主房、偏房、院门、厕所各有定位,不可错乱,否则不吉。其中,特别忌讳把院落建成刀把形,刀把杀人不用刀,兆家败人亡。
  在建房之时,门的设置属于“立门户”的大事,在建筑中是甚为重要的。院门被视为人的脸面一样是家庭的脸面,“立门户”甚至成了成家立业的代称,所以禁忌也最多。
  一般讲,农村的院门忌冲河流、水井,恐被水射而生灾起祸。院门直对巷口也是不允许的,巷口是一支土箭,射向家中不祥。在晋南俗传“街门不走西北门,西北高而东南低,面向西北走脉气。有钱不住东南房,冬不暖、夏不凉。”如果不能避,就要在院门口上镶嵌一面镜子,即所指的“八卦镜”、“照妖镜”以破解,此种现象在晋南农村极为普遍。
  此外,两户家门径直相对也是犯忌的,院门若如邻家相对,忌正冲,也忌门小。俗以为两门相对,双方都不吉利,尤其是门小的更遭其害。所以,在农村两门相接相对的现象极为罕见,即使有相对者也只是斜对,彼此错开。
  对于一个院落来说,一般以向东的院门为善,向西的称阴门,除非万不得以一般不开西门,否则必须在门口安一屏障,或在胡同口正对的墙壁上镶块石碑,上面刻“泰山石敢当”之类的字样,以避邪风鬼魅的骚扰。
  院门直对家门和窗户也是需要回避的。打对的门额窗额装镜子破解。此外,一般农舍院门之内也必有断壁墙以挡之。在吕梁一带,院门筑起来以后还要挂上桃木弓、柳木箭用以镇邪。
  总之,这一类关于建房建院中门的开向 、方位的禁忌 ,一方面是与“开门卜凶吉”的俗信有关,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门为家防之用”,都是尽量力求避凶趋吉的。当然,也是建房格局定位之中最受重视的。
  房屋修好后,主人们喜欢在空荡荡的院子里点缀一些花草树木。对于山区农家小院来说 ,最好是种上几颗树,在离石一带讲究最好不种开花树,而在交城一带又忌种桑树,除了当地俗传的桑仙树“伤心”之外,作为一种禁忌,桑与丧谐音,人们认为这都具有某种传染性,不吉利,桑往往被人们谐音为丧失人口,留不住后代,所以不种。晋南有些村庄则忌在院中栽种葡萄树,认为不吉。
  在同一处聚居的各家邻里,建房的高度按习俗应大体一致,忌南邻和西邻的房子高过自已的屋子。在晋南俗传“北高不算高,南高压断腰,东高不算高,西高压断腰”。如果一家的房子比另一家低了,那么就要在中间的房屋顶上多筑一砖高,或修筑一个小小的类似庙宇的亭子,以保持平衡。居高不让者,显然有居高临下之势,以势压人,据说会压了别人的运气和吉利,甚至风水。大病小灾都会归因于此。这种情况在农村会导致邻里纠纷,甚至会结下世代怨仇。
  厕所的位置也是要慎重考虑的;一般安置在西南角,有“五鬼头上安茅房”之说,排水沟也不能通过别人家的宅院,更不可正对别人的家门。邻家屋檐的水也忌滴在院中,认为是污水、憨水,影响自家运气。此外,房屋顶上如修建吉兽猛兽者,也不能让脊瞰吻兽张开大嘴面对人家,有吃掉别人之嫌。这类禁忌在山西汾河古地的人口稠密村庄中更为多见,不仅具有巫术色彩,更有一些旧时代礼法的阴影。  
NO52. 五台山国际旅游月
五台山位于山西东北部,最高海拨3058米,故有“华北屋脊”之称。自然风光顶峦雄旷、秀丽壮观。这是一片佛教圣地,领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终年香火缭绕、梵音不断,宗教气氛浓厚。每年7月,这里举行盛大的旅游节庆——“五台山国际旅游月”,届时各方宾客和僧众云集举行盛大的佛事活动,盛况空前。  
NO53. 平遥民俗表演-推车
用木条制成独轮车架,左右两侧用布围合,画出车轮 。表演时由一人扮演女子乘坐车上 ,用彩带把车驾起 ,假腿盘坐车上 。车后有一推车者,在吹鼓乐伴奏下,进行表演。车旁有一丑角逗趣,烘托气氛。内容有《送闺女》、《走娘家》、《送公粮》、《支前小车》、《送货小车》等。
NO54. 窑底窑
所谓窑底窑者即为窑中窑出,通常在窑之后底或窑旁之地下,垂直打井状深洞约10尺,再在洞底部位,向一方或分向左右二方,各再平行打挖窖窑两个,窖窑口小内大,高可10尺,宽20尺,深约30尺许,如小窑状,有增劈后路或通气口孔者,用防不测。上面进口处,置以粮囤什物掩,不易为人发现,平时储藏贵重财物,冬天储藏甘薯、果、菜之类,时久不坏,以供过冬之用。战乱时期,家不及走避,可以暂时躲藏,如备有食物饮料,射藏10天半月,不为人知。其间纵然被匪徒或贼兵杳知下面有人,也无可奈何,盖因水攻不能,火攻不得,人又不敢下去,且匪徒系掠夺而过不能久留,是以家有得以保全性命。历代北方多乱,先人为我民族之保种工作,实亦费尽心力矣
NO55. 平遥民俗表演-节节高
其表面看和背棍相似,实际表演难度更大。表演者多为7岁左右的男女孩童,化妆打扮成各种戏剧人物 ,站立在成人表演者的双肩上面,无须任何绑系,全凭孩童双腿膝部靠在成人后脑部,用劲站立,类似杂技表演。成年人随着音乐节奏,在行进中表演,肩上的孩童在上面相应舞出各种动作,煞是好看。扮演的剧目以《西游记》、《八仙过海》等居多,深受群众喜爱。



山西民俗篇(二):山西十大民俗风情

山西民俗_山西十大民俗风情


 1.民间剪纸
民间剪纸:民间剪纸在山西是一种很普遍的群众艺术,剪纸就是这样一种扎根民众之间,与人民生活紧密关联,为千家万户增色添喜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代代相传,年深月久,逐渐形成一套在审美意味上、艺术表现上较为完整、成熟的程序。
2.山西民间社火
山西民间社火是中国传统大年—春节期间的民间自演自娱活动,其由来已久、源自上古时期人们对土地与火的崇拜。社,即
土地神;火为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由此民间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并且年年岁岁流传至今。
3.威风锣鼓
威风锣鼓:威风锣鼓起源于尧舜时代,兴盛于隋唐。相传公元六一九年唐太宗李世民在霍州大战刘武周部将尉迟恭,以威风锣鼓演兵布阵,一举大获全胜,继而便流传于民间,用于喜庆典礼、集会、社火、迎神祛邪。
4.民歌
民歌: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唐风》和《魏风》,大都是产生在山西地区的古老民歌。
5.戏曲
山西是中国戏曲的摇篮。元曲四大家之中三人都是山西人:《窦娥冤》作者关汉卿、《倩女离魂》的作者郑光祖、《墙头马上》的作者白朴。山西至今还保存有赛社也要唱戏,宗祠祭祖要唱戏,天旱祈雨也要唱戏,消灾免病、晚年得子等等。还要唱“还愿”戏。
6.炕画
山西有在炕周围墙上作画的习俗。这些画用来装饰房间和保护粉刷的墙壁。炕画内容丰富,从风景,花鸟,野兽到历史和传说故事。在原平发掘的宋代古墓中发现了与现代炕画相似的壁画,证明了炕画这种民间艺术至少已有800年的历史了。
7.刺绣
山西农村的这种手工作品十分普及。各地的刺绣都有它们独特的形式:有的华丽精美,有的庄严清晰,有的简单精制。刺绣作品有三种,衣服、日常用品和典礼装饰。在传统衣服上,刺绣通常用来装饰领子、袖子和童鞋、围兜和童帽。
8.平阳木板年画
源于宋朝平阳(古临汾)的木板年画艺术在元、明、清时期得到广泛发展。宋朝灭亡以后,元代统治者强迫许多印刷工人从南方迁到平阳,使这里成为印刷工业的中心,从而产生了平阳木板年画。
9.面塑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是源于山西的汉族民间传统艺术之一,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
10.祁太秧歌
祁太秧歌是一种山西省的汉族民间戏曲艺术。因其产生于祁县 、太谷而得名。又因其在榆次
、平遥、介休、交城、文水、汾阳、太原等晋中地区广为流传,故又称“晋中秧歌”。



山西民俗篇(三):山西民俗

山西民俗_山西民俗


基本资料
山西民俗


作者: 张余
出版社:
出版年: 2003年11月第1版
页数:
定价: 48.00
装帧:
ISAN:

内容简介
本书对山西的民俗文化发展概况进行介绍,阐述其生产民俗、商业民俗,居住民俗,服饰民俗,节日民俗,及人生礼仪习俗等。
书  目:
举报失效目录
超星
第一章 山西民俗文化发展概述
一、山西的历史沿革、地理位置及自然资源
二、山西民俗文化发展脉络
三、山西民俗文化的五大区域划分
四、山西民俗的主要特色
(一)崇尚勤俭
(二)重商善贾
(三)胡汉相融
(四)沉稳保守
第二章 生产民俗
一、主要生产方式
(一)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
(二)以采煤业为主的矿业生产方式
(三)城乡手工业生产方式
(四)城市行业生产方式
二、作物种类与耕作方法
(一)春耕、春种
(二)夏管、夏收、夏种
(三)秋收、秋种
(四)冬藏、冬耕
三、生产工具及其制作和使用方法
(一)耕地、翻地工具
铁锨


(二)平整土地工具


石磙
铁耙
铁刮
(三)播种工具

石轱辘
(四)中耕工具
大锄
小锄
爪爪
(五)收割及脱粒工具
镰刀
碌碡
连枷
扇车
(六)运送工具
大车
平车
独轮车
扁担与箩头
四、农事节气与生产谚语
(一)“四时八节,七十二候”
(二)农业生产谚语
(三)农言歌诀
九九歌
二十四节气歌
牧羊歌诀
(四)山西农书
马首农言
宁华堂牧羊经验
五、农事信仰与禁忌
(一)对天地爷的信仰
(二)对土地爷的信仰
(三)对龙王爷的信仰
(四)对谷神的信仰
第三章 商贸民俗
一、游商与店铺
(一)游商
(二)店铺
二、集市与庙会
(一)集市
(二)庙会
三、商幌与市声
(一)商幌
(二)市声
四、铺规与店法
五、豪商巨贾
(一)豪商
(二)伙计
(三)会馆、戏楼
六、商贸信仰与禁忌
第四章 家族民俗
一、家族的构成
二、家族称谓
三、家务与家产
四、家风、家规、家法
(一)上慈下孝
(二)兄弟和睦
(三)夫妻恩爱
五、家族与宗族
六、家神、家祭、家庆
七、亲戚称谓
八、家族与亲族
第五章 村落与居住民俗
一、村落
(一)村落选址
依山建村
依水建村
依土地建村
因兵建村
因商建村
(二)村落命名
以姓氏命名
以地形地貌命名
以历史上的关隘、兵营命名
以楼塔亭寺命名
以物产命名
以店铺命名
以职业特色命名
以神话、传说命名
以英雄人物命名
以吉祥象征命名
以某一村落为中心命名
以行政区划命名
(三)村落类型
以姓氏划分的村落
职业村
移民村
(四)村落布局与设施
(五)村落信仰与禁忌
(六)乡村与市镇
二、院落
(一)院落布局
(二)院落类型
四合院
三合院
深宅大院
平遥县城宅院
乔家大院
渠家大院
曹家大院
薛颉堡田宅
宋家庄翰林院
圪洞院
新式宅院
(三)附属设施与院落美化
厕所
水道
照壁
车库
绿化
三、居室
(一)居室类型
土窑
砖窑和石窑
窨窑
平房
瓦房
楼房
窝铺与庵棚
新式民居
(二)居室的布局、陈设与装饰
居室布局
居室陈设
居室装饰
四、住宅建造及仪式
(一)择地与择日
(二)破土与起基
(三)上梁与合口
(四)起墙至装修
砌墙
贯椽
泥顶
盖瓦
装修
(五)乔迁、谢土
五、住宅信仰和禁忌
(一)住宅规范
重实忌虚
宜正忌斜
左右对称
高低有序
(二)住宅禁忌
院门禁忌
镇煞与辟邪
建房木材禁忌
数字禁忌
竣工安神
迁居入宅
第六章 饮食民俗
一、粮食、蔬菜作物及种类
二、饮食习制及特点
尚俭
面食为主
喜食酸
分餐进食
爱饮酒
三、日常饮食习俗
(一)晋北日常食俗
莜面
山药蛋
豆面
荞面
油糕
(二)晋中日常食俗
拉条子
刀削面
猫耳朵面
擀面
(三)晋南日常食俗
馍馍
剺粸子
炒泡泡
蒸馉垒
菜饭
(四)晋东南日常食俗
稠饭
瓜糊涂
臊子饭
和子饭
炉面
米面煎饼
米面茶
(五)晋西日常食俗
小米钱钱饭
糊涂饭
清汤面
米面煎饼
荞面碗脱
干菜
四、岁时饮食习俗
(一)春节食俗
(二)其他节日食俗
五、名优特色食品
(一)面米糕点类
刀削面
拉面
拨鱼
猫耳朵
子推蒸饼
葱花脂油饼
黄米油糕
糕点
郭杜林月饼
晋祠大米
“沁州黄”小米
(二)宴席菜肴类
过油肉
糖醋鲤鱼
烧肉
炖猪肉
炖羊肉
什锦火锅
拔丝山药
菜盒子
(三)果品干菜类
清徐葡萄
稷山板枣
交城骏枣
同川油梨
五台山香蘑
大同黄花
垣曲猴头
汾阳核桃
晋南红柿
晋城红果
酱玉瓜
(四)饮料调料类
杏花村汾酒
竹叶青酒
汾雁香酒
桑落酒
玉屏酒
菖蒲酒
玉堂春酒
恒山老白干酒
白葡萄酒
珍珠红酒
山西老陈醋
酸菜汤
绿豆汤
花椒
(五)风味小吃类
清和元头脑
六味斋酱肉
平遥牛肉
稍梅
闻喜煮饼
一窝酥
太谷饼
羊杂割
鸡蛋醪糟
疤饼
油茶
六、饮食信仰与禁忌
(一)日常食俗中的信仰和禁忌
(二)社交礼仪食俗中的信仰和禁忌
七、磨具、灶具和餐具
(一)磨具
石磨
石碾
(二)灶具和餐具
灶具
炊具
礤子
抿床子、抿拐子
饸饹床
茶具
餐具
酒具
第七章 服饰民俗
一、服饰样式及类型
(一)帽、发型、头饰
瓜皮帽
风帽
毡帽
棉帽
火车头帽
仿军帽
“老头乐”
礼帽
平绒帽
毛线帽
老虎帽
鱼帽、莲花帽
草帽
凉帽
旅游帽

头巾
发型
头饰
(二)衣、裤、裙
男子上衣
女子上衣
小儿衣服
男子下衣
女子下衣
(三)鞋、袜、鞋垫
圆口鞋
尖口鞋
方口鞋
牛鼻子鞋
篮篮鞋
眼眼鞋
弓鞋
绣花鞋
棉鞋
毡靴
童鞋

鞋垫
(四)首饰、佩件
耳坠、耳环
手镯
戒指
荷包
钥匙链
挂表
手表
长命锁
手束束、脚束束
纽扣
二、服饰用料及制作
三、服饰的功用
(一)实用性
(二)审美性
上浅下深
夏浅冬深
对比强烈
(三)礼仪性
(四)时代性
(五)寓意性
四、服饰信仰和禁忌
(一)婚丧服的信仰与禁忌
(二)其他服装的信仰与禁忌
本命年穿红
逢九穿红
带红布条
小儿百宝衣
百家衣
虎衣虎鞋
第八章 民间社团及其习俗
一、民间社团组织
(一)行会
(二)会馆
(三)钱会
(四)老人会
(五)镖局
(六)戒烟会
(七)戒赌会
(八)结拜
二、民间社区组织
(一)村落组织
青苗会
变工组
(二)联村组织
(三)庙会组织
(四)社火组织
社家
纠首
起会
号招、号灯
执事
响器
唱家
歌舞队
尾子
(五)红白理事会
三、民间秘密结社
青帮
洪帮
理教会
离卦道
第九章 岁时节日民俗
一、传统岁时节俗
(一)春季节俗
立春
春节
送穷日
石头节与老鼠娶亲日
元宵节
填仓节
龙头节
寒食节
清明节
谷雨与三月三
(二)夏季节俗
端午节
关公节
姑姑节
(三)秋季节俗
乞巧节
中元节(鬼节)
中秋节
重阳节
(四)冬季节俗
送寒衣节
冬至节
腊八节
祭灶节
除夕节
二、其他节日习俗
(一)新兴节俗
太原梨花旅游艺术节
五台山国际旅游节
关公文化节
平遥国际摄影节
洪洞寻根祭祖节
山西老年节
(二)宗教节俗
浴佛节
盂兰盆节
开斋节
圣诞节
第十章 人生礼仪民俗
一、诞生礼仪
(一)求子与送子习俗
摸周柏
送糕灯
(二)孕期习俗
(三)催生习俗
(四)分娩习俗
(五)诞生礼俗
“三朝”
做满月
过百日
过周岁
二、成年礼仪
(一)开锁礼俗
开锁
糕锁
发锁
肚脐锁
面锁
(二)寄养习俗
三、婚嫁礼仪
(一)婚前礼仪
纳采
问名
纳吉
纳征
(二)娶嫁礼仪
请期
出嫁
迎娶
闹洞房
(三)婚后礼仪
回门
拜年
(四)特殊婚姻形态
同姓不婚
指腹婚
娃娃亲
童养婚
表亲婚
换婚
入赘婚
再婚
冥婚
转房婚
四、祝寿礼仪
五、丧葬礼仪
(一)初终
停尸
披殃和吊挂
报丧
(二)入殓
打墓
搭灵棚
(三)吊祭
(四)出殡
(五)葬后
服三
尽七
过周年
第十一章 信仰与禁忌民俗
一、民间信仰诸神
(一)神祗崇拜
人格化的自然神
祖先神
名贤神
行业祖先神
宗教神
动植物神
(二)鬼灵崇拜
城隍爷
阎王爷
五道将军
鬼魂
(三)灵物崇拜
动物类
植物类
无生物崇拜
二、民间祭祀礼仪
(一)庙会
(二)报赛仪式
迎神赛社
赛赛
扇鼓傩仪
爱社
(三)求雨仪式
(四)社火仪式
三、巫术与占卜
(一)看风水
(二)占卜
(三)相面
(四)符箓与咒语
(五)厌胜
(六)征兆
四、禁忌与避讳
(一)人体禁忌
(二)日常生活禁忌
服饰禁忌
饮食禁忌
居住禁忌
行旅禁忌
(三)行业禁忌
农业禁忌
商业禁忌
工匠业禁忌
戏业禁忌
(四)岁时禁忌
杨公忌
闰月年禁忌
(五)动物、植物、自然物禁忌
动物禁忌
植物禁忌
自然物禁忌
(六)婚育禁忌
生肖禁忌
婚期禁忌
迎亲送亲禁忌
新婚禁忌
生育禁忌
(七)丧葬禁忌
死亡禁忌
装殓禁忌
哀悼禁忌
葬埋禁忌
(八)禁忌的禳解
第十二章 民间艺术及其民俗
一、民间美术与工艺
(一)民间剪纸
岁时节日剪纸
人生礼仪剪纸
(二)民间礼馍
民间习俗与礼馍内容
礼馍的艺术风格与审美情趣
礼馍的制作
(三)民间绘画
炕围画
农民画
(四)民间编织与刺绣
(五)民间雕塑
石雕
木雕
砖雕
(六)民间玩具
生育礼俗玩具
岁时节令玩具
(七)其他工艺
晋南木版年画
漆器工艺
陶瓷工艺
制砚工艺
金属工艺
二、民间音乐
(一)民歌小调类
山曲
小调
号子
(二)民乐演奏类
绛州鼓乐
八音会
晋中乐班
晋南花鼓
三、民间社火
(一)锣鼓唢呐类
威风锣鼓
太原锣鼓
襄汾转身鼓
翼城浑身板
洪洞金鼓乐
(二)秧歌演唱类
临县伞头秧歌
平阳秧歌锣鼓
汾孝地秧歌
朔州踢鼓子秧歌
左权小花戏
(三)车、船、轿、阁类
小车会
跑旱船
抬花轿
挑椅子
抬阁与背阁
(四)飞禽走兽类
舞龙
牛斗虎
舞狮
跑驴
(五)武打杂技类
高跷
走兽高跷
响铃高跷
流星
二鬼跌跤
(六)宗教歌舞类
五鬼盘叉
鬼判
阴鼓
跳鬼
(七)焰火花灯类
龙灯
九曲黄河灯
顶灯
瓦瓮灯
灯官
迎灯
旺火
架火
(八)谐趣逗乐类
哑老背妻
丑婆婆
傻小子
四、民间小戏
(一)类型与分布
(二)主要剧种
祁太秧歌
泽州秧歌
襄武秧歌
上党落子
广灵大秧歌
耍孩儿
河曲二人台
灵丘罗罗腔
道情
晋南眉户
碗碗腔
皮影戏与木偶戏
(三)演出惯制习俗
地摊演出与舞台演出相辅相成
祀神演出
民间组织
祖师爷信仰
(四)传承方式及习俗
五、民间文学
(一)歌谣
劳动歌谣
时政歌谣
仪式歌谣
情歌
生活歌
历史传说歌
儿歌
(二)民间故事
神话
传说
故事
(三)谚语
六、民间曲艺
(一)鼓书
潞安鼓书
襄垣鼓书
平遥鼓书
浑源扇鼓
(二)琴书
武乡琴书
翼城琴书
(三)道情
神池道情
永济道情
(四)三弦书
临县三弦书
忻州三弦书
吕梁丁丁仓
(五)莲花落
(六)顺口溜
(七)评说
(八)迭杂则
(九)传承方式及习俗
七、民间游艺与竞技
(一)民间游艺
挑线
滚铁环
放风筝
打秋千
踢毽子
滑冰
(二)民间竞技
下棋
玩牌
猜谜
划拳
跑马城
鹰抓鸡
顶拐拐
跳绳
跳皮筋
跳方
弹球
摔元宝
打岗
抓子
拔河
挠羊赛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1



本文来源:https://www.shanpow.com/rc/285386/

《山西民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阅读
  • 山西省高考分数线(通用2篇) 山西省高考分数线(通用2篇)
  • 山西高考成绩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山西高考成绩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 2024年上半年山西心理咨询师考试时间5月第三周周六【精选】 2024年上半年山西心理咨询师考试时间5月第三周周六【精选】
  • 2023年山西省太原杏花岭区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202人公告【精选】 2023年山西省太原杏花岭区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202人公告【精选】
  • 2024年山西初级经济师报考需要什么条件【热】 2024年山西初级经济师报考需要什么条件【热】
  • 山西省应县教育局招聘音乐教师16名通知范文(通用4篇) 山西省应县教育局招聘音乐教师16名通知范文(通用4篇)
  • 2024山西初级经济师报名时间预计7月-8月【荐】 2024山西初级经济师报名时间预计7月-8月【荐】
  • 山西吉县公开招聘40名幼儿教师方案【九篇】 山西吉县公开招聘40名幼儿教师方案【九篇】
为您推荐